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 青 刘帅妹 张瑞金 李孟兰 林 宁 封 婕 黄丽丽 吴玉璘*
评估DAZL基因多态性位点A260G和A386G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搜索有关DAZL基因A260G和A386G位点多态性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从建库时间截止至2022年10月,对纳入的文献采用State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病例对照研究,关于DAZL基因A260G位点多态性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的研究共13项,纳入病例组3031例,对照组2029例;关于DAZL基因A386G位点多态性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的研究共16项,纳入病例组4987例,对照组4201例;两个位点5个比较模型结果未发现显著意义的关联,根据人种和基因分型方法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发现,DAZL基因A386G位点在PCR-SSCP组别G比A(OR=10.42,95%CI 3.73~29.10,Ph=0.811)、GA比 AA(OR=10.69,95%CI 3.80~30.08,Ph=0.885)、GA+GG比AA(OR=10.90,95%CI 3.88~30.66,Ph=0.855)存在显著意义的关联。结论:DAZL基因A260G位点多态性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不存在相关性,根据基因分型方法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PCR-SSCP组A386G位点多态性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存在相关性。
2023 Vol. 31 (4): 744- [摘要](
462
)
HTML
(0 KB)
PDF
(0 KB)
(
16
)
-
王 昕1,2 茅群霞1* 邓猛聪1,2 吴尚纯1
使用知识图谱软件对我国近10年发表的人工流产后关爱研究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目前本领域相关研究进展及探究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以流产后关爱为研究主题,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PubMed自2010年1月-2021年12月发表的文献,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通过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方法对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546篇,主要机构有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等,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人工流产、人工流产后关爱、重复流产率、效果评价、影响因素、避孕知识和行为、心理健康等。结论:目前人工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开展规范化,且能够有效减少重复流产发生,此外,研究团队间的交流与合作应得到加强,继续探索和制定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流产后关爱服务质量,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023 Vol. 31 (4): 751- [摘要](
562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
郭一鸣1,2 张 艳3 杨丽雅1 亓明康1,2 康振洋1,2 孙立文1 许彩娟3 王慧萍1,2*
目的:采用4-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VCD)建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模型,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改善小鼠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连续14d动情周期正常的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连续20d腹腔注射VCD(160mg/kg)建立POI模型,对照组连续20天腹腔注射等量芝麻油。对治疗组连续两日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106/ml)0.2ml/只/d,对模型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D 21检测各级卵泡数量、闭锁卵泡数量、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抗穆勒管激素(AMH)水平,卵巢组织铁含量、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卵巢组织SCL7A11、GPX4、ACSL4、DM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体重升高,动情周期长度缩短,卵巢形态改善,卵泡数增多,闭锁卵泡数减少,血清E2、FSH水平提高,AMH水平减少,卵巢组织铁含量下降,MDA含量下降、GSH水平提高,卵巢组织SCL7A11、GPX4、DMT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ACSL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HUMSCs可以通过抑制卵巢中铁死亡从而改善VCD致POI小鼠的卵巢功能。
2023 Vol. 31 (4): 757- [摘要](
850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
穆荣伟1 吴晴菲1 曾 帅1 韩春英1 王 龙1 马 旭2 杨 英2*
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计划妊娠女性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的流行趋势。方法:以参加2013-2019年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33 335 352名汉族计划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逐月计算研究对象BMI值、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率,以初产妇为对照组,经产妇为观察组,进行设有对照的中断时间序列分析,分别获得全面二孩政策在实施前后BMI流行趋势。结果:观察组备孕妇女BMI月均水平改变量为10.01×10-2kg/m2(95%CI -0.07~19.94, P=0.05),超重/肥胖率的改变量为1.36%(95%CI 0.36%~2.35%,P<0.01)。亚组结果显示,≥35岁、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职业为农民的观察组对象超重/肥胖的水平改变量增加(P<0.05),而≥35岁、人均GPT 40 000~<50 000元、新一线城市的肥胖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改变量中,年龄30~<35岁、人均GPT >50 000~<70 000元和≥70 000元,及二、四、五线城市的肥胖率的趋势改变量上升(P<0.05),仅30~<35岁、三线城市的超重/肥胖率的趋势改变量上升(P<0.05),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职业工人、城市户籍、一线、三线城市的超重/肥胖率的趋势改变量下降(P<0.05)。结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后经产妇备孕妇女BMI流行趋势的整体变化不大,且存在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社会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应开展计划妊娠妇女体重管理,提升育龄女性健康水平。
2023 Vol. 31 (4): 763- [摘要](
366
)
HTML
(0 KB)
PDF
(0 KB)
(
21
)
-
张 月 张宏光 焦楷磊 何天宇 马 旭 赵君*
探讨育龄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并完成风险评估的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家族史、疾病史、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乙肝血清学检测结果等信息。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育龄女性HBV感染与IFG、DM的关联。结果:本研究人群中HBV感染者占7.7%,IFG者占3.2%,DM者占1.5%。在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区域、DM家族史、烟草暴露、饮酒、高血压、体重指数等因素后,与未感染HBV者相比,HBV感染的育龄女性患IFG和DM的几率分别增加了23%(OR=1.23,95% CI 1.22~1.25)和40%(OR=1.40,95% CI 1.37~1.42)。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有DM家族史、饮酒和高血压组育龄女性HBV感染与IFG、DM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亚组结果均提示与未感染HBV者相比,HBV感染的育龄女性患IFG、DM的几率均增加。结论:HBV感染增加育龄女性患IFG和DM的几率,即使是年龄<35岁、无DM家族史、无烟草暴露、不饮酒、非高血压、体重指数正常的HBV感染的育龄女性,在孕前或孕期也应密切关注自身血糖水平。
2023 Vol. 31 (4): 770- [摘要](
347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孙致敏1 周飞京1 杨 恒2 肖 冰3 高玉青4 王文慧5 董悦芝1*
评估辅助生殖助孕患者的心理及生育生活质量状况,分析生育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6月-2022年5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育生活质量问卷(FertiQoL)对河南省6家辅助生殖医疗机构626名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患者进行调查。结果:SCL-90评分显示强迫症状得分最高,49.5%的患者至少存在2项因子高于阳性标准,高于阳性标准的因子以强迫症状、抑郁、睡眠/饮食异常为主。FertiQoL总分50.15±13.55分,选择性治疗模块较高(53.34±12.49分),核心模块评分较低(48.81±15.97分);核心模块中婚姻关系得分较高(58.40±14.88分),身心关系得分最低(39.46±23.10分)。SCL-90量表各因子与FertiQoL总分、核心模块、选择性治疗模块均呈负相关(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不孕原因、不孕年限、治疗年限、治疗失败次数、是否有亲生子女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治疗年限、是否有亲生子女、治疗失败次数、SCL-90总均分均是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普遍有明显的强迫症状、抑郁情绪,睡眠/饮食规律被干扰,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均不理想,临床应加以关注。
2023 Vol. 31 (4): 775- [摘要](
497
)
HTML
(0 KB)
PDF
(0 KB)
(
21
)
-
林银翠 滕 伟
