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 Vol. 28 (12): 1940- [摘要](
598
)
HTML
(0 KB)
PDF
(0 KB)
(
5
)
-
刘庆
2020 Vol. 28 (12): 1941- [摘要](
340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
殷金凤 付 琼 宋 玲 胡 婷 熊万春
研究亮丙瑞林反添加中高剂量雌激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制备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亮丙瑞林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生理盐水3 ml灌胃,亮丙瑞林组皮下注射亮丙瑞林1 mg/kg,低、中、高剂量组在亮丙瑞林组给药基础上分别予以戊酸雌二醇25、50、100 g/kg灌胃。分别于给药前后测量异位病灶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布和表达。眼眶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结果:相比模型组,亮丙瑞林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后4、8周后异位病灶体积均缩小,但中、高剂量组给药8周后病灶体积均大于亮丙瑞林组和低剂量组(均P<0.05)。相比模型组,亮丙瑞林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给药4周后病灶组织StAR、TNF-α表达量下降,给药8周后StAR、TNF-α表达量中、高剂量组高于亮丙瑞林组和低剂量组(均P<0.05)。相比模型组,亮丙瑞林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给药4周后血清CA125水平下降,中、高剂量组给药8周后血清CA125浓度较亮丙瑞林组和低剂量组升高(均P<0.05)。结论:亮丙瑞林反添加低剂量雌激素(25 g/kg)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更好,而反向添加中、高剂量雌激素(50、100 g/kg)可能会促进大鼠子宫异位内膜生长,其相关机制可能与提高了StAR、TNF-α表达及CA125水平有关。
2020 Vol. 28 (12): 1943- [摘要](
738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
陈晓锋 徐 娟 王慧萍 李 鹏 宁丽峰*
探讨噁拉戈利的共晶制备以及结构表征。方法:应用溶剂结晶法制备噁拉戈利帕莫酸共晶,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法(PXRD)、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描量热量法(DSC)、红外光谱法(IR)等晶型结构确证方法对共晶结构进行表征,并进一步检测其稳定性。结果:筛选得到噁拉戈利-帕莫酸共晶,其供晶纯度可达99.29%。经过稳定性实验显示共晶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结论:噁拉戈利-帕莫酸共晶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有效的固体药物形式。
2020 Vol. 28 (12): 1948- [摘要](
645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
吴天月 韩奔宇 符剑花 王 波
调查海口地区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状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海口地区农村妇女620名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一般社会背景资料及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宫颈癌筛查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对象对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的认知(72.4±7.6分)、态度(80.7±10.2分)、行为(61.5±18.7)分。不同年龄被调查者宫颈癌筛查认知、行为评分存在差异,不同婚姻状况者宫颈癌筛查行为评分存在差异,不同文化程度者宫颈癌筛查认知、态度、行为评分均存在差异,不同家庭月收入者宫颈癌筛查态度评分存在差异(均P<0.05)。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是宫颈癌筛查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宫颈癌筛查态度的影响因素,年龄、婚姻、文化程度是宫颈癌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筛查的认知与态度、认知与行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336、0.317、0.169,均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状况不理想,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均是影响她们对宫颈癌知信行水平的重要因素。
2020 Vol. 28 (12): 1950- [摘要](
379
)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
周 婕 徐 青* 陈 艳
了解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及其生殖健康知-信-行。方法:选取本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女性300例,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测了解其生殖健康状况,发放自制《生殖健康知-信-行调查问卷》,调查其生殖健康知-信-行水平。结果:300例中共检出生殖道感染161例(53.7%),前3位分别为念珠菌性阴道炎(37.3%)、细菌性阴道病(22.4%)和滴虫性阴道炎(15.5%)。被调查对象对“月经周期的定义”、“月经提前或推后1周属正常”、“使用安全套是防治性病最安全有效的措施”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2.0%、85.0%和71.0%,对其他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知晓率在40.0%~59.0%。32.0%的被调查者支持婚前性行为,15.0%赞同未婚先孕,80.0%认为人工流产危害大,89.3%认为婚前性行为有必要使用避孕套,88.7%表示愿意在今后性行为中采取避孕措施,仅10.0%被调查者对诊所流产广告持信任态度。被调查者首次性交年龄段以16~18岁和19~24岁居多,分别占50.3%和43.0%,40.3%首次性交时有避孕措施,10.0%每次性生活都采取避孕措施,33.0%由自己决定是否采取避孕措施,主要避孕方式为避孕套(40.3%),事后紧急避孕占26.0%。结论: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生殖健康认知水平低,生殖健康态度较为积极但相关行为并不理想,有必要加强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及生殖保健服务,以引导其正确的生殖健康相关行为。
2020 Vol. 28 (12): 1955- [摘要](
459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袁彦玲 王 涛 宋向菁 刘庆荣 赵子高 孔 彩 叶汉风*
探讨健康教育和促进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对云南省2018—2019年40个县(市、区)开展孕前优生等公共卫生项目的现场技术指导,以服务的供需双方为对象开展现场定量、定性研究。结果:274名育龄群众中风险暴露人群占52.0%;143名风险暴露人群中有83.2%的获得县、乡两级医师面对面咨询的机会,风险暴露人群是否接受面对面咨询,比较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01)。需方能否获取面对面的咨询指导和以及自身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是落实干预措施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开展多种形式、有的放矢的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面对面告知信息、传授知识,促进育龄群众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真正改变,提出有针对性、适宜的干预措施或转诊建议,才能有效促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与其他妇幼健康服务的有效衔接和推进。
2020 Vol. 28 (12): 1960- [摘要](
318
)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
-
周 曦1 吴洲逸2 仝 梅1
分析安宫止血丸防治人工流产后子宫出血及对子宫复旧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实施人工流产术者200例,随机分为安宫组与优思组,其中安宫组(100例)采用安宫止血丸治疗,优思组(100例)采用优思明治疗。观察两组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三径、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变化及流产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安宫组阴道出血量(129.8±28.7ml)、出血时间(7.0±1.3d)、月经复潮时间(27.8±8.2d)均低于优思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三径、RI、PI、PSV、EDV指标均较治疗前有变化,但安宫组优于优思组(P<0.05)。治疗后两组VEGF、MMP2均下降,且安宫组低于优思组(P<0.05)。安宫组流产后腹痛发生率(16.0%)低于优思组(30.0%),腹痛持续时间(3.9±0.9d)少于优思组(6.9±1.1d)(P<0.05)。结论:安宫止血丸防治人工流产后子宫出血具有较好效果,且促进子宫复旧。
2020 Vol. 28 (12): 1963- [摘要](
400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代先琼 齐小雪* 聂敦利 杨青梅 张艺霁
