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分析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50014);2.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vaginal microenviron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esions by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 inf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1.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14;2.Queen Mary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摘要 探讨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微环境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确诊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为LSIL或HSIL,活检前及治疗后6个月均行阴道微生态及HPV检测的患者共194例,其中LSIL患者100例,HSIL患者94例。LSIL组患者采用干扰素药物治疗,HSIL组采用宫颈锥切术治疗。另选取同期于就诊的HPV检测及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均为阴性者18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指标的变化情况和相关性。结果:治疗前LSIL组清洁度、白细胞数量、优势菌、Nugent评分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清洁度、白细胞数量、优势菌、Nugent评分、白细胞酯酶的异常率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前HSIL组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Nugent、pH值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菌群多样性、优势菌、pH值、白细胞酯酶的异常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LSIL组HR-HPV转阴32例(32.0%),HSIL组HR-HPV转阴76例(80.9%);治疗后HR-HPV阳性组优势菌、Nugent评分、pH值、过氧化氢的异常率均高于转阴组(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
关键词 :
宫颈病变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
阴道微生态 ,
白细胞酯酶 ,
乳酸杆菌
引用本文:
翟若昕1 刘 昊2 刘玉玲1* 宋亚骄1 汤福想1 王晓静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4): 839-.
ZHAI Ruoxin1, LIU Hao2, LIU Yuling1, SONG Yajiao1, TANG Fuxiang1, WANG Xiaojing1.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vaginal microenviron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esions by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 inf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4): 839-.
链接本文:
https://www.zgjhsyx.com/CN/ 或 https://www.zgjhsyx.com/CN/Y2024/V32/I4/839
[1]
李 琼 谢林峻* 庞 君 陈稀文. 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阴道微生态、miR-149-3p、CYBRD1表达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41-.
[2]
胡 琴 王静依*.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阴道给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效果及对阴道微生态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508-.
[3]
郑晶晶 张 凡 秦晶晶 刘馨雨 辛德梅*. 阴道微生态失衡联合血清HLA-G、HLA-E水平评估HSIL患者CKC术后HPV持续感染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658-.
[4]
史琴波1 袁芳玲2. 宫颈癌筛查中TCT联合HPV的应用价值及与阴道感染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158-.
[5]
赵永秀1 胡 杨1 季 俊1 林 蔚1 李 梅1 丁邦宇1 周 青2 吴玉璘2*. BMRT-HPV病毒载量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应用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6): 1478-.
[6]
李 佳 王晓慧 马丽丽. 先兆流产患者血清HMGB1、NLRP3水平及与阴道微生态指标相关性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4): 907-.
[7]
王红岩1 王 宁2 刘 昊3 刘玉玲1* 宋亚骄1 翟若昕1 王晓静1 汤福想1. 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筛查宫颈病变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3): 670-.
[8]
毛惠娟1 黄国琴2* 杨棹霞2 叶火红3. 血清25-(OH)D与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及意义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11): 2758-.
[9]
况 漫 朱贵娟* 马亚琳. 宫颈病变组织中高危型乳头瘤病毒感染及SLC5A8、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8): 1869-.
[10]
殷婉萍 黄巧如 周倩珺*. 妊娠晚期孕妇阴道微生态环境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7): 1639-.
[11]
高慧芬 林 琳 钱木英 韩春花 冯 琳*.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环境及外周血免疫因子表达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2): 424-.
[12]
李 宏 祁美霞 纪 桢 吴小蕊. 宫颈病变中NOB1、miR-21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感染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2): 457-.
[13]
陈一蕊 勾朝阳 李新阳. 宫颈癌患者血清miR-3607-3p水平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2): 470-.
[14]
王贝贝1 马丽丽1 曹宇新2. 孕晚期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内菌群变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STAT5表达及妊娠结局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12): 2816-.
[15]
杨 艳 孔凡雪 游 珂 郭艳利 王 迎 刘新焕 耿 力*. 妇科门诊174 290例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10): 2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