探讨环境空气污染指标与育龄女性性激素水平及生殖功能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本院体检的957例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性激素水平和生殖功能指标,收集研究对象附近环境空气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数据,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空气污染物对育龄女性性激素水平及生殖功能的影响。结果:957例女性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窦卵泡数(AFC)分别为42.39±7.48pg/ml、5.61±0.95IU/L、7.34±0.86IU/L、1.56±0.28ng/ml、84.34±10.65pg/ml、7.17±1.58个;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空气PM2.5浓度与PM10、CO浓度高度相关(r=0.87、0.86,P<0.05),PM10浓度与CO、SO2浓度高度相关(r=0.74、0.72,P<0.05);空气PM2.5、PM10、CO、NOx、O3浓度升高时育龄女性E2、FSH、LH、AMH、INHB、AFC水平降低,SO2浓度升高时AMH水平降低(均P<0.05),且存在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在累积第5天累积效应达到最大。结论:本次调查的育龄女性性激素水平和生殖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升高时女性激素水平和生殖功能出现下降,且存在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
2023 Vol. 31 (4): 782- [摘要](
443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
陈 瑾 王晓银* 李钱容 谢 佳 余 智 桑 琰
探讨生化汤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自然分娩后宫腔妊娠物残留(RPOC)效果。方法:足月孕自然分娩后诊断为RPOC(不包括胎盘植入)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产褥期给予健康宣教,西药组产褥期给予健康宣教和口服米索前列醇治疗,中西药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联合生化汤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和总清宫率比较,对照组(65.2%,28.8%)、西药组(80.3%,19.7%)、中西药联合组(90.8%,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中西药联合组出血时间最短,西药组次之,对照组最长(P<0.05);中西药联合组最大阴道出血量等于或多于月经量的占比最少,西药组次之,对照组最多(均P<0.05)。产后42d复查经阴道超声中西药联合组的子宫三径之和最小,西药组次之,对照组最大(均P<0.05)。中西药联合组复潮时间最短、恢复至规律月经周期所经历月经次数最少、行经天数最长、月经量减少情况最少,西药组居中,对照组最后。对照组恢复规律周期所需月经次数与西药组、中西药联合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中西药联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3组的纯母乳喂养占比均有所上升。中西药联合组的纯母乳喂养(优)率、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西药组(P<0.01)。所有母亲治疗期间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未出现腹泻、便血、皮疹等异常情况。西医、中西药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化汤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自然分娩后RPOC疗效更好,可以促进产后恢复和改善治疗结局,并能促进母乳喂养,用药安全,值得临床使用。
2023 Vol. 31 (4): 787- [摘要](
467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谢 燕 王 祥 曹 辉
探讨氟比洛芬酯进行超前镇痛对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用量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本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90例,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50)。两组麻醉方式相同,对照组和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分别静注氯化钠注射液与氟比洛芬酯。对比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术前,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无差异(P>0.05);术中,两组SBP、DBP、HR、SpO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清醒时SBP、DBP、HR、SpO2水平与术前未见差异(P>0.05)。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4.33±0.37 min)、麻醉苏醒时间(4.62±1.52 min)、丙泊酚用量(2.50±0.32 mg/kg)、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0%)低于对照组(5.12±0.29 min、6.91±2.32 min、3.31±0.42 mg/kg、42.5%),麻醉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超前镇痛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
2023 Vol. 31 (4): 794- [摘要](
682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唐华东1 王 晋2 孙浩然1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取卵术中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1-9月于本院行IVF-ET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分别静脉注射阿芬太尼5μg/kg、7μg/kg、9μg/kg,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记录取卵数、手术时长、苏醒用时、丙泊酚用量和追加率、患者和医师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3组取卵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未见差异(P>0.05);丙泊酚用量9μg/kg组(202.5±48.4mg)小于5μg/kg组(251.6±45.3mg),丙泊酚追加率7μg/kg组(40.0%)、9μg/kg组(55.0%)小于5μg/kg组(70.0%);手术医生和麻醉医师满意率7μg/kg组(97.5%、92.5%)、9μg/kg组(97.5%、95.0%)均高于5μg/kg组(80.0%、80.0%);呼吸抑制发生率9μg/kg组(30.0%)高于5μg/kg组(7.5%)、7μg/kg组(12.5%),体动发生率5μg/kg组(45.0%)高于7μg/kg组(32.5%)、9μg/kg组(17.5%)(均P<0.05);各组MAP、HR、SpO2无差异(P>0.05),均未见恶心、呕吐、心血管不良事件。结论:阿芬太尼7μg/kg复合丙泊酚2mg/kg用于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取卵术,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
2023 Vol. 31 (4): 799- [摘要](
397
)
HTML
(0 KB)
PDF
(0 KB)
(
21
)
-
顾媛媛1,2 贾雪梅2*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所致异常子宫出血(AUB)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于本院妇产科门诊治疗的AUB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分别采用GnRH-a联合LNG-IUS治疗(GnRH-a组)、 复方口服避孕药(COC)联合LNG-IUS治疗(COC组),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体积大小、CA125及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GnRH-a组症状改善率(98.3%)、Hb水平(109.57±7.31g/L)均高于COC组(85.0%、105.03±8.39g/L);阴道不规则出血(5.0%)、LNG-IUS下移(0)、子宫体积(101.93±4.40cm3)、血清CA125水平(12.34±2.71U/ml)、月经量(PBAC)评分(25.95±3.64分)均低于COC组(35.0%、10.0%、178.16±6.97cm3、19.11±3.83U/ml、45.63±5.97分)(均P<0.05)。结论:GnRH-a联合LNG-IUS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所致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提高,能显著改善月经量,对LNG-IUS下移影响更小。
2023 Vol. 31 (4): 804- [摘要](
967
)
HTML
(0 KB)
PDF
(0 KB)
(
20
)
-
罗昊辉 邓丽芸 罗雅文 袁 勇*
观察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PIH)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PIH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拉贝洛尔,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凝血指标及脐动脉血流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85.5%),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脐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比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9.1%)低于对照组(25.5%)(均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PIH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血液高凝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2023 Vol. 31 (4): 808- [摘要](
433
)
HTML
(0 KB)
PDF
(0 KB)
(
20
)
-
刘莉莉 谭容容 陶新城 从 静 吴 洁 浦丹华*
