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伏旭东1 张 远2 张 亚2 周 妍1 王媛媛2,3*
探索适合西部地区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策略。方法:在甘肃省按照地域和民族分布特点抽取3个样本点(庄浪县、凉州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展3种不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策略的实证比较研究,收集不同策略的风险识别率和检查成本,并对不同策略开展成本效果分析,评价不同策略的适用性。结果:在试点地区,原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策略(策略1)风险人群检出率为79%,策略2[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版)中的必查项目组合]为69.6%,策略3[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版)中的必查+备查项目组合]为91.7%。策略1检查成本为475.33元/对,策略2为249元/对,策略3为662.67元/对。据此计算成本效果比,策略1、策略2和策略3每检出1例风险人群的成本分别为601.68元、357.76元和722.65元,相对策略2,策略1和策略3的每增加1个单位效果需要额外投入的成本(边际成本)分别是2407.77元/例和1475.12元/例。结论:孕前和孕期指南(2018版)中的必查项目组合更具有经济性。
2023 Vol. 31 (9): 2016- [摘要](
397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
顾 嘉1 陈晓锋2 宁丽峰2*
对诺美孕酮醋酸酯共晶的结构和稳定性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应用研磨法制备诺美孕酮醋酸酯香草酸共晶,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红外光谱法(IR)等晶型结构确证方法对共晶结构进行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诺美孕酮醋酸酯共晶的稳定性。结果:结构表征表明成功制备得到了诺美孕酮醋酸酯-香草酸共晶,稳定性研究表明诺美孕酮醋酸酯-香草酸共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诺美孕酮醋酸酯-香草酸共晶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是潜在的药用固体形态。
2023 Vol. 31 (9): 2022- [摘要](
347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
白 静1 向 睿2 李 毅1 彭 菲1 蒲 丽1
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UA)联合依沙吖啶、米非司酮引产对孕中期胎盘前置状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引产的中期妊娠瘢痕子宫胎盘前置状态患者临床资料,经一般资料匹配后,以行米非司酮+依沙吖啶引产70例为对照组,行米非司酮+依沙吖啶+UV引产7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引产情况(引产时间、引产时出血量、输血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引产后月经恢复情况(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月经恢复后第1个月经周期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比较引产前后2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统计两组引产不良事件(软产道裂伤、胎盘残留、产褥期感染、发热、中转剖宫取胎、子宫切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26.5±7.9h)、引产时出血量(314.5±67.5ml)、输血比例(4.3%)、住院时间(5.1±1.1d)均少于对照组(29.6±7.9h、359.6±85.3ml、15.7%、6.2±1.2d),住院费用(10369±547元)高于对照组(5042±280元)(均P<0.05)。两组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周期、经期及月经量比较无差异(P>0.05)。月经恢复后第1个月经周期结束时观察组LH(6.57±1.32U/L)、FSH(7.23±1.44U/L)低于对照组(7.06±1.64U/L、7.92±1.51U/L),E2(134.66±7.79pg/ml)高于对照组(130.53±6.62pg/ml);引产后24 h,两组PT、APTT、FIB水平均高于引产前,D-D水平低于引产前,且观察组PT、APTT、FIB(13.60±1.59s、26.66±1.43s、3.78±0.41g/L)高于对照组(12.71±1.23s、25.16±1.23s、3.35±0.36g/L),D-D(2.31±0.34mg/L)低于对照组(3.25±0.51mg/L),引产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1.4%)低于对照组(42.9%)(均P<0.05)。结论:米非司酮+依沙吖啶+UA在瘢痕子宫合并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引产临床效果更优,且安全可靠。
2023 Vol. 31 (9): 2025- [摘要](
344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钱美娟 邵 菊 林 燕 姜智明*
探究超声引导卵巢囊肿穿刺术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诊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超声组、腹腔镜组各50例,分别实施超声引导下卵巢囊肿穿刺术或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卵巢功能、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组总有效率(88.0%)高于腹腔镜组(70.0%),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排气时间均低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术后卵泡数与卵巢体积均降低,且腹腔镜组降低幅度大于超声组,两组雌二醇水平均升高、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均降低且超声组变化幅度大于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超声组(4.0%)低于腹腔镜组(16.0%)(均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经超声引导行卵巢囊肿穿刺术不仅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各项手术指标与性激素水平,还可降低卵巢功能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3 Vol. 31 (9): 2030- [摘要](
548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翟 哲 徐光国 刘 丽
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超声造影引导下射频消融术(PFA)治疗子宫腺肌症(A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AM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单用超声引导下PFA治疗,观察组74例采用GnRH-a联合超声引导下PFA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用痛经数字评价量表(NRS)和月经失血图法(PBAC)评分,测量病灶体积和子宫体积,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癌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红蛋白(Hb)。结果: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有效率(100%、92.5%)均高于对照组(83.8%、66.2%),复发率(4.1%)低于对照组(12.2%);治疗3个月后两组NRS和PBAC评分均下降,病灶体积和子宫体积均缩小,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CA125、VEGF降低幅度和Hb升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4.1%、0)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PFA联合GnRH-a治疗AM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性激素水平并降低CA125、VEGF等,有效改善痛经、月经紊乱等症状,并可降低复发率,未增加不良反应。
2023 Vol. 31 (9): 2034- [摘要](
506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盛韵如1 王宁燕2 张学康2 李 干2*
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剖宫产产妇焦虑状态、术后疼痛及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孕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腰-硬联合麻醉前以0.2%罗哌卡因4ml行超声引导下右侧SGB并观察15min,对照组直接采用单腰-硬联合麻醉。采用状态-特质焦虑评分表(STAI)对产妇SGB前及术后24h的进行特质焦虑评分(T-AI);SGB前、术毕及术后24,48h进行状态焦虑评分(S-AI),并测定PRL水平。记录产妇术后6,24,48h的静息切口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24h时T-A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GB前、术毕及术后24,48h时S-AI评分明显降低(P<0.05),PR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6,24,48h时静息切口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剖宫产手术产妇行右侧SGB,可改善产妇焦虑情绪,促进产妇术后PRL的分泌。
2023 Vol. 31 (9): 2040- [摘要](
573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邵 琦 郑建娣 陈芳芳
探讨保护动机理论指导宣教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及不良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3年3月收治的GDM孕妇9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6例,分别进行常规宣传教育或保护动机理论指导,观察两组脐血流动力学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妊娠应对态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ESCA)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脐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末血流速度(Vs)低于常规组,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高于常规组,FPG、2hPG、HbAlc水平低于常规组(均P<0.05);积极应对评分(29.06±5.33分)高于常规组(26.93±4.68分),消极应对评分(8.39±1.26分)低于常规组(10.52±1.18分),ESCA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7%)低于常规组(34.8%)(均P<0.05)。结论:保护动机理论指导的早期宣教可增强GDM产妇自护能力,积极应对妊娠,有效改善GDM孕妇脐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3 Vol. 31 (9): 2044- [摘要](