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长效激动剂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效果及对患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和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PCOS不孕症患者36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166)、对照组(n=194),两组均予以克罗米芬或来曲唑促排卵方案,在主导卵泡平均直径18~23 mm时,观察组予以GnRH长效激动剂方案(醋酸曲普瑞林)0.1 mg,对照组予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6000~10000 IU诱导卵泡成熟,对比两组排卵质量、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诱发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14 mm卵泡数、成熟卵泡数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优势卵泡数(3.15±0.34个)高于对照组,诱发排卵日E2水平(346.78±35.41 pg/ml)低于对照组,P/E2(1.75±0.18)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P、LH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下周期囊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移植胚胎数、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GnRH激动剂方案治疗PCOS不孕症,可更有效提高排卵质量,改善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
2020 Vol. 28 (12): 1967- [摘要](
293
)
HTML
(0 KB)
PDF
(0 KB)
(
27
)
-
蒋 彦 田 耕 曹尧南 吴小华*
探讨短时受精去颗粒细胞时卵丘消化程度对受精情况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87个周期,根据卵冠丘复合物消化程度分为完全消化(84例)和未完全消化组(103例),比较两组实验室数据。结果:完全消化组MII卵数、MII卵率(11.1±4.9,86.7%)高于未完全消化组(9.9±5.4,79.2%)(P<0.05)。 体外受精(IVF)受精正常周期和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部分Re-ICSI、全部Re-ICSI)所占比例均无差异(P>0.05)。IVF受精正常周期163例,完全消化组74例,未完全消化组89例,完全消化组MII卵数、MII卵率(10.4±4.7,86.0%)高于未完全消化组(9.7±5.1,79.0%)(P<0.05),IVF受精率、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可用胚胎数、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消化完全与否不影响IVF受精结局,故不能作为预测IVF受精情况,但其与卵子成熟度有关。
2020 Vol. 28 (12): 1972- [摘要](
303
)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
唐 秦 魏 敏 宋春容
探究支链氨基酸(BCAAs)、3-羟基异丁酸(3-HIB)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向2型糖尿病(T2DM)转变的胰岛素抵抗(IR)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103例为病例组,随访产后5年,根据GDM患者是否进展为T2DM分为未进展组(n=57)和进展组(n=46),同期产前检查正常妊娠6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BCAAs、3-HI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2DM患者血清BCAAs、3-HIB水平与I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进展为T2DM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血清BCAAs(56.77±6.11μmol/L)、3-HIB(0.05±0.03 m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52.20±5.32μmol/L、0.02±0.01 mmol/L),进展组(58.69±6.97μmol/L、0.07±0.03 mmol/L)高于未进展组(58.69±6.97μmol/L、0.04±0.02 mmol/L)(均P<0.05);T2DM患者血清BCAAs、3-HIB水平与IR均呈正相关,且血清BCAAs、3-HIB高水平是GDM进展为T2DM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BCAAs、3-HIB水平在妊娠期糖尿病向2型糖尿病转变过程中逐渐上升,并与该过程中胰岛素抵抗相关。
2020 Vol. 28 (12): 1975- [摘要](
356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明 霞 王 燕* 蒋 琼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产后胎盘残留效果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产后胎盘残留患者138例,随机单双编号后分为中西药组(n=69)与西药组(n=69)。两组均予米非司酮治疗,中西药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胎盘残留面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子宫收缩期、盆腔感染及机体应激反应。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7.1%)高于西药组(84.1%),胎盘残留面积(2.92±0.96cm3)小于西药组(14.38±2.64cm3),β-hCG水平(26.03±8.15 mIU/ml)低于西药组(70.65±13.88 mIU/ml),血性恶露持续时间(10.2±1.9d)短于对照组(16.4±3.8d),子宫收缩期体积(128.6±35.0cm3)小于对照组(400.3±62.4cm3)(均P<0.05),盆腔感染率(4.4%)与西药组(8.7%)无差异(P>0.05);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但中西药组高于西药组,活性氧簇两组均较治疗前升高但中西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产后胎盘残留疗效更佳,可更好地减少胎盘残留面积,促进子宫恢复,减少盆腔感染,减轻患者机体应激反应。
2020 Vol. 28 (12): 1979- [摘要](
385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任国丽 邓春霞 张 凡 高立亚 孙鸿博 赵桂君
比较不同剂量结合雌激素(CEE)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PS)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MPS患者73例,单盲法数字随机分组,标准剂量组36例,给予CEE0.625mg(标准剂量)qd+地屈孕酮治疗;低剂量组37例,给予CEE0.3mgqd+地屈孕酮治疗,均连续序贯用药12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变化,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Kupperman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用药3个周期时标准剂量组评分(14.2±3.4分)低于低剂量组(17.6±3.9分)(P<0.05),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12个周期后两组E2水平均升高,FSH、LH均降低,且标准剂量组E2水平(177.65±41.05 pmol/L)高于低剂量组(149.35±34.28 pmol/L)(均P<0.05)。用药12个周期后治疗有效率标准剂量组(97.2%)与低剂量组(94.6%)相当(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标准剂量组(55.6%)高于低剂量组(16.2%)(P<0.05)。结论:不同剂量CEE与地屈孕酮序贯用药均可改善MPS症状,调节雌孕激素水平;标准剂量方案在治疗3个周期内更具优势,但不良反应风险更高;低剂量方案即可满足MPS症状缓解需求,用药安全性更好。
2020 Vol. 28 (12): 1983- [摘要](
379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林一禾
分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应用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TCRA手术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232例,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小剂量雌激素组与大剂量雌激素组各116例。比较两组同源框10(Hoxa10)基因的表达及子宫内膜容受性超声评估指标差异。结果:两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Hoxa10基因表达均增加,且大剂量组基因表达高于小剂量组(均P<0.001);大剂量组子宫内膜血流A型比例高于小剂量组(P<0.001),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及子宫内膜分型构成比无差异(P>0.05);大剂量组子宫螺旋动脉RI及PI值均小于小剂量组(P<0.001),两组子宫螺旋动脉S/D值无差异(P>0.05);大剂量雌激素组子宫内膜血流指数VI、FI、VFI值均大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宫腔镜术后辅以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有利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善。
2020 Vol. 28 (12): 1987- [摘要](
354
)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
