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荣荣1 马琳仪2 侯成祯1 张雪松1 顾向应1
目的:探讨不全流产保守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收集有关不全流产保守治疗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及纳入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100篇文献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应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雌孕激素、中药及中西医结合5个类别。相对于单独用药,联合用药效果更佳,西药联合中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结论:不全流产保守治疗,尤其是宫腔内残留物较小时疗效较明显,可作为清宫术的替代之选,值得推广。
2019 Vol. 27 (4): 412- [摘要](
476
)
HTML
(0 KB)
PDF
(0 KB)
(
47
)
-
-
冯艳萍 刘芳 刘晶 张红真 李俊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诱导的蛋白磷酸酶1(Wip1)与卵巢癌细胞SKOV3侵袭力的关系,揭示Wip1对SKOV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测定Wip1沉默后SKOV3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KOV3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结果:细胞迁移距离Wip1-siRNA组(30.33±3.67)短于Control组(59.33±7.69),细胞侵袭到Transwell小室滤膜下细胞数Wip1-siRNA组(17.17±1.84)低于Control组(30.17±3.43),RT-PCR和 Western blot检测Wip1-siRNA组MMP-2(0.51±0.01)和MMP-9(0.40±0.03)的表达较Control组(1.00±0.00)降低(均P<0.01);Wip1-siRNA组TIMP-1和TIMP-2的表达与Control组未见差异(P>0.05)。结论:沉默Wip1能够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侵袭能力,可能是通过抑制MMP-2、MMP-9的表达实现的。
2019 Vol. 27 (4): 417- [摘要](
503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
李传松 粱粟
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已育女性二胎生育意愿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法,选取济南市4个区县800名已育一孩女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单问卷调查法结合半结构式个案调查法调查济南市已育女性的二胎生育意愿,并分析二胎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结果:有效回收问卷785份,其理想子女数平均为1.82个,其中,237名(30.19%)有二胎生育意愿,548名(69.81%)无二胎生育意愿。单因素结合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第一胎高危妊娠、第一胎产式、第一胎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常住区域及家庭类型对二胎生育意愿的影响显著(P<0.05),而文化程度、一胎性别、就业情况、户籍性质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全面二孩政策下已育女性的二胎生育意愿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年龄、一胎生育状况、经济因素、社会背景及家庭情况是影响已育女性二胎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
2019 Vol. 27 (4): 422- [摘要](
473
)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
茅群霞1 吴尚纯1 叶汉风2 袁彦玲2 吴美荣3 丛捷1 李来宝1 王晨1
目的:了解和掌握我国云南和河北农村地区留守小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调查对象205人,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自填式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留守小学生祖辈监护比例>90.0%,尽管有一定的生殖健康常识,如了解并有身体隐私部位保护意识(>80.0%),但总体而言,生殖健康知识低下,约八成的应答者不知道或不了解“月经”,半数人不了解如何导致妊娠。缺乏获得正确生殖健康知识和有效沟通生殖健康相关问题的途径(半数应答者不与长辈交流相关问题)。出现可能的不良性行为时缺乏健康意识。对于意外妊娠,云南省66.3%,河北省仅14.0%的人选择就医。结论:亟需在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点的前提下,在农村地区加强以多部门联合为基础,学校为核心,家庭成员参与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提高该人群的远期生殖健康水平。
2019 Vol. 27 (4): 428- [摘要](
372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刘艳 温勇
目的:了解家庭保健项目的实施对青少年的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倍差法获取家庭保健项目对青少年健康的干预效果。结果:家庭保健项目对青少年的一般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等都有积极正向的干预效果,而对青少年促进掌握生殖健康知识的效果不显著;项目干预结果在各省市之间有差异。结论:需要改进项目设计,提高干预的有效性和质量;加强对健康行为的家庭监督力度;分析各省市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差异,厘清项目作用机理,从而大规模推广项目成果。
2019 Vol. 27 (4): 432- [摘要](
313
)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
-
赵金萍 王美林 金媛媛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中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的表达及与子宫瘢痕愈合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前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110例为观察组,按照再次妊娠间隔时间分为<3年、3~<4年、4~<6年、6~<8年、≥8年,各组根据术中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分为良好组(87例)与不良组(23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初次剖宫产孕妇25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子宫瘢痕组织中c-kit、PI3K的表达量,logistic法分析子宫瘢痕愈合的影响因素。结果:剖宫产术后<3年组、≥8年组孕妇瘢痕组织中c-kit、PI3K表达水平及阳性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而3~<4年组表达最低,且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率也最低(P<0.05);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组c-kit、PI3K表达水平高于良好组(P<0.05);c-kit、PI3K表达水平均为影响子宫瘢痕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子宫瘢痕组织中c-kit、PI3K表达水平升高并可促进子宫瘢痕愈合,但其过表达时不利于子宫瘢痕愈合,剖宫产术后3~4年是子宫瘢痕愈合的最佳时期。