457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习艳霞 王慧春 刘慧文
探讨维生素D干预治疗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因输卵管因素实施IVF-ET助孕患者200例,检测血清25-(OH)D水平并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n=42,≥30 ng/ml)与不足/缺乏组(n=158,<30 ng/ml),再将不足/缺乏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79,给予维生素D滴剂胶囊型干预治疗),未干预组(n=79)不进行干预。比较干预组、未干预组、充足组临床资料、IVF-ET治疗情况、妊娠结局,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VF-ET妊娠结局因素。结果:未干预组、干预组、充足组血清25-(OH)D水平、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均有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未干预组(35.4%)、干预组(51.9%)、充足组(71.4)依次升高(P<0.05),临床妊娠组与非临床妊娠组年龄、血清25-(OH)D水平、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血清25-(OH)D是否充足、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有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临床妊娠呈正相关(r=0.13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血清25-(OH)D水平、移植日内膜厚度、血清25-(OH)D充足均与临床妊娠有关(均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IVF-ET妊娠结局有关,维生素D干预对改善IVF-ET妊娠结局有积极影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
2023 Vol. 31 (9): 2049- [摘要](
768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王玉梅 汪香梅 王 艳
分析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对中重度子宫脱垂效果及对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2022年6月本院确诊的中重度中老年子宫脱垂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60例为腹腔镜组、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60例为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POP-Q)分度法各指示点测量值、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均少于手术组;术后6个月,两组阴道前壁、阴道顶端、会阴体长度、阴道后壁均较术前延长,生殖道裂孔长度、阴道总长度(TVL)较术前缩短,且腹腔镜组TVL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评分较术前增高,且腹腔镜组上述指标(11.32±3.16分、12.86±5.14分、26.25±4.49分)均优于手术组(16.28±3.45分、21.88±7.12分、19.32±4.73分),术后尿潴留、肠梗阻、感染、性交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腹腔镜组(8.3%)低于手术组(26.7%)(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能更有效恢复中重度子宫脱垂女性的盆底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2023 Vol. 31 (9): 2054- [摘要](
515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郑维秀1 肖丽珍1 廖薇薇1 邹 婧1 林 元1 黄 乔2
滋肾育胎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复发性流产对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6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56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n=52)、中药组(n=52)、对照组(n=52),对照组予以地屈孕酮片治疗、中药组使用滋肾育胎丸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使用多模态超声评估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内膜体积(EV)、血管血流指数(VFI)]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形态差异,分析妊娠结局差异并比较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EV、VFI 3组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联合组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子宫内膜形态3组均较治疗前发生显著变化且联合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联合组(59.6%)高于中药组(32.7%)、对照组(38.4%)(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再流产、早产率3组无差异(P>0.05);治疗期间3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复发性流产对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效果更佳,临床妊娠提高。
2023 Vol. 31 (9): 2059- [摘要](
424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孙文龙 刘 飞 宋 燕 项余华 陈爱芳
探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应激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154例,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麻醉前(T0)、麻醉5min(T1)、手术10min(T2)、手术完成时(T3)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介质。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3.6±0.7 min)、气管拔管(3.8±0.7 min)、意识清醒时间(6.9±1.3 min)均短于对照组(6.0±0.8 min、6.1±0.8 min、6.9±1.3 min),术后6h、12h、24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心率(HR)在T1、T2、T3高于T0,平均动脉压(MAP)T1、T2、T3高于T0,血氧饱和度(SPO2)T2低于T0,但T1、T2、T3时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在T1、T2高于T0,对照组NE、E在T1、T2、T3高于T0,但在T1、T2、T3时观察组NE、E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6.5%)低于对照组(22.1%)(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可有效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麻醉效果好。
2023 Vol. 31 (9): 2063- [摘要](
485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程勤耘1 尹学军1 陈君墨2 汪明珠1*
硬膜外规律间断给药和持续给药对足月自然分娩初产妇的麻醉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本院140例足月自然分娩初产妇,根据分娩镇痛方式分为两组各70例,分别采取硬膜外持续给药(持续组)或硬膜外规律间断给药(间断组),比较两组镇痛前(T0),以及宫口开到3cm(T1)、7cm(T2)、分娩(T3)和胎儿娩出(T4)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体温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两组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用量、产程,产间发热、缩宫素应用、人工破膜和器械辅助分娩情况,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和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等。结果:两组T0时VAS、体温及IL-6水平无差异(P>0.05),T1~T4间断组VAS得分均低于持续组(P<0.05);两组T2、T3和T4时体温均高于T0时(P<0.05);间断组T1~T4时 IL-6水平均低于持续组(P<0.05),产间发热率(20.0%)与持续组(24.3%)无差异(P>0.05),罗哌卡因(61.3±9.8 mg)、舒芬太尼(24.5±3.4μg)用量少于持续组(72.0±10.2 mg、32.0±5.3μg),第一产程(563.7±43.3 min)、第二产程(48.5±9.6 min)时间短于持续组(612.5±49.2 min、63.2±11.4 min),器械辅助分娩率(8.6%)低于持续组(21.4%),胎窘、产后出血、子宫破裂以及产道撕裂伤不良妊娠事件总发生率(12.9%)低于持续组(2.9%)(均P<0.05)。结论:足月自然分娩初产妇应用硬膜外规律间断给药相较持续给药方式,能更好地进行分娩镇痛,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产程,对运动神经阻滞影响更小,改善妊娠结局。
2023 Vol. 31 (9): 2068- [摘要](
500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张 烨 闫 华 苗从艳 张培培
