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编辑部
"给计划生育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发挥计划生育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的作用",这是2010年10月26~27日在印度尼西亚日惹举行的"通过促进计划生育和孕产妇健康消除贫困"国际会议上传出的呼声.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伙伴组织是世界人口领域唯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联盟,由该组织举办的本次部长级国际会议讨论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孕产保健与扶贫问题.
2010 Vol. 18 (12): 708- [摘要](
50
)
HTML
(1 KB)
PDF
(0 KB)
(
152
)
-
2010 Vol. 18 (12): 709-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
王建兰;叶汉凤;周洁;袁彦玲;速存梅;张明秋;李根瑞;白双勇;陈涓涓
目的:对<孕前风险因素筛查问卷>的重测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方法:对云南省祥云县300对孕前检查的夫妇应用<孕前风险因素筛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价该问卷的重测信度和效度.结果:女性问卷维度二、三、四及综合维度二、三、四的重测信度系数均>0.8,而男性均>0.9,总体重测信度较好;因子分析中,女性卷共抽取21个因子解释总变异的69.22%,男性卷共抽取8个因子解释总变异74.02%.结论:<孕前风险因素筛查问卷>做为定性的筛查表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云南农村育龄人群孕前保健风险因素筛查.
2010 Vol. 18 (12): 710- [摘要](
43
)
HTML
(1 KB)
PDF
(0 KB)
(
151
)
-
曹扬;孙晓如;刘艳;张肖敏
目的:了解拟生育夫妇主要孕前风险因素,探索开展孕前保健工作重点.方法:使用自行研制的<孕前危险因素自查表>,对江苏省溧阳市拟生育夫妇进行孕前风险因素调查,采用SPSS 13.0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获得1 824对夫妇有效自查表3 648份.调查对象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缺少必要的孕前健康体格检查和饮食结构不合理.1年以上未参加体格检查或异常者占73.1%(女性)和68.4%(男性);96.0%无相关遗传或出生缺陷疾病;62.9%的女性和72.6%的男性食物搭配不合理,缺少有益于妊娠的营养元素.结论:加强孕前健康保健的宣传和教育,使拟生育夫妇有计划开始妊娠.<孕前危险因素自查表>是一种较好的、方便、可及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可做为孕前保健的基础服务手段.
2010 Vol. 18 (12): 713- [摘要](
37
)
HTML
(1 KB)
PDF
(0 KB)
(
163
)
-
毛红芳;邓惠娟;宋魏;荣荷花;王海鸣;张娟平;刘冰
目的:了解计划生育干预服务对提高外来务工女性避孕知识水平及避孕措施落实率,减少人工流产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两个外来人口集居公寓内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方法抽取干预组和对照组各一个.根据基线调查情况对干预组实施针对性干预,干预2年后对同一人群再次相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掌握避孕节育知识的合格率提高35.90%,每次性生活避孕措施落实率提高39.60%,人工流产率下降6.60%.结论:在外来人口集中地设立避孕节育服务站;妇女保健机构发挥培训、业务指导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同伴教育、区分不同人群对象开展针对性指导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外来务工女性避孕节育知识.
2010 Vol. 18 (12): 717- [摘要](
36
)
HTML
(1 KB)
PDF
(0 KB)
(
146
)
-
黄江涛;唐运革;王奇玲;文任乾;唐立新;梁光钧;江满菊;黄桥海;区海云
目的:调查广东省不孕症发病的流行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于2009年对代表广东省不同地域的11个县(区)内2007年结婚夫妇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18 893对夫妇中有2 516对夫妇无避孕同居1年而未孕,不孕症发病率为13.3%.珠三角与粤东地区发病风险是粤西地区的1.5倍(95%CI:1.359~1.786);瑶族妇女不孕症发病风险是汉族妇女的1.5倍(95%CI:1.086-2.164).不孕症发病风险随夫妻年龄增大而增加(95%CI分别为1.024~1.050和1.028~1.061);女性工人组发病风险是农民组的1.28倍(95%CI:1.077~1.513);吸烟妇女患病风险是不吸烟妇女的1.6倍(95%CI:1.033-2.564);月经周期和经血量异常组的不孕症发病风险较正常组高(95%CI分别为1.374~1.935和1.233~1.554);性生活不和谐组不孕症发病风险较高(95%CI:1.026~1.329).结论:广东省不孕症流行可能存在地域和民族间差异,不孕症发病与夫妻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性生活以及月经情况等因素相关.
