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新中国的同龄人
张开宁

2019 Vol. 27 (12): 1572- [摘要]( 280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基础研究
古兰·托合提木拉提1叶尔努尔·吐苏甫汗2马玉兰1

目的:探讨青春期前高脂饮食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中氧化应激(OS)和低度炎症变化。方法:将青春期前雌性大鼠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正常饮食(n=18),诱导组接受高脂饮食(n=18),连续喂养105d,构建PCOS动物模型。检测两组大鼠喂养第49d、77d、105d时卵巢组织双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诱导组动情周期呈非规律性变化,卵巢重量显著增加,卵巢组织出现多个囊状扩张卵泡、小卵泡及闭锁卵泡,囊状卵泡数、卵泡直径、卵泡膜厚度增加,黄体数量下降,糖耐量、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QUICK、总胆固醇、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显著变化;对照组SOD高于诱导组, MDA、LPO及hsCRP低于诱导组(均P<0.05)。诱导组大鼠SOD与MDA、LPO、hrCRP、HOMA-IR、空腹胰岛素呈负相关,MDA与LPO、hrCRP、HOMA-IR呈正相关,LPO与hrCRP和T呈正相关,hrCRP与T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青春期前高脂饮食诱导PCOS大鼠中OS和低度炎症(hsCRP)发展与疾病发生较一致,提示OS和低度炎症可能与PCOS有关。

2019 Vol. 27 (12): 1574- [摘要]( 315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调查研究
茅群霞1吴尚纯1李来宝1胡丽娜2常青3杨华4黄丽丽5梁艳6

目的: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了解不同地区公立医院针对19岁以下青少年人工流产的服务现状,为提高青少年人工流产服务质量,有效降低该人群人工流产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立意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自主设计调查问卷行自填式调查,收集重庆、浙江和天津等地区107家公立医院内青少年人工流产服务提供现状统计分析。结果:共276人接受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73份。各机构接受19岁以下青少年人工流产数差异较大,多数人表示该人群在本机构重复流产情况不多见。目前各地区针对19岁以下人群人工流产服务的多个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比如,青少年在就诊时获得独立空间的比例,与浙江(35.2%)和天津(39.2%)相比重庆相对较高(62.0%)。98.1%的调查对象意识到针对青少年的服务质量有待改善,50%的人认为提高服务质量存在困难。结论:  对于青少年人工流产服务,受调查地区的服务提供者均有有较好的服务意识,但服务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仍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丰富相关证据。

2019 Vol. 27 (12): 1579- [摘要]( 350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张妍 韩历丽 高丽丽 张月 沈洁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关爱青少年生殖健康综合防治项目”的4个试点区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未婚大学生1069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性行为、避孕方法等情况,分析不安全性行为的相关因素。 结果: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13.2%。 非意愿首次性行为发生率为10.9%。首次性行为不避孕者占31.9%,采用低效避孕措施者占18.3%。最近一次性行为不避孕者占11.6%,采用低效避孕措施占18.8%。多性伴行为发生率为25.7%。多因素分析显示,在首次性行为和近期性行为中,年龄较小的大学生发生避孕措施不当的风险较高(OR=3.631,95%CI 1.600~8.240; OR=2.807,95%CI 1.146~6.879)。女大学生发生非意愿首次性行为的风险高于男性(OR=3.596, 95%CI 1.045~12.379)。结论: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问题形势严峻,应加强对年龄偏低的大学生及女大学生的关注。

2019 Vol. 27 (12): 1585- [摘要]( 369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临床研究
苟洪娟1郭同磊2张敏津4胥芹3,4朱永霞1帅培英1帅永群1马旭3,4杨英3,4

