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 30卷 7期

刊出日期 2022-07-15

特稿
吴尚纯

2022 Vol. 30 (7): 1464- [摘要]( 232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专题研究
宫玮珩1 刘雁峰1* 曹一鸣1 王悦竹1 郑志博1 潘 雪2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药对桑寄生-续断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CMSP)检索桑寄生、续断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所有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基因的标准化处理;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PCOS疾病相关靶点;将药物与疾病的靶点合并取交集以Venn图展示。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并运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核心靶点网络图。利用DAVIDA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得到桑寄生-续断药物活性成分共10个,预测得到其靶点105个,PCOS靶点2164个,Venn图得到药物-疾病靶点77个,其中VEGFA、IL6、TP53、PTGS2、MAPK1、JUN、TNF、IL1B、EGF、EGFR、CCL2等靶点在桑寄生-续断治疗PCOS中发挥了关键作用。GO和KEGG富集分析得到126条生物条目和17条信号通路,其中GO生物条目涉及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节、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细胞外空间、酶结合、类固醇结合、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靶基因主要富集在雌激素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癌症、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中。结论:桑寄生-续断治疗PCOS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2022 Vol. 30 (7): 1466- [摘要]( 329 HTML (0 KB)  PDF (0 KB)  ( 24 )

张 璐1,2 安莉莎1,2 金孝华1,2 马 旭1,2*

使用PiggyBac(PB)转座系统在HEK293T细胞中敲入腺嘌呤碱基编辑工具ABEmax基因,构建稳定表达ABEmax基因的工具细胞系。方法:根据PB转座原理,将ABEmax基因和抗生素筛选基因以同源重组的方法插入到PB质粒内,构建pPB-ABEmax真核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和辅助质粒共同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利用嘌呤霉素抗性筛选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单克隆细胞。单细胞扩增培养后,利用PCR鉴定ABEmax基因的插入水平,RT-qPCR鉴定ABEmax的表达水平以及利用sgRNA测试工具细胞的编辑水平。结果:成功构建pPB-ABEmax真核重组表达质粒,筛选出特异性插入ABEmax基因的HEK293T细胞系,HEK293T-ABEmax的基因编辑效率与HEK293T细胞转染Test-sgRNA与ABEmax的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利用PiggyBac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并获得了腺嘌呤碱基编辑工具ABEmax基因稳定表达细胞系。

2022 Vol. 30 (7): 1472- [摘要]( 297 HTML (0 KB)  PDF (0 KB)  ( 25 )

管理研究
彭 博 张爱华 叶 兵*

探讨广东省免费基本避孕服务现状,为拟定药具服务管理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全省各市2019-2021年免费避孕药具的服务量,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广东省育龄人口数进行比对。结果:受广州市免费避孕药具服务量下降的影响,全省免费避孕药具服务呈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3.6%。从地域上看,珠三角(除广州市、珠海外)、东翼、西翼地区及山区的免费避孕药具发放量在2021年均有较显著回升。结论: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免费避孕药具服务已呈现社会覆盖面不高、服务不均衡的现象。须因地制宜,拟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提升全省免费避孕药具服务的社会覆盖面与均衡化。

2022 Vol. 30 (7): 1476- [摘要]( 475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李孟兰 林 宁 刘帅妹 黄丽丽 封 婕 张瑞金 周 青 陈 伟 吴玉璘*

分析江苏省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实验室现场质量督查结果,为持续提升孕前优生项目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与技术服务能力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在全省99个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的实验室中,共选取64个作为现场质量督查的对象,以现场检测、文件查阅、现场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养、设备性能、检测项目开展情况、质量管理文书文件、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多数孕前优生实验室已建立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较好地满足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规范开展的需求。制定了仪器设备、检测项目标准操作规程的实验室占比分别为90.6%、76.6%,具有分析前、中、后管理文件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记录的实验室占比分别为75.0%、62.5%,能规范开展室内质控、积极参加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的实验室占比分别为60.9%、81.3%。但在质量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未规范开展室内质控、缺乏仪器设备校准记录、质量管理培训的参加率偏低(分别占39.1%、36.5%、55.4%)。结论:江苏省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的实验室临床检验质量总体较好,在后续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督促相关实验室持续改进临床检验质量。

2022 Vol. 30 (7): 1480- [摘要]( 319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调查研究
王婷婷1 林 珊1 肖 兵1 蒋 静1 杨燕玲2 舒 婷2 朱彩蓉2 孙成红1*

了解四川省15~60岁人群对免费避孕药具的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各调查点进行配额抽样,共抽取了四川省15~60岁人群9395人,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中近1年内使用过免费避孕药具者共3186人(男性1108人,女性2078人),故免费避孕药具满意度的现状描述仅针对这部分人群。同时,针对使用过免费避孕套的2901人(男性1108人,女性1793人)研究对象,构建多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免费避孕套各方面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调查对象对各种类免费避孕药具的领取地点、发放次数、领取方式、质量和领取时的使用指导及咨询服务、随访服务满意度较高,绝大部分满意度在80%以上,但是对免费避孕套的质量、皮下埋植避孕剂及宫内节育器的领取地点、质量、药具管理发放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较低,均低于80%。年龄是男性和女性对免费避孕套领取地点、发放次数、质量和领取时的随访及咨询服务的满意度,以及男性对领取方式的满意度的共同影响因素;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文化程度也是部分方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调查对象对四川省免费避孕药具服务满意度较高,但药具管理发放人员服务态度、药具的品质、群众领取药具的隐私保护及药具的宣传工作有待提高。免费避孕套的领取地点、发放次数、领取方式及质量等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年轻人的需求。

2022 Vol. 30 (7): 1484- [摘要]( 670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徐冬冬 韩月欣 纪红玉

调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者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48例HR-HPV感染者,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基线资料,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可能影响因素。结果:148例HR-HPV感染者中焦虑阳性率80.4%,抑郁阳性率77.7%;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家人支持、感染途径、怀孕计划、性生活质量、对HPV的了解情况是影响HR-HPV感染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家人支持不足(OR焦虑=3.438,95%CI焦虑2.144~5.514;OR抑郁=2.651,95%CI抑郁1.753~4.009)、有妊娠计划(OR焦虑=3.721,95%CI焦虑1.580~8.763;OR抑郁=3.080,95%CI抑郁 1.109~8.552)、性生活质量差(OR焦虑=1.556,95%CI焦虑1.098~2.205;OR抑郁=1.664,95%CI抑郁1.056~2.560)、对HPV了解缺乏(OR焦虑=1.853,95%CI焦虑1.073~3.202;OR抑郁=1.781,95%CI抑郁1.108~2.861)是HR-HPV感染者产生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R-HPV感染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比例较高,其发生与患者的家人支持程度、妊娠计划、性生活质量及对HPV的了解情况等不足有关,提示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心理健康干预。

