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8年 16卷 7期

刊出日期 2008-07-21

论文
李斌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聘请到人口发展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成立国家人口计生委新一届专家委员会.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两会"精神,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当前和今后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2008 Vol. 16 (7): 388- [摘要]( 36 HTML (1 KBPDF (0 KB)  ( 132 )

王博识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在实践中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思想的不断解放,并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解放思想伴随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进程.

2008 Vol. 16 (7): 392- [摘要]( 36 HTML (1 KBPDF (0 KB)  ( 139 )

刘银燕

为适应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满足广大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近几年来,广东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创新工作理念、构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新模式、增强优质服务能力,作为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切入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008 Vol. 16 (7): 395- [摘要]( 42 HTML (1 KBPDF (0 KB)  ( 124 )

葛玉桂

在2008年4月23日召开的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山东省人口计生委承担的<山东省2003年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计划>项目--"山东省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的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荣获2007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 Vol. 16 (7): 397- [摘要]( 17 HTML (1 KBPDF (0 KB)  ( 120 )

冉桂杰;龙兵

为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的提高,吉林省从2006年开始在全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

2008 Vol. 16 (7): 397- [摘要]( 20 HTML (1 KBPDF (0 KB)  ( 124 )

胡晓玲;陈德广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保障.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与任务的变化,技术服务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08 Vol. 16 (7): 398- [摘要]( 42 HTML (1 KBPDF (0 KB)  ( 124 )

毕桂蓉;贺英勤;李继峰;门晓文

吉林省人口生命科研院(以下简称科研院)始建于1964年10月,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单位.历经4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形成集科研、指导、开发和临床应用于一体的行业规范化服务示范单位.

2008 Vol. 16 (7): 400- [摘要]( 28 HTML (1 KBPDF (0 KB)  ( 130 )

张地恩;邓萱;熊鹰

地市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如何生存与发展,四川省达州市计划生育指导所对此进行了探索.近年来,该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业,面向群众,适应市场,以创新求生存、谋发展,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推进自身改革,大胆探索适应市场需要的生殖健康特色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创新发展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8 Vol. 16 (7): 403- [摘要]( 28 HTML (1 KBPDF (0 KB)  ( 122 )

景秀;陈和平;刘鸿;王有华

目的:了解重庆市三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技术资源、技术服务能力现状及开展不育服务的意愿,探索建立不孕不育三级技术服务体系的可行性.方法:采取统一的调查表,现场查看、与管理和技术人员访谈、专业技术人员填写问卷等方式,对市、县、乡技术服务机构的现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在现有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可以在不孕不育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乡镇服务站能为不育患者提供生育与不育的信息咨询、生殖健康科普宣传;区县生殖健康中心能提供初步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指导;市级机构能提供进一步的病因检查、手术治疗和辅助生育技术.结论:在计划生育系统建立不孕不育三级防治技术体系是可行的.

2008 Vol. 16 (7): 404- [摘要]( 44 HTML (1 KBPDF (0 KB)  ( 148 )

付海洋;奚廷斐

目的:通过两种避孕套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探讨适合避孕套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方法:按照GB/T16886.5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方法要求,用琼脂覆盖法和MTT比色法检测两种避孕套的细胞毒性.结果:用琼脂覆盖法检测出两种避孕套的细胞毒性均为2级;用MTT比色法检测时,在浸提液浓度为50%时,相对增值率(RGR)避孕套A为5%,避孕套B为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浸提液浓度为10%时,避孕套A的RGR为87%,避孕套B为9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浸提液浓度为20%时,避孕套A的RGR为42%,避孕套B为7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于MTT比色法具有定量评价的优点,更适合避孕套的细胞毒性检测.

2008 Vol. 16 (7): 408- [摘要]( 30 HTML (1 KBPDF (0 KB)  ( 146 )

张川川;蒋学华;奚廷斐

目的:评价两种含铜宫内节育器体外细胞毒性.方法:采用TCu220C和TCu380A,10%FBS-DMEM浸提后,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采取MTT(四唑盐)比色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值率(RGR),并进行毒性评价.结果:TCu220C表现出轻度的细胞毒性(1~2级),TCu380A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4级).结论:相同形状的两种含铜宫内节育器因含铜面积不同,其表现出来的细胞毒性也不同,含铜面积越大,细胞毒性越大.