2019 Vol. 27 (4): 437- [摘要](
275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段杨平 刘光虹 田兆华 李梅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一氧化氮(NO)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变化及维生素D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GDM患者108例(GDM组)和同期健康孕妇50例(正常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血浆ADMA、NO、NOS水平。GDM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维生素D治疗,治疗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GDM组的孕前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正常组。血清25(OH)D水平及血浆ADMA水平高于正常组,血浆NO、NOS水平低于正常组(均<P0.05);GDM组的维生素D率(88.9%高于正常组(60.0%)(P<0.05);GDM组血清25(OH)D水平与ADMA呈负相关性(r=-0.511,P<0.05),与NO、NOS水平呈正相关性(r=0.072、0.151,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hB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HOMA-IR、HbAlc、ADM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25(OH)D及血浆NO、N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妊娠期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下调血浆ADMA水平和NO、NOS水平。
2019 Vol. 27 (4): 441- [摘要](
382
)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
张宏山 刘彩霞 池云涛 李宏树
目的:探讨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镇痛联合右美托咪定静注对分娩镇痛及产后外周血Fib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妇产科单胎足月初产妇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对照组(63例)采用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镇痛。评估两组镇痛效果,对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镇痛显效时间、起效时间、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总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硬膜外用药量少于对照组,PT、APTT、TT均大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P均<0.05)。产程潜伏期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联合右美托咪定静注具有减轻孕妇产后高凝状态、减少硬膜外麻醉药物用量、缩短产程、镇痛维持时间长,起效快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探索应用。
2019 Vol. 27 (4): 446- [摘要](
349
)
HTML
(0 KB)
PDF
(0 KB)
(
46
)
-
刘春喜 姚丽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PCOS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女性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 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HIF-1α、VEGF水平,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IR水平, 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HIF1α、VEGF水平及其与IR关系。结果:PCOS组血清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以及HIF1α、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PCOS组肥胖者(BMI≥25 kg/m2)血清HIF1α、VEGF水平及HOMA-IR均高于PCOS组非肥胖者(BMI<23 kg/m2);PCOS患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与BMI、WHR、LH/FSH、T、FINS、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COS患者血清中HIF1α、VEGF表达上调,可能作为预测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指标。
2019 Vol. 27 (4): 449- [摘要](
370
)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
许敏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分组,经阴道分娩并接受盆底康复训练(54例)、联合生物电刺激(50例)组,剖宫产盆底康复训练(50例)、联合生物电刺激(52例)。对比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联合生物刺激组高于盆底功能组,总肌电值、I与Ⅱ类肌纤维肌电值、II类肌纤维疲劳值各组均优于治疗前,且阴道分娩孕妇联合生物电刺激组最优(P<0.05),而I类肌纤维疲劳值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③阴道静息压、收缩压阴道分娩孕妇组低于剖宫产(P<0.05),且阴道分娩联合生物电刺激组最优(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程度高于剖宫产产妇,而盆底康复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均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且均优于单独盆底康复,且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恢复情况优于剖宫产产妇。
2019 Vol. 27 (4): 453- [摘要](
423
)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
周晓丽 贾晓慧 李梅