目的:对比分析初产妇与经产妇妊娠高危因素分布特点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规律产检且分娩的4413例孕产妇临床资料。对象分为初产妇(1 348 例)和经产妇(3 065例),根据是否高龄(≥35岁)分为适龄初产(1160例) 、高龄初产(188例)、适龄经产(2601例)和高龄经产(464例)组,比较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初产妇胎膜早破(23.1%)、妊娠期糖尿病(17.4%)、血小板减少症(3.3%)发生率均高于经产妇(17.7%、11.7%、2.3%)(P<0.05);而经产妇胎盘早剥(1.3%)、胎盘粘连(3.2%)、脐带绕颈(6.6%)、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2.2%)、慢性乙肝病毒感染(1.8%)、甲状腺功能亢进(0.5%)、剖宫产率(51.4%)、早产率(5.5%)均高于初产妇(0.6%、1.9%、1.2%、1.3%、0.1%、0.0%、27.0%、4.0%)(P<0.05)。高龄初产组前置胎盘(1.6%)、胎膜早破(29.8%)、妊娠期糖尿病(24.5%)、血小板减少症(5.9%)发生率最高,适龄经产妇脐带绕颈(6.6%)、慢性HBV感染发生率(1.9%) 最高;高龄经产妇胎盘粘连(4.5%)、妊娠合并高血压(4.7%)、甲状腺功能亢进(0.4%)发生率最高。 结论:初产妇与经产妇妊娠高危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病特点存在差别,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围产保健及产时监护,从而降低高危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2019 Vol. 27 (12): 1589- [摘要]( 332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赵艳霞 董胜利 白符 张维

目的:比较中国药物流产方案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药物流产方案终止49d内妊娠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0月,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在北京市、齐齐哈尔市内4家公立医院中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终止49d内妊娠的18~40岁女性随机分到中国方案组和WHO方案组,根据相应方案用药并接受随访。结果:完全流产率中国方案组为81.3%,WHO方案组为87.7%(χ2=5.699,P<0.05);平均出血持续时间中国方案组为13.9d,WHO方案组为11.8d(t=2.956,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一般不良反应相似,以恶心、虚弱疲倦、腹痛为主;WHO方案组的满意度、不良反应接受度、方便度、再次流产选择率、向他人推荐率高于中国方案组。结论:WHO推荐方案与中国方案终止49d内妊娠的安全性相似,但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2019 Vol. 27 (12): 1595- [摘要]( 359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廖琪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B族维生素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先兆流产孕妇299例,纳入先兆流产组,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分娩组(n=186)、难免流产组(n=79)、稽留流产组(n=34);另选择同期孕检健康孕妇2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PLT、Fbg、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B族维生素(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先兆流产组PLT、Fbg、D二聚体、Hcy 分别为(246±41)×109/L、(4.37±0.49)g/L、(0.75±0.24)mg/L、(10.48±2.94)μmol/L,均高于对照组(211±43)×109/L、(3.52±0.28)g/L、(0.39±0.06)mg/L、(6.75±2.43)μmol/L(P<0.01);叶酸和维生素B12(10.31±1.75)nmol/L、(206.81±93.45)pmol/L均低于对照组(20.36±2.08)nmol/L、(301.98±176.12)pmol/L(P<0.01)。分娩组、难免流产组、稽留流产组的Hcy分别为(6.62±2.18)μmol/L、(10.57±2.44)μmol/L、(13.41±2.85)μmol/L,分娩组与稽留流产组相比有差异(P<0.05);PLT分别为(236±42)×109/L、(245±58)×109/L、(259±54)×109/L,表达量均依次递增(P<0.05);Fbg分别为(3.51±0.27)g/L、(4.19±0.32)g/L、(4.86±0.43)g/L,表达量均依次递增(P<0.05);D二聚体分别为(0.69±0.04)mg/L、(0.78±0.1)mg/L、(0.86±0.08)mg/L,表达量均依次递增(P<0.05); 叶酸分别为(38.56±2.84)nmol/L、(22.78±1.91)nmol/L、(10.43±0.25)nmol/L,表达量均依次递减(P<0.05);维生素B12分别为(237.76±59.01)pmol/L、(159.89±46.54)pmol/L、(115.41±32.78)pmol/L,分娩组与稽留流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检测PLT、Fbg、D二聚体、Hcy、叶酸和维生素B12等有望成为预测先兆流产的指标,同时对预测先兆流产结局也有一定帮助。

