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及产后抑郁发生及影响因素调查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口,570000)
Incidence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pression of advanced women during the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and after delivery in Haikou area
Hainan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Haikou, Hainan Province, 570000
摘要 对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海口地区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晚期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孕晚期、产后2个月、产后4个月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抑郁状态,分析孕晚期及产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5434例高龄孕产妇纳入本研究。抑郁发生率孕晚期为12.7%(690/5434)、产后2个月为2.4%(128/5434)、产后4个月为1.9%(102/5434),抑郁发生率孕晚期高于产后(P<0.05)。EPDS评分孕晚期(11.25±3.01分)与产后2个月(9.98±4.70分)、4个月(8.02±4.90分)均呈正相关(r=0.501、0.334,P<0.05)。孕晚期和产后抑郁孕产妇共811例纳入抑郁组,余4623例纳入正常组,两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不良孕产史、引/流产史、吸烟史、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孕母健康情况、与家人关系等均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不良孕产史、有引/流产史、有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异常、孕母健康情况异常、与家人关系较差等是高龄孕产妇发生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在孕晚期和产后的抑郁症发生率均较高,与家人关系、文化程度、不良孕产史、新生儿疾病等是孕产妇发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应重视高龄孕产妇心理行为改变,尽量避免或预防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发生。
关键词 :
高龄孕产妇 ,
抑郁症 ,
孕晚期 ,
产后 ,
问卷调查 ,
相关因素
引用本文:
吴朝杏 陈惠丽 轩妍. 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及产后抑郁发生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3): 437-.
WU Chaoxing, CHEN Huili, XUAN Yan. Incidence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pression of advanced women during the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and after delivery in Haikou area.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3): 437-.
链接本文:
https://www.zgjhsyx.com/CN/ 或 https://www.zgjhsyx.com/CN/Y2021/V29/I3/437
[1]
孙文婷1 丁露颖1 杨玉佳1 邵清春2 王 丽1* . 孕晚期孕妇分娩恐惧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11-.
[2]
彭玉芳 王晓娥 刘亚丹 张 静 江 明*.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04-.
[3]
付正娟 陈 静. 盆底超声参数诊断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康复治疗疗效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92-.
[4]
张 洁1 崔静静2 俞秋波3. 情绪调节策略、母婴健康素养与产妇产后抑郁的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05-.
[5]
何巧莲 任 飞 林 坤. 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比值预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效能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943-.
[6]
苏 琳1 李 莉1* 王 希1 彭晓竹1 蒋 丽1 李群珍2 苏焯然3 黄 秀4. “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妇女产后非意愿妊娠预防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847-.
[7]
陈熠明 陈桂儿. 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767-.
[8]
吴秋静1,2,3 张晓丽2,1* 丁枝珠2 王晓艺3 赵 娟4. 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1年停用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740-.
[9]
孙 薇 万 丽. 剖宫产全程一对一导乐陪伴对产妇情绪、疼痛及新生儿状态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703-.
[10]
梁 晨1 胡前前2 程 骞2*. HDP产妇引产中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640-.
[11]
肖新燕 李燕敏 朱立华*.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孕晚期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483-.
[12]
赵聪慧 王晓莹 杨 柳 张尊尊.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肌收缩力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573-.
[13]
吴 单 王露芽 何丽琳. 磁刺激联合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产后轻度子宫脱垂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6): 1434-.
[14]
王 昕1,2 茅群霞1,2* 邓猛聪1,2 朱昱嘉1,2 吴尚纯1 王宏伟3. 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质量评估工具信效度分析——服务提供者视角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6): 1225-.
[15]
肖新燕 孙书利*. GDM患者产后抑郁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6): 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