探讨孕期体脂率(PBF)和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10月就诊于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GDM患者81例为观察组,以年龄和孕早期体重为匹配条件,按照1:2匹配同期就诊的健康妊娠女性1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早期体成分分析结果、孕中期血脂水平,分析GDM的影响因素,评估孕期PBF和TG水平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GDM组PBF(34.9±5.2)%和TG水平(2.4±0.8)mmol/L高于对照组的(30.0±4.8)%、(1.9±0.6)mmol/L(P<0.05),PBF>33.6%和TG>2.3 mmol/L占比均高于对照组(48.1%比21.6%,49.4%比20.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BF>33.6%和TG>2.30 mmol/L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PBF≤33.6%且TG≤2.30 mmol/L者相比,PBF>33.6%且TG>2.30 mmol/L者GDM发生风险是其8.005倍(95%CI 3.006~18.662),PBF和TG对GDM的交互作用归因比(AP)为0.632(95%CI 0.224~1.039)。PBF和TG水平结合常规危险因素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为0.791(95%CI 0.734~0.849),灵敏度为80.9%,特异度为60.5%,约登指数为0.414。结论:孕期PBF和TG水平过高与GDM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且PBF与TG存在协同作用,PBF和TG水平结合常规危险因素对GDM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3 Vol. 31 (4): 813- [摘要](
368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谢雪霞 刘启洁 田 洁
探究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无创高频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2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资料,根据药物剂量的不同分为高剂量组(n=62)、低剂量组(n=59),分别给予100 mg/kg、70 mg/kg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无创高频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上机时间、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肺氧合功能[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氧分压的比率(a/APO2)、氧合指数(OI)]以及并发症。结果:高剂量组住院时间(10.3±2.3d)、上机时间(81.7±14.3h)低于低剂量组(13.9±2.2d、125.2±17.9h),临床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81.4%)(均P<0.05),pH水平两组无差异(P>0.05),a/APO2、OI水平高剂量组变化优于低剂量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8.1%)与低剂量组(13.6%)无差异(P>0.05)。结论:100 mg/kg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无创高频通气治疗临床疗效提高,可更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相关指标以及肺氧合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2023 Vol. 31 (4): 818- [摘要](
951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许文娟 鲁小龙 张 雷 邓 强*
探究重度子痫前期(PE)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1例重度PE孕妇纳入研究,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组(早发型重度PE孕妇42例)与晚发组(晚发型重度PE孕妇49例)。比较两组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与重度PE孕妇发病时间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外周血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发组CD8+及NK细胞水平均高于晚发组,CD4+/CD8+值低于晚发组(P<0.05);外周血CD8+及NK细胞水平均与PE孕妇发病时间呈负相关(r=-0.397、-0.340,P<0.05),CD4+/CD8+比值与PE孕妇发病时间呈正相关(r=0.481,P<0.05);早发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低于晚发组,剖宫产率及早产、胎盘早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晚发组(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可能参与重度PE疾病进展,高水平的CD8+及NK细胞更易造成早发性重度PE。
2023 Vol. 31 (4): 822- [摘要](
380
)
HTML
(0 KB)
PDF
(0 KB)
(
16
)
-
张燕云 李 琳 张仕杰
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异位妊娠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n=50)和干预组(n=5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结构式心理干预。于入院时、进入手术室前以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两组进行评定,于入院时、进入手术室时、麻醉前测定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应激指标,并记录两组术后恢复指标。结果:SAS、SDS评分,进入手术室前干预组(48.64±4.19分、51.02±4.25分)低于常规组(54.89±6.13分、57.84±5.23分);进入手术室时、麻醉前,两组MAP、HR均高于入院时但干预组(90.14±10.42 mmHg、88.57±9.24 mmHg,75.52±6.18次/min、75.81±6.29次/min)均低于常规组(99.42±8.56 mmHg、97.35±8.03 mmHg,83.33±5.85次/min、84.52±5.47次/min);干预组首次排气时间(23.8±5.3h)、进食时间(7.3±2.4h)、排便时间(1.7±0.5d)及住院天数(3.5±0.8d)均短于常规组(52.47±5.31h、9.0±3.2h、2.2±0.6d、4.0±0.9d)(均P<0.05)。结论:实施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有效调节腹腔镜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2023 Vol. 31 (4): 827- [摘要](
562
)
HTML
(0 KB)
PDF
(0 KB)
(
20
)
-
杨 晴 曹莉莉 王梦媛*
了解初产妇产前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对产前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产科待产的初产妇202例,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负性情绪状况。将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初产妇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待产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长、负性情绪变化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86例(42.6%)存在负性情绪,其中73例(36.1%)存在焦虑情绪,31例(15.4%)存在抑郁情绪,18例(8.9%)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干预组HAMA及HAMD评分降低(P<0.05),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7.0%)低于对照组(27.9%),阴道顺产率(83.7%)高于对照组(55.8%),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长短于对照组,产程行为异常发生率(14.0%)低于对照组(23.3%),新生儿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4.0%),护理满意率(97.7%)高于对照组(79.1%)(均P<0.05)。结论:产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在初产妇中较为常见,实施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对于缓解初产妇负性情绪,提高经阴道分娩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显著作用。
2023 Vol. 31 (4): 831- [摘要](
507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杨 洁 田 红* 刘君丽
探究稽留流产与人工流产蜕膜组织中免疫细胞谱变化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稽留流产孕妇51例为稽留组,正常早孕要求人工流产孕妇51例为对照组,术中收集蜕膜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蜕膜组织中免疫细胞表达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蜕膜组织中免疫细胞构成均以NK细胞(CD56+)、巨噬细胞(CD14+)及T淋巴细胞(CD3+)为主,且两组CD56+、CD14+、CD3+、CD4+、CD8+、CD19+占比无差异(P>0.05);而在不同亚群中比较,稽留组蜕膜组织NK细胞中CD49a+CD103+细胞占比、巨噬细胞中M2型细胞占比、CD4+T细胞中Treg细胞占比及CD39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巨噬细胞中M1型细胞占比及表面CD80表达、CD4+T、CD8+T细胞表面PD-1、CD16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正常早孕人工流产组织相比,稽留流产蜕膜组织中具有促炎症作用的CD49a+CD103+ NK细胞和M1型巨噬细胞、具有免疫杀伤能力的效应T细胞表达增多,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reg细胞表达减少,这些变化可能在稽留流产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
2023 Vol. 31 (4): 837- [摘要](
436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冀 荔 王烈宏 杨惠林 李月琴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先兆流产孕妇不良情绪及与其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IVF-ET术后先兆流产孕妇118例为调查对象,入院后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应对方式调查问卷(MCMQ)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孕妇不良情绪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IVF-ET术后先兆流产孕妇不良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118例孕妇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得分分别为60.7±6.7分、63.6±7.4分,心理弹性、应对方式总分分别为54.1±8.7分、49.2±9.0分。相关分析显示,IVF-ET术后先兆流产孕妇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得分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及面对得分均呈负相关,与回避、屈服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调查对象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得分与年龄、流产次数、文化程度、医疗支付方式、家庭收入有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坚韧、乐观、力量、面对、回避、屈服、流产次数均进入焦虑回归方程(F=66.125,P<0.001,R2=0.615),坚韧、乐观、力量、面对、回避、屈服、流产次数均进入抑郁回归方程(F=56.441,P<0.001,R2=0.478)。结论:IVF-ET术后先兆流产孕妇普遍存在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且不良情绪状况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应通过实施相应干预措提高孕妇心理弹性水平以及鼓励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达到改善焦虑、抑郁的效果。