2022 Vol. 30 (7): 1491- [摘要]( 364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黄春萍 陈志美 李富秀

调查五指山市已生育女性人工流产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接诊的行手术或药物流产的已生育女性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有人工流产史分组,有人工流产史者为观察组,无人工流产史者为对照组。向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避孕行为、性行为相关信息, 对比两组的调查结果,分析人流影响因素。结果:妇女在户籍地、职业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比,中年龄35~39岁及≥40岁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曾生育子女数2个者、未来无生育计划者占比均更高(P<0.05)。在“首次性生活是否避孕”、“首次性生活避孕方式”、“近3个月避孕方法”、“本次怀孕相关性生活是否避孕”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比,近3个月从不避孕者、性生活频率≥3次/周者占比明显更高(P<0.05)。的人流知识评分、人流态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是已生育妇女反复人流的保护因素,曾生育子女数多、未来无生育计划、性生活频率高是危险因素。结论:重复人工流产在五指山市已生育女性中较为多见,文化程度、曾生子女数、性生活频率等是影响已生育女性人工流产的主要因素。

2022 Vol. 30 (7): 1496- [摘要]( 528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临床研究
马莉萍 陈美华 殷 涛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配伍丙泊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受术者手术应激、宫缩痛及正负情绪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158例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推注丙泊酚2.0mg/kg,观察组于术前30min先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于手术开始前1min内静脉推注丙泊酚2.0mg/kg。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麻醉前(T0)、扩张宫颈时(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10min(T3)、术后30min(T4)的生命体征[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围术期血手术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术后[苏醒即刻(T0)、术后10min(T1)、术后30min(T2)、术后60min(T3)、术后2h(T4)]宫缩痛、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均无差异(P>0.05),术中丙泊酚用量观察组(130.35±21.79mg)低于对照组(157.26±30.58mg)(P<0.05);两组HR、MAP和SpO2时间点比较有差异(P<0.05),组间、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均无差异(P>0.05);RR组间、时间点、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均有差异(P<0.05),T1~T4时 HR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有差异,T1~T3时 Cor、Ang-Ⅱ、NE、Co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T0~T4时宫缩痛 VAS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T4时正性情绪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负性情绪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9%、11.4%)无差异(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配伍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对血液流变学及应激反应指标影响小,有效降低术后宫缩痛,改善PANAS评分。

2022 Vol. 30 (7): 1501- [摘要]( 604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何 洋

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两种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放置IUD 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即时放置的IUD不同分成含吲哚美辛固定式IUD(吉妮致美组)和活性γIUD(活性γ组),每组56例。随访两组术后12个月内妊娠、IUD脱落、IUD续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吉妮致美组术后12个月内妊娠(1.8%)、IUD脱落率(0)、1年时续用率(91.1%)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8.9%)与活性γ组(0、1.8%、89.3%、10.7%)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含吲哚美辛固定式IUD和活性γIUD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均能发挥有效避孕效果,避孕效果相当。

2022 Vol. 30 (7): 1507- [摘要]( 812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李 莉1 王 媛2 石 芳1*

探讨反复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血清、绒毛和蜕膜中miR-129-5p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48例反复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为流产组,正常早期妊娠人工流产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绒毛和蜕膜中miR-129-5p表达水平并分析与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白介素2(I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相关性,及对反复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流产组血清(0.33±0.04)、绒毛(0.30±0.03)和蜕膜(0.28±0.02)miR-129-5p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12±0.11、1.35±0.13、1.13±0.12),血清P、hCG、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流产组血清、绒毛和蜕膜miR-129-5p表达水平与血清P、hCG、VEGF均呈正相关,与IL-2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绒毛、蜕膜miR-129-5p诊断反复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0.912、0.856,截断值分别为0.60、0.83、0.72,敏感度分别为74.8%、81.0%、71.6%,特异度分别为81.2%、89.6%、91.7%。结论:反复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血清、绒毛和蜕膜中miR-129-5p表达水平均异常降低,且与炎症反应、抑制血管生成指标相关,对诊断反复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有一定临床价值。

2022 Vol. 30 (7): 1510- [摘要]( 287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庄莉莉 孙 凯 聂翠翠 丁秀梅*

观察主动免疫(LIT)联合孕康口服液治疗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RSA)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本院治疗的同种免疫型RSA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3)和对照组(n=69),均采用主动免疫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口服孕康口服液。比较两组妊娠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并测定血清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Th2细胞因子(IL-4、IL-6)、Th17细胞因子(IL-17A、IL-22)、Treg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结果:观察组妊娠成功率(87.7%)高于对照组(73.9%),妊娠成功者中早产率观察组(6.3%)低于对照组(19.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2、IFN-γ均低于对照组,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4、IL-6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h17及其细胞因子IL-17A、IL-22均低于对照组,Treg及其细胞因子TGF-β、IL-10均高于对照组,且Th1/Th2、Th17/Treg、IFN-γ/IL-4、IL-17A/IL-10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LIT联合孕康口服液治疗同种免疫型RSA疗效提高,并可改善患者机体Th1/Th2/Th17/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失衡,提高妊娠成功率,降低早产率。

2022 Vol. 30 (7): 1514- [摘要]( 313 HTML (0 KB)  PDF (0 KB)  ( 21 )

李 倩 谈海东 潘晓微

探究地诺孕素结合体质辩证调理对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术后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8于本院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均行常规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并术后给予地诺孕素治疗,观察组结合体质辩证调理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体质改善情况、疼痛数字评分(NRS)、卵巢功能(卵泡发育、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高于对照组(78.6%)(P<0.05);两组均出现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对症治疗后均缓解,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2.4%)小于对照组(19.1%)(P=0.029)。治疗后观察组体质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NRS评分(3.64±0.49分)、卵泡发育萎缩(2.4%)、卵泡黄素化(4.8%)、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21±0.61分、23.8%、21.4%)(均P<0.05)。结论:地诺孕素结合体质辩证调理可显著提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效果,可减小患者痛经并改善体质及卵巢功能,降低复发。

2022 Vol. 30 (7): 1520- [摘要]( 332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王 磊1 邹 霞2 林 斌1 唐孝华1

探究两种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于异位妊娠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效果及放射毒副反应情况。方法:取2017年4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子宫异位妊娠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均行DSA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术中分别采用标准剂量DSA模式(标准剂量组)或低剂量DSA模式(低剂量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放射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无差异,患者曝光时间标准剂量组(6.97±1.92 min)与低剂量组(7.42±1.98 min)无差异(P>0.05),辐射剂量标准剂量组(22.19±6.88 mGy)高于低剂量组(10.29±3.13 mGy)(P<0.05);DSA图像质量标准剂量组优占84.0%、良占16.0%,低剂量组优占82.0%、良占18.0%,两组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包块直径、血清β-HCG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无差异(P>0.05)。术后出血量标准剂量组(102.31±22.42ml)与低剂量组(99.82±20.37ml )无差异,两组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对比剂外渗、对比剂过敏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宫颈异位妊娠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中,低剂量DSA模式所获得图像质量、手术指标、恢复效果及毒副反应等方面与标准剂量相当,但可显著减少辐射剂量,有助于降低DSA对患者机体损害。

