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任丽杰 李 琦 周 静 白 雪 杨 艳*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超重及肥胖妇女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5月发表的有关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超重及肥胖妇女GDM及妊娠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两名研究者对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进行资料提取,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章,包括5436名研究对象,与常规干预相比较,运动饮食干预不会减少超重及肥胖妇女GDM发生率(RR= 0.98,95%CI 0.87~1.11)与剖宫产率(RR=0.94 ,95%CI 0.87~1.02),但会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RR=0.83,95%CI 0.73~0.94)和妊娠期体重增加(MD=-0.69,95%CI -1.29~-0.09)。结论:由于干预时间较短或者孕妇依从性较差等原因,妊娠后开始的运动和饮食干预并不能有效预防超重或肥胖妇女GDM的发生或者降低其剖宫产率。针对超重或肥胖的育龄期女性,临床工作人员应在其孕前给予健康咨询,以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
2021 Vol. 29 (2): 216- [摘要](
438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
尹 燕1 金志春2* 杨雅琴1 唐 娜1 李 卉1
观察补肾益气和血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模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的作用与其机制。方法:构建DO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15 ml/kg),模型组(雷公藤多苷,50 mg/kg)、西药组(戊酸雌二醇,0.2mg /kg)与中药(补肾益气和血方)低剂量(4.31g/kg)、中剂量(8.62g/kg)、高剂量(17.25g/kg)组,每组8只。阴道涂片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蛋白;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法检测卵巢组织VEGF mRNA 表达。结果:①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显著延长,卵巢、子宫指数均显著下降,血清 FSH水平和FSH/LH 值显著升高,AMH、E2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益气和血方高剂量组能显著改善卵巢、子宫指数,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调高FSH和FSH/LH比值,提高E2、AMH水平(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FSH水平低,中药低、中剂量组E2水平高(P<0.01)。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VEGF及其受体flt-1、kdr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的中药干预后,flt-1、kdr蛋白和其相应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0.01),但与西药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补肾益气和血方可有效改善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减退,降低血清FSH和FSH/LH比值,提高E2、AMH水平,促进卵巢组织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VEGFR蛋白及其相应的mRNA表达有关。
2021 Vol. 29 (2): 221- [摘要](
370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
史生珍1 韩春英2 穆荣伟2 曾 帅2 王 龙2* 杨 英3 马 旭3
分析农村计划妊娠初产妇妊娠年龄流行趋势,为降低不良孕产结局发生风险和提高生育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参加甘肃省民乐县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且妊娠时末次月经为2013—2019年的2606名农村汉族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份初产妇妊娠年龄的情况,并应用简单线性回归和广义回归模型分析妊娠年龄的年度变化趋势;同时采用边际效应模型分析2013—2015年和2017—2019年妊娠年龄与2016年的差异,使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差异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研究对象的平均妊娠年龄从2013年的23.33岁(95% CI 23.14~23.52)上升至2019年的26.05岁(95% CI 25.68~26.42),P趋势<0.001;7年间平均妊娠年龄增加了2.72岁(95%CI 2.30~3.14),年平均增长0.26岁(95% CI 0.21~0.32)。边际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与2016年初产妇平均妊娠年龄的差异,从2013年的-0.78岁(95% CI-1.17~-0.39)上升到2019年的0.87岁(95% CI 0.43~1.32),P趋势<0.001;2013年与2019年平均妊娠年龄绝对差异达1.65岁,年平均增长0.26岁(95% CI 0.21--0.31)。结论:甘肃省民乐县农村初产妇平均妊娠年龄呈逐年增长趋势,提示妇幼健康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高龄妊娠的认识,以降低不良孕产事件的发生风险。
2021 Vol. 29 (2): 226- [摘要](
393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刘 莉 唐 婷*
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调查2017—2018年本院产前检查妇女1037例,参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524例(检查组)及未参与513例(未检查组);问卷调查两组相关知识、妊娠结局,分析妇女参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影响因素。结果:检查组妇女优生健康检查相关知识知晓评分优于未检查组,妊娠结局正常比例高于未检查组,不良妊娠结局低于未检查组,新生儿评分高于未检查组(均P<0.05);妊娠结局正常与不良结局妇女在计划妊娠、不知道孕前需健康优生检查、没必要孕前健康优生检查、没时间孕前健康优生检查、做过孕前健康优生检查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经logisitic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妇女参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因素为非计划妊娠、不知道要孕前健康优生检查、没必要参加孕前健康优生检查。结论:加强待孕妇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宣传教育,提高参与积极性,做好计划妊娠,降低不良妊娠发生。
2021 Vol. 29 (2): 230- [摘要](
635
)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
-
陈涓涓 谢正媛 赵 勤 孙 虹 杨汝文 叶汉风
为提高云南省各级妇幼计生机构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制定相关管理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2012年—2018年云南省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妇幼计生保健机构临床实验室的全血细胞细胞计数、常规生化、感染性标志物及尿液化学分析室间质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及分析。结果:7年间参评机构合格率由56%上升至100%,优秀率由8%上升至70%。常规生化合格率由51%上升至97%,全血细胞计数由81%上升至99%,感染性标志物由84%上升至96%,尿液分析由90%上升至100%。结论:通过室间质评活动,各级妇幼计生机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提高,检验水平显著提升。
2021 Vol. 29 (2): 234- [摘要](
403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周 伟
探讨生殖健康人才培养现状及需求,为加强生殖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生殖健康企业及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4.1%的企业在未来3年内需要生殖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企业对相关专业岗位需求为生殖健康咨询服务(91.2%)、优生优育服务(91.2%)、母婴保健服务(73.5%)。从业人员对相关专业课程和技能需求为妇产科(57.5%)、妇幼保健(42.5%)、法律法规知识(57.5%)、优生优育指导(64.4%)。结论:生殖健康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从业人员对生殖健康专业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知识需求迫切,可以通过制定统一规范的生殖健康服务与管理标准,建立生殖健康咨询师国家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等,促进生殖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2021 Vol. 29 (2): 237- [摘要](
304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
刘淑平1 孙 妮2* 李珍珍1
对比不同处理方案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Ⅱ型CSP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在子宫动脉栓塞后行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药物预处理后行宫腔镜下清宫术。对比两组手术、术后恢复、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子宫切除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18.7±4.7d)、月经恢复时间(34.1±6.5d)及β-hCG恢复时间(26.8±6.0d)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β-hCG下降率均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但观察组增加幅度更大,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29.2%)高于对照组(12.5%)(均P<0.05)。结论:采用药物预处理或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Ⅱ型CSP均可获得有效治疗,但药物预处理治疗后患者恢复时间更短,但应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2021 Vol. 29 (2): 240- [摘要](
