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运革 李飞成
2019 Vol. 27 (6): 688- [摘要](
309
)
HTML
(0 KB)
PDF
(0 KB)
(
43
)
-
-
胡晓薇 朱卫中 周慧敏 赵恩慧 叶明建 李金美
目的:评估市场主流安全套的生物毒性。方法:在安全套中加入1.0ml精子应用液,振荡3min后取出,观察油滴的数量,分别在5、60min检测精子活动率,同时与精子应用液的精子活动率进行对比。结果:安全套与精子接触5min,23种型号安全套中有18种的精子存活指数<0.80;接触60min,23种安全套的精子存活率均<0.80;安全套的油滴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少或消失。结论:16个品牌的23种安全套均具有精子生物毒性,毒性强弱与安全套的品牌、型号及接触时间相关;用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相关检查或治疗所需的安全套,应该选择未添加杀精剂和无油的产品,并进行精子毒性试验筛查,选用低精子生物毒性的安全套。
2019 Vol. 27 (6): 691- [摘要](
308
)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
-
颜敏1刘园园1王栖2易必新3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避孕套润滑剂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方法:用丙酮超声提取避孕套中的D4、D5、D6,经气相色谱分离后,用质谱对化学成分进行确认,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D4、D5、D6质量浓度分别在0.0953~19.0512μg/ml,0.0927~18.5328μg/ml,0.0867~17.3436μg/ml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88.8%、94.9%、99.8%;不同厂家26批样品中D4、D5、D6的浸出量分别为0.33~733μg/g,0.08~223.25μg/g,0~218.50 μg/g。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避孕套硅油润滑剂中D4、D5、D6浸出量的测定。
2019 Vol. 27 (6): 695- [摘要](
379
)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
-
黄杭珍 曹佳萍
目的:探讨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采用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并术后口服孕激素10d,对照组(53例)仅行宫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术后月经量、月经期、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少(P<0.05)、血红蛋白增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月经期均短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1.9%、3.8%)低于对照组(3.8%、16.9%)(均P<0.05)。两组治疗后妊娠率未见差异(64.7%、65.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8%)与对照组(0.0%)对比未见差异(P=0.153)。结论: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可显著改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抑制复发,且不增加并发症风险,效果优于单独宫腔镜手术治疗。
2019 Vol. 27 (6): 698- [摘要](
348
)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
爨米荣1杨晨光2侯彩云1朱云英1杜海燕1
目的:探讨下腹部经皮电刺激对稽留流产及不全流产妇女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因稽留流产、不全流产而行清宫术妇女1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下腹部经皮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月经复潮及并发症情况,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收缩末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的比值(S/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RI、PI及S/D均低于对照组,月经量少、腹痛发生率(2.8%、2.8%)低于对照组(16.7%、12.5%)(均P<0.05),盆腔感染及宫腔粘连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稽留流产及不全流产妇女清宫术后辅助应用下腹部经皮电刺激能够促进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并改善内膜血流动力学状态,减少术后阴道出血并促进月经复潮,预防月经量少等并发症。
2019 Vol. 27 (6): 702- [摘要](
328
)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
姚玉华
目的:分析当归芍药散联合寿胎丸治疗胎停育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胎停育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当归芍药散联合寿胎丸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2~3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55.0%),两组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及孕酮(P)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内皮因子(VEGF)水平(120.8±8. 5pg/ml)高于对照组(113.3±7.4pg/ml)(均P>0.05)。结轮:当归芍药散合寿胎丸治疗胎停育可提高患者体质,修复子宫内膜损伤,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探索应用。
2019 Vol. 27 (6): 706- [摘要](
403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索艳 刘冬梅 胡忠慧 王肃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内分泌科就医的96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自然流产组(30例)、足月妊娠组(66例),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6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清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分析IL-33与妊娠结局及各指标相关性。结果:PCOS患者BMI、血清IL-33、TNF-α、IL-6、IL-8、FSH、LH、T水平、HOMA-IR指数分别为(25.5 ±4.6)kg/m2、(6.52±1.73)mIU/m、(29.51±8.63)pg/ml、(20.56±9.04)pg/ml、(60.43±27.03)pg/ml、(10.52±3.61)mIU/ml、(0.65±0.24)ng/ml、(11.23±3.54)ng/L、(2.52±1.73),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流产组患者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FSH、LH、T水平与足月妊娠组无差异(P>0.05),但IL-33低于足月妊娠组,TNF-α、IL-6、IL-8高于对照组(均P<0.05)。IL-33与BMI、T均呈正相关(r=0.356、0.402,P<0.05),与TNFα呈负相关(r=-0.302,P<0.05),与HOMA-IR 、FSH、LH、IL-6、IL8均无关(r=0.209、0.130、0.175、-0.101、-0.162,P>0.05)。结论:IL-33与PCOS发病有关,对PCOS患者妊娠结局可能起保护作用-
