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 27卷 9期

刊出日期 2019-09-16

国外刊物
李瑛

2019 Vol. 27 (9): 1124- [摘要]( 343 HTML (0 KB)  PDF (0 KB)  ( 49 )

专题研究
尧星兴1李超2张露1罗晓红1

目的:综合评价粒细胞刺激因子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Medline、Cochrane、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维普等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4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2名研究者收集并提取与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患者共计536例。结果表明排卵期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流产率(RR 0.4,95%CI 0.26~0.61),对提高活产率可能有一定的益处(RR 1.35,95%CI 1.11~1.65);而确认妊娠后用药对活产率(RR 0.91,95%CI 0.71~1.17)和流产率(RR 1.09,95%CI 0.71~1.68)无明显疗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对新生儿体重无明显影响(MD 7.18,95%CI 143.62~129.27);未增加妊娠并发症(RR 0.30,95%CI 0.05~1.93)、皮疹(RR 2.65,95%CI 0.53~13.09)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用药后可能使患者白细胞增多(RR19.86,95%CI 3.76~104.78)。结论:排卵期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活产率,降低其流产率。

2019 Vol. 27 (9): 1127- [摘要]( 444 HTML (0 KB)  PDF (0 KB)  ( 48 )

基础研究
吕辉 杨晓霞 韦启鹏

目的:探究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功能定位。方法:选取雌性小鼠发生6周成年(成年组,6只)与未成年(未成年组,6只),培养卵巢颗粒细胞,将加入促卵泡刺激素(FSH)培养的颗粒细胞作为FSH组,不加FSH培养的颗粒细胞作为非FSH组。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颗粒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tau表达,将tau融合蛋白转染到颗粒细胞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au蛋白在颗粒细胞中的定位。结果:小鼠卵巢颗粒细胞tau蛋白表达阳性数成年组高于未成年组,FSH组高于非FSH组(P<0.05);未成年小鼠中FSH组阳性数高于非FSH组(P<0.05)。成年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中tau蛋白聚集于细胞核,呈放射状。结论:微管相关蛋白tau在成年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中高表达,其定位主要集中于细胞核,影响颗粒细胞增殖分化,通过观察tau蛋白表达及定位,可反映微管形成及形态变化。

2019 Vol. 27 (9): 1133- [摘要]( 410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临床研究
谢梅1刘春1徐凤英2

目的:研究160ml单、双球囊引产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112例具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双腔组和单腔组各56例,分别采用Cook双球囊和一次性单腔球囊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效果。结果:两组引产后Bishop评分均明显升高,但双腔组(6.8±1.3分)低于单腔组(7.5±1.4分)(P<0.05);两组引产有效率(96.4%、92.9%)比较无差异(P>0.05);双腔组临产时间(17.3±4.2h)长于单腔组(15.5±3.9h),总产程(9.4±1.9h)短于单腔组(10.4±2.1h)(P<0.05),两组24h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无差异(P>0.05);双腔组产时出血量(139.7±29.6ml)低于单腔组(156.4±32.6ml)(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双腔组产后出血(3.6%)及感染发生率(1.8%)低于单腔组(5.4%、3.6%),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6%)高于单腔组(1.8%)(P>0.05)。结论:单腔球囊在促宫颈成熟速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明显缩短临产时间;双腔球囊有利于缩短产程和减少产时出血量。二者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均值得肯定。

2019 Vol. 27 (9): 1138- [摘要]( 371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李颖 侯萍 李雪洁

目的:探讨复宫宁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及对血清卵泡抑制素(FS)、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白细胞2受体(sIL-2R)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西药组(61例)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中西药组(63例)在加用复宫宁颗粒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激素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中西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高于西药组(80.3%),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低于西药组,雌二醇(E2)高于西药组(4.92±0.58U/L 比7.69±0.73U/L,7.12±1.08U/L 比9.05±1.24U/L,587.56±39.50pg/ml 比514.91±34.85pg/ml),血清FS、sICAM-1、sIL-2R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西药组(237.31±20.08ng/L比324.48±25.61ng/L, 271.28±16.74ng/ml 比304.53±18.39ng/ml, 245.82±18.54ng/ml比288.39±20.91ng/ml, 3.9±0.8分比5.4±0.9分)(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8%比3.3%)无差异(P>0.05)。结论:复宫宁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FS、sICAM-1、sIL-2R水平,促进疾病恢复。