2023 Vol. 31 (4): 842- [摘要](
1289
)
HTML
(0 KB)
PDF
(0 KB)
(
20
)
-
陈 彤 胡 洁 师 文*
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风险因素以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360例接受盆底功能筛查的产妇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SUI的独立影响因素,筛选有意义的指标构建预测产后SUI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列线图的预测效能。结果:SUI发生率25.0%。单因素分析表明妊娠次数、居住地、妊娠期间职业、受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分娩方式、孕期SUI以及流产史与SUI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妊娠数≥2次、居住乡村、职业体力劳动、阴道分娩、孕期发生SUI以及有流产史是SU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生成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95%CI 0.821~0.915)(P<0.01),采用具有500个重采样的BOOTSTRAP 方法进行验证,列线图模型的拟合曲线与理想曲线无明显差异,有较好一致性。结论:妊娠≥2次、居住地乡村、职业体力劳动、阴道分娩、孕期发生SUI以及有流产史是产后SU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关注,提早进行干预。
2023 Vol. 31 (4): 848- [摘要](
495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白亚娟 范慧敏 苗红艳 韦彩霞
探究安列克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出血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安列克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疗效、卵巢功能指标、并发症与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术中(367.4±94.4 ml)、术后2h(256.4±72.4 ml)、术后24h(312.3±89.7 ml)出血量少于对照组(498.5±102.7 ml、448.1±82.3 ml、529.2±2.9 ml),住院时间(8.4±2.3d)短于对照组(13.9±3.6d),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术后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均降低,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优于对照组,子宫切除(1.7%)、输血(51.7%、)、术后腹痛(8.3%)、并发症总发生率(13.3%)均低于对照组(11.7%、70.0%、21.7%、35.0%)(均P<0.05)。结论:安列克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改善卵巢功能与妊娠结局,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恢复。
2023 Vol. 31 (4): 853- [摘要](
429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程会芳 权丽丽 汤 晓 张玉琼 曲丽霞*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子宫髂耻韧带固定术与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治疗的105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保守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骶骨固定术治疗,保守组给予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器官脱垂程度、尿动力学、性功能、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相关问卷简表(PFDI-20)、盆底器官脱垂对性功能影响调查问卷(PISQ-12)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残余尿量、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保守组手术时间(70.6±17.2 min)及出血量(63.5±12.2ml)低于对照组(92.4±18.5 min、86.0±24.8 ml);两组器官脱垂程度均显著改善且保守组I~II级患者(67.9%)高于对照组(42.3%);两组性功能满意度均升高且保守组(3.91±1.07分)高于对照组(2.73±0.99分);两组PFIQ-7、PFDI-20均降且保守组(22.35±4.21分、13.89±3.44分)低于对照组(28.97±5.19分、17.59±4.64分),PISQ-12均升高且保守组(39.85±4.14分)高于对照组(34.56±3.86分)(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腰骶部疼痛、下坠感、腹部牵拉痛及排便异常,总发生率对照组(21.2%)高于保守组(7.6%)(P<0.05)。结论: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应用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髂耻韧带固定术与骶骨固定术疗效相当,但前者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性功能恢复更好,不良反应降低。
2023 Vol. 31 (4): 858- [摘要](
373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陈 林1 苏 杰2 佘永军3*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手术麻醉的量效学关系及应激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行宫腹腔镜手术患者1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各40例,分别为用药A组(依托咪酯+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用药B组(依托咪酯+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用药C组(依托咪酯+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单一依托咪酯)。比较各组干预前后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因子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拔管时长以及苏醒时长用药C组高于另外3组;DBP及SBP水平,T2时用药A组、用药B组、用药C组均低于对照组,T3、T4时用药B组、用药C组均低于对照组;MAP及HR水平,T1、T2时对照组、用药A组低于T3、T4时,T3、T4时用药B组及用药C组均低于对照组;COR、ADR水平,T3、T4时对照组高于T1时,用药A组、用药B组、用药C组均低于对照组,T4时用药B组、用药C组均低于用药A组(均P<0.05)。两组输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心率过快及血压过高发生率,对照组和用药A组均高于用药B组和用药C组,用药C组高于对照组和用药A组和用药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用药B组低于另外3组(均P<0.05)。结论:中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输卵管性不孕宫腹腔镜手术麻醉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最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减缓应激反应。
2023 Vol. 31 (4): 863- [摘要](
398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
谢桃红 陈体平 陈 蓉 赵 磊 冯小兵*
分析单侧附件切除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月经、生育功能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1例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单侧组(n=45,单侧附件切除术)、单双侧组(n=31,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单双侧+分期手术组(n=25,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分期手术)。比较3组围手术期指标、焦虑、抑郁及术后1年月经及妊娠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另外两组(P<0.05)。单双侧组6例复发,给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后,彻底丧失生育能力。术后1年内,单侧组、单双侧组月经正常占比(84.4%、80.5%)高于单双侧+分期手术组(56.0%),妊娠成功率单侧组(73.3%)>单双侧+分期手术组(36.0%)>单双侧组(6.5%)(均P<0.05)。3组生育婴儿均发育正常,未见畸形。术后3组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单侧组低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采用单侧附件切除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月经情况、心理状况,有效保留生育功能。
2023 Vol. 31 (4): 869- [摘要](
1287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文 进 陈 芳* 陈 思
