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年 10卷 5期

刊出日期 2002-05-21

论文
冉桂杰

2002年3月28~29日,吉林省计生委在长春市召开优生示范工程转段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省各市(州)计生委分管科技工作的副主任,12个优生工程示范县(市、区)计生委分管科技工作的副主任及计划生育服务站站长.

2002 Vol. 10 (5): 260- [摘要]( 222 HTML (1 KBPDF (0 KB)  ( 23 )

罗铭忠

2002年4月1日,山西省计生委在太原市召开全省计划生育科技工作会议,来自11个地市计生委分管主任和科技科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2002 Vol. 10 (5): 260- [摘要]( 188 HTML (1 KBPDF (0 KB)  ( 16 )

贾广虹;林祖才

为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技术服务人员<合格证>"两证"的发放及管理工作,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2002年3月28~29日,广东省计生委在广州市举办了全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计算机管理软件培训班,共有全省各地级市计生局科技科26人参加了培训.

2002 Vol. 10 (5): 261- [摘要]( 188 HTML (1 KBPDF (0 KB)  ( 22 )

肖会智

2002年4月12~13日,贵州省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工作会议在贵州省思南县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了创建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县工作.国家计生委党组成员、国际合作司赵白鸽司长、人口信息中心解振明副主任亲临大会指导,并作专题报告.来自全省各地、州、市、县计划生育分管领导及计划生育部门负责人共40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标志着贵州省"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

2002 Vol. 10 (5): 261- [摘要]( 185 HTML (1 KBPDF (0 KB)  ( 22 )

吴佩芬

2002年3月30日~4月1日,宁波市分三期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及计划生育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学习会,为在全市兴起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条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2 Vol. 10 (5): 262- [摘要]( 270 HTML (1 KBPDF (0 KB)  ( 26 )

刘汉立

根据国家计生委提出的"中西部地区要先抓试点,典型引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推开"的原则,宁夏回族自治区不等不靠,提出有什么样的条件开展什么样的服务,创造条件开展服务,以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

2002 Vol. 10 (5): 262- [摘要]( 184 HTML (1 KBPDF (0 KB)  ( 20 )

郑立新;陈平乐;李铭臻

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广东省计划生育工作"十五"期间的重要工作目标.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简称地贫)是广东省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干预效果显著的一种出生缺陷,被列为省出生缺陷重点干预病种之一,本文通过复习国内外预防地贫的有关文献,探讨计划生育网络开展地贫干预的策略和引用的技术.

2002 Vol. 10 (5): 263- [摘要]( 331 HTML (1 KBPDF (0 KB)  ( 143 )

王晋祥;李亚非;林涛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1年10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这一重要行政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供技术保证,对保护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技术服务人员、保障公民生殖健康权利将起到重要作用.

2002 Vol. 10 (5): 265- [摘要]( 302 HTML (1 KBPDF (0 KB)  ( 144 )

何绍东

一、应运而生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末,为遏制当时人口的急剧膨胀,适应计划生育工作的特殊需要,计划生育基层技术服务站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应运而生.

2002 Vol. 10 (5): 267- [摘要]( 284 HTML (1 KBPDF (0 KB)  ( 140 )

武俊青;陶建国;高尔生

对1998年1~12月在上海市闵行区开展的"以现居住地为主"计划生育综合干预项目中4 679名外来育龄妇女的紧急避孕知识状况进行分析,以了解她们的紧急避孕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干预对提高本市外来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识水平的效果.结果显示:外来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识贫乏,干预前仅3.9%的妇女听说过紧急避孕,其中仅有28.8%能正确回答在何种情况下及如何使用紧急避孕措施.干预后实验组紧急避孕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4%增至干预后的39.4%,而对照组紧急避孕知晓率从3.4%仅提高到7.0%.干预后有68.5%的对象认为应该推广紧急避孕.此外,采用过紧急避孕措施的29人中16人均为干预后的实验组研究对象.多因素分析显示,户籍地、受教育年限、避孕知识来源及常用避孕方法知识得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为紧急避孕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供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相关的信息与服务.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材料、专题讲座等各种途径向流动人口宣传紧急避孕的相关知识,以使她们在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或避孕失败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

