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联合宫颈扩张球囊用于孕晚期引产效果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0090)
Effect of oxytocin combined with cervical dilatation balloon for labor induction of pregnant women during the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Yangp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Shanghai, 200090
摘要 探讨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宫颈扩张球囊对妊娠晚期引产孕妇宫颈Bishop评分、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本院接收的具备引产指征的106例妊娠晚期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联合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于引产前、引产12h采用宫颈Bishop评分法评估两组宫颈成熟度,记录各产程时间,判定引产效果,统计两组阴道分娩率及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引产12h两组 Bishop评分均较引产前提高观察组(7.34±1.15分)高于对照组(5.78±0.93分),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83.0%),各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94.3%)高于对照组(79.3%),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7.6%)低于对照组(24.5%)(P均<0.05)。结论:对妊娠晚期引产孕妇实施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效果较好。
关键词 :
妊娠晚期引产 ,
缩宫素 ,
宫颈扩张球囊 ,
宫颈评分 ,
产程 ,
不良母婴结局
[1]
吴清清 蔡温和. 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64-.
[2]
彭玉芳 王晓娥 刘亚丹 张 静 江 明*.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04-.
[3]
侯晓丽 赵 言 王瑞丽 李秀明 邱迎军*. 第二产程侧卧位适度保护会阴接生结合“1+1”分娩陪伴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99-.
[4]
向雪雯 刘春花 牟莎莎 刘素霞*. 产时超声监测胎心及胎方位结合新产程图产程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081-.
[5]
陈允蒙 董 华 沈素素.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焦虑、分娩结局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4): 829-.
[6]
肖红燕1 欧阳平2 李丽娟1. 家属参与下的产前分娩预演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3): 619-.
[7]
石 晓 林 芳 张 芳 杨慧丽*.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单胎足月初产妇阴道试产中应用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2): 369-.
[8]
郭 真 王艳艳. 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恢复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 108-.
[9]
周维娜1,2 冯张霞2 王玲玲2 吴丰乐2 王晓婷2 . 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初产妇产程进展、自然分娩率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 124-.
[10]
张 烨 闫 华 苗从艳 张培培. 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分娩临床应用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9): 2073-.
[11]
徐国霞 王素萍* 刘福娟 徐林霞 张小勇. 晚孕期宫颈弹性成像参数对足月产妇第一产程延长的预测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9): 2235-.
[12]
赵 君 钱燕宁*.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阶梯式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7): 1606-.
[13]
张媛媛1 范 静1 董蓓枫1 刘鑫娟2 李 芹1*. 分阶段体位管理结合自主屏气用力对初产妇产程、自我效能感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7): 1602-.
[14]
罗培英1,2 王 凤3 李小利1 陈 伟4. 第二产程大于2h时超声检查对分娩方式的评估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6): 1450-.
[15]
唐文凤 吴文芳 周翠英. 助产士主导下无创分娩干预对产程、会阴侧切、分娩结局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5):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