目的:探讨右归丸对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TPOAb、血脂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2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POAb阳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右归丸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SH、FT4、TPOAb、血脂水平,记录不良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TSH、TPOAb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 FT4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流产比较无差异(P>0.05),剖宫产、妊娠高血压、低体重儿、早产比等观察组低于照组低(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联合右归丸能促进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血清TSH、TPOAb的水平降低,改善血脂和妊娠结局。
2019 Vol. 27 (4): 457- [摘要](
354
)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
王丽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植入皮下埋植和宫内节育器(IUD)置入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中心行人工流产术并有避孕需求的320例为研究对象,流产术后根据妇女意愿分为皮下埋植避孕(埋置剂组)或放置含铜IUD避孕(IUD组),每组各160例。随访2年,统计妊娠和避孕因症取出及不良反应。结果:埋植剂组帯器妊娠、脱落及因症取出等终止率(1.9%)均低于IUD组(9.5%)(P=0.006),续用率(95.1%)高于IUD组(86.9%)(P=0.008);阴道不规则出血和宫腔黏连发生率埋植剂组(5.0%、2.5%)与IUD组(6.3%和2.4%)无差异(P=0.627、0.410),且月经减少或闭经发生率埋植剂组(6.3%)高于IUD组(1.2%)(P=0.019),而经期紊乱、月经增多和腰腹疼痛发生率埋植剂组(6.9%、1.2%、1.9%)均低于IUD组(14.4%、5.6%、8.1%)(P=0.029,0.032、0.010)。结论: 人工流产后行皮下埋植或IUD避孕均具有良好可靠的避孕效果和较高的续用率,且皮下埋植避孕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9 Vol. 27 (4): 461- [摘要](
432
)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
王海英
目的:观察阴式病灶清除联合子宫瘢痕修补术用于治疗Ⅱ、Ⅲ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治疗的150例Ⅱ、Ⅲ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观察组予以阴式病灶清除联合子宫瘢痕修补术,对照组予以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治疗费用,监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水平(β-hCG)。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5d、10d血清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00);两组手术均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随访术后3年观察组子宫瘢痕妊娠复发率(1.3%)低于对照组(12.0%),正常妊娠率(56.0%)高于对照组(38.7%)(P=0.009、0.034)。结论:阴式病灶清除联合子宫瘢痕修补术应用于Ⅱ、Ⅲ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治疗,具有医源性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医疗成本低等特点,安全性和有效性高,且有助于保留患者生育功能,降低瘢痕妊娠复发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 Vol. 27 (4): 465- [摘要](
360
)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
阮飞娜 杨俊娟 郭华峰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戊酸雌二醇(1mg/d×56d )。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测两组肛提肌裂孔各项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估盆底功能变化;采用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12)评估两组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在静息、缩肛、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LHLP)、前后径(LHAP)、面积(LHA)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盆底肌力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PISQ-12评分明显升高(P<0.05),PFIQ-7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且观察组的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能进一步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2019 Vol. 27 (4): 469- [摘要](
401
)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
-
徐琳瑛 于丽霞
目的:探讨曲普瑞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采用曲普瑞林治疗,两组均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彩色超声检测治疗前后病灶和子宫体积。统计月经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痛经程度,子宫腺肌病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UFS-QOL)评估生存质量,观察复发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灶体积、子宫体积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均P<0.05);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UFS-QOL评分两组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均P<0.05);两组妊娠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曲普瑞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确切,能减轻痛经程度,减少月经量,改善生存质量。
2019 Vol. 27 (4): 473- [摘要](
