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贯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本届政府在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中抓的五件大事之一,是我国生殖健康事业前进的重要标志.按照中央<决定>精神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要以<条例>为纲,以三大工程为载体,以改革为动力,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衡量标准.<条例>的颁布不仅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为科技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条例>作为我国计划生育科技领域内的行政法规,也是规范计划生育科技体系的规章制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法律依据.
2001 Vol. 9 (6): 322- [摘要](
36
)
HTML
(1 KB)
PDF
(0 KB)
(
169
)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编辑部
2001 Vol. 9 (6): 323-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
黄建平;叶丽君
福建省计生委根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在广泛征求各级计生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原有<计划生育手术记录及随访卡>进行修改,增加受术者知情选择的内容.要求计划生育技术人员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国家指导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为育龄夫妇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前,须向受术者及近亲属做必要的解释,讲明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医疗意外及注意事项,在取得受术者本人或近亲属签名(或盖手印)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手术,并向育龄群众提供安全、有效、规范的技术服务.
2001 Vol. 9 (6): 323-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黄建平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三个代表"思想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保证.回顾我国30年来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逐步建立了一个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和一支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技术服务队伍.它的存在与发展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今天如此巨大的成就,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国务院颁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为实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依法行政和规范化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保障公民生殖健康权利提供了法律保证,也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认真贯彻落实<条例>,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措施,对实现今后十年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深远而又重要的意义.
2001 Vol. 9 (6): 324- [摘要](
45
)
HTML
(1 KB)
PDF
(0 KB)
(
170
)
-
孙长田
推行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尊重人民群众计划生育主人公地位的具体体现;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对过去计划生育"一上二扎"技术政策的改革.一旦推行,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也将经受考验和锻炼.
2001 Vol. 9 (6): 326- [摘要](
36
)
HTML
(1 KB)
PDF
(0 KB)
(
145
)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编辑部
2001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卫生与人口部部长萨拉姆博士在埃及首都开罗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和妇女赋权领域开展合作的合作备忘录.10月18日,张维庆主任和肯尼亚共和国计划生育部阿维提部长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肯尼亚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人口、计划生育和艾滋病防治领域开展合作的合作备忘录.上述两个备忘录内容包括中埃、中肯开展高层互访、进行社会发展领域以及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中管理经验的交流、科学技术交流、人员培训和开发生殖健康产业等.备忘录的签署将使中国与埃及,中国与肯尼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领域开展全面合作,预示着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正在通过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逐步走向世界.
2001 Vol. 9 (6): 329- [摘要](
42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编辑部
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外事工作会议于2001年10月23~25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近十年来第一次召开的外事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我国在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人口与发展过程中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果和成功经验,分析形势、统一认识,研究和确定新时期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努力开创未来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副主任张玉芹到会并作重要报告,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潘贵玉、赵炳礼、王国强等出席会议.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到会并作报告.
2001 Vol. 9 (6): 329- [摘要](
4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
王舒侬
金秋时节,恰逢全国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召开,深圳这座美丽而新兴的城市更充满了现代气息和高科技的活力.为了推进计划生育系统的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交流与合作,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贯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积极发挥科研院所的作用,2001年10月14~15日,全国计划生育系统科研院所领导云集深圳,在新世纪的第一个秋天举行了首次院所长联谊会.国家计生委科技司司长肖绍博、国家科技部体改司体改处处长闫金和深圳市计生委主任洪旺全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计划生育科研院、所、中心的领导59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2001 Vol. 9 (6): 330-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
国家计生委国际合作司
应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NCPFP)邀请,以潘贵玉副主任为团长的中国计划生育高级代表团于2001年9月24~28日对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访问期间,中越双方交流了各自在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特别是贯彻执行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的做法和经验,确认两国在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认为双边有着相互借鉴的经验及广阔的合作前景.
2001 Vol. 9 (6): 330- [摘要](
3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
吉林省计生委科技处
吉林省计划生育"三大工程"始终坚持示范带动、工程突破、梯次推进、整体升位、预防为主、早期干预、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已在12个示范县(市、区)首先启动了优生示范工程.