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应用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分别采用常规助产方案及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分娩。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焦虑、疼痛、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0.2%)高于对照组(68.3%),剖宫产率(2.4%)低于对照组(19.5%),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视觉模拟焦虑量表(VAS-A)、现有疼痛强度量表(PPI)、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级指数量表(PR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娩自我效能总分(103.15±5.73分)高于对照组(82.99±8.28分),产后出血率(0)低于对照组(12.2%),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9.8±0.1分)高于对照组(9.1±0.1分)(均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轻产妇焦虑等不良情绪,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改善妊娠结局,促进产后恢复。
2023 Vol. 31 (9): 2073- [摘要](
526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邹 欣 程洪武 华 萍
比较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LB-LSAL)与前路腰方肌阻滞(QLB)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根据阻滞方式的不同分为QLB-LSAL组(L组,n=49)和前路QLB组(Q组,n=31)。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的静息及活动时的觉模拟评分(VAS),切皮前后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L组(8.2%)和Q组(12.9%)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P>0.05)。L组阻滞后起效时间(6.58±2.24min)、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3.04±2.12h)和住院时间(9.14±0.86d)均短于Q组(9.78±3.07min、16.69±2.64h、9.57±0.35d)(P<0.05),但两组阻滞操作时间无差异(P>0.05)。术后2 h、6 h、12 h两组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均逐渐升高但L组低于Q组(P<0.05);切皮前5min时,两组MAP、HR水平无差异(P>0.05),切皮后5min时L组MAP(90.33±8.91 mmHg)、HR(78.96±6.37次/min)水平均低于Q组(96.42±9.04 mmHg、84.61±6.15次/min)(P<0.05)。结论:相较于前路QLB,QLB-LSAL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更佳,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优化围术期指标,促进术后恢复。
2023 Vol. 31 (9): 2078- [摘要](
583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艾琦杰 蒋伊宁 周红梅*
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妊娠期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实施终止妊娠手术的妊娠期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实施刮宫手术,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宫颈扩张难度、术后30min下腹疼痛程度、Bromage评分、围术期出血量、生命指证、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脑钠肽(BNP)、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结果:宫颈扩张及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程度两组均无差异(P>0.05)。术后Bromage评分0级、I级、II级、III级对照组分别为11.1%、46.0%、34.9%、3.2%,观察组分别为63.5%、30.2%、1.6%、0例,观察组0级、I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停药至唤醒时间无差异(P>0.05),离院时间观察组(45.4±11.0min)少于对照组(50.2±12.6min)(P<0.05)。两组围术期血压、心率和指脉氧饱和度无差异(P>0.05),观察组LDH、CK、CK-MB、AST和BN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心电图异常发生无差异(P>0.05)。观察组围术期不良反应(6.7%)少于对照组(17.1%)(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手术中,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麻醉效果相当,但罗哌卡因对心肌酶及BNP的影响更小,不良反应减少,术后恢复更快。
2023 Vol. 31 (9): 2083- [摘要](
517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孙 梅 冷 燕 李晓玲
探究集束化喂养支持策略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啼哭和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喂养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集束化喂养支持,比较两组产儿啼哭及喂养不耐受情况、母乳喂养情况、生长发育和神经发育[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法(NBNA)]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院期间母乳喂养率(54.4%)、出生28d内母乳喂养量均高于对照组(32.6%),每日啼哭时间(4.1±1.0min)短于对照组(7.3±2.3min)(P<0.05),两组腹胀、呕吐、奶汁潴留、喂养不耐受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儿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9.33±2.68d)、干预期间身长增加(2.13±0.26mm)、体重增加(22.36±4.21g)、头围增长(1.21±0.22cm)均高于对照组(11.52±3.13d、1.72±0.21mm、16.72±3.68g、0.86±0.19cm),干预3个月后,两组NBN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集束化喂养支持策略可有效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降低啼哭及喂养不耐受,促进患儿生长及神经发育。
2023 Vol. 31 (9): 2090- [摘要](
475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李冬菊 崔广丽 陈媛媛 郑 静*
探究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模式联合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1)、手术结束时(T2)和手术后24 h(T3)的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不良情绪。结果:两组围术期各时间点体温无差异(P>0.05);T2、T3时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较T1时均升高、T3时较T2时降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5.1%)低于对照组(18.6%)(均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44.3±5.2分、45.2±4.1分)低于对照组(49.6±6.8分、50.3±5.7分)(均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模式联合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减轻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和消极情绪。
2023 Vol. 31 (9): 2095- [摘要](
482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金 靖 石红林 闫利鹏 支 慧*
探讨品管圈(QCC)管理模式对妇科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RAS)临床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5月本院妇科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2月-2020年3月80例纳入对照组,2020年4月-2020年5月80例纳入观察组,分别采用ERAS护理+常规管理模式或ERAS护理+QCC管理模式,比较两组ERAS策略实施符合率、围手术期指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A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ERAS策略实施符合率(97.5%)高于对照组(63.8%),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3.76±1.88h)、肛门排气时间(10.45±1.69h)、住院时间(7.53±1.05d)均短于对照组(16.85±2.12h、12.17±1.78h、9.65±1.53d),GSES(4.23±0.11分)、AHSMARS(4.51±0.12分)评分高于对照组(3.89±0.14分、3.95±0.16分),护理满意率(98.8%)高于对照组(83.8%),并发症发生率(3.8%)低于对照组(15.0%)(均P<0.05)。结论:QCC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妇科手术ERAS护理措施执行效率与质量,加速妇科手术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2023 Vol. 31 (9): 2100- [摘要](
412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段吉霏 于瑞雪 陈素钦
分析在盆腔器官脱垂全盆底重建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围术期恢复的影响。方法:便利抽签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112例因盆腔器官脱垂择期行全盆底重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接受ERAS治疗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评价两组盆腔器官脱垂分级(POP-Q)。结果:ERAS组术后恢复,即首次进食(8.47±2.26h)、首次排气(19.81±5.61h)、首次排便(59.27±7.74h)、首次下床(27.35±7.82h)和住院(7.33±1.80d)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7.19±8.25h、28.39±6.72h、71.35±10.37h、41.67±9.14h、9.51±2.25d),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8.9%)低于对照组(23.2%),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10.7%)和并发症总发生率(23.2%)均低于对照组(26.8%、46.4%)(均P<0.05)。两组术后1年远期康复指标POP-Q无差异。结论:ERAS理念应用于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围术期,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2023 Vol. 31 (9): 2105- [摘要](