2008 Vol. 16 (7): 410- [摘要]( 34 HTML (1 KBPDF (0 KB)  ( 130 )

于俊荣;张香改;黄海燕;张喜瑞;宋淑秀;高章圈;刘芳

目的:调查河北省11个市育龄夫妇平均生育年龄态势及其社会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河北省11个市对农村随访孕妇的调查资料,对农村育龄夫妇的性别、年龄、生育年龄及生育状况与文化水平、民族职业以及辖区经济状况等数据进行筛选与分析.结果:河北省一胎孕妇平均年龄为23.9±2.50岁,二胎孕妇平均年龄为31.3±3.30岁;一胎孕妇丈夫平均年龄24.85±2.48岁,二胎孕妇丈夫平均年龄32.03±3.60岁;孕妇及其丈夫生年育龄与其所在市辖区内人均经济收入水平呈明显负相关,且生育年龄在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各组间有明显差异,其中文盲、小学、大学、干部生育年龄比其他组明显上升.结论:本研究表明生育年龄与所在辖区内人均收入水平呈负相关,且生育年龄向后推迟现象在文化层次上向最高和最低学历两极分化.

2008 Vol. 16 (7): 413- [摘要]( 41 HTML (1 KBPDF (0 KB)  ( 148 )

林放;黄丽敏

目的:了解城区未婚流动女性的避孕状况.方法:采用现场问卷对不同行业的三个单位未婚流动女性的避孕知识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未婚流动女性中有近44%的不知道任何避孕措施,知道3种以上避孕方法仅21.40%;在常见避孕措施中,以避孕套和避孕药的知晓率最高,但也不到50%;紧急避孕药的知晓率仅21.86%;避孕措施的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和年龄有关.近50%青年有性经历,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与年龄有关,年龄是性行为的危险因素但首次性行为中采用避孕措施的仅25.71%.结论:未婚流动女性的避孕知识贫乏,性行为缺乏保护,易出现生殖健康问题,应加强避孕知识宣传.

2008 Vol. 16 (7): 416- [摘要]( 39 HTML (1 KBPDF (0 KB)  ( 146 )

惠爱玲;白振京;黄柞军

目的:了解影响育龄妇女避孕方法选择和避孕效果的因素,为提高妇女避孕有效率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5月在我校附院妇产科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826例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婚育情况不同,避孕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婚育情况是影响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择的主要因素;避孕知识缺乏、侥幸心理、避孕方法不当是影响育龄妇女避孕效果的主要因素.重视避孕,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是提高育龄妇女避孕有效率的重要方面.

2008 Vol. 16 (7): 419- [摘要]( 48 HTML (1 KBPDF (0 KB)  ( 136 )

邹红艳;孙波澜;邹湘丽;吴方贵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尤其特发无精和严重少精者与Y染色体微缺失的关系及缺失类型.方法:运用PCR技术对294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21例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其中16例为AZF(c+d)联合位点缺失(临床表现13例为严重少弱精、3例为无精症),1例为AZF(b+c+d)联合位点缺失(临床表现为无精症),1例为AZFb位点SY143,SY127,SY124,SY134,SY128,SY133联合缺失(临床表现为无精症).1例为AZFb SY133缺失,2例为AZFb SY127缺失(临床表现均为少弱精症).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多表现为多个位点的联合缺失,可造成生精障碍或阻滞,表现为严重少精或无精症.

2008 Vol. 16 (7): 421- [摘要]( 49 HTML (1 KBPDF (0 KB)  ( 132 )

刘敏华;万佳;顾玲玲

目的:探讨不孕症宫腔因素的发生及具体病变情况,以利不孕症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对673例不孕症患者(原发不孕329例、继发不孕344例)行官腔镜检查,发现内膜病变者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两组数据构成比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73例中249例(37.00%)发现宫腔病变,其中原发不孕149例(45.29%),继发不孕100例(29.07%).原发不孕组发生的宫腔病变前3位依次为宫内膜病变97例(63.40%),子宫发育异常28例(18.30%),输卵管开口闭锁14例(9.15%);继发不孕组发生的官腔病变前3位依次为宫内膜病变41例(39.05%),宫腔粘连28例(26.67%),输卵管开口闭锁18例(17.14%).结论:不孕症患者中宫腔病变发生率高,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官腔镜检查是诊断官腔病变的可靠方法,值得在不孕症检查中应用.

