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6年 14卷 7期

刊出日期 2006-07-21

论文
张维庆

一、科学把握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知识不断创新,科技迅猛发展,正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基础和带动作用,成为国家兴衰的决定因素,成为决胜未来的战略选择.

2006 Vol. 14 (7): 388- [摘要]( 44 HTML (1 KBPDF (0 KB)  ( 149 )

江帆

一、过去十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过去十年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取得新成就,开辟新境界的十年,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更加满意的十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谱写了永载史册的光辉篇章.

2006 Vol. 14 (7): 391- [摘要]( 47 HTML (1 KBPDF (0 KB)  ( 149 )

顾彩云

近年来,天津市人口计生委大力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能力建设,18个区县服务站已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材质、统一风格、统一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改扩建工程,于2003年全部投入使用;2005年,51个乡镇服务站基本完成改扩建;市级生殖健康服务中心也完成了初步规划和选址.与此同时,狠抓规范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整体能力得到提升.为深入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搭建了平台,为推动综合改革,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6 Vol. 14 (7): 396- [摘要]( 39 HTML (1 KBPDF (0 KB)  ( 150 )

孟庆莲;李斌斌

技术服务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我省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婚育观念的改变、计划生育"一法三规"及其配套文件的颁布实施,新的形势和任务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种形势下,通过对"十五"期间全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发展思路显得尤为必要.

2006 Vol. 14 (7): 398- [摘要]( 43 HTML (1 KBPDF (0 KB)  ( 153 )

曲开欣;贾祖卫;王立波

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在从事医疗服务过程中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传染病管理问题.本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对在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的落实情况和传染病管理、防治的一些思考与建议报告如下.

2006 Vol. 14 (7): 400- [摘要]( 28 HTML (1 KBPDF (0 KB)  ( 138 )

徐安远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临床用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更合理地用药是广大医药工作者共同探索的问题,现将我站随机抽查的3 200张门诊处方用药情况报告如下.

2006 Vol. 14 (7): 401- [摘要]( 26 HTML (1 KBPDF (0 KB)  ( 129 )

叶汉风;丁明

据统计,全球约有8%~12%的夫妇在其生育期内面临不育的问题,在某些地区高达1/3[1],发展中国家有限的医疗保健资源难以满足人群对不育服务的需求.为此,在一些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经验,基于此,国际社会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依托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开展不育症防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模式.

2006 Vol. 14 (7): 403- [摘要]( 21 HTML (1 KBPDF (0 KB)  ( 141 )

袁彦玲;叶汉风;龙雁;张丽华;宋向菁;王世珍;陈树红;江永红;朱东云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妇女对生殖道感染干预服务的利用现状,并对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干预服务利用的建议.方法:采用定量、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云南省弥勒、陇川两个试点县2 167名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县、乡、村三级生殖健康服务机构的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和社区群众进行了小组访谈及个人访谈.结果:干预前后妇女的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从53.5%下降为46.1%,多数妇女对医生的态度、保密性、服务的方便性、就诊时间等方面较为满意,但超过50%认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尤其是充分和满意的咨询服务.结论:农村妇女对生殖道感染防治服务的需求尚未满足,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干预服务的利用受到需求和服务质量的影响.

2006 Vol. 14 (7): 407- [摘要]( 45 HTML (1 KBPDF (0 KB)  ( 126 )

谭晓冬;彭左旗;黄俊;王梅

目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方案.方法:运用成本效果分析,计算两联筛查和三联筛查不同检出率与假阳性率下每检出1例唐氏综合征的费用,并进行比较,费用最低方案为优选方案.结果:在以医院为中心筛查情况下,在37.39%的产前诊断率时,酶联免疫法两联筛查每检出1例唐氏综合征费用在336156~845 274元;时间分辨法两联筛查每检出1例唐氏综合征费用在600 727~1 756 865元;化学发光法三联筛查每检出1例唐氏综合征费用在743 756元~2 404 572元.结论:酶联免疫法两联筛查最佳方案为方案E(检出率84.62%,假阳性率9.32%),每检出1例唐氏综合征费用最低(336 156元);时间分辨法两联筛查最佳方案为方案H(检出率77.78%,假阳性率21.46%),每检出1例唐氏综合征费用最低(600 727元);化学发光法三联筛查最佳方案为方案H(检出率90.91%,假阳性率6.14%),每检出1例唐氏综合征费用最低(743 756元).

