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尚纯
2020 Vol. 28 (7): 970-971 [摘要](
359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
张敏 张学宁 周健 巴磊 林洁 杨月华 施雯慧 孙志明*
系统性评估中国妇女使用MCu375与TCu380A宫内节育器(IU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各文献库从建库至2018年12月国内外发表的涉及MCu375与TCu380A IUD的随机对照或类随机对照研究,使用Endnote x7及RevMan5.3.3软件筛选、评估和综合分析文献。结果:共纳入13篇合格文献,妇女使用IUD第6,12,24个月MCu375的意外妊娠率高于TCu380A,RR(95%CI)分别为6.96(1.59~30.50),1.95(1.51~2.53)和1.90(1.16~3.13);第6,12个月的脱落率高于TCu380A,RR(95%CI)分别为2.40(1.29~4.47),2.51(2.09~3.01),均有统计学差异。第6,12,24个月的因症终止率两种IU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妇女使用MCu375的妊娠率高于TCu380A。
2020 Vol. 28 (7): 972-976 [摘要](
488
)
HTML
(0 KB)
PDF
(0 KB)
(
0
)
-
-
张忠元 易蕾 杨晓艳
探究血管生成因子A(VEGF-A)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5只SD健康雌性大鼠,正常大鼠组5只,余30只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并分别干预(模型组、丹那唑组、VEGF-A抑制剂组各10只)。检测各组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cl-2、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VEGF-A抑制剂组E2、P、FSH、LH水平,CRP、IL-8、IL-6水平,VEGF、HIF-1α及Bcl-2、caspase3相对表达量均低于丹那唑组、模型组,Bax相对表达量高于丹那唑组、模型组(均P<0.05)。结论:使用VEGF-A抑制剂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能够调控其性激素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和异位内膜组织生长,促进异位内膜组织凋亡。
2020 Vol. 28 (7): 977-980 [摘要](
475
)
HTML
(0 KB)
PDF
(0 KB)
(
7
)
-
华诏召 李大娜 吴安芹 曹婷 罗实
探讨Elabela/APJ信号通路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20只,雄性SD大鼠10只,1:2合笼阴见栓后第14天麻醉建立子痫前期大鼠模型。采用尾动脉收缩压法检测手术前后大鼠血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大鼠尿蛋白及肌酐含量,检测胎鼠、胎盘体质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胎盘Elabela、G蛋白偶联受体(APJ)、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胚胎生长因子(PLGF)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检测胎盘组织VEGF、PL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1,7d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尿白蛋白及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术前两组大鼠各指标无差异(P>0.05);模型组术后1,7d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模型组孕鼠妊娠胎鼠死胎率高于假手术组(P<0.05),胎鼠体质量及胎盘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Elabela蛋白、APJ蛋白、VEGF蛋白、PLGF蛋白、VEGF mRNA、PLGF mRNA表达水平假手术组分别为1.00±0.10、0.96±0.09、1.31±0.07、1.04±0.10、3.62±0.35、5.23±0.66,模型组与之相比,大鼠胎盘内Elabela、APJ表达水平(0.30±0.03,0.21±0.02)、VEGF、PLGF蛋白表达水平(0.66±0.06,0.25±0.02)和VEGF mRNA、PLGF mRNA表达水平(1.09±0.26;2.17±0.28)均降低(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鼠胎盘组织内Elabela、APJ表达减少,Elabela/APJ信号通路功能被抑制,其可能通过抑制VEGF及PLGF在胎盘中的表达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2020 Vol. 28 (7): 981-985 [摘要](
503
)
HTML
(0 KB)
PDF
(0 KB)
(
7
)
-
-
沈庆君 赵春梅 李洁明 熊文雯 韩碧晴 曾俐琴*
探讨和评价对广州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4所高校的750名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干预,通过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和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大学生知晓和认为适合青少年使用的避孕措施中,均为避孕套所占比例最高(>99%);干预后大学生对各种避孕方法的知晓率明显升高,认为适合青少年的避孕方法中选择高效避孕方法(包括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皮下埋植剂、宫内节育器)的比例显著增加;选择低效及长效不可逆避孕方法(安全期、体外排精、外用避孕药、男性/女性绝育术)的比例明显减少(P<0.001);大学生对常见的5项避孕误区回答的正确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99.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结论:在高校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大学生科学避孕知识知晓率,干预效果显著可行,应重视大学生群体的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
2020 Vol. 28 (7): 986-989 [摘要](
399
)
HTML
(0 KB)
PDF
(0 KB)
(
7
)
-
徐青 马慧媛 马洁桦 方敏 周婕 叶青
了解人工流产女性术前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在本院计划生育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女性1108例,其中未婚组560人,已婚组548人。在术前采用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问卷调查,对引起抑郁及焦虑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抑郁总检出率为55.0%,未婚组检出率64.3%,已婚组检出率45.4%;焦虑总检出率为34.5%,未婚组检出率41.4%,已婚组检出率27.4%;两组抑郁、焦虑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对象年龄(<25岁)、户籍(外地)是抑郁、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人工流产女性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未婚、年轻和外地户籍妇女;医务人员有必要给予心理干预,更好地保护人工流产妇女的身心健康。
2020 Vol. 28 (7): 990-993 [摘要](
485
)
HTML
(0 KB)
PDF
(0 KB)
(
8
)
-
-
孙志明 张敏 杨月华 王冠融 林洁
了解含铜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前后宫颈铜离子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暴露组为使用IUD 3个月以上妇女,对照组为使用避孕套避孕且从未放置过含铜IUD的妇女,测定并分析暴露组取器前及取器后1个月、6个月宫颈黏液铜离子浓度差异,并与对照组比较,测定使用IUD不同时间者和使用不同铜表面积IUD者宫颈黏液的铜离子浓度。结果:暴露组取器前宫颈黏液铜离子浓度为2.1(1.4,4.9)μg/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0.1,0.3)μg/g(Z=-10.4,P<0.0001);取器后1个月铜离子浓度为0.2(0.1,0.3)μg/g,6个月为0.2(0.1,0.3)μg/g,与对照组结果相似(Z=-0.72,P=0.47;Z=-0.86,P=0.38);使用IUD不同时间者取器前宫颈黏液铜离子浓度无统计学差异(χ2=3.35,P=0.34)。使用铜表面积≥300mm2 IUD者取器前宫颈黏液铜离子浓度为2.2(1.0,15.3)μg/g,使用铜面积<300 mm2 IUD者为2.1(1.4,3.9)μg/g,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P=0.77)。结论:使用IUD妇女取器后1个月宫颈黏液的铜离子浓度即恢复到正常水平,且取器前宫颈黏液的铜离子浓度与IUD使用时长短与IUD铜表面积无关。