2019 Vol. 27 (12): 1600- [摘要]( 399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汤福想 刘玉玲 王晓静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优思悦)、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芬吗通)用于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0例人工流产妇女随机分为优思悦组(100例)、芬吗通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3组术后均常规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慈航胶囊促进子宫恢复,优思悦组和芬吗通组分别于手术当日开始服用相应药物,每天1片,连服28d。比较3组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时间及宫腔粘连的发生率。结果:优思悦组及芬吗通组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3.8±0.9)d、( 3.8±0.8)d,短于对照组的(4.5±1.5)d,月经恢复时间分别为(27.5±1.0)d、(29.3±0.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2±2.4)d(P<0.05),且优思悦组短于芬吗通组(P<0.05);术后14 d子宫内膜厚度芬吗通组(5.2±1.6)mm大于对照组(4.5±1.8)mm,优思悦组(3.6±1.4)mm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优思悦组(0例)及芬吗通组(0例)均少于对照组(5例)(P<0.05)。结论 :优思悦及芬吗通均能有效减少术后出血时间、促进月经来潮、预防宫腔粘连,芬吗通能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有效修复子宫内膜,但无避孕作用,优思悦更适合人工流产后服用。

2019 Vol. 27 (12): 1604- [摘要]( 1426 HTML (0 KB)  PDF (0 KB)  ( 59 )

邹容1赵艳霞1杨波2刘晓莉1

目的:探讨经阴道宫颈钳夹联合改良双合诊子宫压迫法治疗阴道分娩后子宫下段收缩差为主的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比较经阴道宫颈钳夹联合改良双合诊子宫压迫法(观察组64例)和持续按摩子宫联合宫缩剂(对照组64例)作为二线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61例,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止血有效53例,有效率为82.8%,止血有效率、止血起效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需要输血率、需手术止血率、转入ICU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宫颈钳夹联合改良双合诊子宫压迫法治疗作为子宫下段收缩差为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二线治疗方法效果肯定, 适用于在基层医院使用。

2019 Vol. 27 (12): 1607- [摘要]( 351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王生兰 李洁 王榀华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导致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0例孕妇,其中10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200例ICP根据胆汁淤积程度分为轻度组、重度组。测量所有胎儿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比值(S/D),计算胎儿UA和MCA的阻力比值。绘制ROC曲线。结果:重度组UA 的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S/D最高,各参数ROC曲线下面积均>0.7(P<0.05),其中RI敏感度、特异性、曲线下面积均最高;胎儿MCA血流参数RI、PI、S/D最高,各参数ROC曲线下面积均>0.8(P<0.05),其中PI的敏感度、特异性、曲线下面积均最高。结论:超声检测UA及MCA可用于预测ICP胎儿窘迫,其中UA的RI及MCA的PI更适宜于临床检测。

2019 Vol. 27 (12): 1610- [摘要]( 342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张天华 刘洪霞

目的:探讨电针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效果。方法:70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内膜下血流指数,黄体期血清雌二醇、孕酮、整合素αvβ3水平;并随访统计妊娠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9.86±1.09 mm)高于对照组(7.03±1.12mm),A型子宫内膜比例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下血流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低于对照组;孕酮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妊娠率(41.7%)高于对照组(20.0%)。雌二醇改善水平两组无差异,整合素αvβ3 水平与孕酮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改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2019 Vol. 27 (12): 1613- [摘要]( 301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周芬 邵瑾 黄杭珍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各32例。A组行宫腔镜下刮宫术,B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C组在宫腔镜下电切术后1个月于患者月经来潮第3d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比3组复发情况、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子宫内膜厚度、术后并发症。结果:干预后C组子宫内膜厚度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A组与B组与术前对比均无差异(P>0.05)。C组复发率(3.1%)低于A组(25.0%)和B组(21.9%)(P<0.05),A组与B组无差异(P>0.05)。3组患者点滴状阴道出血、月经量增加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明显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有关。

2019 Vol. 27 (12): 1617- [摘要]( 374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凌爱华1赵维英2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生活质量和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临床资料,均为基于患者个人手术意愿及术式差异,观察组41例,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记录妊娠率及子宫肌瘤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排气时间、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E2、LH、FSH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E2降低,LH、FSH升高,且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术后12个月SF36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观察组(72.4%,21/29)与对照组(68.0%,17/25)无差异(P>0.05)。术后24个月子宫肌瘤复发率观察组(2.4%,1/41)低于对照组(8.6%,3/35)(P<0.05)。结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效果良好,对卵巢功能有轻微、短暂性影响,但可逐步恢复,对患者生育功能无影响,且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2019 Vol. 27 (12): 1620- [摘要]( 341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吕晓冰1冯丽2冯佳3牛庆慧1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Tei指数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心功能价值。方法:选择61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分为妊娠高血压组(26例)、轻度组(25例)和重度组(10例),观察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IDs)、右房内径(R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血清NT-proBNP的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T-ProBNP、Tei指数与LVIDd、LVIDs、RVDd、LVEF相关性。结果:观察组LVIDs(30.28±5.62mm 比26.35±3.51mm)、Tei指数(0.39±0.13比0.21±0.05)、血清NT-ProBNP水平(142.02±12.35pg/ml 比86.25±6.97pg/ml)高于对照组,LVEF(64.25%±5.69% 比8.25%±6.85%)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Tei指数、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加重而升高,LVEF则降低(均P<0.05)。血清NT-ProBNP、Tei指数均与LVIDd呈正相关(r=0.265、0.273,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25、-0.521,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和Tei指数明显增高,其水平与左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可能成为临床监测左心功能的有效指标。

