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小章,岳焕勋
2015 Vol. 23 (9): 580- [摘要](
69
)
HTML
(1 KB)
PDF
(0 KB)
(
90
)
-
-
邢喜梅,简启亮,丁楠
目的:系统评价来曲唑(LE)联合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MG)和单独HMG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提取出相关的随机临床研究(RCT)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分析文献。结果:①共有7篇文献纳入本研究中,包含601例PCOS患者,共计688个周期;②meta分析显示,LE+HMG组在HMG用量方面较HMG组低[MD=-3.64,95% CI(-7.20,-0.08),P=0.04]; 在优势卵泡数方面较HMG组低[MD=-1.33,95% CI(-2.33,-0.33),P=0.01];而在周期妊娠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 CI(0.74,1.50),P=0.78;RD=-0.03,95%CI(-0.07,0.02),P=0.22;-0.21,95%CI(-0.82,0.40),P=0.51]。结论: PCOS患者在临床促排卵治疗中,LE联合HMG与单用HMG相比,有着相似的妊娠率,并可有效地减少HMG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015 Vol. 23 (9): 584- [摘要](
72
)
HTML
(1 KB)
PDF
(0 KB)
(
80
)
-
-
于延辉,鲁衍强,李瑛等
目的:探讨吉林省延边州汉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以指导孕妇增补叶酸和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方法:以延边州2620例汉族女性为研究对象,检测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的基因分型。统计分析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并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汉族女性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延边州汉族女性的MTHFR C677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乌鲁木齐、廊坊、银川、济源、淄博、镇江、湘潭、德阳、惠州、南宁、琼海等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A1298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济源、淄博、镇江、湘潭、德阳、惠州、南宁、琼海等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RR A66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德阳、琼海两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乌鲁木齐、廊坊、银川、济源、淄博、镇江、湘潭、惠州、南宁等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延边州汉族女性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具有地域特异性。
2015 Vol. 23 (9): 591- [摘要](
67
)
HTML
(1 KB)
PDF
(0 KB)
(
74
)
-
沈芳玲,殷玉明,夏敏娟等
目的:以浙江省海宁市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中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异常人员为调查对象,分析宫颈癌发病情况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2012~2014年参加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已婚育龄妇女,将TCT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者定为高风险人群,填写统一问卷调查并进一步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利用t检验、χ2检验及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高风险人群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宫颈癌筛查39 735例,高风险对象1260例。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初次性生活年龄越小、多个性伴侣、慢性宫颈疾病、宫颈接触性出血、一级亲属中有恶性肿瘤史等因素与宫颈癌发生呈正相关;较高的文化程度、1年内有宫颈癌筛查史等因素与宫颈癌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 宫颈癌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政府主导下的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宫颈癌发生的有效措施。
2015 Vol. 23 (9): 595- [摘要](
64
)
HTML
(1 KB)
PDF
(0 KB)
(
97
)
-
-
谷丽静
目的:观察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站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12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观察组采用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对照组仅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36,P<0.05);且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阴道排液量及平均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IgG、IgA、IgM、CD4+、CD4+/ 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LEEP 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 α-2b 干扰素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治愈率高,术后1年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2015 Vol. 23 (9): 600- [摘要](
67
)
HTML
(1 KB)
PDF
(0 KB)
(
103
)
-
张亦心,郭薇,和伟等
