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联合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
The effect of anticoagulatio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for treating women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摘要 分析和比较抗凝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剖宫产术后发生LEDVT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肢围、超声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出凝血指标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膝盖以上15cm和膝盖以下10cm的肢围、血管内径、血流速度、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mier,DD)、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血小板(PL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凝指标均有所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的出血事件。结论:抗凝联合穴位按摩可提高剖宫产术后LEDVT的治疗效果,可能与改善凝血指标和凝血功能有关。
关键词 :
下肢深静脉血栓 ,
剖腹产术 ,
抗凝 ,
穴位按摩
引用本文:
秦思 蔺红静 张学丽 赵月. 抗凝联合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7, 25(9): 601-.
Qin Si, LIN Gongjing, ZHANG Xueli, ZHAO Yue. The effect of anticoagulatio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for treating women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7, 25(9): 601-.
链接本文:
https://www.zgjhsyx.com/CN/ 或 https://www.zgjhsyx.com/CN/Y2017/V25/I9/601
[1]
彭玉芳 王晓娥 刘亚丹 张 静 江 明*.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04-.
[2]
邱文娟 张 敏 王 美*.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回归预测模型建立及评价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2): 436-.
[3]
李 晶 刘艳娇. 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模型构建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2): 450-.
[4]
邱 燕1 田 芹2 马 超1. 产前超声检查联合凝血标志物检测预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1): 144-.
[5]
徐秀云 孙 伟 崔婧芳. 豆袋热敷联合针灸、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程影响及分娩镇痛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7): 1586-.
[6]
禤坚艳 刘奕珊 宋 悅 晨 露 韦相才*. #br#
血浆抗凝血酶III及蛋白C、蛋白S活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联性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7): 1648-.
[7]
王 宇 孙秋瑾 张雯雯 刘美玲. TAT、PIC、TM、tPAI-C预测孕中晚期孕妇深静脉血栓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1): 79-.
[8]
陈 玲 林正明. 不同孕期孕妇凝血4项、D二聚体水平及ATⅢ表达变化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1): 146-.
[9]
李春英 陈少慧 李海静 冯书梅 陈苑红. 胎儿生长受限与孕妇抗凝血酶Ⅲ、蛋白C、D-二聚体相关性及抗凝治疗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 28(9): 1420-1424.
[10]
玉丹 农丽群. 产后出血因素及血清AT-Ⅲ、BNP及NO预测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5): 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