2019 Vol. 27 (6): 709- [摘要](
334
)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
董琳娜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孕妇叶酸及维生素E含量与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确诊子痫前期孕妇,按照病情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另选健康产前检查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叶酸、维生素E以及可溶性细胞内皮因子(sEng)、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脂质过氧化氢(LHP)、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对照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叶酸及维生素E含量依次降低,sEng、sFlt-1依次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ET-1明显升高,VEGF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AOPPs、LHP依次升高,T-AOC依次降低(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叶酸及维生素E含量与sFlt-1、AOPPs、LHP呈负相关,与T-AOC呈正相关(均P<0.05),与sEng、ET-1、VEGF无相关性(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叶酸及维生素E含量与sEng、sFlt-1、AOPPs、LHP呈负相关,与T-AOC呈正相关(均P<0.05),与ET-1、VEGF无相关性(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叶酸及维生素E含量相对缺乏,可能是通过母体血管内皮损伤及氧化应激反应机制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2019 Vol. 27 (6): 713- [摘要](
259
)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
郭虹 朱赛 杜媛媛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新生化颗粒对药物流产后组织物残留患者血清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药物流产后组织残留妇女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和新生化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93.8%),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及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首次月经干净后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hCG及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E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新生化颗粒治疗药物流产后宫内组织物残留,可能与调节性激素及降低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2019 Vol. 27 (6): 717- [摘要](
393
)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
董黎淑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疗效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予以50μg/d、100μg/d、150μg/d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维持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SH、FT3、FT4和叶酸水平,不良妊娠结局及围产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TSH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而血清叶酸水平均高于低剂量组(均P=0.000);不良妊娠结局和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上述指标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高剂量组水平(P<0.05)。结论:较低剂量和高剂量比较,中剂量左甲状腺素(100μg/d)治疗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SH水平,促进叶酸合成,预防妊娠不良事件发生,改善妊娠结局,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2019 Vol. 27 (6): 721- [摘要](
333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游庆华 徐冬香 高晓芳 叶慧英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Gal-3)、中期因子(MK)和人细胞角蛋白(CK-18)诊断女性甲状腺癌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女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免疫组化检测结节组织中Gal-3、MK、CK-18表达,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64例)和恶性组(36例),比较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组Gal-3、MK、CK-18表达差异,以病理结果为准,Gal-3、MK、CK-18检测诊断甲状腺癌价值。结果:甲状腺结节中Gal-3、MK、CK-18阳性表达率恶性组(100.0%、94.4%、91.7%)高于良性组(21.9%、18.8%、15.6%)(P<0.05)。Gal-3、MK、CK-18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94.4%、91.8%,特异度分别为78.2%、81.3%、84.4%。结论:女性甲状腺癌患者Gal-3、MK、CK-18阳性表达均增高,提示该3项指标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19 Vol. 27 (6): 725- [摘要](
288
)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