2002 Vol. 10 (5): 269- [摘要]( 315 HTML (1 KBPDF (0 KB)  ( 144 )

王芳;邹晖;李成英;宋秋佳;董静;党云刚

目的:分析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驻军已婚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现状.方法:对甘肃省河西驻军2064名已婚妇女进行紧急避孕知识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避孕失败导致的意外妊娠是人工流产率高的主要原因,紧急避孕知晓率及使用率低.结论:加大紧急避孕知识的宣传力度,推广紧急避孕技术,能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

2002 Vol. 10 (5): 272- [摘要]( 256 HTML (1 KBPDF (0 KB)  ( 139 )

张红杰;高淑云;李凤良;岑阳;曾光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感染现状和求医行为,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人群,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①RTI总患病率为49%,其中常见RTI的患病率为21.4%,性病为2.71%,HIV阳性率为0.04%(确证了1例HIV阳性患者);②RTI患者中无症状的比例为34.76%,有症状且就诊的比例为57.49%,就诊者中遵医嘱治疗的比例为10.90%.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RTI的患病率高,求医意识淡漠,遵医嘱治病率低.在防治工作中应因地制宜,综合干预.

2002 Vol. 10 (5): 273- [摘要]( 276 HTML (1 KBPDF (0 KB)  ( 153 )

李洪艳;哈玉晶

资料:某女,38岁,平素体健,无肢体活动障碍.于1993年(具体日期不详)行皮下埋植术后月经一直不规律,1999年4月14日来本站要求取出埋植剂.

2002 Vol. 10 (5): 276- [摘要]( 266 HTML (1 KBPDF (0 KB)  ( 149 )

戚丽芳;刘静;于玲;叶琳;孙林;柳开茼

目的:评价两种国产皮下埋植剂的避孕效果、副反应和继续使用率.方法: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为国产Ⅰ型、Ⅱ型皮下埋植剂与Norplant进行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各100例,共300例.第二期为国产皮下埋植剂扩大临床应用,接受合格对象Ⅰ型999例,Ⅱ型998例,共1997例.随访5年.结果:5年随访率为99.5%.第一期国产Ⅰ型、Ⅱ型皮下埋植剂和Norplant的5年累计妊娠率分别为0/百妇女、1.0/百妇女、0/百妇女,5年继续使用率分别为77%、80%、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副反应为月经紊乱,月经卡分析显示3种埋植剂的出血模型相似.第二期国产Ⅰ型、Ⅱ型皮下埋植剂5年累计妊娠率分别为0.20/百妇女,2.10/百妇女,5年继续使用分别为84.47%、82.28%.使用埋植剂6个月Ⅰ型和Ⅱ型月经问题主诉发生率分别为50.88%、57.1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月经紊乱主诉发生率逐渐下降,两组间无差异.结论:5年研究表明两种国产皮下埋植剂的避孕效果、副反应发生率和继续使用率与Norplant相似,也是一种高效,长效的避孕制剂.国产皮下埋植剂Ⅱ型使用至第5年避孕失败率明显增加,建议国产Ⅱ型皮下埋植剂使用期限在3~4年为好.

2002 Vol. 10 (5): 277- [摘要]( 289 HTML (1 KBPDF (0 KB)  ( 161 )

邢青峰;关艳敏;杨丹;杨学芳;关凤云;李伟洲;程灵美;刘隆华;杨莉萍;顾春蕾

目的:对两种国产皮下埋植避孕剂的长期应用效果及副反应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多中心对比研究,共在5省58个分中心进行了7941例长达5年的临床应用和随访研究.结果:两种埋植剂5年的净累积妊娠率仅为0.257/百妇女(Ⅰ型)和1.569/百妇女(Ⅱ型),两者间有极显著差异;5年累积续用率高达76.23/百妇女(Ⅰ型)和77.98/百妇女(Ⅱ型);主诉副反应的发生率开始较高,随应用时间延长而逐年降低,由开始的近50%降至第5年时的15%左右,最主要的副反应是月经异常,占终止人数的74.8%,月经副反应发生率和因月经异常的停用率Ⅰ型埋植剂明显高于Ⅱ型.结论:两种国产皮下埋植避孕剂均是高效、长效、可接受性较好的新型避孕药.

