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 29卷 3期

刊出日期 2021-03-15

专题研究
周 青 刘帅妹 张瑞金 石 慧 林 宁 吴玉璘*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妇女先兆流产的关系。方法:检索万方、中国知网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截止时间至2020年8月10日。经筛选最终纳入7篇文献。采用Stat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95%可信度区间和比值比评估两者关系并行异质性检测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MTHFR(C677T)基因T与C OR=1.13,95% CI 1.06~1.20, Ph=0.902;TT与CC OR=1.19,95%CI 1.05~1.35, Ph=0.379;TT与(CC+CT) OR=1.19,95%CI 1.06~1.34, Ph=0.955。提示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妇女先兆流产存在明显相关性。而MTHFR(A1298C) 基因5种遗传模型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中国妇女先兆流产的风险,而MTHFR(A1298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妇女先兆流产不存在相关性。

2021 Vol. 29 (3): 428- [摘要]( 318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调查研究
张秋香1 杨 敏2 朱 秀2*

探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T-EF)妇女过去1年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对接受IVT-EF治疗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短版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SF)评估接受IVT-EF治疗的妇女过去1年内的抑郁状况,自设问卷测量其影响因素。结果:293例接受IVT-EF治疗的妇女中60例(20.5%)在过去1年内曾出现过抑郁状态,经CIDI-SF诊断为重度抑郁发作(MDE)的有12例,粗患病率为4.1%。MDE人群中出现自杀观念8例,3例从未将自己的情况告知过医务人员和家人,接受过正规精神治疗的只有2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VT-EF妇女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有学历(OR=3.20, 95%CI 1.48~6.92)、体重变化(OR=2.77, 95%CI 1.35~5.68)、睡眠情况(OR=0.24, 95%CI 0.12~0.47)及近2年重大负性事件(OR=0.30, 95%CI 0.14~0.66)。结论:应用CIDI-SF量表可发现IVT-EF妇女抑郁状态及重度抑郁发作的发生率均较高,特别是有自杀观念者占比较高,而主动求医者较少;IVF-ET妇女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及影响因素主动识别及时干预。

2021 Vol. 29 (3): 432- [摘要]( 476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吴朝杏 陈惠丽 轩妍

对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海口地区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晚期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孕晚期、产后2个月、产后4个月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抑郁状态,分析孕晚期及产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5434例高龄孕产妇纳入本研究。抑郁发生率孕晚期为12.7%(690/5434)、产后2个月为2.4%(128/5434)、产后4个月为1.9%(102/5434),抑郁发生率孕晚期高于产后(P<0.05)。EPDS评分孕晚期(11.25±3.01分)与产后2个月(9.98±4.70分)、4个月(8.02±4.90分)均呈正相关(r=0.501、0.334,P<0.05)。孕晚期和产后抑郁孕产妇共811例纳入抑郁组,余4623例纳入正常组,两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不良孕产史、引/流产史、吸烟史、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孕母健康情况、与家人关系等均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不良孕产史、有引/流产史、有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异常、孕母健康情况异常、与家人关系较差等是高龄孕产妇发生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在孕晚期和产后的抑郁症发生率均较高,与家人关系、文化程度、不良孕产史、新生儿疾病等是孕产妇发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应重视高龄孕产妇心理行为改变,尽量避免或预防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发生。

2021 Vol. 29 (3): 437- [摘要]( 509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临床研究
张 蔚 张广志 叶 琳 周宝琳 耿琳琳

探讨供精人工授精(AID)周期中子宫内膜微搔刮联合改善内膜药物治疗对AID助孕后发生≥2次生化妊娠史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和妊娠结局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2月因男方不可逆性无精子症在本所临床医学中心接受AID治疗后发生≥2次生化妊娠患者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干预组再次AID治疗前月经周期窗口期行子宫内膜微搔刮,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两组AID治疗周期均采用自然周期,于排卵日前后各行1次AID手术。 结果:78例中有5例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干预组38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周期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比率及窗口期子宫内膜厚度均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治疗周期HCG日子宫内膜厚度(9.88±0.96 mm 比 8.93±0.49 mm)、A型内膜比率(84.2%比62.9%)及窗口期子宫内膜厚度(10.18±0.98 mm 比 9.43±0.44 mm)均高,治疗前后HCG日子宫内膜增厚幅度(1.27±0.77 mm 比 0.33±0.32 mm)、A型内膜增幅比率(26.3% 比5.7%)及窗口期子宫内膜增厚幅度(0.85±0.52 mm 比 0.23±0.20 mm)均高,治疗周期临床妊娠率高(36.8% 比14.3%(均P<0.05),生化妊娠率(0比5.71% )和流产率(0 比20%)无差异(P>0.05)。 结论:子宫内膜微搔刮及改善内膜药物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AID助孕后发生生化妊娠患者子宫内膜和临床妊娠结局。

2021 Vol. 29 (3): 442- [摘要]( 386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陈晓辉 常春艳 赵 艳*

探讨宫瘤消胶囊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痛经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神经生长因子(NGF)、催产素(OT)影响。方法:将127例EMS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与观察组(n=65),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宫瘤消胶囊辅助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并评估中文版COX 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测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与包块直径,检测血清PGE2、PGF2α、NGF、OT、癌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83.9%),CMSS评分、VAS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与包块直径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且血清PGE2、PGF2α、NGF、OT、CA125、VEGF、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辅助治疗EMS痛经疗效更佳,可缓解痛经及伴随症状,机制可能与下调PGE2、PGF2α、NGF、OT水平有关。

2021 Vol. 29 (3): 447- [摘要]( 345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庞海霞 孙静莉*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症患者3年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EMS合并不孕症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改善情况、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可溶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不良反应发生率、3年内复发率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8.0%)(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性交痛及盆腔触痛评分和血清FSH、LH、E2、CRP、TNF-α、IL-6、s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观察组3年复发率(7.0%)低于对照组(22.0%),妊娠率(75.0%)高于对照组(50.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EMS合并不孕症疗效显著,可维持患者雌激素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2021 Vol. 29 (3): 452- [摘要]( 365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武爱芳 朱彤宇* 靖新城 林小涵 张 娟 孙清华 周 亚

