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前5P催乳法对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效果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545007) |
|
Effect of prenatal 5P prolactin method for treating primiparas on their postpartum milk volume and breastfeeding rate |
Liuzhou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Liuzhou,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5007 |
|
摘要 探讨产前5P催乳法对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本院产科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产后常规催乳手法催乳,观察组(100例)孕满37周时采用产前5P催乳法催乳。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产后24h、48h、72h)、乳房肿胀程度、不良事件、母乳喂养率、新生儿第一次胎便时间和大便转黄时间。结果:观察组宫颈成熟时间、进入临产时间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21.48±3.01h)短于对照组(27.83±2.48 h)、产后24h、48h、72h泌乳量(39.1±2.0ml、80.6±5.3 ml、148.3±28.5 ml)、母乳喂养率(94.0%)均高于对照组(31.3±2.4 ml、67.3±2.5 ml、115.0±12.4 ml、67.0%),乳房肿胀程度Ⅱ级(7.0%)和Ⅲ级(5.0%)比例低于对照组(15.0%、29.0%),不良事件率(17.0%)低于对照组(57.0%),新生儿第一次胎便时间、大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产前5P催乳法可促进初产妇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乳房肿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
|
关键词 :
5P催乳法,
泌乳量,
母乳喂养,
分娩
|
|
引用本文: |
胡 冰 陆 明 周丽莉 韦 会 廖 丹. 产前5P催乳法对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效果[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 120-.
HU Bing, LU Ming, ZHOU Lili, WEI Hui, LIAO Dan. Effect of prenatal 5P prolactin method for treating primiparas on their postpartum milk volume and breastfeeding rate.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 120-.
|
|
|
|
链接本文: |
https://www.zgjhsyx.com/CN/ 或 https://www.zgjhsyx.com/CN/Y2024/V32/I1/120 |
[1] |
陈玉兰 邹 娅 杨 芳. 助产士门诊孕期保健教育结合温柔分娩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效果[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95-. |
[2] |
彭玉芳 王晓娥 刘亚丹 张 静 江 明*.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04-. |
[3] |
侯晓丽 赵 言 王瑞丽 李秀明 邱迎军*. 第二产程侧卧位适度保护会阴接生结合“1+1”分娩陪伴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99-. |
[4] |
花静静 王 艳 王诗红 沈亚梅. 阴道分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87-. |
[5] |
李雪燕 胡奕萍 许 燕 陈丽慧. 产后妇女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回归预测模型构建[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97-. |
[6] |
孙文婷1 丁露颖1 杨玉佳1 邵清春2 王 丽1* . 孕晚期孕妇分娩恐惧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11-. |
[7] |
甄 雪 左 力 田雨飞 李道醒 申 陈 张婧超. 新生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关联因素及对策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99-. |
[8] |
吴清清 蔡温和. 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64-. |
[9] |
施锦金. 群组化母婴保健模式对高龄初产妇焦虑情绪、分娩方式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90-. |
[10] |
郭婷婷 吴旭红* 汤珏瑶 李晓北. HDP初产妇不同时机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538-. |
[11] |
向黎明1 刘淑梅2 周 扬2 袁长勇2*. 凝血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预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分娩结局[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673-. |
[12] |
厉巧兰1,2 吴 单2 王露芽2. 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仿生物电刺激用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6): 1364-. |
[13] |
王 月 王新彦 刘欣悦 刘春稳 任艳华 徐闻铂*. PE孕妇分娩时体质指数联合血浆FIB水平评估产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价值[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6): 1393-. |
[14] |
李 涛 郭晓霞 韩 婷 李 艳. 剖宫产术后产妇分娩心理创伤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995-. |
[15] |
曹英英 欧阳平 沈凌庆. “一对一”全程助产对GDM产妇分娩质量的干预效果[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09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