李文敏 何 雯*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电凝与缝合止血对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PS)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来本院诊治的120例卵巢良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腹腔镜剥除术,其中60例术中采用电凝止血(电凝组),60例采用缝合止血(缝合组);分别于术后12h、24h及48h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及PS水平;于术前、术后2个月的月经周期第3d查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超声测定双侧卵巢窦卵泡数;随访术后1年妊娠情况。结果:缝合组术后VAS评分12h(3.67±1.12分)、24h(3.12±0.92分)均低于电凝组(4.41±1.26分、3.76±1.14分)(P<0.05),血清5-HT(3.76±1.14 nmol/L)、PS(51.25±14.63 pg/ml)水平均低于电凝组(487.54±125.74 nmol/L、76.58±16.78 pg/ml)(P<0.05)。术后2个月,缝合组FSH、LH、E2及窦卵泡数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电凝组FSH、LH水平高于缝合组,E2及窦卵泡数低于缝合组(P<0.05)。随访1年,缝合组妊娠率(65.0%)高于电凝组(45.0%)(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应用缝合止血比电凝止血可更好地抑制血清5-HT、PS表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有助于保护残留卵巢功能,提高术后妊娠率。
2020 Vol. 28 (12): 1991- [摘要](
356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汪革平 李 莹 樊 敏 蒋社姣 黄 燕*
探究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结合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大出血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UAE术、观察组采用UAE术结合水囊压迫术。观察记录两组有效率,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及性激素水平、子宫动脉参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55.0%)(P<0.05),月经恢复后月经周期、月经天数两组无差异(P>0.05),产后血性恶露持续间观察组(7.0±0.5d)少于对照组(9.3±0.9d)(P<0.01) 。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6个月,两组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孕酮及泌乳素均无差异,左右子宫动脉RI、S/D参数无差异(均P>0.05) 。结论:UAE术结合水囊压迫术疗效较高,止血效果明显,且术后未对患者子宫和卵巢功能增加不良影响。
2020 Vol. 28 (12): 1995- [摘要](
360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冯卫红 郭 娜 米 阳* 曹 丽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磷脂(PL)表达及与胎盘滋养细胞关系。方法:选取GDM孕妇126例,其中单纯GDM组85例和GDM+FGR组41例,同期健康妊娠孕妇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孕妇血清FFA、PL水平及胎盘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C/EBP 同源蛋白(CHOP)、B 淋巴细胞瘤-2 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 mRNA基因表达。结果:血清FFA、PL及胎盘组织中GRP78、Caspase-12、CHOP、Bax mRNA基因表达水平,GDM+FGR组最高,GDM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GDM组和GDM+FGR组血清FFA、PL水平与胎盘GRP78、Caspase-12、CHOP、Bax 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GDM合并FGR孕妇存在明显的血清FFA、PL水平升高,以及胎盘组织中GRP78、Caspase-12、CHOP、Bax mRNA过表达,高FFA、PL表达可能增加内质网应激反应而介导胎盘滋养细胞异常,可能为导致GDM及FGR的重要机制。
2020 Vol. 28 (12): 1999- [摘要](
282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邹 强1 张其华2 李 璃3
探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SPE)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LSPE)患者胎盘组织中staufen1蛋白(STAU1)、胎盘生长因子(PLGF)表达水平与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本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86例,其中早发型43例(ESPE组)、晚发型43例(LSPE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分娩孕妇43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迹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STAU1、PLGF表达并分析与妊娠结局关系。结果:ESPE组胎盘组织中STAU1(0.69±0.13)、PLGF(72.14±4.42)表达水平均低于LSPE组(1.25±0.24、120.31±6.45)和对照组(1.34±0.21、117.78±6.31)(P<0.05),LSPE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胎盘重量(385.5±41.2g)、新生儿出生体重(1.21±0.23kg)、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8.01±0.76分)ESPE组均低于LSPE组和对照组,且LSPE组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ESPE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胎盘重量呈负相关(r=-0.441、-0.572、-0.615,均P=0.000)。结论:ESPE孕妇胎盘组织STAU1、PLGF显著低表达,而LSPE孕妇与正常孕妇差异不显著;STAU1、PLGF低表达可能与ESPE发病及进展有关。
2020 Vol. 28 (12): 2004- [摘要](
328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李 俊1 许秋平1 彭 学1 刘 艳1 丁汉琳2*
分析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术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间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0.25μg/kg)、中剂量组(0.50μg/kg)、高剂量组(1.00μg/kg)各28例,比较各组手术、拔管、苏醒时间;比较给药前(T1)、拔管前1min(T2)、拔管时(T3)、拔管后3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比较T1、T2、T4时间点患者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R)水平。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拔管时间(27.06±7.35min)、苏醒时间(19.58±2.74min)高于对照组和低、中剂量组(P<0.05); COR、ADR水平,在T2、T4时对照组较T1时升高,T2、T4时右美托咪定各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在T4时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均P<0.05);SBP、DBP在T2时右美托咪定各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T3、T4时中、高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MAP、HR水平,T3、T4时对照组和低剂量组高于T1、T2时,T3、T4时中、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心动过速及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中、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心动过缓及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及低、中剂量组(均P<0.05)。结论:0.50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用于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术全身麻醉苏醒后,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较小。
2020 Vol. 28 (12): 2008- [摘要](
333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侯爱琴 闫 真 王宝兰 张媛媛 李彦荣*