探究卵泡液中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与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胚胎质量低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2年1月于本院因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助孕患者85例临床资料,通过长效方案促排卵治疗,根据胚胎培养结果,以优质胚胎率为35%为临界值,>35%为A组(n=44例),<35%为B组(n=41例)。收集两组卵泡液,检测其ROS、SOD水平;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与睾酮水平;阴道超声下穿刺取卵,计算获卵数,观察卵子成熟率;体外受精12h后观察其受精率,72h后计算优质胚胎率。采用Pearson法分析ROS、SOD水平与激素水平、胚胎质量关系。结果:A组卵泡液ROS水平(0.81±0.25 ng/ml)低于B组(6.97±1.72 ng/ml),SOD水平(1.14±0.28 IU/ml)高于B组(5.34±1.92 IU/ml)(P<0.05);两组促卵泡激素、雌激素水平无差异(P>0.05),A组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获卵数无差异(P>0.05),A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高于B组(P<0.05)。Pearson法相关性分析,与黄体生成素、睾酮ROS水平呈正相关,SOD水平呈负相关;与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呈ROS水平负相关,SOD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胚胎质量低下的原因可能为氧化应激,卵泡液中ROS、SOD水平与性激素、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相关。
2023 Vol. 31 (4): 873- [摘要](
360
)
HTML
(0 KB)
PDF
(0 KB)
(
17
)
-
唐苗苗1 孙 超2 李 楠3 刘晶静1 王海静3*
分析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不孕患者发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0年3月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ART治疗后自然流产的不孕患者113例,根据绒毛组织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分为异常组(n=61)和正常组(n=52)。分析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及类型,分析绒毛染色体异常危险因素。结果:113例中染色体异常61例,发生率为54.0%,其中三倍体占比最高(59.0%);染色体异常发生率,36~50岁组大于年龄20~35岁组、自然流产≥3次者高于2次者(均P<0.05),支原体感染、ART前宫腔操作次数及胚胎移植方法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未见差异(P>0.05);高龄、自然流产≥3次是引起ART后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因素(P<0.05)。结论:高龄、自然流产次数多是ART治疗后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
2023 Vol. 31 (4): 877- [摘要](
475
)
HTML
(0 KB)
PDF
(0 KB)
(
16
)
-
李思敏 丁 芸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血流参数诊断宫腔粘连(IUA)效果及与病情程度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6例IUA患者为 IUA组,体检正常女性82例为对照组,均行3D-TVS检查,IUA 组以宫腔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3D-TVS诊断的准确性并分析其诊断效能;测定两组血流参数[内膜区血管指数(VI)、血管血流指数(VF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和子宫内膜容积(EV)];按照IUA分级标准将IUA患者分为I~III级,比较不同分级患者血流参数及与IUA分级的相关性。结果:96例IUA患者中3D-TVS诊断IUA 91例,准确率为94.8%,灵敏度94.8%、特异度97.6%、阳性预测值97.9%,阴性预测值94.1%;IUA组EV、FI、VFI、VF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IUA分级升高EV、FI、VFI和VFI依次降低(P<0.05);EV、FI、VFI、VFI均与IUA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3D-TVS诊断IUA效能较高,各血流参数与宫腔粘连程度呈负相关,可用于病情的评估。
2023 Vol. 31 (4): 880- [摘要](
422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符以娟 吴海玲 张雯瑶 张晓蕾*
分析不同程度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对患者凝血功能、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GT孕妇120例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分为A组(PLT≤20×109/L)35例,B组(20×109/L<PLT<50×109/L)42例和C组(50×109/L≤PLT<100×109/L)43例,同期健康孕妇45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指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A组、B组、C组PLT依次升高但均低于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依次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4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均无差异(P>0.05)。A组、B组、C组剖宫产率(62.9%、45.2%、34.9%)依次降低但高于对照组(26.7%),产后出血发生率(34.3%、14.3%、7.0%)依次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2.2%)(P<0.05),4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差异(P>0.05);A组、B组、C组早产率(45.7%、21.4%、18.6%)、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发生率(51.4%、28.6%、16.3%)均高于对照组(4.4%、4.4%)(P<0.05)。结论:不同程度GT孕妇PLT、MPV、PDW水平存在差异,但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GT病情越重越易增加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早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等不良结局,临床上应加强GT孕妇孕期管理,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2023 Vol. 31 (4): 884- [摘要](
1257
)
HTML
(0 KB)
PDF
(0 KB)
(
20
)
-
丁 文 马丽丽 贺笑茜
探究中重度宫腔粘连(IUA)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本院确诊IUA中重度并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为IUA组,其中中度51例、重度81例;经宫腔镜确诊子宫纵隔患者132例为对照组,收集2组一般资料及性激素指标,免疫组化测定组织中SDF-1、CXCR4蛋白表达,Kaplan-Meier分析SDF-1、CXCR4表达与手术预后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因素。结果:IUA组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及妊娠相关宫腔手术次数均多于对照组,SDF-1阳性率(81.1%)高于对照组(25.0%),CXCR4阳性率(77.3%)高于对照组(20.5%),且重度IUA患者SDF-1阳性率(90.1%)、CXCR4阳性率(87.7%)高于中度IUA患者(66.7%、60.8%)(均P<0.05)。治疗无效者中SDF-1阳性表达患者占比(29.0%)高于阴性表达患者(12.0%),CXCR4阳性表达患者占比(31.4%)高于阴性表达患者(6.7%)(均P<0.001)。Cox回归分析,SDF-1、CXCR4是IUA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UA患者粘连组织中SDF-1、CXCR4阳性率提高,且与IU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均有关。
2023 Vol. 31 (4): 889- [摘要](
482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张 杨 罗玉萍 成文俊
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白介素-6(IL-6)、碱性磷酸酶(ALP)预测先兆性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接受规律产前检查被确诊为先兆性流产孕妇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常规对症治疗;产前检查正常孕妇8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孕妇血清β-hCG、IL-6、ALP水平,记录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3指标对先兆性流产和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ALP水平低于对照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82例先兆流产孕妇经治疗后,继续妊娠59例、流产23例;继续妊娠孕妇血清β-hCG、ALP水平、高于发生流产孕妇,IL-6水平低于发生流产孕妇(均P<0.05)。血清β-hCG、IL-6、ALP及其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8、0.797、0.771、0.909,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AUC分别为0.724、0.771、0.739、0.907(P<0.05)。结论:血清β-hCG、IL-6、ALP水平变化能预测先兆性流产的发生及其妊娠结局,且3项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效能。
2023 Vol. 31 (4): 894- [摘要](
339
)
HTML
(0 KB)
PDF
(0 KB)
(
16
)
-
李蒙新 熊朝晖 朱 蓉*
探讨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急诊剖宫产术中低血压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20年6月本院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有无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及使用剂量分组,10 μg组(n=45)麻醉后注射浓度为10 μg/ml的去甲肾上腺素10 μg,15 μg组(n=44)麻醉后注射浓度为10 μg/ml的去甲肾上腺素15 μg,未用组(n=51)不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比较3组不同时点收缩压(SBP)、心率(HR)及手术中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和血气分析。结果:10 μg组、15 μg组、未用组腰麻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时SBP、HR逐渐下降(P<0.05),但10 μg组、15 μg组10 min、15 min时下降幅度低于未用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10 μg组(4.4%)与15 μg组(4.6%)均低于未用组(17.7%)(P<0.05),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寒战、胸闷发生率3组无差异(P>0.05)。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及脐静脉血PH、PaO2、PaCO2 3组均无差异(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急诊剖宫产术中,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能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对新生儿影响小,推荐浓度为10 μg/ml的去甲肾上腺素推荐使用剂量为10 μg。
