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临床指标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产科
Selection of clinical indications of pregnant women for vaginal delivery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vaginal delivery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 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 Henan
摘要 探讨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的临床指标选择及成功分娩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剖宫产后再孕产妇临床资料共157例,其中阴道分娩成功76例,剖宫产分娩81例。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相关指标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子宫下段瘢痕厚度、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在两组间有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4mm±0.5mm)高于剖宫产组(3.1mm±1.0mm);产时出血量、新生儿 Apgar得分、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再分娩间隔时间(OR=4.40)、子宫下段瘢痕厚度(OR=1.86)是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成功的影响因素。结论:间隔时间≥2年、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mm是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的安全因素。对剖宫产再孕的分娩方式应视产时情况而定,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采取经阴道方式进行试分娩。
[1]
郭蜜甜 景志英 张 继. 不同剂量芬吗通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脂代谢、内分泌功能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39-.
[2]
王小菊 崔 鑫 李天杰 林 青*. 子宫腔超声指标预测药物流产治疗早期稽留流产的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13-.
[3]
蒋玉霞 马金芝 李晓明* 徐茜茜.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镇静镇痛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68-.
[4]
柳月娟1 杨静亚2 张东红2 陈迎弟2 蒋 凯2 何佳明2 赵铭佳2,3*. 弱精子症相关microRNAs和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72-.
[5]
甄 雪 左 力 田雨飞 李道醒 申 陈 张婧超. 新生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关联因素及对策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99-.
[6]
封洪君 季晓黎*. 温阳化湿逐瘀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30-.
[7]
吴清清 蔡温和. 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64-.
[8]
郑 洁 檀亚玲 毛 燕 吴 倩. 宫颈癌患者疾病接受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88-.
[9]
张 洁1 崔静静2 俞秋波3. 情绪调节策略、母婴健康素养与产妇产后抑郁的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05-.
[10]
罗寿召 何 英. 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hMLH1、hMSH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46-.
[11]
陈 前1 王 荣2 胡国梁2 卢赛芳1 何志芳1 章丽珍1. 重复辅助生殖助孕女性希望水平关联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77-.
[12]
吴 蕾 刘峥嵘 张 娟.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调查及对策建议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93-.
[13]
杨 静 邱 畅 高 如 徐 燕*. 宫颈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及与夫妻支持、健康素养的相关性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1983-.
[14]
尚 禹1 李来宝2 张英敏3 林 雪4 张 清5 张爱华1 吴尚纯2*. 25岁以下未育女性人工流产后即时落实宫内节育器和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临床对照观察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16-.
[15]
陈 洪 郑琴仙 林洁君 管 珊. 盆底仿生物电刺激辅助激素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对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