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年 22卷 9期

刊出日期 2014-09-15

专题研究
李瑛;张世琨;王巧梅等

目的:评价避孕药具首诊登记制度与随访服务规范的试点实施效果。方法:在江苏、广东、吉林和云南4个省的10个试点县,于2009年1月1日~3月31日对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需要落实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按照常规要求进行健康筛查、使用登记,并在落实避孕措施后的第3、6个月随访。结果: 6171例妇女选择放置(首次和再次)了涉及26个品种IUD,规范完成首诊登记和健康筛查记录比例为88.62%,但避孕药使用者仅为1.32%。IUD首次使用占43.46%;放置IUD高危人群达30.65%,其中,首次放置者中占48.72%,再次放置者中占16.75%。在随访中,首次放置IUD的高危人群未进行妇科检查的占64.59%;有副反应或健康问题妇女中未接受妇科检查的比例为48.96%,未得到医学处理占36.82%。各类IUD的副反应和使用终止率不同:各省试点首次放置IUD的种类各有不同,IUD疼痛、出血、感染等副反应或健康问题比例高达18.84%,安舒型IUD发生风险最高(OR=1.72,95%CI 1.15~2.58);FRCu200C IUD使用3个月的终止率(7.41%)高于其他IUD(P <0.01)。结论:明确了避孕药具首诊登记制度与随访服务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次报告IUD使用者高危人群的比例和随访存在的不足,应特别关注避孕药的使用对象,加强高危人群的医学随访,及时治疗副反应和健康问题。要加强政府采购目录外产品的管理,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选择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

2014 Vol. 22 (9): 580- [摘要]( 65 HTML (1 KBPDF (0 KB)  ( 104 )

基础研究
袁晓华;李凤琴;王亚琴等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昆明鼠F1代仔鼠的安全性。方法:将昆明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饮水中无茵栀黄口服液),15%茵栀黄口服液组(饮水中含有15%的茵栀黄口服液),30%茵栀黄口服液组(饮水中含有30%的茵栀黄口服液)。分娩结束后,清点各组分娩仔鼠的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离解剖仔鼠的主要组织脏器,制备石蜡切片,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脏器畸形和病理学改变。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分娩后胎盘组织的凋亡信号caspase-3是否改变。结果:研究发现茵栀黄口服液高剂量及低剂量组均不能引起仔鼠的数量改变和外观上的畸形,也不能引起仔鼠的心、肝、脾、肺、肾的结构改变或病理学改变。茵栀黄口服液处理各组胎盘组织凋亡酶caspase-3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无致流产的副作用,对昆明鼠孕鼠及F1代仔鼠安全。

2014 Vol. 22 (9): 586- [摘要]( 57 HTML (1 KBPDF (0 KB)  ( 110 )

徐浩;陈明;吴丽英等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动物模型,对比在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轻型、重型聚丙烯网片、膨体聚四氟乙烯网片对大鼠睾丸组织及精子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恰当选择疝网片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假手术组(FO)、重型聚丙烯网片组(PP)、膨体聚四氟乙烯网片组(e-PTFE)和轻型聚丙烯网片组(UP),后4组均施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90 d观察大鼠腹股沟区粘连程度;石蜡切片观察睾丸组织和输精管的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级生精细胞的水平;取附睾内精液检测大鼠精子活力。结果:各组术后一般情况良好。e-PTFE组疝网片与精索无粘连或轻度粘连,粘连面积<25%,UP、PP组疝网片与精索粘连较严重,粘连面积>50%;UP、PP组睾丸组织、输精管发生明显病理变化,单倍体生精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UP组(37.97%±10.24%)和PP组(37.25%±11.54%)a+b级精子百分比显著低于FO组(69.83%±8.83%)和NC组(80.32%±4.33%),P均<0.05。而e-PTFE组a+b级精子百分比(63.90%±6.23%)及其他各项指标与FO组、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中使用的疝网片对雄性大鼠的生殖功能有一定影响,不同材料疝网片对雄性大鼠的生殖功能影响不同。轻型、重型聚丙烯网片的影响较大,膨体聚四氟乙烯网片影响较小。建议在今后的临床中对于必须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者,使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网片较为合适。