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甲氨蝶呤(MTX)预处理后行宫腔镜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再生育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且有再生育要求的114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HIFU预处理、观察组采用HIFU联合MTX预处理,两组均行宫腔镜清宫术治疗。电话术后随访3年,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再生育情况。结果:术后2d两组血βhGG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28654.27±2234.51 U/L)低于对照组(32412.33±2758.64 U/L),观察组血βhGG恢复正常时间(41.3±5.8d)、住院时间(6.5±2.8d)及月经恢复时间(35.2±5.8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3年,对照组治疗后宫内妊娠44.8%,流产25.4%,未孕13.4%,再次CSP7.5%,异位妊娠9.0%,宫内妊娠者中发生妊娠并发症36.7%;观察组宫内妊娠56.7%,流产19.4%,未孕10.5%,再次CSP6.0%,异位妊娠7.5%,宫内妊娠者中发生妊娠并发症23.7%。两组治疗后再生育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HIFU联合MTX用于宫腔镜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预处理效果更佳,但对患者远期再生育结局无明显影响,临床可结合患者需求选择合适预处理方案。

2021 Vol. 29 (3): 457- [摘要]( 377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柯抒晨1 许张晔2*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凝血指标及Th17/Treg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就诊的RSA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两组均常规服用叶酸,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及Th17/Treg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2.9%)高于对照组(78.6%)(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均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Th17细胞、Th17/Treg比值、白介素-17(IL-17)、IL-6及IL-17/IL-10比值降低,Treg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增高,用药不良反应及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调节RSA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及Th17/Treg细胞因子水平,可提高保胎效果但不影响凝血功能。

2021 Vol. 29 (3): 461- [摘要]( 284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杜 丹 谯 瞧 王 伟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1月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70例。根据是否蛛网膜下腔注射右美托咪定分为右美托咪定(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2.5ml 0.5%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组蛛网膜下腔注入2单位(5μg)右美托咪定(5g),对照组接受等量生理盐水。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评分评定术后不同时间镇静镇痛效果。记录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检测术前和术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糖、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术后8h开始,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静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血浆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糖、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中未发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两组麻醉后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12.3%)和寒战(8.7%)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6.3%、22.2%)(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术中炎症应激反应的发生,优化了腰硬联合的麻醉效果,降低了术后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率。

2021 Vol. 29 (3): 466- [摘要]( 381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赵晓丽 侴 琳 周晓丽 席 巍

探究宫腔粘连(IUA)分离术中应用宫内节育器(IUD)和激素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IU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E2组和IUD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IUA分离术,E2组采用单纯雌激素治疗,IUD组单纯放置IUD治疗,观察组采用雌激素加放置IUD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血清E2和LH水平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0.0%)、月经改善率(95.0%)高于E2组(80%、77.5%)和IUD组(80%、72.5%),术后再粘连发生率(20.0%)低于E2组(40.0%)和IUD组(27.5%)(P<0.05)。治疗后3组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在IUA分离术中应用IUD联合雌激素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血清E2、LH水平,有助于改善月经,降低术后再粘连发生风险且不增加并发症。

2021 Vol. 29 (3): 470- [摘要]( 391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杨 娟 徐伏兰 王 军*

研究不同辅助治疗方案对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IUA患者均分为3组,TCRA后分别行宫内节育器(IUD)+透明质酸+口服雌孕激素治疗(联合组),IUD +口服雌孕激素治疗(IUD+激素组),透明质酸+口服雌孕激素治疗(透明质酸+激素组),术后随访1年,观察3组治疗效果及妊娠成功率。 结果:术后3个月,再粘连发生率联合组最低(9.4%),但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厚度3组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联合组增加最多(P<0.05);治疗有效率联合组最高(93.8%),IUD+激素组最低(71.9%),但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3组无差异(P>0.05);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联合组最高(53.1%),但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TCRA术后辅助节育器+透明质酸+口服雌孕激素能有效防止术后宫腔再粘连,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术后1年妊娠率有积极作用,其效果略优于节育器+口服雌孕激素及透明质酸+口服雌孕激素。

2021 Vol. 29 (3): 474- [摘要]( 349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赵传成 张景超 张祥飞

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全麻,手术结束时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Dex组腹横肌平面内注射Dex 0.5μg/kg+0.25%罗哌卡因40ml,对照组注射0.25%罗哌卡因40ml,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评分、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血压及心率均无差异(P>0.05);术后6h、12h时Dex组VAS评分(1.18±0.56分、1.70±0.61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5.3±1.7次)、苏醒时间(3.2±0.6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3.7±09 min)及拔除喉罩时间(4.3±0.8 min)均短于对照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21.5±7.7h)及感觉阻滞时间(8.4±1.5h)均长于对照组,术后24h芬太尼(362.78±103.42μg)及异丙酚(65.76±16.30g/kg/min)药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5%)与对照组无差异(12.8%)(P>0.05)。结论:Dex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提高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利于术后苏醒。

2021 Vol. 29 (3): 478- [摘要]( 329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刘 艳 李荣梅 童 赟

观察雌孕激素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谷维素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雌孕激素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高于对照组(73.3%),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5-羟色胺和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12.53±4.02分)和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评分(11.45±5.02分)低于对照组(16.58±4.11分、25.85±4.46分)(均P<0.05)。结论:雌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调节患者性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021 Vol. 29 (3): 482- [摘要]( 288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潘玲玲 尚红梅*