324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徐 玮 蒋盈盈*
探讨孕激素受体(PGR)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30日—2019年5月30日本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孕妇110例(流产组),同期常规产前检查正常妊娠女性110例为正常组,检测两组PGR基因rs590688、rs1942836单核甘酸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结果:流产组rs590688、rs1942836 CC、rs1942836 TC基因型频率均高于正常组,rs1942836 TT基因型频率低于正常组,rs590688及rs1942836 C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rs590688 CC基因型(OR=2.05,P<0.05)、rs1942836 TC基因型以及CC基因型者(OR=1.35、2.88,P<0.05)发生复发性流产风险增加。结论:PGR基因rs590688、rs1942836位点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易感性显著相关,CC基因型发生复发性流产风险增加。
2021 Vol. 29 (2): 243- [摘要](
591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王小兰1 赵 洪2 陈 行3*
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清糖链抗原199 (CA125)、前列腺素2a(PGF2a)、脂联素(AD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22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痛经与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及其病灶体积;血清CA125、PGF2a、ADP水平变化以及对卵巢功能指标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的影响;观察术后6个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观察组痛经评分(1.83±0.23分)、经量评分(1.57±0.16分)、子宫体积(159.4±34.3 cm3)及病灶体积(18.46±5.32 cm3)均低于对照组,血清CA125(22.32±3.42U/ml)、PGF2a(237.54±54.38pg/ml)、ADP(8.15±2.04μg/ml)与对照组(51.83±9.42U/ml、425.91±60.32pg/ml、7.23±1.95μg/ml)有差异,血清FSH、LH及E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复发率(6.5%)与不良反应发生率(62.9%)均低于对照组(0、8.3%)(均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联合GnRH-α治疗子宫腺肌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痛经、经量等症状,缩小子宫及病灶体积,降低血清CA125、PGF2a水平,增高ADP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21 Vol. 29 (2): 246- [摘要](
301
)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
雷利娜 张镛镛 路莉娟
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宫腔灌注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生殖中心接诊的80例RIF不孕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观察组在胚胎移植前分离自体PBMCs并行宫腔灌注,对照组不进行PBMCs宫腔灌注。检测观察组宫腔灌注前后宫腔液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液中的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整合素αvβ3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宫腔灌注前相比,观察组宫腔灌注后宫颈管内分泌物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升高(355.85±65.74 ng/L比94.80±16.69 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14.29±1.78 ng/L比17.20±1.86 ng/L)(P<0.05)。两组D1、D3日培养液中LIF、整合素αvβ3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D5日的LIF及整合素αvβ3水平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胚胎种植率(32.5%比12.5%)、临床妊娠率(52.5%比27.5%)有差异(P<0.05),流产率(5.0%比0)无差异(P>0.05)。结论:RIF不孕症患者在胚胎移植前行自体PBMCs宫腔灌注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机体Th1/Th2免疫平衡,提高胚胎种植率及妊娠成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2021 Vol. 29 (2): 251- [摘要](
403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张 统1 李海萍2 张 琪1 刘 蓉1 任晓丽3*
探讨DNMT3L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1月在本院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137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体检137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DNMT3L基因多态性。采用直接基因计数法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使用Pearson拟合优度卡方统计量评估Hardy-Weinberg(HWE)平衡程度。使用Fisher's检验评估病例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无HWE平衡差异,rs8129776和rs7354779基因多态性无差异(均P>0.05),而rs113593938和rs2276248基因多态性有差异(P<0.05)。 在rs113593938多态性的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型中,病例组相较于对照组的OR(95%CI)分别为0.37(0.18~0.79)和2.69(1.23~5.88),在rs2276248多态性的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型中,病例组相较于对照组的OR(95%CI)分别为2.44(1.18~5.06)和0.34(0.15~0.81)。结论:DNMT3L rs8129776和rs735477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无关,而 rs113593938位点的隐性基因模型和rs2276248显性基因模型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有关。
2021 Vol. 29 (2): 255- [摘要](
655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蒋 艳 黄文英 赵佩汝 杜 静
探讨西医联合中医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疗效及对患者雌激素受体(ER)和Bcl-2蛋白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50例。西医组给予常规米非司酮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西医组,ER、Bcl-2水平低于西医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0.9±0.2)高于西医组,收缩期峰值速度(25.0±5.2 cm/s)、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5.5±0.9cm/s)低于西医组,总有效率(94.0%)高于西医组(80.0%),生活质量评分(89.1±7.9分)高于西医组(77.2±7.0分)(均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上加以中医活血化瘀法可更好地调节子宫肌瘤患者ER、Bcl-2、IL-2的表达水平,减慢子宫血液循环,提高生活质量。
2021 Vol. 29 (2): 258- [摘要](
297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王若茜 刘 莹 刘永奇
探究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前子宫切除术后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患者血清性激素、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及体质指数(BMI)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绝经前行子宫切除术且术后6个月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替勃龙片、观察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分别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6个月后BMI、性激素水平、BALP水平及卵巢功能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雌二醇(71.46±4.53pg/ml)高于对照组(65.80±5.42pg/ml),BALP水平(15.64±4.31μg/ml)低于对照组(21.57±5.74μg/ml),卵泡刺激素(7.83±1.62mU/ml)低于对照组(9.25±1.78mU/ml)(均P<0.05);两组窦状卵泡数均减少,但观察组(7.65±1.23个)多于对照组(5.51±1.04个)(P<0.05),两组BMI及子宫体积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改善绝经前子宫切除术且术后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患者雌激素水平与骨代谢,抑制卵巢功能下降,且未增加肥胖发生率。
2021 Vol. 29 (2): 262- [摘要](
