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孩政策”下江西省籍育龄妇女避孕方法使用情况调查#br#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ontraceptive chosen of jiangxi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under the two child policy
Health Commission of Jiangxi Province, Jiangxi Province, 330006
摘要 目的:分析“两孩政策”下江西籍育龄妇女避孕方法使用情况,为提高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结果,通过SPSS20.0软件,以江西籍4678名在婚或同居,年龄≤49岁且有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为研究样本, 分析不同特征妇女避孕节育措施。结果:育龄妇女以绝育术和放置宫内节育器为主(46.8%和30.6%),使用避孕套 占20.7%,采取放置皮下埋植剂、注射避孕针、口服避孕药等占1.9%。避孕方法选择与妇女年龄、文化程度、生育子女数、户口性质、就业状况、家庭月均收入有关(P<0.05)。再婚家庭选择可逆避孕方法(63.4%)高于初婚育龄妇女12.2个百分点;文化程度低的妇女避孕措施多为绝育术和放置宫内节育器,文化程度高者绝育比例较低;农村育龄妇女采取绝育措施比例高于城镇;低收入家庭妇女倾向于选择绝育术和宫内节育器,高收入家庭妇女采取避孕套比例更高。结论:加大宣传,大力提高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识;丰富内容,充分保障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措施的选择权;创新方法,着力扩大免费避孕药具的覆盖面和获得度;科学倡导,提高男性在避孕节育中的接受度和参与度。
关键词 :
两孩政策 ,
避孕方法 ,
使用情况 ,
江西籍 ,
调查
[1]
刘冬梅 刘鸿雁 王 晖. 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应用趋势及落实长效避孕方法的影响因素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5): 1011-.
[2]
冯 雪 陈金艳 张 艳 瑚炎培 贺 蓓. 未婚女性人工流产术后避孕方式及避孕行为调查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6): 1233-.
[3]
薛 静1 张 祎2 梁 霁1. 城市孕晚期妇女避孕知识、态度及产后避孕意愿研究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2): 271-.
[4]
范玉荣1朱丽芳2. 某地区部队官兵不孕不育患病现状调查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 28(4): 604-.
[5]
李烟然 倪洁 力晓蓉 巫抑扬 田甜 周倩. 成都市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 28(3): 315-.
[6]
谭 俐 郑慧瑜 温丽娜. 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妇女避孕认知及避孕措施落实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 28(10): 1702-1705.
[7]
罗燕子 吴素英. 人工流产者对可逆避孕方法认知及可能影响因素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7): 844-.
[8]
茅群霞1 吴尚纯1 叶汉风2 袁彦玲2 吴美荣3 丛捷1 李来宝1 王晨1. 云南和河北部分农村贫困地区低龄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认知情况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4): 428-.
[9]
夏良育1,2杨紫霞1,2 综述宁美英1审校. 长效避孕方法剂型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12): 1717-.
[10]
林佩萱 伍海鹰 屈艳霞 唐盈 桂月娥 龙海晶 岺婉仪 马新中.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高危人工流产后高效避孕使用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 26(6): 530-.
[11]
傅雅丽 吕年青 周定杰 邹文霓 许豪勤. 江苏部分地区孕前妇女“三病”母婴阻断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 26(12): 1160-.
[12]
张建英,黄丽光,谭燕宏等. 早期介入哺乳期避孕服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2): 91-.
[13]
柯豫,黄鹰,张治萍等. 医院为基础的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11): 743-.
[14]
武俊青,王克伟,周颖等. 上海市徐汇区已婚女性流动人口避孕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 22(2): 88-.
[15]
赵,瑞,武俊青,王瑞平,周颖,李玉艳,张玉凤,詹绍康,程建萍. 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紧急避孕药使用情况及相关知识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 20(2):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