研究匹多莫德对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宫颈分泌物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病原体清除转阴率分别为94.0%和78.0%,高于对照组80.0%和58.0%;宫颈分泌物SIgA(48.3±16.2)mg/L、IFN-γ(114.3±27.0)ng/L水平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2±0.3)mg/L、白细胞介素-8(IL-8)(267.6±59.9)mmol/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0.7±0.2)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显著,可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改善生殖道局部免疫状态,提高病原体清除转阴率。

2021 Vol. 29 (3): 485- [摘要]( 320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李艳娇 李爽 刘正飞

观察熊去氧胆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乙型肝炎(HB)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本院就诊的ICP合并HB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2周;观察组(58例)给予熊去氧胆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2周。记录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测定相关生化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3.8%)(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瘙痒评分(1.21±0.37分、1.01±0.29)低于对照组(3.09±0.61分、2.49±0.45分),瘙痒消失时间(4.92±1.03d)、黄疸消失时间(5.47±1.24d)低于对照组(7.10±1.12d、8.21±1.39d),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剖宫产(20.7%)、早产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42.9%、23.8%),新生儿体重(3.8±0.7kg)高于对照组(2.9±0.5kg)(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酸腺苷蛋氨酸可有效改善ICP合并HB患者瘙痒症状,降低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21 Vol. 29 (3): 488- [摘要]( 348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姚晓燕 唐 爽* 陈 欣 蒋 燕 谭建春 杨 琴 吕连华

观察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及对抗苗勒管激素(AMH)和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PCOS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促卵泡生长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AMH变化,治疗后疗效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2.5%)(P<0.05);两组血清FSH、LH、E2和AM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排卵率(85.0%)、妊娠率(73.5%)均高于对照组(62.5%、36.0%),早孕流产率(0.0%)低于对照组(22.2%)(P<0.05)。结论: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PCOS可增强疗效,改善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提高受孕率。

2021 Vol. 29 (3): 492- [摘要]( 390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路艳清1 王雪芳2*

探究补肾化痰方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及对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臀比(WHR)和载脂蛋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肥胖型PCOS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55例,西药组给予常规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组方法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痰方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载脂蛋白-A(1.77±0.56 g/L)、血清脂联素(ADPN)(10.63±2.12 mg/L)水平高于西药组,HOMA-IR(1.58±0.65)、体质指数(24.25±3.10 kg/m2)、WHR(1.14±0.22)、载脂蛋白-B(0.45±0.12 g/L)水平低于西药组,毛发评分(5.10±1.98分)、痤疮评分(0.31±0.12分)、月经失调评分(8.79±1.89分)低于西药组,妊娠率(60.0%)高于西药组(40.0%)(均P<0.05),排卵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可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降低HOMA-IR、BMI、WHR水平,提高妊娠率。

2021 Vol. 29 (3): 495- [摘要]( 343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杨龙腾1 叶丽娅2 颜 慧1 庞敏丽1

探究孕妇妊娠期焦虑、抑郁状况及与配偶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台州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合并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孕妇636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孕妇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评分,根据评分将孕妇分为中重度组和轻度组。对两组孕妇年龄、孕周、BMI指数、民族、文化程度、居住地、流产史、妊娠次数、妊娠期并发症、夫妻生活、婆媳关系、月收入、怀孕方式、配偶心理弹性、母子安全、身体外形、分娩疼痛、父母离异、角色转化、是否服用避孕药等因素进行分析。对其配偶心理弹性进行评分并分析与孕妇抑郁、焦虑状况关系。结果:636例孕妇中中重度组254例,焦虑评分(66.23±7.42分)、抑郁评分(68.42±8.45分);轻度组382例,焦虑评分(52.16±4.28分)、抑郁评分(55.32±4.98分)。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伴有妊娠期并发症、重度担忧母子安全、配偶心理弹性≤40分、重度担忧角色转化是影响其焦虑、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孕妇配偶心理弹性总分与孕妇抑郁、焦虑状况均呈负相关,(r=-0.537、-0.542,P=0.017、0.012)。结论:孕妇受到妊娠期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未知风险和胎儿健康的担忧,易出现焦虑及抑郁的负性情绪;其配偶的心理弹性也与孕妇焦虑、抑郁相关,配偶心理弹性总分越低孕妇抑郁及焦虑程度越强。

2021 Vol. 29 (3): 498- [摘要]( 330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胡玥玥1 何 均1 闫 旭1,2张昌军1,2*

探讨不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不同年龄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应用达英-35短期预处理联合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9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接受PPOS方案治疗的247例DO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达英-35短期预处理联合PPOS方案为观察组,直接应用PPOS方案为对照组,再根据基础FSH水平和年龄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4组,比较观察各组与其对照组的Gn用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和优胚率。结果:观察各组Gn用量高于其对照组(P<0.01),获卵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35且<40岁,基础FSH>12且≤14mU/L患者中,观察组可利用胚胎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05±0.97 VS 1.23±1.09;P<0.05)。结论:年龄35~40岁、基础FSH>12且≤14 U/LDOR的患者,应用达英-35短期预处理联合PPOS方案,能增加可利用胚胎数,改善IVF治疗的促排卵结局。

2021 Vol. 29 (3): 503- [摘要]( 376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李默宇 陶才莉* 文传芳 罗洪琴

探讨紫杉醇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MMP-9、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行子宫内膜癌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糖类抗原125(30.2±6.0 U/ml)、人附睾分泌蛋白4(28.4±13.1 pmol/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37.0±30.0 ng/L)、基质金属蛋白酶-9(281.1±85.5 ng/ml)以及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91.7%)高于对照组(75.0%)(均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癌,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机体炎性应急反应,治疗效果更佳。