2022 Vol. 30 (7): 1525- [摘要]( 454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张 靖1 徐 茜2

探讨苍附导痰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不孕症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8年4月-2020年2月收治的PCOS致不孕症患者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各36例。西药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中药组采用苍附导痰汤治疗,联合组采用苍附导痰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判定疗效,统计卵巢功能指标、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及治疗后1年内妊娠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7%)高于西药组(63.9%)和中药组(69.4%),妊娠率(66.7%)高于西药组(38.9%)和中药组(41.7%)(均P<0.05);治疗后3组卵巢体积均缩小,子宫内膜均明显增厚,卵巢基础窦卵泡数量均减少,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均P<0.05);治疗后3组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均P<0.05)。结论:对PCOS致不孕症患者实施苍附导痰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疗效更佳,可更好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有效提高妊娠率。

2022 Vol. 30 (7): 1529- [摘要]( 391 HTML (0 KB)  PDF (0 KB)  ( 52 )

程贤鹦1 胡 颖2 曾淑梅2 孙彦飞2

探讨坤泰胶囊用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对患者卵巢功能恢复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者12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术后服用坤泰胶囊,4粒/次,3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同期服用安慰剂。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月经第2~3天采血检测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白介素-21(IL-21)、肿瘤坏死因子-a(TNF-a)。月经干净后3~5 d经阴道超声测定患侧卵巢窦卵泡数(AFC)。收集两组术后3个月内的月经情况,比较上述指标差异(P<0.05)。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E2、AMH、AFC水平均较术前降低,FSH、LH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E2、FSH、LH、AMH、AFC水平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而对照组相应指标则未能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IL21、TNF-a水平均较术前上升(P<0.05),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IL-21、TNF-a水平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则未能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IL-21、TNF-a分别与FSH、LH呈正相关,与E2、AMH呈负相关。观察组在术后3个月内累积发生月经周期异常、经量过少和月经总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坤泰胶囊可能通过降低卵巢囊肿剥除手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恢复受损的卵巢功能,减少月经异常率。

2022 Vol. 30 (7): 1534- [摘要]( 415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尹 辉

探讨活血化瘀方灌肠辅助手术治疗气滞血瘀证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98例,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均予以输卵管介入腹腔镜下再通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应用活血化瘀方灌肠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检测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与血浆黏度(PV)。结果: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组总有效率(93.9%)与对照组(87.8%)无差异(P>0.05),两组下腹疼痛、带下偏多、神疲乏力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HBV、LBV、PV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妊娠成功率(81.6%)高于对照组(63.3%)(P<0.05)。结论: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采用活血化瘀方灌肠辅助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术后临床妊娠率。

2022 Vol. 30 (7): 1539- [摘要]( 275 HTML (0 KB)  PDF (0 KB)  ( 21 )

沈皓月 马思宇 赵 伟

观察拉贝洛尔联合拜新同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效果及对患者核因子κB(NF-κB)、五聚素3(PTX3)水平及围产结局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1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均给予拜新同治疗,联合组加用拉贝洛尔治疗,治疗至终止妊娠前1天。对比两组血压、生化指标、NF-κB、PTX3水平变化,以及孕妇不良反应及围产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所改善但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133.4±12.9 mmHg、77.1±8.4 mmHg)均低于对照组(140.6±13.6mmHg、84.6±9.7 mmHg),血尿酸、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血钾高于对照组;两组NF-κB、PTX3水平均下降但联合组(7.68±2.09g/L、1.88±0.32g/L)低于对照组(8.79±2.52g/L、2.37±0.44g/L)(均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5.4%)低于对照组(18.2%),产后并发症(3.6%)低于对照组(16.4%),新生儿不良事件(3.6%)低于对照组(16.4%)(均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采用拉贝洛尔联合拜新同治疗,可更好改善患者血压状况、生化指标,孕妇用药并发症明显降低,有效改善不良围产结局。

2022 Vol. 30 (7): 1543- [摘要]( 242 HTML (0 KB)  PDF (0 KB)  ( 24 )

朱天垣1 谢秀英2* 蒲雯婕3 康筱珊4

探究胎盘组织液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11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56例),宫腔镜分离术后均使用补佳乐+黄体酮胶丸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观察组同时给予胎盘组织液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月经及宫腔恢复情况,随访1年妊娠情况以及随访3年统计宫腔粘连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月经恢复总有效率(98.2%)、宫腔恢复总有效率(98.2%)高于对照组(71.0%、85.5%),妊娠率(21.4%)高于对照组(8.1%),粘连再发生率(8.1%)低于对照组(25.4%)(均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基础上应用胎盘组织液治疗对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效果提高,有利于宫腔恢复和提高术后妊娠率。

2022 Vol. 30 (7): 1548- [摘要]( 439 HTML (0 KB)  PDF (0 KB)  ( 23 )

张秀丽 李战娜 吴淑芬

探讨低糖膳食联合等长抗阻锻炼对妊娠期糖尿病疗效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组且基本临床资料匹配,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低糖膳食及等长抗阻锻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控制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空腹血糖(5.20±0.38 mmol/L)、餐后2h血糖(6.49±0.35 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5.34%±0.53%)均低于对照组(5.63±0.41 mmol/L、6.96±0.39 mmol/L、5.83%±0.49%),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27.5%)(均P<0.05);产后两组体质量及体质指数改变无差异(P>0.05)。结论:低糖膳食联合长抗阻锻炼可明显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促进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改善妊娠结局。

2022 Vol. 30 (7): 1551- [摘要]( 217 HTML (0 KB)  PDF (0 KB)  ( 24 )

李 帆1 徐 佳2 闫晋琪3*

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治疗的140例孕16~22周子痫前期高危孕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0例,均给予睡前口服75mg/d阿司匹林直至孕36周,观察组同时联合服用100mg/d维生素E软胶囊直至分娩。观察两组治疗前和及治疗后(分娩前)血清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水平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SOD)、过氧化氢酶(CAT)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发生胎膜早破(5.7%)、胎儿生长受限(10.0%)比例低于对照组(18.6%、22.9%)(均P<0.05),产后出血、溶血等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无差异;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头围、1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10.0%)、早产儿(14.3%)、低体重儿(12.9%)均低于对照组(24.3%、30.0%、27.1%)(均P<0.05),新生儿胎儿窘迫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可更好地抑制子痫前期高危孕妇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有效控制子痫前期病情,促进胎儿健康发育,改善母婴结局。