2019 Vol. 27 (9): 1142- [摘要]( 423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张巍 许利

目的:探讨滋阴补肾法治疗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及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8例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观察组采用滋阴补肾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胰岛素(INS)、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卵巢间质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及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卵泡液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c)、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72.7%),两组血清VEGF 、ES、PI、RI、PSV、S/D、FSH、LH、T、E2、INS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卵泡液TAC、SOD、CAT、GPx、Gc l-c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补肾法治疗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卵泡发育及卵巢间质血流动力学水平。

2019 Vol. 27 (9): 1146- [摘要]( 414 HTML (0 KB)  PDF (0 KB)  ( 45 )

周淼 刘玉华 曾路

目的: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对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性激素、钙磷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Ⅲ、Ⅳ期EMT患者270例,随机分为替勃龙组(GnRHa+反向添加替勃龙)、雌二醇组(GnRHa+反向添加戊酸雌二醇)、对照组(仅GnRHa)各90例,均治疗3个月,改良Kupperman评分(KMI)比较其围绝经期症状、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钙磷水平与超声下子宫内膜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妊娠率。结果:替勃龙组、雌二醇组治疗1、3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KM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钙水平高于对照组,E2、FSH、LH、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子宫内膜厚度3组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反向添加药物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4.4%)低于对照组(13.3%),而妊娠率(50.0%、51.1%)高于对照组(33.3%)(P<0.05),复发率无差异(P>0.05)。结论: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可有效改善EMT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性激素、钙磷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借鉴。

2019 Vol. 27 (9): 1150- [摘要]( 443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张东方1,2王茜3李治国4陈燕1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3(AQP3)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6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子痫前期组),随机选取同期正常足月妊娠孕妇60 例(正常妊娠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AQP3在胎盘中定位,利用qRT-PCR技术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胎盘组织中AQP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QP3在正常胎盘和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AQP3 mRNA相对表达量(0.81±0.70)低于正常妊娠组(1.45±0.18),AQP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0.53±0.06)低于正常妊娠组(0.83±0.02)(均P<0.05)。结论:AQP3可能在先兆子痫的发病机制或适应性反应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2019 Vol. 27 (9): 1155- [摘要]( 378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杨敏 张静 赵喜花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IRS-2及血清网膜素1(Omentin-1)的表达特征,分析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和50例正常孕妇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前测定血清Omentin-1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葡萄糖(FPG)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娩过程中采集大网膜脂肪组织,检测IRS-1、IRS-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FPG、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Omentin-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组织中IRS-1、IRS-2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OMA-IR与Omentin-1、IRS-1、IRS-2均呈负相关(P<0.05),Omentin-1与IRS-1、IRS-2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Omentin-1表达可激活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通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血清Omentin-1及脂肪组织中IRS-1、IRS-2表达降低均使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剧。

2019 Vol. 27 (9): 1159- [摘要]( 455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杨金伟 王志强 柴三明 王琰 张霖 安锦霞 倪亚莉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技术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筛查组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筛查组40个治疗周期共活检212枚胚胎,其中整倍体胚胎115枚(54.2%),非整倍体胚胎97枚(45.8%);筛查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68.6%、35.3%)高于对照组(68.6%、52.8%),早期流产率(12.5%)低于对照组(26.3%)(P<0.05)。结论: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选择整倍体胚胎移植,可提高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