2001 Vol. 9 (6): 331- [摘要](
3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
张瑞清
10月29~31日,宁夏自治区计生委举办了地(市)级计划生育管理干部学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培训班.自治区地(市)级计生委主任、副主任、科技部长、政法部长、服务站站长、自治区计生服务中心、干部培训中心、技术部、宣传部、技术骨干近30人接受了培训.
2001 Vol. 9 (6): 332- [摘要](
50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
北京市计生委科技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和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309号令),根据北京市计生委、卫生局联合下发的<北京市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站规范>的精神,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更好地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市计生委于2001年10月28日~30日举办了首期社区计划生育(卫生)服务站人员培训班(记入继续医学教育学分4分).邀请国家计生委科研所培训部吴尚纯主任、上海市科研所武俊清教授和北京市计划生育指导所副所长苏穗清进行了专题讲座.来自市8个城、近效区170名社区计划生育(卫生)服务站人员,系统地学习了避孕节育技术及新进展、避孕方法知情选择中的咨询技巧和社区生殖保健基础知识.市计生委耿玉田副主任和市卫生局医政处吴永浩处长参加了培训班并向学员颁发了<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岗位培训证>.
2001 Vol. 9 (6): 332-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
张晓勤;王瑶
内蒙古自治区计生委于2001年9月27日~28日在包头市和通辽市同时召开了全区贯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研讨会.自治区计生委副主任亢贵厚在包头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科技处处长张晓勤主持了在通辽的会议.
2001 Vol. 9 (6): 333- [摘要](
2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
江苏省计生委科技处
为贯彻国家计生委<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培训的要求,保障<条例>在全省的顺利实施,省计生委从2001年9月12日~9月18日,分三期举办了由各市、县(市)计生委主任或分管主任;政法处(科、股)长和科技处(科、股)长参加的,苏北、苏中、苏南市、县级贯彻<条例>培训班.通过本次培训,使培训员成为宣讲<条例>的教员,贯彻<条例>的骨干,为在全省扎扎实实落实<条例>起好步打下基础.
2001 Vol. 9 (6): 333-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
陈晓勤
为促进西藏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2000年9月国家计生委人事司、政策法规司在西藏举办了西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干部培训班.本人作为四川生殖卫生学院的教师,有幸参加了此次教学活动,并深入部分农牧区,参观了当地的妇幼保健院、乡卫生院,走村串户,同医务人员、计划生育工作者以及当地农牧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到一些西藏自治区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情况,他们的优势,工作中的困难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1 Vol. 9 (6): 334- [摘要](
43
)
HTML
(1 KB)
PDF
(0 KB)
(
158
)
-
刘庆
为了提高中国西部地区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水平,培养当地的师资队伍,受国家计生委人事司委托,国家计生委科研所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计生委于2001年9月25~30日在甘孜州康定市举办了"甘孜州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继续教育示范培训班",此间还开展了义诊活动.全州18个县的计生服务站及州计生所的63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参加了培训,220多名藏汉族疑难病、常见病患者得到了免费的诊治.本次活动收效显著,藏族同胞载歌载舞手捧洁白的哈达,表达了他们的浓浓谢意和质朴的情感.
2001 Vol. 9 (6): 335- [摘要](
2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周仁武;林湘绮;杨玉燕;康艳丽;杨翠鸣;凌彩云;罗素玉;胡建华;梁桂延
病案质量代表医疗机构的总体医疗质量,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水平.为了解目前厦门市计划生育服务系统的病案质量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我们于2001年4月抽查了区(县)、乡(镇)级服务机构各种病案文书2 782份.现将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2001 Vol. 9 (6): 337- [摘要](
38
)
HTML
(1 KB)
PDF
(0 KB)
(
118
)
-
罗先望
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自1991年国家计生委颁发<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暂行标准及第二胎优生原则>以来,各地的病残儿鉴定工作在统一政策指导下,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运作,积累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不少作者对该地的资料进行分析,发表了一些相关论文.本文仅就资料分析方面的几个概念性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供同道参考.
2001 Vol. 9 (6): 339- [摘要](
34
)
HTML
(1 KB)
PDF
(0 KB)
(
136
)
-
2001 Vol. 9 (6): 340- [摘要](
29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
张元荔;叶凤妹;莫祥铭
了解福建省农村计划生育干部对未婚年轻人提供避孕服务的态度.采用小组访谈方法,分两组对干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计划生育干部普遍赞同在向未婚年轻人进行性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提供必要的避孕服务,但就是否应该主动向未婚年轻人提供避孕服务存在争议.建议政府部门从政策、财力、人员配备上予以扶持,以满足未婚年轻人在生殖健康方面的需求.