探究分娩镇痛对单胎子痫前期产妇平均动脉压( MAP)、外周血管阻力(SVR)、产程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7例单胎子痫前期患者纳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镇痛组(硬膜外自控镇痛,n=67)与非镇痛组(不使用镇痛药物,n=40),分别监测两组临产时(T0)、潜伏期(宫口>1cm,T1)、活跃期(宫口>3cm,T2)、活跃期1h(T3)、宫口全开(T4)时产妇平均动脉压(MAP)、外周血管阻力(SVR)、心输出量(CO)水平,并记录两组产程及不良妊娠结局。 结果:非镇痛组T0、T1、T2、T3、T4过程中MAP、SVR及CO水平均维持较高水平,无显著性波动(P>0.05),镇痛组T2、T3、T4时MAP、SVR及CO均较T0时降低(P<0.05),且低于同期非镇痛组(均P<0.05);第一产程镇痛组(144.15±35.59mm)短于非镇痛组(198.15±41.15mm),第二产程镇痛组(46.15±6.47mm)长于非镇痛组(37.15±7.44mm)(P<0.05);镇痛组产妇平产率(80.6%)高于非镇痛组(60.0%),产钳助产率(16.4%)低于非镇痛组(35.0%)(均P<0.05),两组中转剖宫产率无差异(P>0.05);镇痛组宫缩素使用率(74.6%)高于非镇痛组(32.5%),降压药使用率(29.9%)低于非镇痛组(65.0%),VAS评分(2.37±0.68分)低于非镇痛组(7.45±1.24分)(均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1min及5min Apgar评分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有效改善子痫前期产妇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阴道试产危险性,提高平产率,更好保障母婴安全。
2020 Vol. 28 (12): 2013- [摘要](
322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邹飞平 游 媛 陈 岚
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铁蛋白(SF)和胱抑素C(CysC)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8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观察组)和6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SF、CysC水平,分析观察组中不同病情(轻度和重度)、妊娠结局者SF、CysC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SF、CysC与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关系。结果:血清SF、Cysc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重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不良妊娠结局者高于妊娠结局良好者(P>0.05)。Kaplan-Meier分析,高水平SF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低水平SF孕妇(χ2=6.362,P=0.012),高Cysc水平孕妇高于低Cysc水平孕妇(χ2=6.687,P=0.010);Cox风险回归分析,SF、CysC与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独立相关(β=2.651、1.695,均P=0.000)。结论:血清SF、Cysc水平与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相关,提示高水平SF、Cysc对不良妊娠结局可能有预测价值。
2020 Vol. 28 (12): 2017- [摘要](
367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陈丹丹 吕 燕
探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清糖链蛋白-125(CA125)预测先兆流产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作为先兆流产组,根据孕妇最终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58例)与未流产组(68例),另选取同期产科建档的正常妊娠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对各组孕妇首次产检时检测fFN、PAPP-A、CA125水平,分析fFN、PAPP-A、CA125单独检验与联合检验对先兆流产孕妇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fFN阳性率流产组(86.2%)最高、未流产组(69.1%)次之、对照组(10.0%)最低,PAPP-A、CA125水平流产组均最低(92.36±38.36 mU/L、26.21±16.32 mIU/ml)、未流产组次之(190.72±35.65 mU/L、58.62±20.01 mIU/ml)、对照组最高(210.03±52.31 mU/L、117.21±18.20 mIU/ml)(均P<0.05)。fFN阳性、PAPP-A、CA125预测先兆流产最终难免流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1、0.920、0.871,PAPP-A、CA125诊断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8.05mU/L与32.36mIU/ml。3项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孕妇难免流产的诊断敏感性(93.3%)、特异性(88.4%)、阳性预测值(97.6%)、阴性预测值(98.6%)及准确性(90.0%)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fFN、PAPP-A、CA125对先兆流产孕妇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检验预测效率最高。
2020 Vol. 28 (12): 2021- [摘要](
352
)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
杨 华 聂 艳 宁若辰*
分析抑郁归因风格、失控感以及社会支持与大龄经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来本院门诊心理咨询和住院治疗的大龄经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均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依据EPDS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组(EPDS评分≥13分)、正常组(EPDS评分<13分),对比其一般资料、抑郁归因方式[归因方式问卷(ASQ)]、失控感[习得性无助感量表(LHS)、绝望感量表(H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度[中文版产后社会支持量表(PSQ)],分析大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因素,以Pearson法分析各评分与EPDS评分的关系。结果:抑郁组(35例,23.3%)年龄、丈夫在外地、不良孕产史占比高于正常组,而父母照顾月子占比及家庭年收入低于正常组,ASQ总分、正性事件、人际事件、成就事件、内外维度、普遍维度、持续维度得分低于正常组,负性事件得分高于正常组(均P<0.05);抑郁组LHS、HS评分高于正常组,而GSES评分低于正常组,PSQ中社会支持重要性得分高于正常组,而社会支持实际程度得分低于正常组(P<0.01),两组PSQ总分无差异(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组EPDS评分与LHS评分、HS评分、ASQ负性事件评分、PSQ社会支持重要性评分均呈正相关,与GSES评分、ASQ总评分、PSQ社会支持实际程度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大龄经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而抑郁归因风格、失控感及社会支持度低与其有关,提示临床及家庭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产妇不良心理状态,避免发生产后抑郁。
2020 Vol. 28 (12): 2025- [摘要](
350
)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
葛 艳 于 韬 邱 爽 吴冬梅
探讨紫杉醇、奈达铂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卵巢癌晚期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指标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卵巢癌晚期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和联合组(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免疫细胞、炎性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免疫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白介素6(IL-6)、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IL-2和干扰素γ水平高于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GF、MIF、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卵巢恶性病变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细胞和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2020 Vol. 28 (12): 2030- [摘要](
714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
符 琴1 刘玉珠2 贾利平2 符永燕1 韩 茹1 方海兰1
探讨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术后生殖道感染发生及阴道灌洗液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行IUD放置术女性454例,随访术后3个月生殖道感染发生情况,检测阴道灌洗液IL-4、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454例中有67例(14.5%)发生生殖道感染;感染组放置含铜IUD比例(56.7%)高于未感染组(41.6%),阴道灌洗液IL-4、TNF-α和IFN-γ水平(132.26±20.00pg/ml、5.10±1.12g/L、240.14±31.33pg/ml)高于未感染组(101.16±27.76 pg/ml、2.03±0.68 g/L、200.50±30.01 pg/ml),其中盆腔炎者高于宫颈炎和细菌性阴道病者(均P<0.05);67例中共分离出210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65株,31.0%)。结论:放置IUD术后有一定比例发生生殖道感染,与IUD类型可能有一定关系,其中盆腔炎患者阴道灌洗液IL-4、TNF-α和IFN-γ升高,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病原菌。