2021 Vol. 29 (3): 508- [摘要]( 415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临床分析
刘吉庆1 王晓艳2

探讨彩超参数对子痫前期(PE)的诊断价值及与病情程度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本院确诊的PE患者86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产前检查孕妇86例为对照组。均行彩超检查,比较病情程度、不同妊娠结局患者脐带动脉血流彩超参数[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彩超参数对PE的诊断效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彩超参数与病情程度的关系,ROC曲线分析彩超参数对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PI、RI、S/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彩超参数RI诊断PE的AUC值最大(0.808); PI、RI、S/D水平重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且水平与PE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出现不良妊娠结局患者PI、RI、S/D水平高于未出现不良妊娠结局患者(P<0.05);彩超参数PI预测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值最大(0.801)。结论:彩超参数PI、RI、S/D与PE病情程度关系密切,对诊断PE及预后妊娠结局有一定临床意义。

2021 Vol. 29 (3): 511- [摘要]( 351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李小静1 高鸿敏2

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成像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内膜血流检测对宫腔粘连(IUA)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临床疑诊IUA的患者90例及子宫内膜正常女性10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3D-TVS与宫腔镜(HS)检查的一致性,比较轻度、中度、重度宫腔粘连与对照组间子宫内膜容积(V)及血流指数的差异,分析其对宫腔粘连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2D-TVS诊断IUA与宫腔镜的符合率为70.0%,灵敏度74.3%,特异度50.0%;3D-TVS诊断IUA宫腔镜的符合率为91.1%,灵敏度91.9%,特异度87.5%。宫腔粘连重度组子宫内膜V、血管指数(VI)、血管血流指数(VFI)小于对照组、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P<0.05),对照组、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子宫内膜VI无差异(P>0.05),中度宫腔粘连V、VFI小于对照组和轻度粘连组(P<0.05),对照组与轻度粘连组子宫内膜V无差异(P>0.05),轻度粘连组子宫内膜VFI小于对照组(P<0.05),重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轻度粘连组、对照组之间血流指数(FI)无差异(P>0.05)。结论:内膜血流VFI可以有效鉴别轻度粘连与中度粘连、中度粘连与重度粘连,3D-TVS对IU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测内膜血流有助于评估宫腔粘连程度。

2021 Vol. 29 (3): 516- [摘要]( 292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龙 悦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积水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月本院妇科因输卵管积水接受输卵管手术211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双侧输卵管切除组(双侧切除组)32例、单侧输卵管切除组(单侧切除组)44例、双侧输卵管结扎造口组(双侧结扎组)48例、单侧输卵管结扎造口组(单侧结扎组)37例。比较各组术后6个月卵巢储备功能及血流参数。另选同期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50例为对照组。结果:术后6个月,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值双侧切除组、双侧结扎组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血清雌二醇(E2)值双侧切除组(54.65±9.28 pg/ml)、双侧结扎组(50.37±9.08 pg/ml)均高于术前,且双侧切除组高于对照组(48.29±10.64 pg/ml)(P<0.05);卵巢基质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双侧切除组(1.12±0.23、0.63±0.16)、双侧结扎组(0.97±0.12、0.56±0.10)均高于术前且双侧切除组>双侧结扎组>对照组(P<0.05),血流速度比值(S/D)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血清AMH、FSH、LH及E2值单侧切除组、单侧结扎组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卵巢基质血流RI值单侧切除组(0.58±0.10)、单侧结扎组(0.55±0.09)无差异但均高于术前(P<0.05),PI、S/D值与术前及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结论:与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相比,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血供的损伤最大;单侧输卵管切除和结扎术对卵巢的影响相似。

2021 Vol. 29 (3): 520- [摘要]( 289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倪梁红 童陶然 胡海燕 袁小庆

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GG)、孕酮(P)检测在未破裂异位妊娠诊断效能。方法:选取 2016 年 6 月—2019 年9月本院治疗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 81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孕妇 8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包括阻力指数(RI)、脉搏指数(PI)]及血清β-hGG、P,给予观察组对应治疗。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阴道超声、血清生化指标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脉搏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增高,β-hGG及P水平降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RI、PI、β-hGG和P可影响异位妊娠发生,其中RI和PI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β-hGG和P是保护因素(P<0.05)。RI、PI、β-hGG、P联合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的曲线下面积0.978,敏感度(98.8%)、特异性(97.5%)最高。治疗后观察组RI降低,β-hGG、P增高(均P<0.05)。结论: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体内血清β-hGG、P 水平异常表达,联合阴道超声共同检测可提高未破裂异位妊娠诊断效率。

2021 Vol. 29 (3): 524- [摘要]( 353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刘艳君 张巧利 马延敏 贾婵维*

黄体酮联合雌激素黄体支持方案对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NC-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7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冻融胚胎移植的306例不孕不育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8例)与观察组(228例),根据雌激素支持剂量的不同将观察组分为低、中、高剂量3个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支持,口服黄体酮胶囊及阴道黄体酮软胶囊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雌二醇(黄体)支持,分别每天给予补佳乐2mg、4mg、6mg。比较各组患者排卵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移植(ET)日血清P、E2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移植数目;比较两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排卵期E2、P水平,ET日 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剂量组间排卵期FSH、LH、E2、P水平,ET日 E2、P、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移植数目及平均移植优质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无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活产率、胚胎种植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雌激素支持方案较单独黄体酮支持对NCFET妊娠结局影响未见差异。

2021 Vol. 29 (3): 528- [摘要]( 337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钟树怀 伍玉燕 谢立汉

探讨血清雌二醇(E2)联合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GG)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9年7月于本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并确定妊娠结局的206例不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妊娠结局并分为单活胎妊娠组、双活胎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比较各组胚胎移植后10、13、16、20 d β-hGG、E2值,建立ROC曲线分析β-hGG、E2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206例IVF-ET治疗后不孕患者经B超和随访确定妊娠终止,其中单活胎妊娠组75例、双活胎妊娠组53例、未妊娠组78例(未妊娠27例、异位妊娠12例、妊娠流产39例)。胚胎移植后10、13、16、20 d,单活胎妊娠组、双活胎妊娠组、未妊娠组β-hGG、E2水平均有差异(P<0.05),β-hGG、E2单独或联合检测均能预测单活胎妊娠或双活胎妊娠(P<0.05),但胚胎移植后13 d对联合检测预测特异度(100%)、20d时联合检测灵敏度(100%)达最高(P<0.05)。结论:血清β-hGG联合E2检测预测妊娠结局价值较高,有望为不孕症患者妊娠成功提供指导。