2020 Vol. 28 (7): 994-997 [摘要](
428
)
HTML
(0 KB)
PDF
(0 KB)
(
8
)
-
张颖 陈惠群 陈江新*
探讨活性γ型宫内节育器(IUD)及宫铜200 IUD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后自愿放置IUD妇女168例,根据最终选取的IUD类型分组,分别放置活性γ型IUD(94例)或宫铜200 IUD(74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置入IUD 12个月后发生脱器、下移和带器妊娠情况无差异,IUD续用率活性γ型(93.6%)与宫铜200(90.5%)比较无差异(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活性γ型(16.0%)低于宫铜200(33.8%)(P<0.05);放置后1个月、3个月,活性γ型组宫腔冲洗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87.28±23.39ng/ml、102.29±21.10ng/ml),白细胞介素-6(64.45±21.10pg/ml、44.50±18.21pg/ml)均低于宫铜200组(220.22±25.51ng/ml、154.48±26.61ng/ml)(98.82±18.82pg/ml、67.71±17.71pg/ml)(P均<0.05)。结论:活性γ型IUD及宫铜200IUD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均有较好的避孕效果,活性γ型IUD不良反应更少,对宫腔液中炎性因子表达影响更小。
2020 Vol. 28 (7): 998-1001 [摘要](
460
)
HTML
(0 KB)
PDF
(0 KB)
(
0
)
-
周芳芳 史娜娜 季玉琴* 黄红玲 李莉 谷丽萍
研究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对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孕早期行人工流产手术150例,根据流产术后治疗方案分妈富隆组、达英-35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术后出血、子宫内膜、并发症及不同时间早卵泡期卵巢功能的血清学指标。结果:妈富隆组阴道出血天数、出血量低于达英-35组,且两组均低于对照组;月经按期复潮情况优于达英-35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妈富隆组与达英-35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0%)低于对照组(14.0%),术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人抑制素B(INH-B)水平高于对照组,卵泡雌激素(FSH)水平低于对照组,窦卵泡数(FN)、血流收缩期峰值(PSV)低于对照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子宫内膜血流信号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妈富隆组与达英-35组无差异。结论: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能有效改善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及卵巢功能,妈富隆与达英-35安全性一致,且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2020 Vol. 28 (7): 1002-1005 [摘要](
445
)
HTML
(0 KB)
PDF
(0 KB)
(
10
)
-
谷雨枫 谭细凤 王玉凤 张雨
分析多发性子宫肌瘤应用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剔除术,降低肌瘤残留及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就诊的多发性子宫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原则分组,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应用经阴道超声定位引导腹腔镜下行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肌瘤残留及复发情况,分析肌瘤复发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5.2±12.6min)大于对照组(59.8±12.7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肌瘤残留发生率(4.3%)、残留肌瘤直径(0.58±0.19cm)及肌瘤复发率(5.7%)均小于对照组(14.3%、1.57±0.51 cm、17.1%)(P<0.05),术后肌瘤复发时间两组无差异(P>0.05)。肌瘤数量3~5个及术中无超声引导是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而患者年龄、最大肌瘤直径与肌瘤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辅助经阴道超声定位可降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及复发风险。
2020 Vol. 28 (7): 1006-1009 [摘要](
487
)
HTML
(0 KB)
PDF
(0 KB)
(
10
)
-
王亚莉1 周晓莉1 刘杰1 赵嫦娥1 吴绪峰2 汪黎明2*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综合征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术后激素水平及对血清5-脂氧化酶(5-LOX)、脂氧素A4(LXA4)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经本院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综合征且不孕行宫-腹腔镜术后患者5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醋酸甲羟孕酮片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GnRH-a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血清性激素及5-LOX、LXA4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术后1年内观察组总复发率(3.3%)低于对照组(28.0%),术后1年内妊娠率(63.3%)、2年累积临床妊娠率(76.7%)均高于对照组(28.0%、48.0%)(均P<0.05);术后生育能力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03%和2.26%,两组危险度比值为2.67;两组术后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XA4、5-LOX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痛经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nRH-a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血清5-LOX、LXA4表达提高及性激素水平调节,从而降低不孕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
2020 Vol. 28 (7): 1010-1013 [摘要](
485
)
HTML
(0 KB)
PDF
(0 KB)
(
0
)
-
齐继红 祝敬伟 刘书勤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高度聚焦超声(HIFU)辅助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对术后再妊娠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本院就诊的CSP患者122例,根据辅助治疗方式不同分为UAE组(n=48)和HIFU组(n=74),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发热和恶心呕吐。于清宫术后不同时间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月经、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闭经及再妊娠情况。结果: HIFU组住院费低于UAE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HIFU组VAS评分(3.1±0.2分)低于UAE组,发热(4.1%)和恶心呕吐(8.1%)发生比例少于UAE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月经量减少比例少于UAE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hCG转阴比例无差异(P>0.05);术后1年内闭经比例两组无差异(P>0.05),HIFU组再次妊娠(43.2%)高于UAE组(18.8%)(P<0.05)。结论:HIFU为一种有效的CSP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1年内再次妊娠几率,安全性更高。
2020 Vol. 28 (7): 1014-1017 [摘要](
384
)
HTML
(0 KB)
PDF
(0 KB)
(
9
)
-