328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王丽娟1 汤春辉2*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子宫腺肌症(AM)患者疼痛、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复发率影响。方法:将121例A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62),对照组宫内放置LNG-IUS,观察组给予GnRH-α联合LNG-IU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效果,包括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痛经视觉模拟量表(VAS)、月经失血图评分(PBAC),检测血清癌抗原125(CA125)、神经生长因子(NGF)、MMP-2和MMP-9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1.9%)高于对照组(76.3%),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痛经VAS评分及PBAC评分,以及血清CA125、NGF、MMP-2和MMP-9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率(3.2%)、不规则出血率(4.8%)及LNG-IUS脱落率(3.2%)均低于对照组(18.6%、62.7%、22.0%)(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4.8%)低于对照组(18.6%)(P<0.05)。结论:GnRH-α联合LNG-IUS治疗AM可显著改善痛经症状,降低脱落率及复发率,安全可行,其机制可能与调节MMPs表达有关。
2021 Vol. 29 (2): 266- [摘要](
343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郭 晨1 汪利群2
探讨不同药物联合宫腹腔镜探查手术治疗不孕症合并早中期(I、II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 年1月—2018年月1月在本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120例,均行宫腹腔镜术,切除病灶病理证实为I~II期EMs患者。根据术后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屈螺酮炔雌醇(II)和孕三烯酮治疗 3个月。术后随访1~1.5年,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术后第3个月CA125水平和视觉模糊评分(VAS)均较同组术前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血清FSH、E2及AMH水平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且两组亦无明显差异 (P>0.05)。屈螺酮炔雌醇组妊娠率(72.2%)高于孕三烯酮组(51.6%)(P<0.05)。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屈螺酮炔雌醇组(7.5%)低于孕三烯酮组(22.2%)(P<0.05)。结论:不孕症合并早中期EMs患者行宫腹腔镜手术后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或孕三烯酮治疗均有较好治疗效果,但屈螺酮炔雌醇(II)可获得更高的妊娠率及更少的药物不良反应。
2021 Vol. 29 (2): 271- [摘要](
285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王 娟 张仁琦 李 燕*
分析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处理方式对患者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患者210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意愿行术后辅助治疗,术后对照组(65例)常规护理和微波理疗,服药组(7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口服戊酸雌二醇人工周期2个月,联合组(71例)予人工周期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IUD)2个月。随访并评价效果。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膨宫液用量等围手术期指标无差异(P>0.05)。服药组和联合组术后残隔发生率(4.1%、5.6%)低于对照组(20.0%),内膜上皮化满意率(48.6%、67.6%)优于对照组(16.9%),所有患者的术后总妊娠率(192次,91.4%)高于术前(130次,61.9%),足月妊娠率(70.3%)优于术前(17.7%),而早产、流产、异位妊娠等发生率低于术前(均P<0.05)。30例发生流产,162例分娩者中阴道分娩(37.0%)低于剖宫产分娩(63.0%)(P<0.05)。所有患者均未产生子宫破裂、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3组间胎盘粘连、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纵隔子宫患者及时接受子宫纵隔切除术可明显提高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但术后辅助人工周期服药或放置IUD治疗结果无差异,仍有待前瞻性、长时程、大样本量研究。
2021 Vol. 29 (2): 275- [摘要](
353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刘 莹 孙 聪 李聪聪
探讨加减生化汤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4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72例,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西医组术后给予妈富隆和醋酸环丙孕酮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减生化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月经状况、血清激素水平以及治疗效果、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月经量、经期、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低于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4.4%)高于西医组(81.9%),不良反应发生率(1.4%)和复发率(1.4%)低于西医组(8.3%、9.7%)(均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后联合生化汤治疗能更有效降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和月经状况,且不良反应较少。
2021 Vol. 29 (2): 280- [摘要](
296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牛会坤 吴 娜 王素影 王 微 王 静 成秀兰 张会辰 郭战坤*
探究硫酸镁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患者分娩结局及胎儿生长受限率和内皮素(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从孕16周至分娩前,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分娩结局及胎儿生长受限率,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ET1、SOD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降低,且观察组(81.42±10.24mmHg、133.05±18.82mmHg)低于对照组(90.45±9.26mmHg、148.21±18.03)mmHg)(P<0.05);观察组剖宫产(38.7%)、发生胎儿生长受限比例(1.6%)均低于对照组(72.6%、8.1%)(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78.53±13.48ng /L)低于对照组(84.33±17.02ng /L),SOD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55.87±16.85nU /ml)高于对照组(49.35±15.30nU /ml)(均P<0.01)。结论:硫酸镁联合阿司匹林可更好地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结局,降低胎儿生长受限率,同时降低患者血清ET1水平、提高SOD水平。
2021 Vol. 29 (2): 284- [摘要](
317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张晨昕1 杨 珊2
探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本脲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P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市南开区水阁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盐酸二甲双胍单独治疗,观察组接受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合格列本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清VEGF、APN和Hcy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及24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VEGF和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和AP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本脲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血糖、血脂、血清VEGF、APN、Hcy水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021 Vol. 29 (2): 288- [摘要](
334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石 爽1 梁振新2 樊天云1 周曼丽1
分析延迟脐带结扎(DCC)与脐带挤压(UCM)对胎龄<34周早产儿黄疸、贫血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产科孕28~34周拟经阴道分娩的早产孕妇5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脐带结扎(ICC)组、DCC组和UCM组,比较各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及光疗率、新生儿脐血及足跟血的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值、新生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阻力指数(RI)。结果:出生后1d,新生儿胆红素DCC组及UCM组均高于ICC组(P<0.001),DCC组与UCM组无差异(P>0.05);出生后2d、3d,3组新生儿胆红素及光疗率无差异(P均>0.05);DCC组及UCM组新生儿脐血、出生后48h、72h足跟血Hb及HCT值高于ICC组(P<0.05),DCC组与UCM组无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后2h、48h,MCA血流动力学指标Vs及Vm值DCC组及UCM组均高于ICC组(P<0.05),但DCC组与UCM组无差异(P>0.05),3组新生儿Vd及RI值无差异(P>0.05)。结论:DCC与UCM在增加胎龄<34周早产儿血容量、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方面的效果相似。