2001 Vol. 9 (6): 341- [摘要](
57
)
HTML
(1 KB)
PDF
(0 KB)
(
126
)
-
霍琰;于风华;王秀丽;田丽;梅祖敏;徐铎;郝晓东
目的:从超微结构水平,观察三苯氧胺对蜕膜和绒毛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停经40~45天的早孕妇女9例,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3例,三苯氧胺组3例(三苯氧胺,20mg,2次/日,x4天),三苯氧胺并米索组2例,于第5天阴道内置米索800μg.结果:三苯氧胺主要使大蜕膜细胞皱缩,粗面内质网肿胀,线粒体体积变小.蜕膜颗粒细胞中高电子密度颗粒减少,而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则表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并用米索后其对蜕膜及绒毛滋养细胞的损伤进一步加重.结论:三苯氧胺主要使大蜕膜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发生退行性改变而起到抗早孕作用.
2001 Vol. 9 (6): 343- [摘要](
49
)
HTML
(1 KB)
PDF
(0 KB)
(
167
)
-
邱毅;徐志华;王磊光;施红;高爱萍;贾汇刚
目的:对791例产后哺乳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产后月经复潮及避孕措施应用情况,部分进行B超监测排卵,为产后哺乳妇女避孕节育措施的应用提供科学数据.结果:791例妇女采取避孕措施776例,平均为产后5.7±2.6个月开始.给婴儿添加辅食时间平均为4.7±1.3个月,月经复潮时间平均为6.6±3.7个月,月经周期恢复规律时间平均为8.2±4.0个月.产后月经复潮至月经周期规律平均为1.7±1.5个月(n=607);母乳喂养终止时间平均为12.1±2.9个月(n=784,有7例在调查结束前尚未终止哺乳).通过B超测量发现101例产后哺乳妇女有53例(52.5%)监测到大于1.8cm卵泡,平均在产后154±45天(5.1±1.5个月),产后4个月内B超监测首次排卵为10.9%(11/101),4个月后排卵41.6%(42/101).产后哺乳妇女给婴儿添加辅食时间与月经复潮时间经相关分析,r=0.4764,呈显著正相关(t=5.1409,P<0.01,n=100),给婴儿添加辅食时间与首次排卵时间经相关分析,r=0.5554,t=5.0565,P<0.01(n=53),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给婴儿添加辅食对产后月经复潮及排卵有较大影响,延期母乳喂养是避孕的一种有效方法.
2001 Vol. 9 (6): 346- [摘要](
58
)
HTML
(1 KB)
PDF
(0 KB)
(
137
)
-
吴愉;程利南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16~2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将来自上海市13所医院的829例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成2种不同的治疗组.组Ⅰ(双米组):415例,米非司酮100mg/qd连服两天(总量200mg),第3天晨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0.4mg,每12小时重复一次,最多3次;组Ⅱ(利凡诺组):414例,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不加任何辅助方法,胎儿胎盘娩出后常规清宫.结果:两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91.6%和92.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流产成功者用药至胎儿排出时间分别为57.69±7.85小时和46.92±10.06小时,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流产成功者产程分别为8.09±6.97小时和11.4±8.28小时,双米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利凡诺组,P>0.001;流产后阴道流血量和阴道流血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米组胃肠道反应和头痛、眩晕等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利凡诺组(P<0.05),但无需处理.结论:口服米非司酮200mg合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是较好的药物终止16~24周妊娠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方法在有条件的医院中应用.
2001 Vol. 9 (6): 348- [摘要](
55
)
HTML
(1 KB)
PDF
(0 KB)
(
137
)
-
王成瑜;梁青
目的:探讨国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戈那瑞林代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的效果.方法:对采用克罗米芬(CC)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的104个周期,于卵泡成熟时,给予戈那瑞林,并与hCG诱发排卵的103个周期进行对照,观察排卵率、妊娠率及黄体功能.结果:用戈那瑞林诱发排卵,排卵率分别为90%(CC促卵泡发育)与91.66%(hMG促卵泡发育);妊娠率分别为18.51%(CC促卵泡发育)与19.44%(hMG促卵泡发育).与hCG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黄体期E2、P及卵巢血供情况较hCG组明显降低.结论:以戈那瑞林代替hCG具有相似的排卵率与妊娠率,但部分患者黄体功能不足,需早期进行黄体支持疗法.
