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帅妹 周 青 张瑞金 李孟兰 林 宁 吴玉璘*
探讨MTHFR(C677T、A1298C)基因多态性与女性不孕症风险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VIP和CBM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7月。搜集关于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多态性与女性不孕症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tata 软件在5个模型中进行meta分析 ,并计算优势比及95%置信区间评价其关联度,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移的评估。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MTHFR基因多态性(C677T、A1298C)与女性不孕症风险无相关性。MTHFR C677T基因的5种模型T比C(OR=1.11, 95%CI 0.97-1.26)、TT比CC(OR= 1.27, 95%CI 0.981.64)、CT比CC(OR=1.08, 95%CI 0.90-1.31)、(TT+CT)比CC(OR=1.12, 95%CI 0.93-1.36)和TT比(CC+CT)(OR=1.04, 95%CI 0.97-1.10),提示C677T多态性与女性不孕症发生不存在相关性;MTHFR A1298C基因的5种模型C比A(OR=1.00, 95%CI 0.92-1.09)、CC比AA(OR=0.99, 95%CI 0.60-1.62)、AC比AA(OR=1.00, 95%CI 0.89-1.12)、(CC+AC)比AA(OR=1.00, 95%CI 0.90-1.11)和CC比(AC+AA)(OR=0.95, 95%CI 0.57-1.57),提示A1298C多态性与女性不孕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C677T、A1298C)与女性不孕症风险未见相关性。
2021 Vol. 29 (12): 2492- [摘要](
339
)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
刘 倩1,2 张 静1,2 韩福国2 范雪梅2 郝艳丽2 史 云3 刘清飞2*
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康妇凝胶治疗宫颈HPV感染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康妇凝胶主要化学成分并获取作用靶点;通过检索OMIM、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挖掘宫颈HPV感染的相关靶点。对康复凝胶与宫颈HPV感染的靶点进行Venn分析获得潜在作用靶点,并进一步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作用靶点-作用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图。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靶点和对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预测结果。结果:康妇凝胶筛选获得91个活性成分,相关靶点中239个与宫颈HPV感染相关,其潜在调控PI3K-Akt、HIF-1、FoxO和TNF等126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TP53、AKT1、STAT3、HSP90AA1、EGFR与对应活性成分均有较好结合能力。结论:康妇凝胶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发挥治疗宫颈HPV感染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康妇凝胶治疗宫颈HPV的机制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思路。
2021 Vol. 29 (12): 2498- [摘要](
592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
郑 芳 徐 浩*
探讨PTCH1基因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qPCR技术检测80例卵巢癌组织和80例正常卵巢组织以及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A2780和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株IOSE80中PTCH1基因表达。取稳定生长SKOV3卵巢癌细胞分为pIRES2-Ptch1组、pIRES2-Scramble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将过表达质粒载体pIRES2-Ptch、无义序列pIRES2-NC转染SKOV3卵巢癌细胞,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RT-qPCR技术检测细胞中PTCH1基因表达,MTT试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卵巢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卵巢癌组织中PTCH1(0.332±0.041)及PTCH1蛋白阳性率(23.8%)低于正常卵巢组织(0.701±0.052、52.5%)且随病理分期加重而降低(P<0.05)。SKOV3、A2780卵巢癌细胞中PTCH1 mRNA和PTCH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IOSE80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P<0.05)。pIRES2-Ptch1组SKOV3卵巢癌细胞中PTCH1高于pIRES2Scramble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PTCH1基因过表达转染的pIRES2Ptch1组SKOV3卵巢癌细胞增殖活力下降,pIRES2-Scramble组与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pIRES2-Ptch1组凋亡率(16.22±1.08)%高于IRES2-Scramble组(5.62±0.34)%与空白对照组(5.49±0.29)%(P<0.05)。结论:PTCH1基因可通过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并抑制转录因子Gli1的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PTCH1基因可能是上皮性卵巢癌的潜在诊疗靶点。
2021 Vol. 29 (12): 2503- [摘要](
457
)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
-
陆雅君1 林虎梅2 雅拉热措2 葛 环1 沈 玮1 浦丹华1 全晓洁1 吴 洁1*
了解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患病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20年8~9月对海南藏族自治州常住已婚女性1038例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盆底肌力评估及问卷调查分析。结果:1038例女性年龄(42.0±9.5)岁(17~66岁)。PFD患病率为83.5%(867/1038),其中盆腔脏器脱垂(POP)占69.5%(721/1038)、尿失禁(UI)占53.0%(550/1038)、梨状肌综合征占0.4%(4/103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FD的危险因素包括增龄、产次多、慢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史,且增龄是P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海南藏族自治州女性PFD患病率高,尤其是POP和UI值得重视。
2021 Vol. 29 (12): 2508- [摘要](
399
)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
黄青霞1 韩 毓1 蒋英彩1 程 虹2
探讨职业女性卵巢早衰(POF)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8年3月-2020年10月在本医院门诊276例职业女性POF患者(POF组)和524例正常女性(对照组)进行病史采集以及艾森克个性问卷、职业紧张目录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OF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盆腔手术史(OR=2.117,95%CI 1.304~3.435)、腮腺炎病史(OR=1.915,95%CI 1.208~3.036)、人工流产史(OR=1.128,95%CI 1.107~1.150)、精神质(OR=1.344,95%CI 1.325~1.363)、任务模糊(OR=1.376,95%CI 1.343~1.409)和任务界限不清(OR=1.263,95%CI 1.229~1.299)为POF危险因素;而外向型性格为保护因素(OR=0.651,95%CI 0.651~0.695)。结论:盆腔手术史、腮腺炎病史、人工流产次数、精神质、任务模糊和任务界限不清为职业女性POF的危险因素,外向型性格是职业女性POF的保护因素。
2021 Vol. 29 (12): 2513- [摘要](
287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
邓梅先 何莉莉* 柯水香 胡 嫚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商品名:曼月乐)与手术治疗效果及对妊娠影响。方法:根据自愿原则将本院2017年7月-2019年9月收治的1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组,分别采用手术治疗(n=99,手术组),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n=97,曼月乐组),比较两种治疗效果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均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升高且曼月乐组变化幅度高于手术组(P<0.05);曼月乐组子宫动脉左右两侧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低于手术组,最大血流速度高于手术组(P<0.05);两组痛经、性交痛、盆腔痛程度均减轻且曼月乐组优于手术组(P<0.05)。妊娠成功率曼月乐组(32.0%)低于手术组(46.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4%、16.2%)及治疗有效率(94.9%、81.8%)无差异(P>0.05),复发率曼月乐组(2.2%)低于手术组(13.6%)(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宫内放置曼月乐与手术治疗效果无异,但曼月乐治疗能更好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疼痛程度;手术治疗后妊娠率更佳。临床需根据患者生育意愿、病情严重程度等选择治疗方式。
2021 Vol. 29 (12): 2517- [摘要](
305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林红梅
