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年 22卷 6期

刊出日期 2014-06-15

专题研究
彭左旗,王媛媛,马立广等

目的:建立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系统,实现孕前优生家庭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方法:根据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结合具体业务流程,制定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系统规范性文件。采用基于J2EE的企业级架构设计,遵循软件工程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和部署。结果:建立以设备层、数据层、应用层和表现层为构架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系统,并进行示范应用。结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系统在示范应用中,体现了操作简便,功能实用,技术架构先进,安全机制严密等特性,可以满足国家、省、市、县、乡(镇)各级服务机构的不同业务需要。

2014 Vol. 22 (6): 364- [摘要]( 53 HTML (1 KBPDF (0 KB)  ( 103 )

庄亚儿

目的:分析我国女性绝育时机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数据,对其中8201名妇女的绝育时机进行单因素和CHAID多因素分析。结果:产后0~3个月绝育比例为48.3%,不同特征人群存在统计学差异(波动范围30.4%~87.3%)。最后一次活产分娩方式、采取绝育年份、决定绝育者、民族、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绝育时机的重要因素。结论:女性绝育时机的选择应当作为知情选择的具体内容进行宣传,我国女性绝育的时机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2014 Vol. 22 (6): 369- [摘要]( 51 HTML (1 KBPDF (0 KB)  ( 94 )

基础研究
邹琳,韦冰,庞小艳等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雌鼠卵巢组织匀浆中促炎因子、抑炎因子以及卵巢超微结构的改变。 方法:将5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0只建立PCOS雌鼠模型。A组为正常雌鼠,B组为PCOS雌鼠,C组为经吡格列酮灌胃干预的PCOS雌鼠,D组为经二甲双胍灌胃干预的PCOS雌鼠,E组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灌胃干预的PCOS雌鼠。各组雌鼠干预处理后32 h取卵巢组织,将一侧卵巢制备成组织匀浆液行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促炎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与抑炎因子白介素10(IL-10)、脂联素(ADP)含量变化。将另一侧卵巢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A、B、C、D、E组hs-CRP水平分别为(541.62±74.26)、(820.81±46.84)、(686.33±99.12)、(779.02±38.46)、(501.92±56.18)ng/ml,B、C、D组hs-CRP水平均高于A组及E组(P均<0.05); A、B、E组PCT水平分别为(42.57±2.42)、(93.31±7.17)、(47.21±11.10)pg/ml,B组PCT水平均高于A、E两组(P均<0.05)。A、B、C、D、E组IL-10水平分别为(6.68±0.83)、(3.41±0.88)、(5.25±1.38)、(7.84±1.00)、(7.87±0.26)pg/ml,B、C组IL-10水平均低于A、D、E组(P均<0.01)。ADP水平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E组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均为正常表现,B组颗粒细胞呈凋亡改变,C、D组颗粒细胞超微结构较B组有改善。  结论:PCOS雌鼠卵巢组织匀浆中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失衡,颗粒细胞呈凋亡变化。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干预可能改善这种慢性轻度炎症状态。

2014 Vol. 22 (6): 373- [摘要]( 38 HTML (1 KBPDF (0 KB)  ( 70 )

周越,宁丽峰,侯丽等

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感染的宫颈鳞癌组织中核糖体蛋白激酶S6K和S6的磷酸化水平,探讨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方法将收集到的135例人子宫颈鳞癌样本分为HPV16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S6K(p-S6K)和磷酸化S6(p-S6)蛋白在病例样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HPV16感染的宫颈癌组织内,核糖体蛋白S6K和S6的磷酸化比率分别为465%和687%,分别高于未感染的宫颈癌组织(8.33%和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蛋白相关性分析,p-S6K与p-S6蛋白在HPV16型病毒感染的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性(r=0.095,P=0.019)。结论:HPV16病毒的感染与核糖体蛋白激酶S6K和S6的磷酸化(活化)具有强相关性,后两者的活化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014 Vol. 22 (6): 377- [摘要]( 48 HTML (1 KBPDF (0 KB)  ( 88 )

崔熠,金孝华,胡玮等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是否能够逆转乳腺癌细胞中关键抑癌基因—上皮型钙粘蛋白基因(E-cadherin)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并有效地重新激活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肿瘤细胞生长。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处理乳腺癌SKBR3细胞6 d后,通过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而通过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去甲基化状态及恢复表达情况。结果:大豆异黄酮在10,20,40,80,160μmol/L浓度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2.11)%,(10±3.23)%,(44.33±4.93)%,(84.33±3.06)%,(86.33±3.51)%,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呈剂量依赖效应。甲基化特异性PCR及半定量PCR结果提示大豆异黄酮对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具有去甲基化效应,并能使E-cadherin基因部分恢复表达。结论: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天然的表观遗传修饰剂能够通过逆转关键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激活抑癌基因,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在乳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4 Vol. 22 (6): 381- [摘要]( 41 HTML (1 KBPDF (0 KB)  ( 79 )

