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维庆
<决定>明确提出了新阶段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五项战略任务,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
2007 Vol. 15 (7): 388- [摘要](
2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
王博识;冉桂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新要求,赋予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新的使命.
2007 Vol. 15 (7): 390- [摘要](
29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
罗铭忠;姚伶伶
2007年6月4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山西省健苗(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接种风疹疫苗项目启动会.国家生产力学会秘书长、国资委监事会主席翟立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红十字会会长、省生产力学会会长王昕,省政府副省长胡苏平,国家人口计生委科技司司长张世琨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7 Vol. 15 (7): 392- [摘要](
146
)
HTML
(1 KB)
PDF
(0 KB)
(
151
)
-
孙长田
2004年11月,在<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的意见>(国人口发[2004]88号)中,首次提出了"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信息化建设"的任务.
2007 Vol. 15 (7): 393- [摘要](
24
)
HTML
(1 KB)
PDF
(0 KB)
(
119
)
-
胡珏
"十五"以来,安徽省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遵循"计划生育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指导方针,按照"依法管理、规范服务、有序发展"的基本原则,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作为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的重点工作来抓,基本实现了服务体系网络化、机构管理规范化、技术服务人性化、人员配置专业化.
2007 Vol. 15 (7): 394-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0 KB)
(
133
)
-
董琳;郭述金;张璐;王利利
目的:了解<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引文引用规律,研究该刊情报吸收能力、情报源状况以及核心期刊分布,探讨我国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对文献的需求特征,为科技工作者查阅文献提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方法对1992~2006年该刊发表的学术性论文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表的2998篇文章中,有引文的论文2197篇,平均引文率73.28%,篇均引文数6.45条;主要引文语种为中文(61.02%),引文类型为期刊(74.03%),引文普赖斯指数为43.21%,自引率为7.44%.被引频次前10位的期刊文献引用量占引用期刊文献总量的54.85%,<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被引频次位居第一.结论:该刊作者文献利用能力偏低,获取信息的可及性不高,应加强提高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对国内外信息交流和利用能力,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媒体和核心期刊使科技成果及时得到有效传播和推广.同时要加强编辑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权威性和影响力.
2007 Vol. 15 (7): 396- [摘要](
45
)
HTML
(1 KB)
PDF
(0 KB)
(
128
)
-
谭晓东;王梅;彭左旗;马旭
目的:找出影响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方法:运用决策分析(Treeage)软件,在两联筛查和三联筛查不同检出率与假阳性率成本效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方案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病率在0.5‰~2‰时,对两联筛查与三联筛查最佳方案的选择均没有影响;实验室筛查费用对酶联免疫法两联筛查、化学发光法三联筛查最佳方案的选择也无影响,但时间分辨法两联筛查的实验室费用在90~150 元时,影响最佳方案的选择;产前诊断率在20%~100%时,对酶联免疫法两联筛查和化学发光法三联筛查最佳方案的选择并无影响;但对时间分辨法的最佳方案选择有一定影响.结论:降低筛查的实验室费用和提高产前诊断率,是增加产前筛查效益的主要手段.
2007 Vol. 15 (7): 400- [摘要](
27
)
HTML
(1 KB)
PDF
(0 KB)
(
142
)
-
王梅;马旭;谭晓冬
目的:探讨技术经济方法在卫生技术经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以唐氏综合征两种筛查方案的实际数据为案例,应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卫生技术经济评价分析.结果:在卫生技术评价中,结合具体数据的技术特征,应用微观经济学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以及总收益和总成本函数曲线进行必要的拟合,可给出相对精确的最大效率和最大效益的判断.现行卫生技术经济评价中的增量分析存在一定的误区.结论:在技术自身灵敏度变化或诊疗技术组合要素变化的条件下,当其技术效率呈边际递减规律时,增量成本效果比的计算应采用正统方式,且其值的判别,并非愈小愈好.