2022 Vol. 30 (7): 1555- [摘要]( 473 HTML (0 KB)  PDF (0 KB)  ( 24 )

余 奕1 黄菊霞1* 胡金花1 夏 群1 夏 天1 吴方玲1 梁宇鸣2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疑似子宫切口妊娠孕妇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46例为正常妊娠(正常妊娠组),44例为子宫切口妊娠(子宫切口妊娠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β-HCG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检查子宫孕囊情况;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清β-HCG检出子宫切口妊娠与临床病理诊断一致性及诊断子宫切口妊娠价值。结果:子宫切口妊娠组血清β-HCG水平(1768.24±421.74 U/L)高于正常妊娠组(1020.83±302.44 U/L)(P<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清β-HCG确诊子宫切口妊娠分别为37例、34例,与临床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均为较高(Kappa=0.710、0.598,均P<0.05),二者联合确诊子宫切口妊娠41例,与临床病理诊断一致性极好(Kappa=0.889,P<0.05)。与血清β-HCG检测比较,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敏感度(90.9%)、准确率(94.4%)、阴性预测值(91.8%)均升高,漏诊率(2.2%)降低(均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β-HCG可提高检出子宫切口妊娠,减少漏诊。

2022 Vol. 30 (7): 1560- [摘要]( 359 HTML (0 KB)  PDF (0 KB)  ( 23 )

陈 红 罗爱林 李世勇 周志强 何 满*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患者Ramsay镇静评分、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8月在本院行LM的患者10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均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先给予超声引导下QLB。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点血清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静Ramsay评分、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气腹后10 min至术后24 h血清Cor、NE水平均持续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6~24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先降低后升高,Ramsay评分逐渐升高,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2.32±0.56分、2.49±0.53分、2.64±0.46分)均高于对照组(1.57±0.42分、1.68±0.38分、1.82±0.43分)(均P<0.05);观察组呼之睁眼时间(6.69±0.83 min)、拔管时间(8.17±1.14 min)、苏醒时间(26.45±4.93 min)均短于对照组(7.95±0.91 min、9.35±1.68 min、32.16±6.22 min),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8%)低于对照组(21.2%)(均P<0.05)。结论:对LM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QLB,可明显提高镇痛镇静效果,减轻患者机体应激状况,改善术后苏醒质量且提高用药安全性。

2022 Vol. 30 (7): 1564- [摘要]( 297 HTML (0 KB)  PDF (0 KB)  ( 25 )

褚翠雯 陈爱萍 李 坤

探讨超声检测子痫前期孕妇子宫动脉血流状况对母胎循环的评估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69例,包括轻度子痫前期34例(轻度组)和重度子痫前期35例(重度组),产前检查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检测孕妇胎儿的血流参数指标、母胎循环超声指标及围生儿预后指标。血流参数指标包括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静脉导管和脐动脉的最大流速(Vmax)、内径(Duv)及收缩峰值流速与舒张峰值流速比值(S/D);母胎循环超声指标包括子宫动脉PI、脐动脉PI、大脑中动脉PI、胎儿静脉导管静脉搏动指数(PIV)、脑胎盘血流比(CPR);围生儿预后指标包括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5min Apgar评分、脐动脉PH、胎盘重量。分析不同妊娠结局胎儿血流参数。通过logstic回归分析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围生儿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静脉导管分流率、脐动脉PI、脐动脉RI及脐动脉S/D均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大脑中动脉PI、RI及S/D低于轻度组及对照组,子宫动脉PI及脐动脉PI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大脑中动脉PI及CPR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组,围生儿分娩孕周、出生体重、脐动脉PH值、Apgar评分及胎盘重量均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均P<0.05)。69例子痫前期患者分娩胎儿中,21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30.4%),不良妊娠结局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脐动脉PI、脐动脉RI和脐动脉S/D均高于正常结局胎儿(P<0.05)。回归分析显示,围生儿不良预后与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脐动脉PI、RI和S/D及大脑中动脉PI、RI、S/D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超声检测子痫前期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指标可为临床准确评估胎儿宫内状况提供参考依据,且各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有一定关系。

2022 Vol. 30 (7): 1569- [摘要]( 293 HTML (0 KB)  PDF (0 KB)  ( 23 )

马孟志 刘 岩

探讨不同体位下腰硬联合麻醉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95例肥胖产妇,根据术前腰硬联合麻醉体位穿刺方式不同分组,分别采用坐位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坐位组50例)、侧卧位穿刺腰硬联合麻醉(侧卧组45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麻醉后,坐位组镇痛效果、肌松效果均优于侧卧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改善优于侧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低于侧卧组(20.0%)(均P<0.05),新生儿Apgar评分(8.64±1.36分)与侧位组(8.62±1.49分)无差异(P>0.05)。结论:坐位下腰硬联合麻醉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镇痛效果更佳,可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且不影响新生儿结局。

2022 Vol. 30 (7): 1574- [摘要]( 510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王子宏 周婷婷

探究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1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均给予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血液黏度、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亮氨酸氨基转肽酶(LAP)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液黏度、血清尿素氮、hs-CRP、24h尿蛋白定量水平、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LA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90.0%)高于对照组(63.3%)(P<0.05);治疗期间食欲下降、下肢水肿、头晕乏力等症状总发生率观察组(30.0%)与对照组(13.3%)无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液黏度,降低炎症反应,升高血清脂联素及LAP水平,减轻内皮损伤,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

2022 Vol. 30 (7): 1577- [摘要]( 500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杨晓娜1 乔亚杰1 白照喆1 张 丹2

分析血清学及阴道分泌物指标评分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并发绒毛膜羊膜炎(HC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产科诊治的PPROM孕妇203例,按照诊断HCA的组织学金标准分为病例组55例(HCA)与对照组148例(非HCA)。病例组血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阴道分泌物B组链球菌(GBS)阳性、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分泌物需氧菌性阴道炎(AV)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血清学指标WBC、NE、CRP、PCT,以及阴道分泌物指标GBS阳性、BV、VVC、TV对HCA均具有预测效能(P<0.05)。对各指标赋值评分,病例组评分(5.8±2.1分)高于对照组(3.7±1.8分)(P<0.001),各指标综合评分对HCA具有预测效能(P<0.001),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83.6%,特异性81.9%,最佳截断值为6分。结论:PPROM孕妇血清学及阴道分泌物指标赋值综合评分,用于预测HCA的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2022 Vol. 30 (7): 1582- [摘要]( 251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徐秀云 孙 伟 崔婧芳

分析豆袋热敷联合针灸、穴位按摩在初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待分娩初产妇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简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均使用针刺镇痛及穴位按摩镇痛,观察组联合使用豆袋热敷,比较两组产程时间、镇痛效果、宫缩强度及新生儿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初产妇疼痛程度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初产妇镇痛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82.0%),镇痛30min后两组宫缩强度均提高且观察组(81.32±26.79mmHg)高于对照组(57.89±17.45mmHg),VAS评分观察组镇痛30min(5.27±1.04分)、镇痛60min(4.68±0.53分)以及镇痛120min(4.13±0.59分)均低于对照组(6.76±0.72分、6.15±0.48分、5.77±0.62分)(均P<0.05);GCQ评估,观察组心理精神(20.72±4.63分)和生理评分(21.21±4.75分)均高于对照组(17.71±4.38分、15.89±4.59分)(均P<0.05);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豆袋热敷联合针灸、穴位按摩有利于缩短初产妇产程,增强宫缩强度并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提高初产妇分娩舒适度。