401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陈旺香 李晋琼 姚霞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肌内注射联合水囊压迫止血在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量出血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接受剖宫产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接受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配合水囊压迫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及月经恢复,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总出血量、输血量、血性恶露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15.7%)(均P<0.05);术后并发症(感染、恶性呕吐、发热及贫血)的发生率(9.1%)与对照组(21.9%)未见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肌内注射联合水囊压迫可有效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风险。
2019 Vol. 27 (4): 476- [摘要](
362
)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
许波 江碧薇 袁雪蓉 陈媛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方法:选取本院产科体检孕妇6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正常组(300例)、甲亢组(40例)、甲减组(120例)、亚临床甲减组(140例);检测TSH、FT4,空腹血糖(FPG)、餐后2h葡萄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蛋白等,分析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GDM、HDP的患病风险。结果:甲减组与亚临床甲减组的FPG、2h PG、HOMA-IR、HbA1c、TG、TC、HDL、SBP、DBP及24h尿蛋白水平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与甲亢组(均P<0.01),LDL水平各组无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亚临床甲减与GDM、HDP患病率均呈正相关(P<0.05);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孕妇GDM发生风险是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的3.0倍和3.7倍,HDP发生风险是功能正常孕妇的1.4倍和1.8倍(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尤其是甲减及亚临床甲减孕妇,其GDM、HDP患病风险较大,需引起产科重视,加以预防控制。
2019 Vol. 27 (4): 479- [摘要](
352
)
HTML
(0 KB)
PDF
(0 KB)
(
42
)
-
石玲1 吴晓鹃2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黄体酮不同支持方案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地屈孕酮支持方案治疗,观察组实施黄体酮支持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激素[血清孕酮(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妊娠结局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未见差异(P>0.05); P、β-hCG治疗前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升高(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保胎成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屈孕酮、黄体酮两种不同支持方案对先兆流产患者临床治疗效、调节激素水平和改善妊娠结局方面效果相当,但黄体酮治疗方案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更优。
2019 Vol. 27 (4): 484- [摘要](
380
)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
赵喜艳 崔美英 范丽丝 冯惠芳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iR-494-5p和miR-1304-3p水平及与不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健康女性52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miR-494-5p和miR-1304-3p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观察组痛经程度。结果:血清miR-494-5p和miR-1304-3p观察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子宫内膜异位症Ⅳ期患者水平高于Ⅰ~Ⅲ期患者,重度疼痛患者水平高于中度、轻度及无疼痛患者,不孕症患者高于非不孕症患者(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iR-494-5p和miR-1304-3p表达量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增加,且伴有不孕症患者表达量相对较高,该指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情进展评估可能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9 Vol. 27 (4): 487- [摘要](
356
)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
卢素芳1 郝琦蓉2
目的:探讨孕前检查TORCH感染及与死胎死产、自然流产史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孕前检查的育龄女性1705例妇女血液样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弓形虫(TOX)、风疹(RV)、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情况,追踪妊娠结局,分析TOX、RV、CMV感染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共检出119例TORCH感染(6.98%),TOX感染24例(1.41%),RV感染42例(2.46%),CMV感染53例(3.11%), 20~30岁组TOX、RV、CMV感染率均高于31~39岁组(P<0.05)。1705例育龄中1620例(95.0%)被随访;其中妊娠1102例(68.0%),发生死胎死产38例(2.3%)、自然流产43例(2.7%),不良妊娠率81例(5.0%);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TOX IgG(﹢)或IgM(﹢)组死胎死产、自然流产发生率高于TOX IgG()或IgM(-)组(P<0.05),RV IgG(﹢)组高于RV IgG(-)组(P<0.05),CMV IgG(﹢)或IgM(﹢)组高于CMV IgG(-)和IgM(-)组(P<0.05)。TOX IgG(﹢)或IgM(﹢)、RV IgG(﹢)、CMV IgG(﹢)或IgM(﹢)均是死胎死产、自然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ORCH感染与死胎死产、自然流产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20~30岁妇女TORCH感染较高,应加强孕前TORCH筛查并积极干预。
2019 Vol. 27 (4): 490- [摘要](
364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