杨弘睚 石永乾 王茜怡 刘芳*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抑制素B(INH-B)、瘦素(Leptin)、抗苗勒管激素(AMH)与性激素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妇女12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NH-B、Leptin、AMH、性激素水平并分析与病例组患者的肥胖、疾病分型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激素指标间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INH-B、Leptin、AM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低于对照组;Leptin、AMH、T与病例组患者肥胖正相关,INH-B、LH与病例组患者肥胖负相关,FSH与患者肥胖与否无关(P>0.05);血清INH-B、Leptin、AMH、T、LH水平与病例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均P<0.05)。INH-B与Leptin、AMH均正相关(r=0.328,P=0.016)(r=0.236,P=0.028),Leptin与AMH正相关(r=0.685,P=0.002),INH-B、Leptin、AMH均与T、LH正相关,与FSH负相关(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NH-B、Leptin、AMH参与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且与性激素异常相关,可能作为临床预测疾病的指标。
2020 Vol. 28 (7): 1018-1021 [摘要](
436
)
HTML
(0 KB)
PDF
(0 KB)
(
0
)
-
胡小欣1 汤健聪2* 陈冬梅2
探讨桂枝茯苓汤联合炔诺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及对血清环氧化酶(COX-2)、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口服炔诺酮片治疗,中药口服桂枝茯苓汤剂治疗,中西药组采用炔诺酮片联合桂枝茯苓汤治疗,对比3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血清COX-2、MIF水平。结果: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5.5%)高于西药组(84.1%)和中药组(86.4%),VAS评分痛经(1.12±0.50分)、慢性盆腔痛(1.31±0.37分)、性交痛(1.12±0.21分)均低于另外两组,血清COX-2(24.54±4.32 ng/ml)、MIF(10.98±3.23 ng/ml)水平低于另外两组,生活质量评分(94.2±5.4分)最高(均P<0.05),不良反应(4.6%)与另外两组无差异(P>0. 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桂枝茯苓汤联合炔诺酮片治疗,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痛经及性生活疼痛感,快速降低COX-2 及MIF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020 Vol. 28 (7): 1022-1025 [摘要](
408
)
HTML
(0 KB)
PDF
(0 KB)
(
0
)
-
符海内 汪洪林 张华凤
探索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表达特征以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2014—2016年本院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95例为观察组,产前检查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试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测量血压,对观察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表达与妊娠结局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妊娠28周时观察组空腹血糖(5.64±0.79mmol/L)高于对照组(4.46±0.50mmol/L),餐后1h、2h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156.68±13.94mmHg、7.66±9.07mmHg)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1.36±0.29mmol/L)低于对照组(1.80±0.3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小于正常值孕妇顺产比例(51%)低于正常水平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8.1%)高于正常水平者(0.0%)(P<0.05),但阴道助产、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和死胎发生率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低未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异常减低,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收缩压异常增高等均与不良妊娠发生有关。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异常降低,且与顺产及产后出血发生存在关联,值得临床关注。
2020 Vol. 28 (7): 1026-1028 [摘要](
486
)
HTML
(0 KB)
PDF
(0 KB)
(
7
)
-
李婉玲 徐晓武 杨金娣 林海燕 付育霞
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1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比较两种手术效果及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8.4±12.4ml)少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6±0.5)d和住院时间(6.0±1.3)d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率(6.7%)少于对照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5.41±0.67)pg/L、肿瘤坏死因子-α(11.02±0.86)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1.7%)低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正常率(91.4%)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且复发率低。
2020 Vol. 28 (7): 1029-1032 [摘要](
555
)
HTML
(0 KB)
PDF
(0 KB)
(
7
)
-
翟红卫 蒋蕾
探讨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80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孕妇8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25-(OH)D、MPV、Hcy水平,分析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及病情程度有关因素。结果:病例组血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MPV、Hcy水平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患者随病情程度加重血25-(OH)D水平降低,MPV、Hcy水平增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血25-(OH)D、MPV、Hcy均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程度与血25-(OH)D表达呈负相关(r=-0.762),与MPV、Hcy表达呈正相关(r2=0.506、r3=0.794);logistic回归分析,血25-(OH)D、MPV、Hcy均为影响患者病情程度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血25-(OH)D呈低表达,MPV、Hcy呈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病情程度有关,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2020 Vol. 28 (7): 1033-1036 [摘要](
410
)
HTML
(0 KB)
PDF
(0 KB)
(
0
)
-
林青 赵卫华* 许险峰 柯玮琳
