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 27卷 5期

刊出日期 2019-05-15

专家笔谈
顾向应1张艺珊1吴尚纯2

2019 Vol. 27 (5): 548- [摘要]( 298 HTML (0 KB)  PDF (0 KB)  ( 43 )

基础研究
郑盼盼1,2姚楠1,2高小博1骆海燕1邵馨妍1陆彩玲1,2

目的:探讨miR-132在卵泡刺激素(FSH)介导的颗粒细胞孕酮合成中的作用。方法:FSH暴露处理原代颗粒细胞,利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miR-132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P水平,用重组腺病毒感染颗粒细胞进行miR-132的过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Foxo3a的表达变化。 结果:原代颗粒细胞经50ng/ml FSH暴露处理后,miR-132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48h时表达量最高;感染Ad-miR132组的miR-132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感染对照重组腺病毒组(P<0.001);感染Ad-miR132后颗粒细胞合成P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感染对照重组腺病毒组(P<0.001);在FSH暴露处理后,Foxo3a表达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提示miR-132对Foxo3a的表达有负调控作用。 结论:miR-132促进FSH介导的颗粒细胞合成孕酮。

2019 Vol. 27 (5): 552- [摘要]( 304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林斯丽 段华

目的:探索子宫腺肌病(ADS)在位子宫内膜细胞中透明质酸合成酶(HAS)基因优势亚型和透明质酸受体CD44的表达及雌激素调节作用。 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ADS患者21例为ADS组,19例无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对照组,qRT-PCR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HAS各亚型(HAS1、HAS2、HAS3)和标准CD44 mRNA的表达及其对不同浓度雌激素作用的反应性。 结果:ADS组子宫内膜细胞HAS2和CD44 mRNA的表达量(0.302±0.063、0.254±0.067)高于对照组(0.168±0.025、0.128±0.018)(P<0.0001),且两者在ADS组中表达呈正相关(r=0.797,P<0.0001);两组子宫内膜细胞HAS1和HAS3表达均无差异(P>0.05)。 0.1、1.0、10.0 nmol/L 17β-雌二醇均能上调ADS组HAS2 mRNA表达量,与未用药0 nmol/L比较均有差异(P<0.05); 对照组仅1.0 nmol/L 17β-雌二醇能显著上调HAS2 mRNA表达量,与未用药组比较有差异(P<0.05); 1.0、10.0 nmol/L 17β-雌二醇使ADS组CD44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与未用药组比较有差异(P<0.05);对照组仅10 nmol/L 17β-雌二醇可显著上调CD44 mRNA的表达量,与未用药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ADS子宫内膜细胞HAS2和CD44的表达异常增高且两者呈正相关,并受高浓度雌激素的正向调控。

2019 Vol. 27 (5): 556- [摘要]( 360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调查研究
刘静1,2茅倬彦3

目的:了解北京市基层(村委会/居委会)计划生育专干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9月—10月对北京市所辖区县街道(乡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00个街道/乡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数据。结果:发出问卷2050份,回收1998份,有效问卷1965份(98.3%)。15.8%的基层专干近期有离职意愿。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曾接受专业教育种类少、担心基层领导换届、曾接受相关专业培训种类数少、认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困难多、不愿参与老年人社区慢病管理工作、增加健康职责后希望接受相关培训种类数少,以及对计划生育工作收入不满意等是离职的影响因素。结论:稳定和促进基层计划生育专干队伍的可能措施包括提供培训机会;根据工作量调整收入;建立支持系统,探索可行制度。

2019 Vol. 27 (5): 560- [摘要]( 407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临床研究
吴兰兰1汪期明2

目的:观察单孔腹腔镜电凝与经腹抽芯包埋输卵管绝育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2010年3月—2016年3月本院行输卵管绝育术4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200例,分别予以经腹抽芯包埋输卵管绝育术(抽芯包埋组)或腹腔镜双极电凝输卵管绝育术(双极电凝组),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术后随访12个月内意外妊娠率和手术满意率。结果:两组输卵管绝育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双极电凝组(12.0%)均低于抽芯包埋组(21.5%)(P<0.05);两组手术前后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和FSH/LH均未发生变化(P>0.05),术后1个月,血清FSH>10 U/L和FSH/LH>2比例双极电凝组(9.0%、26.5%)均低于抽芯包埋组(17.5%、37.0%)(P<0.05),术后12个月内两组意外妊娠率(0.0%、1.0%)无差异(P>0.05);手术满意率术后1个月双极电凝组(97.5%)高于抽芯包埋组(92.5%)(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逐渐升高,但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电凝与经腹抽芯包埋输卵管绝育术手术成功率高,均可达到有效的避孕作用,且腹腔镜电凝术较经腹抽芯包埋术操作更为简便,医源性创伤更小,康复期更短,术后不良反应更少,对卵巢功能的短期影响更小,妇女手术满意度较高。