2007 Vol. 15 (7): 403- [摘要](
37
)
HTML
(1 KB)
PDF
(0 KB)
(
144
)
-
张先平;王乾兴;才秀莲;刘连
目的:研究氯化锰对SD大鼠睾丸抗氧化能力和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染锰组给予MnCl2·4H2O(15mg/kg、30mg/kg)4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给药途径均为腹腔注射,每天1次,每周5天.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化学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生精细胞凋亡指数染锰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染锰剂量的增加而升高(P<0.01);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染锰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锰诱导的抗氧化能力下降可能是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7 Vol. 15 (7): 408- [摘要](
51
)
HTML
(1 KB)
PDF
(0 KB)
(
129
)
-
米亚英;杨俊英
目的:比较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小鼠模型蜕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特征的差异,探讨TNF-α和MCP-1与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建立正常妊娠小鼠模型和自然流产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蜕膜组织TNF-α和MCP-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妊娠模型相比,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组织中TNF-α、MCP-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蜕膜组织中TNF-α、MCP-1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有关.
2007 Vol. 15 (7): 411- [摘要](
50
)
HTML
(1 KB)
PDF
(0 KB)
(
130
)
-
黄咏梅;康建中;陈瑞珠;许辰平;何庆群;程利南
目的:调查上海市城区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现状和服务需求,为完善社区计划生育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10个街道的1819名产后1~2 年妇女进行匿名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以户籍人口为主(78.4%).对象产后月经和性生活的平均恢复时间为4.94个月和5.04个月,产后采用避孕措施的平均时间为5.68个月.91.5%妇女产后已经采用避孕措施,前3位方法为:避孕套(78.4%)、安全期(13.1%)、体外排精(10.9%)和宫内节育器(10.9%).既往有人工流产史者占23.89%,产后意外妊娠总发生率为7.86%,其中本市户籍与外来产妇产后意外妊娠发生率分别为7.41%和12.79%,外来产妇产后意外妊娠发生率显著高于本市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2.9%的对象认为产后避孕宣教有必要,认为合适的产后避孕宣教应在产后访视和产后体检时,有33.3%的对象认为婴儿体检或免疫接种时可安排产后避孕宣教;希望获得的产后避孕宣教方式仍以宣传资料为主(87.2%).结论:产后是及早落实避孕措施的关键时期,城区产后计划生育工作要针对产后妇女的特点和需求开展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和宣教,以提高广大生育后期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2007 Vol. 15 (7): 414- [摘要](
42
)
HTML
(1 KB)
PDF
(0 KB)
(
134
)
-
黄西戎;武俊青;李文英;陶林;崔亚男;马莉;唐伟瑶
目的:了解深圳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咨询需求,为进一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深圳地区选取研究对象998名,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收集数据.结果:对避孕方法名称知晓率最低的是皮下埋植(42.83%),最高的是避孕套(91.98%);缺点知晓率最高的是紧急避孕(59.88%),最低的是避孕针剂(46.56%).咨询服务满意度满意率较高,为97.49%.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还需要提高,对计划生育咨询内容范围还需要扩大.结论:在今后的计划生育服务中,应加强计划生育咨询的深度和广度,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性和生殖健康的知识.
2007 Vol. 15 (7): 417- [摘要](
38
)
HTML
(1 KB)
PDF
(0 KB)
(
134
)
-
薄立伟;王祖龙;曹恒海;杨永俊
目的:通过观察国产NPT(NX-Ⅲ型男性功能动态诊断仪)与美国NEVA对ED患者的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评价男性性功能监测仪结果提供更为准确的判断依据.方法:对236例ED患者进行随机平行单盲分组监测,每组118例.结果:NEVA监测组2例因阴茎短小,3例因包茎未采用NEVA监测,而改用NX-Ⅲ型男性功能动态诊断仪监测;NX-Ⅲ型监测组全部完成.结论:两种测定仪对ED患者的监测都有一定临床价值,因测定原理不同各有优缺点,国产NPT似乎更适合亚洲人.