2002 Vol. 10 (5): 282- [摘要]( 281 HTML (1 KBPDF (0 KB)  ( 156 )

286 通知

2002 Vol. 10 (5): 286- [摘要]( 259 HTML (1 KBPDF (0 KB)  ( 11 )

庄亚玲;黄丽丽;黄荷凤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对蜕膜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米非司酮加米索组、米非司酮组、对照组各15例蜕膜中EGF水平.结果:3组蜕膜中EGF水平分别为11.055±12.893ng/mg蛋白质,9.528±8.102ng/mg蛋白质,12.667±8.598ng/mg蛋白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蜕膜中EGF水平无影响.

2002 Vol. 10 (5): 287- [摘要]( 264 HTML (1 KBPDF (0 KB)  ( 146 )

李侠;王洪;王健;曹兴銮;马艳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配合催产素用于防治妊高征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1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妊高征产妇160例(轻度43例,中度48例,重度69例),孕37~42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米索前列醇配合催产素和单用催产素,防治妊高征产后出血.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出血量(经阴分娩或剖宫产)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稍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两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配合催产素防治妊高征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方便,有推广价值.

2002 Vol. 10 (5): 288- [摘要]( 261 HTML (1 KBPDF (0 KB)  ( 151 )

隋丽英;高永进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率约10%,孕妇携带率约6.47%[1],宫内感染率达10%~44%,提示宫内感染在母婴传播中占重要地位[2],如何控制HBV宫内感染是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院于1999年2月~2001年10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多次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观察新生儿血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和HBsAg情况,探讨孕妇肌肉注射HBIG对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

2002 Vol. 10 (5): 290- [摘要]( 207 HTML (1 KBPDF (0 KB)  ( 191 )

游石琼;游嘉陵;席卫平

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BALP)在小儿脑性瘫痪(CP)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6例CP患儿及同期佝偻病患儿血BALP值,对于BALP≥240 U/L CP患儿及BALP≥250 U/L佝偻病患儿,一次性给予Vit D330万U及钙剂治疗,6周后复查BALP,比较两者BALP下降值.结果:CP及佝偻病患儿BALP值分别集中在210~260U/L,270~300U/L(P<0.001),年龄≤1岁和残疾程度重的CP患儿BALP值增高明显(P<0.05,P<0.001),治疗后CP及佝偻病患儿BALP平均下降值分别为39.80U/L及18.72U/L(t=4.06,P<0.001).结论:CP患儿存在骨钙化障碍,年龄越小,残疾程度越重者,BALP升高越明显.

2002 Vol. 10 (5): 291- [摘要]( 277 HTML (1 KBPDF (0 KB)  ( 160 )

陆原;陈达灿;李鸣九;禤国维

目的:探讨中药尿路清对几种常见泌尿生殖道病原体的抑制作用,为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中药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液体试管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尿路清对某些病原体的体外抑制效应.结果:尿路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0,0.05,0.20,0.20,0.20,0.20,0.20,0.10(g/ml);尿路清对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MIC分别为3.91g/L和7.81g/L.结论:中医药在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

2002 Vol. 10 (5): 293- [摘要]( 272 HTML (1 KBPDF (0 KB)  ( 156 )

相美平

近年来剖宫率的不断升高已经引起国内外产科学界的密切关注,本文对我院自1991年1月~2001年12月间剖宫分娩及适应证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2002 Vol. 10 (5): 295- [摘要]( 212 HTML (1 KBPDF (0 KB)  ( 170 )

裴瑞林

宫颈成熟度是引产成败和阴道分娩的先决条件.自2000年8月~2001年5月,采用中水囊促宫颈成熟引产80例,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2 Vol. 10 (5): 297- [摘要]( 264 HTML (1 KBPDF (0 KB)  ( 151 )