2019 Vol. 27 (5): 565- [摘要]( 346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过明珠1葛平艳1王百苗2

目的:探讨扶正化痰活血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复发性流产伴胰岛素抵抗脾肾两虚、痰湿血瘀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生殖免疫科的108例复发性流产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二甲双胍治疗)32例,中医组(扶正化痰活血方治疗)35例,中西医组(二甲双胍联合扶正化痰活血方治疗)41例,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BMI指数、HbA1c、FINS、HOMAIR、Hcy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西医组最低(均P<0.05);治疗期间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6%、2.5%、5.0%)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痰活血方可有效调节机体胰岛素抵抗和高凝状态,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2019 Vol. 27 (5): 569- [摘要]( 280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方亚云

目的:观察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本院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且有避孕需求的女性460例,按随机数字方表法分为两组各230例。观察组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对照组电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统计术中情况,记录IUD置入后2年内不良反应、意外妊娠及因症取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离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期紊乱、经量异常和宫腔黏连不良反应发生率(3.9%、2.6%和0.9%)与对照组(5.2%、4.4%和2.2%)无差异(P>0.05),阴道不规则出血、腰腹胀痛和急性盆腔炎不良反应发生率(3.0%,2.2%和0.4%)低于对照组(7.4%、6.1%和3.0%)(P<0.05),避孕有效率(100.0%)与对照组(99.6%)无差异(P>0.05),IUD脱落、移位和嵌顿发生率(0.9%)及因症取出率(3.0%)低于对照组(3.1%、7.8%)(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手动负压吸引操作更为简便,医源性创伤更小,置器后不良反应更少,因症取出率更低。

2019 Vol. 27 (5): 573- [摘要]( 346 HTML (0 KB)  PDF (0 KB)  ( 33 )

于皓1程晓燕1叶绿菊1卢丽为2

目的:观察复方紫草汤联合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住院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各40例、西药治疗组单纯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组基础上辅以复方紫草汤口服,2周一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5%)高于西药治疗组(75.0%),血β-hCG下降50%时间(5.6±1.6d)、转阴时间(21.6±6.8d)及盆腔包块消失时间(29.5±5.8d)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2.5%)低于西药治疗组(32.5%)(均P<0.05)。结论:复方紫草汤能明显提高异位妊娠治愈率,缩短包块消失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2019 Vol. 27 (5): 577- [摘要]( 311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徐丽 王一男 李晓光

摘要目的:探究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多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镇痛及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89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2例),两组术后均行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于麻醉前、术后2h、6h、12h、24h采集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Ramsay评分评估镇静程度;统计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3.1±0.9次)、舒芬太尼用量(0.059±0.005mg)低于对照组(11.0±1.6次,0.065±0.007mg)(P<0.05);术后2h、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度(92.9%)高于对照组(17.6%)(P<0.05)。术后2h、6h、12h、24h两组血清NE、E、Cor、TNF-α、CR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2.4%)低于对照组(14.9%)(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多模式镇痛可明显降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机体应激、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

2019 Vol. 27 (5): 580- [摘要]( 303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潘春梅 韩玮 刘军超 郭虹

目的:分析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妇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91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情况,血浆炎性细胞因子,血流动力学,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术前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下降,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小(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抑制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对母婴安全性高,可作为剖宫产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之一。

2019 Vol. 27 (5): 585- [摘要]( 295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张引吉 翁浩 高玉蓓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期间寒颤、牵拉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产科行剖宫产术分娩的6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4),两组均在椎管内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术,麻醉后对照组向鞘内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向鞘内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镇静水平、寒颤及牵拉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时间、达到感觉阻滞最高水平时间、手术准备时间、皮肤切口至分娩时间、子宫切口至分娩时间比较均未见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刻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均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后的寒颤发生率及寒颤2~3级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镇静水平优于对照组,牵拉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剖宫产分娩产妇椎管内麻醉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发挥良好的镇静作用,预防麻醉期间寒颤及牵拉反应,加快运动阻滞恢复,且不影响血流动力学。