2020 Vol. 28 (12): 2034- [摘要](
354
)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
冯永琦1 罗 慧2 胡雅平1 李 涛1 李朝彬1 姜丽丽1*
探讨长期暴露于可吸入颗粒物对男性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且两年内未更换居住地的783名男性为研究对象,年龄30.3±5.1岁,分析精液质量;基于卫星AOD数据建立一个高分辨率(1×1km)时空模型测量地面PM2.5浓度。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住址编码形成纬度和经度,计算特定地址的月和年平均PM2.5浓度,以2年平均PM2.5浓度作为长期PM2.5暴露指标。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评估PM2.5暴露每增加5μg/m3与精液质量参数关系。结果:PM2.5每增加5ug/m3与精子浓度降低[Coef(95%CI):-1.07(-1.12,-1.04)]和正常精子形态百分比降低[Coef(95%CI):-0.78(-1.32,-0.35)]显著负相关,与精子总活力和前向运动精子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长期暴露于PM2.5可能导致精子浓度和正常精子形态百分比降低。
2020 Vol. 28 (12): 2038- [摘要](
649
)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
魏玉兰 靳 镭 黄 博 任新玲*
分析胚胎培养第2天(D2)细胞数对卵裂期选择性单胚胎移植(eSET)的临床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中心辅助生殖新鲜周期第3天(D3)行单个优质8细胞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n=2375),根据D2细胞数分为2、3、4、5、6细胞组,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流产率。结果:4细胞组临床妊娠率(56.4%)、活产率最佳(49.3%),5细胞组临床妊娠率(49.3%)、活产率(43.1%)与4细胞组无差异(P>0.05);2、3、6细胞组临床妊娠率(38.1%、41.5%、32.0%)、活产率(31.0%、32.1%、28.0%)均低于4细胞组(P<0.05);2、3细胞组流产率偏高(18.8%、22.7%),但与其他各组(12.7%、12.7%、12.5%)均无差异(P>0.05)。结论:eSET的临床结局与其D2细胞数明显相关,4细胞胚胎临床结局最佳,5细胞胚胎同样具有较高的体外发育潜能,D3胚胎结合D2细胞数进行综合评估更有利于移植胚胎的筛选,提高eSET临床妊娠率。
2020 Vol. 28 (12): 2041- [摘要](
334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张希奇1 杨美琼2*
探讨不同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控制性促排卵中诱导卵泡成熟的效果,及对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治疗患者的298个新鲜周期临床资料,根据肌注HCG剂量不同为低剂量组(4000~6000IU)、中剂量组(6000~8000IU)、高剂量组(8000~10000IU),对3组成熟卵母细胞数、受精率、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组获卵数、获卵率、成熟卵率、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无差异(P>0.05);中重度OHSS发生率,低剂量组最低(0),中剂量组(1.9%)居中,高剂量组最高(6.0%)(P<0.05)。结论:对IVF/ICSIET助孕患者,4000 IU和10000 IUHCG诱导卵泡成熟的作用相当,减少HCG不会对胚胎移植妊娠结局产生影响,且有助于减少OHSS的发生。
2020 Vol. 28 (12): 2045- [摘要](
298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邢丽丽 赵白信 黄 蕾
分析胚胎停育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对胚胎停育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就诊的胚胎停育孕妇139例为观察对象,按照胚胎停育类型分为有胚胎无胎心和空孕囊两组,另选同期产前检查正常妊娠孕妇15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间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计算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流速(S/D),分析各指标对胚胎停育的预测效能。结果:胚胎停育组子宫动脉S/D、RI、PI值均大于对照组(P<0.001),而空孕囊组孕妇子宫动脉RI值大于有胚胎无胎心组(P<0.05),而子宫动脉S/D及PI值空孕囊组与有胚胎无胎心组无差异(P>0.05)。子宫动脉RI值对胚胎停育有预测效能,灵敏度80.7%,特异性79.2%,最佳截断值0.78;对空孕囊与有胚胎无胎心有鉴别能力,灵敏度75.4%,特异性61.7%,最佳截断值0.81(均P<0.001)。结论:胚胎停育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升高,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对胚胎停育有预测价值。
2020 Vol. 28 (12): 2049- [摘要](
292
)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
朱 洁 金冬冬 吕弘道*
探讨胎儿宫内窘迫与妊娠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阳性、人胎盘催乳素(hpl)和雌三醇(E3)水平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50例,其中确诊为胎儿宫内窘迫80例为病例组,正常产妇70例为正常组;比较两组GBS阳性率,以胎儿宫内窘迫为因变量,以GBS阳性、hpl、E3、血清瘦素(LP)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GBS阳性检测率(58.8%)高于正常组(12.9%),血清hpl(6.26±1.89μg/ml)、E3(12.86±3.67 ng/ml)、LP(20.58±4.27μg/L)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剖宫产率病例组(18.8%)高于正常组(5.7%),产后出血(6.3%)高于正常组(2.9%)(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BS阳性、hpl、E3为胎儿宫内窘迫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晚期GBS阳性与血清中hpl、E3水平降低是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分娩结局。围产期定期检测GBS及血清hpl、E3水平在评价胎盘功能中有重要意义。
2020 Vol. 28 (12): 2052- [摘要](
382
)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
张 鑫 修有成*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对不育症男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行辅助生殖技术的不育症男性200例为病例组,同期正常体检男性200例为对照组。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生活质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焦虑和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后病例组躯体维度综合(58.8±8.6)、心理维度综合(63.4±8.6)、生理功能(61.7±11.4分)、情感职能(71.7±13.4分)、社会功能(66.4±11.5分)、活力(65.7±8.8分)、精神健康(67.7±8.8分)、SDS(34.8±3.4分)和SAS(37.8±3.2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可导致不育症男性生活质量下降,建议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治疗。
2020 Vol. 28 (12): 2055- [摘要](
385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范田依1 庞 静2 王艳蕾1 王守业1 赵立武3*
探讨超声联合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杂化型(CK-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肌肉型(CK-MM)检测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本院产科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存在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95例孕妇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诊断及术后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非胎盘植入组(n=62)和胎盘植入组(n=33)。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产前腹部超声检查胎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K、CK-MB、CK-MM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结果:胎盘植入组超声诊断符合率(91.9%)与非胎盘植入组(84.9%)比较无差异(P>0.05),血清CK(117.96±34.08 U/L)、CK-MB(9.04±2.55 U/L)、CK-MM(98.75±26.49 U/L)均高于非胎盘植入组(P<0.05)。血清CK、CK-MB、CK-MM水平诊断胎盘植入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0.821、0.86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2.35 U/L、6.41 U/L、76.09 U/L,超声联合血清CK、CK-MB、CK-MM检测的准确度(91.6%)、灵敏度(93.9%)、特异度(90.3%)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超声联合血清CK、CK-MB、CK-MM检测可提高产前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2020 Vol. 28 (12): 2059- [摘要](
