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段雪艳 马佳男 宁美英
优化孕二烯酮(GEST)避孕微针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模具法制备GEST溶解微针,依据微针成针性和柔韧度,选择微针基质材料,考察制备工艺中加样体积和真空干燥时间对微针形貌的影响,并对GEST微针制剂的溶解性、穿刺性能、机械强度和体外透皮释放行为进行评价。结果: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微针成针性好,微针形貌完整,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因此优选100 mg/ml PVPK90为最佳基质溶液。加样体积为150μl,真空干燥45min为GEST避孕微针的最佳制备工艺。GEST避孕微针的针体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够刺穿幼猪皮肤的角质层。GEST避孕微针每天释放药物20μg/cm2,可以持续释放7d,符合Higuchi方程。此外,我们还考察了微针在大鼠体内的溶解时间,结果表明针体在2min内几乎溶解完全。结论:由此可见,GEST溶避孕微针制备方法简便,能够缓慢释放药物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既新颖又便捷的皮下缓释避孕方式。
2024 Vol. 32 (6): 1220- [摘要](
81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王 昕1,2 茅群霞1,2* 邓猛聪1,2 朱昱嘉1,2 吴尚纯1 王宏伟3
本研究拟从服务提供者视角制定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质量评估工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后续评估各医疗机构咨询服务质量提供统一标准。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制定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质量评估工具,调查对象来自国内17家医疗机构中提供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的医护人员,通过问卷星收集数据,对评估工具中的所有量表型条目评价其内在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收集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内在信度Cronbach’s α系数=0.818,分半信度系数=0.941;结构效度χ2/df=1.605,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78,非标准拟合指数(TLI)=0.912,比较拟合指数(CFI)=0.928,各维度平均提取方差值(AVE)均>0.5,各维度间相关系数均<AVE平方根。结论:本研究开发的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质量评估工具(服务提供者视角)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评估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的质量。
2024 Vol. 32 (6): 1225- [摘要](
84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
刘惠聪1,2 曹小芳1 万子睿1,3 安莉莎1 金孝华1 马 旭1,2*
使用C-to-G碱基编辑器(CGBE)Td-CGBE-NG靶向敲除huh-7肝癌细胞系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以CBE(AncBE4max)为参照,评价TdCGBE-NG对该基因的敲除效果。方法:使用引入终止密码子的策略敲除huh-7肝癌细胞系PCSK9基因。构建碱基编辑器Td-CGBE-NG和AncBE4max,构建重组质粒sg386和sg555,将Td-CGBE-NG和sg386,AncBE4max和sg555分别共转染huh-7细胞,实现c.1447C>G 和c.1953C>T 的转换,在两位点引入终止密码子S386X(TGA)和Q555X(TAG),使用sanger测序和T载体克隆验证编辑效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CSK9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sanger测序和T载体克隆结果显示,Td-CGBE-NG和AncBE4max的编辑效率分别为c.1447C>G 33%和c.1953C>T 25%;RT-qPCR结果显示,Td-CGBE-NG使PCSK9 mRNA的表达量降低(t=17.29, P<0.0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两组huh-7细胞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AncBE4max:t=5.57,P<0.01;Td-CGBE-NG:t=4.912, P<0.01)。结论:Td-CGBE-NG可以有效敲除huh-7肝癌细胞系的PCSK9基因,抑制该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为后续Td-CGBE-NG的应用奠定基础。
2024 Vol. 32 (6): 1231- [摘要](
74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
王 龙1 谢文璐1 黄佳欣1 吴思昱1 刘玫亚1 刘友红1 徐 蝶1 杨 英2* 马 旭2
了解我国计划妊娠女性孕前用药特征,为孕前生殖健康促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在2013-2019年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NFPCP)且自报有服药史871 152例计划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版)》为对照解析自报药物名称及其类别,最后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研究对象孕前用药特征,并使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基线特征下各类别药物的分布差异。结果:有高达2.2%的计划妊娠女性报告服用药物,且服药种类复杂。孕前用药主要为维生素/矿物质类药物(64.1%),其他依次为妇产科与计划生育用药(7.5%)、抗微生物药物(6.8%)、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6.7%)、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5.4%)和中药(5.0%)。高龄、汉族、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城镇户籍、非农民职业、经产妇、有不良妊娠史及超重肥胖者服用抗微生物药、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通风药及中药构成比较高。结论:孕前用药种类复杂,已对安全用药与健康咨询形成挑战。孕前健康咨询时,应关注高龄、汉族、高中以上学历、城镇户籍、除农民以外的其他职业、经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史与超重肥胖女性服药情况,识别药物妊娠与胚胎毒性,降低药物相关不良妊娠结局事件发生风险。
2024 Vol. 32 (6): 1236- [摘要](
64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肖新燕 孙书利*
调查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抑郁(PPD)发生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GDM患者274例,产后6周评估其PPD发生情况并分成PPD组和对照组。采用《GDM患者调查问卷》收集两组21项资料并予以比较,并通过多因素分析筛查PPD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筛查出PPD 59例(21.5%)。PPD组与对照组夫妻关系、人格类型、新生儿性别符合期待、新生儿疾病、产后糖尿病、产后睡眠障碍等发生存在差异(P<0.05);夫妻关系差(OR=2.249,95%CI 1.213~4.170)、易感性人格(OR=3.219,95%CI 1.771~5.853)、新生儿性别不符合期待(OR=2.098,95%CI 1.118~3.936)、产后糖尿病(OR=2.517,95%CI 1.376~4.603)和产后睡眠障碍(OR=2.846,95%CI 1.609~5.034)为GDM患者发生PPD的危险因素。结论:夫妻关系差、易感性人格、新生儿性别不符合期待、产后遗留糖尿病、产后睡眠障碍与GDM患者发生PPD有关,应加强对上述特征人群的心理关注,及时开展精准干预,以防控PPD的发生。
2024 Vol. 32 (6): 1242- [摘要](
74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朱玉平1 朱琴琴1* 秦金凤2
了解南通地区2个三甲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放疗中患者抑郁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精准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3年5月在南通市两所三甲医院实施放疗的1623例宫颈癌患者,于放疗中期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定患者心理状态予以,获取患者一般资料、诊疗资料、社会支持情况行抑郁的单因素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筛查出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患者放疗中抑郁发生率为29.8%(483/1623);不同学历、家庭月收入、肿瘤分期、治疗方案、毒副反应程度及社会支持情况的患者抑郁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放疗中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学历低、家庭月收入低、肿瘤分期晚、同期放化疗、毒副反应程度为中度或重度、社会支持一般或低下。结论:本次调查的宫颈癌患者放疗中发生抑郁发生率较高,学历低、家庭月收入低、肿瘤分期晚、同期放化疗、毒副反应程度为中度或重度、社会支持一般或低下为其危险因素。提示临床为预防患者放疗中出现抑郁情绪,需结合上述因素采取精准的预防干预措施。
2024 Vol. 32 (6): 1247- [摘要](
88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宋阳光1 许芮豪1 邓国艳2 胡那顺2 许玉萍2 斯琴其木格2 呼格吉乐图3 包金花3 杨硕1 孙立文1 张斌1王尚明1张树成1吴尚纯1*
调查我国蒙古族地区在校女生月经初潮和月经模式相关情况。方法:通过横断面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统一规范标准下,于2013-2018年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对在校女生进行问卷和一对一当面问询调查。 结果:调查完成4052人(汉族1872人,蒙古族2180人)女生,调查成功率97.1%。月经初潮年龄为(12.9±1.1)岁,汉族(12.8±1.1)岁,蒙古族(12.9±1.1)岁,两者有统计学差异(t=4.30,P=0.000)。次经(初潮后第2次月经)发生在初潮后1、2、4、6个月内者累积率分别为65.8%、82.1%、92.9%、97.7%。月经进入稳定状态在初潮后1、2、4、6个月内累积率分别为5.0%、15.0%、50.1%、94.9%,农村女生更早进入月经稳定状态(χ2=21.49,P=0.001)。月经周期正常者占72.2%,汉族和蒙古族有统计学差异(χ2=4.05,P=0.044)。经期4~7d者占81.1%,经量表现为少、较少、一般、较多和多分别占4.7%、7.9%、69.1%、10.7%和7.6%。大部分女生均会出现痛经症状,随月经发生时间延长逐渐增多(52.5%~84.1%);痛经程度轻度占72.1%(轻微47.3%,一般24.7%),中度占26.5%,重者占1.5%,在城镇与农村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0.52,P=0.000)。结论:蒙古族地区在校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汉族早于蒙古族,初潮后农村女生更早进入月经稳定状态,汉族女生与蒙古族女生月经周期有差异,大部分女生有痛经,程度较轻,城镇与农村间差异明显。