2006 Vol. 14 (7): 410- [摘要]( 44 HTML (1 KBPDF (0 KB)  ( 133 )

王磊光;郭成浩;邱毅;刘静;于玲;李欣迎;杨燕;樊云井;王传栋

目的:观察镍钛记忆合金硅橡胶避孕栓的毒性反应、组织学改变.方法:镍钛记忆合金和硅橡胶制成输卵管避孕栓.18只山羊在常规消毒下提出右侧子宫及输卵管,在近宫角2cm处切开1.5cm纵切口,行右侧输卵管栓堵,将输卵管栓放入输卵管,左侧为自身对照.术后1周、2周、1、3、6、12个月各随访1次,每次有3只山羊将双侧输卵管及实验侧的输卵管栓子同时取出送病理,观察毒性反应及组织学变化.结果:山羊放置输卵管栓子术后1周、2周、1、3、6、12个月肉眼观察均无异常.组织学检查,术后1周输卵管内见有少量炎性细胞渗出、管腔变窄、但管壁无明显变化,也无周围组织粘连.术后半月~6个月,黏膜正常,黏膜下肌层无增生及萎缩,无炎性细胞浸润,浆膜无明显病理异常.术后12个月,输卵管内膜腺体和纤维细胞轻度增生,但浆膜无明显改变.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硅橡胶可复性输卵管栓放置后组织相容性好,无明显组织学改变及毒副反应.

2006 Vol. 14 (7): 413- [摘要]( 47 HTML (1 KBPDF (0 KB)  ( 129 )

郭淑华

目的:探讨人工隐睾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的时间依赖性.方法:建立小鼠单侧隐睾模型,收集隐睾手术后不同时间的小鼠隐睾材料;采用HE染色、3'末端原位标记等技术研究人工隐睾对小鼠精子发生的影响.结果:小鼠隐睾手术后第3天和第5天,生精细胞出现凋亡,第7天时大量生精细胞发生凋亡,以后凋亡信号逐渐减弱.结论:人工隐睾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凋亡具时间依赖性.

2006 Vol. 14 (7): 415- [摘要]( 42 HTML (1 KBPDF (0 KB)  ( 147 )

谢立春;钟于玲;曾序春;叶江霞;宋晓红;刘荣娇;陈泽强;史闯;陈雄;黄惠贤;麦慧玲

目的:对深圳市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况及需求进行调查,以探讨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最佳实践模式.方法:采用等比例分层抽样方法抽样,调查对象为15~49岁的非本市户籍已婚妇女.结果:流动已婚妇女93.79%已落实各类节育措施,占已生育人数的99.41%,其中83.37%使用长效措施;72.20%的对象接纳婚前性行为,50.47%有过婚前性行为,42.78%首次性行为的年龄<20岁,11.33%有多个性伴;17.77%做过人工流产术,反复流产率高达28.29%,26.33%的人有过生殖道感染患病史;91.38%的人希望获得更多的生殖健康知识,90.15%希望在业余时间由计生或妇幼保健部门提供讲座、面对面咨询服务,91.61%认为男性也应该参加生殖健康教育;对于免费避孕药具,有50.15%的人会主动领取,43.67%的人愿意自己购买避孕药具并坚持使用.结论:本市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建议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和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药具等综合管理与服务,开展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促进项目.

