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辑部
2012 Vol. 20 (3): 148-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
-
发行部
2012 Vol. 20 (3): 149- [摘要](
20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
-
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一五”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和优质服务提质提速工作,总体规划,加大投入,统筹安排,逐步建立起与小康建设同步、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以“计生就是民生,民生就是责任”为指导思想,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优质服务,基本实现了服务网络全覆盖、优质服务全覆盖、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评估全覆盖的奋斗目标。
2012 Vol. 20 (3): 150- [摘要](
1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顺应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形势,及时转变观念,按照“更新理念、改善条件、搞活机制、提高水平、满足需求”的思路,对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机制改革。以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机制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质提速。
2012 Vol. 20 (3): 152-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辽宁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辽宁省人口计生委始终坚持把强化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作为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上质量、上水平的抓手,作为推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质提速的关键,高度关注、倾力打造。“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为全省群众享有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供了保障。
2012 Vol. 20 (3): 154-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
-
韦成厚,牛刚,沈宏伟,周蓓,朱国平,伍园园,秦卫兵,赵文忠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中水通道蛋白1(AQ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方法: 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对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22例正常妇女(对照组)子宫内膜进行AQP1、VEGF的表达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AQP1主要在微血管内皮细胞质中表达,VEGF主要在微血管内皮及间质细胞质中表达。异位内膜AQP1、VEGF表达强度的半定量免疫组化评分(HSCORE)值均高于在位内膜(P<0.05);在位内膜AQP1、VEGF表达强度的HSCORE值均高于对照组内膜(P<0.05);增殖期异位内膜AQP1、VEGF表达强度的HSCORE值均明显高于分泌期(P<0.01);增殖期在位内膜和对照组内膜AQP1、VEGF表达强度的HSCORE值与分泌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AQP1、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的表达均有显著正相关性(r=0.774,P<0.01;r=0.749,P<0.01);AQP1和VEGF在对照组内膜的表达则均无相关性。 结论: AQP1、VEGF在异位内膜细胞高表达,可能推动异位内膜黏附和侵袭,AQP1与VEGF可能通过促血管生成,共同促进异位内膜种植与生长,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012 Vol. 20 (3): 156- [摘要](
5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
2012 Vol. 20 (3): 159-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
周群芳,冷金花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PN)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以探讨OP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方法: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不同浓度OPN及其抗体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水以及腹水中加入OPN抗体后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当OPN浓度为25、50、75、100、125、250、500ng/ml时,与对照组相比,NK细胞杀伤活性逐渐降低(P<0.05);但当OPN浓度为1 000ng/ml时,与浓度为500ng/ml时相比,NK细胞杀伤活性有所升高(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当OPN与抗OPN的单克隆抗体共同孵育后,NK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有所升高(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水可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当在腹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抗OPN单克隆抗体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所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PN可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水中抑制NK细胞活性的因子之一。