2021 Vol. 29 (3): 533- [摘要]( 324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沈姣梅 刘明娟* 余 帆 何小琴 胡 嫚

探讨解冻周期或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PCOS患者651例临床资料,其中新鲜周期胚胎移植255例(新鲜组),解冻周期胚胎移植396例(解冻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解冻组hCG日促性腺激素(Gn)总用量均低于新鲜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孕激素、hCG日卵泡数、获卵数均高于新鲜组(P<0.05)。两组hCG日雌激素、异位妊娠、自然流产、多胎妊娠、围生期死亡、出生缺陷发生率等均无差异(P>0.05);解冻组胚胎种植率(54.0%)、临床妊娠率(76.8%)均高于新鲜组(43.9%、58.8%),早产(7.8%)、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2.0%)发生率低于新鲜组(14.9%、9.0%)(P<0.05)。新鲜组共出生319例胎儿,解冻组共出生492例胎儿。解冻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高于新鲜组,低体重儿比率低于新鲜组(P<0.05) ,巨大儿比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相比新鲜周期胚胎移植,解冻周期胚胎移植PCOS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更高,还能降低OHSS发生,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2021 Vol. 29 (3): 537- [摘要]( 351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姜亦然 王 美

探讨胎盘植入(PA)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变化与三维超声血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2020年2月本院分娩孕妇274例,根据术中诊断分为PA组22例、正常胎盘组252例,分析胎盘植入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学指标与三维超声参数的相关性及对重型PA的预测价值。结果:年龄≥35岁、孕次≥4次、产次≥1次、人工流产≥2次、剖宫产史、前置胎盘、血清CK、hCG水平异常升高及血清SFlt-1水平异常下降均是PA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学指标与三维超声血流参数联合检测预测重型PA的AUC值0.878最高,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85.7%。结论:PA患者血清CK、hCG、SFlt-1水平异常,血清CK、hCG、SFlt-1联合三维超声血流成像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PA的评估效能。

2021 Vol. 29 (3): 542- [摘要]( 313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刘玉瑰 刘 皓 刘丽霞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miR-1304-3p、miR-17-5p水平与病情程度及不孕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EMS患者78例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miR-1304-3p、miR-17-5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与患者临床分期、痛经程度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1304-3p、miR-17-5p检测对EMS患者合并不孕症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r-AFS分期及不同痛经程度的EMS患者血清miR-1304-3p、miR-17-5p水平有差异(P<0.05),血清miR-1304-3p随分期增加而升高、 miR-17-5p随分期增加而降低(P<0.05),血清miR-1304-3p随痛经程度增加而升高、miR-17-5p随痛经程度增加而降低(P<0.05)。相关分析,血清miR-1304-3p水平与EMS患者r-AFS分期、痛经程度均呈正相关(r=0.714、0.753,P<0.01),血清miR-17-5p水平与EMS患者r-AFS分期、痛经程度均呈负相关(r=-0.619、-0.690,P<0.01)。合并不孕症组血清miR-13043p高于无不孕症组、miR-17-5p低于无不孕症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1304-3p、miR-17-5p联合检测(AUC=0.924,P<0.01)诊断价值较高。结论:EMS患者血清miR-1304-3p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高而升高,且合并不孕症患者水平更高,而血清miR-17-5p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高而降低,且合并不孕症患者水平更低;联合检测血清二项指标可作为诊断EMS合并不孕症的辅助手段。

2021 Vol. 29 (3): 547- [摘要]( 323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李婉萍1 雍敏婕2 许丽雯1

分析孕早期血清孕酮(P)、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和胎盘生乳素(HPL)水平变化及与不良妊娠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早期不良妊娠89例,包括先兆流产39例、早期妊娠终止21例、异位妊娠29例;同期产前检查正常妊娠孕妇89例为正常组。对比不同孕妇孕6、8周时血清HCG、P、HPL水平及与不良妊娠关系。结果:孕6周和8周时,正常组HCG、P、HPL水平均高于不良妊娠组,且孕6周时不良妊娠组中3项指标水平先兆流产>异位妊娠>早期妊娠终止孕妇,孕8周时正常组与先兆流产孕妇HCG、P、HPL水平均高于孕6周(均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28岁、既往有流产史、孕次>2次、妊娠期糖尿病,HCG、P、HPL异常为影响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早期妊娠异常者HCG、P、HPL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者;动态监测孕妇HCG、P、HPL水平,有益于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2021 Vol. 29 (3): 552- [摘要]( 387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李 科 陈小芬 李 兰 吴 斌 周洪贵*

探究滋肾育胎丸联合来曲唑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雌二醇(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对早期妊娠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采用来曲唑治疗,观察组加用滋肾育胎丸治疗。治疗5d观察两组E2、VEGF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排卵和妊娠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84.1%),E2、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排卵率、优势卵泡数、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OHSS发生率等比较无差异,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胃肠道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均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来曲唑可有效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E2、VEGF水平,改善临床效果,未增加不良反应。