2021 Vol. 29 (2): 292- [摘要](
374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张晓茗 折瑞莲* 韩志萍 覃慧君
研究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肾损伤分子1(KIM-1)、血管紧张素1(Ang-1)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早期肾损伤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HDCP患者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31例,子痫前期69例),肾损伤组64例(肾功能损伤)和非肾损伤组36例(肾功能正常),另选同期产前检查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尿β2-MG、KIM-1、Ang1水平及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对HDCP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尿素氮、尿酸、尿蛋白、尿蛋白/肌酐值,子痫前期组最高,妊娠期高血压组居中、对照组最低,GFR水平对照组最高、妊娠期高血压组次之、子痫前期组最低;尿β2-MG、KIM-1及Ang-1水平,子痫前期组最高、妊娠期高血压组次之、对照组最低 (P<0.05)。尿β2-MG、KIM-1、Ang-1水平,肾损伤组最高、非肾损伤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5)。尿β2-MG、KIM-1、Ang-1分别与尿素氮、尿酸、24h尿蛋白、尿蛋白/肌酐呈正相关(P<0.05),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0.881)最大。结论:β2-MG、KIM-1、Ang-1是HDCP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准确性最高。
2021 Vol. 29 (2): 293- [摘要](
298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张永香 孟 萍 段广庭
探究多柔比星联合拓扑替康治疗卵巢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02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2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多柔比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多柔比星联合拓扑替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学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33.0±154.0 n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70.8±16.2 ng/L)、肿瘤抗原CA125(283.7±198.3 U/L)、黄体生成素(283.7±198.3 U/L)和卵泡刺激素(20.6±1.2 U/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67.5±16.8 ng/L)和雌二醇(261.3±11.2 p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92.2%)高于对照组(70.3%),不良反应总发生(6.3%)低于对照组(23.4%)(均P<0.05)。结论:多柔比星联合拓扑替康治疗卵巢癌临床疗效显著,可保护患者卵巢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21 Vol. 29 (2): 300- [摘要](
562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石 硕 彭 凌 孙 涛*
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引导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对不孕症患者病耻感、健康知识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本院就诊的96例不孕症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入两组中。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8例作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IKAP引导的多元化健康教育的48例作为干预组。于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分别采用不孕症病耻感量表(IS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病耻感、生活质量评价,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健康知识进行调查,并了解6个月内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IS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干预组(78.27±6.30分)低于对照组(96.51±7.04分),对各项措施的依从性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护理后SF-36各项评分均提高,且干预组生理功能(82.91±7.60分)、心理功能(78.25±5.43分)、社会功能(77.14±5.53分)、总体健康(79.02±8.29分)均高于对照组(73.07±6.42分、66.20±6.39分、68.13±6.26分、68.03±7.36分)(P均<0.05)。结论:对不孕症患者实施IKAP引导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明显减轻患者病耻感,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提升其生活质量。
2021 Vol. 29 (2): 304- [摘要](
310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韩瑞钰 王雪莹 邓佩佩 和 伟 姚冠峰 郭 薇*
对胚胎培养液筛查胚胎染色体进行初步探讨,为优质胚胎无创筛查体系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集胚胎培养液86例和囊胚36例,其中56例为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胚胎培养液,30例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培养液。采用基因测序通用文库试剂盒对囊胚及胚胎培养液进行MALBAC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及文库构建,运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运用ChromGoTM2.0数据分析平台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及10M以上的片段缺失和(或)重复。结果:86例胚胎培养液中27例未检出染色体核型,其中前期收集36例标本,检出成功率41.7%;改进方法收集50例标本,检出成功率88.0%。对36例囊胚及其培养液染色体结果进行对比,IVF-ET 18例,染色体倍性一致率38.9%,非整倍体假阳性率50.0%,假阴性率0.0%;ICSI-ET 18例,染色体倍性一致率77.8%,非整倍体的假阳性率16.7%,假阴性率5.6%。结论:ICSI-ET受精方式在胚胎培养液用于胚胎染色体的筛查中优于IVF-ET;建立完善的培养液收集流程利于胚胎染色体检测。
2021 Vol. 29 (2): 308- [摘要](
292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
朱 赛 逄树婷 辛 妮*
探讨精子DNA损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胚胎及临床结局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7月本院行IVF治疗、女方≤35岁的夫妇2008对进行临床分析。所有男性患者均行精液常规检查以及精子DNA检查。按照DNA受损精子所占百分比(DFI)分为DFI <15%组90例、15%~30%组1831例、≥30%组87例,比较3组基本情况、精液常规、胚胎培养和临床结局。结果: DFI <15%组、DFI 15%~30%组男性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率均高于DFI≥30%组 (P<0.05);3组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时间、女方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素、用药Gn总量和总天数无差异,平均获卵数、成熟卵率、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和囊胚形成率无差异(均P>0.05)。DFI<15%组90例中55例、DFI 15%~30%组 1831例中1154例和DFI≥30%组87例中54例进行了新鲜胚胎移植,3组平均移植胚胎数、移植卵裂期胚胎率、移植囊胚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等无差异(P>0.05)。Pearson分析显示,DFI与体质指数(r=0.314, P=0.722)及年龄(r=0.159,P=0.873)均无相关性。结论:精子DNA损伤会影响精子质量,但对IVF-ET培养的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无影响。
2021 Vol. 29 (2): 311- [摘要](
317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吴 蓉 谢海林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在妊娠早、中、晚期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年—2019年1月本院行产前检查孕妇106例临床资料(孕妇组),其中妊娠早期25例、中期38例、晚期43例;同期本院体检健康非妊娠女性106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孕妇组产前检查时、对照组体检时取血清检测甲状腺激素、TPO-Ab并比较。结果:孕妇组妊娠早期、中期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妊娠早、中、晚期FT3、FT4水平低于对照组,TPO-A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孕妇组妊娠晚期TPO-Ab阳性率低于早期(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孕妇妊娠早、中期血清TSH与TPO-Ab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妇妊娠早、中、晚期存在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PO-Ab水平改变,提示对临床评估孕期甲状腺疾病可能有一定作用。