2024 Vol. 32 (6): 1252- [摘要](
73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王瑞凤 王静雯 吴 燕 宗俊英 王 英*
探讨不同孕期焦虑、抑郁对不良出生结局及婴儿生长发育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2020年10月—2022年7月在本院建立研究队列,分别于孕早期(≤13孕周)、孕晚期(≥28孕周)进行焦虑、抑郁症状的评估,婴儿1、3、6、8月龄进行随访,3、8月龄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估,共387人纳入分析 。结果: 孕早期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6.7%、22.0%,孕晚期分别为5.2%、10.9%。与正常组相比,孕早期焦虑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的比例高(均P<0.05);孕早期焦虑组婴儿1、3月龄生长发育迟缓、1月龄低体重比例高,孕晚期焦虑组婴儿6月龄生长发育迟缓比例高(均P<0.05),而不同孕期抑郁组婴儿生长发育指标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组相比,孕早期和孕晚期均焦虑组子代粗大运动、总运动的发育商低,孕晚期焦虑组、孕早期和孕晚期均焦虑组婴儿智力发展指数(MDI)得分低(均P<0.05);孕早期或孕晚期抑郁组子代早期粗大运动、总运动的发育商低,孕早期和孕晚期均抑郁组婴儿粗大运动发育商低(均P<0.05)。结论:孕早期焦虑、抑郁症状的检出率高于孕晚期;孕期焦虑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婴儿早期生长发育迟缓的风险;孕期焦虑、抑郁均影响婴儿身心发育水平,因此,孕早期心理筛查尤为重要,早发现、早干预,以减少对婴儿身心发育的影响。
2024 Vol. 32 (6): 1260- [摘要](
87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
陈孟权 单婷婷 郑温洁莹 陈 君 孔万仲*
研究弱精症患者精子线粒体DNA CYTB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提取134例弱精症患者和129例健康对照者的精子细胞DNA,采用PCR法对线粒体DNA CYTB基因进行扩增,产物经测序后与剑桥标准序列(rCRS)比对,分析CYTB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线粒体DNA CYTB基因突变以同义突变和错义突变为主,弱精症组中15301G/A、15326A/G杂合突变明显增多,15535C/T杂合突变仅存在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线粒体DNA CYTB基因突变与弱精症相关,其中15301G/A和15326A/G可能是弱精症的风险因素,15535C/T突变可能降低弱精症的风险。
2024 Vol. 32 (6): 1266- [摘要](
65
)
HTML
(0 KB)
PDF
(0 KB)
(
11
)
-
周晓红 苏爱芳
比较瘢痕子宫女性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元宫IUD和曼月乐IUD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宫行人工流产术女性104例,按照放置IUD种类的不同分组,分别放置元宫IUD(元宫组54例)、放置曼月乐IUD(曼月乐组50例)。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IUD使用效果、阴道出血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曼月乐组放置1个月、6个月累计续用率(100.0%、90.0%)与元宫组(98.2%、81.5%)无差异(P>0.05);术后阴道出血时间(5.4±2.3 d)及阴道出血量(53.3±10.5 ml)均少于元宫组(7.8±3.1 d、75.7±11.4 ml),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元宫组(24.1%)(均P<0.05)。结论:瘢痕子宫女性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两种IUD避孕效果相当,但曼月乐IUD可有效改善术后阴道流血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4 Vol. 32 (6): 1271- [摘要](
81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樊家乙 赵雅琳 王爱文
探讨补肾益经汤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卵巢早衰闭经效果及对性激素、卵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5例卵巢早衰闭经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西药组(n=43)和对照组(n=42)。两组均给戊酸雌二醇治疗,中西药组联合补肾益经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子宫三径线之和、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平均体积、中医症状积分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86.1%)高于对照组(66.7%),两组血清E2均升高,FSH、LH水平均降低,且中西药组(93.25±7.56 pmol/L、14.13±3.04 U/L、11.24±2.31 U/L)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81.25±8.59 pmol/L、28.54±4.16 U/L、20.05±2.34 U/L),两组超声子宫三径线之和、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平均体积均升高且中西药组(27.41±4.14 cm、8.69±0.99 mm、35.71±4.81 mm3)均高于对照组(23.52±4.08 cm、6.93±0.81 mm、33.10±4.40 mm3);两组阴道干涩、性欲下降、两胁胀痛及烦躁易怒评分均下降,且中西药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恶心、呕吐、乳房胀痛,两组总发生率无差异(9.3%、7.1%)(P>0.05)。结论:补肾益经汤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卵巢早衰闭经临床效果提高,可更好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功能。
2024 Vol. 32 (6): 1275- [摘要](
71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李万乐1 吴清霞1 付霞霏2
分析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术前Ⅲ型安尔碘阴道灌洗预防产褥感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产科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产妇400例临床资料,其中2022年1-12月术前作外阴备皮、冲洗的200例纳入对照组,2023年1-12月术前作外阴备皮、Ⅲ型安尔碘阴道灌洗、冲洗的200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后体温、24h出血量、产褥感染率、切口感染率及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h(36.90±0.17℃)、48h(36.70±0.15℃)、72h体温(36.50±0.12℃)均低于对照组(37.00±0.21℃、36.80±0.16℃、36.60±0.13℃),术后24h出血量(287.3±21.5ml)少于对照组(296.2±23.7ml),产褥感染率(0.5%)低于对照组(3.5%)(均P<0.05),两组切口感染率(0.5%、1.0%)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72h WBC(10.07±2.28×109/L)、CRP(2.23±0.39mg/L)、PCT(4.05±0.62n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2.77±3.59)×109/L、5.06±1.28mg/L、7.33±1.51ng/ml](均P<0.05)。结论: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术前Ⅲ型安尔碘阴道灌洗可有效控制术后产妇体温和WBC、CRP、PCT水平,减少产褥感染发生。
2024 Vol. 32 (6): 1279- [摘要](
79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徐 天1 马 兰2*
探究甲磺酸瑞马唑仑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8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85例,信封法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n=46例,甲磺酸瑞马唑仑麻醉)和丙泊酚组(n=39例,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术前未麻醉时(T0)、麻醉后5 min(T1)、气管插管后10 min(T2)、拔管后即刻(T3)和手术结束前5 min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术前1 h和术后12 h炎症应激指标[白介素(IL-6)、C蛋白反应(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认知能力[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分数、简明精神状态(MMSE)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发生率。结果:瑞马唑仑组HR水平在T3(86.6±7.4次/min)、T4(78.6±6.2次/min)均低于丙泊酚组(94.1±7.0次/min、82.6±6.9次/min),SBP水平T3时(132.9±7.1mmHg)高于丙泊酚组(128.5±6.8mmHg),DBP在T3、T4时(78.6±6.8mmHg、80.3±8.3mmHg)高于丙泊酚组(85.6±6.0mmHg、85.7±8.8mmHg)(均P<0.05)。瑞马唑仑组术后12 h,IL-6、CRP、TNF-α和NE水平(92.87±13.75ng/L、15.61±2.99mg/L、7.42±1.96ng/ml、74.14±11.96ng/L)均低于丙泊酚组(121.81±13.99ng/L、18.79±3.67mg/L、8.76±2.17ng/ml、82.57±15.53ng/L),术后3 d MoCA(29.85±1.66分)和MMSE(29.46±1.11分)均高于丙泊酚组(28.92±1.36分、28.62±1.06分),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低于丙泊酚组(41.0%)(均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用甲磺酸瑞马唑仑麻醉对患者有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炎症应激负荷、保护认知的功效。
2024 Vol. 32 (6): 1283- [摘要](
