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超声分型的临床意义 |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
|
Clinical analysis of ultrasonic classification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of women with history cesarean section |
1.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nxi Provence, 710061;2. Northwest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
|
摘要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CSP)不同超声分型的临床特征,探讨CSP早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确诊为CSP的患者107例,按照声像图特征,将纳入的CSP患者分为部分位于宫腔型(Ⅰ型)、孕囊型(Ⅱ型)、不均质包块型(Ⅲ型),比较各型患者人工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就诊原因等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间差异。结果:107例CSP患者中,Ⅰ型38例、Ⅱ型41例、Ⅲ型28例,I型、Ⅱ型与Ⅲ型的就诊原因有差异(P<0.05),其中 Ⅲ型多以外院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等原因来就诊;Ⅰ型、Ⅱ型与Ⅲ型的治疗方式有差异(P<0.05):其中Ⅰ型、Ⅱ型多采用B超引导下清宫术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而Ⅲ型多采用经腹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结论:早期明确CSP超声分型,可尽早选择恰当治疗方式,对避免开腹手术及子宫切除等不良结局,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
关键词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超声分型,
临床特征,
治疗方式
|
|
引用本文: |
张婷1 原婷1 赵菲1 席如如2 韩蓁1. 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超声分型的临床意义[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3): 331-.
ZHANG Ting1, YUAN Ting1, ZHAO Fei1, XI Ruru2, HAN Qing2. Clinical analysis of ultrasonic classification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of women with history cesarean sec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3): 331-.
|
|
|
|
链接本文: |
https://www.zgjhsyx.com/CN/ 或 https://www.zgjhsyx.com/CN/Y2019/V27/I3/331 |
[1] |
蒋天梅 王 祯 邓慧云. HDP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预测模型构建与预测[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82-. |
[2] |
徐 上1 李玉为1 左康康1 尹美子2 马 娟1*. 基于育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征构建不孕风险的预测模型[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878-. |
[3] |
李红霞1 朱 凯2 刘 雯1 夏金蓉1 谢 江1*. 双胎妊娠中GDM孕妇临床特征对新生儿早期不良结局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 201-. |
[4] |
杜一鸣 周巧利 顾 威*. LHCGR基因突变致家族性男性性早熟3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4): 912-. |
[5] |
段 婧 赵曰明 郭世山.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征及其血清炎性因子表达[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5): 1110-. |
[6] |
徐 玲1 何 鹏1 李 毅1 吴晓兰2 周 杨1. 经阴道妊娠病灶清除术与腹腔镜手术及憩室修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比较[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7): 1423-. |
[7] |
施晓燕 李丽君 贾 芸 武方方 亓小利. 子宫内膜样腺癌肿瘤细胞转移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5): 1062-. |
[8] |
朱华洁1 杨雪慧2*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3): 564-. |
[9] |
姜 慧 杨咏梅. 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孕妇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3): 568-. |
[10] |
陆欣怡 闻先萍 丁华峰 倪观太*. 子宫肌瘤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及硫酸基转移酶1A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12): 2641-. |
[11] |
程 莱 杨美芳 邵 婕*. 前次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特征对再次妊娠复发性糖尿病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1): 193-. |
[12] |
宋晋1,2马子龙1陈绘景1王强2. 女性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外周血中miR-16、miR-182表达与临床特征关系[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11): 1477-. |
[13] |
魏丽坤 赵明飞 穆荣梅 薛凤霞*.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后的再妊娠结局#br#[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 26(07): 588-. |
[14] |
王宁,耿琳琳,张树成,贺斌,王介东. 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分型与孕酮受体表达的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 20(7): 45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