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介入哺乳期避孕服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 management mode of contraception during lactation
摘要 目的:探索适宜的产后避孕服务模式,以提高产后长效避孕方法使用和减少意外妊娠。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深圳市龙岗区
南湾人民医院分娩的1200例产妇,分干预组(n=600)和对照组(n=600),干预组从产后第21天开始进行哺乳期避孕服务,分析比较两组妇女的产后母乳喂养时间、长效避孕方法的使用率和意外妊娠发生率等指标。结论:干预组母乳喂养至6个月的产妇274例(45.67%),对照组172例(28.67%)(χ2= 37.126,P<005);干预组产后1年选择长效避孕方法250例(4167%),对照组172例(28.67%)(χ2= 19.889,P<0.05);干预组产后1年内发生意外妊娠29例(4.83%),对照组61例(10.17%)(χ2=12.3,P<0.05);干预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平均72.53分,对照组63.92分(t=2.63,P<0.05)。结论:产后避孕节育咨询指导和服务提前到产后第21天,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时间、长效避孕方法使用率和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降低产后意外妊娠发生率。
关键词 :
计卫联手 ,
哺乳期 ,
避孕服务 ,
母乳喂养 ,
长效避孕方法 ,
意外妊娠
基金资助: 2012年广东省人口计生委科研课题(编号2012254);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项目(编号ys2012005)
[1]
甄 雪 左 力 田雨飞 李道醒 申 陈 张婧超. 新生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关联因素及对策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99-.
[2]
李雪燕 胡奕萍 许 燕 陈丽慧. 产后妇女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回归预测模型构建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97-.
[3]
卢彩洪 梁秋萍 程倩怡. 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程度调查及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干预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2): 360-.
[4]
邓茹月 蔡锋成 张效银. 孕产妇需求的小组式助产服务模式对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及母乳喂养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0): 2336-.
[5]
胡 冰 陆 明 周丽莉 韦 会 廖 丹. 产前5P催乳法对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 120-.
[6]
孙 梅 冷 燕 李晓玲. 集束化喂养支持策略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啼哭和母乳喂养情况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9): 2090-.
[7]
郑潇潇 李鑫月 于晓兰*. 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研究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8): 1762-.
[8]
史增玉 高爱梅 周红梅.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按摩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泌乳功能、母乳喂养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7): 1622-.
[9]
吕 倩 付文君* 张静娜 赵 珂 闫红敏. 产后早期非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6): 1352-.
[10]
孟春芳1 马 奕2 余 微2 李 盛2*. 初产妇母乳喂养态度影响因素及干预建议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12): 2804-.
[11]
杨 梅 杨姗姗 王婷婷 张俊华. 信息共享理论支持下多维产褥期照护策略对剖宫产初产妇产褥期自护技能、纯母乳喂养率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12): 2907-.
[12]
朱颖妮1,2 嵇秀明1,2* 岳永飞2,3 余伟2,3 张彦1,2 杜明卿1,2 蒋玲1,2. 苏州地区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10): 2275-.
[13]
张甜甜 沈卫英* 盛 丹 王晓莉 王 靓. 助产士主导的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新生儿Apgar评分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4): 815-.
[14]
崔 巍 张晓华 杨慧宾 周晓艳 张艳玲 李会云 金龙妹*. 上海市某区产后1年内人工流产妇女意外妊娠原因调查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3): 509-.
[15]
彭 博 张爱华 叶 兵*. 高效免费避孕措施普及现状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12): 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