探讨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治疗前置胎盘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指标、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血预防措施,术后采用子宫动脉结扎、纱条填塞、水囊压迫、缩宫素等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PEGF和VEGF水平、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PEGF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醛固酮(ADS)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3%)低于对照组(34.7%)(均P<0.05)。结论: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治疗前置胎盘患者,能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提高新生儿身体状况评分,降低应激反应,上调PEGF指标,抑制VEGF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0 Vol. 28 (7): 1037-1040 [摘要](
435
)
HTML
(0 KB)
PDF
(0 KB)
(
0
)
-
李娜 李娟*
探讨妊娠期预防性补铁对孕妇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检验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孕11~12周孕妇,分别从妊娠12周开始预防性补充多糖铁复合物治疗(观察组)和不给予预防补铁治疗(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补铁后孕28周、34周时铁缺乏(ID)及缺铁性贫血(IDA)发生率(26.0%、10.0%,44.0%、16.0%)均低于对照组(60.0%、36.0%,90.0%、44.0%),红细胞生成素、铁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及相关免疫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14.0%)均低于对照组(32.0%)(均P<0.05)。结论:妊娠期预防性补充铁对预防妇女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同时可显著提高孕妇免疫功能并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2020 Vol. 28 (7): 1041-1043 [摘要](
390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胡娅萍 徐泽荣 欧阳银
分析宫颈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滴注与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产科收治的345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0例和观察组165例,对照组采用欣普贝生引产,观察组采用宫颈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滴注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产程、引产中不良反应和预后。结果:用药后,两组宫颈Bishop评分均下降,但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4.6%、91.1%)比较无差异(均P>0.05)。两组引产至临产及48h内阴道分娩率比较无差异(P>0.05),24h内阴道分娩率观察组(51.5%)低于对照组(70.0%)(P<0.05)。观察组子宫过度刺激、急产(1例,0.6%),胎心监护异常提前取药(球囊)发生率(1例,0.6%)低于对照组(8例,4.4%)(12例,6.7%)(P<0.05),产时发热、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pH值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宫颈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成功率与欣普贝生相似,未增加产褥感染发生风险,但可降低引产过程中胎心异常、子宫过度刺激等不良反应。
2020 Vol. 28 (7): 1044-1047 [摘要](
312
)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
郭巍 肇雅娟 赵聆
探究维生素D结合个体化运动、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β细胞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中心产科收治的GDM患者8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及观察组(43例),两组均给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辅以口服维生素D3及运动饮食干预,比较两组血糖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缺血缺氧相关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胰岛β细胞相关指标、不良妊娠和胎儿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缺血缺氧指标相关指标、HCY、Cys-C及胰岛β细胞相关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lc、hs-CRP、TNF-α、HIF-1α、ET-1、Bax、Caspase-3、HCY、Cys-C、FINS、HOMA-IR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23.3%)、不良胎儿结局(23.3%)均低于对照组(58.1%、44.2%),NO、HOMA-β、IS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结合个体化运动、饮食干预能更好地提高G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患者胎盘缺血缺氧状态,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妊娠及胎儿结局。
2020 Vol. 28 (7): 1048-1052 [摘要](
392
)
HTML
(0 KB)
PDF
(0 KB)
(
22
)
-
王奋勤 梁娟丽 王苗苗 张维平*
观察生血宝合剂辅助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清铁蛋白(SF)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孕妇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速力菲,观察组速力菲加用生血宝合剂,治疗4周分析治疗后血液相关指标、药物不良反应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124.36±6.36 g/L)、红细胞计数(RBC)(3.94±0.45)×1012/L、MCV(97.21±11.41 fL)、SF(20.77±3.26μg/L)、血清铁(SI)(21.32±4.11μmol/L)、铁蛋白饱和度(TSAT)(31.96±5.6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3%)、产后出血发生率(1.7%)、胎儿窘迫发生率(5.0%)、早产发生率(2.3%)、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1.7%)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生血宝合剂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可有效改善孕妇血液相关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安全性较好。
2020 Vol. 28 (7): 1053-1055 [摘要](
408
)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
-
李嫚1 罗穗豫2
研究分析Sigma-1受体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患者退行性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80例不孕女性,根据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情况分组,功能低下47例为低下组,功能正常33例为正常组,比较并分析两组血浆、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中Sigma-1受体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相关性。结果:低下组患者年龄,基础卵泡生成素(FSH)均高于正常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数(AFC)、获卵数以及可用胚胎数均低于正常组,颗粒细胞、血浆以及卵泡液中Sigma-1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均P<0.05)。患者血浆及卵泡液中中Sigma-1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均与基础FSH、年龄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AMH、AFC、获卵数及可用胚胎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Sigma-1受体可能参与了卵巢储备功能调节过程,低表达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具有相关性,提示可作为临床潜在卵巢储备标志物。
2020 Vol. 28 (7): 1056-1059 [摘要](