2019 Vol. 27 (5): 589- [摘要]( 320 HTML (0 KB)  PDF (0 KB)  ( 43 )

朱广侠1王晶2

目的:探讨补肾保胎助孕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补肾保胎助孕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价中医证候积分,测定血清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水平、糖类抗原(CA125)、抑制素A(INHA)、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出血、小腹坠痛、腰酸胀痛等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80.4%),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周、2周及孕12周时血清CA125低于对照组,INHA、P、E2及β-hCG高于对照组,血清INF-γ、IL-2水平低于对照组, IL-4及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94.1%)高于对照组(78.4%)(均P<0.05)。结论:补肾保胎助孕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疗效确切,提高保胎成功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母婴免疫-内分泌激素紊乱、下调CA125和上调INHA水平有关。

2019 Vol. 27 (5): 593- [摘要]( 383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朱军义 郭哲 王双双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初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重组β细胞营养因子(betatrophin)及糖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PCOS患者225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75例。A组采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B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达英-35治疗,C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糖脂代谢指标、性激素指标及血清betatrophin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的月经改善优于C组,B组和C组的痤疮/多毛改善效果优于A组,A组和B组的BMI、WHR低于C组(均P<0.05)。A、B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血糖漂移(PPGE)、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etatrophin均低于C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高于C组(均P<0.05),但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24h平均血糖(MBG)、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3组比较未见差异(P>0.05)。A、B两组的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雄烯二酮(A)水平低于C组(P<0.05),雌二醇(E2)、孕酮(P)水平3组比较无差异(P>0.05)。A、B两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与C组发生率(16.0%)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DPP4抑制剂治疗初诊PCOS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IR、高雄激素血症及糖脂代谢紊乱。

2019 Vol. 27 (5): 599- [摘要]( 363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王文平 黄锦 甘艳琼 黄晓萍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对前置胎盘产妇术中、术后及并发症影响。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本院行治疗的前置胎盘产妇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B-Lynch缝合术加宫腔塞纱术止血,对照组采用宫腔塞纱术止血。观察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卵巢基质血流动力指标。结果:两组组缩宫素用量、异常体温时间、血性恶露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经量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欣母沛用量(240.4±47.8μg)、术中和术后出血量(366.3±79.8ml)、手术时间(34.3±12.6min)及并发症发生率(17.1%)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卵巢基质血流动力指标在相同时点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前置胎盘产妇行B-Lynch缝合术加宫腔塞纱术,止血效果明显,对月经恢复无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少,且对卵巢功能影响不大,值得临床应用。

2019 Vol. 27 (5): 604- [摘要]( 345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张佳珍

目的:观察LEEP术后干扰素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Ⅲ)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CIN Ⅲ患者1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8例,LEEP术后对照组予以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予以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检测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统计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后CIN疗效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和治疗结束后1年内CIN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时间(17.5±3.6)d短于对照组(25.2±4.2)d(P=0.000);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IN治疗有效率(94.3%、95.45%)无差异(P=0.732),观察组治疗后高危型HPV转阴率(92.9%)高于对照组(66.2%)(P=0.000),术后并发症(8.0%)及1年内CIN复发率(2.4%)均低于对照组(19.3%、11.9%)(P=0.028、0.018)。结论:LEEP术后干扰素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CIN Ⅲ,可显著下调宫颈炎症反应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高危型HPV转阴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及CIN复发风险。

2019 Vol. 27 (5): 608- [摘要]( 348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梁桂金1孟海兵1曹云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复合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1例,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B超引导下双侧TAP阻滞,即注入30ml 0.25%盐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镇痛药用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及镇痛效果,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BCS)均高于对照组(P<0.05), Ramsay镇静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术中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镇痛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TAP阻滞复合全麻可使妇科腹腔镜手术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镇痛效果提高,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9 Vol. 27 (5): 612- [摘要]( 441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顾爱玲 王小红 繆玲