2008 Vol. 16 (7): 423- [摘要]( 33 HTML (1 KBPDF (0 KB)  ( 142 )

周立晓;尹华;韩定英;张云珍;曾颖;黄永红;严韶;蔡梅;刘小英;吴洁;吴秀云;郑洁华;欧苗苗;欧阳伟霞;江碧卿

目的:观察吉妮致美与吉妮宫内节育器(IUD)使用18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分别放置吉妮致美IUD 517例,吉妮IUD 508例,分别于置器后1、3、6、18个月进行随访,记录病史、放置IUD手术时间及术后随访情况,对数据进行生命表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①随访18个月吉妮致美和吉妮IUD的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60/100妇女年和0.61/100妇女年(P>0.05);②置器后6月内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情况吉妮致美组低于吉妮组(P<0.05),因出血终止使用的吉妮致美组(1.2/100妇女年)明显低于吉妮组(6.69/100妇女年),P<0.05;③两组均无因疼痛所致的终止.④带器妊娠的危险因素为子宫内口至子宫底外缘距离大和子宫后屈;⑤脱落的危险因素则为体力劳动和哺乳期置器者.结论:吉妮和吉妮致美IUD避孕效率高;吉妮致美IUD对减少置器后近期出血及因出血所致终止率有明显效果,为吉妮IUD系列的扩大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008 Vol. 16 (7): 425- [摘要]( 55 HTML (1 KBPDF (0 KB)  ( 154 )

吴国英;章颖;袁桂兰;吕华;冯志娟;金玲

目的:比较开腹、阴式、腹腔镜下3种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开腹组)、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26例(阴式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5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组手术时间最短(84.2±29.8min),开腹组次之(102.7 4-30.8min),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最长(129.6±39.7min),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阴式组最少(122.3±44.1ml),与开腹组、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最大直径开腹组最大(8.0±2.8cm),与腹腔镜组、阴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阴式组最短(21.0±4.8h),腹腔镜组次之(24.4±5.1h),开腹组时间最长(30.5±4.7h),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率3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开腹组时间最长(7.5±1.1d),与阴式组、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范围更广,3种术式不能完全互相替代.

2008 Vol. 16 (7): 428- [摘要]( 40 HTML (1 KBPDF (0 KB)  ( 181 )

邱隆福

资料:某女,29岁,G2P2,2005年8月27日于本所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术后无发热、腹痛,切口无红、肿、痛等异常,切口中间偏右有一0.5cm大小、高出皮肤且略有波动感的包块,经切开清洗出少许脓性分泌物,创腔宽约0.5cm,深约3cm伤口.经用抗生素及切口换药治疗,1周后,伤口明显缩小,宽约0.3cm,深约1.5cm.因未痊愈转诊于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清创缝合后,伤口愈合出站.

2008 Vol. 16 (7): 430- [摘要]( 16 HTML (1 KBPDF (0 KB)  ( 133 )

丁用枝

流产后少量宫内妊娠物残留者,由于阴道流血量少,无明显腹痛,加上惧怕手术而不到医院就诊,常伴有持续或断续阴道流血,病程较长,易导致宫内感染.残留妊娠物与宫壁粘连机化,治疗困难,最终仍需清宫治疗,且痛苦大、易感染,甚至导致医患纠纷.近年来本站对少量宫内妊娠物残留采用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8 Vol. 16 (7): 431- [摘要]( 22 HTML (1 KBPDF (0 KB)  ( 135 )

何明珊

胎盘早剥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发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威胁母儿生命.胎盘早剥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发生于妊娠中期则较少见且症状不典型.本院妊娠中期胎盘早剥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妊娠中期胎盘早剥的临床处理.