2007 Vol. 15 (7): 420- [摘要](
30
)
HTML
(1 KB)
PDF
(0 KB)
(
126
)
-
刘隆华;罗先望;王若平;刘金莲;彭煜;李红;宋大鹏;简念梅;刘静;赵东霞;李继英
目的:比较FR药铜300C与MLCu375两种IUD的避孕有效性、安全性和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比较性临床研究方法,分别放置两种IUD各500例,并于放置后3,6,12月门诊随访.结果:放置满12个月时,FR药铜300C与MLCu375 IUD的续用率分别为94.18/百妇女、92.58/百妇女(P>0.05);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00/百妇女、0.21/百妇女(P>0.05);脱落率分别为2.04/百妇女、2.66/百妇女(P>0.05);因症取出率分别为2.24/百妇女、3.50/百妇女(P>0.05);3、6个月随访时经量增多分别为14.6%,12.3%和21.2%、17.5%,两者差异有极显著和显著性意义(P<0.01,P<0.05);3个月随访时经期延长分别为6.0%和9.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R药铜300C IUD结构合理,避孕效果与MLCu375 IUD相似,副反应少于MLCu375 IUD.是目前比较理想的IUD.
2007 Vol. 15 (7): 423- [摘要](
40
)
HTML
(1 KB)
PDF
(0 KB)
(
133
)
-
孙彦荣;王树松;倪焕青;简秀坤;王俊婷;闫梅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不同服用方法对皮下埋植避孕术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影响.方法:120例行皮下埋植避孕术妇女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一日组在埋植日和每月月经来潮当日服米非司酮50mg,共服6次;两日组在埋植日和每月月经来潮当日、次日各服米非司酮25mg,共服6次.结果:服用米非司酮期间出血天数和滴血天数较对照组减少(P<0.01),经期延长和长期不规则出血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一日组和两日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停药后组出血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滴血天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一日组和两日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皮下埋植术后单次服用米非司酮可以改善术后子宫异常出血.
2007 Vol. 15 (7): 425- [摘要](
35
)
HTML
(1 KB)
PDF
(0 KB)
(
146
)
-
刘广兴;王格;李宏图
目的:对110例男性染色体核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男性染色体畸变与其表型效应的关系.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常规G显带分析.结果:110例男性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占23.6%;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占70.0%;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占6.4%.男性染色体异常核型中无精子症占68.2%少精症占2.7%;配偶有反复自发流产、生育死胎、畸胎占29.1%.110例男性染色体异常核型涉及除19、20号染色体外其他染色体.结论:染色体畸变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对久治不愈的不孕不育应检查染色体以排除染色体畸变的可能.
2007 Vol. 15 (7): 428- [摘要](
41
)
HTML
(1 KB)
PDF
(0 KB)
(
130
)
-
徐拥军
2007年5月30日,山东省人口计生委召开国家"引产手术基本情况调查"项目启动暨调查员培训会议,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宋新强到会并讲话,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有关人员、15个调查县所在市人口计生委科技科(处)长、调查县分管局长和县服务站技术人员,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
2007 Vol. 15 (7): 429- [摘要](
19
)
HTML
(1 KB)
PDF
(0 KB)
(
132
)
-
刘敏华
本文对部分围绝经期妇女及部分伴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及子宫内膜增生的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补充治疗(HRT)做一总结,以探讨HRT利弊,供同仁参考.
2007 Vol. 15 (7): 430- [摘要](
13
)
HTML
(1 KB)
PDF
(0 KB)
(
146
)
-
王丽萍;傅伟平;蒋琰瑛;凌云
诱导排卵是辅助生殖技术中重要的一步.选择性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可作为生育调节剂促进人和动物模型卵泡发育,且比克罗米芬(CC)具有优越性,被认为将取代CC成为第一线诱导排卵药物[1,2].