2019 Vol. 27 (9): 1163- [摘要]( 437 HTML (0 KB)  PDF (0 KB)  ( 45 )

苏更生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纤溶功能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水平影响。方法:2014年5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观察组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取静吸复合全麻。比较两组麻醉维持药物用量、麻醉恢复效果、不同时间段[麻醉前(T1)、麻醉5 min(T2)、拔管后(T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清纤溶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中观察组丙泊酚、维库溴铵用量以及手术后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撤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 HR、MAPT1时期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T2、T3时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PA、PAI-1、D-D水平T1时期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T2、T3时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动过速率(13.9%) 、呕吐恶心率(16.7%)、躁动率( 8.3%)低于对照组(36.1%、38.9%、27.8%)(均P<0.05)。结论:子宫良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中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恢复效果好,术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对患者纤溶功能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2019 Vol. 27 (9): 1166- [摘要]( 410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临床分析
岑慧 施蕾 陈小菊 钟丽娴

目的:探讨超声胎盘植入评分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术前评估作用。方法:对11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胎盘植入评分分组,≤5分组、6~10分组、≥10分组,对各组术中出血、输血量、子宫切除率、住院天数、母儿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组孕周、产次及剖宫产次数存在差异(P<0.05),而年龄、孕次、人工流产次数及距上次剖宫产年限未见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子宫切除例数、手术持续时间等在≥10分组中最高(P<0.05),急诊手术发生率无差异(P>0.05)。胎盘植入评分值与术中出血量呈正相关(r=0.77,P<0.05)。3组新生儿窒息、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10分组中最高(P<0.05),新生儿体重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超声胎盘植入评分能预测产后出血风险,对减少产后出血及围产期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起到重要提示作用。

2019 Vol. 27 (9): 1170- [摘要]( 649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孟以秀 熊林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配体(sTRAIL)、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CA125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70例(观察组)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80例(对照组)临床资料,均行血常规、CA125、sTRAIL和iNOS检测,计算LMR值,比较两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间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LMR、sTRAIL水平低于对照组,iNOS和CA125高于对照组:观察组Ⅰ~Ⅱ期患者LMR和sTRAIL浓度高于Ⅲ~Ⅳ期患者,而iNOS、CA125浓度低于Ⅲ~Ⅳ期患者(均P<0.05)。LMR、sTRAIL、iNOS、CA125鉴别卵巢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788、0.962、0.879,敏感性分别为67.1%、71.4%、85.7%、82.9%,特异性分别为80.7%、92.9%、92.6%、87.1%。结论:炎症相关指标LMR、sTRAIL、iNOS、CA125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及预测病变分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2019 Vol. 27 (9): 1174- [摘要]( 439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黄荣1吴丹2卢土莲1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联合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84例,完全自发性先兆流产82例及正常妊娠80例资料。对比不同指标诊断符合率,并以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3组中异位妊娠组β-hCG、P水平最低,子宫内膜厚度最薄(P<0.05)。对异位妊娠诊断,β-hCG截断值为821.09 U/L,AUC为0.752,P=0.031,灵敏度为83.2%,特异度为92.1%;P截断值为18.09 nmol/L,AUC为0.010,P=0.008,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90.3%;子宫内膜厚度截断值为6.70 mm,AUC为0.704,P=0.001,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1.7%。联合诊断相符率最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厚度、β-hCG及P联合监测可显著提升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

2019 Vol. 27 (9): 1177- [摘要]( 329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许文坦 姜丽华 杨波

目的:探讨无创瞬时血压连续监测系统(WBP)与无创袖带血压监测(NIBP)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45例,采取自身对照,对产妇在手术期间同时采用两种方式测量血压,评价两相关性及对血压变化反应的敏感性。结果:45例产妇均能较好耐受两种方式监测,共收集有效匹配数据308对进行分析。记录到低血压事件WBP收缩压组中有76对(24.7%)、NIBP收缩压组37对(12.0%),两组低血压事件发生率有差异(P<0.05)。两种方法测量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舒张压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WBP与NIBP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与NIBP相比,WBP可提供连续、安全、无创、准确的血压监测,较适合腰硬联合麻醉下的剖宫产产妇术中血压监测。