331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朱 明 张 曼 王 亚 贾 芳*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择期行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或基于ERAS理念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术后康复、并发症及疼痛度和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ERAS组术后恢复时间,即首次下床(15.8±2.7h)、正常进食(4.0±0.9h)、首次排气(28.7±5.8h)、首次排便(31.3±6.5h)及住院(6.6±1.6d)均短于对照组(19.8±3.2h、6.0±1.3h、37.6±6.1h、46.1±8.7h、8.3±2.1d),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5.6%)低于对照组(35.6%);两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但ERAS组(3.90±0.54分、25.31±6.12分、27.59±6.85分)均低于对照组(4.63±0.68分、29.59±5.78分、31.42±6.76分)(均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模式可明显促进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疼痛和不良情绪。
2023 Vol. 31 (9): 2110- [摘要](
513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郁胜胜1 袁 帅1 宋静林2 于鹃鹏1*
探讨改良保留子宫的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子宫的腹腔镜下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36例与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腹壁悬吊术治疗)36例。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疼痛情况、并发症情况和盆底肌力。结果:术中出血量观察组(32.2±6.3ml)低于对照组(40.9±8.5ml),治疗后观察组POP-Q分度0度占比(88.9%)高于对照组(66.7%),治疗后1~6个月期间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h、术后1d、术后2d时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2.8%)低于对照组(16.7%),观察组盆底肌力Ⅴ级占比(63.9%)高于对照组(25.0%)(均P<0.05)。结论:改良保留子宫的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能够更好改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肌力,提高生活质量。
2023 Vol. 31 (9): 2115- [摘要](
292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王 蕾1 杨 娟2 杨 坡3 王艳丽1 张金玲1 李豆豆1
探讨胎儿患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孕妇孕前及孕早期的危险因素,旨为CHD出生缺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组为2020年1月-2022年6月产前诊断为胎儿CHD的孕妇319例,对照组1-1配比检查结果正常的孕妇。采用调查表收集孕妇家庭基本信息及孕前及孕早期相关暴露因素的信息,分析不同类型CHD的影响因素。结果:211例简单CHD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室间隔缺损,占50.7%,妊娠次数≥3(OR=1.567,95%CI 1.288~3.927)、孕期营养不良(OR=2.378,95%CI 1.182~5.721)是胎儿患简单CHD的危险因素。108例复杂CHD中主要的类型是法洛氏四联症(38.9%),孕妇高龄(OR=1.938,95%CI 1.077~3.627)、职业暴露(OR=5.199,95%CI 2.730~11.024)、围孕期吸烟饮酒(OR=3.539,95%CI 1.736~6.892)、TORCH等病原体感染(OR=2.178,95%CI 1.109~4.685)、动物接触史(OR=2.611,95%CI 1.278~5.821)是胎儿复杂CHD发病的危险因素,围孕期增补叶酸(OR=0.483,95%CI 0.307~0.935)是胎儿复杂CHD发病的保护因素。不良孕产史(OR=4.436,95%CI 1.192~12.027;OR=6.478,95%CI 1.782~15.789)、孕早期感冒(OR=4.878,95%CI 1.153~14.792;OR=4.101,95%CI 1.063~12.381)、孕早期服用药物(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精神神经病类药)(OR=2.281,95%CI 1.007~5.022;OR=1.732,95%CI 1.006~2.832)、负性生活事件(OR=2.578,95%CI 1.483~4.872;OR=3.087,95%CI 1.735~6.342)、孕妇生活环境不良(OR=1.729,95%CI 1.049~2.998;OR=2.421,95%CI 1.157~5.233)是胎儿简单CHD和复杂CHD发病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孕妇CHD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和教育,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对降低胎儿CHD、尤其是复杂CHD发生有重要意义。
2023 Vol. 31 (9): 2120- [摘要](
495
)
HTML
(0 KB)
PDF
(0 KB)
(
16
)
-
陈继华 骆汉军* 吉慧娟
了解人工流产后长效可逆避孕措施(LARC)落实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如皋市辖区医疗机构实施人工流产的女性为调查对象,根据年龄、子女数、流产史、高危因素、是否避孕、终止妊娠方式、手术医院级别、手术医院性质进行分组,分析人工流产后LARC及时落实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时段人工流产6044例,重复流产4250例(占70.3%),术后6个月内落实LARC1585例,及时落实率26.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0岁(OR=0.734,95%CI 0.614~0.877、≤1个子女(OR=0.280,95%CI 0.198~0.397)、2个子女(OR=0.628,95%CI 0.444~0.888)、无流产史(OR=0.814,95%CI 0.692~0.957)、无痛手术(OR=1.760,95%CI 1.401~2.210)、药物流产(OR=0.230,95%CI 0.170~-0.312)、有流产高危因素(OR=1.425,95%CI 1.253~1.621)、一级医院(OR=2.081,95%CI 1.629~2.657)、公立医院(OR=1.377,95%CI 1.198~1.583)是人工流产后LARC及时落实率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30岁,≤1个子女,2个子女,无流产史、药物流产对及时落实LARC产生消积影响。结论:如皋地区提高人工流产后LARC及时落实率仍有相当的拓展空间,建议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2023 Vol. 31 (9): 2127- [摘要](
823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
郭兰兰 潘艳青 许甜甜
探讨宫腔直视吸引术在早期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本院门诊实行手术流产的早期妊娠女性1418例。根据受术者选择分为宫腔直视组(788例,采用宫腔直视吸引术),超声引导组(630例,采用超声引导宫腔吸引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随访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直视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月经量减少发生率均低于超声引导组[(13.5±3.2)ml比(18.5±5.1)ml;(5.3±1.2)d比(7.5±1.3)d;12.4%比20.8%],术中宫腔粘连发现比例显著高于超声引导组(3.4%比0,P<0.05),术后感染率、二次清宫率、闭经率较超声引导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宫腔直视吸引术用于早期人工流产术,具有术中术后出血少、月经量减少发生率低等优势,能更直观地评估宫腔内膜情况,可减少子宫内膜损伤,有利于术后恢复。
2023 Vol. 31 (9): 2131- [摘要](
354
)
HTML
(0 KB)
PDF
(0 KB)
(
17
)
-
全向梅 吴桂云 蒋贤伟
探究超声监测黄体血流指数及外周血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 2019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孕妇92例为流产组,产前检查健康孕妇9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超声血流灌注指数(PI)、阻力指数(RI)以及外周血TPOAb和β-hCG水平;随访流产组,根据妊娠结局分为预后正常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PI、RI、TPOAb、β-hCG并分析与不良预后关系。结果:流产组PI(0.96±0.14)、RI(2.85±0.53)高于对照组(0.71±0.12、1.75±0.48),血清TPOAb(221.11±1.23 IU/ml)高于对照组(1.89±0.57 IU/ml),β-hCG(46422.85±500.53 mIU/ml)低于对照组(49621.75±513.48 mIU/ml);流产组中,与预后正常孕妇相比,预后不良孕妇PI和RI更高,血清TPOAb水平更高、β-hCG更低(均P<0.05)。pearson回归分析,超声黄体PI、RI以及血清TPOAb和βhCG与早发型先兆流产预后不良均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超声监测黄体血流PI和RI及外周血TPOAb,β-hCG,对先兆流产预后有临床指导意义。
2023 Vol. 31 (9): 2134- [摘要](
389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曲 丹 蔡 怡 梁 雪 马红雨*
探究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液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平衡及其细胞因子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接受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54例作为不孕组,同期行输卵管结扎术的32例妇女为对照组,均术前采集血液标本、术中采集输卵管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6水平,计算IFN-γ/IL-4评估Th1/Th2平衡,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不孕组血清及输卵管液中的IFN-γ、IL-2、IL-4、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及输卵管液Th1/Th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盆腔炎性疾病、外周血及输卵管液Th1/Th2降低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血清及输卵管液中Th1、Th2细胞因子均高表达,Th1/Th2平衡向Th2漂移,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发生的危险因素。
