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专家笔谈
顾向应

目前我国人工流产数量仍居高不下,人工流产术中并发症时有发生。规范治疗处理人工流产术中、术后并发症,对降低治疗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器官丢失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业界不断追求的目标。人工流产术中并发症经积极正确的治疗后,多数妇女可保留子宫,立即落实适宜的高效、长效避孕措施,是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后短期内再次非意愿妊娠和重复人工流产的有力措施,可避免更为严重和棘手的人工流产并发症和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女性生育功能及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本刊选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顾向应教授在2017年首届云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高峰论坛上的报告内容,以飨读者。

2017 Vol. 25 (11): 724- [摘要]( 316 HTML (0 KB)  PDF (0 KB)  ( 21 )

专题研究
赵琳琳1卢晓琳2刘鑫丽1辛雨2张霆2王理2姚秀英1*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rs187238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根据检索策略,通过Pubmed、Embase、web of SCI及万方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按照既定的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IL18基因多态性与URSA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计算IL18 rs187238多态性与URSA之间的合并OR值及其95%CI,并进行亚组分析、发表偏移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共有6篇文献纳入分析中,包括URSA 1435例及正常对照1377例。分析显示rs187238 的CC基因型的合并OR值为1.79(95%CI 1.03~3.10),即突变型CC携带者较野生型GG携带者发生URSA的风险显著增高,隐性遗传模型CC/GG+GC分析显示OR值为1.80(95%CI 1.08~3.01)。结论:IL18基因rs187238多态性与URSA的发生存在关联。

2017 Vol. 25 (11): 731- [摘要]( 423 HTML (0 KB)  PDF (0 KB)  ( 23 )

管理研究
史高松 许凤娟 梁超 王再君*

我国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计划生育政策,因政策调整覆盖率高,调整结果较以前有很大变化,人口增速必将加大。人口数量是决定卫生服务需求最重要的因素,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本文从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出发,在研究人口因素对卫生服务需求变化影响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未来我国人口变化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并提出主要应对策略,为正确预测卫生服务需求的增长及保障供给提供参考依据。

2017 Vol. 25 (11): 736- [摘要]( 506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调查研究
杨淑珍1戴丽萍2赵文姬2武丽华3尚彩霞2

目的:了解“全面二孩”计划生育政策后,生育二孩妇女的孕前健康检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孕前健康检查问卷,对甘肃省张掖市两家医院住院分娩二孩的经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经产妇孕前健康检查比率39.2%(89/2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为城市(OR=2.61, 95% CI=1.16~5.85)、家庭年收入>10万(OR= 2.64,95%CI=1.22~5.71)、丈夫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OR=1.60,95% CI=0.61~4.16)、一孩接受过孕前健康检查(OR=11.07, 95% CI=5.43~33.56)的经产妇参加孕前健康检查比率较高;二孩为意外妊娠的产妇孕前健康检查比率较低(OR=0.37, 95% CI=0.17~0.80)。结论:生育二孩的产妇孕前健康检查率较低,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计划生育和孕前健康检查的宣传教育,提高拟生育二孩夫妇计划妊娠率和接受孕前健康检查的依从性。

2017 Vol. 25 (11): 739- [摘要]( 464 HTML (0 KB)  PDF (0 KB)  ( 29 )

赵君1张宏光1田爱平2代巧云1杨莉3彭左旗1袁燕2李霞4

目的:对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进行疾病构成及顺位分析,为制定重点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标准化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自动归类流程,对四川省2004年—2015年地市级医学鉴定的65 952例病残儿对应的76 726个鉴定诊断进行疾病编码,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12年间病残儿鉴定审批情况、基本人口学特征、疾病分类和总体顺位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20个市(州)2004年-2015年平均病残儿鉴定审批率为74.11%,鉴定时年龄(8.82±4.16)岁,男性病残儿占56.77%,农村病残儿占73.34%,性别比农村(146.29)高于城镇(98.29)。病残儿鉴定诊断共计849种疾病,前4类分别为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眼和附器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所占比例分别为24.84%、17.87%、11.01%、10.96%。其中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又以循环系统(30.56%)、肌肉骨骼系统(23.57%)和生殖器官(10.58%)先天性畸形居多。居前10位疾病分别为癫痫(10.32%)、未特指的精神发育迟缓(6.61%)、大脑性瘫痪(4.47%)、屈光和调节疾患(4.30%)、心脏的其他先天性畸形(3.86%)、视觉障碍(3.80%)、心间隔先天性畸形(2.70%)、其他听觉丧失(2.13%)、脑的其他先天性畸形(1.84%)、头部损伤后遗症(1.26%)。结论:四川省病残儿医学鉴定中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其中癫痫、精神发育迟缓、脑瘫、屈光和调节疾患、心脏先天性畸形是高发病种,需要针对这些重点疾病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建立病残儿家庭登记及后续服务体系,有效管控高危家庭生育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2017 Vol. 25 (11): 744- [摘要]( 400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临床研究
胡鸣

目的:观察低剂量丙硫氧嘧啶对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妊娠结局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1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2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8例,对照组常规剂量丙硫氧嘧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低剂量丙硫氧嘧啶片口服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和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评价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及统计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FT3和FT4水平下降、TSH水平升高(P<0.05),但两组间FT3、FT4和TSH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ALP、GG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ALT和AST水平升高,并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2.8%)低于对照组(22.9%)(χ2=3.958,P=0.000<0.05)。结论:较常规剂量相比,低剂量丙硫氧嘧啶在满足抑制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的基础上,可显著降低对患者肝功能的损伤,减少妊娠不良反应, 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2017 Vol. 25 (11): 751- [摘要]( 519 HTML (0 KB)  PDF (0 KB)  ( 46 )