探究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短效口服避孕药与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对月经恢复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2月本院行人工流产手术女性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短效口服避孕药组、雌孕激素序贯组和对照组(不服用含激素类药物)各40例。比较3组术后用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术后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情况(MDQ评分)、性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口服避孕药组与激素序贯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激素序贯组高于口服避孕药组及对照组,MDQ评分口服避孕药组和雌孕激素序贯组均小于对照组,血清E2、LH、FSH水平口服避孕药组和激素序贯组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口服避孕药组(5.0%)、激素序贯组(5.0%)小于对照组(17.5%)(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短效口服避孕药与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均能够明显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促进月经恢复,且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能更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2021 Vol. 29 (12): 2522- [摘要](
322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张小琴 倪 婕 姚 兰 龚静亚
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与妊娠结局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纳入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确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50例(观察组)、体检健康育龄妇女150例(对照组),检测血MCV、MCH 、IRF水平并分析预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效能。结果:观察组IRF(2.89±2.37)%、MCH(27.06±2.37 pg)低于对照组(5.39±2.69)%(29.98±2.39 pg),MCV(92.43±2.22 fL)高于对照组(88.40±2.37 fL);观察组中不良妊娠结局者IRF(及MCH低于正常妊娠者,MCV高于正常妊娠者(均P<0.05)。观察组IRF、MCH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MCV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均P<0.05);IRF、MCV以及MCH联合检测对复发性流产不良妊娠结局有预测价值;预测阳性预测值达97.8%,IRF、MCV、MCH诊断临界值分别为2.11%、93.33fL、26.66pg。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MCV、MCH、IRF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3项指标联合检测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1 Vol. 29 (12): 2526- [摘要](
309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王 旺 毛 洁* 陈 妍 左 婧 陈 琳 李雅静
探讨孕三烯酮联合自拟补肾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88例EM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44例)予以西药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44例)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补肾化瘀方,疗程3个月。观察并分析用药前后中医症候量化评分(经行腹痛、腰骶胀痛、月经量少头晕失眠、性欲减退)、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癌抗原125(CA125)、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及痛经评分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用药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E2、LH、FSH、PGE2和PGF2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VEFG和MMP-9水平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但观察组降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2%)高于对照组(81.8%)(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15.9%)与对照组(20.5%)无差异(P>0.05),复发率观察组(2.3%)低于对照组(11.4%)(P<0.05)。结论:自拟补肾化瘀方联合孕三烯酮治疗EMs能减轻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性激素水平、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有关。
2021 Vol. 29 (12): 2530- [摘要](
307
)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
孙致敏 梁玉玲 杨 丽*
分析辅助生殖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本院行辅助生育技术治疗反复种植失败的不孕症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析影响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被调查患者SCL-90评分焦虑、抑郁得分最高(3.89±0.33分、3.70±0.42分),焦虑因子阳性率最高(60.0%)、抑郁次之(49.6%)、再次为躯体化(32.0%)。SF-36总分(66.30±2.26分),各维度中一般健康维度得分最高(68.85±3.47分)、精神健康维度最低(64.24±2.39分)。不同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不孕年限、不孕原因、不孕治疗年限患者的SF-36评分有差异(P<0.05)。焦虑、抑郁及人际关系敏感阳性者SF-36评分均高于非阳性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不孕年限、不孕治疗年限、配偶是否独生子女、种植失败次数、焦虑、抑郁均是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辅助生殖反复种植失败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均不理想,种植失败次数、配偶为独生子女、焦虑、抑郁等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2021 Vol. 29 (12): 2536- [摘要](
361
)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
顾士敏 雷 鸣 牛志军
探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清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 结肠癌相关转录物1(LncRNA CCAT1)表达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方法镇痛,超前镇痛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术前镇痛。观察各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评分、血清外泌体LncRNA CCAT1表达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Ramsay评分组内相比无差异(P>0.05)但超前镇痛组在术后4h、8h、12h、24h均低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超前镇痛组术后血清外泌体lncRNA CCAT1表达水平(0.54±0.22)低于对照组(0.96±0.31)(P<0.05)。术后心动过缓发生率两组无差异(0.5.0%),超前镇痛组恶心(7.5%)、呕吐(5.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5%、20.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增强镇静效果,降低术后血清外泌体lncRNA CCAT1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021 Vol. 29 (12): 2542- [摘要](
325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姜淑丽1 张欢欢2 郝学平3
探究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囊肿剔除术对患者卵巢皮质剥除、卵巢功能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2月本院诊治的EMs患者90例,随机抛硬币法分为腹腔镜组(47例)和开腹组(43例)分别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卵巢皮质剥除情况,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性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变化,评估患者预后。结果:腹腔镜组卵巢门皮质剥除率、卵巢中间和卵巢门皮质剥除厚度、卵巢门病灶剥除厚度均低于开腹组(P<0.05),其余部分皮质剥除厚度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卵巢功能指标水平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性激素水平两组无差异(P>0.05),两组免疫球蛋白IgM、IgA水平无差异但IgG水平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半年内腹腔镜组复发率(6.4%)与开腹组(4.7%)无差异,但妊娠率(44.7%)高于开腹组(23.3%)(P<0.05)。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EMs剔除术可减少对卵巢正常组织及功能的损伤,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更小,并提高了术后妊娠率。
2021 Vol. 29 (12): 2546- [摘要](