2023 Vol. 31 (9): 2138- [摘要](
331
)
HTML
(0 KB)
PDF
(0 KB)
(
16
)
-
王小兰1,2 李 梅1 冒韵东1*
探讨三维阴道超声(3D-TVUS)测定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指标对子宫腺肌病行辅助生殖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6月-2022年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92例,均行辅助生殖助孕,依据妊娠结局情况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3D-TVUS测定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指标(厚度、形态)情况;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失败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指标对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预测效力。结果:292例行IVF/ICSI-ET助孕后获得临床妊娠122例(41.8%)为妊娠组;未临床妊娠170例(58.2%)为未妊娠组。未妊娠组3D-TVUS测定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厚度(8.6±2.2 mm)、形态异常率(55.3%)均高于妊娠组(5.2±1.8 mm、24.6%)(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厚度增高、形态异常均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妊娠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厚度、形态均对辅助生殖后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896,敏感度81.8%、特异度84.4%,预测效力最大。结论:3D-TVUS测定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指标可较好预测行辅助生殖后妊娠结局情况,且厚度增加、形态异常可增加辅助生殖助孕妊娠失败率。
2023 Vol. 31 (9): 2142- [摘要](
594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王 凤1 邓伟芬1 汪华玲1 徐映娟2
探讨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A-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UtA-RI)联合抗苗勒管激素(AM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月2月本院确诊并行IVF-ET助孕的16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IVF-ET助孕结果分为临床妊娠组(n=95例)与未妊娠组(n=70例)。分析比较各组UtA-PI、UtA-RI与血清AMH水平及临床一般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UtA-PI、UtA-RI、AMH水平及对IVF-ET助孕结果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VF-ET助孕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未妊娠组UtA-PI、UtA-RI均高于临床妊娠组,血清AMH水平低于临床妊娠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预测IVF-ET助孕结果血清AMH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截断值5.21ng/ml,敏感度91.4%、特异度68.4%;UtA-PI的曲线下面积为0.795,截断值1.66,敏感度91.4%、特异度55.8%;UtA-RI的曲线下面积为0.832,截断值0.94,敏感度91.4%、特异度62.1%;3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922,敏感度、85.7%特异度86.3%。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AMH、UtA-PI、UtA-RI及移植胚胎数目均为影响IVF-ET助孕结果的因素(P<0.05)。结论:UtA-PI升高、UtA-RI升高及AMH降低与IVF-ET是助孕失败的风险因素,3者对IVF-ET助孕结果有较好预测效果,且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佳。
2023 Vol. 31 (9): 2147- [摘要](
506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成 立1 李 阳2 陈 宁1 江 慧1
观察子宫动脉多普勒参数联合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环氧化酶-2(COX-2)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6例EMS患者为EMS组,同期非EMS妇科良性疾病患者86例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子宫动脉多普勒参数[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检测血清Ang-2、COX-2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诊断EMS价值,观察不同临床分期EMS患者各指标水平及与临床分期关系。结果:EMS组EDV、PSV低于对照组,PI、RI及血清Ang-2、COX-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多普勒参数、血清Ang-2、COX-2联合诊断EMS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83,其诊断灵敏度96.5%、特异度96.5%;EMS患者随着临床分期增高EDV、PSV逐渐降低,血清Ang-2、COX-2水平逐渐增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DV、PSV与EMS患者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血清Ang2、COX-2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子宫动脉多普勒参数联合血清Ang-2、COX-2与患者病情程度有关,联合检测EMS诊断效能较高。
2023 Vol. 31 (9): 2152- [摘要](
464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安雅楠 王 珺 饶克宇 陈素文*
探讨瘢痕部位血管微循环参数联合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诊断早孕期子宫瘢痕妊娠(CSP)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116例CSP患者为CSP组,同期剖宫产后妊娠早孕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瘢痕部位血管微循环参数血管化血流指数(VFI)、血管化指数(VI)和血流指数(FI)和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整合素 β3 和白细胞病抑制因子(LIF)。结果:CSP组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整合素 β3(64.3±12.5 ng/ml)、LIF(6.8±1.3 ng/ml)均低于对照组(86.1±15.9 ng/ml、8.2±2.8 ng/ml),瘢痕部位血管微循环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VI、FI、VFI、整合素 β3、LIF及联合上述指标诊断早孕期CSP的AUC分别为0.728、0.761、0.811、0.772、0.733及0.921。结论:瘢痕部位血管微循环参数联合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诊断早孕期瘢痕妊娠有一定价值。
2023 Vol. 31 (9): 2157- [摘要](
396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王 瑶1,2 许敬华2 陈金笑2
分析冻融胚胎移植术围术期经阴道多模态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参数评估术后足月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5月-2022年7月共行437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育龄患者248例临床资料,围术期均使用经阴道多模态超声技术监测子宫子宫内膜并赋分,评分<12分组86个周期和≥12分组351个周期,分析两组基线资料、冻融胚胎数据、经阴道多模态超声评分、临床妊娠结局等指标,分析移植术后足月产影响因素。结果:<12分组临床妊娠率47.7%、活产率39.5%、早产率34.2%均低于≥12分组(59.0%、51.6%、13.0%),足月产率(48.8%)低于≥12分组(74.4%),早期妊娠丢失率、晚期妊娠丢失率、异位妊娠率等均高于≥12分组(均P<0.05)。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多模态超声子宫内膜评分、不孕原因、是否双胎妊娠对冻融胚胎移植患者是否足月产均有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多模态超声子宫内膜评分<12分、继发不孕及双胎妊娠是移植术后足月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经阴道多模态超声可精准、无创评估冻融胚胎移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为提高临床足月产率提供早期干预指导。
2023 Vol. 31 (9): 2160- [摘要](
264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姜方清1 秦 丽1 向世强2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孤独G蛋白耦联受体配体(Apelin)水平及与痛经程度、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月5月本院收治的EMS患者305例为EMS组,年龄相近的健康体检女性26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TRP3、Apelin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与患者痛经程度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TRP3、Apelin预测EMS合并不孕不育价值。结果:EMS组血清CTRP3(256.63±72.68 ng/ml)低于对照组(465.63±50.41 ng/ml),血清Apelin(4.52±1.96μg/L)高于对照组(1.98±0.36μg/L),且随着EMS痛经疼痛加重血清CTRP3水平逐渐降低、血清Apelin水平逐渐升高,合并不孕不育患者血清CTRP3低于未合并不孕不育患者、Apelin水平高于未合并不孕不孕患者(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TRP3患者血清CTRP3与痛经程度呈负相关,血清Apelin与痛经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3、Apelin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不育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755,截断值分别为240.36ng/ml、4.02μg/L,敏感度分别为92.3%、92.3%,特异度分别为66.4%,57.1%,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敏感度86.6%、特异度85.5%。结论:EMS患者血清CTRP3水平降低、Apelin水平升高,且二者水平与痛经程度密切相关,并有望成为预测EMS合并不孕不育指标。