2022 Vol. 30 (7): 1586- [摘要]( 635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裴 燕1 王 磊2

分析孕早期亚临床甲减与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子代不同校正月龄婴幼儿精神与运动发育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产科确诊并分娩的孕早期亚临床甲减孕妇53例(观察组),同期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子代发育至校正月龄14个月,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新生儿状态、子代不同校正月龄婴幼儿精神与运动发育情况;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孕早期甲减与上述各指标相关性。结果:两组妊娠并发症无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和早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子代G段月龄(6个月16D~8个月30D)、I段月龄(11个月0D~13个月15D)精神发育指数(MDI)评分,子代D段月龄(3个月16D~4个月15D)、G段月龄和I段月龄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有差异(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孕早期甲减与上述指标相关系数均<0.3呈弱相关(P<0.05)。结论:孕早期亚临床甲减可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生长受限、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使子代6~14个月校正月龄婴幼儿精神发育、0~14个月校正月龄婴幼儿运动发育延迟风险增加,虽亚临床甲减与上述指标间相关性较弱但应引起临床重视。

2022 Vol. 30 (7): 1591- [摘要]( 256 HTML (0 KB)  PDF (0 KB)  ( 25 )

郑其山1 林 慧2 李秋畅2

分析前路腰方肌-阴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对卵巢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指标及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治疗的82例卵巢癌根治术临床资料,其中前路腰方肌-阴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43例(观察组),前路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39例(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 d应激反应[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卵巢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O)],评估两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情况及性功能[汉化版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CV-FSFI)]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10.06±1.89μg),术后补救镇痛率(2.3%)均低于对照组(11.53±2.11μg、20.5%),术后苏醒、首次下床、首次排气等时间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3%)低于对照组(38.5%)(P<0.05)。术后1 d时两组血清COR、NE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组间各维度FACT-O评分、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及CV-FSF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生理状况及功能状况FACT-O评分均较术前升高,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FACT-O评分较术前降低,术后12个月时两组CV-FSF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结论:前路腰方肌-阴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卵巢癌根治术中镇痛效果好,可减少麻醉药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但术后患者性功能均下降,临床应予以重视。

2022 Vol. 30 (7): 1595- [摘要]( 462 HTML (0 KB)  PDF (0 KB)  ( 24 )

临床分析
曹月琴 陆月梅* 王秀美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表达水平及与不良妊娠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规律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93例和健康孕妇50例,分别纳入病例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MH、INHB、NGAL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水平与不良妊娠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不良妊娠发生率(63.4%)高于对照组(22.0%),血清NGAL(100.26±5.26mmol/L)、AMH(9.16±3.02ng/ml)、INHB(146.22±12.23n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41.22±2.01mmol/L、5.46±0.22ng/ml、100.23±7.06ng/ml),且妊娠结局不良孕妇血清水平均高于结局良好孕妇(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血清NGAL、AMH、INHB水平与不良妊娠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血清NGAL、AMH、INHB水平异常升高,其表达水平与不良妊娠发生有关。

2022 Vol. 30 (7): 1600- [摘要]( 308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金洁琼 吴暖暖 林 芳 王丽先*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与性激素、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9例(病例组),健康体检正常女性107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FABP4、MCP-1水平、性激素指标水平[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泌乳素(PRL)]、脂代谢指标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FABP4、MCP-1与性激素、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FABP4(23.67±5.74 ng/ml)、MCP-1(107.46±18.35 ng/L)均高于对照组(8.52±2.31 ng/ml、59.72±10.57 ng/L),LH/FSH、T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E2、PRL水平无差异(P>0.05);病例组血清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TC、LDL-C水平无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FABP4、MCP-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LH/FSH、T、TG均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FABP4、MCP-1异常升高,且与患者性激素、脂代谢指标水平有关,提示临床可能用于反映患者性激素、脂代谢水平变化。

2022 Vol. 30 (7): 1604- [摘要]( 282 HTML (0 KB)  PDF (0 KB)  ( 23 )

赵 蕊1 赵红利1 张莉娟2

比较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术、输卵管切除术与近端灼断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及术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因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患者142例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下手术,按照输卵管治疗术式不同分为结扎组48例、切除组45例、近端灼断组49例。比较各组卵巢储备功能及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结果:术后1、3、12个月结扎组、灼断组的卵巢截面积、卵巢窦卵泡数(AFC)、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均高于切除组,阻力指数(RI)低于切除组(均P<0.05),但结扎组与切除组上述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1年辅助生殖妊娠成功率结扎组(52.1%)、切除组(53.3%)、灼断组妊(51.0%)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术、输卵管切除术、近端灼断术治疗因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相当,但切除方式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较大。

2022 Vol. 30 (7): 1608- [摘要]( 275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彭丽敏1 韩丽荣2 焦玉梅1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肠道菌群分布与血清性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Apelin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诊治的PCOS不孕患者82例为PCOS组,因输卵管异常所致不孕女性82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含量、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TS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及Vaspin、Apelin水平,分析PCOS组肠道菌群与血清性激素及Vaspin、Apelin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肠道双歧杆菌(8.64±0.82 lg CFU/g)、乳酸杆菌(9.22±0.84 lg CFU/g)低于对照组(9.92±0.94 lg CFU/g、9.89±0.90 lg CFU/g),肠球菌(8.25±0.79 lg CFU/g)、肠杆菌(9.14±0.87 lg CFU/g)及血清LH、T、E2、FSH、TSH、Vaspin、Apel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08±0.67 lg CFU/g、7.21±0.69 lg CFU/g)(均P<0.05);PCOS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血清LH、T、TSH、Vaspin、Apelin呈负相关,肠球菌、肠杆菌与LH、T、TSH、Vaspin、Apelin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PCOS不孕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且与LH、T、TSH及Vaspin、Apelin均具相关性。