2023 Vol. 31 (4): 898- [摘要](
411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俞晓倩 高 霞 欧阳柳 孙 雪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联合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甲胎蛋白(AFP)检测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278例临床资料,经病理确诊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42例为病例组,同期规律产前检查健康孕妇136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sFlt-1、AFP水平;Pearson法分析病例组血清sFlt-1与AFP水平的相关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影像、血清sFlt-1、AFP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sFlt-1(2.52±0.43 ng/ml)、AFP(62.91±7.19 U/ml)高于对照组(1.12±0.15 ng/ml、30.72±3.57 U/ml),且病例组中粘连型、穿透型、植入型患者血清sFlt-1、AFP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病例组血清sFlt-1与AFP水平呈正相关(P<0.05);病例组患者胎盘内信号不均、胎盘内增粗血管影、胎盘与子宫分界不清特征比例高于对照组,膀胱突起、子宫局部外凸特征比例低于对照组(均P<0.05);MRI影像联合血清sFlt-1、AFP检测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灵敏度(84.8%)、准确度(80.2%)均高于单独指标诊断。结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血清sFlt-1、AFP异常升高,MRI影像联合血清sFlt-1、AFP检测可提高诊断灵敏度。
2023 Vol. 31 (4): 903- [摘要](
342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李 佳 王晓慧 马丽丽
探究先兆流产患者阴道微生态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祥受体蛋白3(NLRP3)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96例为流产组,产前检查健康孕妇9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NLR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HMGB1、NLRP3水平与阴道微生态指标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流产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普氏菌属、加德纳菌相对丰度升高,梭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TNF-α、IL-2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流产组HMGB1(23.51±2.56μmol/L)、NLRP3(132.35±20.12 pg/ml)均高于对照组(18.24±2.16μmol/L、105.86±19.23 pg/ml)(均P<0.05)。相关性分析,流产组血清HMGB1与NLRP3水平呈正相关(r=0.581),HMGB1、NLRP3水平与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普氏菌属、加德纳菌属相对丰度呈正相关,与梭杆菌门相对丰度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血清HMGB1和NLRP3水平异常升高,且与阴道微生态指标相关。
2023 Vol. 31 (4): 907- [摘要](
1002
)
HTML
(0 KB)
PDF
(0 KB)
(
20
)
-
杜一鸣 周巧利 顾 威*
探讨LHCGR基因突变导致的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FMPP)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例FMPP患儿临床资料和基因突变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儿均于婴幼儿期出现阴茎增大、阴毛生长和生长加速, 分别于4岁、6岁、2.8岁就诊。首诊时,病例1、病例3睾丸容积均为3ml,病例2睾丸容积5ml。3例患儿骨龄明显超前(6岁、13岁、5.5岁)、睾酮水平均升高(8.14 nmol/L、11.32 nmol/L、10.29 nmol/L),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LH峰值均<5mIU/ml,提示为外周性性早熟。基因检测发现3例患儿均携带LHCGR基因的杂合突变,病例1为c.1730 C>T(p.T577I),来自父亲;病例2为c.1713 G>A(p.M571I),来自母亲;病例3为c.1733 A>T(p.A578V),来自母亲。病例1父亲携带c.1730 C>T杂合突变,有性早熟病史,但其成年身高达到正常遗传身高。儿童治疗药物受限,病例3治疗效果不满意,预测成年终身高偏矮。结论:LHCGR基因突变导致的FMPP主要临床特征是婴幼儿期开始出现外周性性早熟、高睾酮血症,外周性性早熟可转化为中枢性性早熟,治疗困难。FMPP存在不完全显性遗传,临床表型异质性大。
2023 Vol. 31 (4): 912- [摘要](
403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赵之明 王晓丽 董高霞*
分析子痫前期(PE)患者抗磷脂抗体(APA)水平及与血栓形成性疾病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5例PE患者,产前检查健康孕妇50例,收集两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PA-IgG、APA-IgM、抗β2-GPI抗体水平,使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水平;比较两组APA、抗β2-GPI抗体水平、凝血纤溶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抗体与凝血纤溶指标相关性。结果:PE组APA-IgG、APA-IgM、抗β2-GPI抗体水平高于健康组(均P<0.05),APTT水平两组无差异(P>0.05),D-二聚体、FIB、PAgT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T、抗凝血酶Ⅲ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均P<0.05);PE组中APA-IgG、APA-IgM、抗β2-GPI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PT水平无差异(P>0.05),D-二聚体、FIB、PAgT水平阳性患者高于阴性患者,抗凝血酶Ⅲ水平阳性患者低于阴性患者(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APA-IgG、APA-IgM、抗β2-GPI抗体与D-二聚体、FIB、PAgT水平呈正相关,与抗凝血酶Ⅲ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PE患者APA-IgG、APA-IgM、抗β2-GPI抗体水平上升,且与凝血纤溶指标相关。
2023 Vol. 31 (4): 917- [摘要](
414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宋阳阳 高洁凡 黄 晓 张 丹 王东晖
探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 1(sFlt-1)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PCOS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分为胰岛素抵抗组(n=65)和非胰岛素抵抗组(n=37)。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PDGF、EGF、sFlt-1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DGF、EGF、sFlt-1对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预测价值。结果:胰岛素抵抗组血清PDGF(105.21±3.45 pg/ml)、EGF(3.24±0.51 ng/ml)水平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42.64±3.14 pg/ml、2.27±0.31 ng/ml),血清sFlt-1水平(90.54±10.49 ng/L)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138.65±10.17 ng/L)(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PDGF、EGF、sFlt-1、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及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多毛和痤疮均是引起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经pears相关性分析,PDGF、EGF、sFlt-1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0.830、0.800(P<0.05)。结论: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PDGF、EGF、sFlt-1水平发生异常,PDGF、EGF、sFlt-1对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3 Vol. 31 (4): 922- [摘要](
342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李 雪 王梦梅 杨红梅
探讨孕晚期血清鸢尾素(iris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病情的关系及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妇产科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2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37例、中度组50例、重度组33例,产前检查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irisin、RBP-4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risin、RBP-4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病情关系,比较不同irisin、RBP-4水平孕妇妊娠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妊娠不良结局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irisin(254.60±28.74 ng/L)低于对照组(552.44±56.66 ng/L),RBP-4(42.25±5.22μg/ml)高于对照组(23.36±3.26μg/ml),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血清irisin水平依次升高,血清RBP-4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孕晚期血清irisin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41,P<0.05),RBP-4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66,P<0.05)。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irisin>254.60ng/L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irisin≤254.60ng/L孕妇,RBP-4>42.25μg/ml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RBP-4≤42.25μg/ml孕妇(均P<0.05)。孕晚期血清irisin、RBP-4水平以及年龄均为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孕晚期血清irisin水平降低、RBP-4水平升高,且二者水平与疾病的病情程度有关,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有关,提示临床参考评估。