2021 Vol. 29 (2): 315- [摘要](
327
)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
肖 戈 尹 杰 陈向新 何国伟 吴亚斌 林靖波* 陈清标
观察显微镜经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MSV)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精液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水平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2019年5月本院行手术治疗的206例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开放组(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开放手术,124例)和MSV组(MSV,82例)。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前后精液FSH、LH、T水平变化。结果:MSV组手术时间(91.8±4.7min)长于开放组(57.1±4.7min),住院时间(3.7±0.5d)短于开放组(7.3±0.9d),其切口VAS评分(1.1±0.3分)小于开放组(7.5±1.7分)(P<0.05)。两组术后精子密度、精力活力、精子活率、精子正常率及A+B级活力精子率较手术前均升高,且MSV组均高于开放组(P<0.05)。MSV组睾丸动脉识别率、精液质量改善率均高于开放组,睾丸鞘膜积液、阴囊水肿发生率和静脉曲张复发率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精液FSH、LH较术前均降低、T升高,且MSV组改善幅度优于开放组(P<0.05)。术后1~12个月累计妊娠率MSV组(73.2%)高于开放组(46.8%)(P<0.05)。结论:MSV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症能显著改善患者精子质量和生殖内分泌激素失调,虽然其手术时间较长,但具有对动脉识别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切口疼痛轻,术后1年内配偶妊娠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1 Vol. 29 (2): 319- [摘要](
283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赵 珂1 王 艳2 陶 颖3
探讨不同卵巢储备女性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中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AMHRⅡ)、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30日—2019年5月30日在天津爱维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110例,根据患者卵巢功能分为卵巢功能正常组43例、卵巢功能减退(DOS)组37例、卵巢早衰(POF)组30例。获取各组卵泡液及颗粒细胞, qRTPCR法检测AMHRⅡ、FSHR、LHR m 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POF组年龄、体质指数、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高于正常组和DOS组,窦卵泡个数、获卵个数、AMH、雌二醇(E2)、孕酮(P)低于正常组和DOS组(P<0.05)。AMHRⅡ、FSHR、LHR相对表达量POF组最低、DOS组次之、功能正常组最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正常组FSHR与LHR、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LHR与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均P<0.05);DOS组FSHR与LHR、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 POFFSHR与AMHRⅡ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卵巢储备女性AMHRⅡ、FSHR、LHR表达量存在差异,提示其可能参与了卵巢储备异常的发生。
2021 Vol. 29 (2): 324- [摘要](
314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肖莉莎1 张 攀2
分析卵巢打孔术配合来曲唑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排卵率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8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8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卵巢打孔术配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来曲唑,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成熟卵泡数(1.9±0.8个)、成熟卵泡直径(23.5±3.7mm)、排卵率(91.4%)、妊娠率(51.4%)均高于对照组(1.5±0.6个、20.4±3.5mm、71.1%、26.7%),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TC、TG、体质指数、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卵巢打孔术配合来曲唑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提高PCOS不孕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改善性激素、血脂水平和体质指数。
2021 Vol. 29 (2): 328- [摘要](
603
)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
杨雅嵋 王文平 瞿大成*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活性氧(ROS)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150例(GDM组),同期健康体检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AOPP、ROS水平并行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GDM组体质指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 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年龄、孕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无差异(P>0.05)。GDM组血清AOPP、RO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OPP、ROS与GDM患者IR指标(FINS、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BMI、TG、ALT、AOPP、ROS是GDM患者IR的危险因素。结论:GDM患者血清AOPP、ROS水平异常升高,且与IR有密切关系。
2021 Vol. 29 (2): 332- [摘要](
308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常丽花1 梁婉琪1* 李艳川2 张星星1 张 美1 王 静1
探究血清胱抑素C(Cys C)、尿肾损伤分子-1(KIM-1)、尿β2微球蛋白(β2-MG)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HDCP)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89例临床资料,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子痫前期组(n=31)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n=58),另选35例同期体检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清Cys-C、KIM-1、β2-MG水平及对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子痫前期组24h 尿蛋白量、肌酐清除率(Ccr)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Cys-C、KIM-1、β2-MG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子痫前期组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ys-C、KIM-1、β2-MG与24h尿蛋白均呈正相关(r=0.796、0.638、0.579,P<0.05); Cys C、KIM-1、β2-MG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伤的AUC分别为0.847、0.852、0.878,其截断值分别为0.76mg/L、1.54mg/L、7.41ng/L,三者联合诊断具有最大的AUC,其敏感度(93.6%)、特异度(88.2%)和准确度(89.6%)最高。结论:血清Cys C、尿KIM-1及尿β2-MG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DCP患者病情进展,联合检测对HDCP患者肾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2021 Vol. 29 (2): 336- [摘要](
299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徐 丹 孙海燕 董士业
探讨妊娠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微小RNA-21(miR-21)、miR-155表达水平及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本院就诊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ITP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ITP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79例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21、miR-155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并计算Th17/Treg比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IL)-10、IL-17、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Pearson法分析妊娠期ITP患者miR-21、miR-155与Th17/Treg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ITP发生的因素。结果: ITP组miR-21、miR-155、Th17细胞、Th17/Treg、IL-17、IL-2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Treg细胞、TGF-β、IL-10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ITP组miR-21、miR155与Th17/Treg水平均呈正相关(r=0.538、0.526,P<0.05),miR-21、miR-155、Th17/Treg水平与IL-17、IL-21水平呈正相关,与TGF-β、IL-10水平呈负相关(P<0.05);miR-21、miR-155、Th17/Treg是影响妊娠期IT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ITP患者Th17/Treg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且Th17/Treg失衡状态可能与miR-21、miR-155水平密切相关。
