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过刊目录

  • 2010年, 1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0-11-2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李斌
    2010, 18(11): 644.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61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动员大会暨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很有意义.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十一五"(第三阶段)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情况,部署"十二五"(第四阶段)活动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为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 论文
    速存梅;叶汉风;邹燕;于静;丛捷
    2010, 18(11): 648.
    目的:评价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前应用尼尔雌醇软化扩张宫颈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7个数据库,手工检索10种期刊,收集国内外有关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IUD取出术前软化扩张宫颈作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经过文献质量评价及筛选,能合并的数据做meta分析,不能合并的数据做定性系统评价.结果:共检索到70篇关于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取器术前扩张宫颈的中文文献,按照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最后纳入5篇临床对照试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使用尼尔雌醇后宫颈软化较好,明显提高了取器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尔雌醇是用于绝经后取器术前宫颈准备的一种有效药物,但因所检索到的文献论证强度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设计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 论文
    邱毅;王磊光;贾颐舫;张爱东;杨丹彤;张美华
    2010, 18(11): 652.
    目的:通过精子低渗肿胀(HOS)实验结合改良伊红染色法观察中草药远志粗提物体外杀精活性及机制.方法:HOS实验结合伊红-姬姆萨(EG)染色(HOS-EG)判断精子膜完整性,将精子分为A(HOS+-EG-)、B(HOS--EG-)、C(HOS+-EG+)、D(HOS--EG+)4型.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检测精子DNA碎片.制备远志粗提物,并判断其体外杀精子活性.壬苯醇醚-9(N-9)作为标准参照物,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结果:远志粗提物浓度为50.0mg/ml和20.0mg/ml时体外20s内即可完全杀灭精子(与精液1:1混合).对照组、远志粗提物组及N-9组精子DNA碎片比例各组比较无差异.对照组A、B、C和D型精子百分比分别为(69.0±8.3)%、(3.4±0.5)%、(10.2±1.7)%和(17.4±2.1)%.远志粗提物组及N-9组精子膜完整性全部被破坏,无A型和B型精子,C型精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D型精子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精子复活实验显示远志粗提物组和N-9组均无活动精子恢复.结论:HOS-EG实验可以同时判断一条精子头膜或尾膜损伤.远志粗提物在体外通过破坏精子膜使精子快速失活.
  • 论文
    周静;王林
    2010, 18(11): 656.
    目的:比较50℃和70℃两种老化温度下避孕套爆破性能的变化情况,探讨更为适宜的避孕套加速老化试验条件.方法:在试验周期内,定期从50℃和70℃老化试验箱中随机取10只避孕套进行爆破试验,以爆破压力与爆破体积为检测指标.结果:50℃和70℃下,避孕套爆破压力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下降的趋势与幅度差别较大;50℃下老化239d后避孕套爆破体积未出现明显下降,70℃下则在7d后持续下降,35d时下降率达36.1%.结论:两种老化温度下避孕套失效机制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选择更为合适的加速老化试验方法,以提高估测避孕套储存期的可信度.
  • 论文
    王奇玲;黄江涛;唐运革;唐立新;文任乾;彭安洲;李杰珍;梁光钧;区海云
    2010, 18(11): 658.
    目的:了解育龄初婚夫妇的生育能力,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广东省2007年初婚的13 189对夫妇在婚后两年期间的孕育情况,运用生存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夫妇逐月妊娠概率为:1月18.66%,12月86.00%,24月92.07%.≥35岁妇女的逐月累积妊娠概率均低于<35岁的各年龄段(P=0.006);初潮每迟来1年,妊娠概率下降为原来的0.977倍(95%CI:0.960~0.994);月经周期规则者的妊娠机会是不规则者的1.269倍(95%CI:1.145~1.407);月经量中等者妊娠概率是量多或少组的1.100倍(95%CI:1.035~1.170).结论:与生育力紧密相关的因素包括育龄妇女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月经情况、妇女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活居住地区等.相对其他因素,妇女的生物性因素是影响生育力的更重要因素.而男性有关因素本次未发现.
  • 论文
    王艳;任慕兰
    2010, 18(11): 661.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多胎妊娠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3月在南京市10家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育龄期妇女共550人,进行自制问卷调查,以年龄和职业分布的不同,分析调查结果.结果:调查对象中37.08%不了解多胎妊娠,37.64%希望生育双胞胎,47.42%不知道多胎妊娠的不良后果,12.18%希望通过辅助生殖技术选择性生育,15.50%不了解孕前保健,23.06%不清楚如何优生.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者对于双胞胎妊娠知识的知晓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育龄妇女对于双胎妊娠、多胎妊娠的认识匮乏,应加强孕前保健知识的普及.