313
)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
朱菊平1 姜宇海2 郄中宏1 高永辉1 王洁丽 1刘春兴1*
探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DUB)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表达水平及与功能性子宫出血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围绝经期DUB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在华东疗养院体检妇女75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VEGFA、sFlt-1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采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比较两组间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A、sFlt-1、E2、T、FSH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VEGFA、sFlt-1水平与相关因子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VEGFA、sFlt-1对围绝经期DUB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VEGFA、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Flt-1、T水平、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A、FSH水平高于治疗前,sFlt-1、T水平、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低于治疗前(均P<0.05),E2均无差异。血清VEGFA水平与sFlt-1、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T水平呈负相关,与FSH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sFlt1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T水平呈正相关,与FSH呈负相关(均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VEGFA、sFlt-1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围绝经期DUB患者的AUC分别为0.820、0.799、0.885。结论:围绝经期DUB患者血清VEGFA低表达、sFlt-1高表达,VEGFA、sFlt-1与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及相关激素水平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围绝经期DUB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提示可能作为潜在生物学标志。
2020 Vol. 28 (12): 2063- [摘要](
292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杨婧如1 熊兴林2 顾艮莹2
分析血清中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妇科收治的EMS患者500例为病例组,同期体检正常女性55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CA125、HE4及VEGF水平,并ROC曲线分析3项指标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效能。结果:病例组血清CA125(40.17±15.31 U/ml)、HE4(51.39±5.57 pmol/L)及VEGF(214.43±123.18 U/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分期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均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CA125、HE4及VEGF单独检测诊断EM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613、0.813,特异性分别为67.5%、82.4%、51.3%,3项指标联合检测AUC为0.909、敏感度85.3%、特异性88.3%,联合检测效能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01)。结论:EMS患者血清CA125、HE4及VEGF水平明显高表达,该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EMS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为临床诊治EMS提供参考依据。
2020 Vol. 28 (12): 2067- [摘要](
391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石 莉 洪 燕 符小艳 王 丽
探讨超声结合血清学检查在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中的筛查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9年6月本院诊断胎儿为Dandy-Walker综合征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孕妇均完成超声和血清学甲胎蛋白(AFP)、游离β-促绒毛膜性腺激素(F-β-HCG)、游离雌三醇(F-uE3)检查,对不同孕周超声检查的小脑蚓部测量值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方法诊断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效能。结果:46例畸形胎儿超声检查确诊率(36例,78.3%)低于超声联合血清检查(42例,91.3%)(P<0.05);随着孕妇孕周的增加,胎儿小脑蚓部宽度、小脑蚓部前后径及小脑蚓部上下径的值随之增加(P<0.05);46例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中,小脑蚓部缺失或发育不良20例,第四脑室扩张14例,后颅窝池增宽12例,超声图像显示胎儿小脑蚓部缺失,后颅窝囊肿。血清AFP、F-β-HCG、F-uE3水平分别为21.489IU/ml、9.335mg/L、8.720ng/ml。ROC曲线结果,超声联合血清学检查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的敏感性(91.5%)、特异性(89.5%)高于单一方法检测(P<0.05)。结论:超声联合血清学筛查有助于胎儿颅内结构发育异常的定性检查,且方法为无创、安全、有效。
2020 Vol. 28 (12): 2071- [摘要](
313
)
HTML
(0 KB)
PDF
(0 KB)
(
25
)
-
施艳梅 李 俊 付 瑞
分析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及再次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136例(稽留流产组),同期人工流产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宫颈分泌物和绒毛组织中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随访记录再次妊娠后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再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解脲支原体感染阳性率稽留流产组宫颈分泌物(97.1%)及绒毛组织(96.3%)高于人工流产组(7.0%、8.0%);解脲支原体感染者再次妊娠发生胎膜早破、胎儿窘迫、胎膜炎、早产、流产、感染、新生儿发生肺炎、窒息、感染几率高于未感染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再妊娠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r=0.413、0.315,P<0.05)。回归分析,解脲支原体感染是再次妊娠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是造成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与再妊娠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提示临床应注意孕产妇解脲支原体感染,加强支原体产前检查及治疗,避免不良妊娠发生。
2020 Vol. 28 (12): 2074- [摘要](
332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孙艳芳 彭月享* 蔡炜琼 周长华 谢 丽 周丽丽