400
)
HTML
(0 KB)
PDF
(0 KB)
(
23
)
-
欧凤柳 胡艳丽 秦永*
研究高危HPVE6/E7mRNA检测与HPV DNA检测在孕产妇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伴有宫颈病的孕产妇64例,以宫颈病理结果为依据,对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者分别进行HPV E6/E7 mRNA和HPV DNA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效能。结果:检出慢性炎症、CINⅠ、CINⅡ、CINⅢ以及宫颈癌的阳性率,HPVE6/E7mRNA检测与HPV DNA检测无差异,总阳性率HPVE6/E7mRNA检测(53.1%)与HPV DNA检测(59.4%)无差异(均P>0.05)。两种检测的一致性慢性炎症与CIN分别为80.8%和85.2%,宫颈癌为81.8%,其κ值分别为0.42、0.56、0.81。两种检测的特异性HPV DNA(60.2%)低于HPVE6/E7mRNA(85.2%)(P<0.05),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无差异(P>0.05)。结论:相比HPV NDA检测,HPVE6/E7mRNA检测能更好预测孕产妇宫颈病变进展,特别是针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特异性更强。
2020 Vol. 28 (7): 1060-1063 [摘要](
394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王兰英 施姚*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对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24个月内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为ASCUS患者的分流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妇科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ASCUS患者476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组织活检HPV E6/E7mRNA及HPV DNA阳性检出差异,以及对随访12、24个月时宫颈活检病理≥HSIL的预测效能。结果:在慢性炎症及LSIL中HPV DNA的阳性率高于HPV E6/E7mRNA的阳性率(P<0.05),在HSIL及宫颈癌中的阳性率HPV E6/E7mRNA与HPV DNA无差异(P>0.05);HPV E6/E7mRNA检出HSIL及以上病变的特异性(40.5%)及阳性预测值(23.7%)高于HPV DNA(19.0%、18.4%)(P<0.001),HPV E6/E7mRNA与HPV DNA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无差异(P>0.05)。初次HPV E6/E7mRNA与HPV DNA检测对12、24个月时宫颈活检病理≥HSIL均具有预测效能(P<0.001),但12个月时预测效能更好,且HPV E6/E7mRNA优于HPV DNA。结论:HPV E6/E7mRNA检测能更好区别ASCUS患者高级别病变,对12个月内疾病进展的预测效能优于HPV DNA检测。
2020 Vol. 28 (7): 1064-1067 [摘要](
399
)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
季雯晶
分析超声图像特征评分对胎盘植入性疾病(PAS)不同类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92例PAS患者临床资料,参照超声评分表对研究对象评分,比较不同类型PAS患者的超声评分,分析超声评分对PAS类型的预测效能及诊断一致性。结果:超声评分在粘连型(2.37±1.02)分,植入型(6.39±2.33)分,穿透型(9.05±2.10)分,组间存在差异(P<0.05)。超声评分对植入型及穿透型均有预测效能(P<0.001),临界值粘连型与植入型为3.0分,植入型和穿透型为10.0分。以超声评分<3分、≥3分、≥10分作为诊断PAS粘连型、植入型及穿透型的临界值,与产后最终诊断的一致性良好。结论:超声图像特征评分对PAS的类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2020 Vol. 28 (7): 1068-1070 [摘要](
379
)
HTML
(0 KB)
PDF
(0 KB)
(
25
)
-
李代红 杨晓华*
分析早期妊娠丢失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产妇临床资料680例,其中早期妊娠丢失(妊娠13周内)孕妇80例,妊娠未丢失正常分娩孕妇600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孕妇妊娠丢失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妊娠丢失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80例孕妇中早期妊娠丢失发生率11.8%;有既往流产史、先天性子宫畸形、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早期病毒感染、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孕妇的妊娠丢失率高于未妊娠丢失孕妇(P〈0.05),但不同年龄孕妇妊娠丢失率无差异(P>0.05);将孕妇是否发生妊娠丢失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既往流产史、有先天性子宫畸形、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有早期病毒感染、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作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先天性子宫畸形、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是孕妇发生妊娠丢失的危险因素(OR=4.987,4.683)。结论:各年龄妊娠孕妇均有一定的早期妊娠丢失发生几率,宫腔先天性异常和获得性疾病史可影响孕妇早期妊娠丢失。
2020 Vol. 28 (7): 1071-1073 [摘要](
791
)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
田维娟 邓春燕* 李俊 保丽霞 蔡双红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及与血清雌二醇(E2)、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行IVF-ET 助孕PCOS患者360例,依据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E2水平分为高、中、低E2组,依据TPO-Ab与TG-Ab检测结果分为甲状腺自身抗体(ATA)阳性组与阴性组,依据血清AMH水平分为高、中、低组,比较各组助孕结局。结果:E2中水平组受精率(81.7%)及临床妊娠率(56.9%)均高于另外两组(P<0.05),而另外两组无差异(P>0.05);ATA阳性组受精率(72.5%)低于ATA阴性组(79.7%),早期流产率(39.5%)高于ATA阴性组(17.2%)(P<0.05);移植胚胎数与优质胚胎数,低AMH组(1.43±0.20枚、3.07±0.60枚)<中AMH组(1.86±0.24枚、4.25±0.71枚)<高AMH组(2.45±0.25枚、7.52±1.02枚)(P<0.05)。结论:PCOS患者IVF-ET时,合理控制血清E2水平可增加患者受精率与临床妊娠率,ATA阳性可增加早期流产风险,高水平AMH患者可获得更好的移植胚胎及优质胚胎,为妊娠结局提供更佳条件。
2020 Vol. 28 (7): 1074-1077 [摘要](
307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王悦菲 虞丰* 秦岭 徐景波 何琳 周晔
探讨稽留流产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变化,并分析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方法:42例稽留流产者为观察组,42例正常妊娠行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VEGF、Hcy及HIF-1α水平,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EGF及HIF-1α水平降低,Hcy水平升高(均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高龄、吸烟史、辐射过量、补充叶酸、生育知识了解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占比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产妇、吸烟史、辐射过量、甲状腺功能异常及Hcy升高均是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而补充叶酸、生育知识了解、VEGF及HIF-1α下降是稽留流产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VEGF、Hcy及HIF-1α水平、高龄产妇、吸烟史、辐射过量、补充叶酸、生育知识了解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均与稽留流产密切相关。
2020 Vol. 28 (7): 1078-1081 [摘要](
351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王雪梅1 林莹莹2