黎丽嫦 张海花 班正贺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1年糖脂代谢指标转归及与产后高血压(HP)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产检并分娩的GDM孕妇120例(GDM组)和正常孕妇12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前、孕期及产后1年糖脂代谢、血压情况,分析GDM孕妇产后糖脂代谢异常与产后高血压(HP)相关性。结果:GDM组糖尿病家族史、HP家族史、孕期胰岛素使用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入院时血压均高于对照组,产前FPG、1hPG、2hPG、FINS、HOMA-IR、TC、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BCI、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LDL-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产后1年时GDM组的BMI、FPG、2hPG、HOMA-IR、TC、TG、LDL-C、SBP、DBP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FINS、HBCI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GDM组糖代谢异常(AGM)、脂代谢异常(ALM)、HP及超重(肥胖)发生率(47.5%、47.5%、16.7%、35.0%)高于对照组(7.5%、19.2%、1.7%、20.0%)(P<0.05)。GDM HP组的年龄、孕前BMI、入院血压、产后AGM、ALM、超重(肥胖)率高于非GDM HP组,孕期DM饮食运动遵从率、孕期营养治疗率、产后均衡饮食率和规律运动率低于非HP组(均P<0.05)。孕前BMI、入院时血压、HOMA-IR、产后AGM、ALM、超重(肥胖)是GDM产妇产后HP发生的危险因素,产后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妊娠期及产后均存在糖脂代谢紊乱,且产后具有潜在高血压发生风险,糖脂代谢紊乱、入院血压、IR、孕前及产后超重(肥胖)可能是产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2019 Vol. 27 (6): 729- [摘要](
317
)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
-
张玲玲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和输卵切除术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妇科收治的11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60例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50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以及术后2年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9.9±8.7ml)与对照组(27.3±6.4ml)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54.3±7.9min)及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32.6±3.7d)均长于对照组(40.8±7.3min),(24.2±2.3d)(P<0.05),观察组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18.3%,两组对侧通畅率无差异。再次异位妊娠率(15%)高于对照组(2%)(P<0.05),观察组术后2年宫内妊娠率(63.3%)与对照组(54%)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与输卵管切除术相比,并不能显著提高患者宫内妊娠率。
2019 Vol. 27 (6): 735- [摘要](
385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邓霞1 秦观琼1 王越1 徐海燕2
目的:调查二胎孕妇妊娠期精神障碍发生情况,探究其对分娩结局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梁平区二胎妊娠期孕妇1364名,使用调查表调查孕妇心理健康情况,分析精神障碍孕妇分娩结局及可能危险因素。结果:1294名二胎孕妇完成调查问卷,妊娠期精神障碍126例(9.7%)。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流产史、第一胎分娩方式、第一胎高危妊娠、计划二胎等与二胎妊娠期孕妇精神障碍发生有关(P<0.05);126例妊娠期精神障碍孕妇中发生不良分娩结局38例(30.2%),年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流产史、第一胎高危妊娠、计划二胎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有关,夫妻关系、流产史、第一胎高危妊娠是影响精神障碍孕妇不良分娩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制定针对性措施,减少二胎孕妇妊娠期精神障碍的发生,改善分娩结局。
2019 Vol. 27 (6): 738- [摘要](
330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余芝芝 吴瑞芳 傅晓华 黄琼晓 姬萌霞 金碧辉 邢莉莉 舒静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在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中的诊断治疗价值及术后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生殖中心门诊诊断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探查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手术组(67例)、非手术组(103例)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类型及不孕年限等比较无差异(P>0.05)。手术组中发现了98.5%患者影响妊娠可能原因,术后尝试体内受精试孕的患者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均高于非手术组(52.2%比22.3%,52.2%比20.4%, 47.8%比16.5%,均P<0.05)。体内受精试孕者于术后(4.0±2.6)个月妊娠,临床妊娠率术后6个月内较术后6~12个月提高(37.3%比18.5%,P<0.05)。尝试体内受精未孕者于术后(6.5±1.7)个月接受IVFET助孕,其中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间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均无差异(76.9%比72.4%,61.5%比69.0%,53.9%比48.3%,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是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妊娠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能够对不明性不孕患者明确病因同时行相应治疗,显著增加术后妊娠率。术后应争取在6个月内尽快妊娠,仍未孕者可考虑及时行辅助生殖助孕。
2019 Vol. 27 (6): 742- [摘要](
310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钟敏1刘年元1肖慧彬1朱艳宾2向兰花1姚若进3