2014 Vol. 22 (9): 589- [摘要]( 64 HTML (1 KBPDF (0 KB)  ( 81 )

调查研究
李晶;吴尚纯;夏安新等

目的:了解产后服务对象有关产后避孕的知识、态度、行为,为医院开展产后避孕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0~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天津市永久医院住院分娩且自愿接受调查的939名产后服务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服务对象产后避孕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产后服务对象产后避孕知识问卷回答总正确率28.9%,总分100分,得分28.45±14.8分;>70%的调查对象认为产后避孕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70%的服务对象在产前、分娩后、出院前或产后返诊时未接受指导或落实避孕措施。结论:产后妇女对产后避孕的态度积极,然而提供的宣教不足,产后避孕知识严重匮乏。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产后避孕服务,借助网络、公共传媒、社区卫生服务等辅助设施,在产前、分娩后、出院前及产后返诊时全面展开产后避孕宣教并积极落实避孕措施。

2014 Vol. 22 (9): 594- [摘要]( 70 HTML (1 KBPDF (0 KB)  ( 97 )

才仁卓玛;张建青;魏春梅等

目的:了解青海地区藏汉回族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和基因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青海玉树、西宁及海南地区藏族745例、汉族2594例、回族426例共计3765例妇女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同时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两项阳性者进一步做病理组织学活检。结果: 3765例妇女中HPV感染488例,阳性率为12.96%(488/3765),其中高危、低危、单一及复合型HPV阳性率分别为94.67%、5.33%、92.01%、7.99%;藏汉回族阳性率分别为15.84%、12.10%、13.15%,各族中均以HPV l6、58感染比例最高。单一感染率和复合感染率3民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危型感染率和低危型感染率3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藏汉回族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趋于集中的HPV亚型为HPVl6、58、52、53、18、39、31和45。结论: HPV阳性率藏族略高,藏汉回族以高危和单一HPV感染阳性为主;藏汉回族HPV阳性谱及宫颈癌、CIN均以HPVl6、58感染为主;单一感染更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2014 Vol. 22 (9): 598- [摘要]( 59 HTML (1 KBPDF (0 KB)  ( 80 )

陈静;毕青;孙胜寅等

目的:回顾分析10年间河北省沧州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方法:对沧州市2003~2012年出生缺陷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沧州市出生缺陷地图,对出生缺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2年出生新生儿866 906名,报告出生缺陷769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88‰,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增加;沧州市内各地区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7,P=0.545);产妇生育年龄、生育史、孕期情况、家族遗传史为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结论:沧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市内各地区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加强新生儿出生缺陷报告工作及三级预防对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

2014 Vol. 22 (9): 602- [摘要]( 74 HTML (1 KBPDF (0 KB)  ( 69 )

临床研究
苏宁;夏薇;王维等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本科就诊的100例EMS不孕患者205周期IUI资料,比较EMS生育指数(EFI)和 IUI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处理(GnRH-a组112周期,非GnRH-a组93周期)及治疗方案[自然周期组11周期,促排卵周期组194周期;促性腺激素(Gn)组139周期,非Gn组55周期]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EFI≥9分的EMS不孕患者IUI妊娠周期率及累积妊娠率分别为21.1%和40.0%,显著高于EFI≤8分的患者(分别为9.3%和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周期组与促排卵周期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0和14.4%;GnRH-a组与非GnRH-a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16.1%和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组与非Gn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15.8%和10.9%,双胎妊娠率分别为13.6%和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FI≥9分的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积极采用IUI助孕治疗,IUI治疗前不建议使用GnRH-a等药物进行预处理,促排卵联合IUI可以提高患者的妊娠几率。

2014 Vol. 22 (9): 606- [摘要]( 54 HTML (1 KBPDF (0 KB)  ( 64 )

张俊萍

目的:探讨孕足月胎膜未破羊水过少及胎膜早破残留羊水量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孕妇中选取100例孕足月胎膜未破羊水过少者作为观察A组 ,100例胎膜早破残留羊水量过少者作为观察B组 ,100例胎膜未破且羊水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阴道试产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及最终分娩方式等围生期结局的差异。结果:两个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观察组两项观察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两个观察组羊水污染严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A组高于观察B组(P<0.05)。对照组阴道顺产比例高于两观察组(P<0.05),两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另外两组,产程短于另外两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胎膜破裂与否羊水过少是产妇分娩的不利因素,需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确保安全,顺利分娩。