  • 论文
    宋晨阳;王凤兰;张涛;霍正浩;刘兰
    2010, 18(11): 663.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生缺陷发生现状,主要病种、顺位及出生缺陷影响因素.方法:对宁夏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样本点所有出生婴儿(包括无论孕周大小的死胎、死产、治疗性引产等)进行调查,并对出生婴儿的母亲进行出生缺陷发生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2007年11 032名新生儿中共检出有明确出生缺陷疾病名称的病种为32种,患病人数143人(发生率为129.62/万人);位列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唇裂合并腭裂、神经管畸形、多指(趾)和先天性脑积水,占总出生缺陷疾病的55.3%;汉族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回族(P<0.01);妇女孕期发热、病毒感染、缺碘、有异常生育史等危险因素使生育出生缺陷儿风险增高.结论:宁夏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位于前5位病种与全国调查相同,但顺位略有不同.多种因素影响出生缺陷的发生,应有性地加强孕前筛查及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
  • 论文
    张昱;么鸿雁;孙谨芳;冯琪;王倩
    2010, 18(11): 667.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两工厂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为进一步开展工厂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和深入研究的线索.方法:横断面现况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深圳南山区马家龙工业区两家工厂251名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信息.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6.6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知晓率(56.00%)高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37.30%);18.33%的调查对象同情通过性途径和吸毒途径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者,正向态度率最低;65.74%认为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应该享有教育和就业的权利,正向态度率最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人群和未知晓人群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率(28.21%、3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方法和非传播途径方面的知识需要重点宣传.歧视态度仍然普遍存在于新生代农民工中.深入了解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可借鉴其他研究方法深入探讨.
  • 论文
    袁彦玲;叶汉风;速存梅;王建兰;李根瑞
    2010, 18(11): 670.
    目的:了解云南省2个项目县计划生育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对孕前保健服务能力以及服务的供需情况,对影响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别于2008年6月和2009年4月对云南省祥云县和元谋县计划生育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及服务对象进行小组和个人访谈.结果:农村育龄夫妇有较高的孕前风险因素暴露,还处于被动接受服务阶段,基层服务提供者知识和技能虽然得到了提升,但还需加强服务的规范性.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使计划妊娠夫妇逐步主动寻求孕前保健服务;继续针对县、乡两级服务提供者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有重点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保证提供安全、规范和符合服务对象需求的个性化孕前保健服务.
  • 论文
    郝月兰;安茂伟;丁兆平;丁翠元;李艳;徐友涛;杨玉洁;吕明云;王蒙;张立真;许从;韩爱华;王世礼;王桂民;潘芹;苗文云;卢晓婷;祝青;滕怀香
    2010, 18(11): 67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使用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对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围绝经期使用IUD避孕妇女(615例,IUD组)和围绝经期采用其他方法避孕妇女(538例,对照组)进行生殖健康和围绝经期症状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检查;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对IUD组与IUD使用相关终止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UD组月经周期不规则发生率减低,腰腹痛症状高于对照组,附件炎和子宫肌瘤或宫颈肥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UD对经期和痛经的影响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IUD对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和痛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量、痛经、经期、围绝经期症状、阴道炎和宫颈糜烂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置IUD时间对月经周期、经量无影响(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使用IUD未增加月经改变、围绝经期症状、妇科疾病及贫血的发生,但不同种类IUD对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异常有一定影响,应对围绝经期妇女与IUD种类的匹配情况做进一步研究.
  • 论文
    方侠
    2010, 18(11): 679.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C)溶液湿化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终止14~20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8例妊娠14~20周妇女随机分成3组,观察阴道置米索前列醇(Ⅰ组58例)、氯化钠湿化米索前列醇(Ⅱ组62例)及VitC溶液湿化米索前列醇(Ⅲ组60例)的引产效果.结果:Ⅲ组的流产时间(4.28±2.83h)、用药次数(2.30±0.28次)及用药量(452±85μg)均短于和少于Ⅱ组(6.40±3.52h,3.60 ±0.56次,626±60μg)、Ⅰ组(7.86±6.60h,4.80±0.20次,786±47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置米索前列醇后3h,Ⅲ组血清前列腺素E水平(127.12±4.0ms/L)明显高于Ⅱ组(94.46±16.9mg/L)、Ⅰ组(65.48±6.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C溶液湿化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终止14~20周妊娠效果优于固态及氯化钠湿化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
  • 论文
    方伟芬;牛向丽;孙燕萍;陈自洪;公方强;黄华
    2010, 18(11): 681.
    目的:探讨降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受精失败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行IVF治疗的600个周期进行短时受精观察,于受精后5h左右去除卵丘细胞,观察卵子第二极体的排出情况;对第二极体排出率低于1/2的周期追加观察至受精后9h,如果存在可疑受精低下及全卵受精失败,则予以早补救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观察组);选择同时期连续进行ICSI治疗的患者共49个周期(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受精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多精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中短时受精后早补救ICSI不影响临床妊娠率,对预防及降低受精失败有重要意义.