2022 Vol. 30 (7): 1612- [摘要]( 332 HTML (0 KB)  PDF (0 KB)  ( 51 )

王 芳 李秀娟 尹宝枝 周玲玲 陈声琴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交互作用及与脂代谢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初诊PCOS患者106例为PCOS组,体检健康育龄女性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SP70、FSH、LH水平,以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分析血清HSP70、FSH、LH交互作用及与脂代谢关系。结果:PCOS组血清HSP70、FSH、L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apoA-1、apoB-10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HSP70、FSH、LH之间存在交互作用(△R2=0.663,P=0.000);person相关性分析,HSP70与TG存在正相关关系(r=0.177),与apoA-1存在负相关关系(r=-0.143),FSH与TG、LDL-C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7、0.193),LH与TC、TG、LDL-C存在正相关关系(r=0.167、0.354、0.246),与HDL-C、apoB-100存在负相关关系(r=-0.144、-0.167,均P<0.05)。结论:PCOS不孕患者血清HSP70、FSH、LH水平均异常升高,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血清HDL-C、apoA-1和apoB-100水平降低,HSP70、FSH、LH之间存在交互作用,HSP70、FSH、LH水平与脂代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022 Vol. 30 (7): 1617- [摘要]( 272 HTML (0 KB)  PDF (0 KB)  ( 23 )

梅军华1 刘 洁1 张志安1 程华英2*

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正常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发生脂代谢异常高危因素及预测。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于本院产前检查孕前BMI正常的GDM孕妇167例(观察组)、糖耐量正常孕妇180例(对照组),按照是否发生脂代谢异常将观察组分为脂代谢异常组53例与脂代谢正常组114例,分析GDM孕妇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探讨孕早期孕妇临床指标对脂代谢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脂代谢异常发生率(30.5%)高于对照组(6.1%)(P<0.001)。脂代谢异常组年龄≥40岁、多胎、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糖控制不良的比例,以及GDM 3项异常占比、空腹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血清转铁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脂代谢正常组(均P<0.05),两组孕次、经产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占比,以及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无差异(均P>0.05)。年龄≥40岁、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糖控制不良,以及空腹胰岛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血清转铁蛋白水平异常升高是GDM孕妇发生脂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空腹胰岛素、血清铁蛋白对脂代谢异常具有预测效能(P<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1、0.894,截断值空腹胰岛素为12.8mU/L,血清铁蛋白为447.95mg/dl。结论:孕前BMI正常的GDM孕妇脂代谢异常发生率仍高于正常孕妇,需引起临床重视;孕早期部分临床指标有助于评估脂代谢异常发生风险。

2022 Vol. 30 (7): 1621- [摘要]( 357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李志国 苏刚岭 刘石勇 余钧雷

分析腹膜后高位结扎、腹腔镜及显微镜手术方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效果及与患者年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不育育龄(22~39岁)男性患者11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腹膜后高位结扎手术(n=35),B组采用腹腔镜手术(n=42),C组采用显微镜手术(n=40);各组根据不同年龄段(22~30岁)分为A1(n=20)、B1(n=23)、C1(n=23),(31~40岁)A2组(n=15)、B2组(n=19)、C2组(n=17)。记录患者围术期指标,分别于术前30d、术后12个月进行精液分析。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高于B、C组,住院费用、术后出血量低于B、C组,术后恢复胃肠功能时间低于B组(均P<0.05)。术后12个月,各组精子活力和浓度均高于术前,精子畸形率均低于术前,C1、C2组精子活力、精子浓度高于A1、A2及B1、B2组,B1、B2组精子活力高于A1、A2组,C1、C2组精子畸形率低于A1、A2和B1、B2组(均P<0.05)。各术式术后患者精液质量改善程度与年龄均无相关性,术后并发症及复发发生率均无差异(均P>0.05)。2年后复查,A组配偶妊娠率高于B、C两组(P<0.05)。结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显微镜手术方案综合疗效最佳;术后患者精子质量改善程度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2022 Vol. 30 (7): 1626- [摘要]( 286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肖学红

探究子痫前期(PE)患者血脂代谢、外周血可溶性血管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水平变化并分析与血脂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PE患者124例为PE组,产前检查正常孕妇117例为对照组,比较PE组和对照组、不同临床分型PE患者的血脂代谢指标、外周血sFlt-1和sEng表达水平。结果:PE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Flt-1和sEn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重度PE患者血清TC、TG、LDL-C、sFlt-1和sEng水平均高于不伴严重表现的PE患者,晚发型PE患者血清TC、TG、LDL-C、sFlt-1和sEng水平均低于早发型PE患者(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E患者sFlt-1、sEng水平均与TC、TG和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ApoA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EP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外周血sFlt-1、sEng水平升高的现象,血脂代谢指标与sFlt-1、sEng水平存在相关性,这些指标可能参与了PE的发生发展。

2022 Vol. 30 (7): 1631- [摘要]( 264 HTML (0 KB)  PDF (0 KB)  ( 25 )

吕 蕊 陈炯光 林 衡

探讨喉罩全麻对腹腔镜下异位妊娠切除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3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异位妊娠切除术的患者119例临床资料,依据术中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喉罩全麻)67例和对照组(插管全麻)52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拔除气管插管(喉罩)时间(5.89±1.47 min)短于对照组(9.56±3.17 min)(P<0.05),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较术前无差异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气道压力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较术前提升(P<0.05)但组间无差异;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17.3%)(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气管插管,喉罩全麻对腹腔镜下异位妊娠切除术在保证麻醉效果、维持正常通气功能基础上,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且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2 Vol. 30 (7): 1635- [摘要]( 380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殷婉萍 黄巧如 周倩珺*

分析妊娠晚期孕妇阴道微生态环境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产前检查的70例妊娠晚期孕妇临床资料,均采集阴道分泌物评价阴道微生态环境,按照检测结果分为阴道微生态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正常组22例(31.4%),异常组48例(68.6%),其中10例(14.3%)单纯微生态失调、14例(20.0%)细菌性阴道病(BV)、9例(12.9%)滴虫性阴道炎(TV)、7例(10.0%)念珠性阴道炎(VVC)、8例(11.4%)混合性感染。异常组早产(29.2%)、宫内感染(33.3%)、胎膜早破(22.9%)、新生儿低体重(31.3%)、新生儿窒息(29.2%)、新生儿感染(25.0%)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4.6%、0、0、0、4.6%、0)(P<0.05),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BV、TV、VVC及混合感染孕妇早产、宫内感染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均高于单纯微生态失调(P<0.05),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与单纯微生态失调未见差异(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阴道微生态环境异常发生率较高,异常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提示临床产科应重视妊娠晚期孕妇阴道微生态环境,预防不良妊娠结局。

2022 Vol. 30 (7): 1639- [摘要]( 286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曾 瑜1 夏航彪1 韩雨梅1 徐泽娟2 杨 堃1

探究尿免疫球蛋白(IgG)、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对妊娠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为GDM组,同期90例健康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和90例未孕健康女性(未孕组),根据肾生化指标将GDM组分为肾功能正常和肾功能损伤组,检测比较各组IgG、mALB、β2-MG、AC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预测GDM早期肾功能损伤价值。结果:尿IgG、mALB、β2-MG及ACR水平在GDM组、正常妊娠组、未孕组依次降低,且GDM组肾功能损伤患者高于肾功能损伤正常患者(均P<0.05)。ROC曲线分析,尿IgG、mALB、β2-MG及ACR预测GDM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832、0.841和0.853,灵敏度分别为74.1%、75.0%、75.4%和80.4%;特异度分别为69.4%、73.5%、75.5%和85.3%,4项联合的AUC为0.946,灵敏度96.4%,特异度97.4%。结论:GDM孕妇早期尿IgG、mALB、β2-MG、联合ACR出现异常,该4项指标有助于发现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4项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高。