2012 Vol. 20 (3): 160- [摘要](
4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
2012 Vol. 20 (3): 163- [摘要](
2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
靳祎,王恩军,宋洁,关宏,刘斌
目的:探讨箬叶多糖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3个剂量箬叶多糖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并测定荷瘤小鼠脾指数、T淋巴细胞的增殖刺激指数、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结果:箬叶多糖3个剂量组对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增加小鼠脾指数,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论:箬叶多糖在小鼠体内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012 Vol. 20 (3): 164- [摘要](
52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
-
北京聚医药科学研究院
2012 Vol. 20 (3): 167-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
梅志强,史雅萍
目的:了解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对80后新生代生育孩子数量选择的影响。方法:按照学历教育和职业分类,分析各学历和职业人群意愿生育孩子数量构成。结果:不同受教育程度者打算不要孩子比例有明显差异(χ2=84.80,P<0.01);意愿生育多子女(≥3个)的比例也有差异(χ2=69.42,P<0.01)。不同职业者打算不要孩子的比例有差异(χ2=95.44,P<0.01),意愿生育多子女(≥3个)的比例没有差异(χ2=10.88,P>0.05)。不同学历和不同职业人群均不愿意多生育孩子,96%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生育1~2个孩子为好,意愿生育2个孩子者多于生育1个者(10%)。 打算不要孩子和多要孩子的均以高学历的研究生居多,分别占4.12%和4.84%。结论: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对80后新生代生育子女数量选择的影响已逐渐降低。
2012 Vol. 20 (3): 168- [摘要](
4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
李成福,宋新明
目的: 探讨影响计划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无锡市2002~2004年孕产妇回顾性调查资料,采用入户面对面调查方式,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1 628例孕产妇,计划妊娠比例为73.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育年龄≥30岁、与丈夫文化程度相同、孕前家庭人口数少、人均家庭收入较高,以及除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以外还享有其他医疗保险的孕产妇计划妊娠的比例高;孕前去过咨询机构、孕前补充过叶酸和孕前进行TORCH或染色体检查的孕产妇计划妊娠的比例高。结论:计划妊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提高计划妊娠比例,应建立政府、社区、家庭、个人共同参与的综合干预模式。
2012 Vol. 20 (3): 171- [摘要](
49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
许姜姜,楼超华,程艳,高尔生,尹逊丽,左霞云
目的:评价在服务行业未婚流动青少年中开展性和生殖健康教育/服务对人群的避孕知识及行为的影响,探讨向未婚流动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教育/服务的适宜模式。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活动为期半年,仅对干预组对象提供。在干预前后分别开展基线和终末问卷调查。通过两次问卷调查结果来评价干预效果。数据分析用SAS 9.1软件进行。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基线的避孕知识平均得分均<50分(总分100)。干预后,干预组避孕知识得分(85.51)高于对照组得分(50.38)(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干预显著增加了对象的避孕知识得分(B=33.24,P<0.01)。基线调查时,33.33%的干预组对象和59.09%的对照组对象报告在最近3次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避孕措施,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末调查时,干预组对象的这一比例较基线上升(P<0.05),而对照组则没有改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干预具有促进对象使用避孕措施的趋势(OR=3.06,P<0.01)。结论:干预可提高对象的避孕知识水平,并有促进其避孕措施使用的趋势。提示今后需考虑开展长期、连续的干预,以进一步改善未婚流动青少年的避孕行为。
2012 Vol. 20 (3): 175- [摘要](
50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任姗姗,庞成,何电,周猷,吉宁,程怡民
目的:了解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需求。方法:在北京、上海、郑州3城市共随机选取27家医院,对2005年7~9月在所选医院寻求早孕人工流产服务的全部<25岁未婚女青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9.3%的调查对象在20岁前发生首次性行为,4.1%经历过非意愿性行为,31.3%有重复人工流产史,65.4%本次妊娠缘于未采取避孕措施,仅25.3%选用过紧急避孕药。在用过避孕套的785人中,仅9.0%能坚持每次性行为都使用避孕套。54.7%能主动向医务人员寻求咨询服务,在服务中19.1%主动提出了关于避孕措施的问题,17.9%反映医务人员推荐了合适的避孕措施,仅0.9%获得了当场提供的免费避孕药具。未婚女青年年龄、首次性行为年龄、性伴数、婚前同居、文化水平是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避孕知识受到调查对象年龄、首次性行为年龄、文化水平、咨询避孕相关问题主动性等因素的影响。结论:行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少年对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需求较大,但目前仍未被满足。