陈淑端

人工流产术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人工流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时胎盘粘连发生率有增加趋势,现对我院1997年1月~2000年12月136例胎盘粘连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2002 Vol. 10 (5): 298- [摘要]( 237 HTML (1 KBPDF (0 KB)  ( 140 )

刘静;于玲;鲁华;叶琳;王济清;董云玲

我所从1995年4月至2001年3月,在输卵管吻合术中,对位置靠近子宫角部,管腔较细的病例,使用尼龙支架共29例36侧,效果满意,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2002 Vol. 10 (5): 299- [摘要]( 197 HTML (1 KBPDF (0 KB)  ( 157 )

涂冬莉;陈义娣

输卵管结扎术是我国开展最广泛的绝育术.受术者因炎症或手术(包括人工流和剖宫产)等原因致炎症粘连或子宫形态异常,导致输卵管有一条甚至两条无法结扎,手术不能圆满完成,达不到绝育目的.我站1997年7月~2001年4月在输卵管结扎术3 086例中,遇无法结扎60例,现将无法结扎的原因进行分析.

2002 Vol. 10 (5): 300- [摘要]( 193 HTML (1 KBPDF (0 KB)  ( 148 )

马艳秋;杨少琴;田清玉

我院于1999年10月~2000年10月,对门诊早孕妇女自愿行人工流产者,术中采用利多卡因、地卡因、阿托品联合用于宫颈局麻,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2 Vol. 10 (5): 301- [摘要]( 162 HTML (1 KBPDF (0 KB)  ( 169 )

王炳玉;靳艳萍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常见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病主要是物理疗法,常用的有电灼、激光、冷冻、微波、波姆光等.但这些物理疗法存在着一些病例在脱痂期出血的现象,给患者带来恐慌,如不及时处理还将影响疗效.我所门诊于1999年4月~2001年12月,采用云南白药外敷的方法,治疗47例宫颈糜烂物理疗法后脱痂期出血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2 Vol. 10 (5): 302- [摘要]( 231 HTML (1 KBPDF (0 KB)  ( 156 )

申芳云;许建营

为避免输卵管间质部、宫角和残角子宫妊娠误诊,我们对7例罕见的异位妊娠进行了分析,其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4例,子宫角妊娠1例,残角子宫妊娠2例.三种特殊异位妊娠均发生于子宫角部及子宫一例,早期同正常妊娠.随着妊娠月份增加,可出现阴道出血、腹疼、休克等宫外孕一般临床表现,急腹痛出现的时间对三者鉴别意义重大.多次流产失败是本病早期常见的临床现象,B超对未破裂者的诊断有决定意义.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2002 Vol. 10 (5): 303- [摘要]( 243 HTML (1 KBPDF (0 KB)  ( 156 )

张旺辉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不易治疗,且易复发,并可诱发神经炎、肌炎、阳萎、早泄、不育等.笔者自1999年12月~2001年6月用自拟中药野菊花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3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2 Vol. 10 (5): 304- [摘要]( 191 HTML (1 KBPDF (0 KB)  ( 166 )

刘利萍;姚子玉;刘国元

女性盆腔炎是指盆腔生殖器官(子宫体部、输卵管、卵巢)及盆腔腹膜与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按照发病过程,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盆腔炎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慢性盆腔炎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笔者从1988~1998年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2 Vol. 10 (5): 305- [摘要]( 227 HTML (1 KBPDF (0 KB)  ( 145 )

肖和欣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除了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外,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占有一定比例,采用一管五项一次检查方法,可确诊霉菌性、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本站应用此法对1 69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2002 Vol. 10 (5): 306- [摘要]( 268 HTML (1 KBPDF (0 KB)  ( 154 )

楚雅玲;岳林;王丽芬;项雪莹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指由淋球菌以外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解脲支原体(UU)是NGU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1].UU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培养法、细胞学检查、直接荧光抗体检查、酶免疫法、分子生物学方法、血清学检查等.快速、简便、价廉、特异性好是临床检验的基本要求,自2000年6月~12月对10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UU,同时做UU培养对照.现报告如下.