探讨阴道彩超血流图像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肌酸激酶(CK)、血管内生长因子(VEGF)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2月—2019年10月本院诊治的异位妊娠孕妇80例(异位妊娠组)和经B超声像图诊断确认宫内正常妊娠孕妇50例(宫内妊娠组),均经阴道彩超检查并检测血清βHCG、CK、VEGF水平,分析各指标诊断异位妊娠价值。结果:异位妊娠组螺旋动脉显示率(6.3%)小于宫内妊娠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RI)(0.68±0.21)大于宫内妊娠组,搏动指数(PI)(1.85±0.25)、血清βHCG(1023.52±126.35 U/L)、CK(70.25±6.59 U/L)低于宫内妊娠组,VEGF(206.31±65.24 pg/ml)水平高于宫内妊娠组(P<0.05)。ROC曲线分析,子宫动脉RI、子宫动脉PI、β-HCG、CK、VEGF诊断异位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3、0.528、0.806、0.759、0.506。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诊断的AUC为0.943,敏感性(93.8%)、特异性(88.0%)高于单独检测。结论:经阴道彩超获得的参数子宫动脉RI、血清β-HCG和VEGF对异位妊娠具有诊断价值,联合阴道彩超和血清学指标可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效能。
2020 Vol. 28 (12): 2077- [摘要](
358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祖莉莉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血流参数在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价值。方法:采用配对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妇科子宫肌瘤行动脉栓塞术患者49例,比较手术前后二维超声影像学表现、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三维血流参数[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FI)],评价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血流参数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评估效果。结果:子宫体积、VI、FI和VFI UAE,术后1周与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前比较子宫体积(56.85±20.11 cm3、43.81±11.95 cm3比99.33±28.40 cm3)、VI(2.00±0.77、1.33±0.49比2.90±1.15)、FI(20.71±2.08、19.14±2.45比23.16±2.50)和VFI(0.60±0.25、0.43±0.19比0.79±0.19)均降低(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血流参数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具有定性与定量的诊断作用,可直观分析动脉血流和瘤体变化,治疗起效时限及疗效持续周期等。
2020 Vol. 28 (12): 2081- [摘要](
344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李 莉 王海燕* 李 蓉 乔 杰
观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者血清趋化因子1(I-309)、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趋化因子15(MIP-1δ)、干扰素-γ诱导的单核因子(MIG)、白细胞介素15(IL-15)、趋化因子11(CCL11)、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受体2(sTNFR2)的变化,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Aimplex流式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分别检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患者和健康生育者I-309、MIP-1α、MIP-1δ、MIG、IL-15、CCL11、sTNFR2的血清水平。结果: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与健康生育者血清I-309分别为[6.0(4.1,12.5)、2.9(2.5,4.9)]pg/ml,MIP-1δ 分别为[1625.3(1297.2,1897.7)、981.7(912.3,1151.1)]pg/ml, MIG分别为(5.2±3.5 )、(2.1±0.9)pg/ml,sTNFR2分别为[(306.9(228.4,377.6)、162.0(143.9,204.2)]pg/ml,不明原因复发流产患者均明显升高(P<0.001);MIP-1α分别为[6.9(4.6,11.6)、22.7(12.4,38.4)]pg/ml, 不明原因复发流产患者明显降低 (P<0.001)。结论 :I-309、MIP-1α、MIP-1δ、MIG、sTNFR2异常可能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有关。
2020 Vol. 28 (12): 2084- [摘要](
396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路春梅1 赵云刚2 杨 旭1 范春燕1
分析不同妊娠期孕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与碘营养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2月于本院产前检查妇女370例,分为妊娠早期(妊娠≤12+6周)、妊娠中期(妊娠13~27+6周)、妊娠晚期(妊娠28~40周),同期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10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妊娠期孕妇及对照组妇女甲状腺功能指标,记录孕妇碘营养状况并分析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关系。结果:中期组及晚期组尿碘水平低于早期组,轻度碘缺乏比例高于早期组(P<0.05); TPOAb阳性率早期组(11.5%)、中期组(13.7%)、晚期组(11.9%)均高于对照组(1.0%), FT4、FT3水平中期组和晚期组均低于对照组, TSH水平早期组和中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370例孕妇中21.4%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亚甲亢、甲减、亚甲减及低T4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2.7%、17.7%、 39.2%、16.5%、15.2%。妊娠晚期组碘过量孕妇发生亚甲减比例高于碘适量组(P<0.001)。经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POAb阳性是影响妊娠晚期妇女碘营养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孕妇存在轻度碘缺乏现象,随着妊娠期延长,碘缺乏呈加重趋势;TPOAb阳性是影响妊娠期孕妇碘营养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对合并TPOAb阳性孕妇需严密检测其妊娠期、甚至产后甲状腺功能变化,避免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及影响胎儿神经智力发育。
2020 Vol. 28 (12): 2088- [摘要](
385
)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
张 燕 王伟红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AST)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4例本院住院分娩的ICP产妇临床资料(ICP组),检测血清TBA、AST及Th17、Treg细胞比率,并与3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两组血清各因子表达差异,比较不同严重程度ICP产妇上述指标差异及围产儿结局,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TBA、AST、Th17/Treg表达关系。结果:ICP组血清TBA、AST、Th17细胞比率、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且ICP组轻度者TBA、AST、Th17细胞比率、Th17/Treg比值低于重度者,Treg细胞比率高于重度者(均P<0.05)。 ICP组轻度孕妇发生早产、羊水污染及总围产儿不良事件比例低于重度孕妇,围产儿不良结局孕妇TBA、AST、Th17细胞比率、Th17/Treg比值高于正常围产儿结局孕妇,Treg细胞比率低于正常围产儿结局孕妇(均P<0.05);ICP组血TBA、AST、Th17/Treg比值三者互呈正相关(P<0.05)。结论:ICP产妇呈明显高TBA、AST及Th17/Treg失衡(Th17漂移)特点,且三者均与ICP病情进展及围产儿不良预后有关。
2020 Vol. 28 (12): 2093- [摘要](
340
)
HTML
(0 KB)
PDF
(0 KB)
(
28
)
-
周 丽 孟文颖*
分析妊娠期孕妇血清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与妊娠期代谢综合征(G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于本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GMS患者72例(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8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周、孕前体质指数、基础收缩压、基础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TRF;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IBC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GMS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RF、TIBC对发生GMS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TRF(411.72±51.46 mg/dl)、TIBC(92.46±10.83μmol/L)均高于对照组(278.65±36.38 mg/dl、61.58±9.72μmol/L)(P<0.05)。多因素分析,孕周、孕前BMI、基础收缩压、基础舒张压、TC、TG、LDL-C等不是影响GMS的因素(P>0.05),TRF、TIBC水平偏高是发生GMS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TRF、TIBC预测妊娠期发生GM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95%CI:0.757-0.921)、0.815(95%CI:0.730-0.900)。结论:TRF、TIBC在GMS孕妇血清中水平升高,是孕妇发生GMS的危险因素,对GMS有一定预测价值,可能作为潜在的诊断妊娠期孕妇发生GMS的标志物。