2001 Vol. 9 (6): 353- [摘要](
43
)
HTML
(1 KB)
PDF
(0 KB)
(
175
)
-
葛争鸣;马丽;苏兰;焦云萍
近年来,由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不育症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其中由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引起的感染已得到证实[1],在临床也最为常见,严重影响育龄夫妇的生活质量.而且,支原体的耐药性及耐药谱也在不断变化[2,3],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解昆明地区不育症患者中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和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帮助,对来我所就诊的536例不育患者进行生殖道分泌物的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测定,现报告如下.
2001 Vol. 9 (6): 355- [摘要](
45
)
HTML
(1 KB)
PDF
(0 KB)
(
153
)
-
李荣丽;王悦;宋静;焦云萍
目的:探索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将标本置入UU液培养基中,37℃培养6小时后观察液体颜色变化.对53例早孕自然流产妇女(观察组)和51例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取宫颈分泌物进行UU检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UU阳性率分别为47.2%、2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自然流产的次数与UU培养阳性率呈正相关,观察组宫内刮出组织病理检查,UUC阳性与UUC阴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经治疗后UU阳性转阴性者31例,转阴率为86%.结论:宫颈UU感染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是引起自然流产主要病因之一.
2001 Vol. 9 (6): 356- [摘要](
42
)
HTML
(1 KB)
PDF
(0 KB)
(
165
)
-
阎英地;程灵美;吴卫东;阎青;雷万泉;曹芹;裴书中
目的:采用优生干预措施,观察其对降低出生缺陷的效果.方法: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以农村人口为主的3个县中,各抽取经济条件中等的3个乡,对1998年3月~1998年12月妊娠的5 100例孕妇进行优生干预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被调查孕妇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27‰(55/4882),经过优生干预后实际分娩新生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99‰(34/4 861),P<0.05.在出生缺陷中,神经管缺陷居首位.结论:优生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在以后的优生干预措施中,适当增加宫内感染的检测手段以及服用叶酸类制剂药物等措施,以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2001 Vol. 9 (6): 358- [摘要](
40
)
HTML
(1 KB)
PDF
(0 KB)
(
170
)
-
刘隆华;左诗慧;徐卉玲;刘小娅
本文选择"六五"期间随机放置3种国产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研究中,因计划妊娠于使用不同阶段取出IUD的34例对象,进行跟踪随访,以了解其生育力恢复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1 Vol. 9 (6): 360- [摘要](
37
)
HTML
(1 KB)
PDF
(0 KB)
(
136
)
-
蒋治臣;王瑞瑾;李永霞;朱法红
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的进展和超声技术的提高,对胎儿的多数畸形均能在产前作出正确的诊断.我站自1995年以来开展的孕期保健工作中,对21 006例孕20周以上的孕妇进行常规B超检查,共查出唇腭裂畸形儿15例,现报道如下.
2001 Vol. 9 (6): 362- [摘要](
39
)
HTML
(1 KB)
PDF
(0 KB)
(
152
)
-
王芳;徐芹;陈娜;李枫
1994年6月~2001年6月我站共收治或外站转诊5例宫内节育器遗留病例,其中节育器完整遗留3例,部分残留1例,节育器铜芯遗留1例,均为术中、术后未及时发现,以致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现报道其中的3例典型病例.
2001 Vol. 9 (6): 363- [摘要](
43
)
HTML
(1 KB)
PDF
(0 KB)
(
140
)
-
季秀芳
我站在施行输卵管通液术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妇女因子宫颈口松弛等原因,使液体外溢,无法判断结果.后改用双腔输卵管造影管通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2001 Vol. 9 (6): 363- [摘要](
38
)
HTML
(1 KB)
PDF
(0 KB)
(
138
)
-
谭玉金;马士荣;冉祥梅
输卵管结扎术是常用的一种女性绝育方法,切口感染是其常见且应注意的并发症,处理不当,易形成腹壁窦道长期不易愈合,近几年来我们治愈7例该类患者,现将治疗经验分析报告如下.