2022 Vol. 30 (7): 1644- [摘要]( 271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禤坚艳 刘奕珊 宋 悅 晨 露 韦相才*

探究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浆抗凝血酶III(AT-III)、蛋白C(PC)、蛋白S(PS)活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RSA(流产≥3次)患者100例为RSA组,首次流产且既往无流产史患者100例为流产组,无既往流产史健康早孕妇女10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浆AT-III、PC、PS水平。结果:血浆AT-III、PC、PS水平RSA组、流产组、对照组依次升高(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RSA最佳临界值血浆AT-III为92.14%,曲线下面积(AUC)为0.779,灵敏度为83.7%,特异度为64.9%;PC为89.47%,AUC为0.704,灵敏度为72.3%,特异度为77.5%;PS为84.26%,AUC为0.752,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70.3%。结论:RSA患者血浆AT-III、PC、PS异常降低,提示机体存在血液高凝态倾向,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对预测RSA有临床指导意义。

2022 Vol. 30 (7): 1648- [摘要]( 312 HTML (0 KB)  PDF (0 KB)  ( 25 )

肖慧红 邬瑞霞 冯凯勋

探究血清半乳糖凝集素9(GAL9)、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型(PAI-1)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r-AFS分期关系及对术后复发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治疗的10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观察组),产前检查正常孕妇10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及观察组不同分期、不同复发情况孕妇Gal 9、BDNF、PAI-1水平差异,以及预测术后异位内膜复发效能。结果:观察组Gal 9(637.51±52.34 ng/L)、BDNF(227.58±42.19 mg/L)、PAI-1(1357.38±122.92 p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45.83±52.32 ng/L、157.86±41.82 mg/L、818.26±102.55 pg/ml),且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术后复发患者高于非复发患者(均P<0.05);3指标联合诊断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0.892)高于单独指标检测,Gal 9、BDNF、PAI-1预测术后复发的临界值分别为811.23 ng/L、1801.63 pg/ml及269.65 mg/L。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Gal 9、BDNF、PAI-1水平异常升高,且随r-AFS分期程度及术后复发而升高,Gal 9、BDNF、PAI-1联合检测预测术后复发有临床价值。

2022 Vol. 30 (7): 1651- [摘要]( 353 HTML (0 KB)  PDF (0 KB)  ( 23 )

应剑萍 张燕利 杨春林

分析超声、血清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对卵巢单房肿瘤良恶性质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妇科收治的卵巢单房囊实不均性包块的患者185例,均行超声检查、血清CEA和Cyfra21-1检测。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上述3项指标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及良恶性质的鉴别价值。结果:恶性肿瘤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组(P<0.001);超声、血清CEA和Cyfra21-1联合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4.6%,Kappa值为0.88,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5.8%,阳性预测值92.3%、阴性预测值95.8%,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查(P<0.05);血清CEA、Cyfra21-1、超声检查各单项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无差异(P>0.05);受术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超声、CEA、Cyfra21-1联合检查对卵巢单房肿瘤良恶性质的鉴别效能良好,而各单项检查鉴别效能一般;对直径<5cm、≥5cm的卵巢肿瘤,3项联合鉴别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查(P<0.05),对直径<5cm的卵巢肿瘤,血清CEA、Cyfra21-1鉴别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超声检查(P<0.05),对直径≥5cm的卵巢肿瘤,血清CEA、Cyfra21-1、超声检查鉴别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联合血清CEA、Cyfra21-1检查对卵巢单房囊实不均性肿瘤性质的鉴别诊断能力优于单项检查,特别是对肿瘤直径较小的鉴别能力提高。

2022 Vol. 30 (7): 1655- [摘要]( 304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荆玉慧 李 玲 杨 露 位菊峰*

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抗梅毒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5月治疗的妊娠合并梅毒125例临床资料,根据驱梅毒介入时间分成早期组(孕<13周,31例)、中期组(孕13~28周,35例)、晚期组(孕>28周,48例)以及未治疗组,介入治疗药物主要是G240万U苄星青霉素,比较各组不良妊娠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各组发生早产、死胎、流产、低体重儿几率无差异(P>0.05),但发生先天梅毒儿存在差异,各组分别为早期组(6.5%)、中期组(31.4%)、晚期组(31.3%)、未治疗组(9.5%)(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妊娠合并梅毒发生不良结局危险因素主要是孕前频繁不洁性生活、免疫力低下,相关系数分别为0.198、0.262(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不同时机治疗对妊娠结局有影响,早期治疗优于中晚期,提示临床应做好孕前梅毒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022 Vol. 30 (7): 1659- [摘要]( 352 HTML (0 KB)  PDF (0 KB)  ( 24 )

胡淑娟 葛冰磊 金纪伟

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孕酮(P)、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对诊断异位妊娠及药物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7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病例组,产前检查健康孕妇76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A125、P、AMH水平,根据病例组药物治疗1个月后疗效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CA125、P、AMH水平诊断异位妊娠及预测治疗疗效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CA125水平(32.57±4.31 IU/ml)高于对照组(26.74±3.78 IU/ml),AMH(106.71±10.26 ng/ml)、P(31.75±3.89 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115.62±12.14 ng/ml、35.49±4.21 ng/ml)(均P<0.05);ROC曲线显示,CA125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AMH的敏感性优于P、特异性低于P,而3项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953。1个月治疗后,病例组有61例治疗有效(80.3%)。有效组血清CA125水平低于无效组,AMH、P水平高于无效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单独指标预测治疗效果时P的敏感性最高,CA125的特异性最高,而3项联合预测治疗效果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58。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血清CA125水平异常升高,AMH、P水平异常降低,3项指标均为诊断异位妊娠及预测药物治疗疗效的有效指标,而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指导价值。

2022 Vol. 30 (7): 1664- [摘要]( 349 HTML (0 KB)  PDF (0 KB)  ( 23 )

陈 刚 邓 婷*

分析超声软指标在孕早期(孕11~14周)胎儿心脏结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9月本院产前检查107例单胎孕妇临床资料,均于孕11~14周超声检查,收集相关软指标参数并随访至妊娠事件结束,以最终结局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软指标与临床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符合情况。结果:超声诊断心脏畸形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7.8%,准确度为95.3%,阴阳预测值为96.7%,阳性预测值为88.2%,kappa值为0.829,与金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超声软指标检测异常率,心脏畸形胎儿高于心脏正常胎儿,≥30岁孕妇高于<30岁孕妇(均P<0.05);心脏三尖瓣反向血流、胎儿透明度厚度增厚、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及孕妇年龄≥30岁均与胎儿心脏异常存在相关性且均为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超声软指标应用于早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筛查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孕早期辅助判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