2019 Vol. 27 (12): 1624- [摘要]( 318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李静 马晓丽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和血清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确诊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1),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ys C、CPR、Betatrophin水平,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3.98±0.93mmol/L)、2hPG(5.90±0.70)mmol/L、HbAlc(5.18±0.65%)均低于对照组(6.05±1.02mmol/L、9.02±0.85mmol/L、6.07±0.84%),Cys C(0.71±0.15mg/L)、CPR(1.43±0.31pg/L)、Betatrophin(572.39±87.61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92±0.20mg/L、 2.16±0.46pg/L、703.21±97.82pg/mL),孕妇妊娠不良情况(6.2%)低于对照组(37.7%),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12.3%)低于对照组(37.7%)(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可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减少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降低血清CysC、CRP、Betatrophin水平。

2019 Vol. 27 (12): 1628- [摘要]( 305 HTML (0 KB)  PDF (0 KB)  ( 43 )

贾贝丽 张念彩 杨冬梅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联合垂体后叶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及对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分娩的88例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干预前后RhoA、ROCKⅠ、ROCKⅡ蛋白、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6%)高于对照组(84.8%),产后2h(172.0±23.2ml)、产后24h出血量(255.1±31.2ml)、产后出血率(2.4%)均低于对照组(287.3 ±38.7ml、340.2±45.3ml、15.2%),产后24h血红蛋白(121.1±16.0 g/L)高于对照组(113.1±13.3 g/L),RhoA(0.59±0.07 ng/ml)、ROCKⅠ(0.40±0.06 ng/ml)、ROCKⅡ(0.38±0.05 ng/ml)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无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垂体后叶素可加强子宫收缩,调节RhoA、ROCK蛋白表达,预防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

2019 Vol. 27 (12): 1632- [摘要]( 277 HTML (0 KB)  PDF (0 KB)  ( 43 )

黄欣慰 徐文健 鲁景元 汪剑 史爱武 王永梅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及对甲胎蛋白(AFP),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7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4)。观察组采用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治疗,对照组使用其他方法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血清AFP、HCG、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水平、并发症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5.34±6.34 min)、阴道流血时间(4.95±1.21 d)及住院时间(7.41±2.45 d)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071.3±301.3ml)、术中输血量(1356.3±215.4ml)及产后24h出血量(2080.1±112.4ml)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性激素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AFP、HCG、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9%)低于对照组(44.1%),月经恢复时间(54.2±11.2d)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髂内动脉球囊封堵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降低AFP、HCG水平,缩短月经恢复时间,改善性激素水平。

2019 Vol. 27 (12): 1636- [摘要]( 329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金小春 尹述洲 张有涛

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复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产妇分娩结局及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孕妇216例,随机分为PIEB组、PCEA组和复合组各72例,PIEB组采取硬膜外混合药剂(0.125%布比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ml/脉冲,1个脉冲/h给药,PCEA组采取产妇自控按键给药,复合组以8ml/h持续脉冲给药同时产妇自控追加药量。检测血清皮质醇、IL-1β、IL-10水平;记录潜伏期末(T1)、宫口开全、胎儿娩出(T2)时VAS评分;记录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统计分娩结局及缩宫素使用。结果:实施镇痛后PIEB组、复合组布比卡因及舒芬太尼用药量以及宫口全开、T2时VAS评分均低于PCEA组(P<0.05);复合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短于另外两组,T2时各组血清皮质醇、IL-1β、IL-10水平均低于T1时,复合组血清皮质醇、IL-1β水平低于另外两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另外两组(均P<0.05);复合组阴道顺产率、满意率最高,分娩采取阴道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最低(P<0.05)。结论:PIEB复合PCEA分娩镇痛模式在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与第二产程、降低器械助产率均更佳,在一定程度上维持Thl/Th2型细胞因子平衡,提高产妇分娩镇痛质量。