2021 Vol. 29 (3): 556- [摘要]( 529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贾 健 杨 丹 赵亚宁 郑福利*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母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PIH患者256例(PIH组),同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TGF-β1、NLR水平及相关性分析。结果:PIH组TGF-β1、中性粒细胞(NeuC)、NLR均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LymC)两组无差异(P>0.05),子痫前期重度者TGF-β1、NeuC、NLR最高,轻度者次之,妊娠期高血压最低(P<0.05),LymC无差异(P>0.05)。PIH孕妇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者血清TGF-β1、NLR水平高于正常结局者,发生新生儿不良结局者血清TGF-β1、NLR水平高于正常新生儿结局者,且随着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加重(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PIH孕妇血清TGF-β1、NLR水平升高(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PIH孕妇血清TGF-β1、NLR与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均呈正相关(P均<0.05)。TGF-β1联合NLR检测诊断敏感度(0.766)和特异度(0.864)高于TGF-β1、NLR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TGF-β1、NLR与PIH孕妇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可能作为预测其母婴不良结局的有效临床指标。

2021 Vol. 29 (3): 560- [摘要]( 291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朱华洁1 杨雪慧2*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特点及与临床特征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7月本院治疗的EMS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年龄匹配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评估观察组手术分期、痛经程度及血清CA125水平。采用干化学酶法进行阴道微生态功能学检测并比较两组差异,按照手术分期、痛经程度及血清CA125水平分析阴道微生态功能学特点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过氧化氢(H2O2)阳性率(70.3%)、β-葡萄糖醛酸酶(GUS)阳性率(38.0%)均高于对照组(51.5%、25.4%),且r-AFS I期、II期、III-IV期患者H2O2阳性率、GUS阳性率逐渐升高(均P<0.05),LE、NAG及SNA的阳性率两组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5分与6~10分比较,血清CA125≤50U/ml与>50U/ml比较,H2O2阳性率、GUS阳性率均未见差异(P>0.05);手术rAFS分期与H2O2阳性及GUS阳性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VAS评分、血清CA125与H2O2阳性及GUS阳性无相关性(P>0.05)。结论:EMS发生发展可能与阴道微生态环境失衡有关。

2021 Vol. 29 (3): 564- [摘要]( 375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姜 慧 杨咏梅

探讨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感染孕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2018年本院收治的妊娠期LM感染的7例孕妇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确诊依据、抗生素药物治疗、妊娠结局。结果:7例平均年龄27.1岁,平均孕周25.6周;1例(病例3)治愈出院, 6例胎死宫内;7例就诊时有6例表现为发热与胎动异常,高热4例,中等1例,有1例不发热;病例3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另外6例,羊水污染为Ⅰ度,其他6例为Ⅲ度,采集的羊水与血液标本经LM培养均阳性;7例均未发生胎膜早破。胎盘组织病理学检查,1例因医师经验不足未行,余6例均提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其中1例同时提示急性脐带炎;1例治愈孕妇出院前2天体温恢复正常,6例胎死宫内;7例中产后感染1例,产后当天体温恢复正常4例,产后2天体温恢复正常2例;主要治疗药物为阿莫西林、头孢类及美罗培南。结论:妊娠期LM感染孕妇临床特点以胃肠道反应、感冒样症状、胎动异常表现为主,主要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该病菌感染对孕妇危害不大但易造成胎儿死亡。

2021 Vol. 29 (3): 568- [摘要]( 354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孙艳平 谢 琼 李文凯

探究超声检测孕妇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GG)检测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到本院产前检查孕妇2315例,在妊娠11~14周时超声检测胎儿NT厚度,15~21周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血清AFP、β-hGG水平。对不同检测结果进行诊断价值分析。结果:NT、AFP、β-hGG,NT联合AFP,NT联合β-hGG,AFP联合β-hGG及3者联合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分别为5.7%、4.8%、6.4%、1.4%、1.4%、1.3%、1.2%,且年龄>35岁孕妇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5.8%)高于20~35岁孕妇(0.4%)(P<0.05)。血清β-hGG单独检测特异度、准确度低于NT、AFP单独检测,误诊率高于NT、AFP单独检测(P<0.05)。NT、AFP、β-hGG联合检测特异度(99.7%)、阳性预测值(74.1%)、准确度(99.6%)均高于两两联合或单独检测,误诊率(13.0%)最低(P<0.05)。结论:超声NT厚度检查联合血清AFP、β-hGG水平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提高了检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降低误诊率,对孕期胎儿不良预后诊断有重要意义。

2021 Vol. 29 (3): 572- [摘要]( 314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赵 军 李海虹 王 馨

探究不孕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6例不女性作为病例组,同期体检正常生育女性13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生殖道分泌物样本,分析CT和UU感染情况。阳性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析。结果:病例组CT阳性(20.6%)、UU阳性(45.2%)、CT+UU双阳性(9.5%)及总感染率(75.4%)均高于对照组(3.1%、6.2%、1.5%、10.8%)(P<0.05)。单一CT感染对米诺环素(86.7%)、阿奇霉素(76.7%)敏感,对环丙沙星(76.7%)、左氧沙星(76.7%)耐药;单一UU感染对强力霉素(92.3%)、交沙霉素(92.3%)敏感,对环丙沙星(75.4%)、司帕沙星(46.2%)耐药;CT+UU双重感染对米诺环素(92.9%)、阿奇霉素(85.8%)敏感,对环丙沙星(71.4%)、左氧沙星(64.3%)耐药。结论:不孕不育症女性生殖道CT和UU感染较高,检测其感染情况对不孕女性临床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根据菌株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2021 Vol. 29 (3): 576- [摘要]( 298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闫丽明 刘易婷 王 媛 高成英 李 艳*

探究不同痛经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粘结合蛋白多糖-1(syndecan-1)、脂氧素A4(LXA4)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EMS患者118例为病例组,同期体检健康妇女11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病例组不同r-AFS分期、痛经程度、月经周期患者血清Syndecan-1、LXA4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病例组血清Syndecan-1、LXA4水平与r-AFS分期、月经周期、痛经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Syndecan-1水平(4038.24±483.17μg/L)高于对照组(1850.11±392.18μg/L),LXA4水平(285.41±19.69 ng/L)低于对照组(590.12±26.34 ng/L),r-AFS分期、痛经程度不同患者血清Syndecan-1、LXA4水平有差异(均P<0.05),月经周期增生期较分泌期血清Syndecan-1、LXA4水平无差异(P>0.05)。病例组血清Syndecan-1水平与r-AFS分期、痛经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血清LXA4水平与rAFS分期、痛经程度呈负相关性(P<0.05),血清Syndecan-1、LXA4水平与月经周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EMS患者中血清Syndecan-1呈高表达、LXA4呈低表达,检测其水平有助于了解EMS患者r-AFS分期和痛经程度。