探究血清微小RNA-34a(miR-34a)、微小RNA-200a(miR200a)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2月本院产前检查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结果,选择孕周24~32周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为GDM组,同期糖耐量正常孕妇60例为NGT组,统计入组时年龄、孕周、体质指数(BMI)等。检测两组血清miR-200a、miR-34a水平、OGTT实验各时间点血糖值、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年龄、孕周、BMI、糖尿病史等比较无差异(P>0.05)。GDM组血清miR-200a、miR34a水平高于NGT组,OGTT实验后1hPG、2hPG、FPG、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高于NGT组(均P<0.05)。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miR-34a、miR-200a、1hPG、2hPG与GDM患者HOMA-IR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miR-34a、miR-200a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34a、miR-200a、HOMAIR均是GDM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清miR-34a、miR-200a在GDM患者中表达上调,与HOMA-IR呈正相关,血清miR-34a、miR-200a、HOMA-IR均是影响GDM发生的危险因素。
2020 Vol. 28 (7): 1082-1086 [摘要](
420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郭秋云 李静 冯春华
探讨血清相互作用蛋白1(LRRFIP1)、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诊断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1例(观察组),其中妊娠高血压组(2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5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10例),同期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LRRFIP1、PLGF、sFlt-1水平,计算sFlt-1/PLGF,随访至妊娠终止。观察上述检测指标在不同病情程度、妊娠结局间差异,ROC分析其诊断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及预后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LGF低于对照组,LRRFIP1、sFlt-1、sFlt-1/PLGF高于对照组,PLGF随妊娠高血压疾病病情加重而降低,LRRFIP1、sFlt-1、sFlt-1/PLGF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加重而升高,不良妊娠结局孕妇血清PLGF低于妊娠结局良好孕妇,LRRFIP1、sFlt-1、sFlt-1/PLGF高于妊娠结局良好孕妇(均P<0.05)。sFlt-1/PLGF诊断高龄妊娠期高血压、预测其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0.922、0.937)大于sFlt-1、PLGF,LRRFIP1曲线下面积(0.901、0.891)。结论: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LRRFIP1和sFlt-1/PLGF明显增高,且与病情程度、预后关系密切,有望作为诊断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预测妊娠结局的辅助指标。
2020 Vol. 28 (7): 1087-1090 [摘要](
489
)
HTML
(0 KB)
PDF
(0 KB)
(
0
)
-
葛艳 张秀智 宋春环 瞿心哲 刘永利*
探讨子宫肌层“U”形切除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手术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49例,其中子宫肌层“U”形切除术25例(观察组),经腹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24例(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月经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观察复发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结果:49例均完成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子宫体积缩小、痛经程度减轻、CA125水平降低,月经期缩短,月经量降低,血红蛋白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月经周期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子宫浆膜和内膜层血肿,自行吸收,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子宫腺肌病复发和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结论:子宫肌层“U”形切除术可明显改善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和月经过多症状,且可保留子宫结构和功能,适合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2020 Vol. 28 (7): 1091-1094 [摘要](
441
)
HTML
(0 KB)
PDF
(0 KB)
(
10
)
-
熊标 朱里 卢童 周治军
分析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PS) 中弹性蛋白酶(NE)、miR-551b表达水平及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7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男性EPS中NE和miR-551b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以及水平对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诊断效能。结果:NE水平[1472.25(812.23,1735.65)]高于对照组[156.38(76.35,226.52)],miR-551b[5.13(2.34,13.47)]低于对照组[22.31(8.64,42.23)](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NE与miR-551b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74,P<0.05)。NE和miR-551b联合诊断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的敏感度(79.2%)、特异度(81.5%)和准确性(84.3%)均高于单一检测,AUC(0.786)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NE和miR-551b联合检测EPS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诊断前列腺炎患者不育症的分子标志物。
2020 Vol. 28 (7): 1095-1097 [摘要](
361
)
HTML
(0 KB)
PDF
(0 KB)
(
7
)
-
刘浩 张敏
探讨精浆中微量元素与男性不育患者精子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不育男性100例为不育组,选取年龄与之相匹配的200例健康男性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精浆中锌、铜、铁、镁、钙及精液常规。结果:不育组精浆中锌、铁、钙含量均低于对照组(1409.3±114.0比1568.6±163.9,4.11±0.84比4.73±0.95,5.18±1.13比5.80±1.20),铜含量高于对照组(4.75±0.80比3.32±0.66),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比例和精子活动度均低于对照组[(114.8±45.8)×106/ml比(136.2±48.1)×106/ml],[(49.4±7.8)%比(58.6±8.2)%],[(69.4±8.8)%比(78.5±10.4)%](均P<0.05);不育组精浆中锌、铁、钙含量与精子密度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比例、精子活率精子活动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铜含量与精子密度精子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均P=0.000)。结论:男性精浆中锌、铜、铁、钙含量与精液中精子密度、浓度及其活动能力具有密切关系,临床应在诊治男性不育中加以重视。
2020 Vol. 28 (7): 1098-1100 [摘要](
446
)
HTML
(0 KB)
PDF
(0 KB)
(
8
)
-
杨晓华 刘丽伟 刘匀慧 李代红*