2019 Vol. 27 (12): 1640- [摘要]( 294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张利亮 张海盛 吴维强 姚泽宇

目的:探讨丙泊酚3种配伍方案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及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4月在本院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妇女24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生理盐水)83例、丙泊酚+舒芬太尼组83例和丙泊酚+地佐辛组83例。比较3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总有效率丙泊酚组(83.1%)、丙泊酚+舒芬太尼组(86.7%)和丙泊酚+地佐辛组(96.4%)有差异(P<0.0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诱导前(T0)时点3组无差异(P>0.05);诱导后(Tl)及手术结束时(T2)时点3组低于T0时点,且丙泊酚+地佐辛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组>丙泊酚组(P<0.05)。不良反应率丙泊酚组(28.9%)、丙泊酚+舒芬太尼组(22.9%)、丙泊酚+地佐辛组(10.8%)有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丙泊酚基础上加用地佐辛可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镇痛效果,安全性相对较优。

2019 Vol. 27 (12): 1645- [摘要]( 327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卞海艳1刘照龙2胡小梅2王建国2赵擘2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对患者血清氧化蛋白产物(AOPP)、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接诊的妊娠期合并OSAHS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口腔矫正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AOPP、MIF、IL-18水平、夜间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血压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3.3%),两组血清AOPP、MIF、IL-1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AHI、最低血氧饱和度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低于对照组,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OSAHS患者中使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9 Vol. 27 (12): 1648- [摘要]( 291 HTML (0 KB)  PDF (0 KB)  ( 45 )

巩海凤1王志洪2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及对白介素-10(IL-10)、IL-17及干扰素-γ( IFN-γ)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50)和rhTPO组(n=50),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rhTPO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疗效和分娩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L-10、IL-17、IFN-γ、血小板计数及血常规。结果:治疗后rhTPO组血小板数高于常规组(P<0.05),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无变化(P>0.05);IFN-γ、IL-17、PF4水平低于常规组,IL-10、TPO水平高于常规组 (P<0.05)。3组阴道分娩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能提高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更优,安全性较高,母婴结局良好。

2019 Vol. 27 (12): 1652- [摘要]( 292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马富兵 许婧 佟媛媛 赵继华 傅瑜 马慧芳 王薇彬

目的:调查新疆伊犁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情况、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采用系统整群抽样法抽取新疆伊犁地区4所医院建档并接受规范产前检查的单胎孕妇6434例,按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制定的GDM新诊断标准筛查GDM。分析GDM患病特征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该地区GDM患病率为6.6%(422/6434),年龄≥35岁、DM家族史、孕前超重或肥胖、接受高等教育、经产妇、城镇户籍及脑力劳动均是GDM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DM组分娩孕周早于非GDM组,剖宫产率、早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率均高于非GDM组,且血糖控制不良组高于血糖控制组(均P<0.05);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与非GDM组比较无差异(P>0.05)。GDM组大于胎龄儿、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非GDM组,且血糖控制不良组高于血糖控制组(均P<0.05),胎儿窘迫、先天畸形率GDM组与非GDM组无差异(P>0.05)。结论:新疆伊犁地区GDM患病率居我国中等水平,患病率有人群差异,应针对性采取特色干预及孕期管理措施防治GDM,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

2019 Vol. 27 (12): 1656- [摘要]( 272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临床分析
范刚 张梅 邹燕

目的:探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效果及对妇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计划生育门诊收治的自愿接受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200例,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曼月乐组和含铜宫内节育器(TCu380A组)各100例,观察两组随访1年后避孕效果、不良反应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变化。结果:随访1年时两组IUD使用相关终止率(1.0%、3.0%)无差异(P>0.05);曼月乐组月经量增多(1.0%)、腰腹部酸痛(6.0%)发生率低于TCu380A组(20.0%、24.0%),月经量减少发生率(27.0%)高于TCu380A组(2.0%)(均P<0.05);置入节育器1周后,曼月乐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低于TCu380A组(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与含铜宫内节育器效果相当,但置器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更低。

