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受精卵丘消化程度对IVF结局的影响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石家庄,050011)
The influence of the cumulus-oocyte complexes digestion degree after short insemination on the outcomes of IVF
The Fourth Hospital of Shijiazhuang, Hebei Province, 050011
摘要 探讨短时受精去颗粒细胞时卵丘消化程度对受精情况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87个周期,根据卵冠丘复合物消化程度分为完全消化(84例)和未完全消化组(103例),比较两组实验室数据。结果:完全消化组MII卵数、MII卵率(11.1±4.9,86.7%)高于未完全消化组(9.9±5.4,79.2%)(P<0.05)。 体外受精(IVF)受精正常周期和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部分Re-ICSI、全部Re-ICSI)所占比例均无差异(P>0.05)。IVF受精正常周期163例,完全消化组74例,未完全消化组89例,完全消化组MII卵数、MII卵率(10.4±4.7,86.0%)高于未完全消化组(9.7±5.1,79.0%)(P<0.05),IVF受精率、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可用胚胎数、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消化完全与否不影响IVF受精结局,故不能作为预测IVF受精情况,但其与卵子成熟度有关。
关键词 :
辅助生殖 ,
完全受精失败 ,
短时受精 ,
卵丘消化
[1]
陈 前1 王 荣2 胡国梁2 卢赛芳1 何志芳1 章丽珍1. 重复辅助生殖助孕女性希望水平关联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77-.
[2]
蔡 杨 何玉萍 康旭丽 赵丽敏 高 珊*. 首次辅助生殖女性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与家庭功能、病耻感关系及对助孕结局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734-.
[3]
陆珏耘 郎 鹏 李 欣 凌秀凤*. 辅助生殖技术对胎盘表观遗传学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707-.
[4]
吴 峥1 王 称2 李亮亮1 杨 兰1,2*.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期间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的meta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468-.
[5]
王 斌 薛 婧 周文静 倪冬冬 王昭阳 刘 乔 王爱红*. 备孕女性BMI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0): 2377-.
[6]
陈佳华 范翠平*. 高龄辅助生殖女性困顿感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 4-.
[7]
王小兰1,2 李 梅1 冒韵东1*. 三维阴道超声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指标预测子宫腺肌病辅助生殖妊娠结局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9): 2142-.
[8]
何雪琴 李 玲 王 献 姜 锋*. 辅助生殖技术孕产妇早产、新生儿低体质量影响因素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5): 1042-.
[9]
于杜娇 李 玲 杨宛鑫 刘 丽*. 膳食平衡指数评估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过程中膳食营养状况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5): 1126-.
[10]
孙致敏1 周飞京1 杨 恒2 肖 冰3 高玉青4 王文慧5 董悦芝1*. 河南省辅助生殖助孕患者心理状况及生育生活质量调查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4): 775-.
[11]
唐苗苗1 孙 超2 李 楠3 刘晶静1 王海静3*.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妇女后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4): 877-.
[12]
尹倩倩1,2 郑建华1 曹义娟1 严晓南1 杨冬梓2*.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rs4539842、rs2293275位点多态性与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10): 2506-.
[13]
曾倩凌1,2 赵 静2,3*. 辅助生殖技术与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6): 1451-.
[14]
张金婷 凌 莉 施 芹 陆伟杰 龚静亚*. 基于微信平台对辅助生殖妊娠孕妇开展健康教育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4): 810-.
[15]
白 蓉1 仇 菊1 马红云1 张玉兰2*. 解冻胚胎移植术前使用小剂量阿托西班对高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3): 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