2021 Vol. 29 (3): 579- [摘要]( 347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冯卫红 贺译平* 王艳霞 王彩丽

探讨孕早期母体游离甲状腺素(FT4)与早期妊娠期糖尿病(GDM)可能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孕24~28周经糖耐量诊断为GDM孕妇200例为GDM组,糖耐量正常孕妇20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孕妇孕8~15周FT4水平,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影响GDM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T4水平预测GDM价值。结果:孕8~15周FT4水平GDM组(1.21±0.19ng/ml)低于对照组(1.29±0.18ng/ml),两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重变化、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均有差异(均P<0.05),两组孕次、产次、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无差异(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高龄、孕前BMI较高、孕期体重变化较大,FPG、HbA1c、TC水平较高,母体孕8~15周FT4水平较低等均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孕8~15周母体FT4水平预测GDM发病的截断值为1.235 ng/ml,AUC为0.756[95%CI 0.710~0.802],其灵敏度68.0%、特异度67.5%。结论:孕8~15周母体FT4水平较低是GDM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有一定早期GDM预测价值。

2021 Vol. 29 (3): 583- [摘要]( 306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金 娟 程秋颖 陈佩玉*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控制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9年7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GDM孕妇临床资料97例,统计孕期血糖控制情况并比较控制良好或不良产妇孕期总增重、每周增重、体质指数(BMI),围产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97例GDM孕产妇中,血糖控制良好54例(55.7%),控制不良43例(44.3%),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身高比较未见差异(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孕期总增重、体重增长、BMI增长均低于控制不良组(P<0.05),围生期感染率未见差异(P>0.05);控制良好组产后出血(1.9%)、胎膜早破(3.7%)、剖宫产(18.5%)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率(1.9%)均低于控制不良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低血糖(3.7%)、新生儿窒息(5.6%)、巨大儿发生率(1.9%)低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5),畸形儿(5.6%)、死亡/死胎(1.9%)与控制不良组无差异(P>0.05)。结论:GDM孕妇血糖水平控制良好母婴结局较佳,科学合理、持续的控糖干预可使孕妇从中受益,改善不良结局。

2021 Vol. 29 (3): 587- [摘要]( 325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桑素玲 张宁芝*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和围生期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142例临床资料,按分娩年龄分组,年龄<30岁组439例、30~34岁组323例、≥35岁组380例。分析各组GDM孕妇一般临床情况及血糖、围生期结局等。结果:空腹血糖、糖尿病家族史3组间无差异,孕前体质指数(BMI)和应用胰岛素治疗比例<30岁组小于30~34岁组和≥35岁组,各组子痫前期发病率存在差异(均P<0.05);孕前BMI≥24 kg/m2和餐后2h血糖过高是导致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GDM孕妇中,高龄孕妇更易并发子痫前期,孕前肥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影响胎儿体重。

2021 Vol. 29 (3): 591- [摘要]( 332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金芬园 宣秀芳

探讨血清CXC 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后临床结局关系。方法: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原发性宫颈癌患者162例(宫颈癌组),同期体检健康女性150例作正常对照组,对比宫颈癌组术前24h、术后24h血清CXCL13水平。根据随访期复发转移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69例、未复发转移组93例,对比其手术前后血清CXCL13水平差异,以及该指标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血清CXCL13水平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差异。结果:血清CXCL13,宫颈癌组术前24h(185.32±30.17pg/ml)高于术后24h(131.04±22.63pg/ml),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15.84±23.19pg/ml)(均P<0.05);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患者术前24h无差异(P>0.05),术后24h复发转移组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24h血清CXCL13水平预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复发转移的最佳截断值为132.70pg/ml,AUC为0.886[95%CI 0.838~0.934],此时灵敏度74.2%、特异度87.0%。logistics回归分析,FIGO临床分期Ⅱ期、低分化、宫颈浸润深度>1/2、合并宫旁浸润、合并淋巴结转移、术后24h血清CXCL13水平≥132.70pg/ml是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低水平CXCL13者术后无病生存时间优于高水平者(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CXCL13水平较高是远期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时间的一个因素。

2021 Vol. 29 (3): 595- [摘要]( 373 HTML (0 KB)  PDF (0 KB)  ( 22 )

孙丽艳 刘小艳 张 爱 陶萍萍 陆宇萍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主动脉峡部超声收缩指数(ISI)的意义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产科就诊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63例、轻度子痫前期34例、重度子痫前期23例,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测定4组孕妇胎儿的主动脉峡部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收缩末期最低点流速(NS)计算收缩指数(ISI),并记录围产儿预后。结果: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主动脉峡部PSV、NS、ISI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预后良好胎儿主动脉峡部PSV、NS、ISI大于预后不良胎儿(P<0.05)。Spearman分析显示,主动脉峡部PSV与胎儿预后呈负相关(rs=-0.801,P=0.017),NS、ISI与胎儿预后呈正相关(rs=0.796,0.805,P=0.022,0.01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尤其是子痫前期患者,其胎儿ISI减小与预后相关,可作为胎儿预后评估参考指标,其值显著减小说明胎儿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改变,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增高,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2021 Vol. 29 (3): 599- [摘要]( 379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高丽丽 习开超* 佟 雪 张素萍 白耀武 曹淑新