2023 Vol. 31 (9): 2166- [摘要](
490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栾珊珊 卢佳丽 王常宏
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并分娩的PE孕妇108例,其中并发FGR 42例为并发组,未并发FGR 66例为非并发组,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产妇55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以及PLGF和HCT水平,并分析其与FGR发生关系。结果:对照组、非并发组、并发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依次升高,3组血清TSH、FT4、PLGF、HCT水平有差异(均P<0.05);而3组TPO-Ab无差异(P >0.05);对照组、非并发组、并发组血清TSH、HCT依次升高,FT4、PLGF依次减小(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清PLGF降低、HCT≥0.35是子痫前期孕妇出现FG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PLGF、HCT水平发生异常是子痫前期孕妇发生FGR危险因素,临床应加以关注。
2023 Vol. 31 (9): 2171- [摘要](
442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李妍延 王晓东
探索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发生的影响,分析与性激素的交互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21例临床资料,根据DOR发生情况分为DOR组及非DOR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8-OHdG表达与性激素水平的相乘交互作用和相加交互作用。结果:121例中DOR组65例(53.7%),DOR组与非DOR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8-OHdG表达均存在差异(P<0.05)。血清8-OHdG表达与性激素间均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0.05)。血清8-OHdG表达与E2水平具有协同相加交互作用(相对超危险度比=1.539,95%CI 1.129-1.950)。结论:血清8-OHdG表达与E2水平存在的交互作用使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DOR风险显著增加,提示调控性激素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卵巢功能。
2023 Vol. 31 (9): 2176- [摘要](
493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郑 坤1 赵萌2 刘冰洁1 张艳平1 李 敏3 顾蔼洁1*
探讨孕早期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孕中期检查超声脐动脉阻力指数(UA-RI)对早发型子痫前期(EO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建册产前检查的2000例孕妇,孕10~13周采血检测NLR、PLR水平,孕20~24周超声检查UA-RI值,随访至妊娠结束,观察EOPE发生情况,出现EOPE的孕妇为EOPE组,未出现EOPE的孕妇按1:3比例随机选择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NLR、PLR水平、超声UA-RI值;观察重度、非重度EOPE患者NLR、PLR水平、超声UA-RI值;分析NLR、PLR水平、超声UA-RI值与EOPE患者病情程度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EOPE发病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LR、UA-RI对EOPE发病的预测效能。结果:2000例随访至分娩,357例失访,获得随访的1643例孕妇中64例发生EOPE,发生率为3.9%,为EOPE组;1579例非随机选择192例为对照组。EOPE组NLR水平、超声UA-RI值均高于对照组,PLR水平低于对照组,重度患者超声UA-RI值高于非重度患者(均P<0.05),NLR、PLR水平不同程度患者无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RI与EOPE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LR、UA-RIs异常升高均为EOPE发病独立危险因素,PLR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NLR、PLR、UA-RI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0.599、0.892,均对EOPE发病有一定预测意义,3项指标联合预测效能最高(AUC=0.920)。结论:孕早期NLR、PLR及孕中期超声UA-RI与EOPE发病密切相关,3者联合检查可提升EOPE预测效能。
2023 Vol. 31 (9): 2181- [摘要](
453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施 蓉 李维维 张 静*
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产时发热及分娩结局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本院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145例临床资料,根据产妇产时体温是否发热分为未升高组(n=87)与升高组(n=58),VAS评分、Bromage分级法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血清SAA1、TNF-α水平;根据分娩结局将发热产妇分为分娩良好组(n=47)与分娩不良组(n=11),比较两组血清SAA1、TNF-α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1、TNF-α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时发热产妇不良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产时体温未升高组与升高组VAS评分、Bromage分级比较无差异(P>0.05);血清SAA1、TNF-α水平分娩镇痛前30 min两组无差异(P>0.05);升高组分娩镇痛后2h SAA1(7.81±0.75 mg/L)、分娩后24h SAA1(7.04±0.79 mg/L),以及2h TNF-α(5.34±0.38 ng/ml)、分娩后24h TNF-α(4.72±0.78 ng/ml)均高于未升高组[(5.62±0.93、3.54±0.59)mg/L,(3.28±0.54、3.54±0.59)ng/ml](P<0.05)。血清SAA1、TNF-α水平预测硬膜外分娩镇痛产时发热产妇不良分娩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812,灵敏度分别为81.8%、90.9%,特异性分别为63.8%、72.3%。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下产妇血清SAA1、TNF-α水平与产时发热及分娩不良结局有关,且可预测分娩结局。
2023 Vol. 31 (9): 2186- [摘要](
423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李洪超 吴元才 唐永泽 罗顺文*
探讨前列腺炎患者精液质量、精子运动与前列腺液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核转录因子-kB(NF-k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5月-2022年12月诊治的前列腺炎患者300例为病例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期体检健康男性9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精液质量、精子运动参数和前列腺液M-CSF、NF-kB水平并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精液量、pH值、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液化时间、M-CSF、NF-k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精液量、液化时间、M-CSF、NF-kB水平依次升高,pH值、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依次降低;精液量、液化时间分别与M-CSF、NF-kB水平呈正相关,pH值、精子浓度、存活率、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分别与M-CSF、NF-kB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前列腺炎患者精液质量参数、精子运动参数、NF-kB和MSCF水平存在异常表达,且精液质量、精子运动与NF-kB和MSCF均具有相关性。
2023 Vol. 31 (9): 2190- [摘要](
482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陈 洪 郑锦燕 孙爱密 管 珊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关系。方法:以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GDM产妇147例(GDM组)及健康产妇71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血清及胎盘组织PI3K、P-AKT表达水平及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分析血清及胎盘组织PI3K、P-AKT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及对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影响。结果:GDM组血清PI3K(0.81±0.17pg/L)、P-AKT(0.64±0.15pg/L)水平及胎盘组织PI3K(1.09±0.23)、P-AKT(1.52±0.32)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0.34±0.06pg/L、0.30±0.07pg/L、0.54±0.10、0.67±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I3K、P-AKT表达与HOMA-IR均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及胎盘组织PI3K、P-AKT表达异常升高是GDM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PI3K、P-AKT表达异常升高,且各指标异常升高是GDM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