2001 Vol. 9 (6): 364- [摘要](
3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0
)
-
郭兴萍
本文收集1986年6月~1999年6月,96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盆腔疼痛者的腹腔镜检查资料,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96例对象均为输卵管结扎术后,其中在县级以下单位施术者82例,占85%;县及市级医院施术者14例,占15%.绝育术时年龄平均32.5±3.3(22~39)岁,症状出现距绝育术时间为9个月~12年,平均为3.1±1.8年.全部病例均下腹疼痛,其中伴有腰骶部疼痛32例,性交痛28例,大腿牵引痛16例.在96例中,月经量增多12例,痛经21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38例.
2001 Vol. 9 (6): 365- [摘要](
43
)
HTML
(1 KB)
PDF
(0 KB)
(
124
)
-
孙成秀;尹爱军;孙红沂
我所从1998年10月~2000年12月,用输精管固定钳固定法,取皮下埋植避孕剂3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方法1.术前查体检查受术者皮下,埋植剂的部位、深浅、根数及辅助科室检查.
2001 Vol. 9 (6): 366- [摘要](
30
)
HTML
(1 KB)
PDF
(0 KB)
(
143
)
-
黄石桥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每对育龄夫妇应尽的责任.但由于人们对手术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旧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使受术者术前常产生心理变化.宣传计划生育知识,及对受术者讲解手术过程配合方法要领,调整受术者心理状态,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受术者心理特征,将术前分成甲乙两组,均由指定的两名医生负责讲解计划生育知识和手术步骤方法,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探讨如下.
2001 Vol. 9 (6): 366- [摘要](
45
)
HTML
(1 KB)
PDF
(0 KB)
(
141
)
-
戴宇晓;罗善德;邱有珍
输卵管结扎术不当可引起盆腔静脉瘀血症,是术后慢性盆腔痛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有关该症诊治方法的研究屡见报道,但大多数侧重于手术治疗.笔者收治34例结扎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患者,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2001 Vol. 9 (6): 367- [摘要](
3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0
)
-
帕提古丽·卡得尔;马惠荣;茹仙古丽·热合曼
一、临床资料例1,女,35岁,已婚,G4P4.3个月前在焉耆县私人诊所取器失败后来站要求再次取器.末次月经1998年5月7日.X光透器检查盆腔内有"一"形金属环影.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道粘膜上皮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无包块及压痛,术前宫深7cm,探针探入时明显有金属感,用取器钩于宫颈内口钩住金属感部位,缓慢轻柔向外牵拉,拉出断裂金属环的一头,继续轻柔缓慢地小心牵拉,感张力较大,金属环渐拉出,1分钟后全部取出,位于宫腔内残留环约4cm长、完整.术毕无活动性出血,休息15分钟,无不适离站.
2001 Vol. 9 (6): 368- [摘要](
37
)
HTML
(1 KB)
PDF
(0 KB)
(
141
)
-
2001 Vol. 9 (6): 369- [摘要](
33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
徐建华;楼云成
患者,女,22岁,未婚,有性生活史2年,因停经44天,阴道少量出血一次,于2000年6月15日就诊我院.门诊妇科检查: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右宫角部有触痛,双侧附件区未及异常肿物.当日,我院B超检查发现宫右角处一1.3cm×0.7cm×1.1cm孕囊,囊壁厚0.3cm,内有胚芽及原始血管搏动.B超诊断:右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当日有测血hCG为10428.10IU/L(本院正常参考值为<10IU/L).以"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收入妇科病房.住院后查BCA、凝血谱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因患者未婚,要求保守治疗,经科内讨论,决定行放射介入法局部注射MTX,配合口服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案.于6月16在X光下,30%泛影葡胺液宫腔显影后,可见紧邻宫右角处充盈缺损灶直径1.5cm.经宫颈插入5F多功能导管至宫右角输卵管开口处,导管内插入导丝进入右输卵管确定无误,取出导线,通过导管缓慢注入含MTX20mg稀释液10ml,导管及注射器固定保留3分钟后退出.