57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丁成红1 邓晓媚2 许凤琴1 王艳枫1 孔玲玲1
探究门冬胰岛素联合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患者血红蛋白(HGB)、C反应蛋白(CRP)、C肽(CP)及血糖和安全性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治疗的GDM患者106例,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门冬胰岛素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精蛋白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GB、CP、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收集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FBG、HbAlc、2hPG、HOMA-IR、HGB、CRP和IL-6均降低,且观察组(4.06±0.28 mmol/L、4.15%±0.26%、5.05±0.36 mmol/L、2.29±0.47、134.79±5.32 g/L、5.01±0.12 mg/L、6.33±0.70 ng/ml)均低于常规组(5.11±0.48 mmol/L、5.31%±0.56%、6.46±0.38mmol/L、2.52±0.56、138.12±9.95g/L、6.96±0.34mg/L、7.59±0.82ng/ml),两组FINS、CP均升高,且观察组(8.61±0.38 mU/L、1.90±0.26mg/L)高于常规组(7.89±0.31mU/L、1.67±0.22 mg/L),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观察组(11.3%)低于常规组(32.1%)(均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应用精蛋白人胰岛注射液治疗GDM,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升高HGB和CP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妊娠结局,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
2024 Vol. 32 (6): 1290- [摘要](
78
)
HTML
(0 KB)
PDF
(0 KB)
(
11
)
-
于迎春1 计春敏1 李 荣2 杨秀兰3
观察戈舍瑞林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子宫内膜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5月-2023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戈舍瑞林治疗,均连续给药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TGF-β1、TSGF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80.0%),孕酮(3.12±1.05μmol/L)、睾酮(0.89±0.27μmol/L)、泌乳素(12.01±3.41μg/L)、TGF-β1(10.98±2.59 ng/L)、TSGF(27.86±7.84μmol/L)、子宫体积(176.42±94.51 cm3)、肌瘤体积(28.09±9.51 cm3)和子宫内膜厚度(0.87±0.05 cm)均低于对照组(4.67±1.87μmol/L、1.96±0.89μmol/L、15.42±3.98μg/L、12.43±2.76 ng/L、34.72±9.85μmol/L、209.88±98.75 cm3、32.43±9.84 cm3、0.94±0.09 cm)(均P<0.05);治疗不良反应观察组(18.8%)与对照组(15.0%)无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效,戈舍瑞林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更佳,可更好地调节患者性激素,降低TGF-β1、TSGF水平,减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未增加不良反应。
2024 Vol. 32 (6): 1295- [摘要](
88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张海霞 胡容容 毕晶晶
探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夫妇疾病不确定感及与生育压力、心理韧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本院接诊的IVF-ET夫妇80对,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生育相关压力量表(FPI)及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调查评估,对比妻子与丈夫各量表维度评分,分析不同IVF-ET助孕周期、不同助孕结果夫妇MUIS、FPI、CD-RISC总分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量表总分间关系。结果:共发放问卷160份(80对IVF-ET夫妇),有效回收152份(76对夫妇),有效回收率95.0%。IVF-ET妻子MUIS总分(95.91±12.28分)与丈夫(95.67±11.89分)无差异,且不同助孕周期、不同助孕结果夫妇MUIS评分对比均无差异(均P>0.05);IVF-ET妻子FPI、CD-RISC总分(151.24±30.18分、61.38±10.76分)与丈夫(138.10±31.37分、66.54±11.00分)存在差异(P<0.05),IVF-ET助孕1周期妻子FPI评分低于≥3周期者,1周期、2周期CD-RISC评分均高于≥3周期者,临床妊娠妻子CD-RISC总分高于未妊娠者(均P<0.05);不同助孕周期妻子MUIS评分、不同助孕结果妻子MUIS、FIP评分对比均无差异,不同助孕周期及结果丈夫各项总分对比均无差异(均P>0.05)。妻子MUIS总分与丈夫MUIS、妻子/丈夫FPI总分均正相关,与妻子/丈夫CD-RISC总分均负相关,丈夫MUIS总分与妻子/丈夫FPI总分均正相关,与妻子/丈夫CD-RISC总分均负相关(均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IVF-ET夫妇疾病不确定感及生育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心理韧性一般,妻子生育压力、心理韧性均差于丈夫,夫妇疾病不确定感均与生育压力、心理韧性相关。
2024 Vol. 32 (6): 1300- [摘要](
65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赵 妮 向雪雯 赵 娜 彭显秀*
探讨肌筋膜指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盆底痛综合征(CPPS)患者炎症指标及盆底肌电图、肛肠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CPPS患者19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刺激组(n=98)与指法组(n=99),均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指法组同时行肌筋膜指法放松。对比两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盆底肌电、肛肠压力以及疼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均下降且指法组(7.56±2.42 pg/ml、252.14±146.17 mg/L、1.92±0.56 ng/L)低于电刺激组(9.45±2.57 pg/ml、381.58±147.59 mg/L、2.48±0.63 ng/L),两组前后静息阶段值均下降且指法组低于电刺激组,两组5次快速收缩阶段、10秒持续收缩阶段、60秒持续收缩阶段值均上升且指法组高于电刺激组,两组力排直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水平均升高且指法组(6.32±0.76 kPa、25.15±2.32 kPa)均高于电刺激组(5.78±0.47 kPa、23.89±2.43 kPa),两组排便感觉阈值、肛管静息压均下降且指法组(55.84±6.06ml、8.39±2.25 kPa)低于电刺激组(61.49±7.17ml、11.32±3.41 kPa),重度疼痛程度指法组(5.1%)低于电刺激组(10.2%)(均P<0.05)。结论:肌筋膜指法放松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更有效降低CPPS患者炎症反应,减轻盆底肌紧张度,恢复盆底功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
2024 Vol. 32 (6): 1306- [摘要](
60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沈梦华 崔 静 王峥峥 杨海敏
探讨术中风险管理结合围手术期心理支持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术中风险管理结合围术期心理支持,观察两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指标、并发症、术后疼痛量表评分(VA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HPLP-Ⅱ)评分,患者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胃肠道功能恢复相关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3.7%),术后1d、4d、术后7d VAS评分(4.03±0.26分、1.35±0.32分、0.41±0.08分)均低于对照组(4.74±0.34分、2.01±0.29分、0.85±0.12分),干预后HAMD评分(11.52±1.85分)、GAD7评分(10.06±1.85分)、ESCA评分(122.49±2.85分)、HPLP-Ⅱ评分(168.45±7.34分)均优于对照组(14.95±2.12分、12.35±2.05分、118.65±3.23分、142.35±8.45分),干预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中风险管理结合围手术期心理支持可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行为,利于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2024 Vol. 32 (6): 1312- [摘要](
67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张剑飞1 金冰心2
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腹横筋膜阻滞(TAPB)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对患者术后疼痛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纳入T组、ET组各50例,T组予以TAPB麻醉,ET组予以艾司氯胺酮联合TAPB麻醉。观察两组术中麻醉药用量(丙泊酚、瑞芬太尼)、苏醒质量(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康复指标(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清学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不良反应。结果:ET组术中丙泊酚剂量(402.69±27.27 mg)、瑞芬太尼剂量(1.21±0.19 mg)、拔管时间(12.06±2.10 min)、恢复室停留时间(30.66±6.41 min)均少于T组(425.24±30.68 mg、1.60±0.25 mg、17.35±2.73 min、35.29±7.23 min),术后2h、6h、12h、24h、48hVAS评分均低于T组,排气(30.62±5.78h)、下床活动(35.50±6.21h)、术后住院时间(4.96±1.00d)均少于T组(36.41±6.15h、42.14±6.93h、5.61±1.14d),两组术后1d IL-6、TNF-α、NSE均高于术前但ET组均低于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低于T组(20.0%)(均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TAPB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可减少麻醉维持药量,提高苏醒质量,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术后康复,且能改善血清学指标,减少不良反应。