2023 Vol. 31 (4): 927- [摘要](
415
)
HTML
(0 KB)
PDF
(0 KB)
(
20
)
-
杨明磊 孙丽颖*
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早期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关系及对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9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病历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50例健康妊娠孕产妇为对照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收集孕前BMI及孕8~14周血清PLG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2指标预测分娩结局价值。结果:观察组孕前BMI(22.9±1.0 kg/m2)高于对照组(20.8±0.9kg/m2),孕早期血清PLGF(36.59±4.38 pg/ml)低于对照组(51.21±4.96 pg/ml),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前BMI和早期PLGF水平存在差异(均P<0.05);孕前BMI、孕早期血清PLGF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分别呈正、负相关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不良分娩结局总发生率逐渐增加(8.6%、29.0%、55.6%)(P<0.05);孕前BMI、孕早期PLGF及联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6、0.894、0.925,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孕前BMI、孕早期血清PLGF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有关,二者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结局有较好预测价值。
2023 Vol. 31 (4): 932- [摘要](
497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莫韦宽1 刘小兰2 徐 梅3
分析颅脑超声联合相关血清指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5月本院分娩的HIE新生儿(HIE组)108例及同期5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均予以颅脑超声检查,分析颅脑超声对脑白质早期损伤的检出率,记录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及阻力指数(RI),并检测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颅脑超声联合血清指标对新生儿HIE的诊断效能。结果:颅脑超声对脑白质早期损伤的检出率为87.0%;HIE组VS(46.32±12.67cm/s)、RI(0.65±0.16)高于对照组(39.64±10.04 cm/s、0.54±0.12),VD(10.87±2.01 cm/s)低于对照组(13.06±3.12 cm/s);血清NSE水平(13.26±3.25μg/L)高于对照组(9.52±2.13μg/L)(均P<0.05);与单一指标(脑白质早期损伤、VS、VD、RI、NSE)诊断HIE曲线下面积(AUC)相比(0.935、0.599、0.732、0.741、0.766),颅脑超声联合血清NSE诊断HIE的AUC最大(0.987),诊断敏感度97.2%,特异度98.0%。结论:新生儿HIE患者血清NSE水平存在异常升高,颅脑超声联合血清NSE对新生儿HIE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2023 Vol. 31 (4): 936- [摘要](
342
)
HTML
(0 KB)
PDF
(0 KB)
(
17
)
-
徐 双 周 锋
探讨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NT)结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检测在孕早期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经孕期综合筛查后明确需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孕早期孕妇88例,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依据核型结果分成染色体异常核型组(n=11)和正常组(n=77),比较两组孕妇血清PAPP-A、β-hCG水平和胎儿NT值及阳性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APP-A、β-hCG、胎儿NT值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价值。结果:88例中异常染色体核型11例,异常率12.5%;染色体核型异常组血清β-hCG水平、胎儿的NT值均高于正常组,PAPP-A低于正常组(P<0.05);染色体异常核型组血清PAPP-A、β-hCG水平、胎儿NT值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ROC分析,血清PAPP-A、β-hCG、胎儿NT值联合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6%、94.3%,曲线下面积0.798(95%CI为0.607~0.9489),高于单独指标诊断(P<0.05)。结论:血清PAPP-A、β-hCG水平及胎儿NT检测在筛查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中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筛查诊断效能提高。
2023 Vol. 31 (4): 940- [摘要](
455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谢芳婷1 鲍 洁1 许波静1 邹逸帆2*
探讨剖宫产产妇发生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9月本院实施剖宫产并发生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的196例产妇作为低体温组,非低体温的19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资料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CD产妇发生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麻醉方式为腰麻、麻醉后体温<36.75℃、术中冲洗腹腔液体量>800 ml、术中产妇体液丢失量>980ml、未采取主动保温、未采取输液加温及进入手术室室温≤23℃是影响剖宫产产妇麻醉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步确定了剖宫产产妇麻醉中低体温的8个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绘制的列线图对预测CD产妇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对预防母体体温过低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2023 Vol. 31 (4): 944- [摘要](
458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谢艺溶 顾海娜
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和HPV D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0月- 2021年10月本院妇科门诊因接触性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等或常规体检行TCT检查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级别及以上10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行 HPV E6/E7mRNA、HPV DNA检测及阴道镜指下宫颈活检,将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的标准。分析高危HPV亚型中E6/E7 mRNA和HPV DNA表达水平,并比较二种检测在各细胞学、组织学的检出率等。结果:以细胞学诊断为标准,HPV E6/E7 mRNA阳性率与HPV DNA阳性率无差异(P>0.05)。以病理为金标准,发现两种检测在CIN2+的检测阳性率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以及CIN1级,其中慢性宫颈炎检测上HPV DNA的阳性率高于HPV E6/E7 mRNA阳性率,HPV DNA的总体阳性率也高于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P<0.05)。以病理为金标准,CIN1级为阴性,CIN2+为阳性,HPV E6/E7 mRNA检测的特异性(84.2%)高于HPV DNA检测(51.4%),阳性预测值(71.7%)与符合率(81.8%)均高于HPV DNA检测(45.2%、62.1%)(均P<0.05),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无差异(P>0.05)。结论:HPV E6/E7 mRNA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可为宫颈病变分流管理提供指导。
2023 Vol. 31 (4): 949- [摘要](
468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吴 娅1 陈绍芬2
分析早产儿院内感染所致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炎症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7例院内感染所致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比较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炎症指标。结果:早产儿院内感染所致败血症的发病率为1.07%(87/8146)。感染革兰氏阳性菌59例(67.8%),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33.9%),感染革兰氏阴性菌28例(32.2%),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39.3%)。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儿早发型比例、严重并发症、白细胞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和血小板下降等发生率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患儿,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抗生素应用以及PICC留置时间大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患儿,住院费用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儿死亡率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患儿(P<0.05)。结论:早产儿院内感染所致败血症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者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更差,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C反应蛋白升高对提示感染类型和治疗有帮助。
