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hMLH1、hMSH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四川省内江市中医医院(641000)
Expression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utant p53 gene, DNA mismatch repair gene 1 and mismatch repair gene 2 in benign or malignant ovarian tumors tissues
Nei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ijiang, Sichuan Province, 641000
摘要 研究突变型p53基因(Mt-p53)和DNA错配修复基因1(hMLH1)、错配修复基因2(hMSH2)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95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卵巢良性肿瘤组32例、交界性肿瘤组21例、恶性肿瘤组42例。分析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卵巢肿瘤组织中Mt-p53、hMLH1、hMSH2表达情况;统计2年内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MLH1、hMSH2表缺失对恶性卵巢肿瘤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恶性肿瘤组织中的Mt-p53阳性率(88.1%)高于交界性肿瘤组织(23.8%)、良性肿瘤组织(9.4%),hMSH1(66.7%)、hMSH2(61.9%)阳性率均低于交界性肿瘤组织(90.5%、90.5%)及良性肿瘤组织(100.0%、100.0%);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hMLH1及hMSH2阳性率均低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高分化恶性卵巢肿瘤组织hMLH1及hMSH2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组织,Mt-p53阳性率低于低分化组织;随访2年恶性肿瘤患者总生存率为54.8%,生存组Mt-p53阳性率(78.3%)低于死亡组(100%),hMLH1(87.0%)及hMSH2阳性率(82.6%)均高于死亡组(42.1%、36.8%)(均P<0.05)。19例死亡患者均存在p53基因突变,且其中11例存在hMLH1基因缺失、12例存在hMSH2缺失;ROC曲线分析,hMLH1及hMSH2基因缺失均对恶性卵巢肿瘤的预后有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4、0.729(P<0.05)。结论:Mt-p53高表达、hMLH1及hMSH2基因缺失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hMLH1及hMSH2基因缺失还可作为临床恶性肿瘤预后的预测指标。
关键词 :
卵巢良恶性肿瘤 ,
突变型p53基因 ,
DNA错配修复基因 ,
临床意义 ,
生存预后
引用本文:
罗寿召 何 英. 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hMLH1、hMSH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46-.
LUO Shouzhao, HE Ying. Expression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utant p53 gene, DNA mismatch repair gene 1 and mismatch repair gene 2 in benign or malignant ovarian tumors tissues.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46-.
链接本文:
https://www.zgjhsyx.com/CN/ 或 https://www.zgjhsyx.com/CN/Y2024/V32/I9/2146
[1]
法良玲 史 航 黄 臻. 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组织中E-cadherin、VEGF表达及与生存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4): 917-.
[2]
阮俊霞1 王成群1 杨柏柳2. 宫颈癌组织中MiR-1287-5p、HOXA7表达及临床意义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2): 424-.
[3]
张晓菲 赵明明 周胜男*.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因素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10): 2430-.
[4]
崔艳超1 李 勤2* 崔艳平3 王 夏2 姜 虹2. ALDH1、SOX2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预后相关性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6): 1294-.
[5]
刘 静 赵宏霞 吴华梅 江 利 刘彦霞 韩 克. miR-122-5p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手术预后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5): 1058-.
[6]
尤俊芬1 周夏伶2. 子宫肌瘤患者性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 28(8): 1300-1303.
[7]
吴海霞1 马海燕2 魏风云3 杨婧3 李婷婷3 郭红宇3. VCAM-1、PDGF-AA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及检测意义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2): 213-.
[8]
郭艳娟 赵楠楠 邹歌 常慧 王淼.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miR-222和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临床意义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 26(11): 1086-.
[9]
章卉琴.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 26(11): 1082-.
[10]
杜昌宇. PBX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 26(10): 904-.
[11]
杨小薇1王志彬2谢志芳2吕建新1*. 上皮钙粘附素、P63、Ki6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检测意义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 26(07): 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