2024 Vol. 32 (6): 1317- [摘要](
68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刘 飞
探究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方肌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7月本院就诊的142例行剖宫产产妇,依据麻醉方式分为腰方肌组(QLB组)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B组)各71例,均在腰硬联合麻醉后行剖宫产术,在超声引导下QLB组在腰方肌注射罗哌卡因,TAPB组在腹内斜肌与腹横肌间注射。对比两组术后不同4、8、12、24、48h镇痛效果(VAS评分)、舒适度(舒适度评分),临床活动情况、术后2d镇静剂消耗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4h、8h两组VAS、舒适度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12h、24h、48h QLB组VAS评分(2.25±0.33分、2.05±0.52分、1.82±0.34分)低于TAPB组(2.42±0.40分、2.23±0.43分、1.93±0.30分),舒适度评分(2.29±0.23、2.52±0.22、2.76±0.32)均高于TAPB组(2.16±0.30分、2.30±0.29分、2.51±0.30分)(均P<0.05)。两组首次坐起时间、进食时间无差异(P>0.05),QLB组首次站立时间(5.34±1.26h)、行走时间均(7.42±1.71h)短于TAPB组(6.25±1.35h、9.06±2.30h),镇静剂消耗量(38.50±5.63μg)少于TAPB组(77.23±7.85μg),不良反应发生率(11.3%)低于TAPB组(25.4%)(均P<0.05)。结论:QLB与TAPB均能为剖宫产产妇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效果,但QLB在镇痛时间、效果以及减少不良反应方面优势更明显。
2024 Vol. 32 (6): 1322- [摘要](
74
)
HTML
(0 KB)
PDF
(0 KB)
(
11
)
-
刘 阳 王东颖 孙 丽
探讨不同暖箱湿度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2023年9月选取本院出生的100例早产儿(<孕37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不同暖箱内环境湿度护理(出生后1周内暖箱湿度达85%~90%为观察组、常规55%~65%湿度为对照组)。记录早产儿出生后1周内体重变化、恢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比新生儿皮肤状况评分表(NSCS)得分。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第3d体重减少量(32.8±10.3g)小于对照组(43.1±13.8g),出生后第7d体重增加量(40.6±12.7g)大于对照组(30.5±9.0g),NSCS量表中皮肤干燥度(1.45±0.31分)、皮肤损伤(1.20±0.37分)及总分(3.83±1.02分)均小于对照组(1.70±0.25分、1.40±0.28分、4.43±0.95分),早产儿住院期间体重日均增加值(19.1±5.7g)大于对照组(15.6±4.2g),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6.00±1.45d)、住院时间(15.60±5.13 d)均短于对照组(7.39±1.50 d、18.67±5.97 d)(均P<0.05)。两组早产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腹泻、鹅口疮等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总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适当增加婴儿暖箱内环境湿度可减缓早产儿早期体重降低、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降低皮肤损伤风险,且不会增加感染风险,有利于生长发育。
2024 Vol. 32 (6): 1326- [摘要](
71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齐佳奇1,2 张子栋2 居艳梅2 高 洁2 王晋平1*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腰方肌阻滞(QLB)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12月在本院妇产科收治的LM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单一组行罗哌卡因QLB,联合组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QLB。观察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应激反应(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认知功能(MMSE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术后康复时间(排气、下床活动、住院)、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瘙痒)。结果:联合组术后2h、6h、12h、24hVAS评分(1.02±0.24分、1.63±0.48分、2.01±0.72分、3.06±0.70分)均低于单一组(1.15±0.36分、1.95±0.60分、2.62±0.85分、3.77±0.76分),两组术后24h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均升高但联合组(165.17±48.25 ng/ml、322.15±53.83 ng/L)低于单一组(189.25±51.03 ng/ml、345.23±45.90 ng/L),两组术后24h MMSE评分均降低、PSQI评分均升高,但联合组MMSE评分(27.05±1.19分)高于单一组(25.62±1.48分),PSQI评分(16.23±1.56分)低于单一组(18.00±1.68分),联合组术后排气(25.86±5.12 h)、下床活动(1.88±0.69 d)、住院时间(6.01±1.60 d)均短于单一组(33.57±6.34 h、2.65±0.75 d、7.32±1.78 d)(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5.0%)与单一组(12.5%)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QLB在LM麻醉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改善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利于术后康复,具有用药安全性。
2024 Vol. 32 (6): 1331- [摘要](
67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王学平1 殷燕妮1 王结兵1 蔡小攀1 陈 韬2
探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宫腔镜手术患者138例,随机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比洛芬酯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术后疼痛评分及炎症指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扩宫颈时(T1)、术毕前(T2)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均高于麻醉诱导处理前,且观察组T1、T2时HR与MAP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丙泊酚使用量(213.28±2.43 mg)、唤醒时间(3.12±0.75 min)均少于对照组(248.83±2.17 mg、7.53±1.22 min);术后2h、12h、24h时,观察组疼痛评分(1.53±0.36分、2.49±0.74分、1.86±0.53分)均低于对照组(3.72±0.65、4.65±1.18分、3.51±0.62分),血清白介素-6、前列腺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P物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5.8%、10.1%)无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效果,且用药安全。
2024 Vol. 32 (6): 1336- [摘要](
69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秦 俊 董翔宇
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应用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镇痛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23年4-12月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插管的全身麻醉,观察组利用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剂量,术后不同时点静息状态下患者的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应激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瑞芬太尼(1.76±0.27 mg)和丙泊酚(241.33±27.55 mg)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1.96±0.26 mg、295.63±26.95 mg),术后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以及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9.8%、15.7%)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将超声引导下双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地降低麻醉过程中的药物使用剂量,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减少补救镇痛次数和缓解手术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24 Vol. 32 (6): 1341- [摘要](