2002 Vol. 10 (5): 306- [摘要]( 172 HTML (1 KBPDF (0 KB)  ( 159 )

段冀俊;张秀珍

针灸疗法使用工具简单,只凭几根针和少量艾绒,就可临床应用.携带及治疗方便,费用低廉,治疗应用证多,效果显著,深受欢迎.本文仅举数例说明.

2002 Vol. 10 (5): 307- [摘要]( 222 HTML (1 KBPDF (0 KB)  ( 152 )

苏萍;高玲燕

三维超声是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处理功能发展起来的新型超声诊断仪器.在产前诊断中,三维超声为胎儿畸形诊断提供了新手段.三维超声中的表面成像技术,对胎儿面部结构的处理更直观、更准确,可提供丰富的胎儿面部的诊断信息,在胎儿的产前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2 Vol. 10 (5): 308- [摘要]( 253 HTML (1 KBPDF (0 KB)  ( 159 )

姜慧

米非司酮系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索前列醇具有很强的子宫收缩作用,两者配伍终止早期妊娠在我国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我中心计划生育门诊2001年1月~2002年1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238例,发现用药效果与妊娠时限有确切相关性,简要分析如下.

2002 Vol. 10 (5): 309- [摘要]( 243 HTML (1 KBPDF (0 KB)  ( 153 )

修惠;孔亚玲;吕波

我院自1999年1月到2002年1月应用吉妮宫内节育器(IUD)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2002 Vol. 10 (5): 309- [摘要]( 176 HTML (1 KBPDF (0 KB)  ( 150 )

王秀梅;张秀荣;赵红霞

吉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无支架IUD,我院于2001年试用于临床,并对150例放置者进行观察、随访,现报告如下.

2002 Vol. 10 (5): 310- [摘要]( 246 HTML (1 KBPDF (0 KB)  ( 163 )

孙凤蓉

资料:患者,女,36岁,G3P1,因停经38+6周,破水34h于1999年9月3日20点40分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8年12月5日,预产期1999年9月12日.孕期未行产前检查,34h前突感阴道有尿液样液体流出,继之出现下腹阵发性胀痛且不断加重,因在家不能顺利分娩转入我院.

2002 Vol. 10 (5): 311- [摘要]( 225 HTML (1 KBPDF (0 KB)  ( 144 )

段冀俊

资料:李某,女,28岁,G2P1.1996年4月25日来本站体检合格后,决定做皮下埋植术.取左上臂内侧中部,常规消毒后,局部麻醉,将埋植剂呈扇形排列放入皮下,创可贴封闭后,嘱其注意事项,回家休息.

2002 Vol. 10 (5): 311- [摘要]( 182 HTML (1 KBPDF (0 KB)  ( 153 )

唐文豪;谷翊群;陈振文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医学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采用的节育方法主要用于女性,如宫内节育器(IUD)、左炔诺酮皮下埋植剂、口服避孕药、长效注射避孕针等,而男性节育方法的研究进展相对较慢,应用于实际的节育方法仅有避孕套、输精管结扎术和性交中断(体外排精)法.因此需要开发出安全、有效、可逆性的男性节育方法,为男性提供多选的避孕技术和产品.可喜的是,由于多学科的参与,男性节育方法在近20年中有了长足进步.本文将对输精管结扎术和输精管内节育器、避孕套、避孕药等男性节育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02 Vol. 10 (5): 312- [摘要]( 214 HTML (1 KBPDF (0 KB)  ( 165 )

张志红;张维嘉

青少年的健康问题自世界人口发展大会提出以来已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2 Vol. 10 (5): 316- [摘要]( 243 HTML (1 KBPDF (0 KB)  ( 155 )

程利南

一、什么是紧急避孕?紧急避孕是在无避孕或觉察到避孕失败的性交后几小时或几天内采用的、防止非意愿妊娠的一些短效补救措施.

2002 Vol. 10 (5): 318- [摘要]( 241 HTML (1 KBPDF (0 KB)  ( 151 )

2002 Vol. 10 (5): 320- [摘要]( 187 HTML (1 KBPDF (0 KB)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