黎国春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HMD患儿10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HMD临床特点及影响HM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HMD患儿发病时间窗多为0~6h,并发症较多,且观察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对照组,男婴、胎龄<37周、胎盘早剥、母亲糖尿病、剖宫产、宫内窘迫、先兆子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均P<0.05);男婴、胎龄<37周、体重、胎盘早剥、母亲糖尿病、剖宫产、宫内窘迫、先兆子痫是影响HMD发生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HMD发病时间较早,肺泡氧合能力下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性别、胎龄、胎盘早剥、母亲糖尿病、剖宫产、宫内窘迫、先兆子痫等多种因素是HMD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HMD发生,并早诊断及早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2019 Vol. 27 (4): 494- [摘要](
425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项华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发生生化妊娠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就诊未孕RSA 185例,有生化妊娠史95例(观察组),无生化妊娠病史9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血栓前状态等筛查,多因素l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受损、辅助生殖、自然流产≥3次及自身免疫异常等是生化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自身免疫异常、辅助生殖、自然流产≥3次是生化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辅助生殖并非是治疗与解决RSA的有效措施,临床对RSA患者应积极查找病因针对性治疗,以获得更佳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
2019 Vol. 27 (4): 498- [摘要](
334
)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
毕美娥 邵龙 陶晓静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联合多普勒彩超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合并胎盘植入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PPP患者86例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3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产前均行外周血AFP、hCG检测及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血清AFP、hCG水平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中胎盘植入者高于非胎盘植入者(均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AFP、hCG诊断PPP合并胎盘植入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21.25ng/ml、337.56ng/ml,其曲线下面积为0.774、0.735。血清检测AFP、hCG、多普勒彩色超声三者联合诊断PPP合并胎盘植入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80.4%、86.1%、94.1%)均高于单项检测(均P<0.05)。结论:AFP、hCG检测及多普勒彩色超声联合诊断PPP合并胎盘植入,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2019 Vol. 27 (4): 501- [摘要](
306
)
HTML
(0 KB)
PDF
(0 KB)
(
48
)
-
杨洋
目的:探讨产前抑郁的危险因素及其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行产检后的孕妇临床资料349例,根据产前抑郁情况分为产前抑郁组(140例)和非抑郁组(209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产前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组妊娠阶段、孕妇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妊娠准备、产检次数和妊娠期疾病患病率与非抑郁组比较有差异(P<0.05);回归分析,妊娠阶段、文化程度、职业、夫妻关系、产检次数和妊娠期疾病均是影响产前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抑郁组较非抑郁组剖宫产率高、第一产程时间长、产后出血量多、阿普加评分及出生体质量低(均P<0.05);两组早产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产前抑郁受社会、生理及心理多因素影响,且对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2019 Vol. 27 (4): 504- [摘要](
382
)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
华彩红 郝尚辉 尹山兰 赵淑珍 雷换丽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及与血脂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86例为观察对象,并选择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 和载脂蛋白B(ApoB),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FGF-21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FGF-21与血脂水平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TC、TG(6.51±0.62mmol/L、2.52±0.73 mmol/L)高于对照组(5.62±0.51mmol/L、1.85±0.95mmol/L),LDL(4.26±0.69mmol/L)低于对照组(3.25±0.42mmol/L)(均P<0.05),HDL、ApoA、ApoB在两组间无差异(P<0.05)。 FGF-21 与 TC、TG呈正相关(r=0.419、0.435,P<0.05),与LDL呈负相关(r=-0.406、-0.395,P<0.05),与HDL、APoA、APoB无关(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血清FGF-21明显增高,血清FGF-21水平与血脂异常相关。
2019 Vol. 27 (4): 508- [摘要](
318
)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
张婷 王玲玲 张素敏 汪昌玉