2021 Vol. 29 (2): 340- [摘要](
281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秦 爽 孟文颖 杨 洁 赵建莉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糖化血清白蛋白(GA)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9月本院检查分娩的单胎足月产妇1362例,其中GDM孕妇245例,非GDM孕妇1117例。收集两组孕妇基本资料,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酶法检测GA水平。根据GA水平中位数将GDM组分为高GA组(121例)和低GA组(124例),比较两组新生儿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GDM组孕妇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HbA1c、GA水平均高于非GDM组(P<0.05);新生儿发生呼吸系统疾病GDM组(13.5%)与非GDM组(11.4%例)未见差异;GD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2805.6±317.3g)、剖宫产占比(29.4)高于非GDM组(2742.7±322.5g、18.6%),出生1 min Apgar评分(8.7±0.4分)低于非GDM组(9.0±0.5分),新生儿发生死亡、巨大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发并发症、高胆红素症比例均高于非GDM组(P<0.05)。GDM组中高GA组新生儿发生呼吸系统疾病(19.0%)高于低GA组(8.1%)(P<0.05),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NRDS、呼吸暂停、窒息、湿肺、肺炎、气胸发病比例无差异(P<0.05);孕晚期HbA1c水平升高、GA水平升高、剖宫产是影响GDM孕妇发生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GDM孕妇孕晚期血清GA水平升高,且是影响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监测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及早干预治疗,对改善新生儿生存质量有一定临床意义。
2021 Vol. 29 (2): 345- [摘要](
349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闵治红 杜巧玲
探讨子痫前期产妇外周血和胎盘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住院的轻度子痫前期(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重度组)各56例,同期本院就诊正常孕产妇56例(正常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产妇分娩时外周血清PLGF和sVEGFR-1蛋白水平,PR-PCR测定胎盘PLGF和sVEGFR-1 mRNA水平,分析孕产妇病情及妊娠结局。结果:血清和胎盘组织中PLGF蛋白水平均重度组<轻度组<正常组,血清和胎盘组织中sVEGFR-1蛋白水平重度组>轻度组>正常组(均P<0.05)。子痫前期患者血清PLGF和胎盘PLGF蛋白水平与24h蛋白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负相关,血清和胎盘sVEGFR-1 蛋白水平与24h蛋白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正相关(均P<0.05)。正常组、轻度组和重度组分别有1例、6例和15例围生儿出现临床结局不良(P<0.05),妊娠结局不良产妇外周血清和胎盘PLGF mRNA水平均较妊娠结局正常孕妇低,血清和胎盘sVEGFR-1 蛋白水平较妊娠结局正常孕妇高(均P<0.05)。 结论:子痫前期孕产妇外周血和胎盘组织PLGF和sVEGFR-1水平可能与PE病情程度及围产儿结局有相关性。
2021 Vol. 29 (2): 350- [摘要](
305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张 兰 曾 利 陶新梅
分析正常育龄妇女TORCH-IgM检测的意义,探讨不良妊娠史与TORCH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20年3月本院行TORCH-IgM抗体检测的正常育龄妇女6000例,采集血样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ORCH-IgM抗体,分析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及其他微生物(O)筛查阳性率。另外检测不良妊娠史孕妇60例及胎儿脐血TORCH感染情况,与同期正常妊娠孕妇相比较。结果:6000例正常育龄妇女TORCH-IgM检测阳性率为2.23%,其中HSV-IgM阳性率(1.37%)高于TOX-IgM(0.23%)、RV-IgM(0.30%)、CMV-IgM(0.33%)(P<0.05)。不良妊娠史孕妇Tox、RV、CMV、HSV感染率(8.33%、11.67%、10.00%、25.00%)均高于正常妊娠孕妇(0、0、0、1.67%),有不良妊娠史孕妇新生儿脐血Tox、RV、CMV、HSV感染率(6.67%、10.0%、8.33%、20.00%)均高于正常妊娠新生儿感染率(0、0、0、0),其孕中期、孕晚期TORCH感染阳性率(18.33%、20.00%)高于孕早期(6.67%)(P<0.05)。结论:正常育龄妇女应在孕前进行TORCH-IgM检测,尤其是有不良妊娠史待孕女性,需将其作为产前筛查常规项目,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
2021 Vol. 29 (2): 355- [摘要](
292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李 伟1 王宏桥1* 李华林2
探讨超声检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病例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行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并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的孕妇111例。分析不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及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病例染色体异常的发生风险。结果:111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胎儿中,CMA异常23例(20.7%);脑发育畸形胎儿其CMA异常检出率(31.3%)高于神经管缺陷胎儿(12.7%)(P=0.017);中枢神经系统合并其他系统畸形胎儿CMA异常检出率(37.1%)高于单纯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胎儿(13.2%)(P=0.004)。CMA异常检出率最高的为前脑无裂畸形,且高于非前脑无裂畸形(P=0.018,OR=5.830);CMA异常检出率最高的合并心血管系统畸形高于非心血管系统畸形(P=0.008,OR=9.000)。结论:超声检查胎儿前脑无裂畸形或合并心血管畸形者,染色体异常发生风险最高。
2021 Vol. 29 (2): 358- [摘要](
349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刘红雪 韩 笑 张慕玲*
测定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浆miR-197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本院就诊的GDM患者84例、糖耐量正常孕妇84例和糖耐量异常孕妇50例。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浆miR-197水平,放射免疫法及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葡萄糖(FPG)水平。应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197与FINS、FPG、HOMA-IR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miR-197预测GDM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GDM患者miR-197的相对表达量(1.86±0.13)低于正常孕妇(7.02±0.44)和糖耐量异常孕妇(4.595±0.20)(F=78.00,P<0.001)。相关分析显示,GDM组miR-197的表达与FPG、FINS、HOMA-IR均呈负相关(r=-0.862、-0.874、-0.939,P=0.01),miR-197预测GDM的敏感度(79.1%)和特异度(88.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 CI:0.890~0.957,P=0.00)。结论:血浆miR-197在GDM患者中低表达,其水平与血糖相关指标密切相关,有望成为临床诊断GDM的潜在指标。
2021 Vol. 29 (2): 362- [摘要](
358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胡红彦1 迟玉君1 刘 杰2
探讨超声检测剖宫产瘢痕妊娠部位血流参数特点及对清宫术中出血量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确诊CSP患者98例为观察组、同期剖宫产术后正常妊娠孕妇90例为对照组临床资料,均采用超声检测胚胎种植处滋养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流速(S/D),孕囊区域内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血流指数(VFI)。结果:RI、PI、S/D值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中CSPI型与CSPII+Ⅲ型者间无差异(P>0.05);CSPII+Ⅲ型患者VI、FI、VFI值高于CSPI型患者及对照组(P<0.05),而CSPI型患者与对照组VI、FI、VFI值无差异(P>0.05);观察组中,血β-HCG≥40000U/L患者的RI值小于血β-HCG<40000U/L患者(P<0.05),PI、S/D值无差异(P>0.05),血β-HCG≥40000U/L患者的VI、FI、VFI值大于血β-HCG<40000U/L患者(P<0.05)。观察组CSP患者RI、VI、FI、VFI值与血βHCG值无相关性(P>0.05);行超声监视下清宫术中出血量≥100ml与<100ml的患者RI、PI、S/D值无差异(P>0.05),VI、FI、VFI值出血量≥100ml者大于<100ml者(P<0.05)。β-HCG+VFI值对清宫术中出血量≥100ml预测效能最佳,敏感性82.4%、特异性78.3%。结论:CSP患者胚胎种植处血流呈低阻状态,三维能量血流参数对诊断CSP和预测清宫术中出血量有参考价值。
2021 Vol. 29 (2): 365- [摘要](