目的:探讨新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稽留流产(MA)的效果及对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MA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流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生化颗粒。比较两组流产效果及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92.7%)与对照组(83.9%)比较无差异(P>0.05),胚胎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两组血清HIF-1α、VEGF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时,两组阴道出血停止者血清HIF-1α、VEGF低于阴道出血未停止者,且在未停止者中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新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MA效果确切,可促进胚胎排出,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并减少阴道出血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HIF-1α、VEGF水平有关。

2019 Vol. 27 (5): 616- [摘要]( 322 HTML (0 KB)  PDF (0 KB)  ( 55 )

临床分析
何晓俊 马玉成 冷培

目的:探讨超声软指标联合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2017年3月本院行产前检查孕妇2621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检测,对超声软指标阳性孕妇进一步行无创DNA检测,阳性孕妇再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均随访至分娩或妊娠事件终止。结果:超声软指标阳性胎儿共检出153例,检出率5.8%;无创胎儿游离DNA检测发现高风险胎儿8例,检出率0.3%,其中6例表现为21-三体异常、1例18-三体异常、1例13-三体异常。8例均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无创胎儿游离DNA检测结果符合率100.0%,均行引产被证实。138例低风险孕妇中有9例流产,129例顺利分娩,实验室诊断均为染色体正常。结论:超声软指标联合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可有效检测出染色体异常胎儿,避免有创操作带来的流产风险。

2019 Vol. 27 (5): 620- [摘要]( 301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陈行 苏椿淋 陆鹏荣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4例EMT合并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应用GnRH-a,对照组术后口服避孕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变化,随访妊娠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的盆腔症状、体征评分及主观症状总评分,以及LH、FSH、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手术前后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76.9%)(P<0.05)。两组术后6月的窦卵泡数目(AFC)个数均较术前减少,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年的自然妊娠率及足月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GnRH-a治疗EMT合并不孕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降低雌孕激素水平,保护卵巢功能,预防疾病复发,提高妊娠率。

2019 Vol. 27 (5): 624- [摘要]( 328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陆平

目的:探讨孕产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比例检出影响因素,提升无创产前检测成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行产前游离DNA检测孕产妇1235例外周血高通量测序及高危胎儿羊水穿刺检测资料,以及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等胎盘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资料。结果:胎儿游离DNA比例平均11.2%(4.2%~38.2%)(SD=5.7%)。线性回归分析,游离DNA比例与孕产妇体质指数(BMI)呈负相关(r=-0.184与-0.569,P<0.001),与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呈负相关(r=0.327与0.512,P<0.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游离DNA比例与上述指标独立相关。1235例中累计检出非整倍体高风险胎儿31例,真阳性孕妇胎儿游离DNA比例高于假阳性者(t=2.337,P=0.018)。结论:胎儿游离DNA的检测成功率及检出效果与孕周、BMI、胎盘蛋白等因素相关,应根据孕产妇特征选择合适的检测时间。

2019 Vol. 27 (5): 628- [摘要]( 320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段学颖 冯志娟 叶大风

目的:讨论输卵管妊娠(TP)腹腔出血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伴腹腔出血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mIU/ml)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27例病历档案,复习Pubmed数据库收录相关中英文文献。结果:血hCG中位值460.2mIU/ml,首选手术治疗74.1%(20/27),药物治疗转手术25.9%(7/27);阴式超声均为卵巢旁不均质包块;手术发现腹腔出血中位量800ml,流产型占70.4%(19/27),破裂型占25.9%(7/27);腹痛特征、血hCG值与出血量有关。文献复习发现TP腹腔出血临床表型复杂,尚未能发现可预示TP发生有意义腹腔出血的单一因素。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出血提示多种不同临床情况,需要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腹腔游离液即输卵管妊娠破裂的单一观点,继续探索有意义的预示腹腔出血的临床参数。

2019 Vol. 27 (5): 632- [摘要]( 414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刘曼曼 刘艳丽 管一春 杜明泽 刘文霞 王碧君 王兴玲

目的:探讨早卵泡期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COH)雌二醇(E2)水平下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VF-ET时COH过程中E2水平下降(观察组289例)及E2持续上升(对照组2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按照E2下降的原因及下降幅度分组,比较各组间的助孕结局。结果:IVF-ET治疗hCG日,E2水平自发性下降组<Gn减量下降组<对照组,E2下降的幅度、获卵数及2PN率自发性下降组低于Gn减量下降组(均P<0.05);hCG日P水平、2PN卵裂率、优胚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在自发性下降组、减量下降组、对照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hCG日E2水平在E2下降幅度20%组最低,对照组最高,下降幅度10%~20%组和>20%组的获卵数低于下降幅度<10%组及对照组(均P<0.05),E2下降幅度>20%组2PN率及优胚率均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早卵泡期长方案COH中E2自发性下降及下降幅度>20%可能会降低周期获卵数及优胚率,但未影响临床妊娠率。