87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季 淼 邓雪峰* 刘 芹 张 丁 尹莹莹 吴 岩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艾司氯胺酮对患者手术指标、疼痛情况、痛敏阈值、痛敏面积、舒芬太尼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9月-2023年12月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或腹腔镜卵巢病损切除术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7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注射艾司氯胺酮,常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静态和动态疼痛情况、术后切口和臂内侧的机械痛敏阈值、机械痛敏面积、术后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睁眼时间(12.11±1.38 min)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14.89±2.46 min)均低于常规组(13.24±1.69 min、16.03±2.51 min),术后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1.57±0.87分、2.06±1.04分)均低于常规组(2.23±1.09分、2.74±1.18分),术后切口和臂内侧的机械痛敏阈值(52.03±8.29g、54.87±8.34g)高于观察组(40.56±7.62g、43.55±7.68g),切口和臂内侧机械痛敏面积(52.36±6.55 cm2、50.21±6.94 cm2)低于常规对照组(64.18±7.69 cm2、63.42±7.58 cm2),舒芬太尼麻醉恢复室给药(17.16±2.31μg)、离开6h用量(19.24±3.10μg)和18h用量(16.13±2.57μg)均低于观察组(19.54±3.14μg、22.79±3.58μg、16.13±2.57μg),不良反应发生率(12.8%)低于常规组(34.0%))(均P<0.05)。结论: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可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改善手术恢复指标,不良反应降低,安全性较好。
2024 Vol. 32 (6): 1345- [摘要](
73
)
HTML
(0 KB)
PDF
(0 KB)
(
11
)
-
刘 阳 刘 欣 王东颖
探讨全人照护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机械通气治疗患儿血气和肺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RDS早产儿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及观察组(n=46,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人照护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病情、肺损伤情况、血气指标、呼吸动力学、肺氧合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疾病危重总占比均降低且观察组(39.1%)低于对照组(65.2%),两组患儿肺损伤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39.1%)低于对照组(65.2%),两组患儿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升高且观察组(82.39±3.07 mmHg、96.86%±0.78%)高于对照组(80.18±3.14 mmHg、96.38%±0.83%),两组患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降低且观察组(40.15±1.57 mmHg)低于对照组(41.02±1.43 mmHg),两组患儿吸气峰压、胸肺顺应性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呼吸频率均降低且观察组(22.15±0.58次/min)低于对照组(22.54±0.49次/min),两组患儿呼吸指数及氧合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6.48±1.37、1.59±0.34)低于对照组(7.31±1.25、1.84±0.31),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2.2%)低于对照组(13.0%)(均P<0.05)。结论:采用全人照护干预可减轻RDS早产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的疾病危重程度,改善肺损伤情况、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及肺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2024 Vol. 32 (6): 1350- [摘要](
64
)
HTML
(0 KB)
PDF
(0 KB)
(
15
)
-
秦 伟 吴龙艳*
探讨体位支持、非营养性吸吮(NNS)配合轻柔抚触对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需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186例新生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3例,行体位支持、NNS配合轻柔抚触方法)和对照组(93例,行常规体位和安抚方法)。比较两组操作前后心率、呼吸频率,采血后1min、5min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评分,首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操作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静脉穿刺采血后心率(122.37±15.30次/min)、呼吸频率(44.53±5.57次/min)低于对照组(143.31±17.91次/min、56.29±7.04次/min),静脉穿刺采集后1min、5min的NIPS评分(4.29±0.89分、1.67±0.25分)均低于对照组(5.53±1.13分、3.09±0.71分),静脉穿刺采集首次成功率(95.7%)高于对照组(85.0%),采血时间(1.13±0.17 min)短于对照组(1.32±0.22 min),采血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2.9%)低于对照组(28.0%)(均P<0.05)。结论:体位支持、NNS配合轻柔抚触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穿刺采血,可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提高首次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
2024 Vol. 32 (6): 1356- [摘要](
62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朱红燕 朱桃燕*
探讨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初产妇10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常规围产期产科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干预,干预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脱落1例,观察各组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自然分娩、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分娩时产妇疼痛程度(VAS评分)、产后3d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与康纳-戴维森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孕妇营养情况及产妇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总产程(431.49±24.19 min)短于对照组(508.18±22.17 min),产后2h出血量(123±10 ml)少于对照组(204±11 ml),自然分娩率(80.4%)高于对照组(60.0%),产妇并发症率(0)、新生儿并发症率(3.9%)均低于对照组(8.0%、16.0%);分娩时观察组VAS评分(4.85±0.94分)低于对照组(6.23±0.56分),产后3d的EPDS评分(7.29±0.69分)与CDRISC评分(81.27±4.27分)均优于对照组(9.13±0.77分、77.62±2.65分),孕妇营养不良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8.0%),产妇干预满意率(94.1%)高于对照组(78.0%)(均P<0.05)。结论: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可较好改善初产妇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缩短总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轻了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并发症发生,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好、满意度高。
2024 Vol. 32 (6): 1360- [摘要](
64
)
HTML
(0 KB)
PDF
(0 KB)
(
20
)
-
厉巧兰1,2 吴 单2 王露芽2
探讨盆底肌肉锻炼(PFME)联合仿生物电刺激(BES)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阴道分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采用PFME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53),采用PFME联合BES治疗者纳入观察组(n=49)。两组均于产后42~50d开始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Oxford压力手测法)、肌电波幅、疲乏程度(盆底肌电变异系数)、超声参数(膀胱颈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各参数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盆底肌肌力(3.37±1.02)和电位活动值均高于对照组(2.98±0.88),盆底肌疲乏度、膀胱颈活动度(12.47±3.34 mm)、尿道旋转角度(25.65±6.90)°均低于对照组[14.39±3.70 mm、(29.26±7.21)°](均P<0.05)。结论:PFME联合BES可更有效恢复阴道分明产妇产后盆底肌收缩功能,增强盆底肌张力并改善疲乏度,纠正膀胱颈及尿道结构,从而减轻盆底肌障碍。
2024 Vol. 32 (6): 1364- [摘要](
61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徐丽霞 苏爱芳* 朱 玲 胡清月
探究居家训练联合骶神经磁刺激及盆底肌康复训练对慢性盆腔痛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痛100例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数字表法)各50例,对照组中途脱落10例,共计纳入40例;两组均采用骶神经磁刺激及盆底肌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出院后居家训练,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盆底肌肌力、盆底肌压痛、盆底表面肌电Glazer评估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体印象改善量表(CGI-I)评分(3.05±0.69分)高于对照组(2.12±0.57分),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均提升,观察组Laycock改良牛津肌力分级法(MOS)分级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2.84±1.06分)低于对照组(3.65±1.44分);两组治疗后快速收缩放松时间、前静息平均肌电值与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均减少,且观察组(3.24±1.06 s、4.83±1.45μV、4.15±0.81μV)低于对照组(4.01±1.12 s、5.66±1.61μV、4.81±0.95μV)(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随访期间复发率观察组(1例,2.0%)与对照组(4例,10.0%)无差异(Fisher精确概率=0.167)。结论:慢性盆腔痛患者采用居家训练联合骶神经磁刺激及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盆底肌肌力与盆底表面肌电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疼痛得到缓解且安全性较高。