2020 Vol. 28 (12): 2098- [摘要](
382
)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
陶贝贝 杨筱青 郭华锋* 高亚丽 赵莉莉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及胎盘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HOMA-IR)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GDM孕妇168例及正常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OGTT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及HOMA-IR值将GDM组孕妇进一步分为AUC<15.7组(87例)及AUC≥15.7组(81例),HOMA-IR<2.2组(90例)及HOMAIR≥2.2组(7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及胎盘组织中TNF-α、VCAM-1的表达。结果:GDM组孕妇血清及胎盘TNF-α(2.97±0.76 ng/ml、0.17±0.04 OD)、VCAM-1(129.22±27.45 ng/ml、0.15±0.06 OD)表达均大于对照组,HOMA-IR(2.15±0.66)大于对照组(1.53±0.59)(P<0.001)。GDM组孕妇中,AUC≥15.7组孕妇血清及胎盘TNF-α、VCAM-1表达大于AUC<15.7组孕妇,HOMA-IR大于AUC<15.7组孕妇(均P<0.05);HOMA-IR≥2.2组孕妇血清及胎盘TNF-α、VCAM-1表达均大于HOMA-IR<2.2组孕妇(均P<0.05)。GDM孕妇血清及胎盘TNF-α、VCAM-1表达与HOMA-IR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GDM孕妇TNF-α与VCAM-1异常升高,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2020 Vol. 28 (12): 2102- [摘要](
363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杜 阳 李 良 周成友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4月本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2例临床资料,术后留取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种组织中Linc00511表达情况,分析Linc00511表达与病理因素关系及患者5年生存关系。结果:Linc0051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量(3.26±1.17)高于癌旁组织(1.14±0.83)(P<0.05),其高表达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病理分型无关(P>0.05),与组织病理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有关(P<0.05);随访5年,Linc00511高表达患者生存率(51.8%)低于Linc00511低表达患者(72.2%)(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存在明显Linc00511表达增加情况,Linc00511高表达可能促进了宫颈癌的发展及转移,且对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2020 Vol. 28 (12): 2106- [摘要](
420
)
HTML
(0 KB)
PDF
(0 KB)
(
32
)
-
陈仙秋 梁碧荣
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妊娠中期胎盘体积及血管指数对再发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产科妊娠16~20周有PE史孕妇,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胎盘体积及血管指数,比较再发子痫前期组(RPE)与未再发子痫前期组(NRPE)胎盘体积(V)、胎盘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血流指数(VFI)差异,分析胎盘血管指数对RPE的预测效能。结果:NRPE组与RPE组比较,胎盘VI、FI、VFI有差异(P<0.001),胎盘V无差异(P>0.05);RPE重度组与RPE非重度组胎盘VFI有差异(P<0.05),胎盘V、VI、FI无差异(P>0.05);FI、VFI与RPE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VI与RPE无相关性(P>0.05),VI、FI、VFI与RPE重度无相关性(P>0.05)。VFI对RPE具有预测效能(P<0.001),敏感度83.1%,特异性75.6%,截断值6.033;VI、FI对RPE不具有预测效能(P>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妊娠中期胎盘血管指数可以评估RPE的发生风险。
2020 Vol. 28 (12): 2109- [摘要](
263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杨栋云 叶玲红 陈方红*
探讨改良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TVS RT 3D-HyCoSy)联合宫腔水造影(SIS)诊断不孕症患者宫腔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1日—2020年1月1日本院收治不孕症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术前采用改良TVS RT 3D-HyCoSy联合SIS检查,并与腹腔镜检查(LPS)结果对比,观察改良TVS RT 3DHyCoSy联合SIS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然后再对所有患者宫腔镜检查(HS),观察改良TVS RT 3D-HyCoSy联合SIS与单用改良TVS RT 3D-HyCoSy诊断宫腔粘连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对比其诊断效能。结果:改良TVS RT 3D-HyCoSy联合SIS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灵敏度(88.4%)、特异度(93.3%)及准确度(91.1%),诊断宫腔粘连的灵敏度(100.0%)、特异度(95.2%)及准确度(97.8%)高于单用改良TVS RT 3D-HyCoSy(78.3%、72.7%、75.6%)P<0.05)。结论:改良TVS RT 3D-HyCoSy联合SIS可更精准地评估不孕症患者宫腔粘连状态。
2020 Vol. 28 (12): 2113- [摘要](
336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张 莹 石鑫玮 曾万江 乔福元 吴媛媛
探讨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妊娠结局。方法:汇总2012年10月—2018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妊娠合并PAH 的49例临床资料,对相关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例孕妇中,原发PAH 10例,心功能Ⅲ-Ⅳ级4例,死亡1例;继发PAH 39例,心功能Ⅲ-Ⅳ级10例,死亡6例。死亡7例均为重度PAH,心功能Ⅲ-Ⅳ级,手术终止妊娠,术后3d内死亡。早中孕期终止妊娠11例,晚孕期分娩者38例,共获新生儿39例,足月分娩18例,早产21例,其中新生儿窒息7例,小于胎龄儿4例,原发及继发PAH孕妇早产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原发或继发PAH孕妇母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较高。心功能Ⅲ-Ⅳ级及重度PAH患者应尽量避免妊娠。对心功能Ⅰ-Ⅱ级、轻度PAH孕妇应予综合评估,决定终止妊娠方式及时机,以改善母儿结局。
2020 Vol. 28 (12): 2116- [摘要](
350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赵晓丽 张欣文 李 萌 李 丹*
探究影响盆底健康及康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11月来本院行产后42天健康检查产妇的盆底健康档案3914例,基于产妇意愿行盆底康复治疗359例。观察盆底表面肌电结果及盆底症状改善情况,分析影响盆底肌健康的潜在因素。结果:3914例盆底肌表面肌电检测,剖宫产产妇各项表面肌电指标均高于顺产产妇(P<0.05),孕产史、高龄及新生儿体重未见差异。359例产妇盆底康复治疗后表面肌电指标中快慢肌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剖宫产及年龄≥35岁产妇静息值较治疗前降低,改良牛津肌力除经产妇外,其他不同临床特征产妇达标率均有提高,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均有改善(均P<0.05)。结论:以电刺激+生物反馈为主要治疗方式的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快慢肌的恢复有明显效果。
2020 Vol. 28 (12): 2120- [摘要](
370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
周秋红1 许丽2*
2020 Vol. 28 (12): 2125- [摘要](
315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
宫雅雯1 崔 彤1 李圆龙2 王树松1,2,3
在精子的生成、成熟和受精中,精液中的多种酶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由于疾病或某些因素影响精液中酶的活性必将影响精子功能,对男性生殖产生不利影响。对精液中酶的检测可以帮助评估精液质量,并反映附属性腺功能状况,本文对精液中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0 Vol. 28 (12): 2127- [摘要](
304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