  • 论文
    吕永焕;宋学茹;王艳霞
    2010, 18(11): 68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将IVF或ICSI获得妊娠的230个周期,按妊娠结局分为早期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对照组),分析IVF/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早期流产组患者年龄(34.00±4.52岁)明显高于对照组(30.84±3.19岁),(P<0.01);Gn用量、移植胚胎数、有自然流产史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hCG日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及多胎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然流产史及年龄增高是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IVF/ICSI治疗周期中患者年龄、Gn用量、有自然流产史、移植胚胎数、多胎妊娠及基础FSH水平与早期流产相关,自然流产史及高龄可增加早期自然流产风险.
  • 论文
    山东省吉妮IUD调查组
    2010, 18(11): 686.
    目的:了解吉妮IUD长期使用的有效性.方法:通过门诊和电话随访方式,调查了山东省19个中心19 301例使用吉妮IUD满5年妇女.结果:调查对象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置器时哺乳妇女居多(69.8%),术者均为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医生.5年续用率87.89/百妇女年,与IUD使用相关的终止率为4.47/百妇女年(带器妊娠0.93/百妇女年、脱落1.29/百妇女年、因出血/疼痛2.10/百妇女年),吉妮IUD长期使用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对农村哺乳妇女作为间隔生育或长期避孕有很好的可接受性.
  • 论文
    2010, 18(11): 688.
  • 论文
    谢丽珍;陈卫华;杨建勇;谢金凤;廖苏英;邱永瑞
    2010, 18(11): 689.
    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发生率较高,笔者对孕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发现神经系统畸形儿3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观察对象2006年8月~2010年4月对6 846例妊娠12~42周妇女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共查出神经系统先天畸形儿32例,孕妇年龄19~40岁,有不良孕产史6例,身体出现异常不适12例,余健康.
  • 论文
    袁玲;程瑞春
    2010, 18(11): 691.
    病残儿医学鉴定不仅可依法维护育龄夫妇的再生育权利,同时,也为再生育提供优生指导原则.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病残儿的致病因素、遗传因素、易发类型、控制预防等情况分析探讨,可做到防患于未然.
  • 论文
    武春枝;郑满红;张春莲;西秀萍
    2010, 18(11): 692.
    为了解剖宫产术中胎盘娩出后立即放置吉娜宫内节育器(IUD)的安全性、可接受性,对本院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IUD手术情况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6年10月~2009年12月于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IUD 321例,其中初产妇246例,二次剖宫产63例.年龄21~40岁,妊娠时间37~42周.
  • 论文
    苏凤梅
    2010, 18(11): 693.
    药物流产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因其副作用小、效果好,在临床应用.但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笔者采用缩宫素和生化丸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论文
    罗琴声
    2010, 18(11): 695.
    避孕药具(以下简称"药具")管理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十分重要,能否做好药具管理与服务,对有效减少非意愿妊娠,保证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数个小乡、小镇合并为一个中心集镇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些镇域空间布局调整后变化大、面积分散.
  • 论文
    李峥峥
    2010, 18(11): 696.
    计划生育药械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千家万户幸福的特殊产品.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为计划生育的育龄群众免费提供基本药具服务,但是随着广大群众生殖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和生殖健康产业的发展壮大,计划生育药械和"性用品"在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南通市对计划生育药械零售市场进行了专项执法行动,本文通过对计划生育药械零售市场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计划生育药械零售市场的管理提出一些对策.
  • 论文
    刘玉琦
    2010, 18(11): 697.
    基层计划生育档案质量管理是评价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和依法行政深入人心,计划生育档案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来,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随着计划生育档案数量越来越多,数量庞大的档案给保管和利用带来困难,管理方法手段的落后、专业人员新知识的匮乏都直接影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质量.
  • 论文
    江悦琛
    2010, 18(11): 698.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的优质服务,依法开展优质服务是落实生殖健康促进计划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是提高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现对嘉善县实施依法优质服务,提高人口计生技术服务能力情况做如下介绍.
  • 论文
    李立杰;李丽
    2010, 18(11): 700.
    20世纪70年代Pierce研究组提出了"肿瘤是一个发育生物学问题"的观点[1].已有的实验研究表明,早期胚胎细胞和肿瘤细胞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性[2],很多抗生育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这为抗生育药物的应用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现将近期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 论文
    罗晓燕
    2010, 18(11): 702.
    宫内节育器(IUD)是育龄妇女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超过1.56亿妇女使用IUD,且其使用率呈上升趋势.我国使用IUD的女性超过1亿,约占全世界总使用人数的2/3[1,2],高于绝育术(42.0%)及其他避孕方式.IUD分为惰性和活性两类,由于惰性IUD的年平均妊娠率为5.8%,平均脱落率高达11.2%,我国已于1993年停止生产,推荐使用妊娠率和脱落率较低的活性I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