2024 Vol. 32 (6): 1370- [摘要](
56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张兴月 任春玲 杨玉芬 吕文静*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精细化管理对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生理应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于本院行卵巢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精细化管理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生理应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后5min心率(72.8±5.7次/min)、舒张压(65.7±7.2 mmHg)及收缩压(114.6±8.7 mmHg)均低于常规组(84.8±6.6次/min、81.1±8.8 mmHg、140.1±12.9 mmHg),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低于常规组(20.0%)(均P<0.05)。结论: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精细化管理对卵巢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生理应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4 Vol. 32 (6): 1375- [摘要](
64
)
HTML
(0 KB)
PDF
(0 KB)
(
11
)
-
李晓娟1 罗 喜2 张伶俐3*
探究加味二仙汤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患者促排卵及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等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3年8月确诊的PCOS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n=43)和中西药组(n=43)。两组均服用来曲唑治疗,中西药组加服加味二仙汤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前后促排卵情况(成熟卵泡个数、宫颈粘液评分、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雌激素(E2)、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水平,AMH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成熟卵泡个数(5.3±0.6个)、宫颈粘液评分(11.9±1.4分)、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9.2±1.1mm)、妊娠率(74.4%)均高于西药组(3.8±0.5个、9.2±1.1分、6.5±0.9mm、46.5%),两组血清E2、T、LH、AMH水平均降低,FSH两组均升高,且中西药组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3%、9.3%)无差异(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联合来曲唑治疗PCOS,可显著改善患者排卵情况及性激素水平,降低AMH水平,提高治疗妊娠率。
2024 Vol. 32 (6): 1379- [摘要](
70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马香爱 吴晓燕 胡 欣 吴 洁*
探讨互联网+“手术e候厅”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访视知晓度及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分别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干预或互联网+“手术e候厅”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术前访视知晓度、不同时间点焦虑程度(包括家属)、心理及血压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前访视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92.2%)均优于对照组(76.5%),手术室等候时的心率(76.48±9.23)、血压(114.39±6.54 mmHg/76.07±7.13 mmHg)均低于对照组(83.51±8.19、123.58±8.42 mmHg/84.54±6.49 mmHg),手术室等候时、术后1 d 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7.19±2.58分、3.15±1.02分)均低于对照组(9.35±3.26分、4.21±1.07分),其家属手术等候时GAD-7评分(6.28±2.26分)也低于对照组(8.39±2.11分)(均P<0.05)。结论:应用互联网+“手术e候厅”干预可提高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访视知晓度,缓解焦虑情绪,利于保持心率、血压平稳,护理满意度提高。
2024 Vol. 32 (6): 1383- [摘要](
63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
俎晓霞 陈肖静 申慧军 张鸣华
规范补充维生素D预防妊娠期代谢性疾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1-9月收治的422例产妇临床资料,均于孕16周化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提示维生素D不足,根据产后调查问卷将产妇是否规范补充维生素D分为规范组及不规范组各211例,常规产科干预、营养指导,定期产前检查至分娩,孕晚期32周复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观察两组产妇孕期代谢性疾病发生、孕晚期维生素D缺乏情况、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不良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满意率。结果:规范组孕期代谢性疾病发生率低于不规范组,孕晚期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1.0%)低于不规范组(4.3%),剖宫产率(10.0%)低于不规范组(19.5%),产妇(2.4%)及新生儿(1.4%)不良结局低于不规范组(7.6%、6.6%),产妇满意率(97.6%)高于不规范组(92.9%)(均P<0.05)。结论:孕期规范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妊娠期代谢性疾病发生,进而改善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产妇较为认可。
2024 Vol. 32 (6): 1389- [摘要](
65
)
HTML
(0 KB)
PDF
(0 KB)
(
11
)
-
王 月 王新彦 刘欣悦 刘春稳 任艳华 徐闻铂*
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分娩时体质指数(BMI)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产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DVT)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PE孕妇70例临床资料,根据产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16例)和非DVT组(54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PE孕妇产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分娩时BMI联合血浆FIB水平预测PE孕妇产后发生DVT价值。结果:DVT组妊娠期血栓史、产褥期卧床时间≥72h、分娩时BMI≥30kg/m2占比均大于非DVT组,产前血浆FIB水平(5.3±0.7 g/L)高于非DVT组(4.6±0.6 g/L)(均P<0.05)。有血栓史、产褥期卧床时间>72h、分娩时BMI≥30kg/m2、血浆FIB水平升高为PE患者产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娩时BMI≥30kg/m2、血浆FIB水平以及二者联合预测PE患者产后发生DV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4、0.744、0.836,二者联合预测价值高于单一指标。结论:PE患者分娩时BMI≥30kg/m2、血浆FIB水平高是产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二项指标联合预测PE孕妇产后发生DVT有一定临床价值。
2024 Vol. 32 (6): 1393- [摘要](
67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张青青 闻 明 陈 琦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乳酸脱氢酶(LDH)、尿酸(UA)、水平及与病情程度和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HDP患者64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纯组(单纯HDP)20例、轻度组(轻度子痫前期)23例、重度组(重度子痫前期)21例,妊娠结局正常38例、不良26例。同期产前检查健康孕妇118例纳入健康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血清GGT、LDH、UA水平,分析GGT、LDH、UA表达与HDP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比较分析HDP患者不同妊娠结局者GGT、LDH、UA水平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健康组、单纯组、轻度组、重度组血清血压、GGT、LDH、UA水平依次增高,Spearman分析显示,HDP严重程度与患者血清GGT、LDH、UA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者血清GGT、LDH、UA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结局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GGT、LDH、UA高表达是导致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DP 患者血清GGT、LDH、U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高水平表达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临床治疗HDP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2024 Vol. 32 (6): 1397- [摘要](