2019 Vol. 27 (12): 1661- [摘要]( 320 HTML (0 KB)  PDF (0 KB)  ( 45 )

李卫红 于峰 王丁博

目的:探讨元宫药铜220和活性γ型宫内节育器(IUD)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放置IUD的育龄期健康妇女2138例,其中元宫药铜220IUD 1070例(元宫组),活性γ型IUD 1068例(活性组),观察随访术后1年带器妊娠、脱落相关终止等情况。结果:元宫组和活性组带器妊娠率(0.47%、0.28%),脱落相关终止率(0.56%、0.47%),因症终止率(0.47%、0.37%)以及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和盆腔炎发生率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元宫药铜220和活性γ型IUD在带器妊娠、脱落相关、因症终止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019 Vol. 27 (12): 1664- [摘要]( 320 HTML (0 KB)  PDF (0 KB)  ( 44 )

卜春艳 王颖 王微 范永周 郭战坤 王志芳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E)患者对Toll 样受体4 (TLR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和免疫炎性因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EOSPE孕妇11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硫酸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共治疗2周。探讨治疗前后两组血清TLR4、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等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TLR 4水平(3.14±0.89μg/L、3.86±1.05μg/L)、VCAM-1和ET-1水平、TNFα和IL-6水平均降低,而NO水平和TGF-β1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能显著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机体免疫炎症状态,同时下调TLR 4表达。

2019 Vol. 27 (12): 1667- [摘要]( 276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杨洋1孙萍2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焦虑抑郁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接受IVF-ET治疗的女性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其进入周期时(T0期)、取卵前(T1期)、胚胎移植后7 d(T2期)焦虑与抑郁情况,并比较妊娠与未妊娠者不同时期SAS评分、SDS评分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5-羟色胺(5-HT),分析妊娠结局与各指标关系。结果:IVF-ET女性SAS评分、SDS评分T1期>T0期>T2期,妊娠成功者T1期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未妊娠者、T1期血清NE、E、5-HT水平高于未妊娠者(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1期IVF-ET女性SAS评分、SDS评分与NE、5-HT水平及妊娠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IVF-ET女性普遍存在焦虑、抑郁障碍,可能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下调有关,同时影响妊娠结局,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IVF-ET治疗成功率。

2019 Vol. 27 (12): 1671- [摘要]( 341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宋丽华1史颖1邱育红1茹亚1师晓艳2

目的:探讨抗生素不同疗程及时机使用对子宫肌瘤术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30日-2019年3月30日本院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20例临床资料,根据抗生素的使用时机和疗程分为4组各30例,A组术前1h静脉注射抗菌药,B组术前1h+术后6h静脉注射抗菌药,C组术前1h+术后连续3d(2次/d)静脉注射抗菌药,D组术后连续3d(2次/d)静脉注射抗生素。观察各组情况。结果:D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另外3组(P均<0.05)。各组甲级愈合、乙级愈合率无差异(P>0.05)。D组最高体温及术后24h、48h白细胞水平均高于另外3组,总感染发生率D组(43.3%)、A组(26.7%)高于B组(6.7%)、C组(6.7%)(P<0.05)。术后D组CRP、TNF-α、IFN-γ、IL-6水平高于另外3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C组、D组高于A组、B组(P<0.05)。结论:术前联合术后短疗程抗菌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最佳。

2019 Vol. 27 (12): 1675- [摘要]( 312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罗燕子 潘海滔 何光 高波 张涛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动态监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预测流产结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例停经49d药物流产者临床资料,均于药物流产前、流产后第10天、第20天测定血清β-hCG值,观察其下降率。结果:血清β-hCG水平药物流产前、流产后第10天、流产后第20天,流产不全组均高于流产完全组(均P<0.001);血清β-hCG下降率,流产完全组流产后第10天(94.0±12.0)%、流产后第20天(99.6±12.6)%均高于流产不全组(61.1±8.6)%和(94.1±12.1)%(P=0.001、0.005)。ROC工作曲线分析,当血清β-hCG下降率在药物流产后第10天>93.5%、第20天>97.9%时其流产预后较好。结论:药物流产后动态监测血清β-hCG下降率有望对手术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2019 Vol. 27 (12): 1679- [摘要]( 277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周平安 石秀英 刁杰 张小斌 闫娟