目的:探讨早、中孕期血清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和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子痫前期胎盘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孕妇分别采集孕10~13周、20~24周静脉血清。孕期出现子痫前期症状进入病例组(36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5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sEng、ADMA、一氧化氮(NO)水平,胎盘静脉、CT增强扫描胎盘标本,采用 AW4.6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重建胎盘血管数字三维图像。比较两组血清sEng、ADMA、NO水平及胎盘重量、胎盘血管灌注量、胎盘血管分支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对血清指标与胎盘重量及其血管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早、中孕期血清sEng中位数(13.895ng/ml、6.596ng/ml)高于对照组(4.906 ng/ml、5.441 ng/ml),ADMA中位数(2.189μmol/L、1.954μmol/L)高于对照组(0.275μmol/L、0.349μmol/L),NO中位数(80.629μmol/L、106.024μmol/L)低于对照组(225.571μmol/L、226.232μmol/L)(P均<0.001);胎盘重量(467.15.±46.99)g、胎盘动脉灌注量(19.63±3.45)ml、静脉灌注量(24.46±4.51)ml、胎盘血管分支级别(5.77±0.76)级、新生儿出生体重(2857.69±396.90)g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孕期血清sEng、早中孕期血清ADMA与胎盘重量及其血管各指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早、中孕期血清NO呈正相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早中孕期血清sEng及ADMA增加,引起NO合成减少,导致胎盘血管形态变化,进而引发子痫前期的发生。
2019 Vol. 27 (6): 747- [摘要](
290
)
HTML
(0 KB)
PDF
(0 KB)
(
45
)
-
俞丽华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胰岛素分泌特点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住院分娩孕妇,根据OGTT及服糖后胰岛素水平分组,分析各组间胰岛素分泌特点、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比较不同胰岛素分泌特点及母婴结局。结果:GDM各组在不同时点G0、G60及G120血糖值均高于血糖正常组,且GDM1、GDM2、GDM3组间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GDM各组I120胰岛素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且GDM1、GDM2、GDM3组间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GDM各组I0、I180胰岛素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其中GDM3组最高(P<0.05);与血糖正常组比较,GDM各组HOMAIR升高,ISIcomp、MBCI及ΔI30/ΔG30降低(P<0.05),在GDM1、GDM2、GDM3组HOMAIR呈递增趋势,ISIcomp、MBCI及ΔI30/ΔG30呈递减趋势(P<0.05);服糖后120min达峰值组巨大儿发生率最高(P<0.05),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在不同峰值组无差异(P>0.05)。结论:GDM孕妇胰岛素水平升高且峰值延迟至糖负荷后120min,且峰值胰岛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下降趋势一致,均与病情程度有关,胰岛素峰值延迟可能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
2019 Vol. 27 (6): 752- [摘要](
410
)
HTML
(0 KB)
PDF
(0 KB)
(
45
)
-
方芳 冯妍军 张代华 刘春兰
目的:通过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流产后,不同时间随访子宫恢复情况,探讨简化药物流产后续随访流程的可能。方法:对2018年在本院计划生育门诊,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者1536例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完成随访456例(29.7%),完成随访1080例(70.3%)。未完成组平均孕次(2.6次)、产次(0.7次)与完成组(孕次2.0次、产次0.5次)有差异(均P=0.000)。完成随访中,完全流产者992例(91.9%),不全流产者48例(4.4%),流产失败者40例(3.7%)。完全流产992例中,911例接受了尿妊娠试验检查。药物流产后2周尿妊娠试验转阴率为23.3%,3周累计转阴率为70.3%,≥4周尿妊娠试验累计转阴率100%。上述随访时间点同时行B超检查,发现尿妊娠试验阴性者中内膜修复比率高(均P=0.000)。尿妊娠试验转阴时间与B超提示子宫内膜修复时间具有相关性(r=0.84,P=0.010)。结论:药物流产后2周尿妊娠试验转阴率低。随访时尿妊娠的测试结果与B超检查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加强信息化管理,将药物流产后的初次随访时间延长,可以简化药物流产后续随访流程,减少妇女往返于医院的次数。
2019 Vol. 27 (6): 756- [摘要](
286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李敏 谭春燕 何珍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妇女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其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建档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989例,根据不同孕周分为孕早期组182例(孕周≤12周)、孕中期组517例(孕周12~28周)、孕晚期组301例(孕周≥28周)。检测其血清25(OH)D水平并评估婴儿生长发育指标。结果:孕妇25(OH)D水平(35.56±11.49)nmol/L,78.6%的孕妇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其中孕早期组的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92.3%)高于孕中期组(77.9%)和孕晚期组(71.4%),冬春季节血清25(OH)D水平低于夏秋季节(均P<0.05);干预后产前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占37.5%。产前维生素D不同状况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比较未见差异,3月龄时仍未见差异(P>0.05); 6月龄时,维生素D缺乏组的婴儿身长、头围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结论:孕妇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现象,且以孕早期尤为突出,应尽早监测血清25(OH)D水平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母体维生素D缺乏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有限。
2019 Vol. 27 (6): 759- [摘要](
331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王君 刘月合 王春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与糖脂代谢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185例PCOS患者(观察组)及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育龄女性(对照组),观察组根据SHBG水平分为两个亚组,行血清激素、血糖及血脂检测,分析SHBG与糖脂代谢的关系。结果:低SHBG组的FAI、AND、DHEAS、TG、TC、ApoB、FPG、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SHBG正常组,HDL-C、ApoA水平均低于SHBG正常组(P<0.05),SHBG正常组与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PCOS患者的SHBG水平与HDL-C、ApoA有正相关关系,与DHEAS、AND、FAI、FINS、HOMA-IR、ApoB均有负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低SHBG PCOS患者更易发生血糖、血脂异常,SHBG水平降低可能是患者发生血脂紊乱的危险因素。