陈萍 辛丽梅*李莎 朱江 周妮

目的:通过对局麻单孔腹腔镜双极电凝输卵管绝育术、经腹近端抽芯包埋输卵管绝育术的比较,评估局麻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接受性及两种术式术后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及远期影响。方法:在贵州省14个项目县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行局麻单孔腹腔镜双极电凝输卵管绝育术妇女914例(腹腔镜组)、经腹近端抽芯包埋输卵管绝育术妇女893例(经腹组),对两组术中观察和术后随访进行评估,同时对两组与未行输卵管绝育术(未绝育组)部分妇女,抽取不同时期静脉血进行卵巢功能评估。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卵巢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优于经腹组(P均<0.05),术中疼痛度、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感、留观时间、满意率等可接受性指标优于经腹组(P均<0.05)。腹腔镜组和经腹组术后1个月基础性激素水平无显著改变,但经腹组术后基础FSH>10 U/L、基础FSH/LH升高>2的比例显著高于腹腔镜组(P均<0.05)。结论:局麻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痛苦小、恢复快,更易被手术对象接受的手术方法,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小于经腹手术。

2017 Vol. 25 (11): 755- [摘要]( 647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临床分析
郭莹 杨娜 蒋向荣 殷秀荣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联合拮抗剂方案对不同年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行IVFET治疗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不孕患者131人,其中年龄≥35岁62人,年龄<35岁69人,均采用拮抗剂方案,以添加GH为GH组,不添加GH者为对照组,观察不同年龄组内添加GH后的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结果:年龄≥ 35 岁的DOR患者GH组与对照组相比,Gn的使用剂量明显减少,hCG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均增高(P均<0.05);年龄<35 岁的DOR患者,GH组与对照组间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H联合拮抗剂方案可以改善年龄≥35岁DOR患者IVFET过程中卵巢的反应性;而对年龄<35岁DOR患者的卵巢反应及IVFET结局均无明显改善。

2017 Vol. 25 (11): 760- [摘要]( 508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杨琳 李慧敏 朱艳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TLRH+LPL)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盆底、性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97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3例采用腹腔镜下TLRH+LPL手术治疗(腹腔镜组),44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对比两种方法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盆底、性功能指标差异。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患者(t=12.88,t=19.96,t=8.31,t=5.19, 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导尿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t=0.88,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3%)低于开腹组(250%)(χ2=423,P<005);腹腔镜组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19%)低于开腹组(136%)(χ2=496,P<005);腹腔镜组的性生活满意率(422%)高于开腹组(243%)(Z=-230,P<005)。结论:腹腔镜下TLRH+LPL治疗子宫恶性肿瘤较传统开腹手术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外,同时具有对患者盆底功能及性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的优势。

2017 Vol. 25 (11): 764- [摘要]( 616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从静 陶新城 谭容容 葛环 陈文曦 夏静 吴洁*

目的:探讨孕妇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并发症及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685例健康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定期常规产检的同时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的298例作为指导组,同期接受常规产检而未接受营养指导的38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及围产结局等相关指标,并分析孕妇孕期不同阶段体成分变化。结 果:指导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指导组有283例(95%)在推荐范围内,而对照组有282例(72.9%)在推荐范围内;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值与胎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性(r=0.664, P<001)。指导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低体重儿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对照组孕妇体成分(总水分、矿物质、脂肪及骨骼肌等)较指导组显著增加(P<0.05)。结 论:孕期予以个体化营养指导可有效降低妊娠并发症,明显改善围产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Vol. 25 (11): 768- [摘要]( 443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王泽琴1钟媛媛2

目的:探究孕激素辅助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保胎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资料92例,根据临床是否给予孕激素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比较两组孕酮水平、肌瘤变化情况、红色变性发生率、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及子宫肌瘤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孕早期两组孕酮水平无差异(P>0.05),剖宫产时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时两组子宫肌瘤大小均较孕早期增大(P<0.05),但同期大小比较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组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发生率(60.9%)与对照组(565%)无差异(P>0.05);两组产科并发症总发生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胎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等比较无差异(P>0.05);子宫肌瘤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治疗组(87.0%)与对照组(80.7%)无差异(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进行保胎治疗时应用孕激素,未见对子宫肌瘤、胎儿及产科并发症有明显影响,且肌瘤红色变性发生率也未出现增高。

2017 Vol. 25 (11): 772- [摘要]( 390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经验交流
吴佩蔚

2017 Vol. 25 (11): 776- [摘要]( 290 HTML (0 KB)  PDF (0 KB)  ( 24 )

张敏

2017 Vol. 25 (11): 779- [摘要]( 248 HTML (0 KB)  PDF (0 KB)  ( 17 )

个例分析
时永胜1,2胡锡阶1,2周单华1等

2017 Vol. 25 (11): 781- [摘要]( 266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陈延冰何轶群齐一鸣彭海山*

2017 Vol. 25 (11): 785- [摘要]( 229 HTML (0 KB)  PDF (0 KB)  ( 30 )

管理探索
王莹

2017 Vol. 25 (11): 787- [摘要]( 213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林向斌

2017 Vol. 25 (11): 788- [摘要]( 202 HTML (0 KB)  PDF (0 KB)  ( 26 )

综述
董朝彤 综述薛晴 审校*

2017 Vol. 25 (11): 791- [摘要]( 233 HTML (0 KB)  PDF (0 KB)  ( 34 )

程振宁 综述 申征征 审校

2017 Vol. 25 (11): 795- [摘要]( 214 HTML (0 KB)  PDF (0 KB)  ( 35 )

流产后关爱
郭娟 吴晓云 吴伟平等

2017 Vol. 25 (11): 798- [摘要]( 276 HTML (0 KB)  PDF (0 KB)  (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