目的:探讨血清生化标志物联合超声对唐氏综合征(DS)产前筛查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筛查DS孕早期孕妇资料4001例,均行血清生化标志物联合超声检查。结果:4001例临床确诊6例DS,DS组孕妇血清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水平及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高于非DS组,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低于非DS组(均P<0.05)。血清生化标志物筛查DS的灵敏度66.7%,特异度为99.6%,符合率99.6%;超声筛查DS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9.6%,符合率99.5%;二者联合筛查DS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9.9%,符合率为99.8%,特异度和符合率高于单独方法筛查(P<0.05)。结论:血清生化标志物及超声检查均为孕早期DS筛查的重要手段,二者联合应用更有利于DS的筛查。

2019 Vol. 27 (12): 1682- [摘要]( 370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陈雪蓉 沈冉 靳晴 孟海云 鹿莎 牛兆仪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ANGPTL6)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产科入住的妊娠期糖尿病58例为GDM组,正常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信息和标本,分析ANGPTL4、ANGPTL6与HOMA-IR的相关性及影响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结果:GDM组的血糖血脂胰岛素指标(TG、VEGF、HbAlc、FPG、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ANGPTL4、ANGPT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NGPTL4、ANGPTL6与HOMAIRI均呈负相关(r=0.653、0.777,P=0.001、0.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NGPTL4是影响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ANGPTL4、ANGPTL6在GDM患者中均显著降低,其与葡萄糖耐量,胰岛素抵抗有密切联系。

2019 Vol. 27 (12): 1686- [摘要]( 326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胥琳琳 陈宗宁 崔蕾蕾 左月媛

目的:探究miR-501和miR-195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61例宫颈癌患者和35例健康者,测定两组血清中miR-501和miR-195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时长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血清中的miR-501和miR-195表达水平分别呈上调和下调趋势(P<0.05),在血清中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肿瘤分化程度等未见差异,与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差异(P<0.05); miR-501高表达、miR-195低表达可相对延长生存时间(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miR-501和miR-195的表达水平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有望成为辅助诊断宫颈癌及评估预后的标志物。

2019 Vol. 27 (12): 1690- [摘要]( 332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王慧娟 唐淑稳 兰淑海

目的:探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胎盘生长因子(PIGF)表达及与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早发型SPE患者(观察组)及10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检测两组分娩当日血浆PIGF水平并观察临床相关指标,依据PIGF水平分为PIGF异常组和正常组,分析早发型SPE孕妇PIGF水平及与妊娠结局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浆PIGF水平低于对照组,SBP、DBP、S/D高于对照组(均P<0.05);早发型SPE孕妇中PIGF异常率为51.3%,PIGF异常组新生儿出生孕周、出生体重、胎盘重量、1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PIGF正常组,LAC、S/D高于PIGF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早发型SPE孕妇PIGF表达水平与SBP、DBP、脐动脉S/D呈负相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早发型SPE孕妇PIGF表达水平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PIGF对预测妊娠结局有一定临床价值,需加强关注。

2019 Vol. 27 (12): 1693- [摘要]( 303 HTML (0 KB)  PDF (0 KB)  ( 43 )

刘杰 梁玉贞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U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l-1)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治疗的21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正常妊娠孕妇21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UA、PAI-1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UA、PAI-1、全血低切还原黏度(LR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中切还原黏度(MRV)、全血高切还原黏度(HRV)未见差异(P>0.05);UA、PAI-1水平分别与LRV、PV、Fib呈现正相关,且UA、PAI-1、LRV、PV、Fib均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UA、PAI-1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显著相关性。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上述指标分析并开展干预治疗,保障母婴安全。