探究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异位征与内膜息肉发生的相关性及内膜增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不孕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内膜异位组(n=68)与非内膜异位组(n=42)。统计两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治疗后18个月内妊娠率,子宫内膜息肉病理。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内膜异位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75.0%(51/68)高于非内膜异位组54.8%(23/42),子宫内膜正常比例(5.9%,4/68)低于非子宫内膜异位组(33.3%,14/42)(P<0.05)。相关分析显示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综合征与发生子宫内膜息肉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18个月内总妊娠率,内膜异位组伴有内膜息肉患者(80.4%,41/51)高于未伴内膜息肉患者(58.8%,10/17)(P<0.05),非内膜异位组伴内膜息肉患者(69.6%,16/23)与未伴内膜息肉患者(73.7%,14/19)无差异(P>0.05)。结论: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异位征与其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成正比,提示临床诊治应予以重视。
2020 Vol. 28 (7): 1101-1103 [摘要](
351
)
HTML
(0 KB)
PDF
(0 KB)
(
7
)
-
张云霞 吴东宁 杜英 马光义
分析妊娠晚期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调和B族链球菌(GBS)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产科行孕期产检并计划分娩的妊娠晚期孕妇,采集孕妇阴道侧壁上1/3处及肛周分泌物,行阴道分泌物微生物检查,采用实时荧光PCR探针法行GBS检查。分析阴道微生态失调和GBS感染对母婴结局影响。结果:318例孕妇中,微生态失调21.1%,GBS感染率9.8%;阴道pH值异常发生率,阴道微生态失调孕妇(61.2%)高于微生态正常孕妇(23.5%),GBS阳性孕妇(67.7%)高于GBS阴性孕妇(27.5%)(均P<0.05);剖宫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黄疸、窒息、肺炎发生率,阴道微生态失调孕妇均高于微生态正常孕妇,GBS阳性孕妇均高于GBS阴性孕妇(均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调和GBS感染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2020 Vol. 28 (7): 1104-1107 [摘要](
444
)
HTML
(0 KB)
PDF
(0 KB)
(
6
)
-
徐燕1 朱丽芳2 王丹1 卢春1 陈成1 任玉香1 冯顺1 张晓林1 梁志清1 阎萍1*
探讨不同宫颈病变治疗方案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8年3月本院行宫颈病变治疗后受孕的870例临床资料(病例组),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环形电刀锥切术(LEEP) (n=207)、宫颈冷刀锥切术(CKC) (n=105)、聚集超声术(IFU) (n=302)、物理激光(n=256),选择同期本院82例健康孕妇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对比各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分娩并发症、总产程、孕22~24周宫颈平均长度、宫颈狭窄度、新生儿体重、身长及Apgar评分。结果:剖宫产率CKC组>LEEP组>IFU、物理激光组>对照组(P<0.05);病例组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CKC组宫颈裂伤、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发生率最高(P<0.05);各组新生儿体重、身长、Apgar评分有差异(P<0.05);总产程、宫颈狭窄度CKC组> LEEP组> IFU、物理激光组>对照组(P<0.05), 孕22~24周宫颈平均长度CKC组< LEEP组< IFU、物理激光组<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病变治疗可增加妊娠剖宫产率和早产、胎膜早破、感染发生率,提示临床在治疗宫颈病变过程中应加强注意抗感染治疗,且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适宜分娩方式,减少剖宫产率。
2020 Vol. 28 (7): 1108-1113 [摘要](
502
)
HTML
(0 KB)
PDF
(0 KB)
(
7
)
-
涂荧花 黄水玉*
探讨年龄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不良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30日—2019年6月30日本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的1126例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低龄组(<35岁,850例)和高龄组(≥35岁,276例)。观察两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结果:高龄组再妊娠距上次分娩时间长于低龄组,孕前体质指数(BMI)、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高于低龄组(P<0.05)。存在不良妊娠结局240例,以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高龄组早产、低体质量儿、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均高于低龄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良妊娠结局组高龄比例、流产史、孕前体质指数、妊娠期高血压、死产史等高于正常妊娠结局产妇,孕检次数低于正常妊娠结局产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OR(95%CI):2.104(1.203~8.157)]、妊娠期高血压[OR(95%CI):1.238(1.023~4.123)]、死产史[OR(95%CI):1.456(1.244~6.347)]、孕检次数[OR(95%CI):1.526(1.334~7.149)],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安全可行,但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较高,临床应加强高龄产妇孕期检查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2020 Vol. 28 (7): 1114-1117 [摘要](
392
)
HTML
(0 KB)
PDF
(0 KB)
(
8
)
-
丁菊花 苏敏* 李刚
探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前超声检测宫颈长度(CVL)对引产时间、结局以及分娩方式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本院产科门诊定期产前检查、孕周39~40周、无产兆并要求引产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孕妇120例,引产前行阴道超声测量CVL并行宫颈Bishop评分,将CVL≤2.8cm和>2.8cm分组,根据宫颈 Bishop采取引产方法,Bishop ≥6按引产常规缩宫素引产,<6分组先予Foley导管球囊促宫颈成熟再行缩宫素引产,观察引产效果与分娩方式。结果:CVL≤2.8cm组宫颈Bishop评分(6.03±1.05分)高于CVL>2.8cm组(4.07±1.53分),引产成功率(86.8%)高于>2.8cm组(62.2%),引产至分娩时间(20.4±9.5h)、中转剖宫产率(19.7%)均低于>2.8cm组。宫颈Bishop≥6分孕妇,CVL≤2.8cm者48h内临产率(85.2%)高于CVL>2.8cm者(53.3%)。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前超声检测CVL对引产时间、引产结局及分娩方式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联合宫颈Bishop评分预测瘢痕足月妊娠引产阴道分娩效果更佳。
2020 Vol. 28 (7): 1118-1120 [摘要](
421
)
HTML
(0 KB)
PDF
(0 KB)
(
8
)
-
马吉红 张凌云