2007 Vol. 15 (7): 431- [摘要](
23
)
HTML
(1 KB)
PDF
(0 KB)
(
137
)
-
王松平;陈雨
Asherman综合征是人工流产术后妇女闭经或经量显著减少的常见原因,为了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现将本院近年来诊治的人工流产术后发生Asherman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2007 Vol. 15 (7): 432- [摘要](
19
)
HTML
(1 KB)
PDF
(0 KB)
(
139
)
-
贾建东;陈爱连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出血(简称围绝经期功血)治疗方法有刮宫、性激素治疗,甚至子宫切除.本所近几年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2007 Vol. 15 (7): 433-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0 KB)
(
123
)
-
南云泽
1998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共行剖宫产2 352例,术中发现子宫附件病变189例(8.03%),均实施了相应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2007 Vol. 15 (7): 434- [摘要](
2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4
)
-
龚娟
本院将宫腔镜联合B超用于诊治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 2001年10月~2006年10月因IUD迷失或残存就诊于本院共260例.平均年龄42(22~70)岁.
2007 Vol. 15 (7): 434-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0 KB)
(
125
)
-
龚晖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与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人员培训、药具发放"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愈来愈凸现,作用的发挥也越来越大.
2007 Vol. 15 (7): 436-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0 KB)
(
141
)
-
邓志芬;俞峻;傅彩文;洪文达
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不断深入,村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成为开展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村级服务网络建设谈一些体会.
2007 Vol. 15 (7): 437- [摘要](
12
)
HTML
(1 KB)
PDF
(0 KB)
(
128
)
-
刘玉平;刘玉茹;李树奇;吴英芬
河北省辛集市从2002年起,对全市育龄群众实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几年来,全市实施绝育术人数明显下降,采用宫内节育器、短效避孕措施的人数较前明显增长,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增多.
2007 Vol. 15 (7): 438-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0 KB)
(
146
)
-
于慧敏;王若楷
妇科良性疾病伴腹水和癌抗原125(CA125)升高在临床少见.对有大量腹水伴CA125升高,即使是无明显恶病质患者,也常诊为卵巢恶性肿瘤而行剖腹探查.
2007 Vol. 15 (7): 439-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0 KB)
(
139
)
-
陈怀跃
节育手术并发症(简称并发症),因其特殊性和敏感性,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计划生育各级部门的重视,如处理不当将给计划生育工作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也可能导致育龄妇女产生抵触情绪.
2007 Vol. 15 (7): 441- [摘要](
23
)
HTML
(1 KB)
PDF
(0 KB)
(
132
)
-
邓亦工
2007年5月28~29 日,湖北省召开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大会,全省各市、州、县人口计生委(局)领导、科技科长、服务站站长、相关单位和企业负责人共130多人参加大会.
2007 Vol. 15 (7): 442- [摘要](
23
)
HTML
(1 KB)
PDF
(0 KB)
(
127
)
-
雷贞武
女性输卵管绝育术有效、安全、简单,是全世界已完成生育计划妇女广泛采用的避孕方法之一,在美国每年大约有50万~60万妇女接受该手术,估计在2000年全世界输卵管绝育妇女达4亿.
2007 Vol. 15 (7): 443-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0 KB)
(
144
)
-
童琦
2007年4月18~21 日,重庆市人口计生研究院举办了重庆市人口计生"惠民计划"生殖健康检查与干预服务师资培训.来自全市区县生殖健康中心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
2007 Vol. 15 (7): 446- [摘要](
24
)
HTML
(1 KB)
PDF
(0 KB)
(
155
)
-
韩字研
口服避孕药(OC)自上个世纪60年代用于临床以来,经过大规模的研究,已日趋理想,除避孕以外,尚有许多治疗妇科疾病的作用.
2007 Vol. 15 (7): 447-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0 KB)
(
138
)
-
张地恩
为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2007年4月6~11 日,四川省人口计生委举办"出生缺陷干预师资培训班",各市(州)人口计生委科技和宣教科长、市(州)计划生育指导所所长、2007年27个省、市(州)出生缺陷干预试点县人口计生委分管科技主任、科技股长、服务站站长和市、县服务站(所)技术人员共90余人参加了培训.
2007 Vol. 15 (7): 448- [摘要](
2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