2019 Vol. 27 (12): 1697- [摘要]( 300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龚菁菁 周毓青 薛盛林 白博

目的:探讨晚孕早期(孕28~32周)超声检查预测巨大儿发生风险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256例临床资料,根据出生体重分为巨大儿组和正常组,对两组在孕28~32周时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超声检测值与胎儿体质量关系,寻找诊断巨大儿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发生巨大儿组产妇的孕期体重增加值高于正常组,胎儿测量值(BPD、HC、AC、FL)及腹围的Z-评分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BPD、HC、AC、FL、腹围的Z-评分值均与胎儿体重呈正相关(r=0.411、0.502、0.757、0.682、0.802)。腹围的Z-评分值与胎儿体重的关系最密切,AC次之,再次为FL,BPD、HC与胎儿体重的关系相对较弱。ROC曲线显示,腹围的Z-评分值和AC的曲线下面积较大,约登指数较高,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4 mm和269.42mm,腹围的Z-评分值的灵敏度最高(83.4%),FL的最佳临界值为57.04mm,其特异度最高(85.6%),综合考虑腹围的Z-评分值的灵敏度、特异度(80.7%)作为预测价值更佳。结论:晚孕早期超声测得的胎儿腹围、头围、股骨长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腹围的腹围的Z-评分值≥1.241、腹围≥269.42mm、股骨长>57.04mm时,对巨大儿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19 Vol. 27 (12): 1700- [摘要]( 281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单秀玲 董其虎 孙璐 齐群艳 李文清 周瑞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铁缺乏与妊娠和出生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产科门诊建档并接受检测的孕早期妇女1982例。测量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浓度,并计算总体铁(TBI)。以血清铁蛋白、sTfR和TBI为铁状态标志物,探索不同定义的铁缺乏对妊娠和出生结局影响。结果:1982名孕妇中,血清铁蛋白<20μg/L 390例(19.7%),sTfR>21 nmol/L 301例(15.2%),TBI<0 mg/kg 319例(16.1%)。根据血清铁蛋白<20μg/L定义的铁缺乏,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HR:0.47,95%CI:0.38~0.73),与大于胎龄儿发生风险呈正相关(HR:1.32,95%CI:1.07~1.66)。根据sTfR>21 nmol/L定义的铁缺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HR:1.31,95%CI:1.17~1.52)。根据TBI<0 mg/kg定义的铁缺乏,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HR:0.36,95%CI:0.17~0.72),与大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HR:1.37,95%CI:1.04~1.92)。结论:孕早期铁缺乏降低了发病风险,增加了大于胎龄儿和妊娠期高血压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2019 Vol. 27 (12): 1704- [摘要]( 326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张翠翠

目的:探讨不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方式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0月30日-2018年10月30日本院接受IVF-ET的890例临床资料,新鲜移植周期450例(异位妊娠25例),冷冻移植周期440例(异位妊娠22例),分析不同胚胎移植方式异位妊娠危险因素。结果:新鲜移植周期妇女有人工流产史、刮宫史、盆腔手术史、Gn总量、扳机日雌二醇(E2)水平高于宫内妊娠妇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刮宫史、盆腔手术史、Gn总量、扳机日E2水平是新鲜移植周期异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冷冻胚胎移植妇女有人工流产史、异位妊娠史、刮宫史、盆腔手术史比例高于宫内妊娠妇女,移植胚胎数、移植日内膜厚度低于宫内妊娠妇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刮宫史、盆腔手术史、移植胚胎数是冷冻胚胎移植异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刮宫史、盆腔手术史、Gn总量及扳机日雌二醇较高是新鲜胚胎移植异位妊娠危险因素,刮宫史、盆腔手术史、单个移植胚胎是冷冻胚胎移植异位妊娠危险因素。

2019 Vol. 27 (12): 1707- [摘要]( 326 HTML (0 KB)  PDF (0 KB)  ( 44 )

经验交流
张莉萍 吴惠芹

2019 Vol. 27 (12): 1711- [摘要]( 253 HTML (0 KB)  PDF (0 KB)  ( 44 )

陈晶晶

2019 Vol. 27 (12): 1713- [摘要]( 251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孟飞 华馥

2019 Vol. 27 (12): 1715- [摘要]( 290 HTML (0 KB)  PDF (0 KB)  ( 43 )

综述
夏良育1,2杨紫霞1,2 综述宁美英1审校

近些年来,缓控释制剂在避孕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广大女性提供了更多的避孕选择。目前应用广泛的缓控释避孕制剂有阴道环、皮下埋植剂、宫内节育器等,但这些产品尚未完全满足女性的避孕需求, 因此,有必要开发出顺应性更好、安全性更高、疗效更佳的新型的缓控释避孕制剂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2019 Vol. 27 (12): 1717- [摘要]( 344 HTML (0 KB)  PDF (0 KB)  ( 43 )

生殖健康科普专栏
张媛媛

2019 Vol. 27 (12): 1722- [摘要]( 240 HTML (0 KB)  PDF (0 KB)  (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