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不同体位穿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肥东县人民医院)(合肥,231600);2.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Effect of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in different positions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of women and its impact on the newborns
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Fei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efei, Anhui Province, 231600;2. Bengb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Anhui Province
摘要 探讨剖宫产不同体位穿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择期剖宫产足月产妇90例,根据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体位不同随机均分为坐位组(45例)和卧位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坐位组术中麻黄碱总用量(8.5±1.5mg)低于卧位组(10.3±1.8mg),且到达 T5 时间(9.4±2.7min)以及达到最终阻滞平面时间(12.7±2.9min)均短于卧位组(13.8±2.7min、16.5±3.1min),镇痛效果优于卧位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卧位组,术后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和产后出血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6%)低于卧位组(35.6%)(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 5minApgar评分及窒息情况无差异(P>0.05),但新生儿脐动脉血pH 值坐位组(7.32±0.05)高于卧位组(7.27±0.09)(P<0.05)。结论:剖宫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体位采用坐位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卧位穿刺,术后不良反应减少,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
剖宫产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
穿刺体位 ,
麻醉效果 ,
不良反应 ,
新生儿结局
引用本文:
计成忠1 舒 波2 王文霞1. 剖宫产术不同体位穿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5): 1082-.
JI Chengzhong1, SHU Bo2, WANG Wenxia1. Effect of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in different positions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of women and its impact on the newborns.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5): 1082-.
链接本文:
https://www.zgjhsyx.com/CN/ 或 https://www.zgjhsyx.com/CN/Y2023/V31/I5/1082
[1]
郭蜜甜 景志英 张 继. 不同剂量芬吗通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脂代谢、内分泌功能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39-.
[2]
朱晓英 杨 凡 李 爽. 剖宫产术后口服二甲硅油促进产妇胃肠道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48-.
[3]
张 禾 涂英兵 袁 娟 张 珏 王德勇*. 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比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85-.
[4]
宋福婷 聂 琦 李小珍 张万华*. 吲哚美辛栓联合氨酚羟考酮片用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镇痛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52-.
[5]
叶桂姣1 郝艳萍1 王莉萍2. 两种不同技术PS给药对NRDS并呼吸困难早产儿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79-.
[6]
蒋玉霞 马金芝 李晓明* 徐茜茜.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镇静镇痛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68-.
[7]
任贇虹 李美玲 何 玲 黄雪梅 杜 娟*. 剖宫产产妇术前焦虑抑郁、睡眠状况对其术后疼痛灾难化水平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744-.
[8]
张玲玲1 黄玉红1 万 超1 许 萍2. 宫瘤消胶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819-.
[9]
李文俊 陈祥剑 王 利*. 罗哌卡因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及对患者LM术中预后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828-.
[10]
张 蓓 周 伟 孙丹丹. 宫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效力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869-.
[11]
常 迪1 朱 勇2 李 旭1.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量效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893-.
[12]
孙 薇 万 丽. 剖宫产全程一对一导乐陪伴对产妇情绪、疼痛及新生儿状态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703-.
[13]
姚 勤 邬 龄 陈祖棋*. 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中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的麻醉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528-.
[14]
汪 伟 程勤耘 杜伏杨 程典萍. 剖宫产术后地塞米松、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513-.
[15]
欧巍崴 胡 洁 潘新兰. 围手术期保温干预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核心体温及循环功能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