2014 Vol. 22 (9): 610- [摘要]( 56 HTML (1 KBPDF (0 KB)  ( 77 )

袁文勤;任月芳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两家医院收治的采取手术治疗的10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采取腹腔镜手术终止妊娠为观察组,37例采取开腹手术终止妊娠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尿管置留时、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大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情况及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性生活、工作、家务劳动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尿管置留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发生率(4.6%)低于对照组(10.8%)(P<0.05),无一例切口感染及肠麻痹,该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h、12h疼痛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术后24h、36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性生活、恢复工作、恢复家务劳动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更好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4 Vol. 22 (9): 614- [摘要]( 58 HTML (1 KBPDF (0 KB)  ( 73 )

殷文正;赖楠楠;王东梅等

目的:探讨补肾固冲方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URSA患者30例(URSA组),给予补肾固冲方治疗,正常妊娠妇女30例(正常妊娠组)为对照。流式细胞术胞内外双染色法检测两组妇女外周血Th17、Treg亚群分化状态,RT-PCR法检测Th17亚群特异性核转录因子RORγt和Treg亚群特异性核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转录水平。 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URSA组治疗前外周血Th17亚群比例升高(P=0.008),Treg亚群比例降低(P=0.003),两者比值(Th17/Treg)升高(P=0.001)。与补肾固冲方治疗前比较,治疗后URSA组Th17亚群比例及RORγt mRNA的表达降低(P=0.014, P=0.010);Treg亚群比例及Foxp3mRNA表达升高(P=0.007, P=0.005);Th17/Treg降低(P=0.005);URSA组治疗后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59)。相关性分析显示,URSA组治疗后子宫出血天数与Th17亚群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760, P=0.002),与Treg亚群比例呈负相关(r=-0.540, P=0.009),与Th17/Treg呈正相关(r=0.789, P=0.001)。结论:URSA患者存在Th17/Treg亚群失衡,补肾固冲方通过上调RORγt转录水平、下调Foxp3转录水平,优势诱导Treg亚群分化,逆转Th17/Treg失衡,诱导母胎免疫耐受,进而治疗URSA。

2014 Vol. 22 (9): 617- [摘要]( 53 HTML (1 KBPDF (0 KB)  ( 99 )

经验交流
张佩琴;张茂芬

2014 Vol. 22 (9): 622- [摘要]( 11 HTML (1 KBPDF (0 KB)  ( 120 )

郑秀林

2014 Vol. 22 (9): 624- [摘要]( 20 HTML (1 KBPDF (0 KB)  ( 112 )

王新惠

2014 Vol. 22 (9): 626- [摘要]( 25 HTML (1 KBPDF (0 KB)  ( 83 )

叶美丽

2014 Vol. 22 (9): 627- [摘要]( 28 HTML (1 KBPDF (0 KB)  ( 80 )

高岩冰;孙建;董景云等

2014 Vol. 22 (9): 629- [摘要]( 8 HTML (1 KBPDF (0 KB)  ( 88 )

陈进;何小红;韩立薇

2014 Vol. 22 (9): 632- [摘要]( 14 HTML (1 KBPDF (0 KB)  ( 96 )

孙中华

2014 Vol. 22 (9): 633- [摘要]( 37 HTML (1 KBPDF (0 KB)  ( 87 )

管理探索
祝建梅;洪文达

2014 Vol. 22 (9): 635- [摘要]( 26 HTML (1 KBPDF (0 KB)  ( 120 )

王树辉;孙彦荣;王树松

2014 Vol. 22 (9): 637- [摘要]( 30 HTML (1 KBPDF (0 KB)  ( 92 )

张小琳;朱慧琴

2014 Vol. 22 (9): 639- [摘要]( 16 HTML (1 KBPDF (0 KB)  ( 86 )

综述
黄金凤;黎荔;龙茜

2014 Vol. 22 (9): 641- [摘要]( 12 HTML (1 KBPDF (0 KB)  ( 83 )

讲座
刘小章;岳焕勋

2014 Vol. 22 (9): 644- [摘要]( 7 HTML (1 KBPDF (0 KB)  (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