2006 Vol. 14 (7): 417- [摘要]( 45 HTML (1 KBPDF (0 KB)  ( 134 )

刘芳;郭素萍;苏丽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育龄妇女节育措施构成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了2000~2005年,河北省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措施构成情况统计报表.结果:2000~2005年,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的构成比从49.64%、7.30%下降到42.77%、6.17%,并呈逐年递减趋势;宫内节育器、避孕套和皮下埋植剂使用构成比从36.70%、4.165%和0.075%上升到43.02%、6.408%和0.111%,呈逐年递增趋势;采用外用药及其他避孕方法的构成比与年度无明显关系.2005年,宫内节育器和输卵管结扎术仍为农村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在不同年龄组育龄妇女中,34岁以下年龄段的妇女采用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措施的构成比最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构成比逐渐降低而输卵管结扎和输精管结扎的构成比逐渐增高;采用避孕套或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构成比在20~29岁年龄段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皮下埋植剂、外用药、口服避孕药、针剂等其它避孕措施的构成比与育龄妇女的年龄无明显关系.结论:在农村避孕节育措施构成正在发生改变,不可逆性长效避孕措施使用逐年减少,可复性避孕措施的使用逐年增加,避孕方法正向多样化发展.

2006 Vol. 14 (7): 420- [摘要]( 41 HTML (1 KBPDF (0 KB)  ( 143 )

黄俊;吕阳;王俊明;董兆文

目的:了解我国宫颈癌高发地区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研究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 000名宫颈癌高发地区已婚妇女,进行宫颈液基细胞标本采集及细胞学诊断、阴道镜检查并取活体组织做组织病理学诊断.病理学检查发现散在或成群出现的凹空细胞即诊断为HPV感染,所有检查均双盲进行.结果:1000例组织活检标本中发现宫颈鳞状上皮癌(SCC)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I)111例,正常867例.HPV感染603例,总阳性率60.30%(603/1 000).SCC和CINⅢ病例中HPV阳性率为100%(6/6).SCC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病例中HPV阳性率为81.95%(109/133),正常者HPV阳性率为56.98%(494/867),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29.02,P<0.001).结论:该地区妇女HPV感染率明显增高并且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病例中全部感染HPV,证明HPV感染是该地区宫颈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2006 Vol. 14 (7): 422- [摘要]( 41 HTML (1 KBPDF (0 KB)  ( 218 )

韩玉芬;敬文娜;张巧平;王小娟

目的:探讨辅助药物提高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率.方法:将自然周期无成熟卵泡的不孕症患者240个CC+HMG促排卵周期随机分成A、B、C、D4组,A组不加用辅助药物,B、C、D分别加用补佳乐、倍美力、万艾可辅助治疗.观察子宫内膜、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周期妊娠率.结果:B、C两组子宫内膜情况明显改善,妊娠率较A组增高;D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明显下降,妊娠率也较A组增高.结论:CC+HMG促排卵的周期中,辅助应用补佳乐、倍美力或万艾可,可以改善子宫内膜状态或子宫血流,提高妊娠率.

2006 Vol. 14 (7): 424- [摘要]( 46 HTML (1 KBPDF (0 KB)  ( 127 )

余慧敏;凌晟荣;艾彪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者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出情况及体外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06例女性生殖道感染者宫颈分泌物标本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①支原体阳性236例,感染率为58.13%,其中UU、MH、UU+MH阳性率分别占83.05%、5.93%、11.02%;②UU、MH、UU+MH对12种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16.11%、33.93%、55.13%.UU阳性者中有23.98%耐4种以上抗生素,而MH及UU+MH感染者中分别有71.43%、96.15%的病例耐4种以上抗生素.结论:①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MH次之,单纯MH感染较少;②单纯UU感染耐药率相对较低,而MH、UU+MH感染耐药率较高,且多重耐药率高.③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用药,而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宜尽量避免使用.