目的:探讨供精人工授精(AID)助孕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12月在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ID助孕治疗723例,共1418个周期的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418个AID周期中,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分别为33.92%、31.00%和7.52%,双胎率为0.91%。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的生化妊娠率、流产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周期中,双次授精和单次授精的生化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隔日授精流产率最高。第3个AID周期累计妊娠率达到58.37%,流产率以第4周期最高(15.38%)。第1、2、3周期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符合AID适应证的患者,应选择正确的AID助孕方案,对AID时机、授精次数进行恰当的把握可提高妊娠率。若行2~3个周期AID治疗未妊娠时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15 Vol. 23 (9): 603- [摘要](
70
)
HTML
(1 KB)
PDF
(0 KB)
(
86
)
-
秦虹,张军喜,常明秀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参数积分用于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方法: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本院夫精人工授精助孕治疗261个周期妇女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对子宫内膜等多项指标进行超声监测参数评分,探讨超声监测参数评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类型等评分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参数积分为10~12分组临床妊娠率(68.56%)高于≤9分组(3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31,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参数积分可以用于辅助生殖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
2015 Vol. 23 (9): 607- [摘要](
64
)
HTML
(1 KB)
PDF
(0 KB)
(
90
)
-
梁致怡,杨华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后的最佳清宫时间。方法:CSP患者151例,介入治疗后1~2d清宫33例为1~2d组, 3~4d清宫50例为3~4d组, 5~7d清宫68例为5~7d组。比较3组清宫术中出血量、清宫术前血β-hCG下降程度、月经恢复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和瘢痕部位残留病灶消失时间。结果:3组清宫术中出血量、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残留病灶消失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7d组术后血β-hCG下降程度最大( P<0.01);住院时间最长(P<0.01);月经恢复时间最长(P<0.01)。 结论:CSP介入治疗后2d内清宫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月经及早恢复,且不增加清宫术中出血量和瘢痕部位残留病灶消失时间。
2015 Vol. 23 (9): 611- [摘要](
58
)
HTML
(1 KB)
PDF
(0 KB)
(
105
)
-
-
万敏,李必生,邹婧等
目的:评价基于半导体测序法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分型检测技术性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导体测序技术检测30种HPVL1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9种HPV全基因组分型国家参考品及500例已知HPV分型检测结果的临床宫颈脱落细胞DNA样本,评价该技术的分析性能及与临床检测等效性。结果:半导体测序法可准确分型检测16种HPV型别(HPV6、11、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检测范围内的16种HPV型别之间无交叉反应,与其他HPV型别及人类基因组DNA亦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为10拷贝/μl(即50拷贝/反应),与已知结果的总体阳性符合率为99.33%(298/300),阴性符合率为100%(200/200),总符合率为99.60%(498/500),一致性系数(Kappa)值为0.99,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基于半导体测序法的HPV核酸分型检测技术具有分型准确,特异性高,灵敏度高,检测通量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 Vol. 23 (9): 615- [摘要](
74
)
HTML
(1 KB)
PDF
(0 KB)
(
83
)
-
孙亦彩,冯健明,徐倩等
目的:对一种检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样品中总半乳糖含量的全自动检测试剂盒进行性能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分析法检测总半乳糖含量,评判试剂盒的性能指标。结果:该试剂盒的有效检测范围为2.5~70 mg/dl,检测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为0.1 mg/dl。批内、批间的不精密度分别为≤10%与≤15%,校准品的不精密度≤20%。试剂盒在37 ℃放置7d后荧光值变化≤15%,稳定性好。本试剂盒检测结果与国外公司的同类试剂盒有很好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试剂盒对比国外产品,操作简单快速,已实现自动化,适合应用于新生儿半乳糖血症大批量样本的筛查。
2015 Vol. 23 (9): 620- [摘要](
78
)
HTML
(1 KB)
PDF
(0 KB)
(
82
)
-
-
唐晓琳,高媛琴
2015 Vol. 23 (9): 625- [摘要](
57
)
HTML
(1 KB)
PDF
(0 KB)
(
86
)
-
俞璐燕,胡波,张韩珉等
2015 Vol. 23 (9): 626- [摘要](
40
)
HTML
(1 KB)
PDF
(0 KB)
(
78
)
-
朱虹
2015 Vol. 23 (9): 628- [摘要](
37
)
HTML
(1 KB)
PDF
(0 KB)
(
87
)
-
蒋玲玲
2015 Vol. 23 (9): 630- [摘要](
55
)
HTML
(1 KB)
PDF
(0 KB)
(
85
)
-
杨小丰
2015 Vol. 23 (9): 633- [摘要](
30
)
HTML
(1 KB)
PDF
(0 KB)
(
86
)
-
-
张英琴,周念丽,张翔升
2015 Vol. 23 (9): 635- [摘要](
48
)
HTML
(1 KB)
PDF
(0 KB)
(
96
)
-
郑文燕
2015 Vol. 23 (9): 638- [摘要](
45
)
HTML
(1 KB)
PDF
(0 KB)
(
68
)
-
-
周伟
2015 Vol. 23 (9): 640- [摘要](
40
)
HTML
(1 KB)
PDF
(0 KB)
(
75
)
-
李新艳,孙晓如,曹扬等
2015 Vol. 23 (9): 642- [摘要](
51
)
HTML
(1 KB)
PDF
(0 KB)
(
106
)
-
-
茅群霞 综述;吴尚纯 审校
2015 Vol. 23 (9): 645- [摘要](
31
)
HTML
(1 KB)
PDF
(0 KB)
(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