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02例临床资料,基于治疗方案分为甲组(20例)行甲氨蝶呤联合清宫术,乙组(29例)行阴式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肌壁修补术,丙组(30例)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清宫术,丁组(33例)行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肌壁修补术。分析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成功率、术前及术后1d和2d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GG)、预后指标(阴道流血时间、β-hGG恢复正常时间、瘢痕部位包块消失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宫腔粘连)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成功率甲组最低、手术时间乙组和丁组最长、住院时间甲组和丙组最长、术中出血量甲组和丙组最少(P<0.05);治疗后 β-hGG水平4组均下降(P<0.05),但甲组高于其他3组(P<0.05);阴道流血时间甲组和丙组最长、β-hGG恢复正常时间和瘢痕部位包块消失时间均甲组最长、月经复潮时间丙组最长、宫腔粘连比例甲组最低(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组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肌壁修补术治疗成功率、住院时间、术后1d和2d β-hGG水平、β-hGG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其他3组,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

2021 Vol. 29 (3): 603- [摘要]( 371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杨 慧1 袁新建2 付迎春1 苏 丽1 李亚粉1 徐莹莹1 赵艳玲1 王爱玲1

分析讨论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护士宣教方式,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医生整体化健康教育方式,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讨论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64.52%、中19.35%、低16.13%)高于对照组(高29.03%、中29.03%、低41.94%)且血糖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生整体化健康教育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优于传统的护士宣教方式,可更好的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

2021 Vol. 29 (3): 608- [摘要]( 217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杨龙腾1 颜 慧1 叶丽娅2 庞敏丽1

探讨高龄初产妇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表达及与产前抑郁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台州医院产前检查的年龄≥35岁初产妇300例作为高龄组,同期产前检查正常的<35岁初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产前有无抑郁将高龄组分为非抑郁(178例)和抑郁(122例)。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估高龄组产前抑郁程度,其中轻度抑郁41例、中度抑郁49例、重度抑郁32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DNF,连续监测法检测血清ACE。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产前抑郁产妇血清GDNF、ACE与HAMD-17评分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GDNF、ACE对高龄初产妇产前发生抑郁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GDNF水平,高龄组低于对照组,抑郁产妇低于非抑郁产妇,且在重度抑郁产妇最低、中度抑郁产妇其次、轻度抑郁产妇最高;血清ACE水平,高龄组高于对照组,抑郁产妇高于非抑郁产妇,且在重度抑郁产妇最高、中度抑郁产妇其次、轻度抑郁产妇最低(均P<0.05)。产前抑郁的高龄初产妇血清GDNF水平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ACE水平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DNF联合ACE预测高龄初产妇产前发生抑郁的曲线下面积为0.930,高于血清GDNF或ACE单独检测(P<0.05),且预测敏感度(94.0%)、特异度(88.0%)最高。结论:产前抑郁产妇血清GDNF水平降低、ACE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能是早期预测高龄初产妇产前抑郁的敏感指标。

2021 Vol. 29 (3): 611- [摘要]( 367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唐莉玲 仓艳红* 曹 晋

探究个体化产程管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及对分娩方式、分娩和结局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1—6月本院接收的80例产妇,依据不同的产程管理方案分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程管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加以实施个体化产程管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配合情况、分娩结局、产程时间以及不良情绪改善。结果:观察组分娩时配合情况(97.5%)优于对照组(77.8%),分娩方式好于对照组,自然分娩各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2.7±3.5分、14.8±3.6分)均低于对照组(15.6±4.0分、18.6±4.7分)(P<0.05)。结论:个体化产程管理可有效提高初产妇分娩配合程度和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发生,缩短了产程;与常规产程管理相比,更好地改善了产妇的不良情绪。

2021 Vol. 29 (3): 616- [摘要]( 380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崔红梅 关崇丽 吕 玲 张红红 何晓春

探讨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生率、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以 2010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妊娠结局。结果:完全性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017%(24/141 617),子宫破裂中位孕周37周(16~42周)。瘢痕子宫17例(56.7%),非瘢痕子宫13例(43.3%)。孕期发生子宫破裂10例(33.3%),产时发生20例(66.7%)。临床表现腹痛22例(73.3%),胎心异常17例(56.7%)。无一例孕产妇死亡,2例切除子宫。23例患者输血>1000ml 15例。与子宫破裂相关的围产儿死亡9例。与非瘢痕子宫发生子宫破裂比较,瘢痕子宫孕妇有更高产次(P<0.01)。结论:瘢痕子宫是完全性子宫破裂最主要高危因素,但其他原因也不少见。完全性子宫破裂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非瘢痕子宫破裂临床表现似乎更严重,大量输血率更高。

2021 Vol. 29 (3): 620- [摘要]( 391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张昊月 梅文娟 李 新

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就诊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普勒超声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动脉收缩与舒张期峰值流速比值(S/D),比较雌二醇及孕酮激素变化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雌二醇及孕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RI、PI、S/D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5);以RI<0.8为正常标准,治疗后RI指标恢复正常者妊娠占比(81.2%)最高(P<0.05);预测术后妊娠的动脉血流指标RI的特异性(91.9%)、准确性(86.1%)、AUC值(0.926)均高于S/D、PI(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在黄体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检测中能提供有效、可靠的影像资料,评估子宫动脉流动学变化,为术后妊娠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2021 Vol. 29 (3): 626- [摘要]( 303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综述
宫雅雯1 李圆龙2 崔 彤1 王树松1,2,3*

邻苯二甲酸酯是普遍存在的低毒性环境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通过干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这一重要内分泌途径产生生殖毒性,对男性(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生殖和激素分泌产生不利影响。邻苯二甲酸酯的暴露会导致胎儿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干扰男性(雄性)生殖系统发育,影响精子成熟和活力,对男性(雄性)生殖系统产生损伤,影响生育力。

2021 Vol. 29 (3): 629- [摘要]( 384 HTML (0 KB)  PDF (0 KB)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