2023 Vol. 31 (9): 2195- [摘要](
705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李 芸 晏 燕
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关系。方法: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纳入病例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妊娠高血压(A组)、中度子痫前期(B组)及重度子痫前期(C组),健康孕妇67例纳入对照组,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MTHF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比较各组血清Hcy、FA水平及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经Spearman相关分析病例组血清Hcy、FA与病情程度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CRP、UA、TC、TG、ApoA1、ApoB、Hcy均高于对照组,FA水平低于对照组,MTHFR基因677位点CT、TT基因型及总的突变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病例组各程度组上述各指标有差异(均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病例组血清Hcy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性,FA与病情严重程度负相关性(P<0.05);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CT、基因型TT及T等位基因均属影响妊高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Hcy水平异常升高、FA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早期检测可为病情评估提供依据;基因型CT型、TT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是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3 Vol. 31 (9): 2199- [摘要](
497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徐小园 柳学芳
探究超声联合微小RNA-302(miR-302)、微小RNA-322(miR-322)表达在产前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NTDs)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产前检查孕妇222例,根据分娩或引产确诊为NTDs为NTDs组(114例),未发生NTDs 108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302、miR-322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miR-302、miR-322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302、miR-322对胎儿产前NTDs的诊断价值。结果:NTDs组miR-302(1.42±0.35)高于对照组(1.01±0.13),miR-322(0.78±0.19)低于对照组(1.02±0.11)(均P<0.05),NTDs患者血清miR-302与miR-322表达呈负相关(r=-0.399,P<0.001),二者联合产前筛查胎儿NTDs的曲线下面积(AUC)(0.951)高于miR-302(0.870)和miR-322(0.907)单独诊断(P<0.001),二者联合超声产前诊断胎儿NTDs的敏感度(92.4%)高于超声(62.3%)、miR-302(75.4%)、miR-322(80.5%)单独诊断(P<0.05)。结论:胎儿NTDs孕妇血清miR302异常高表达、miR-322异常低表达,超声联合miR-302、miR-322检测用于产前筛查胎儿NTDs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
2023 Vol. 31 (9): 2204- [摘要](
381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饶阳阳 朱霞玲 陈 珉*
探讨血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本院就诊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82例(病例组),健康体检无异常女性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以及CD8+等,计算CD4+/CD8+,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睾酮(T)、雌二醇(E2)、泌乳素(PRL)、抑制素B(INHB)以及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对两组行卵巢超声检查。结果:病例组CD3+、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H、FSH、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PRL、INHB、AM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基础窦卵泡数、卵泡数、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动脉舒张期血流、卵巢动脉收缩期血流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交互作用分析显示,CD3+、CD4+、CD8+、CD4+/CD8+与LH、FSH、P、T、E2、PRL、INHB、AMH之间存在交互作用(△R2=0.983,P=0.000),CD3+、CD4+、CD8+、CD4+/CD8+与卵巢超声指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R2=0.995,P=0.000)。结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卵巢储备功能指标存在交互作用,CD3+、CD8+水平升高,CD4+、CD4+/CD8+水平降低者更易发生卵巢储备功能降低。
2023 Vol. 31 (9): 2208- [摘要](
460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刘益宁 李江华 顾 晔 孔亚荣 赵 岩* 周 慧
探究胎盘微血管指数、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清miR-424、miR-221预测胎儿生长受限(FGR)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8月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中期孕妇163例临床资料,其中正常妊娠为正常组(n=96例),诊断为FGR为FGR组(n=67例)。两组孕妇于孕14~21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得胎盘血管指数[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自动动脉血流参数[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424、miR-221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FGR的诊断价值。结果:FGR组VI、VFI值低于正常组,两组FI值无差异(P>0.05)。FGR组S/D、PI、RI值均高于正常组,FGR组血清miR-424(0.29±0.14)、miR-221(1.68±0.25)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0.13±0.07、1.02±0.20)(P<0.05)。ROC曲线分析显,VI、VFI、S/D、PI、RI、miR-424、miR-221诊断FG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8、0.856、0.764、0.679、0.862、0.793、0.856,联合检测的AUC为0.962,灵敏度91.0%、特异度90.6%,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胎盘微血管指数、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与血流miR-424、miR-221表达联合检测,对预测孕妇发生FGR有较高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母婴预后的有效指标。
2023 Vol. 31 (9): 2214- [摘要](
426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毛晓铧 葛玉杰 徐力君 喻志斌
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核磁共振检查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鉴别肿瘤病理分型以及鳞癌分化程度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本院体检发现的老年宫颈癌患者86例,采用磁共振T1WI、T2WI和IVIM-DWI和DCE-MRI序列进行检查,分别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慢扩散系数(D)、快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容积运转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容积分数(Ve)等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参数鉴别诊断宫颈癌病理分型和分级价值。结果:患者鳞癌ADC和D低于非鳞癌,D*、f、Ktrans和Kep高于非鳞癌,低分化鳞癌ADC和D低于中高分化鳞癌,D*、Ktrans、Kep和Ve高于中高分化鳞癌(P<0.05);ADC、D、D*、f、Ktrans和Kep鉴别诊断老年宫颈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8、0.856、0.770、0.592、0.771和0.805,各参数联合诊断的AUC为0.948,敏感度95.5%,特异度94.4%;ADC、D、D*、Ktrans、Kep和Ve鉴别诊断老年宫颈鳞癌中低分化癌的AUC分别为0.696、0.716、0.586、0.642、0.704和0.746,各参数联合诊断AUC为0.900,敏感度97.6%/特异度75.0%。结论: 老年宫颈癌不同病理分级和鳞癌分化程度患者IVIM-DWI和DCE-MRI参数均存在差异,各参数联合检测可为鉴别宫颈癌病理性质提供参考信息。
2023 Vol. 31 (9): 2219- [摘要](
407
)
HTML
(0 KB)
PDF
(0 KB)
(
16
)
-
陈海棠1,2 何海珍2