53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张 蕾 周立娜 孙晓娜 于春燕 白娅琴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钙离子浓度(Ca2+)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1-10月本院HDP患者130例(HDP组)和正常妊娠女性125例(正常组)临床资料,HDP组中重度子痫前期组(31例)、轻度子痫前组(49例)与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50例),根据不同妊娠结局将HDP组分为不良组(39例)与妊娠良好组(91例),分别比较各组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最大振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值(CI)]、钙离子浓度(Ca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DP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及Ca2+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结果:HDP组MA(72.40±8.55mm)、CI(3.75±1.01)高于正常组(60.33±7.28mm、2.45±0.62),R(3.21±0.54 min)、K(1.65±0.75 min)、Ca2+(2.05±0.21 mmol/L)低于正常组(4.54±0.63 min、1.82±0.43 min、2.41±0.63 mmol/L),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MA、CI逐渐升高,R、K、Ca2+逐渐降低,不良妊娠组与妊娠良好组R、MA、CI、Ca2+均有差异(均P<0.05),但K值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MA、CI、Ca2+均与HDP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相关(P<0.05)。结论:HDP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及Ca2+出现异常,且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变化增加,并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提示临床可借助R、MA、CI、Ca2+等指标,为针对性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024 Vol. 32 (6): 1402- [摘要](
77
)
HTML
(0 KB)
PDF
(0 KB)
(
10
)
-
马 倩1 李小青2 顾丽丽1
探究孕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分型及与新生儿感染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0月产前检查诊断为HPV感染的孕妇100例临床资料,统计孕妇HPV感染分型构成比,检测新生儿HPV感染率及不同分型构成比,根据HPV分型分为高危组、低危组,对比两组孕产妇免疫功能指标及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100例HPV感染孕妇,高危型HPV(75.0%)、低危型HPV(25.0%);新生儿HPV感染率为40.0%,高危型HPV(77.5%)、低危型(22.5%);高危组孕妇免疫功能CD3+(44.21±3.45)%、CD4+(30.44±3.14)%水平均低于低危组(56.44±4.12、42.84±3.45)%,早产(28.0%)、胎膜早破(21.3%)、胎儿生长受限(30.7%)及新生儿HPV感染率(46.7%)均高于低危组(8.0%、4.0%、8.0%、20.0%)(均P<0.05)。结论:HPV16、HPV18、HPV52是孕妇的主要HPV感染高危型,其新生儿HPV感染且感染分型与孕母一致性较高,高危型HPV感染孕妇可能通过免疫失衡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风险。
2024 Vol. 32 (6): 1406- [摘要](
70
)
HTML
(0 KB)
PDF
(0 KB)
(
11
)
-
张晓旭 许叶青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及预测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诊断为HDP患者102例为HDP组,产前检查正常妊娠孕妇100例为正常组。根据妊娠结局将102例HDP患者分为不良妊娠组(n=34)与正常妊娠组(n=68)。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并计算TyG指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G、FPG、TyG指数对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HDP组TG(1.67±0.51 mmol/L)、FPG(4.93±0.47 mmol/L)、TyG指数(8.75±0.36)均高于正常组(1.51±0.43 mmol/L、4.79±0.42 mmol/L、8.56±0.36),且不良妊娠组高于正常妊娠组(均P<0.05)。TG、FPG、TyG指数预测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821、0.91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家族史、TG≥1.79mmol/L、FPG≥5.11mmol/L、TyG指数≥8.81是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DP患者TyG指数异常高表达,可用于预测HDP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
2024 Vol. 32 (6): 1410- [摘要](
93
)
HTML
(0 KB)
PDF
(0 KB)
(
11
)
-
赵 昭 尤香菊 杨涵迪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管理决策行为与血糖控制及新生儿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GDM患者103例血糖管理决策行为进行调查,并按调查结果分为血糖管理决策行为较好组(n=37)及较差组(n=66),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记录血糖控制情况及新生儿血糖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血糖管理决策行为、血糖控制及新生儿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管理决策行为较差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高于较好组,新生儿出生后12h、24h FPG和2hPG水平均低于较好组(均P<0.05)。血糖管理决策行为与GDM孕妇FPG、2hPG、HbAlc水平呈负相关,与新生儿出生后12h、24h FPG和2hPG水平呈正相关,孕妇FPG、2hPG、HbAlc水平均与新生儿出生后12h、24h FPG和2hPG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历低、自然妊娠均为GDM患者血糖管理决策行为较差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血糖管理决策行为与孕妇血糖水平及新生儿血糖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GDM患者血糖管理决策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加强宣传和干预。
2024 Vol. 32 (6): 1415- [摘要](
70
)
HTML
(0 KB)
PDF
(0 KB)
(
18
)
-
卓 亚 朱 斌 吴虹杰
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孕妇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巯基氧化酶1(QSOX1)水平与母婴不良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86例为感染组,产前检查正常孕妇76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孕妇血清IP-10、QSOX1水平并记录母婴结局,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妊娠合并HBV感染者母婴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P-10、QSOX1对妊娠合并HBV感染者母婴结局评估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IP-10(68.52±10.46 pg/ml)、QSOX1(75.62±11.50 n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0.22±6.66 pg/ml、45.25±7.62 ng/ml),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50.0%)高于对照组(17.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P-10(OR=1.740,95%CI 1.403~2.159)、QSOX1(OR=4.225,95%CI 2.050~8.708)均为影响妊娠合并HBV感染者不良母婴结局的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P-10、QSOX1评估妊娠合并HBV感染者不良母婴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0.867,二者联合评估效能提高(AUC=0.925)。结论:妊娠合并HBV感染者血清IP-10、QSOX1水平均升高,且二者水平变化均是影响孕妇不良母婴结局因素,且可作为评估不良母婴结局指标。
2024 Vol. 32 (6): 1420- [摘要](
65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刘闪闪 严 静
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疾病与肌层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本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均行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单独及联合应用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肌层浸润程度的效果,观察指标包括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结果:诊断子宫内膜癌,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及2项联合诊断的准确率(75.6%、88.8%、98.1%),敏感度(75.0%、87.5%、97.5%),特异度(76.3%、90.0%、98.8%),AUC(0.756、0.888、0.981)均依次升高;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及2项联合诊断的准确率(62.5%、82.5%、97.5%),敏感度(64.0%、82.0%、96.0%),特异度(60.0%、83.3%、100.0%),AUC(0.620、0.827、0.980)均依次升高(均P<0.05)。结论: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肌层浸润程度均有较高效能,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2项联合诊断效能依次升高。