2019 Vol. 27 (6): 764- [摘要](
392
)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
张培荣 槐中美 廖子龙 徐加誉 吴意
目的:分析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9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81例子宫肌瘤及67例健康体检女性,测定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免疫蛋白PD-L1水平,按子宫内膜入侵子宫肌层程度进行病理分级,比较不同病理分级及治疗前后差异。结果:子宫腺肌病组Th17细胞、白介素-17(IL-17)、IL-23、PD-L1免疫组化评分均高于子宫肌瘤组和对照组,Treg细胞、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低于子宫肌瘤组和对照组(均P<0.05)。病理Ⅲ级组Th17细胞、IL-17、IL-23、PD-L1免疫组化评分均高于Ⅱ级组和Ⅰ级组,Treg细胞、IL-10、TGF-β水平低于Ⅱ级组和Ⅰ级组(均P<0.05)。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前Th17细胞、IL-17、IL-23、PD-L1免疫组化评分均高于治疗后,Treg细胞、IL-10、TGF-β水平均低于治疗后(均P<0.05)。结论: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PD-L1在子宫腺肌病发生中有重要作用,监测其表达可能为辅助诊断提供有效指标。
2019 Vol. 27 (6): 768- [摘要](
286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赵立武1黄丽2
目的:探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联用GnRHa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7月—2017年7月收治EMT合并不孕患者228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观察组(n=114)行腹腔镜保守治疗术联用GnRHa治疗,对照组(n=114)常规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对患者内膜异位进行r-AFS分期。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6、12个月癌胚抗原125(CA125)水平;随访36个月记录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r-AFS Ⅲ期、Ⅳ期及总体妊娠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足月产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异位妊娠、早产及分娩方式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CA125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1、3、6个月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EMT复发率观察组(4.4%)与对照组(7.9%)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联用GnRHa可提升中重度EMT不孕者妊娠成功率,治疗6~12个月内为妊娠关键期,盆腔环境、卵巢功能的改善有助于优化卵泡和胚胎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2019 Vol. 27 (6): 772- [摘要](
302
)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
许林敏1,2陈海棠2赵渊2吕杰强3
目的:探讨GnRH-a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响。方法:选取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卵巢癌抗原(CA125)、人附睾蛋白4(HE4)、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变化和子宫体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高于对照组(81.0%)(P<0.05);治疗后两组CA125、HE4、Bcl-2均低于治疗前、Bax、Caspase-3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A125、HE4、Bcl-2低于对照组、Bax、Caspase-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GnRH-a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显著提高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等血清学指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19 Vol. 27 (6): 776- [摘要](
329
)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
张星磊 王敬华
目的:分析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 在孕早期唐氏综合征(DS)产前筛查中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 年10月本院接受孕早期DS 筛查的180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高风险DS孕妇48例纳入高风险组,其余1758例为对照组。检测和对比两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甲胎蛋白(AF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比较各检测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结果:孕早期高风险组PLGF水平(68.25±4.58 pg/ml)低于对照组(109.58±8.69 pg/ml)(P<0.05),AFP、β-hCG、PAPP-A水平两组均无差异(P均>0.05);PLGF联合血清学诊断的AOC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母体血清PLGF水平对DS孕早期筛查有望成为一个敏感指标,提示临床可结合常规血清学检测指标行DS早期筛查。
2019 Vol. 27 (6): 780- [摘要](
305
)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
张叶锋1张义东1徐志江2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诊断效果及与电化学发光免疫法符合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孕妇88例,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妇HBsAg,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效果。结果:两种方法检测HBsAg阳性符合率、检测效能及对血清 HbcAb和HbsAb指标项检测结果均未见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HBsAg进行检测,ELISA和ECLIA检测结果相同,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2019 Vol. 27 (6): 783- [摘要](