目的:调查门诊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复发状况,并分析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8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900例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治疗后2年内盆腔炎复发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盆腔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盆腔炎性疾病复发率为26.2%,其中反复发作占34.3%;不同就诊前病程、流产及剖宫产史、合并宫颈炎、性生活频率、性伴侣个数、避孕状况、睡眠状况和饮食状况等患者的盆腔炎复发率存在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户籍、文化程度、职业状况、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和产次等患者的盆腔炎复发率未见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就诊前病程≥3个月、有流产及剖宫产史、合并宫颈炎、性生活频率≥3次、性伴侣≥2个、未使用安全套避孕、睡眠<8h和饮食不规律等均为盆腔炎性疾病复发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应加强对首次就诊前病程长、有流产及剖宫产史、合并宫颈炎、性生活频率高、多个性伴侣、未使用安全套避孕、睡眠不足和饮食不规律患者的教育、随访和干预,以降低复发。
2019 Vol. 27 (4): 511- [摘要](
345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杲丽 王姗 张艳 赵欣荣 吴怡 刘春敏 华人意 孙金铃 吕淑平
目的:探讨胎儿呼吸系统发育异常相关疾病的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分析本院产前诊断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2月胎儿呼吸系统异常孕妇152例产前诊断及随访资料。结果:在所有资料中,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103例,支气管肺隔离征(BPS)41例,先天性膈疝(CDH)8例。各年均以CCAM居多,CDH逐年增加。CCAM、BPS、CDH3胎儿孕妇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比例分别为17.5%,7.3%,12.5%,未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者,有1例羊水芯片结果提示临床意义尚不明确。3类胎儿发育异常引产率分别为8.7%,7.3%和12.5%。CCAM、BPS胎儿出生后健康存活率较高,而CDH胎儿出生后需要手术治疗。结论: 应建立系统的胎儿呼吸系统疾病超声检查规范及标准,遗传学咨询体系,新生儿检查及随访系统,以获得更可靠的连续性证据,提高胎儿呼吸系统疾病产前诊断咨询的水平。
2019 Vol. 27 (4): 515- [摘要](
376
)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
曹宗富1,2 刘丽娟3 喻浴飞1,2 朱益华4 童绎4 马旭1,2 阳菊华5
目的:鉴定一个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及位点。方法:对该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先证者进行高频突变外显子直接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的致病基因及位点,利用ACMG标准对突变致病性进行分级。结果:在先证者的GJA8基因上存在1个杂合变异位点,c.569A>G (p.N190S)。该位点在家系中符合遗传共分离规律。结论:GJA8基因上的c.569A>G位点是引起该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临床病变的可能致病位点。该突变位点是引起先天性白内障发生的致病位点为首次报道。
2019 Vol. 27 (4): 518- [摘要](
241
)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
-
阮翠琼 管付娟 张艳
2019 Vol. 27 (4): 522- [摘要](
205
)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
吴怡 程蔚蔚
2019 Vol. 27 (4): 524- [摘要](
240
)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
黄英 孙博 夏钟意
2019 Vol. 27 (4): 528- [摘要](
201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杜淑玲
2019 Vol. 27 (4): 530- [摘要](
244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邬维娜
2019 Vol. 27 (4): 532- [摘要](
241
)
HTML
(0 KB)
PDF
(0 KB)
(
48
)
-
-
汤后林 刘玉芬
目的:由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不断取得进展,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寿命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处于生育期的HIV感染者家庭对生育子女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夫妇单方HIV感染家庭的生育需求是导致其配偶感染HIV的重要原因。为生育孩子,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和(或)没有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且在缺乏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受孕,会导致配偶感染和母婴传播发生。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探讨夫妇单方HIV感染家庭如何低风险生育。
2019 Vol. 27 (4): 535- [摘要](
352
)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
刘小晖 董燕 刘小玲 张玉芳 何晓春
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合并胎盘植入可导致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明确诊断至关重要,目前超声诊断被认为是诊断胎盘植入的首选方法。研究表明不同超声征象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综合评估可提高胎盘植入的诊断率。可通过对超声评估胎盘位置、胎盘厚度、胎盘后低回声带、膀胱壁连续性、胎盘陷窝、胎盘基底部血流信号、宫颈形态和宫颈血窦,以及既往剖宫产病史等逐项评分判断胎盘植入类型及预测出血风险,评分越高,胎盘植入越严重。总之,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类型及预测出血风险,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及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本文对超声用于PPP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诊断及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9 Vol. 27 (4): 539- [摘要](
376
)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
-
蔡晓辉
2019 Vol. 27 (4): 544- [摘要](
217
)
HTML
(0 KB)
PDF
(0 KB)
(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