2012 Vol. 20 (3): 179- [摘要](
51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
田艳玲,闫学明,刘春兰,杜晓娜
目的:了解城区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术后接受综合服务的现状,为开展规范化流产后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北京市西城区4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机构中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400例,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年龄28.9±6.89(18~48)岁;本次妊娠主要原因, 42.6%未使用避孕方法,55.6%避孕失败,其他原因占1.8%;已婚育龄妇女重复流产率(68.05%)高于未婚育龄妇女(37.25%);既往避孕措施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避孕套(68.1%),其次依次为安全期(38.7%)、体外排精(33.5%)、紧急避孕(19.4%)等;调查对象获得的宣教信息,最多的是流产后注意事项,其次是避孕方法的种类、避孕药具的使用方法等;95%能确定流产后使用哪种避孕方法,并愿意接受计划生育宣教服务;62.0%主动询问了有关避孕方法的问题,在咨询时医生介绍避孕方法占91.2%,咨询时间的中位数和众数均为10min,医生当场提供避孕药具占77.8%。结论: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术后接受计划生育宣教和咨询服务意愿强,开展规范化流产后综合服务,有助于促进妇女生殖健康。
2012 Vol. 20 (3): 183- [摘要](
49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
-
琚端,张颖,李岩,张秀玲,李晓洲,史云芳,王东平,孙立娟
目的:比较巨细胞病毒(CMV) IgG阳性育龄妇女外周血、尿液、阴道分泌物及乳汁中CMV排出情况,并探讨妊娠与体液排毒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1 063例血清进行CMV IgG检测,阳性756例。对其中422例CMV IgG阳性的育龄妇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尿液、阴道分泌物中CMV DNA 含量。22例孕妇随访至分娩,检测其乳汁中CMV 排出情况。 结果:422例CMV IgG阳性的育龄妇女中外周血白细胞、尿液、阴道分泌物CMV DNA检测的阳性率(1.4%、6.4%、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5,P<0.01)。未妊娠妇女组、早期妊娠妇女组、中晚期妊娠妇女组分泌物CMV DNA阳性率(11.0%、14.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9,P=0.019)。随访的22例 CMV IgG阳性孕妇有10例产后乳汁中检测出CMV DNA,阳性率为45.5%;孕期体液有CMV排出的孕妇分娩后乳汁中CMV的检出率高于孕期无体液排毒者。 结论:对于CMV IgG阳性的育龄妇女,应重视无症状排毒情况,尤其重视对尿液、阴道分泌物以及产后母乳CMV 排出的检测。
2012 Vol. 20 (3): 186- [摘要](
5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刘晨,王莉,张凡,祝亚猛
目的:了解张家口地区妇产科门诊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现状及子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9~70岁女性筛查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所有调查对象均行子宫颈醋酸肉眼观察、电子阴道镜检查、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LCT)及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高危型HPV。对于HPV阳性、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LSIL及以上病变者,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共调查了2 397 例妇女,分为15~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和50~70岁年龄组,高危HPV检出率分别为19.5%、21.7%、12.6%、10.8%、11.2%、19.3%和21.0%,组间存在差异(P<0.05);25~29岁组与50~59岁组HPV感染率较高,但两组间HPV感染率无差异(P>0.05)。CINⅠ、CINⅡ和CINⅢ现患率分别为4.2%、1.8%和0.4%,CINⅠ现患率高于CINⅡ和CINⅢ(P<0.05)。HPV感染率随子宫颈病变级别升高呈趋势性增加,无CIN病变的子宫颈HPV感染率为8.7%。结论:张家口地区门诊妇女生殖道HPV高危型感染率较高,且子宫颈病变多处于CIN的早期阶段。
2012 Vol. 20 (3): 190- [摘要](
50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
张蔚,王玉庆,耿琳琳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中心62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计算男性及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总阳性率、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支原体感染总阳性率为18.4%(114/620),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13.6%(32/236)、21.4%(82/384)。男性和女性Uu阳性率分别为3.4%(8/236)、16.7%(64/384);Mh阳性率分别为6.8%(16/236)、2.1%(8/384),Uu和Mh合并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4%(8/236)、2.6%(10/384)。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Uu感染率、Mh感染率以及女性患者的Uu与Mh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u感染对美满霉素的敏感性最高(100.0%),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最强(41.6%);Mh感染对美满霉素的敏感性最高(100.0%),对红霉素、环酯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性均达到50.0%;Uu和Mh混合感染对美满霉素的敏感性最高(77.8%),对12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红霉素的耐药性最强(77.8%)。 结论:男性和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不同,治疗时建议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2012 Vol. 20 (3): 193- [摘要](