2024 Vol. 32 (6): 1424- [摘要](
58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钟俊敏 郭凯敏 黄卓华
探讨双胎妊娠阴道试产时两胎脐动脉血气的差异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4年1月在本院进行阴道试产的双胎妊娠孕妇36例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性、脐动脉血气结果及新生儿结局,探讨两胎脐动脉血气指标差异的相关因素。结果:脐动脉血气分析,第2胎脐动脉血气PH(7.22±0.10)、碱剩余(-4.48±3.29 mmol/L)均低于第1胎(7.29±0.06、-3.10±3.27 mmol/L),乳酸(3.68±1.52 mmol/L)高于第1胎(3.00±1.15 mmol/L)。两胎血气指标差异与产妇年龄、分娩前胎位、绒毛膜性、分娩孕周、发动方式、引产方式、产程中缩宫素使用、产程中胎心监测、分娩结局、分娩胎位等均不相关,与新生儿是否住院、住院时长不相关;双胎血气PH差异与是否为初产妇及BMI值存在中度相关,与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存在中度相关。结论:本研究提示双胎阴道试产中,第2胎具有相对较差脐动脉血气状态,第二胎发生急性产时缺氧风险升高,但合适的病例在规范产程管理情况下,并不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
2024 Vol. 32 (6): 1429- [摘要](
58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吴 单 王露芽 何丽琳
探究磁刺激联合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在产后轻度子宫脱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本院分娩且产后轻度子宫脱垂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以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患者为对照组(48例),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联合磁刺激治疗患者为观察组(49例),均干预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子宫复旧情况、盆底肌力分级、漏尿次数及夜尿频次。结果:干预3月后,两组子宫体积、子宫三径之和及子宫底高度均降低,且观察组(136.72±5.69 cm3、15.72±2.46 cm、5.71±1.03 cm)均低于对照组(139.48±4.34 cm3、17.41±2.36 cm、6.62±0.94 cm),两组盆底肌力分级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漏尿次数及夜尿频次均降低且观察组(2.07±0.41次/d、1.12±0.32次/d)低于对照组(2.62±0.52次/d、1.71±0.47次/d)(均P<0.05)。结论:磁刺激联合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产后轻度子宫脱垂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子宫复旧,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盆底功能。
2024 Vol. 32 (6): 1434- [摘要](
66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陈丽媛 任永凤* 刘晓燕 戚建国 李 健 王 洲
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常规四维盆底超声诊断盆底功能障碍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3年12月于本院行盆底超声检查女性患者80例临床资料,均常规四维盆底超声检查与SWE检查,统计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按是否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分为障碍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组常规四维盆底超声、SWE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WE联合常规四维盆底超声诊断盆底功能障碍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有19例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23.8%。障碍组最大乏氏动作(Valsalva)状态下子宫颈外口移动度(COD)(9.85±2.05 mm)、膀胱颈活动度(BND)(22.68±4.01 mm)均大于正常组(5.91±1.62 mm、19.75±3.99 mm),静息状态下右侧耻骨直肠肌(PR)杨氏模量值(35.74±5.32 kPa)大于正常组(19.91±3.07 kPa),最大Valsalva状态下右侧PR杨氏模量值(36.10±4.36 kPa)低于正常组(39.92±4.51 kPa)(均P<0.05)。COD、BND、静息状态下右侧PR杨氏模量值、最大Valsalva状态下右侧PR杨氏模量值联合检测诊断盆底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986,敏感度94.7%、特异性73.8%,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SWE联合常规四维盆底超声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有较高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盆底功能障碍诊断提供参考。
2024 Vol. 32 (6): 1439- [摘要](
92
)
HTML
(0 KB)
PDF
(0 KB)
(
13
)
-
黄 雪1 周京晶1 李梦妮1 白 炜2 容亚娟1 邵 越1*
探究盆底超声检查和Green分型在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就诊经产妇204例,根据产后早期(6~8周)SUI发生情况分为SUI组(82例)和非SUI组(122例)。检查产妇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膀胱尿道后角(PUA)、膀胱颈移动度(BND)和尿道旋转角(UR),对比Green分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参数诊断SUI价值。结果:静息状态下,两组盆底超声参数无差异(P>0.05);SUI组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BSD、PUA、BND和UR值均大于非SUI组,Green分型Ι型占比(25.6%)低于非SUI组(59.8%)(均P<0.05)。ROC曲线分析,Green分型曲线下面积(AUC)0.579,对SUI诊断价值不佳(P=0.057),Valsalva动作状态下BSD(AUC=0.758)、PUA(AUC=0.743)、BND(AUC=0.769)和UR(AUC=0.705)对SUI诊断价值良好(均P<0.05)。结论:盆底超声检查和Green分型能有效评估经产妇早期盆底结构状况,前者可诊断 SUI。
2024 Vol. 32 (6): 1444- [摘要](
80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靳 云 葛航琪 郑 欣 李婷婷*
探究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发生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360例,采用寒战分级(BSAS)将产妇分为寒战组与非寒战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分析术中寒战的响因素。结果:360例术中发生寒战87例(24.2%),寒战组与非寒战组年龄、分娩前体质指数(BMI)、禁食时间、经产妇、急诊入院、麻醉方法、入室至麻醉成功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输液量、输入液体温度、使用加温毯、使用右美托咪啶/艾司氯胺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产科急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均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大、禁食时间长、急诊入院、椎管内麻醉、入室至麻醉成功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术中输液量大、输入液体温度低、SAS高、SDS高、产科急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失血量多均为寒战发生危险因素,分娩前BMI、经产妇、使用加温毯、使用右美托咪啶/艾司氯胺酮为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也较多,应针对影响因素积极防治,以降低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2024 Vol. 32 (6): 1448- [摘要](
63
)
HTML
(0 KB)
PDF
(0 KB)
(
14
)
-
纪 恺 朱 焱*
分析新疆昌吉地区育龄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可能关系。方法:采集2023年5月-2024年2月本院就诊的育龄女性642例;另选有妊娠史285例,其中不良妊娠史146例为不良妊娠史组,正常生育无不良妊娠史139例为正常组。采集上述女性静脉血,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其多态性特点。结果:642例育龄女性中MTHFR基因C677T位点CC、CT及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6.0%、51.3%、22.7%,与中国南方和北方城市比较有差异(P<0.05),本次研究不同年龄段基因类型以及等位基因出现频数、频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不良妊娠史组及正常组正常无风险基因型(CC型)构成比分别为22.6%和27.3%,中度风险(CT型)的构成比分别为50.7%和51.8%,高度风险(TT型)的构成比分别为26.7%和20.9%,两组不同类型基因型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MTHFR基因 C677T位点基因型分布存在地区差异,纯合突变(TT型)与不良妊娠结局可能有关。
2024 Vol. 32 (6): 1453- [摘要](
62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
-
-
李娅娅1,2,3 陈耀平2,3 徐仙2,3*
全球不孕不育症中男性因素约占50%,其中无精子症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获取微量精子,或极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数量稀少,采用常规冷冻载体冷冻复苏后难以寻找到存活的精子。因此为避免取卵日无精子可用而取消周期,临床上应用微量精子冷冻载体预先冷冻少量精子,如空卵透明带、海藻酸胶囊、微滴法、麦管法、薄片法、剥卵针等。本文就人类微量精子的不同冷冻载体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上优化微量精子的冷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2024 Vol. 32 (6): 1457- [摘要](
60
)
HTML
(0 KB)
PDF
(0 KB)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