2008 Vol. 16 (7): 432- [摘要]( 21 HTML (1 KBPDF (0 KB)  ( 145 )

卜律花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浸润性疾病,近几年来广大妇女享受初级生殖保健,由于B超的广泛应用诊断技术的提高,其病症被早期发现,已成为一种妇科常见病.

2008 Vol. 16 (7): 433- [摘要]( 36 HTML (1 KBPDF (0 KB)  ( 192 )

靳炳慈

吉妮柔适(GeneFlexTMIN/S)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在吉妮(GyneFixdN)IUD基础上将固定铜套的聚丙烯手术线改进后使尾端更细更柔软的吉妮系列IUD.本所2004年1月使用以来与GyneFixIN进行比较观察,现将临床使用体会报告如下.

2008 Vol. 16 (7): 435- [摘要]( 32 HTML (1 KBPDF (0 KB)  ( 156 )

赵凯;邢均萍;马静

子宫纵隔是较常见的子宫畸形之一,常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本院妇科运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8 Vol. 16 (7): 436- [摘要]( 26 HTML (1 KBPDF (0 KB)  ( 122 )

杨彬

本站在瘢痕子宫负压吸引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诱导宫颈成熟、扩张、软化宫颈,使手术易于操作,不仅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而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8 Vol. 16 (7): 437- [摘要]( 42 HTML (1 KBPDF (0 KB)  ( 150 )

周淑芬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增高.现将本站近年来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引产并发胎盘植入2例报告如下.

2008 Vol. 16 (7): 438- [摘要]( 22 HTML (1 KBPDF (0 KB)  ( 147 )

赵良

栾川县是河南省人口计生委2007年确定的全省4个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试点县之一.为搞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栾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从2008年起今后每年将拿出80余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此项工作.要求县人口计生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2005年、2006年出生婴儿进行认真全面的基线调查,为决策提供真实可靠数据.

2008 Vol. 16 (7): 440- [摘要]( 22 HTML (1 KBPDF (0 KB)  ( 144 )

王世锋;王国海;徐林军

自从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外科医师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男性输精管绝育术及其随诊、并发症预防等项工作中.但是,随着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的开展、优质服务工作深化及推广,避孕节育方法及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绝育术比例直线下降、避孕套使用率直线上升[1],县级站的外科医师们逐渐从大量的绝育术中解脱出来;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性和生殖健康意识的提高,也对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 Vol. 16 (7): 441- [摘要]( 26 HTML (1 KBPDF (0 KB)  ( 145 )

杨莉;邓萱

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人口计生委组织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及时投入到当地抗震救灾工作中,重灾区的68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和所有技术服务人员全力以赴,奔向灾区抗震救灾.省人口计生委还从自贡、泸州等12个市紧急抽调58台流动服务车、176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分赴灾情严重的绵阳、德阳、广元、阿坝、雅安参加抗震救灾援助工作.

2008 Vol. 16 (7): 442- [摘要]( 21 HTML (1 KBPDF (0 KB)  ( 144 )

杨硕硕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辽宁省<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行动计划(2007~2012年)>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实施,省人口计生委于2008年5月27日在大连市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全省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技术骨干培训班,旨在通过对市、县两级技术骨干的培训,引领和带动基层服务机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咨询服务能力的提高,加快一级预防体系的建立,扎实推进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有序开展.

2008 Vol. 16 (7): 442- [摘要]( 17 HTML (1 KBPDF (0 KB)  ( 150 )

张丽娟;刘瑞芬

细胞凋亡也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指一系列连续性细胞变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而不引起炎症反应.其与细胞坏死不同,是调节细胞数目和生命活动的一个积极主动过程.

2008 Vol. 16 (7): 443- [摘要]( 21 HTML (1 KBPDF (0 KB)  ( 152 )

查树伟;查佶;杨明明

生殖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STIs)近年来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范围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如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人单纯疱疹病毒(HS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等感染给众多患者带来了很多后遗症和并发症,特别是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造成了很多患者的死亡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008 Vol. 16 (7): 445- [摘要]( 20 HTML (1 KBPDF (0 KB)  ( 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