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患者随访研究 |
|
Follow-up study on neonatal disease screening and questionable patients |
|
摘要 目的: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返回海淀区协助追访的可疑患者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10~2014年324例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协助追访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复查的因素等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324例患者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308例,苯丙酮尿症(PKU)16例,其中103人未复查,占31.79%。过去5年,需要返区追访的可疑患者逐年减少,复查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二级医院可疑患者复查率高于三级医院;每年10月份需要返区追访的可疑患者最少,复查率最高,12月份返区患者最多,复查率最低(仅38.03%)。复查患者接到通知的平均时间为出生后48.73d,未复查者为55.4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复查者中家长同意复查但一直未去的最多(36.89%),其次为接通知时儿童已离开北京(33.98%),失访和拒查占13.6%,家长称已在外院复查正常占11.65%,还有4例(3.88%)未复查儿童的家长自称是医务人员。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的可疑患者属于高危人群,需尽快复查,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群众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知度,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完成筛查和可疑患者的复诊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设法加快筛查速度,尽早发现可疑患者,为家长提供复诊便利条件,从而减少CH和PKU导致的残疾和死亡的发生,达到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目的。
|
|
关键词 :
新生儿疾病筛查,
复查率,
出生缺陷干预,
三级预防
|
|
[1] |
李 霞 何 玲 罗业超 厉玉姣.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GSPTM检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酶活性性能及切值建立[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9): 1987-. |
[2] |
折开娥 张莉莉 张凌燕*. 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叶酸补充预防新生儿缺陷性疾病效果[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 28(8): 1254-1257. |
[3] |
于延辉,鲁衍强,李瑛等. 延边州汉族女性MTHFR和MTRR基因遗传多态性调查[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9): 591-. |
[4] |
孙亦彩,冯健明,徐倩等. 半乳糖血症全自动筛查试剂盒的性能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9): 620-. |
[5] |
钟泽艳,陈剑虹,贺海林等. 广东省惠州地区基于医院水平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谱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6): 371-. |
[6] |
陈少珍,代巧云,赵君等. 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孕前优生咨询服务状况调查[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4): 225-. |
[7] |
左连东;吴伟雄;冯善伟;江帆;陈桂兰;屈艳霞;杨烨. 广州市出生缺陷干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 , 2011, 19(2): 74-. |
[8] |
何竹. 重庆市北碚区出生缺陷发生状况调查[J]. , 2003, 11(7): 4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