288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章 琳1 周晓辉2* 葛 欣3 张 哲1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脂联素(ADP)、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表达与糖脂代谢关系及对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112例为GDM组,产前检查健康孕妇103例为对照组,检验分析血清ficolin-3、ADP、PAPPA与空腹血糖(FBG) 、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间相关性。logstic回归分析ficolin-3、ADP、PAPP-A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母婴结局价值。结果:GDM组血清Ficolin-3、PAPP-A水平高于对照组,ADP水平低于对照组,FBG、FINS、HOMA-IR、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GDM患者血清Ficolin-3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ADP与FBG、FINS、HOMA-IR指标呈负相关,PAPP-A与FINS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均P<0.05)。GDM组中,与正常妊娠结局者比较,血清Ficolin-3、PAPP-A水平在发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剖宫产及早产者增加,ADP水平降低;在发生胎儿窘迫、巨大儿、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者升高,ADP水平降低(P<0.05)。FBG、FINS、Ficolin-3、PAPP-A、ADP均是GDM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AUC分别为PAPP-A 是0.85、Ficolin-3是 0.790、ADP是0.701。结论:血清ficolin-3、ADP、PAPP-A水平异常与GDM发病相关,且与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存在相关性,在孕早期检测可为预测GDM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提供参考。
2021 Vol. 29 (12): 2551- [摘要](
289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李 虹 石紫云 杜 江 刘晓琴
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9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2例、轻度子痫前期48例、重度子痫前期40例。同期产前检查正常产妇30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不同程度HDP患者血清GLUT-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及相关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4)和硝苯地平治疗组(n=44)分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d后血清GLUT-1、MMP-2、24 h 尿蛋白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血清GLUT-1、MMP-2水平在正常组、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依次降低(P<0.05),血清GLUT-1与MMP-2水平呈正相关(r=0.583,P<0.05);治疗后硝苯地平治疗组血清GLUT-1、MMP-2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24 h尿蛋白低于常规治疗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结论:HDP患者GLUT-1水平异常降低,可能参与了HDP进展,考虑与其下调MMP-2表达,影响滋养细胞入侵能力有关。硝苯地平可有效提高HDP患者GLUT-1、MMP-2水平,减少尿蛋白,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体重。
2021 Vol. 29 (12): 2557- [摘要](
285
)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
钱警语1 陈先侠1 * 郑晨旻1 王海霞2
探讨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 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HDCP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89例,子痫前期组61例;同期正常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超声测量并计算左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各组基本资料、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子痫前期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组相比,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B型钠尿肽(BNP)、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舒张早期最大流速/舒张晚期最大速度(E/A)值、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分数(RFF)明显降低(P<0.05);随着HDCP病情的加重,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BNP、LDH水平较妊娠期高血压增高;HDCP患者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无相关性(P>0.05),与E/A值、RFF均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BNP、LDH、收缩压、舒张压是HDCP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HDC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是HDCP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可能参与左心室功能损伤。
2021 Vol. 29 (12): 2561- [摘要](
291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宋平平 葛 静*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那屈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对患者分娩结局及血清雌二醇(E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因复发性流产来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那屈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那屈肝素与间苯三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分娩结局、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足月分娩率(84.4%)高于对照组(60.0%),流产率(4.4%)低于对照组(22.2%)(均P<0.05),早产率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CG、P及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8.9%、13.3%)无差异(P>0.05)。结论: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间苯三酚联合那屈肝素治疗,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HCG、P及E2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有助于改善分娩结局,未增加不良反应。
2021 Vol. 29 (12): 2567- [摘要](
319
)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
纪 筠 刘 珺 徐余海 陶天柱 陈延英 杨晓明*
分析硬膜外麻醉辅助七氟醚吸入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9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辅助七氟醚吸入麻醉。分析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麻醉前(T1)、麻醉10min(T2)、胎儿娩出(T3)、手术结束(T4)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胎儿分娩时间、胎儿1min Apgar分、5min Apgar分及脐带血pH值等围术期指标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III级占比44.4%、II级占比35.6%、I级占比20.0%,对照组麻醉III级占比20.0%,II级占比40.0%,I级占比40.0%,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χ2=7.290,P<0.05)。两组T1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T2、T3、T4时血流动力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麻醉期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1.1%)低于对照组(28.9%)(P<0.05)。结论:七氟醚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剖宫产术麻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且可有效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水平。
2021 Vol. 29 (12): 2570- [摘要](
305
)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
连建烽1 肖全胜1* 赵爱月2 吴建文1 沈龙源1 廖道勇1 郑彬耀1 许艺彬1
分析Narcotrend指导下个体化吸入七氟烷对全麻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和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单胎妊娠择期行剖宫产产妇36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各18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联合瑞芬太尼全麻,并采用Narcotrend监测仪对麻醉深度进行实时监测,对照组仅采用七氟烷全麻。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前(T0)、剖宫时(T1)、胎儿分娩前(T2)、分娩后5 min(T3)、手术结束时(T4)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记录产妇术中和术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1、5和10 min Apgar评分。结果:T1、T2、T3时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T4时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无差异(P>0.05)。两组在各时点心率均无差异(P>0.05)。两组产妇术中和术后24 h出血量均无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分娩后各时点Apgar评分均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Nacrotrend进行监测,对剖宫产产妇个体化给予七氟烷吸入给药,产妇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未增加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未受影响。