2006 Vol. 14 (7): 426- [摘要]( 38 HTML (1 KBPDF (0 KB)  ( 135 )

娄若康;姜玉娟;王宁;李玉珍;刘源洁

目的:总结分析异丙酚配伍芬太尼、氯胺酮配伍安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78例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分为A组238例,静脉推注异丙酚2.0~2.5mg/kg、芬太尼0.05mg,其中132例推注异丙酚速度为30~40mg/min,106例为50~60mg/min;B组140例,静脉推注安定5mg后再推注稀释后的氯胺酮0.3~0.5mg/kg.观察记录两组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宫颈松弛和呼吸抑制情况.结果:A组术中无痛率为93.70%,B组为90.7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B两组宫颈扩张无阻力分别占86.97%、86.43%,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术后苏醒时间B组长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A组中,异丙酚推注速度为50~60mg/min的106例中发现呼吸暂停5例,而速度为30~40mg/min的132例无一例发生呼吸暂停.结论: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和氯胺酮配伍安定静脉注射用于无痛流产术效果满意,前者减慢异丙酚的推注速度(30~40mg/min)可以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而后者术后苏醒时间长.

2006 Vol. 14 (7): 428- [摘要]( 40 HTML (1 KBPDF (0 KB)  ( 142 )

刘琼珊;黄以兰;车敏;郑云忠;林敏

目的:观察和分析IdentifilerTM系统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在亲子鉴定中的突变现象.方法:用IdentifilerTM试剂盒检测681例亲子鉴定案例,对其中1个STR位点不符合遗传规律者,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显色方法,增加其他STR位点检测.结果:在认定亲子关系的589例中,观察到16例1个STR位点发生突变.突变的位点包括D8S1179、D21S11、CSF1PO、D2S1338、D19S433、VWA、D18S51和FGA,其中以D21S11、FGA位点突变率最高(0.25%);突变的等位基因来自父亲10次,来自母亲5次,无法确定1次.结论:STR位点突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采用IdentifilerTM系统进行亲子鉴定,遇到1~2个STR位点不符合遗传规律时,有必要增加突变率低、稳定性好的STR位点进行复核.

2006 Vol. 14 (7): 430- [摘要]( 41 HTML (1 KBPDF (0 KB)  ( 142 )

李学;文任乾;罗建军;陈新;王奇玲;唐立新;黄江涛;王志远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早泄(PE)和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病情况,并分析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轻重与PE、ED轻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表(NIH-CPSI)、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5评分表(CIPE-5)、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评分表(ⅡEF-5)作为评定标准,采用和患者面对面交谈、询问方式,分别记录1 0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NIH-CPSI评分、CIPE-5评分以及ⅡEF-5评分.结果:1 000例中PE发生率为40.2%,ED发生率为15.8%.患者各年龄组PE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ED患病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轻重和PE、ED轻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PE和ED的发生率较高,且ED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但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轻重与PE和ED的轻重程度则无明显的相关性.

2006 Vol. 14 (7): 432- [摘要]( 41 HTML (1 KBPDF (0 KB)  ( 140 )

高美荣

按照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笔者筛选了一组中药精制成乳结消蜜丸,对乳腺增生性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6 Vol. 14 (7): 434- [摘要]( 38 HTML (1 KBPDF (0 KB)  ( 4 )

文玉娟

前庭大腺囊肿和阴道壁囊肿是常见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之一,1995~2005年本站对前庭大腺囊肿和阴道壁囊肿行碘酒注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6 Vol. 14 (7): 435- [摘要]( 26 HTML (1 KBPDF (0 KB)  ( 139 )

郑天贵;张玉兰

1976年,李顺强在经皮输精管注射粘堵法绝育术的基础上,发明了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从此,直视钳穿法作为国内常规输精管结扎术式之一被普遍推广,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直视切开法行输精管结扎术,该术式简单,并发症少,现收集较为完整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2006 Vol. 14 (7): 436- [摘要]( 33 HTML (1 KBPDF (0 KB)  ( 149 )

刘红华;廖希

本站对65例置器困难者于术前5min予利多卡因于宫颈旁注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3年2月~2006年2月,本站接收置器困难妇女共65例.其中县市级医院置器失败6例,乡、镇卫生院或计划生育服务站置器失败36例,本院检查发现可能置器困难23例.65例年龄22~39岁,孕次1~5次,产次均为1次.其中2次以上人工流产术后27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23例,哺乳期19例.65例置器困难情况见表1.