调查研究
刘静,张谦,李丽等

目的:调查城市低收入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RTI)(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的发生现状,了解调查对象对RTI相关知识的知晓、就医和需求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北京市海淀区1081名低收入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妇科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随访并建立生殖健康档案。 结果:调查对象近6个月内自报有RTI症状的占41.7%(451/1081),其中46.8%(211/451)选择就医。因“每个妇女都会有”和“这不是病”未就医者占64.6% (155/240),“没时间”就医者占17%(41/240)。本次筛查RTI总检出率为19.5%(175/896),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患病率分别为9.4%(84/896)、1.3%(12/896)、1.1%(10/896),未查明病原微生物的阴道炎占7.7%(69/896)。慢性宫颈炎占24.7%(221/896),其中中、重度者占52.9%(117/221)。   结论:城市低收入育龄妇女RTI现状不佳,RTI相关知识缺乏,生殖保健意识差,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及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针对人群特点加强宣教,提供经济、优质的RTI防治服务。

2014 Vol. 22 (6): 386- [摘要]( 35 HTML (1 KBPDF (0 KB)  ( 77 )

席毛毛,汪燕,贾丽丽等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比较国产凤康牌TM女用安全套(FC) 和进口Female Condom牌FC的使用性能。方法: 从2013年4 ~10月,在青岛市黄岛区妇幼保健所纳入符合条件的已婚育龄妇女采用随机交叉试验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300人次,最终纳入分析问卷290份。在使用性能上,除内陷率(国产3.00%、进口2.21%)两种FC无统计学差异外,FC的临床破裂率(国产0.41%;进口0.03%),错插率(国产4.21%;进口1.93%)及滑脱率(国产6.89%;进口4.97%)等方面,进口均小于国产(P<0.05)。结论:我国普通人群中使用的两种FC,进口FC的使用性能优于国产FC,在外观、气味方面的满意度两者基本相同。

2014 Vol. 22 (6): 390- [摘要]( 38 HTML (1 KBPDF (0 KB)  ( 77 )

王瑾,邵韵,严胜等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女性生殖健康相关认知水平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健康干预奠定基础。方法:2012年1~6月,用整群抽样的研究方法在浦东新区随机抽取6个街镇,对其流动人口聚集的场所中595名女性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生殖健康检查。结果:该人群首次性行为年龄为21.2±3.2岁,其中55%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和生殖避孕知识水平也越高(P<0.05); 该人群血清检查梅毒螺旋体阳性率为2.5%、人免疫缺陷病毒阳性率为0.416%、丙型肝炎阳性率为0.83%。结论:浦东新区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应该加强生殖健康认知的宣教,提倡安全性行为,减少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风险。

2014 Vol. 22 (6): 394- [摘要]( 30 HTML (1 KBPDF (0 KB)  ( 93 )

才仁卓玛,张建青,魏春梅等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藏族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基因亚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7051名藏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高危型15种(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低危型6种(HPV6、11、42、43、44、CP8304)。结果 21种HPV亚型均被检出,HPV总感染率19.50%(1375/7051),HPV16出现的频率最高(32.29%),其次为HPV58(19.64%)、HPV52(10.25%)、HPV53(7.42%)、HPV18(5.96%)。其中高危型、单纯低危型、单一和多重HPV感染率分别为93.60%(1287/1375)、6.40%(88/1375)、88.58%(1218/1375)、11.49%(158/1375)。存在着两个感染高峰年龄,第一个高峰组在<25岁(24.23%),第二个高峰组在≥55岁(30.54%)。结论:高原地区藏族妇女宫颈常见亚型是HPV16、HPV58、HPV52、HPV53、HPV18,以高危型和单一HPV感染为主,单纯低危型和多重感染率均较低,感染年龄趋于年轻化和老年化。