2021 Vol. 29 (12): 2575- [摘要](
283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周丽红 陆春芳 靳 梦 张菊平*
分析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康复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20年9月本院妇科收治的CPPS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TENS治疗,观察组给予TENS联合康复消炎栓治疗,比较肛提肌超声指数、疼痛评分(VAS)及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两组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疼痛总缓解率两组无差异但观察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VAS≤5分患者,治疗后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VAS评分及疼痛缓解程度构成比无差异(均P>0.05);治疗前VAS>5分患者,治疗后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ENS联合康复消炎栓治疗CPPS效果优于单纯TENS,且疼痛症状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
2021 Vol. 29 (12): 2580- [摘要](
341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
余盛楠 吴 宏 段丽娜*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与辅助生殖(IVF-ET)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IVF-ET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107例(观察组)及因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 109例(对照组)临床资料。检测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IVF-ET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MTHFR677位点杂合突变型(CT)和纯合突变型(TT)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野生型(CC)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行IVF-ET治疗中TT基因型患者Gn用量高于CC和CT基因型患者,MⅡ期卵数、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低于CC和CT基因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8.6%)高于CC(9.1%)和CT(12.5%)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MTHFR基因TT突变者行IVF-ET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应引起临床关注。
2021 Vol. 29 (12): 2584- [摘要](
347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陈 丽 樊晓君* 高强强 刘 莹
探究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磷脂转运蛋白(PLTP)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ICP患者80例(观察组)和产前检查健康孕妇80例(对照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程度将观察组ICP患者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26例和重度组25例。比较各组孕妇血清AFABP、MMP-9、PLTP水平及肝功能指标,分析血清AFABP、MMP-9、PLTP对ICP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AFABP、MMP-9、PLTP及总胆汁酸(TB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甘胆酸(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ICP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指标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Spea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CP孕妇血清AFABP、MMP-9、PLTP水平与TBA、AST、ALT、TBIL、DBIL、C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AFABP、MMP-9、PLTP预测ICP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6.77 μg/L、707.35ng/ml、3.16 ng/ml,AUC分别为0.899(95%CI:0.844~0.948)、0.721(95%CI:0.602~0.817)、0.923(95%CI:0.897~0.946),灵敏度分别为90.7%、70.4%、91.4%,特异度分别为78.1%、69.0%、92.6%,3项联合检测的AUC为0.969(95%CI:0.912~0.998),灵敏度为96.9%,特异度为98.3%。结论:血清AFABP、MMP-9、PLTP可作为ICP诊断指标之一,联合检测对预测ICP病情价值较高。
2021 Vol. 29 (12): 2588- [摘要](
325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习艳霞 王慧春 刘慧文
探究冻融胚胎移植(FET)与新鲜胚胎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473例临床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方案不同分为鲜胚胎组(n=327)与冻融胚胎组(n=146),对比两组临床基础资料及妊娠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FET患者临床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冻融胚胎组促性腺激素(Gn)总量少于鲜胚胎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孕酮(P)水平、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鲜胚胎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低于鲜胚胎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获卵总数大于鲜胚胎组(均P<0.05)。冻融胚胎组妊娠成功患者Gn总量少于妊娠失败患者,hCG日E2水平、P水平及受精率高于妊娠失败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获卵总数大于妊娠失败患者(均P<0.05)。hCG日E2、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减小是影响FET临床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FET可降低OHSS发生率,且能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及更好的妊娠结局,但巨大儿发生率增加。
2021 Vol. 29 (12): 2593- [摘要](
337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范良生 周惠玲 吴 宇 石 婧 邓志校*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胎肝激酶(Flk)-1、环氧化酶-2(COX-2)水平变化及与病情、疼痛程度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EMT患者112例为EMT组,根据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盆腔疼痛程度分为无痛组(n=23)、轻度疼痛组(n=26)、中度疼痛组(n=45)与重度疼痛组(n=18);根据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法(r-AFS)分为Ⅰ期(n=16)、Ⅱ期(n=44)、Ⅲ期(n=29)、Ⅳ期(n=23);体检健康育龄妇女7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Flk-1、COX-2水平,并与疼痛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MT组血清Flk-1(26.60±7.44ng/ml)、COX-2(3.16±0.53ng/ml)高于对照组(6.52±1.13ng/ml、1.42±0.31ng/ml)(P<0.05)。EMT组血清Flk-1、COX-2水平随疼痛VAS评分和RAFS分期的升高而增加(P<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Flk-1与COX-2水平正相关,且均与VAS评分、R-AFS分期正相关性(r=0.781、0.658,0.792、0.708,P<0.05)。结论:EMT患者血清Flk-1、COX-2异常高表达,且与疾病分期及疼痛程度有关,可为临床病情的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
2021 Vol. 29 (12): 2598- [摘要](
369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闫佼佼 梁国伟 叶瑞珍* 周 兰 戴丽红
探究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息肉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表达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1年1月本院经宫腔镜确诊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90例为观察组,根据息肉病史分为息肉初发、复发,根据子宫内膜周期变化分为增殖期、种植窗期;非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45例为对照组。收集观察组息肉及周围组织、对照组内膜组织行VEGF、Ki-67免疫组化检测和相对表达量分析。结果:增殖期,观察组初发和复发息肉组织中VEGF(62.5%、73.3%)、Ki-67(75.0%、83.3%)蛋白阳性率及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周围组织及对照组(25.0%、41.7%)(均P<0.05);种植窗期,观察组VEGF表达阳性率(28.6%)低于对照组(80.9%)(P<0.05),Ki-67阳性率观察组(10.7%)与对照组(4.8%)无差异(P>0.05)。结论:在增殖期内膜息肉组织中VEGF、Ki-67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复发。在种植窗期VEGF低表达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变差引发不孕症。
2021 Vol. 29 (12): 2602- [摘要](