2001 Vol. 9 (6): 369- [摘要](
27
)
HTML
(1 KB)
PDF
(0 KB)
(
128
)
-
谢丽珍;刘源金
钟某,女,30岁,G2P1,于2001年4月28日因宫内节育器下移取器术后阴道流血,右下腹疼痛5天来我站检查诊治.查体曾有剖腹产史,阑尾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患者否认停经史,拟诊"急性阑尾炎".B超探查,于耻骨联合上探及子宫呈前位,大小为51mm×39mm×45mm,形态正常,轮廓光滑,内膜线清,厚8mm,居中,子宫内回声尚均匀,未见占位病变,子宫直肠窝未探及积液暗区,左侧附件声像未见明显异常,于子宫的右侧近阑尾区探及一82mm×40mm×47mm的不均质包块,边界尚清似有包膜,内可见29mm×19mm的不规则液性暗区,未见胚芽及心管搏动.
2001 Vol. 9 (6): 370- [摘要](
40
)
HTML
(1 KB)
PDF
(0 KB)
(
127
)
-
杨娟英
患者,25岁,已婚,有性生活史5年未孕.1998年5月3日因停经42天阴道点滴出血3天,去他院进行B超检查,诊断为:早孕(先兆流产).行保胎治疗第6天,即1998年5月9日出现下腹剧痛伴肛门坠胀,昏倒1次急诊入院,查体:P 102/min,BP10/6kPa,面色苍白,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叩诊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宫颈举痛明显.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压痛,双附件区压痛,以左侧为甚.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2ml不凝血.血常规:WBC2.44×1012/L,Hb 68g/L.B超诊断:腹腔内积液(血)>1 000ml,宫外孕破裂.入院后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积血1 000ml,子宫、右附件外观正常,左侧输卵管见3.5cm×2.7cm×3.2cm紫蓝色包块,表面有一破裂口1.5cm,有活动性出血,破口处有绒毛样组织,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送病理检查.进一步探查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术后一周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左输卵管妊娠.
2001 Vol. 9 (6): 370- [摘要](
42
)
HTML
(1 KB)
PDF
(0 KB)
(
136
)
-
姜雯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简称CDC)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用来保护国内外美国公民的健康和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来帮助卫生决策,通过强有力的合作来促进国民的健康,通过改善环境卫生,健康促进和教育设计来提高美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2001 Vol. 9 (6): 371- [摘要](
44
)
HTML
(1 KB)
PDF
(0 KB)
(
136
)
-
张红杰;曾光
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是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特别是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人们对生殖健康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及对性病、艾滋病认识的提高,对生殖道感染及其危害方面的认识也日益深入.妇女是生殖道感染的弱势人群,这应归因于生理上的所谓"性病的生物学性别歧视",以及社会学和流行病学等因素的存在.生殖道感染对妇女的身心可造成严重的伤害,对育龄妇女而言,这种危害不仅限于妇女本身,其下一代的健康也受到威胁,并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为了加深对该方面的理解,现对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其危害做一综述.
2001 Vol. 9 (6): 372- [摘要](
32
)
HTML
(1 KB)
PDF
(0 KB)
(
130
)
-
董兆文
基因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半导体技术和生物技术"联姻"的结晶,它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诞生而发展.它将半导体光刻的微缩技术与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定量检测等技术集成于硅芯片上,使得全部分析过程连续化、微型化和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基因组研究的精确度和效率[1].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已逐步应用在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新药开发和司法鉴定等诸多领域.
2001 Vol. 9 (6): 375- [摘要](
45
)
HTML
(1 KB)
PDF
(0 KB)
(
161
)
-
刘云嵘
自1994年联合国在开罗召开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并在<行动纲领>中提出生殖健康的全新概念以来,有关生殖健康的研究已成为全球一个热门的领域.我国对此反响非常积极,并迅速采取了行动.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反映了我国决策部门在解决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包括生殖健康问题与国际接轨的战略转变.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在生殖健康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以及认真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言而喻,我国在该领域的全面科学研究也面临着前所未遇的挑战.
2001 Vol. 9 (6): 377-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
2001 Vol. 9 (6): 379- [摘要](
30
)
HTML
(1 KB)
PDF
(0 KB)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