337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赵兴
目的:比较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与传统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对唐氏综合征筛查临床效价。方法:2014年7月—2017年7月于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2217例,在孕中期同时行传统血清学筛查和无创DNA产前检测,随访至孩子出生后42d,以随访结果为最后参照。比较不同筛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血清学筛查阳性41例(1.9%),无创DNA产前检测阳性19例(0.9%),随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21例(1.0%),血清学筛查阳性率高于随访结果(P<0.05),无创DNA产前检测阳性率与随访结果无差异(P>0.05);血清学筛查的阳性检出率为81.0%,假阳性率为58.5%,阳性预测率为41.5%,阴性预测率为99.8%,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98.9%;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的阳性检出率为90.4%,假阳性率为0,阳性预测率为100.0%,阴性预测率为99.9%,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100.0%。结论: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较血清学筛查的准确性和特异度更高,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降低了侵入性产前检查和误引产的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2019 Vol. 27 (6): 786- [摘要](
328
)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
吴玥丽 张琳琳 李琳 李莹 赵晖 赵玲 朱重阳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缺失重复检测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行无创产前检测的自然受孕单胎孕妇5170例,在孕12~22周采集孕妇外周静脉血行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检测,对提示染色体缺失重复者行产前遗传咨询,经孕妇及其家人知情同意后孕18~24周行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微阵列检测,分析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检测与染色体核型及微阵列分析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无创产前检查提示染色体缺失重复病例27例均接受了羊水穿刺,检出染色体异常11例,其中9例与染色体微阵列结果相符(33.3%);不相符2例微阵列结果提示为多态性。无创产前检查提示性染色体异常12例中11例接受羊水穿刺,检出胎儿性染色体异常7例,符合率63.64%。结论:高通量测序无创性产前检测技术对产前胎儿染色体缺失重复的筛查具有临床价值,但针对染色体缺失重复及性染色体异常检测的临床符合率不高,当提示染色体异常时必须行有创性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或微阵列分析)。
2019 Vol. 27 (6): 789- [摘要](
296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高瑜佳 王敬华 廖娜
目的:探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及失败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102例,患者均行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并将止血成功患者纳入成功组,止血失败患者纳入失败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和手术情况。结果:102例治疗成功92例(90.2%),治疗失败10例(9.8%);球囊放置前,成功组的总出血量少于失败组,输血、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合并休克发生比例低于失败组;球囊放置后,成功组置后2h出血量和总出血量均少于失败组(均P<0.05)。治疗失败10例中,5例为胎盘植入(其中有2例合并胎盘植入),1例因球囊脱出导致失败, 2例因注液不足导致失败,2例因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未及时纠正导致失败。结论:对于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给予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止血效果好,成功率高,治疗前有胎盘植入、球囊脱出、注液不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未及时纠正等可能是导致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失败的原因。
2019 Vol. 27 (6): 793- [摘要](
311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何丽桥 李妹燕 黄春传 陈发钦
目的:探讨广西桂西地区早发型子痫前期妇女血浆中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79例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早发型子痫前期组)69例和单纯妊娠高血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组)110例,另选择8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于孕10~15+6周时抽取外周脉血,检测各组血浆D-D、vWF水平,ROC曲线分析该两项指标对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早发型子痫前期组SBP、DBP、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低于妊娠高血压组和对照组,D-D、vWF含量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对照组(均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浆D-D、vWF含量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等无相关性(P>0.05),与SBP、DBP呈正相关(P<0.05)。D-D、vWF联合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AUC(0.898)高于D-D(0.729)、vWF(0.793)单项检测。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血浆D-D、vWF显著升高,联合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有预测价值。
2019 Vol. 27 (6): 797- [摘要](
319
)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