314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陈 菁 刘朝晖* 卢 丹
探讨盆腔脓肿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2019年6月本院妇科收治的盆腔脓肿7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38例为观察组、单纯盆腔脓肿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原体、治疗、预后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年龄、宫内节育器使用情况、盆腔手术史、合并糖尿病,体温、白细胞计数、泌尿系统症状的发生率等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孕症(42.1%、18.8%)、C-反应蛋白(123.32±73.29mg/l、83.13±80.50mg/l)、盆腔包块直径(7.76±5.70cm、4.25±4.05cm)、消化系统症状(44.7%、18.8%)、发病处于月经期(13.2%、34.4%)均有差异(P<0.05)。病原体阳性观察组3例,分别为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链球菌,对照组2例均为大肠埃希菌。两组体温正常时间、血象正常时间、腹痛好转时间、首次住院天数、急诊手术和盆腔感染复发率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二次住院手术率(39.5%)高于对照组(9.4%)(P<0.05)。结论:盆腔脓肿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感染较重,宜选用广谱抗生素药物,特别是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药物。对于静脉抗生素药物保守治疗好转的患者亦有较高复发可能,往往需二次手术彻底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术后随访应更关注生育情况。
2021 Vol. 29 (12): 2606- [摘要](
347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黄玲玲1 孙红梅2 王秀华1*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同亚型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与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PCOS患者184例临床资料,依据PCOS不同亚型标准分为无排卵或稀发排卵(OA)+多囊卵巢(PCO)(A组,39例)、OA+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如多毛、痤疮)和(或)高雄激素血症(HA)(B组,50例)、OA+PCO+HA(C组,51例)、PCO+HA(D组,44例),健康体检健康妇女5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组一般资料、血清AMH、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Person相关性分析AMH与各指标相关性。结果:A、B、C、D组血清AMH水平无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D组糖代谢指标FBG、FINS、HOMA-IR水平高于A、B、C组,C组脂代谢指标TC、TG水平高于A、B、D组及对照组,LDL-C水平高于B、D组及对照组(均P<0.05);血清AMH与糖脂代谢指标均呈中等相关性(r=0.565、0.514、0.483、0.470、0.523),与TC、LDL-C水平呈弱相关性(r=0.338、0.328)(均P<0.05)。结论: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异常升高,且与糖脂代谢指标相关;不同分型PCOS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异常程度不同,了解其代谢变化有助于进行针对性分类治疗。
2021 Vol. 29 (12): 2611- [摘要](
355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吴泳桦 姚力偀* 邓 蔷
探讨绝经期骨质疏松症(PMOP)女性血清骨钙素(OC)、I型胶原羧基端肽B特殊序列(β-CTX)、血钙(Ca)、血磷(P)、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在本院绝经期女性257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68例,T值≤-2.5)、骨量低下组(124例,-2.5<T值<-1)、正常对照组(65例,T值≥-1)。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清Ca、P、OC、β-CTX及25(OH)D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结果:骨质疏松组、骨量低下组、正常对照组血P水平无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骨量低下组、血Ca水平骨质疏松组依次下降,骨质疏松组OC、β-CTX水平上升、25(OH)D水平下降,骨量低下组仅OC、β-CTX水平上升(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Ca、OC、β-CTX及25(OH)D诊断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AUC分别为0.746、0.774、0.658、0.787,4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0.902)最高。结论:血清Ca、OC、β-CTX及25(OH)D水平变化可能与PMOP的发生有关,联合监测上述指标对诊断PMOP有较高临床价值。
2021 Vol. 29 (12): 2616- [摘要](
342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闫彩平 朱玲娜 李宗涛 邓鹏飞
分析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仿生物电刺激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行人工流产者86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分组,两组均接受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观察组加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术后1个月宫腔粘连,术后1、2、3周时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量(37.2±3.6ml)、月经复潮(28.3±2.3d)及阴道出血时间(2.6±1.1 d)均少于对照组(48.3±5.5ml、35.2±2.3 d、3.8±1.2 d)(P<0.05);两组术后1周子宫内膜厚度无差异,术后2周、3周时子宫内膜厚度两组均大于术后1周且观察组(7.24±0.41 mm、9.85±0.18 mm)大于对照组(6.03±0.26 mm、7.42±0.30 mm)(P<0.05);宫腔粘连发生率观察组(2.3%)低于对照组(16.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8.6%)与对照组(7.0%)无差异(P>0.05)。结论: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仿生物电刺激可缩短受术者术后恢复时间,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
2021 Vol. 29 (12): 2620- [摘要](
345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龚 杰 许剑利 阴 莉 董 珊
探索不同处理输卵管积水方式对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辅助生殖(IVF-ET)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171例不孕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组,A组58例采用输卵管远端造口近端结扎术治疗,B组56例采用输卵管造口术治疗,C组57例采用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对比3组卵巢储备功能、卵巢体积、Gn用药总量、子宫内膜厚度、Gn用药时间以及助孕结局,统计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术后A组和B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窦卵泡数无差异(P>0.05);术后第1、3个月经周期时A组和B组FSH、E2水平均低于C组,LH、窦卵泡数高于C组(均P<0.05);A组卵巢体积(5.41±1.25ml)小于B组和C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B组和C组,并发症发生率(3.5%)低于C组(14.0%)(均P<0.05)。结论: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远端造口近端结扎术相较于输卵管切除术对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较少,而输卵管远端造口近端结扎术可提高不孕患者术后助孕的再妊娠率。
2021 Vol. 29 (12): 2623- [摘要](
267
)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
姚金翠 张安红 张文琴 熊凌厉
分析超声诊断宫内缺氧胎儿脐动脉血流相关参数,探讨其与体内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分娩的新生儿300例临床资料,包括无宫内缺氧新生儿(正常组)220例、宫内缺氧新生儿(缺氧组)80例。分别于孕28~31周、32~36周、37~41周多普勒超声检测孕妇脐血流,分娩后立刻取材检测脐带血和胎盘组织中氧化应激产物和细胞凋亡分子含量,分析与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缺氧组产妇在孕晚期不同孕周脐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比舒张末期血液流速(S/D)均高于正常组(P<0.05);以脐动脉S/D>3.27,诊断孕28~31周胎儿宫内缺氧的约登指数为0.75;与正常组相比,缺氧组脐带血和胎盘组织中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8-异前列腺素(8-iso)、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丙二醛(MDA),胎盘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酸合成酶配体(FasL)、相关X蛋白(Bax)增加,胎盘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降低(P<0.05)。RI、PI、S/D分别与ox-LDL、8-ios、HSP-70、MDA、Fas、FasL和Bax正相关,与Bcl-2、XIAP负相关(均P<0.05)。结论:宫内缺氧胎儿在孕晚期时脐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改变,且存在氧化应激损伤。
2021 Vol. 29 (12): 2628- [摘要](
333
)
HTML
(0 KB)
PDF
(0 KB)
(
25
)
-
张玉婷1 王明玥2*