298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于新颖1 季 静2*
探讨HPV E6/E7 mRNA(Aptima)和HPV DNA二代杂交捕获(HC2)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及以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100例,给予Aptima和HC2检测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最终确诊慢性炎症9例,CIN1级23例,CIN2级34例,CIN3级22例,宫颈癌12例;CIN2、CIN3和宫颈癌患者HPV E6/E7 mRNA分别为[9003.82(6780.88,11021.80)copies/ml,27801.19(16781.29,32011.88)copies/ml和6770.28(4100.28,7220.22)copies/ml],高于慢性炎症、CIN1患者(P<0.05);Aptima检测诊断CIN2及以上病变的灵敏性(82.4%)低于HC2检测(94.1%),而特异性(56.3%)高于HC2检测(21.9%)(P<0.05),诊断CIN2及以上病变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两种检测无差异(P>0.05)。结论:Aptima与HC2检测在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中有一定诊断效果。
2021 Vol. 29 (2): 370- [摘要](
288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贺 英1 马春星1 王 静1 贺红梅2
探讨绝经后女性宫腔积液分流管理中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确诊的绝经后宫腔积液300例,均经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术确诊。测定血清HE4、CA125水平及阳性率,评估HE4、CA125鉴别诊断宫颈积液者良恶性疾病的效能。结果:300例中原发子宫内膜癌33例,良性子宫内膜疾病267例;子宫内膜癌者HE4(126.93±42.79 pmol/L)、CA125(41.49±17.27 U/ml)水平均高于良性疾病者(73.98±26.75 pmol/L、22.22±10.64 U/ml),HE4阳性率(33.3%)、CA125阳性率(63.6%)均高于良性疾病者(0,12.0%)(均P<0.05);阴道出血发生率在子宫良恶性疾病者间未见差异(P>0.05)。ROC曲线显示,HE4联合CA12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0.948,HE4敏感性最高为81.8%,CA125特异性最高为91.8%。结论:血清HE4联合CA125鉴别诊断绝经后宫腔积液患者良恶性病变效能较高,有利于其分流管理。
2021 Vol. 29 (2): 373- [摘要](
354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李 玲1 贺晓琪2 高 勇1*
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盆腔肿物患者256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52例、卵巢良性肿瘤47例、卵巢恶性肿瘤57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CA199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E4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CA125、HE4水平高于内膜异位囊肿组和良性肿瘤组,内膜异位囊肿组患者CA125、CA199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均P<0.05);血清CA125、CA199、HE4单独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阳性率分别为62.5%、45.4%、0.7%,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3.0%;ROC曲线分析,血清CA125、CA199、HE4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敏感度分别为62.5%、45.4%、0.7%、73.0%,特异度分别为61.5%、79.8%、75.0%、48.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2、0.634、0.601、0.611。结论:血清CA125、CA199可作为鉴别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卵巢良性囊肿的肿瘤标志物,3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灵敏度。
2021 Vol. 29 (2): 377- [摘要](
342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于 爽 王 瑚
探讨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孕妇30例、轻度ICP孕妇62例及重度ICP孕妇38例,均行血清可溶性ICAM-1(sICAM-1)、可溶性VCAM-1(sVCAM-1)、TNF-α及血脂检测,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清sICAM-1、sVCAM-1、TNF-α对ICP诊断价值。结果:ICP孕妇血清sICAM-1、sVCAM-1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CP组血清sICAM-1、sVCAM-1、TNF-α水平均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ICAM-1、sVCAM-1、TNF-α诊断IC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95%CI:0.769~0.908)、0.831(95%CI:0.747~0.915)、0.832(95%CI:0.759~0.905),敏感度分别为79.4%、78.6%、77.2%,特异度分别为79.6%、80.1%、82.3%。诊断重度IC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95%CI:0.711~0.884)、0.751(95%CI:0.645~0.857)、0.771(95%CI:0.676~0.866),敏感度分别为80.1%、81.6%、75.4%,特异度分别为75.8%、72.4%、82.5%。结论:ICAM-1、VCAM-1、TNF-α表达异常可能在ICP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可能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
2021 Vol. 29 (2): 381- [摘要](
286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简燕琳 王 英 李成利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肌瘤剔除术或带瘤对妊娠结局影响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且均顺利妊娠分娩73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4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保守组43例,住院行保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妊娠期甲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发生率无差异(P>0.05);手术组与保守组剖宫产(89.1%、86.0%)、胎儿窘迫(13.0%、9.3%)、产后出血(2.2%、4.7%)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但手术组发生胎膜早破(17.4%)、早产(13.0%)几率均高于保守组(4.7%、2.3%)(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是否携带肌瘤对妊娠结局并无明显影响。
2021 Vol. 29 (2): 385- [摘要](
308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樊祯翠 徐志红
调查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发病情况,分析影响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四川省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产前检查孕妇2864例临床资料,记录年龄、生育史、家族史、疾病史、文化程度、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及甲减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孕妇甲减发生率,分析影响妊娠期甲减的相关因素。结果:2864例孕妇中发生甲减248例,患病率为8.7%,其中临床甲减38例,亚临床甲减210例;孕妇年龄≥35岁、产次>3次、有自然流产史、甲减家族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其妊娠期甲减发生率提高(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因素均为导致妊娠妇女发生妊娠期甲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甲减以亚临床甲减较多见,临床针对有危险因素孕妇更应注意甲减的发生,并予以及时干预以降低甲减风险带来的不良妊娠。
2021 Vol. 29 (2): 388- [摘要](
353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王桂芳
分析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放置防粘连膜或注水球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04例病例资料,均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根据术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分组,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组(32例),术后放置防粘连膜为防粘连膜组(35例),术后放置注水球囊组(37例)。比较3组临床疗效和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两年妊娠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两年分娩率防粘连膜组(94.3%、76.5%)与注水球囊组(89.2%、72.2%)均大于IUD组(65.6%、41.7%)(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宫腔粘连评分IUD组(37.5%、9.1±1.5分)大于注水球囊组(11.4%、4.3±1.1分)和防粘连膜组(16.2%、4.7±1.2分)(均P<0.05);防粘连膜组与注水球囊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两年分娩率、宫腔粘连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对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宫腔内放置防粘连膜或注水球囊均能改善患者月经情况,且能有效预防宫腔再粘连,提高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分娩率,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2021 Vol. 29 (2): 392- [摘要](