沈士敏 赵陈晨 徐文晴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对药物流产者不良心理及避孕知识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药物流产妇女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29),对照组使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流产后关爱。比较两组干预后避孕知识优良率、不良心理评分、避孕知识掌握情况及再次流产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避孕知识优良率观察组(93.6%)高于对照组(48.3%),不良心理评分均比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评分(31.1±1.4分、25.8±1.5分)低于对照组 (39.1±1.9分、37.7±1.7分),观察组避孕方法掌握情况(96.7%)高于对照组(69.0%),再次流产发生(3.2%)低于对照组(20.7%)(均P<0.05)。结论:对药物流产后妇女使用流产后关爱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妇女不良心理及避孕知识掌握程度。
2019 Vol. 27 (6): 801- [摘要](
407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张文 李晓燕 陈思凯 谷智越 冷金花
目的:分析无痛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术后复发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无痛经的病理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收集临床信息,SPSS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5例患者,合并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深部浸润型内膜异位症者74.1%;临床分期为III或IV期;术后复发率为4.7%。结论:该类患者常易合并其他类型的盆腔内异症,临床分期高。
2019 Vol. 27 (6): 804- [摘要](
339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罗显文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四维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STIC) 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6月本院行产前检查孕妇资料,均二维超声检查后行STIC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及正常胎儿各切面状况满意率。结果:单胎胎儿筛查时间和图像采集时间STIC技术检查低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160例受检新生儿中,经病理或活产胎儿超声诊断确诊先天性心脏畸形7名,二维超声心动图检出5例(检出率71.4%),漏诊2例(漏诊率28.6%),误诊为0例;STIC技术检出7例(检出率100%),漏诊0例,误诊0例;两组检查方式误诊率无差异(P>0.05),STIC技术检出率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P<0.05)。正常胎儿的STIC技术检查四腔心、右室流出道、左室流出道等整体满意度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无差异(P>0.05)。结论:STIC技术用于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有较好的心脏畸形检出率,可得到较高满意度的胎儿心脏标准诊断切面。
2019 Vol. 27 (6): 807- [摘要](
318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王萍 吕美丹 吴燕
目的:探讨黄体血流对流产型异位妊娠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1月本院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根据妊娠情况分为胚胎存活性异位妊娠67例、流产型异位妊娠39例,选择同期宫内孕且胚胎存活产妇70例为对照组。所有孕妇超声检测,记录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SPV)及黄体血流形态。ROC分析RI和SPV预测流产型异位妊娠价值。结果:超声下对照组均检出黄体,可见半环状和环状血流信号;胚胎存活型异位妊娠组可见半环状和环状血流信号;流产型异位妊娠组黄体形态欠饱满,周边多为无明显血流。对照组和胚胎存活性异位妊娠组卵巢黄体血流分布及RI和SPV无差异(P>0.05),流产型异位妊娠组的点状、半环状、环状及无明显血流分布与上述两组存在差异,且RI明显降低,SPV明显增高(均P<0.05);预测流产型异位妊娠RI的AUC、cut-off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31、0.65、86.9%和94.2%,SPV分别为0.911cm/s、32.19、82.1%和90.7%。结论:黄体血流参数RI和SPV对预测流产型异位妊娠有一定临床价值。
2019 Vol. 27 (6): 810- [摘要](
311
)
HTML
(0 KB)
PDF
(0 KB)
(
43
)
-
郭艳军1王华2邹燕3
目的:探讨孕前超重肥胖孕妇的孕期代谢情况及妊娠结局,为科学管理孕前超重和肥胖孕妇,保障母儿安全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8月—2017年5月,随机选取在航天中心医院产科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前超重或肥胖且无孕前合并症妇女115例进入观察组,同时选取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孕妇235例进入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代谢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13.0%、34.8%、17.4%)高于对照组(6.4%、17.5%、9.3%)(P<0.05),孕晚期血清总胆固醇(5.9±1.0n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2.7±0.7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6.3±1.1nmol/L)、(3.0±0.8mmol/L)(P<0.05)。巨大儿和新生儿1minApgar评分<10分、新生儿入住NICU的发生率(13.3%、6.1%、5.2%)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新生儿出生体重[(3507.5±460.7)g]更重(P<0.05)。结论: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妇女将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的发生率,并有增加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2019 Vol. 27 (6): 814- [摘要](
353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
曹敏 周志辉 姚丹 罗露 李梅芳 曾青红
2019 Vol. 27 (6): 819- [摘要](
273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孟凡荣 李同民 张静 郭静 宋丽科
2019 Vol. 27 (6): 821- [摘要](
264
)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
-
俞舒舒 王彦林
2019 Vol. 27 (6): 823- [摘要](
207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张欣 刘效群
2019 Vol. 27 (6): 827- [摘要](
174
)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
-
朱云霞
2019 Vol. 27 (6): 832- [摘要](
237
)
HTML
(0 KB)
PDF
(0 KB)
(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