4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
戈静,赵重怡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虽为良性病变,但可引起盆腔疼痛、月经失调及不孕,严重困扰着妇女的身心健康。EMT保守性手术后患者多采用口服药物巩固治疗,以预防复发。但由于药物都有副作用,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增加了EMT术后复发率。笔者对56例EMT保守性术后患者采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巩固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报告如下。
2012 Vol. 20 (3): 197- [摘要](
24
)
HTML
(1 KB)
PDF
(0 KB)
(
7
)
-
于青,王园园,李月明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具有长效、安全、简便,经济等优点,且取出IUD后能够很快恢复生育能力,因此在众多避孕措施中成为首选。在中国有8 000万以上的育龄妇女使用IUD避孕[1],临床上常用二维超声对其进行评价,但二维超声有其局限性。本文应用容积对比成像(VCI)超声对IUD进行检查,并对其影像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2012 Vol. 20 (3): 199-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
王莉,杨素勉,焦荣红,唐增军,徐金秀
我国放置宫内节育器( IUD)妇女约占已采取避孕措施育龄妇女的50% ,是使用最普遍的避孕方法[1]。近年来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剖宫产分娩宫颈未经充分扩张,所以宫颈内口紧;子宫瘢痕与周围组织粘连使子宫解剖位置和形态特征发生变化[2],易导致IUD取出困难,受术者术中疼痛不适等发生率高。为了减轻剖宫产后妇女取出IUD的痛苦,减少取器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后取器进行了观察。
2012 Vol. 20 (3): 201-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孙晓岩,罗海宁,崔险峰,张云山
随着生殖医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染色体异常越来越受到重视。染色体异常导致少弱精或者无精,以及遗传物质异常的精子数量增多,从而降低男性携带者的生育力,影响辅助生育治疗的结局。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异常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正常配子的比例不同。本文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1例臂间倒位携带者和2例罗氏易位携带者的精子非平衡染色体进行检测,了解其发生情况。
2012 Vol. 20 (3): 204- [摘要](
21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
-
陈娜 综述,刘欣燕 审校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是一种有效的避孕药具,在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其还可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等,本文仅就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做以下综述。
2012 Vol. 20 (3): 207- [摘要](
21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
-
吴尚纯,邹燕
从1996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按照循证、共识的原则编写了计划生育四大基石性指南,促进了全世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全球12亿以上的妇女有自由避孕的意愿,但是很多原因导致她们没能获得适宜的避孕方法,这些原因包括:有些服务对象不能得到避孕服务,缺乏使用避孕方法的知识,不能获得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权,以及担心副反应和害怕健康受损等。因此自愿、知情和适宜的计划生育服务任重道远。
2012 Vol. 20 (3): 210- [摘要](
2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
-
2012 Vol. 20 (3): 212-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
景秀
宫内节育器(IUD)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长效、不影响生育等优点,是我国育龄妇女最主要的避孕方法。IUD历经从惰性到活性的发展历程,活性IUD (带铜和含药) 的发展和普及,使IUD失败率有明显降低,有效性、安全性和续用率显著提高。但在实际应用中, IUD使用失败的现象依然存在, 不仅给妇女带来身心损害, 也对医疗资源造成了损失。本文结合临床经验和爱母IUD的应用,就IUD放置操作技术对其续用率的影响进行阐述。
2012 Vol. 20 (3): 213-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
范彩军
2012 Vol. 20 (3): 215- [摘要](
2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
-
2012 Vol. 20 (3): 216- [摘要](
20
)
HTML
(1 KB)
PDF
(0 KB)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