390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米娜娃尔·吾提库 曹春宁 纪甜甜 徐秀梅 周 静 杜 静 翟 虹*
探讨使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TVS 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效果。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2019年2月本院就诊的不孕不育女性患者45例临床资料, 患者均行TVS 4D-HyCoSy检查,收集患者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和随访1年妊娠情况。结果:TVS 4D-HyCoSy 检查,45例中有24例见双侧输卵管堵塞,14例单侧输卵管阻塞,7例输卵管通畅,阻塞率为84.4%。30例(66.7%)有轻微腹痛,12例(26.7%)有轻微恶心,4例(8.9%)呕吐。随访1年显示,有5例自然妊娠,其中3例为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检查通畅,1例为单侧阻塞、1例为双侧阻塞。 结论:TVS 4D-HyCoSy评估诊断输卵管畅通性效果较好,方法简便经济,无创,副作用小,患者接受度高。
2021 Vol. 29 (2): 396- [摘要](
283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栾泽东 张晓平 孙晓燕 王晓燕 刘亚琴 邹艳丽 李松洋 王好玲 杨 楠*
探讨影响早孕期(孕11~14周)胎儿心脏二维超声成像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查的692例孕妇临床资料,均为单胎妊娠。采用上腹部横切面(UAT)、四腔心切面(4C)、左室流出道切面(LVOT)、右室流出道切面(RVOT)和三血管-气管切面(3VT)对胎儿心脏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上述5个切面的显示情况,记录孕妇年龄、孕产史、胎儿顶臀径、孕妇体质指数、探头适度加压后孕妇的腹壁厚度和腹壁下陷深度,分析影响胎儿心脏二维超声成像的影响因素。结果:692例胎儿UAT、4C、LVOT、RVOT和3VT切面二维超声显示率分别为83.2%(576/692)、91.3%(632/692)、67.3%(466/692)和63.3%(438/692)、61.0%(422/693)。单因素分析,各切面显示组与未显示组在孕产史、胎儿顶臀径、孕妇体质指数、孕妇腹壁厚度及腹壁下陷深度均具有差异(P<0.05),而孕妇年龄未见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胎儿顶臀径<64mm、孕妇腹壁厚度≥35mm及腹壁下陷深度<10mm均是早孕期胎儿心脏二维超声成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孕期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时要综合分析影响超声成像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改善相应因素的影响,以获取较清晰的超声图像,提高早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检出率。
2021 Vol. 29 (2): 399- [摘要](
339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李建薇 高学军 王 欣 赵会荣*
探究孕妇剖宫产前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剖宫产孕妇127例,根据剖宫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将其分为新生儿血糖正常组(97例)和新生儿低血糖组(30例)。对剖宫产前孕妇采用化学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肽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GHb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C肽、GHb与新生儿血糖水平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C肽、GHb水平对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价值;并对影响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新生儿低血糖组孕妇血清C肽(1.27±0.32 ng/ml)、GHb(5.24±0.65%)水平均高于新生儿血糖正常组孕妇(0.93±0.27 ng/ml、4.65±0.57%)(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肽、GHb表达与新生儿血糖值呈负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剖宫产前孕妇血清C肽、GHb诊断新生儿低血糖的AUC分别为0.785、0.713,截断值分别为1.121 ng/ml、5.142%,此时灵敏度分别为77.6%、63.3%,特异性分别为73.4%、75.7%,二者联合检测AUC为0.841,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1%、85.2%。血清C肽、GHb高表达及妊娠期糖尿病是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前孕妇血清C肽、GHb水平可能作为评估新生儿低血糖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2021 Vol. 29 (2): 403- [摘要](
288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邹春玲1 王黎明1 沈晓萍2
分析血清肝再生磷酸酶-3(PRL-3)在高、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表达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1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浆液性卵巢癌106例为观察组,按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提出的分级系统,分为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45例(低级别组)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61例(高级别组),另选同期本院体检健康女性98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PRL-3表达并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PRL-3水平对高、低级别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及高血压比例无差异(P>0.05),高级别组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比例高于低级别组(P<0.05)。血清中PRL-3表达水平高级别组最高(2.61±0.72),低级别组次之(1.39±0.69),对照组最低(1.16±0.43)(P<0.05),但不同分期患者表达水平未见差异。血清中PRL-3水平诊断高、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95%CI:0.811~0.940),截断值为1.95,灵敏度为90.2%,特异性为77.8%。结论: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血清PRL-3表达上调,且高级别患者高于低级别患者,PRL-3对鉴别诊断高、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有一定价值。
2021 Vol. 29 (2): 407- [摘要](
611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鲁 霞 肖 琳 柯金萍 曹党恩*
探讨开腹肌瘤剔除术与药物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分别行常规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药物组)或行开腹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并发症、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有改善,且手术组低于药物组(P<0.05);手术组临床总有效率(91.7%)高于药物组(80.0%),患者发生体乏、发热、嗜睡、肌肤痒、恶心呕吐、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几率(13.3%)低于药物组(43.3%)(均P<0.05)。结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应用开腹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更好地调节和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效果优于米非司酮药物治疗。
2021 Vol. 29 (2): 411- [摘要](
291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王一琳 徐 红 鲍正娟 朱 雪 石 琴*
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焦虑、抑郁评分和避孕知识掌握、避孕措施落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未婚人工流产女性9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其接受PAC服务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和避孕措施落实效果。结果: 接受PAC服务前对象抑郁、焦虑评分为(58.38±3.71分)、(59.11±2.67分),较PAC服务后的(40.44±2.64分)、(42.08±3.69分)显著降低(P<0.05)。接受PAC服务后术后避孕知识优良率(98.9%)高于服务前(83.3%),避孕措施落实率(100%)高于服务前(28.9% )(均P<0.05)。结论: 流产后关爱服务应用于未婚人工流产者,能更好地改善妇女抑郁、焦虑情绪,增加避孕知识,提高流产后避孕措施落实率。
2021 Vol. 29 (2): 414- [摘要](
340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
谢梦潇 王 欣*
随着剖宫产并发症的出现,安全的自然分娩愈发为临床所重视。催引产已经成为产科处理高危妊娠,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的主要临床手段。不同催引产方法临床效果不同,安全性也不同。关注有效性的同时,安全性也尤为重要。如何选择适宜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方法,关系到引产成功率和母儿安全。本文将从国内外对促宫颈成熟及催引产方法的安全性研究,特别是产科常见并发症的促宫颈成熟及催引产方法的选择进行综述。
2021 Vol. 29 (2): 417- [摘要](
332
)
HTML
(0 KB)
PDF
(0 KB)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