2022 Vol. 30 (7): 1668- [摘要]( 252 HTML (0 KB)  PDF (0 KB)  ( 24 )

李 萌 付华钰 李 娇 许涓涓 李 乔 林莉莉

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技术在胎儿右位主动脉弓(RAA)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经超声诊断为RAA的151例胎儿,应用SNP array检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采用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51例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17例,检出率11.3%,其中2例21-三体综合征,2例13-三体综合征,1例8号三体嵌合体,6例22q缺失,2例Xp缺失,1例2号染色体可疑致病,3例为临床意义不明的染色体微缺失。结论:孕中晚期产前诊断胎儿RAA与染色体异常相关,以染色体非整倍体综合征及22q微缺失为主,同时也存在需要SNP array分析等分子检测技术才能检测到的致病性CNV,SNP array可以提高胎儿RAA的遗传学病因诊断率。

2022 Vol. 30 (7): 1672- [摘要]( 325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李 阳 郭海峰 张艳琼

探究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维生素D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为多发组,60例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为单发组,根据子宫肌瘤直径分为直径<3cm和≥3cm两组,体检健康女性6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不同组血清维生素D和sFlt-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维生素D、sFlt-1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效能。结果: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对照组、单发组、多发组依次降低,sFlt-1水平依次升高,且单发组低于对照组、sFlt-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子宫肌瘤直径≥3cm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子宫肌瘤直径<3cm患者,sFlt-1水平高于子宫肌瘤直径<3cm患者,且多发组子宫肌瘤直径≥3cm、<3cm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单发组,sFlt-1水平高于单发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时维生素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截断值16.23 ng/ml时灵敏度65.8%、特异度78.4%;sFlt-1的AUC为0.875,截断值1.31ng/ml时灵敏度为88.3%、特异度为79.6%;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65,灵敏度为95.9%、特异度为97.4%。结论:多发子宫肌瘤患者血清维生素D缺乏及sFlt-1水平升高,联合检测诊断早期多发性子宫肌瘤有较高效能。

2022 Vol. 30 (7): 1676- [摘要]( 299 HTML (0 KB)  PDF (0 KB)  ( 24 )

罗艳芳1 吴晓容1 古菊梅1 董华娟2

分析高龄剖宫产孕妇产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本院行剖宫产的高龄孕妇(年龄≥35岁)232例临床资料,依据产后出血情况分为非产后出血组(211例)和产后出血组(21例),检测产前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TEG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α角、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Fib联合TEG预测产后出血效能。结果:产后出血组产前Fib(2.74±0.38 g/L)、MA值、CI值均低于非产后出血组(4.68±0.63 g/L)(均P<0.05),两组产前PT、TT、APTT、R值、α角水平无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产前Fib、MA值、CI值水平偏低,K值水平偏高是高龄孕产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产前Fib、K值、MA值、CI值预测高龄产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9、0.813、0.794、0.816,各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43,敏感性96.7%、特异性93.3%,效能最高。结论:高龄孕妇产前血浆Fib及TEG水平与剖宫产产后出血有关且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

2022 Vol. 30 (7): 1680- [摘要]( 310 HTML (0 KB)  PDF (0 KB)  ( 24 )

杨阿敏 邹仙玲 周维敏

探究无保护会阴分娩初产妇会阴裂伤危险因素,为助产自然分娩产妇会阴裂伤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新的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本院实施无保护会阴分娩的37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阴裂伤分为裂伤组236例,未裂伤组14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无保护会阴分娩初产妇会阴裂伤危险因素。结果:376例初产妇发生会阴裂伤的236例,占62.8%,其中Ⅰ度裂伤219例,占9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二产程时间延长(OR=2.307,95%CI 1.305~2.842)、产前会阴水肿(OR=2.825,95%CI 1.364~4.810)、新生儿体重≥3.5kg(OR=3.570,95%CI 1.601~5.825)、分娩恐惧(OR=1.542,95%CI 1.240~2.133)是初产妇会阴裂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助产士年资≥5年(OR=0.410,95%CI 0.265~0.730)和孕期充分的体力活动(OR=0.603,95%CI 0.413~0.901)是无保护会阴分娩初产妇会阴裂伤的保护因素。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初产妇会阴裂伤率较高,但以轻度裂伤为主,临床医护人员应对产前及产时会阴裂伤相关危险因素重点关注,积极采取预防干预措施,以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及裂伤程度。

2022 Vol. 30 (7): 1685- [摘要]( 562 HTML (0 KB)  PDF (0 KB)  ( 22 )

钟 俊1 黄思毅1 郭玉峰1 王 青2*

分析宫颈锥切术后妊娠期间胎膜早破(PROM)发生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20年9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行宫颈锥切术后孕妇192例临床资料,其中PROM组52例、无PROM组140例,PROM孕妇中未足月PROM组13例、足月PROM组39例,记录孕妇年龄、孕期体质指数(BMI)、锥切手术方式等,于孕20~24周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CL)。结果:PROM组年龄、孕前BMI、锥切方式为冷刀锥切术(CKC)及锥切术后6~12个月的比例均大于无PROM组,CL小于无PROM组(均P<0.05),PROM组与无PROM组经产妇、辅助生殖助孕、宫颈病变类型等无差异(P>0.05);年龄增加、孕前BMI增加、CKC手术及锥切术后6~12个月是发生PRO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L增加是PROM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未足月PROM组年龄、CKC及锥切术后6~12个月的比例均大于足月PROM组,CL小于足月PROM组(均P<0.05),未足月PROM组与足月PROM组孕前BMI、经产妇、辅助生殖助孕、宫颈病变类型等无差异(P>0.05);CL增加是未足月PROM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年龄、孕前BMI、CL预测PROM的最佳截断值为36岁、25.4kg/m2、25.1mm,CL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最佳截断值为23.6mm。结论:高龄、孕前肥胖及孕中期CL过短是宫颈锥切术后妊娠期间PROM发生的风险因素。

2022 Vol. 30 (7): 1689- [摘要]( 324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综述
马 彬1,2 董 健1,2 杨紫霞1,2 宁美英1*

近年来女性生殖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更好地针对女性疾病达到治疗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阴道环是一种由弹性体制成的环状药物递送系统,能够避免口服制剂的首过效应并实现长期药物缓释作用,以局部给药阴道黏膜收的方式,提高药物吸收速率,降低副作用,增加患者使用依从性,亦不需要专业人士操作。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阴道环已被应用在避孕、激素替代疗法、辅助生殖、抗肿瘤和抗病毒等方面,本文旨在介绍阴道环结构,按疾病区分,归纳总结阴道环在生殖健康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女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2 Vol. 30 (7): 1694- [摘要]( 259 HTML (0 KB)  PDF (0 KB)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