2019 Vol. 27 (9): 1180- [摘要]( 427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文丽秀

目的:分析母体凝血功能及胎儿脐血流相关参数对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IFG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IFGR病例(IFGR组,47例),同期产检且胎儿发育符合正常胎龄的病例作为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母体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bg)、纤溶酶原(Pl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AT III)、D-二聚体(D-D)以及脐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差异,分析各指标对IFGR的预测效能。结果:IFGR组Fbg及Plg值均高于对照组,AT II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CT、Hb、PT、TT、D-D比较无差异,IFGR组脐动脉血流PI、RI及S/D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IFGR有预测价值(P<0.001)。结论:IFGR母体部分凝血指标及脐血流参数可能发生异常改变,脐血流参数,尤其是RI能较好地预测IFGR发生。

2019 Vol. 27 (9): 1183- [摘要]( 392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毛韧1周素贞1徐云霞1罗志艳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彩超鉴别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肿瘤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准分析不同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证实良性结节28例、恶性41例,彩超检测腋窝淋巴结L/S比值良性组高于恶性组(P<0.05),血流阻力指数两组无差异(P>0.05),良性组CDFI血流特点以门型为主,恶性组以周围型为主(P<0.05)。良恶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弹性评分良性组以1~2分为主,恶性组以3~4分居多,两组有差异(P<0.05)。彩超、超声弹性成像及联合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7.9%、63.4%,82.1%,75.6%,92.9%、97.6%;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830、0.92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彩超可有效鉴别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判断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2019 Vol. 27 (9): 1186- [摘要]( 395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周玉玲

目的:观察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效果及对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本院接受治疗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组,手术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保守组行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术后HCG、手术及随访情况。结果:与手术组比较,保守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少,术后第3天HCG下降率低、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长(均P<0.001),盆腔积血量无差别;术后3年妊娠率(87.5%)高于手术组(55.0%)(P=0.001),患者治疗满意度(95.0%)高于手术组(85.0%)(P=0.013),3年内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两组无差别。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对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效果相当,术后HCG水平恢复慢,但创伤小,术后3年内再次妊娠率高,未增加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19 Vol. 27 (9): 1190- [摘要]( 407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朱容1龙燕1董述全2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与传统多孔法手术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卵巢囊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单孔组)和传统多孔法手术(多孔组)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壁外观满意度,治疗前后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无差异(P>0.05);单孔组术后24hVAS评分(2.6±1.3分)低于多孔组(5.1±1.8分),腹壁外观总满意度(95.4%)高于对照组(79.1%)(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E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LH、FSH水平则较术前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与传统多孔法手术具有相同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但单孔法的创伤更小,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升腹壁外观满意度。

2019 Vol. 27 (9): 1193- [摘要]( 342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张卉 祖淑静 张宁 单飞 李卓 项丹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产前诊断中心门诊就诊、有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指证孕妇244例行羊膜腔穿刺术,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行高通量测序检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染色体异常检出及胎儿结局。结果:核型分析检测出数目异常8.9%(20/244),包括结构异常(倒位易位)9.8%(24/244);而高通量测序检出染色体畸变11.9%(29/244),多态性和致病性不明确56.2%(137/244)。在核型正常病例中,高通量测序额外检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异常2.6%。结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异常,其对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特异性与核型分析技术诊断一致,并可检测出100kb以上的微缺失/微重复。两种技术相结合可检测出更多有临床意义的染色体畸变,在产前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开展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2019 Vol. 27 (9): 1197- [摘要]( 342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徐金良 张宁芝 梅莉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终止时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治疗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4例,根据分娩孕周分为<32周终止妊娠组(20例)、32~33+6周终止妊娠组(23例)、≥34周终止妊娠组(21例)。入院后均评估后制定救治方案,对比各组临床情况、分娩方式及孕期并发症、围产儿不良结局。结果:3组发病孕周、分娩孕周及期待治疗时间≥34周组最高、32~33+6周组次之、<32周组最低,期待治疗时间32~33+6周组最高(均P<0.05)。<32周组剖宫产比例最低、宫缩剂引产率最高(P<0.05),阴道分娩率及孕期并发症3组无差异(P>0.05)。死胎率、新生儿死亡率及呼吸窘迫发生率<32周组最高(P<0.05),围产儿窒息率3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不同,对母婴结局可造成明显影响,对病情稳定者可采取期待治疗,若并发症严重则考虑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母婴结局。