2014 Vol. 22 (6): 399- [摘要]( 44 HTML (1 KBPDF (0 KB)  ( 100 )

临床研究
倪金莲 陈丽华

目的:探讨血清β-hCG比值联合子宫内膜厚度预测早期不明位置妊娠(PUL)者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350例PUL者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血清β-hCG水平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异位妊娠的最佳指标和阈值,评价各指标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结果:350例PUL者最终确诊为自然流产180例(自然流产组),宫内妊娠120例(宫内妊娠组),异位妊娠50例(异位妊娠组)。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比值(48h/0h)低于宫内妊娠组和自然流产组(P<0.01,P<0.05);子宫内膜厚度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比值、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异位妊娠的截断点(cut-off)分别为1.6和7.9mm;血清β-hCG比值、子宫内膜厚度及两者联合预测异位妊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53、0.89;β-hCG比值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94%;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63%,特异度为54%;两者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6%。结论: 血清β-hCG比值对于早期PUL者预测异位妊娠具有较好临床价值,联合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提高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2014 Vol. 22 (6): 403- [摘要]( 51 HTML (1 KBPDF (0 KB)  ( 77 )

杨镒魟,赵铭佳,周善杰等

目的: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对中老年男性生殖激素水平、前列腺体积、阴茎勃起功能和心理状态等状况的远期影响。方法: 使用结构式问卷调查73例40岁以上,实施输精管结扎术20年以上健康男性(结扎组)和73例健康未实施结扎术健康男性(对照组), 填写贝克抑郁量表(BDI-II)、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量表(IIEF-5)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测定并计算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及前列腺体积。结果:血清生殖激素水平、BDI-II评分及IIEF-5评分结扎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组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结扎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精管结扎术对受术对象勃起功能、心理状态及性激素水平无远期影响,但能抑制前列腺体积增大,改善下尿路排尿症状。

2014 Vol. 22 (6): 407- [摘要]( 54 HTML (1 KBPDF (0 KB)  ( 92 )

彭文湃,陈燕玲,程莉等

目的:探讨妇科清热利湿化瘀制剂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75例,于置器术后即服用清热利湿化瘀类中药复方制剂,连服7 d,以后每月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重复以上治疗,共3个周期;对照组696例,于术后口服头孢呋辛酯片剂3 d及维生素E胶丸7 d,后两个月经周期口服维生素E胶丸7 d,共3个周期。观察两组放置IUD后6个月内月经期、月经量异常、经间期出血、腰腹部疼痛、白带异常的发生情况以及12个月内的因症取出率和续用率。结果:观察组月经期、月经量异常、经间期出血、腰腹部疼痛、白带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2个月内因症取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续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妇科清热利湿化瘀复方制剂有助于宫内节育器放置后的早期适应,对置器后的不良反应能起有效的预防作用。

2014 Vol. 22 (6): 411- [摘要]( 44 HTML (1 KBPDF (0 KB)  ( 82 )

吕楠 张凤秀 赵君

目的:探讨阴式探头经直肠彩超检查用于诊断无性生活史女性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的临床价值。方法:因痛经就诊的无性生活史女性患者,行常规腹部超声以及经直肠超声检查,疑有卵巢肿物并有手术指征者住院行肿物切除术或穿刺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巧克力囊肿的病例63例,比较两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研究经直肠所见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63例患者中,经直肠超声法检出61例,常规腹部超声法检出40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8%和63.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超声探头经直肠检查可提高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诊断准确率,尤其对于无性生活史女性的诊断更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2014 Vol. 22 (6): 414- [摘要]( 51 HTML (1 KBPDF (0 KB)  ( 103 )

赵旭 李嵘娟

目的:采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脏收缩功能。方法:通过STIC技术采集41例血糖控制良好的GDM孕妇和127例正常孕妇的胎儿心动周期图像,后处理使用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VOCAL)测量左、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VEDV),计算左、右心室每搏心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每分心输出量(CO)。结果:GDM孕妇胎儿左、右心室VESV、VEDV均小于正常孕妇胎儿(P<0.05);胎儿左、右心室SV、CO和EF与正常孕妇胎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DM孕妇若血糖控制良好,则胎儿心脏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

2014 Vol. 22 (6): 417- [摘要]( 43 HTML (1 KBPDF (0 KB)  ( 80 )

经验交流
王梅,解小静,卞艳利

2014 Vol. 22 (6): 421- [摘要]( 30 HTML (1 KBPDF (0 KB)  ( 88 )

管雯娜,王娟,马娟

2014 Vol. 22 (6): 422- [摘要]( 18 HTML (1 KBPDF (0 KB)  ( 92 )

黄而弘,牛芳,禤丽

2014 Vol. 22 (6): 425- [摘要]( 16 HTML (1 KBPDF (0 KB)  ( 94 )

卢芷兰,高凌

2014 Vol. 22 (6): 427- [摘要]( 25 HTML (1 KBPDF (0 KB)  ( 80 )

综述
付泽明

2014 Vol. 22 (6): 430- [摘要]( 15 HTML (1 KBPDF (0 KB)  ( 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