2006 Vol. 14 (7): 437- [摘要]( 34 HTML (1 KBPDF (0 KB)  ( 156 )

黄伟礼;梁晓燕;王小玲

吉妮宫内节育器(GyneFix IUD)是一种设计独特的固定式含铜IUD.其主要由六个进口的高纯度的铜套组成,每个铜套长5mm,直径2.5mm,含铜总面积为330mm2.由于无支架,铜套的外壁和内壁均暴露在宫腔注液中,因而其含铜表面积大,以期达到更高的避孕效果.既往研究报道含铜IUD靠近宫颈部分比宫底部分的铜溶蚀快,由于GyneFixIUD铜套的完整关系到含铜面积,从而影响到IUD的避孕效果.目前,临床报道主要是3年以内的避孕效果,本文对使用GyneFix IUD5年以上的人群进行追踪观察,了解铜套溶蚀情况.

2006 Vol. 14 (7): 438- [摘要]( 31 HTML (1 KBPDF (0 KB)  ( 150 )

王健

目前,包皮过长者对包皮手术的质量和美观要求越来越高,治疗包皮过长的方法有许多种,2002年10月~2005年12月,本院采用包皮"整形术"治疗包皮过长162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2006 Vol. 14 (7): 438- [摘要]( 37 HTML (1 KBPDF (0 KB)  ( 130 )

董悦芝

多胎妊娠,尤其是3胎以上妊娠常伴随孕期并发症及较高的围产儿死亡率.为改善多胎妊娠的预后和结局,目前常用的方法是行选择性减胎术,妊娠早期多胎妊娠减胎术国内外早有报道[1,2],而妊娠中期的选择性减胎术,国内仅有少数报道[3,4].现在普遍认为妊娠7~12周经腹或阴道进行减胎是安全、有效的[5],对妊娠早期漏诊的多胎妊娠及妊娠中期才发现的多胎妊娠中的一胎异常者,于妊娠中期经腹行选择性减胎术,可明显延长孕周、减少流产和早产、减少多胎妊娠的并发症、避免缺陷儿出生,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本中心自1999年12月~2005年6月,对7例妊娠中期的孕妇进行选择性减胎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006 Vol. 14 (7): 439- [摘要]( 43 HTML (1 KBPDF (0 KB)  ( 158 )

贺陶莎;陈功;庞丽华;郑晓瑛

目前,职业危险暴露所导致的危害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有研究证实,在职业活动中接触某些有害因素可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该损害又会通过遗传或影响胚胎发育等途径波及到子代,形成恶性循环[2].本文分别探究三大职业环境有害因素对出生人口质量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建议.

2006 Vol. 14 (7): 441- [摘要]( 46 HTML (1 KBPDF (0 KB)  ( 167 )

吴尚纯;邹燕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近十余年里,致力于建立和更新有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指南,形成了一个包括四部文献的技术指南系列,因其重要性而被命名为"四大基石性指南":<避孕方法选用的医学标准>(简称<医学标准>),<避孕方法使用的选择性实用建议>(简称<实用建议>),<给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决策工具>(简称<决策工具>)和<计划生育服务提供者的手册>(简称<手册>).

2006 Vol. 14 (7): 445- [摘要]( 11 HTML (1 KBPDF (0 KB)  ( 3 )

董琳

计划生育科技论文写作,实际上是对作者本人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或实践经验进行数据材料的总结.因此,广泛收集资料,并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成为具有可信性的证据,是撰写科技论文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有了丰富的资料,才能议而不空、论而不凡,写出立论严谨、旨意高远的文章.

2006 Vol. 14 (7): 447- [摘要]( 19 HTML (1 KBPDF (0 KB)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