2019 Vol. 27 (5): 636- [摘要]( 343 HTML (0 KB)  PDF (0 KB)  ( 43 )

蒋伟菊 朱志红 蔡慧中

目的:探讨不同心脏病类型与心功能状态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128例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根据患者心脏病类型及心功能状态的不同分组,对比不同类型及状态患者母婴预后。结果: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Ⅲ~Ⅳ级组的剖宫产率(94.3%)高于Ⅰ~Ⅱ级组(79.6%),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低于Ⅰ~Ⅱ级组,孕产妇心衰、早产、足月低体重儿、围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Ⅰ~Ⅱ级组(均P<0.05)。心律失常组剖宫产率低于其他心脏病类型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高于其他心脏病类型组,孕产妇心衰、早产、足月低体重儿、围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其他心脏病类型组(均P<0.05)。其它各组无差异。结论:NYHA Ⅲ~Ⅳ级心脏病孕妇的心衰、早产、足月低体重儿、围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母婴预后更差。心律失常者母婴预后相对较好,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者母婴预后情况接近。

2019 Vol. 27 (5): 640- [摘要]( 307 HTML (0 KB)  PDF (0 KB)  ( 31 )

胡珍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憩室(CSD)再生育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资料,根据瘢痕愈合情况分为CSD组(298例)及非CSD组(443例),比较两组孕妇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孕妇子宫下段厚度及经阴试产、经阴分娩比率非CSD组高于CSD组,紧急剖宫产比率CSD组(25.6%)高于非CSD组(20.8%)(均P<0.05),经阴试产成功率两组无差异(P>0.05);紧急剖宫产指征前4位比较,两组胎儿窘迫、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及宫内感染所占比率无差异(P>0.05),先兆子宫破裂比率CSD组(7.9%)高于非CSD组(1.2%)(P<0.05);两组孕妇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肌层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构成比有差异,子宫下段肌层异常发生率CSD组(24.0%)高于非CSD组(17.4%)(P<0.05);宫缩乏力比率CSD组(6.2%)高于非CSD组(3.4%)(P<0.05),分娩孕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与瘢痕愈合良好的孕妇比较,CSD再次妊娠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较薄者发生先兆子宫破裂风险较高,再次剖宫产比率增加,术中子宫下段异常比率较高,更易发生宫缩乏力。

2019 Vol. 27 (5): 643- [摘要]( 385 HTML (0 KB)  PDF (0 KB)  ( 46 )

易芳 朱耀明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住院分娩产妇3624例,均为分娩孕周>28周单胎。按照分娩年龄不同分为适龄组(<34岁)2536例(70.0%),高龄组(35~40岁)950例(26.2%),超高龄组(>40岁)138例(3.81%);比较各年龄段产妇临床、产检、分娩、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结果:①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胎膜早剥、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并发症发生率超高龄组、高龄组高于适龄组(P<0.017),而高龄组与超高龄组比较无差异(P>0.017);②子宫肌瘤、贫血、性传染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率超高龄组>高龄组>适龄组(P<0.017);③产妇阴道分娩率适龄组>高龄组>超高龄组(P<0.017);④高龄组、超高龄组胎儿窘迫、巨大儿、胎儿生长受损、早产发生率高于适龄组,巨大儿超高龄组高于高龄组(均P<0.01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各组比较无差异(P>0.017)。结论:与适龄产妇相比,高龄产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明显增加,妊娠结局较差。临床要注重高龄产妇的孕期产检,孕期及时筛查并发症、合并症,早发现、早治疗,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2019 Vol. 27 (5): 647- [摘要]( 303 HTML (0 KB)  PDF (0 KB)  ( 43 )