2023 Vol. 31 (4): 954- [摘要](
382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杨子芬 杨燕梅 赵右更 单玉珍 张逢香 刘明晖*
观察生姜外敷内关穴中医疗法配伍补液缓解妊娠剧吐(HG)的恶心、呕吐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HG孕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入院后给予静脉补液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姜外敷于内关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48、72h后观察组PUQE评分(5.5±2.1)明显低于对照组(6.7±2.0),P<0.05;尿酮体转阴时间、住院时间[((2.3±1.1)d,(4.6±1.4)d]均短于对照组(3.2±1.6)d、(5.5±1.9)d],P<0.05;抑郁、焦虑评分(36.7±4.1、39.3±3.2)明显低于对照组(47.0±3.5、45.0±2.8),P<0.05。结论:生姜外敷于内关穴配伍补液治疗HG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3 Vol. 31 (4): 960- [摘要](
366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赵天娇 赵芝芝*
探讨早孕期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对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5月本院行早期妊娠行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T)检查的孕妇317例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后随访结果分为非FGR组298例和FGR组19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胎儿头臀长(CRL)、胎盘容积(PV)、胎盘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以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分析各指标对FGR的预测效能。结果:非FGR组和FGR组FI、新生儿出生1min及5min Apgar评分无差异(P>0.05),新生儿体重、CRL、PV、VI及VFI均有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CRL、PV、VI和VFI降低是导致FG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RL、PV、VI和VFI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FGR均有价值,但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762,敏感度84.2%。结论:早期妊娠孕妇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预测FGR的效能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023 Vol. 31 (4): 964- [摘要](
336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邢华蕊1 龚护民2* 黎小芳1
探讨高危妊娠风险人群叶酸代谢障碍相关基因筛查及叶酸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妇产科就诊的1964例孕前及孕早期产前检查女性临床资料,利用PCR技术检测甲硫氨酸合酶的还原酶(MTRR)基因 A66G位点和亚甲基四氢叶酸的还原酶(MTHFR)相关基因A1298C、 C677T 位点;均行叶酸代谢风险评估,未发现风险459例为非风险组,低、中、高度风险1505例,对中高危孕妇1050例按是否接受叶酸补服分为叶酸组479例和未接受叶酸补服的对照组571例,统计出生后存在缺陷、早产、自然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期相关合并症、妊娠期相关并发症。结果:MTHFR C677T、MTHFR A1298C及MTRR A66G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风险组高于非风险组(P<0.05),叶酸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叶酸组出生缺陷(1.3%)、自然流产(3.3%)、早产(4.0%)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6.0%、7.0%、8.4%),妊娠期高血压(4.0%)低于对照组(11.9%)(均P<0.05),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胎膜早破(0.8%)、羊水异常(3.9%)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0%、7.9%),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异常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MTHFR、MTRR基因位点可能是本次调查叶酸代谢障碍致高危妊娠风险疾病的潜在因素,科学服用叶酸能有效降低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2023 Vol. 31 (4): 968- [摘要](
399
)
HTML
(0 KB)
PDF
(0 KB)
(
20
)
-
郭丽娜
探究经腹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弹性应变力比值(SR)及血清miR-34a、sFlt-1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为子宫肌瘤组,正常体检健康女性5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超声参数、miR-34a、sFLt-1、SR水平;观察miR-34a、sFLt-1与临床特征及与子宫肌瘤发病关系;探究经腹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miR-34a、sFLt-1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子宫肌瘤组PI、RI、miR-34a低于对照组,sFLt-1及SR高于对照组,且子宫肌瘤组中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血清miR-34a、sFLt-1表达异常更高(均P<0.05);miR-34a与子宫肌瘤发病率呈负相关,sFLt-1与子宫肌瘤发病率呈正相关;腹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血清miR-34a及sFLt-1均对子宫肌瘤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各指标联合检测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0.901,诊断敏感度91.4%、特异性94.1%。结论:子宫肌瘤患者PI、RI、SR、miR-34a、sFLt-1均异常,miR-34a、sFLt-1与子宫肌瘤发病具相关性;腹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联合血清miR-34a、sFLt-1检测对子宫肌瘤有较高诊断价值。
2023 Vol. 31 (4): 974- [摘要](
1244
)
HTML
(0 KB)
PDF
(0 KB)
(
21
)
-
王须芳 于 梅 吴纪芬*
探讨经阴道多模态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CoSy)诊断输卵管通畅性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248例临床资料,应用经阴道多模态HyCoSy及经阴道单模态HyCoSy检查评估输卵管通畅度,分析各模态参数对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的诊断效率。结果:纳入2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496条输卵管造影成功,其中415条通畅,81条阻塞(右侧28例、左侧33例、双侧10例)。经阴道多模态HyCoSy和经阴道单模态HyCoSy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效率不同,4D单模态时成功诊断464条输卵管(93.5%),无法诊断32条(6.5%);4D模态联合3D、2D及HI多模态检查,496条均成功诊断(100.0%)(χ2=33.067,P=0.000)。结论:多模态经阴道超声造影技术参数联合诊断提高了诊断效率,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 Vol. 31 (4): 979- [摘要](
415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
王 姝1 李泉波1 冯晓玲2*
叶酸参与DNA、RNA的合成,是细胞组织生长繁殖的必需物质,是胚胎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之一。为了防止子代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妇女可以在妊娠前后适当补充叶酸。目前临床叶酸应用往往存在着补充剂量大、时间长的问题,叶酸过量的影响尚且缺乏系统概述。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和动物试验结果,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以评价孕妇叶酸摄入过量对生殖风险的影响。对于母体而言,高剂量的叶酸的补充可能导致孕妇免疫功能异常,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异常积累。对于子代而言,高剂量叶酸可能增加子代肥胖症、哮喘、代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风险。围妊娠期孕妇补充叶酸应在检测后进行用药,并控制叶酸补充的时间及剂量,避免盲目增补。
2023 Vol. 31 (4): 982- [摘要](
420
)
HTML
(0 KB)
PDF
(0 KB)
(
19
)
-
张正义 伍冬梅 赵俐红* 彭 丹 孟 磊
妊娠期磁共振成像(MRI)临床使用正在增加,因为它无需电离辐射即可提供高质量的横断面解剖和病理学描述。MRI通常用于评估孕妇急性腹痛和盆腔疼痛、神经系统异常、胎儿/胎盘异常、肿瘤、感染和(或)心血管异常等。然而,迄今为止,对妊娠期MRI安全性的了解,特别是关于能够穿过胎盘屏障的钆对比剂(GBCA)的管理仍然有限,这使得人们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方面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产生了担忧。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MRI和GBCA在妊娠期间应用的安全性以及当前社会指南的建议等,为妊娠期MRI的应用和正确认识提供一定参考。
2023 Vol. 31 (4): 988- [摘要](
393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