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足月单胎初产妇因产时发热行中转剖宫产危险因素分析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100026) |
|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cesarean section caused by intrapartum fever of full-term primipara with singleton |
Beij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6 |
|
摘要 探讨足月单胎初产妇阴道试产过程中因产时发热行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本院产程中转剖宫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073例临床资料,主要剖宫产指征为产时发热或可疑宫内感染的172例作为观察组,主要剖宫产指征为非产时发热的90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观察组分娩镇痛使用率91.9%(158/1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737/901),修正后OR=2.410(95%CI 1.339~4.337)。观察组新生儿体重[M(P25,P75)]为[3647.50(3343.75,3850.00)]g显著大于对照组的[3495.00(3250.00,3782.50)]g,修正后OR=1.001(95%CI 1.000~1.001)。观察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率为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修正后OR=0.451(95%CI 0.212~0.959)。结论:产时行分娩镇痛发生产时发热中转剖宫产风险是未行分娩镇痛产妇的2.4倍,胎儿偏大的产妇生产时发热中转剖宫产风险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时发热中转剖宫产的保护因素。
|
|
|
[1] |
郭蜜甜 景志英 张 继. 不同剂量芬吗通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脂代谢、内分泌功能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39-. |
[2] |
蒋玉霞 马金芝 李晓明* 徐茜茜.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镇静镇痛效果[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68-. |
[3] |
柳月娟1 杨静亚2 张东红2 陈迎弟2 蒋 凯2 何佳明2 赵铭佳2,3*. 弱精子症相关microRNAs和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72-. |
[4] |
王小菊 崔 鑫 李天杰 林 青*. 子宫腔超声指标预测药物流产治疗早期稽留流产的效果[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13-. |
[5] |
孙文婷1 丁露颖1 杨玉佳1 邵清春2 王 丽1* . 孕晚期孕妇分娩恐惧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11-. |
[6] |
甄 雪 左 力 田雨飞 李道醒 申 陈 张婧超. 新生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关联因素及对策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99-. |
[7] |
封洪君 季晓黎*. 温阳化湿逐瘀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30-. |
[8] |
吴清清 蔡温和. 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64-. |
[9] |
郑 洁 檀亚玲 毛 燕 吴 倩. 宫颈癌患者疾病接受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88-. |
[10] |
张 洁1 崔静静2 俞秋波3. 情绪调节策略、母婴健康素养与产妇产后抑郁的关系[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05-. |
[11] |
罗寿召 何 英. 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hMLH1、hMSH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46-. |
[12] |
陈 前1 王 荣2 胡国梁2 卢赛芳1 何志芳1 章丽珍1. 重复辅助生殖助孕女性希望水平关联因素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77-. |
[13] |
吴 蕾 刘峥嵘 张 娟.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调查及对策建议[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93-. |
[14] |
杨 静 邱 畅 高 如 徐 燕*. 宫颈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及与夫妻支持、健康素养的相关性[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83-. |
[15] |
尚 禹1 李来宝2 张英敏3 林 雪4 张 清5 张爱华1 吴尚纯2*. 25岁以下未育女性人工流产后即时落实宫内节育器和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临床对照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1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