分析彩超与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MH)筛查价值,并探讨胎儿CMH与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产前检查孕妇,将经过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疑似CMH胎儿178例,行彩超及MRI检查并行脐带穿刺及染色体检查,追踪随访,比较彩超、MRI检查准确率。统计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胎儿CMH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结果:178例疑似CMH胎儿均经分娩、尸检或手术方式确诊,诊断出CMH 145例(81.5%),膈疝21例(11.8%),胸腔积液12例(6.7%);彩超检出141例(79.2%)与MRI检出143例(80.3%)无差异(P=0.792)。染色体核型分析共检出染色体异常41例(23.0%),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36例(20.2%),染色体结构异常5例(2.8%)。41例染色体异常胎儿中,29例为CMH,12例为膈疝、胸腔积液。将染色体核型异常纳入胎儿CMH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方程中,染色体异常为胎儿畸形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86,P=0.048),染色体异常与胎儿畸形存在相关性(r=-0.151,P=0.044)。结论:彩超与MRI对胎儿CMH均具有较理想筛查效果;胎儿CMH与染色体异常有关,进一步染色体核型筛查效率可提高胎儿CMH确诊率。
2021 Vol. 29 (12): 2633- [摘要](
320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邢丽颖 吕国栋*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溶液联合宫纱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确诊并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86例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溶液,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宫纱填塞。比较两组干预后出血量、成功止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情况;两组治疗前后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雌二醇(E2)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两组再次妊娠结局。结果:联合组治疗后2h(351.4±98.5 ml)、12h(105.6±12.3 ml)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468.2±152.4 ml、246.8±10.5 ml),成功止血时间(7.1±0.5h)低于对照组(12.3±2.6h)(均P<0.05),两组产后月经恢复,AMH、E2及FSH水平,再次妊娠、足月活产、早产及自然流产情况均无差异(P均>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溶液联合宫纱填塞治疗,可显著缩短成功止血时间,降低出血量,且不会对患者产后月经恢复、卵巢功能及再妊娠产生影响。
2021 Vol. 29 (12): 2637- [摘要](
339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陆欣怡 闻先萍 丁华峰 倪观太*
探讨子宫肌瘤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及硫酸基转移酶1A3(SULT1A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019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90例(肌瘤组)及子宫脱垂且无其他子宫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78例(对照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标本中Glut-1、SULT1A3蛋白表达,分析表达与肌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采用Kendall相关分析Glut-1与SULT1A3蛋白表达相关性。结果:Glut-1蛋白在肌瘤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肌层组织,ULT1A3蛋白表达低于正常肌层组织(均P<0.05)。Glut-1、SULT1A3蛋白在不同年龄、体质指数、肌瘤直径的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组织中表达无差异(P>0.05),在FIGO分型2型的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组织中均高表达(P<0.01);Glut-1蛋白在非绝经患者肌瘤组织中高表达,SULT1A3蛋白在绝经患者肌瘤组织中高表达,子宫肌瘤组织中Glut-1蛋白与SULT1A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较正常肌层组织子宫肌瘤组织中Glut-1蛋白表达升高、SULT1A3蛋白表达降低,且两者表达与患者FIGO分型及绝经状态相关,有望成为子宫肌瘤治疗新靶点之一。
2021 Vol. 29 (12): 2641- [摘要](
347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丁 华 夏 闪 赵宝安
研究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对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变化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妇产科接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波消融术(观察组,54例)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血清CTGF、TSGF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术后子宫肌瘤复发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CTGF(223.64±31.57 ng/ml)、TSGF(53.49±4.65 U/ml)小于对照组(336.57±46.37 ng/ml、60.45±5.34 U/ml),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7%)小于对照组(26.1%)(P<0.05)。术后子宫肌瘤复发情况与CTGF(r=0.621,P=0.000)、TSGF(r=0.327,P=0.001)呈正相关,且术前CTGF是影响术后肌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优于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术后血清CTGF、TSGF有所好转,其中CTGF是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高度重视。
2021 Vol. 29 (12): 2645- [摘要](
319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孔玉玲1 石国素1 刘慧丽1 郑莉霞1 赵 玲2 李 娟1*
分析血清脂肪因子Apelin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糖脂代谢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GDM孕妇60例为观察组,规律产前检查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孕中期(24~28周)和孕晚期(29~32周)检测两组血清Apelin、空腹血糖(FPG)、OGTT 1h PG、OGTT 2h 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根据观察组GDM治疗情况分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血糖控制不良组)和≤6.5%(血糖控制良好组),检测治疗后血清脂肪因子Apelin水平。结果:孕中期与孕晚期时观察组FPG、1h PG、2h PG FINS HOMA-IR均高于对照组,ISI、HOMA-β低于对照组,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血清Apelin水平(478.23±32.77 pg/ml、495.62±35.14 pg/ml)高于对照组(389.19±22.56 pg/ml、392.51±23.55 pg/ml)(均P<0.05);且观察组孕晚期时FPG、1h PG、2h PG FINS HOMA-IR均高于孕中期,ISI、HOMA-β低于孕中期,TC、TG、LDL-C均高于孕中期,HDL-C低于孕中期,血清Apelin水平高于孕中期(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控制不良组血清Apelin水平(503.61±40.17 pg/ml)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399.89±23.29 pg/ml)(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血清Apelin与GDM孕妇FPG、1h PG、2h PG、FINS、HOMA-IR等血糖代谢指标均呈正相关性,与ISI、HOMA-β均呈负相关,与TC、TG、LDL-C均呈正相关性,与HDL-C呈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Apelin水平升高,治疗后下降。血清Apelin升高可能与GDM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有关。
2021 Vol. 29 (12): 2650- [摘要](
335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周红梅1 宋玉霞1 王馥旭2*
探究孕早期血清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胎盘蛋白13(PP13)及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水平对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FGR孕妇98例(观察组)、分娩胎儿发育正常孕妇98例(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早期血清sEng、PP13及Netrin-1水平并分析对FGR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sEng水平高于对照组,PP13、Netrin-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Eng与PP13相关性不显著(P>0.05),sEng与Netrin-1呈负相关(P<0.05),PP13与Netrin-1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显示,sEng、PP13、Netrin-1及3项联合对FGR的预测价值的AUC分别为0.856、0.903、0.996、1.000,Netrin-1及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P<0.05)。根据最佳临界值,当sEng≥36.735ng/L时,其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92.9%;PP13≤0.935ng/ml时,其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78.6%;Netrin-1≤125.105 pg/ml时,其敏感度为93.9%,特异度为100%;3项联合检测时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结论:孕早期血清sEng、PP13、Netrin-1对FGR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Netrin-1和3项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