玉丹 农丽群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脑钠肽(BNP)及一氧化氮(NO)预测价值。方法: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产科住院分娩的204例孕产妇资料,根据分娩后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69例及无产后出血者13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指标及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年龄、产次、妊娠周期比较无差异(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流产史、剖宫产史、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缩乏力、分娩方式、产程延长、软产道损伤、胎儿体质量、AT-Ⅲ、BNP及NO比较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流产史、剖宫产史、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缩乏力、分娩方式、产程延长、软产道损伤、胎儿体质量、BNP及NO为产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T-Ⅲ为保护因素。AT-Ⅲ曲线下面积为0.69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和0.7%;BNP曲线下面积为0.77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和0.6%:NO曲线下面积为0.82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和0.8%;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90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和0.8%,联合检测最佳。结论: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AT-Ⅲ、BNP及NO有一定预测价值。

2019 Vol. 27 (5): 651- [摘要]( 323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韦永琼 沈伟 杨淑哲

目的:了解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为预防和控制HBV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7年在本院产科建卡的孕妇131 507份例临床资料,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孕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总阳性率为7.4%,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HBsAg阳性率随孕妇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检测出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HBsAb)均为阳性(判定为乙肝易感)占31.7%;HBsAg阳性孕妇以HBsAg、HBeAb及HBcAb同时阳性者和HBsAg、HBeAg及HBcAb同时阳性者为主(20.3%、69.1%)。结论:成都市孕妇中有一定比例 HBV感染者和易感者,应加强对孕妇HBV感染状况的监测和乙肝疫苗接种,降低HBsAg阳性率,减少HBV母婴传播。

2019 Vol. 27 (5): 655- [摘要]( 294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黄帅 高雪晓 崔广霞 孟晓静 张霞 张巧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预测妊娠结局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孕妇临床资料,记录停经第5周(35~41d)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及14周前妊娠状况,并分别以雌激素、孕激素及联合雌孕激素水平为诊断标准,绘制ROC曲线。结果:继续妊娠组血清E2水平[(1923.4±747.9)pmol/L]高于流产组[(1476.8±621.0)pmol/L],诊断临界值为1666.2pmol/L时,预测妊娠结局的敏感度为0.837,特异度为0.825;血清P水平[(99.2±27.0)nmol/L]高于流产组[(71.2±24.2)nmol/L],诊断临界值为77.9nmol/L时,预测妊娠结局的敏感度为0.809,特异度为0.839。E2和P水平联合判断妊娠,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敏感度为0.851,特异度为0.825。结论:停经第5周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是早孕期预测妊娠预后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预测效果更佳。

2019 Vol. 27 (5): 658- [摘要]( 337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朱燕 丁晓芳 罗丹 舒德峰 李璐璐 潘晓 高颖

目的:比较不同促排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生殖中心卵巢低反应者应用克罗米芬+促性腺激素(CC+Gn)方案(245例)或常规长方案(110例)促排卵行IVF助孕的临床资料。结果:CC+Gn方案组Gn使用天数(9.5±2.1)d和Gn使用剂量(1325.5±566.1)U均低于长方案组(11.4±1.6)d、(2103.8±865.3)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冻融周期囊胚形成率(48.1%)、囊胚解冻移植妊娠率(30.3%)高于长方案组(P<0.05)。结论:CC+Gn促排方案是卵巢低反应患者可采用的方案之一。

2019 Vol. 27 (5): 661- [摘要]( 333 HTML (0 KB)  PDF (0 KB)  ( 38 )

经验交流
杨军 刘莺燕 刘小平 喻晨

2019 Vol. 27 (5): 665- [摘要]( 233 HTML (0 KB)  PDF (0 KB)  ( 36 )

李彩荣 吴大保

2019 Vol. 27 (5): 667- [摘要]( 198 HTML (0 KB)  PDF (0 KB)  ( 40 )

徐洁1 尉宁2

2019 Vol. 27 (5): 670- [摘要]( 192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王雪倩1焦娜2徐俐1杨晶3戚其玮1

2019 Vol. 27 (5): 674- [摘要]( 196 HTML (0 KB)  PDF (0 KB)  ( 39 )

综述
衷雪梅1金萱2

2019 Vol. 27 (5): 676- [摘要]( 223 HTML (0 KB)  PDF (0 KB)  ( 41 )

崔彤1韩瑞钰2王树松1,2

2019 Vol. 27 (5): 680- [摘要]( 183 HTML (0 KB)  PDF (0 KB)  ( 37 )

生殖健康科普专栏
周丹

2019 Vol. 27 (5): 684- [摘要]( 270 HTML (0 KB)  PDF (0 KB)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