2019 Vol. 27 (9): 1201- [摘要]( 364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陈鲲 胡洪波

目的: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细胞转录因子-3(GATA-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本院正常妊娠妇女60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清HSP70、GATA-3、sFlt-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HSP70、sFlt-1水平高于对照组,GATA-3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仅妊娠期高血压患者HSP70、sFlt-1水平低于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GATA-3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P70、sFlt-11与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均呈正相关,GATA-3与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HSP70、GATA-3、sFlt-1的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着密切关系,可为靶向药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提供新思路。

2019 Vol. 27 (9): 1205- [摘要]( 368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陆勤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等水平及意义。方法: 2015年3月—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GDM患者200例(GDM组),选取同期健康产妇2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分娩前TGAb、TPOAb、TSH、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结果:两组TSH、T3、T4、FT3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GDM组FT4(5.01±1.01pmol/L)低于对照组,TGAb阳性率、TPOAb阳性率、TGAb+TPOAb阳性率(14.0%、10.5%和9.0%)高于对照组(均P<0.05);GDM组妊娠结局不良与结局正常者血清TSH、T3、T4、FT3、FT4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GDM组不良妊娠结局者TGAb阳性率、TPOAb阳性率、TGAb+TPOAb阳性率(23.1%、16.9%和16.9%)均高于正常妊娠结局者(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TGAb、TPOAb、FT4处于异常状态,对妊娠结局可能有一定影响作用。

2019 Vol. 27 (9): 1208- [摘要]( 378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邹兰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6(miR-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剖宫产的GDM孕妇76例为GDM组,同期剖宫产的糖耐量正常孕妇68例为对照组。qRT-PCR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miR-126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计算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Pearson法分析GDM孕妇血清miR-126、VEGF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logistic法分析影响GDM孕妇I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M组孕妇血清miR-126表达水平降低,血清VEGF水平与HOMA-IR均升高,血清HbAlc、FINS、FPG、TG、LDL-C水平均升高,HDL-C水平降低(均P<0.05); miR-126与VEGF、HOMA-IR均呈负相关(r=-0.551,P=0.000;r=-0.513,P=0.000),VEGF与HOMA-IR呈正相关(r=0.454,P=0.000);血清miR-126与VEGF水平均为影响GDM孕妇发生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DM孕妇血清miR-126水平降低,VEGF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且均参与GDM孕妇IR发生发展过程。

2019 Vol. 27 (9): 1212- [摘要]( 362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李艳丽 宋琛 李冬静 王艳芬 赵淑蕊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微小RNA-181b(miR-181b)和微小RNA-210(miR-210)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观察组)与96例健康孕妇(对照组)的血液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1b、miR-210水平,观察分析二者与临床指标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iR-181b、miR-210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miR-181b、miR-210水平均升高(P<0.05);miR-181b、miR-210均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丙二醛呈正相关,而与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呈负相关(均<0.05),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miR-181b的截断值为1.50,灵敏度为57.3%,特异度为76.0%;miR-210的截断值为1.10,灵敏度为55.2%,特异度为75.3%;miR-181b与miR-210联合检测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83.3%、88.5%,85.9%)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miR-181b与miR-210水平均升高,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效能较高。