2021 Vol. 29 (12): 2655- [摘要](
302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王群先 王云川 占达存 王丽娜 邓 莉
探索剖宫产术后应用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0年8月本院行剖宫产产妇106例,根据麻醉方法分组,对照组54例行0.2mg/ml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观察组52例行0.4mg/ml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对比术后各时段躁动率、泌乳素水平、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镇静(Ramsay)评分、安氏舒适(BCS)评分、视觉模拟法(VAS) 评分以及各项麻醉指标,统计产后至出院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48h时Ramsay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14.1±1.7min)、首次泌乳时间(26.7±2.3h)短于对照组(16.9±2.7min、27.9±2.5h),不良反应发生率(3.9%)以及各时段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16.7%),术后24h、48h、72h泌乳素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行0.4mg/ml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PCEA,可获取满意镇静、镇痛功效,提高泌乳素水平。
2021 Vol. 29 (12): 2659- [摘要](
347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童干益1 余小妹1 苏春梅2 陈穗君3
探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产后出血对患者应激反应和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60例相关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子宫动脉栓塞术组(n=30)和子宫动脉结扎组(n=30)。观察两组止血效果,比较两组术前3d和术后7d时血清醛固酮(AL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Cor)应激反应因子水平,术后3、6个月时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结果:栓塞术组和结扎组即刻止血率分别为86.7%和80.0%,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0.0%,两组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ALD、ACTH、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栓塞术组低于结扎术组(P<0.05)。AMH、FSH、LH、E2水平,术后3个月栓塞术组均高于结扎术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可更有效降低产妇应激反应,对患者术后短期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程度更小。
2021 Vol. 29 (12): 2664- [摘要](
312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葛军甫 韩学昌
比较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2月于本院产科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1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或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各63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麻醉效果合格率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61例(96.8%),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62例(98.4%),两组无差异(P>0.05)。麻醉后,两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未见差异,但动脉平均压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高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P<0.05)。术后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发生头晕4例,恶心呕吐2例,心动过缓2例,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7%;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发生头晕3例,恶心呕吐5例,心动过缓1例,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采用复合静脉麻醉方案(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或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均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2021 Vol. 29 (12): 2668- [摘要](
334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罗静枝 缪 铃 朱春兰 鲁卫红 徐小琴*
探究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雌三醇(uE3)和抑制素-A(Inhibin-A)联合检测预测母婴不良妊娠结局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产前检查的60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均于孕中期检测血清AFP、β-HCG、uE3和Inhibin-A水平,评估预测不良妊娠结局效能。结果:600例中,发生不良孕产结局34例(5.7%),不良围产儿21例(3.5%)。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孕妇血清AFP、β-HCG、Inhibin-A水平升高,uE3下降(P<0.05)。血清AFP、β-HCG、uE3、Inhibin-A联合预测不良孕产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902,预测不良围生儿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预测结果与分娩后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单胎初产妇孕中期血清AFP、β-HCG、uE3、Inhibin-A联合检测对不良妊娠结局有较好预测作用。
2021 Vol. 29 (12): 2671- [摘要](
317
)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
龚智勇 胥银宇*
探讨孕早期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与不良妊娠发生。方法:收集2019年8月-2021年2月本院就诊的早孕妇女590例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结局组(n=369)和不良结局组(n=221)。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17、E2、P和β-HCG水平。结果:590例中血清IL-17、E2、P及β-HCG水平单项或多项异常380例(66.4%),其中单项IL-17异常占13.2%,E2异常占12.5%,P异常占13.4%,β-HCG异常占12.2%,≥2项异常占13.1%;IL-17、β-HCG异常升高,E2、P异常降低孕妇发生不良妊娠几率增加(P<0.05)。结论:早孕妇女血清IL-17、E2、P和β-HCG水平异常者,不良妊娠几率增加,提示临床加以关注。
2021 Vol. 29 (12): 2675- [摘要](
323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陶玉程1 丁文波1 武心萍1 成 臣1 陆 青2 李 杰1*
分析晚期妊娠孕妇宫颈前角(ACA)及宫颈长度(CL)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2020年12月于本院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221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早产组42例与足月产组179例,均行超声测量ACA及CL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ACA联合CL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效能。结果:早产组CL(25.8±7.0mm)小于足月产组(32.4±10.6mm),ACA(115.3±10.2)°大于足月产组的(105.3±11.5)°(均P<0.001)。晚期流产及(或)早产史、CL<25mm、ACA>109°是自发性早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35岁、妊娠合并症、子宫颈手术史非自发性早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L、ACA、CL联合ACA对自发性早产均具有预测效能(P<0.05),但CL联合ACA检测AUC(0.863),敏感度(69.1%)及特异度(73.7%)最高。结论:妊娠晚期超声测量ACA联合CL对自发性早产预测效能更佳,CL<23.5mm、ACA>123.4°时早产风险会大幅度升高。
2021 Vol. 29 (12): 2679- [摘要](
394
)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
胡文峰1 黄秀敏1* 梁辉声2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可溶性CD40L(sCD40L)、胎盘生长因子(PIGF)、可溶性血管生长因子受体-1(sFlt-1)预测子痫前期(PE)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PE患者92例(PE组),分为轻度PE组(50例)和重度PE组(42例),同期产前检查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HMGB1、sCD40L、PIGF、sFlt-1,采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血清各指标诊断及预测PE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组24 h尿蛋白、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清HMGB1、sCD40L、sFlt-1水平均较高,血清PIGF水平较低,且重度PE组各指标变化幅度高于轻度PE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PE组SBP、DBP、MAP、24 h尿蛋白与血清HMGB1、sCD40L、sFlt-1呈正相关,与PIGF呈负相关(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sCD40L、PIGF、sFlt-1联合诊断PE可获得最佳曲线下面积(0.81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0%、82.1%。结论:血清HMGB1、sCD40L、PIGF、sFlt-1与PE发生及其血压升高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预测PE患者病情发生及转归情况,为PE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2021 Vol. 29 (12): 2683- [摘要](