探讨再次剖宫产手术粘连程度与首次剖宫产可能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再次剖宫产产妇51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再次剖宫产术中是否存在盆腹腔粘连分为无粘连组240例、轻度粘连组111例、中度粘连组126例、重度粘连组40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探讨首次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术中盆腹腔粘连程度可能影响因素。结果:首次剖宫产与再次剖宫产间隔≤2年、多胎妊娠、腹壁横切口、有羊水污染、有子宫切口撕裂、腹膜未缝合的产妇,再次妊娠发生不同程度盆腹腔粘连的比例增高(P<0.05)。两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再次妊娠盆腹腔粘连程度呈负相关(r=-0.339,P<0.001),羊水污染程度与盆腹腔粘连程度呈正相关(r=0.487,P<0.001)。首次剖宫产发生羊水污染(β=1.139,OR=3.124,95%CI 1.715~5.690)、子宫切口撕裂(β=0.853,OR=2.347,95%CI 1.189~4.633)、腹膜未缝合(β=0.373,OR=1.459,95%CI 1.151~1.850)是再次剖宫产术中盆腹腔粘连的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手术宜选择腹壁纵切口、腹膜缝合,尽量避免羊水污染、子宫切口撕裂,有利于减少术后盆腹腔粘连。
2020 Vol. 28 (7): 1121-1124 [摘要](
410
)
HTML
(0 KB)
PDF
(0 KB)
(
8
)
-
李发红 韩娜 江楠 许茜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丝氨酸蛋白酶(HtrA4)的表达与围产儿结局关系。方法:招募69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重度子痫组)和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分别进行外周血清、胎盘组织HtrA4检测。分析不同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产妇胎盘组织HtrA4表达差异,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胎盘组织HtrA4表达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脐血流动力学参数胎儿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相关性。结果:重度子痫组HtrA4在血清(169.25±26.58)、胎盘组织中(0.18±0.05)表达均高于对照组(96.25±10.25、0.12±0.01),不良妊娠结局、不良围产儿结局患者血清、胎盘组织中HtrA4表达高于正常妊娠结局者(均P<0.05)。胎盘组织中HtrA4表达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r=-0.478,P<0.05),与S/D值、RI、PI呈正相关(r=0.476、0.540、0.650,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HtrA4表达明显上调,其表达与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相关。
2020 Vol. 28 (7): 1125-1128 [摘要](
370
)
HTML
(0 KB)
PDF
(0 KB)
(
9
)
-
张颖1 李永敬1 王东辉2
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痫前期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子痫前期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产前检查并顺利分娩的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PAPP-A、AFP、uE3、VEGF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PAPP-A、AFP、uE3、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重度子痫前期低于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PAPP-A、AFP、uE3均高于晚发型,VEGF水平明显低于晚发型(均P<0.05)。子痫前期患者血清PAPP-A与AFP、uE3、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PAPP-A、AFP、uE3、VEGF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辅助检查指标用于子痫前期临床筛选,对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
2020 Vol. 28 (7): 1129-1131 [摘要](
379
)
HTML
(0 KB)
PDF
(0 KB)
(
0
)
-
李海燕 白杨 李玉霞 黄慧宁 王洁 王英芳*
分析医护协作多环节反馈式宣传教育模式对人工流产者避孕知识、避孕措施落实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240名人工流产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名,观察组实施医护协作多环节反馈式宣传教育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传教育模式,在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两组流产者的避孕知识掌握度、术后高效避孕措施立即落实率和健康宣传教育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避孕知识得分(80.9±6.5)高于对照组(69.9±4.0),术后长效避孕措施立即落实率(30.0%)高于对照组(18.4%)(均P<0.05)。观察组对健康宣传教育的总体满意度较高(94.2%)。结论:医护协作多环节反馈式宣传教育模式应用在流产后关爱服务中能明显促进服务效果,提高流产妇女的避孕知识掌握度、高效及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 Vol. 28 (7): 1132-1135 [摘要](
522
)
HTML
(0 KB)
PDF
(0 KB)
(
5
)
-
刘俊霞 彭志美 崔丽娟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脂质代谢水平及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90例资料,其中轻度子痫前期50例(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40例(重度组),同期本院定期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30例(对照组),观察各组孕妇脂质代谢水平(TC、TG、LDL、HDL)、血清炎性相关因子(PON-1、Lp-PLA2、TNFα、CRP、IL-6、APN)、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记录新生儿结局;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脂代谢水平与子痫前期病情进展相关性。结果:TC、TG、LDL、LDL水平在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依次升高, HDL水平依次下降(P<0.05);Lp-PLA2、TNF-α、CRP、IL-6水平在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依次升高,PON-1、APN水平依次下降(P<0.05);维生素A、E水平在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依次下降(P<0.05);孕妇胎盘重量、羊水污染、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体重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在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依次下降(P<0.05);TC、TG、LDL与子痫前期孕妇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0.581、0.934、0.541,P<0.05),HDL水平与子痫前期孕妇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r=-0.355,P<0.05)。结论:脂质代谢水平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表达异常,且脂质代谢指标与子痫前期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妊娠期孕妇脂质代谢,做好子痫前期的防治工作。
2020 Vol. 28 (7): 1136-1139 [摘要](
394
)
HTML
(0 KB)
PDF
(0 KB)
(
8
)
-
-
叶桂芳 张欣宗 伍欣 林维新 钱洁友 钟恺欣 王奇玲*
2020 Vol. 28 (7): 1140-1141 [摘要](
340
)
HTML
(0 KB)
PDF
(0 KB)
(
0
)
-
张婵 谭玉杰* 王芳
2020 Vol. 28 (7): 1141-1142 [摘要](
284
)
HTML
(0 KB)
PDF
(0 KB)
(
0
)
-
-
杨紫霞1,2 夏良育1,2 综述 宁美英1* 审校
摘要阴道环(VRs)是缓控释给药系统中的一种剂型。随着VRs技术的不断发展,VRs逐渐被人们接受,在生殖健康领域得到了应用。研究初期VRs主要用于避孕和激素替代疗法,近年来开始将VRs技术应用于辅助生殖、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并通过多功能VRs可实现多种药物同时缓释达到多种治疗目的,如使VRs抗HIV感染兼具避孕成为可能。
2020 Vol. 28 (7): 1143-1148 [摘要](
502
)
HTML
(0 KB)
PDF
(0 KB)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