基于炎症指标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2月来本院初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19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两组,收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结果:淋巴结转移组血清中性粒细胞(NE)、单核细胞(MO)计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Ki67的表达均高于非转移组,雌激素受体(ER)表达低于非转移组,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II和LVSI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经检验预测概率与实际观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HosmerLemeshow P=0.27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II联合LVSI可显著提高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率(AUC=0.823,P<0.001)。结论:构建术前基于炎症指标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准确性良好,可为临床制定宫颈癌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2023 Vol. 31 (9): 2224- [摘要](
484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邢孔芸 邓岳红 麦 燕 龚 婷
分析宫腔镜病灶切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曼月乐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EC)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6月就诊于本院行宫腔镜病灶切除术的EC患者105例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口服醋酸甲地孕酮联合GnRHa注射治疗,观察组放置曼月乐联合GnRHa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肿瘤标记物、炎症因子、妊娠结局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5例术后3、6、9、12个月累计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0.0%、73.3%、81.0%、84.8%,两组后12月时完全缓解率(87.7%、81.3%)无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5.8%)低于对照组(33.3%)(P<0.05);105例随访时间(29.8±9.3)月,期间完全缓解的患者观察组50例,妊娠率17例(34.0%)(17/50),对照组39例,妊娠11例(28.2%),两组妊娠率无差异(P>0.05)。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体质指数BMI<28 kg/m2可缩短治疗后完全缓解时间(P=0.003);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雌孕激素受体水平、炎症因子指标及肿瘤标记物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宫腔镜病灶切除、GnRHa联合曼月乐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预后良好,可降低不良反应,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但需严格掌握治疗指征并定期随访。
2023 Vol. 31 (9): 2229- [摘要](
468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徐国霞 王素萍* 刘福娟 徐林霞 张小勇
探究孕晚期宫颈弹性成像参数对足月产妇第一产程延长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足月待产产妇82例临床资料,产妇均于孕晚期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宫颈长度(CL)和宫颈弹性成像参数[弹性对比指数(ECI)、硬度比(HR)、宫颈内口应变平均值(IOS)、宫颈外口应变平均值(EOS)],分析检查参数与产妇第一产程延长关系。结果:82例产妇中24例第一产程延长(延长组),58例第一产程正常(正常组),延长组CL、HR水平高于正常组,ECI水平低于正常组(均P<0.05);两组IOS、EOS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L、ECI与第一产程时间负相关(均P<0.05),HR、IOS、EOS与第一产程时间无相关性(P>0.05);CL、ECI预测足月待产产妇第一产程延长的受术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95%CI 0.718~0.895)和0.854(95%CI 0.759~0.922),敏感度分别为83.3%和75.0%,特异度分别为58.3%和84.5%。结论:足月产妇孕晚期行经阴道超声测量CL和弹性成像参数ECI可评估宫颈成熟度,并可有效预测第一产程延长,指导引产。
2023 Vol. 31 (9): 2235- [摘要](
466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李 艳 王翠翠 徐小艳
分析异位妊娠患者焦虑发生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200例,通过调查问卷测定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获取人口学资料、既往妇科病史、孕产资料、经济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患者出现焦虑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对策。结果:200例中SAS得分54.74±10.46分,未婚、无分娩史、流产≥2次、医疗费自费的患者SAS得分高于已婚、分娩≥2次、流产≥2次、医保支付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未婚、无分娩史、流产≥2次及、自费医疗为异位妊娠患者发生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焦虑发生率较高,且未婚、无分娩史、流产≥2次、自费医疗患者焦虑发生风险更高,应关注上述因素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2023 Vol. 31 (9): 2239- [摘要](
540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张耀庭 陈璎珞 迟学彭 张 弛
探究营养会诊个性化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住院GDM孕妇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比接受营养会诊的孕妇33例(干预组)与接受传统妇产科宣教孕妇40例(对照组)的血糖、营养相关生化指标、新生儿体重、妊娠不良结局。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5.14±0.42 mmol/L)与对照组(5.30±0.55 mmol/L)无差异,餐后2h血糖(6.43±0.63mmol/L)低于对照组(7.13±0.84 mmol/L),营养相关生化指标白蛋白(49.18±23.26 g/L)高于对照组(39.88±4.75 g/L),新生儿体重(3416.97±575.70 g)、剖宫产率(39.4%)、新生儿不良结局(3.0%)与对照组(3322.00±343.95 g、52.5%、7.5%)无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会诊能改善住院GDM孕妇餐后2h血糖水平和白蛋白营养生化指标。
2023 Vol. 31 (9): 2244- [摘要](
463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王小丽 闵春明* 闫益芬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CF-1)表达对宫腔镜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26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肌瘤组,体检健康妇女100例为对照组,肌瘤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依据临床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确诊肌瘤复发。比较肌瘤组术前和对照组体检当天血清Ang-2、HE4和ICF-1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判定子宫肌瘤复发者和未复发者,比较两类患者血清Ang-2、HE4和ICF-1水平,采用受术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ng-2、HE4和ICF-1表达对宫腔镜术后肌瘤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Ang-2、HE4和ICF-1水平肌瘤组均高于对照组,且肌瘤组术后复发组(14例)高于未复发组(112例)(均P<0.05);血清Ang-2、HE4和ICF-1水平预测术后肌瘤复发的敏感度分别为83.8%、71.6%、51.4%,特异度分别为78.8%、75.0%、73.1%,3项联合检测预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0.906,敏感度85.1%、特异度86.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Ang-2、HE4和ICF-1水平异常表达,联合检测血清Ang-2、HE4和ICF-1水平对预测子宫肌瘤术后复发有较高价值。
2023 Vol. 31 (9): 2247- [摘要](
466
)
HTML
(0 KB)
PDF
(0 KB)
(
16
)
-
-
郑海娜1,3 尤志学1,2*
为提高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CIN2+)的准确性,子宫颈管取样已越来越多地纳入阴道镜检查,用于评估阴道镜下不可见的子宫颈管区域。子宫颈管取样包括子宫颈内膜刮除术(ECC)和子宫颈管刷,ECC在检出隐匿在子宫颈管内的子宫颈高级别病变更具有特异性,但ECC的具体适应证仍有争议。本文回顾近期研究,就ECC临床意义及检出CIN2+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2023 Vol. 31 (9): 2251- [摘要](
526
)
HTML
(0 KB)
PDF
(0 KB)
(
17
)
-
胡娈倩 吴 洁*
卵泡是产生成熟卵子、分泌女性激素的基本功能单位,其发生发育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涉及诸多信号通路和激素调节作用。卵泡发育与女性生殖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目前针对卵泡的研究仍局限于单靶点单通路,缺乏系统的分子网络机制。大量研究提示,参与调控卵泡发育的信号通路所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原始卵泡活化、颗粒细胞增殖和性激素合成分泌。因此,本文对卵泡发育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卵泡发育异常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线索。
2023 Vol. 31 (9): 2256- [摘要](
314
)
HTML
(0 KB)
PDF
(0 KB)
(
11
)
-
-
钱金凤 王彩燕 姚晓英*
流产尤其是不安全流产危害女性生殖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生殖健康战略将消除不安全流产确定为一项优先任务,并在2022年更新了流产护理指南。本文将指南中有关临床处理及流产后避孕方法使用建议等方面新增或更新的建议做一简单解读。需注意指南中的内容与我国相关临床操作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以及专家共识的异同,在工作中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应用,实现安全流产。
2023 Vol. 31 (9): 2262- [摘要](
459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