287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刘晓莺 黄兰芳 谢榕纬
探讨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差异。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8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别给予左甲状腺素纳片50μg/d~75μg/d(低剂量组)或100μg/d ~125μg/d治疗(高剂量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血脂代谢指标、血糖代谢指标均有所改善,且高剂量组改善程度优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期间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低于高剂量组(22.0%),不良妊娠结局(18.6%)高于高剂量组(5.1%)(均P<0.05)。结论:增加左甲状腺素钠片剂量治疗可更好改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甲状腺功能,缓解孕母糖脂代谢异常,改善妊娠结局。但易增加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密切关注。
2021 Vol. 29 (12): 2688- [摘要](
338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简 萍 马丽丽* 贺笑茜 魏雅娜 石伟奇
探究影响改良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CKC)后宫颈上皮内肿瘤(CIN)残留/复发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行改良CKC治疗的153例患者病历资料,完成随访1年,根据术后残留/复发情况分为存在残留/复发组或非残留/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颈管累及、腺体累及、绝经情况、性伴侣数、腺体累及、CIN分级、人乳头瘤病毒(HPV)术前术后阳性情况,分析CIN术后残留/复发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年,153例患者术后残留4例(2.6%)\复发12例(7.9%),未残留/复发137例(89.5%)。因素分析,术后CIN残留/复发与患者年龄、颈管累及、绝经、性伴侣数、是腺体累及、CIN分级、术前术后HPV阳性等有关(P<0.05),与象限累及个数无关(P>0.05)。结论:针对改良CKC术后CIN残留/复发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2021 Vol. 29 (12): 2692- [摘要](
255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郭 琳 赵宏喜* 李艳红 潘珍妮 刘 菲
探讨宫底悬吊免举宫技术在早期宫颈癌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 年1月-2019年11月就诊于本院妇科的宫颈癌(Ia2-IIa1期)患者119例,均采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行宫颈癌根治手术,按手术辅助方式分为举宫器组(58例)和免举宫组(61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48 h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两组无差异,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48 h腹腔引流量免举宫组(480.7±176.7ml)少于举宫器组(416.6±257.4ml)(z=-2.372,P=0.018),术后住院时间(5.9±1.5d)短于举宫器组(8.9±2.8d)(z=-7.049,P<0.01)。结论:宫底悬吊免举宫技术辅助早期宫颈癌微创手术利于术后恢复且安全可行,其远期效果(复发率和生存期)仍需进一步观察。
2021 Vol. 29 (12): 2696- [摘要](
373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徐 琳 胡 敏* 朱维培
探索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变化,分析持续性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行阴道镜下活检且高危HPV感染患者90例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VIN组30例、SIL组30例、对照组(宫颈活检正常)30例,经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根据HPV是否转阴分为HPV持续感染组(27)和HPV转阴组(63例)。所有患者于入组时及随访6个月后行HPV检测,并于入组时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分析不同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差异,分析HPV持续感染及转阴者阴道微生态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持续性HPV感染的可能因素。结果:VIN组和SIL组滴虫性阴道炎(TV)、细菌性阴道病(BV)及乳酸杆菌减少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持续性HPV感染率VIN组(43.3%)、SIL组(36.7%)、对照组(10.0%)依次降低(P<0.05)。HPV持续感染者TV、BV及乳酸杆菌减少发生率高于HPV转阴者(P<0.05)。BV及乳酸杆菌减少是HPV持续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VIN及SIL患者均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且持续HPV感染率较高,持续性HPV感染者阴道微生态处于失衡状态,与BV及乳酸杆菌减少有关。
2021 Vol. 29 (12): 2700- [摘要](
326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洪 雪1 王建凯2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超声学诊断与性激素水平关系。方法:选择桐乡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治疗的PCOS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0例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性激素检测并比较,Pearson分析超声学指标与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子宫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无差异,子宫搏动指数(PI)、卵巢体积(V)、卵泡数(FN)均高于对照组,卵巢RI、卵巢PI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泌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2)与对照组无差异,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均高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FSH)低于对照组(均P<0.05)。子宫PI、RI、V、FN与PRL、P、E2、LH、T、FSH呈正相关性,卵巢RI、PI与PRL、P、E2、LH、T呈负相关性,卵巢RI、PI与FSH呈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PCOS患者超声学指标与性激素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提示临床加强上述指标检测,对PCOS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2021 Vol. 29 (12): 2704- [摘要](
242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梁慧聪 黄飞燕 吴少敏
探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高效避孕措施落实和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2019年4月-2020年3月以常规提供PAC服务的本院万江总院接收的人工流产妇女为观察组(1250例),以尚未开展PAC服务的本院普济分院接收的人工流产妇女(12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高效避孕措施落实及续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后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较对照组高[95.0%(1187/1250)比17.1%(214/1250),P<0.05],其中观察组有高危因素者落实率为97.3%(569/585)。术后随访1,3,6个月,观察组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COC)续用率分别为98.9%、69.4%、6.1%;对照组分别为99.2%、56.0%、42.0%,观察组中有高危因素者术后6个月COC续用率为88.2%。观察组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落实率较对照组高(34.6%比7.5%,P<0.05)。术后1,3,6个月续用率分别为100%、99.1%、99.4%,对照组术后1,3,6个月IUD续用率分别为100%,100%,98%,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新增放置IUD 53例,其中39例为有高危因素者;对照组新增放置IUD 17例。结论:PAC服务对人工流产后落实高效避孕措施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2021 Vol. 29 (12): 2708- [摘要](
423
)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
-
董 健1,2 马 彬1,2 杨紫霞1,2 宁美英1*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VA)单体的透明热塑性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生物相容性,能够进行长期且可控的药物释放,这些特征使其成为很好的药物递送载体。EVA药物递送载体以EVA阴道环、埋植剂和透皮给药制剂等剂型应用于生殖健康领域。本文在简要介绍EVA材料相关性质的基础上,按剂型分类,对EVA药物递送系统在生殖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EVA药物递送载体在生殖健康领域的优势及不足,以期更好地拓展EVA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应用。
2021 Vol. 29 (12): 2711- [摘要](
319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