2019 Vol. 27 (9): 1217- [摘要]( 384 HTML (0 KB)  PDF (0 KB)  ( 47 )

赵君丽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妊娠孕妇60例为对照组。取两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FBG、HbA1c、FINS、TC、TG、HDL-C、LDL-C、HOMA-IR等糖脂生化指标及ApoA5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TG、TC、FBG、FINS、HbA1c、ApoA5、HOMA-IR高于对照组, HDL-C、ApoAⅠ低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GDM患者血清中ApoA5与TG、TC、FBG、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 0.491、0.324、0.483、0.518,P<0.05),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r=-0.313,P<0.05),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血清ApoA5、TG、TC、FBG及HOMA-IR均是导致GDM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ApoA5的水平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及糖脂代谢关系密切,可为GDM的诊治提供一定参考。

2019 Vol. 27 (9): 1221- [摘要]( 369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王静 杜欣 冯同富 郑嵘 周利敏

目的:观察阴道镜活检联合P16、OLFM4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因宫颈病变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并行阴道镜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240例,根据收集的病理标本诊断结果分为CINI(98例)、CINⅡ(82例)、CINⅢ(60例)。并选取6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切除的宫颈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阴道镜活检结果,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OLFM4的表达。结果:阴道镜活检诊断符合率CINI为91.7%、CINⅡ为90.2%,CINⅢ为96.7%;P16、OLFM4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低于CIN各组(P<0.05);P16、OLFM4在阳性表达率CINI最低,CINⅡ次之,CINⅢ最高(P<0.05)。结论:阴道镜活检联合P16、OLFM4检测可提高CIN的检出率,P16、OLFM4过表达与CIN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2019 Vol. 27 (9): 1225- [摘要]( 349 HTML (0 KB)  PDF (0 KB)  ( 46 )

薛丹1罗松2杨明1

目的:探讨系统性院前急救措施对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果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时期本院救治的92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资料,其中46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性院前急救措施,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院前急救措施。观察两组救治效果、急诊效率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救治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73.9%),接诊时间(3.3±0.3)min)、转运时间(23.2±6.0min)短于对照组(5.3±1.5min、34.2±8.0min),意外和医疗纠纷发生率(2.2%)低于对照组(15.2%),抢救成功率(93.5%)高于对照组(69.6%),胎儿宫内窘迫率、子痫、早产(过期)产儿、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出血、总不良发生率(42.9%)均低于对照组(70.4%),新生儿出生1、5min Apgar评分(9.7±0.4分、9.8±0.0分)高于对照组(9.1±0.6分、9.6±0.3分),新生儿重度窒息(4.4%)、新生儿死亡率(0.0%)低于对照组(19.6%、8.7%)(均P<0.05)。结论:系统性院前急救措施可提高急危重症初产妇救治成功率,缩短出诊、转诊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2019 Vol. 27 (9): 1229- [摘要]( 365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黄桓 秦颖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生存质量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126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妇女120例为对照组,调查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生存质量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SF-36量表生活质量整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痛经积分(63.1±5.8分)与对照组(62.8±5.6分)无差异(P>0.05),VAS评分观察组(58.6±4.7分)高于对照组(50.2±4.8分)(P<0.01);logistic分析显示,下腹部痛、性交痛、肛门痛、夜尿频是影响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临床应重视对患者的干预治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019 Vol. 27 (9): 1233- [摘要]( 353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金珈汐 仲莞 陈震宇 孙静莉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行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TOLAC)产妇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为镇痛组及对照组。镇痛组(n=20)在宫口扩张2~4cm时应用PCEA,对照组(n=20)未采用任何镇痛手段。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体情况。结果: 两组第二、三产程和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278.5±83.6min)短于对照组(337.3±95.1min),会阴侧切率(60%)低于对照组(100%)(均P<0.05)。结论: 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应用PCEA,镇痛效果确切,不仅可缩短第一产程时间,也可降低会阴侧切率。

2019 Vol. 27 (9): 1237- [摘要]( 396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李杏 王玉晨 王玉杰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对阴道松弛产妇盆底肌功能、阴道松弛度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产后42d阴道松弛产妇100例临床资料,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盆底康复治疗为观察组,分析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功能观察组I级8例、II+III级18例、IV+V级24例,对照组I级18例、II+III级20例、IV+V级11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松弛度观察组轻度19例、中度20例、重度11例,对照组轻度10例、中度18例、重度22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12个月盆底功能障碍(PEDI-20)评分观察组(5.1±1.4分、4.3±1.2)低于对照组(9.2±4.0分、8.9±3.2分)(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4.0%)高于对照组(72.0%)(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可提高阴道松弛产妇TGF-β1、IGF-1水平,降低ET-1水平,有效促进盆底肌力恢复,减轻阴道松弛度,提升患者满意度。

2019 Vol. 27 (9): 1239- [摘要]( 347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孔慧敏 章华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动静脉瘘患者30例临床资料,均经子宫动脉造影确诊。均采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二者的诊断符合率及图形特征。结果:二维超声图像符合23例,符合率76.7%,主要图像特征为无回声、混合性回声等;彩色多普勒超声符合29例,符合率96.7%,主要图像特征为病灶呈无回声、混合性回声区,具有“五彩镶嵌样”、“湖泊样”的血流信号,表现为高速低阻血流频谱。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动静脉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2019 Vol. 27 (9): 1243- [摘要]( 364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曹任敏

目的:探讨放置3种活性宫内节育器(IUD)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本中心自愿要求放置IUD育龄妇女353例,按其选择放置IUD的种类分为MYCu组126例、GyneFix组105例、元宫200组122例。观察放置过程及术后2年定期随访情况。结果:MYCu、GyneFix组较元宫200组放置更为顺利,放置顺利比率分别为98.1%、100%、79.5%(P<0.05);放置24个月MYCu、元宫200、GyneFix组因症取出率分别为11.1/百妇女年、9.8/百妇女年、1.0/百妇女年(P<0.05),总终止率分别为17.5/百妇女年、16.4/百妇女年、2.9/百妇女年(P<0.05)。置器24个月3组IUD副作用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MYCu、元宫200、GyneFix(P<0.05);结论:GyneFix术中易于放置,操作简单,术后副作用少、因症取出率低,续用率高。

2019 Vol. 27 (9): 1245- [摘要]( 439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傅雅丽 查树伟 吕年青 邹文霓 周定杰 黄丽丽 许豪勤

目的:在一对非综合征型耳聋夫妇家系中进行耳聋易感基因的突变筛查,找出确诊家系成员的致病基因及分型。方法:收集家系成员病史及全身检查资料等,提取外周血DNA进行等位基因多重PCR,基因芯片筛查。结果:先证者及其父辈的基因型均为野生型,先证者妻子及其母亲母系成员的基因型均为线粒体DNA 12S rRNA 1555 A > G 均质突变型,先证者夫妇的2个子女虽听力正常,但是基因型检测结果也均为线粒体DNA 12S rRNA 1555 A > G 均质突变型。结论:线粒体DNA 12S rRNA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发生耳聋的致病因素。

2019 Vol. 27 (9): 1249- [摘要]( 395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管理探索
唐锋 奚颖霞 黄文青 俞先尧 唐凌

2019 Vol. 27 (9): 1252- [摘要]( 278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胡晓玲1李梦丹2赵学鑫1孟召祥1

2019 Vol. 27 (9): 1255- [摘要]( 249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徐红1舒丽萍2姚明霞1郑金仙1李立3黄婷4谢惠群5

2019 Vol. 27 (9): 1257- [摘要]( 318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综述
董俏言1石慧1 综述 李建远1,2 审校

2019 Vol. 27 (9): 1259- [摘要]( 294 HTML (0 KB)  PDF (0 KB)  ( 47 )

生殖健康科普专栏
常香芬

2019 Vol. 27 (9): 1264- [摘要]( 258 HTML (0 KB)  PDF (0 KB)  (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