2010 Vol. 18 (12): 721- [摘要](
46
)
HTML
(1 KB)
PDF
(0 KB)
(
169
)
-
王建兰;叶汉凤;周洁;袁彦玲;速存梅;张明秋
目的:探讨云南省农村育龄妇女围孕期及妊娠期增补叶酸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泸西县符合条件的共2 538位农村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1ogistic逐步回归法寻找围孕期及妊娠期增补叶酸的影响因素.结果:51.7%的调查对象在围孕期或妊娠期补充过叶酸.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的因素有妻子的受教育年限(OR=0.53)、家庭去年的总收入(OR=2.222)、孕前健康检查状况(OR=3.397)、家中有无优生宣传资料(OR=1.957)、优生知识是否及格(OR=2.380)、是否知道叶酸的作用(OR=88.015).结论:健康教育应当成为云南广大农村增补叶酸服务的先导,孕前保健服务应当是叶酸推广和其他生殖保健技术服务的结合.在叶酸的推广中,计划生育宣传员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0 Vol. 18 (12): 725- [摘要](
39
)
HTML
(1 KB)
PDF
(0 KB)
(
147
)
-
孟庆莲;于俊荣;李斌斌;宋书秀
目的:调查河北省0~6岁出生缺陷儿童基本情况和发生现状.方法:采用个人访谈、整群回顾性调查方法,由调查员人户,根据调查表内容对0~6岁儿童经医院确诊及肉眼可见出生缺陷情况逐一填写.结果:调查河北省辖区2003~2008年出生的儿童总数为4 611 808例,出生缺陷儿童总数29 56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64.1/万;前6类出生缺陷顺位为:脑瘫、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四肢畸形、唇腭裂、先天性智力低下、先天性聋哑;各市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不同,其中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为承德市,其次为邯郸市,廊坊市发生率最低.山区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丘陵和平原,乡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市;不同年度、性别和孩次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率不同;男性和女性出生缺陷发生例数和发生率分别为18 039例(79.9/万)和11 526例(55.6/万);一孩、二孩和多孩出生缺陷发生例数和发生率分别为18 646例(21.6/万)、10 173例(74.5/万)和706例(139.6/万).结论:河北省0~6岁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在不同年度、地域、地势、城乡之间有明显不同,且男性高于女性,并随孩次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2010 Vol. 18 (12): 729- [摘要](
48
)
HTML
(1 KB)
PDF
(0 KB)
(
156
)
-
吴坚美;韩金祥;朱波;许双庆;孟丽;黄海南;张翠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同时检测优生4项IgM抗体.方法:选择与制备、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条有关的6个因素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制备出同时检测优生4项IgM抗体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同时检测层析条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阴性和阳性血清标本结果对比,发现巨细胞病毒IgM抗体(CMV-IgM)、风疹病毒IgM抗体(RV-IgM)、弓形虫IgM抗体(TOX-IgM)、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HSV-Ⅱ-IgM)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7.9%、100%、100%、100%.结论:4项IgM抗体同时检测层析条具有特异、稳定、操作简便、结果显示直观的优点,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010 Vol. 18 (12): 732- [摘要](
51
)
HTML
(1 KB)
PDF
(0 KB)
(
168
)
-
侯淑萍;程利南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途径国产米索前列醇在妊娠妇女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方法:将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妇女26例分为3组,术前分别采用口服(口服组)、舌下含服(舌下组)和阴道放置(阴道组)3种途径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给药前及给药后15min、30min、60min、2h、12h(口服组末次取血时间为给药后3h)采集血液样本,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测定米索前列酸(MPA)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阴道组和口服组的血浆MPA浓度达峰时间(Tmax)相似,但长于舌下组,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舌下组MPA峰值浓度(Cmax)显著高于口服组和阴道组(P<0.001),但口服组和舌下组在给予米索前列醇2h后的MPA血浆浓度均已下降,且低于阴道组.阴道组和舌下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720)相似,均高于口服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产生较高浓度的MPA,且在妊娠妇女体内维持较长时间,有较大的生物利用度,较口服和舌下用药可延长用药间隔,从而减少药物用量和降低临床副作用.
2010 Vol. 18 (12): 736- [摘要](
64
)
HTML
(1 KB)
PDF
(0 KB)
(
181
)
-
易艳萍;张淑婷;陈粮;李雅文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及咪达唑仑在全身麻醉输卵管结扎术中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施行丙泊酚全身麻醉输卵管结扎术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0.1%咪达唑仑2ml,利多卡因组静脉注射1%丙泊酚20ml与2%利多卡因2ml的混合液.应用VRS评分法观察各组丙泊酚注射痛的情况及其对麻醉的影响和安全性.结果:利多卡因组丙泊酚注射痛明显轻于其它组,且能减少丙泊酚用药量,受术者苏醒快,生命体征平稳.结论:丙泊酚混合利多卡因能减轻丙泊酚注射痛;静脉用利多卡因有较强的镇静作用,能减少丙泊酚用药量,且对苏醒无影响.
2010 Vol. 18 (12): 740- [摘要](
50
)
HTML
(1 KB)
PDF
(0 KB)
(
180
)
-
黄珍珍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5例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35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腹部伤口均甲级愈合,无一例复发,对照组5例腹部伤口裂开,2例术后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伤口感染机会小、复发率低等优点.
2010 Vol. 18 (12): 742- [摘要](
36
)
HTML
(1 KB)
PDF
(0 KB)
(
149
)
-
黄红玲;曾毅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取器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按取器术前准备和麻醉方法分成3组的绝经后妇女的取器效果.A组于术前3d顿服米非司酮150mg,服药前后2h空腹,48h后手术,术前2h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400μg,术中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于术前2h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400μg,术中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C组不做术前准备和术中麻醉,按常规方法取器.结果:A组取器成功率和完全无痛率均100%;B组取器成功率91.70%,完全无痛率4.80%;C组取器成功率89.30%,均有轻度至明显疼痛.取器成功率、疼痛程度A组与B组、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应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术中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受术者痛苦.
2010 Vol. 18 (12): 745- [摘要](
57
)
HTML
(1 KB)
PDF
(0 KB)
(
159
)
-
陈田田;胡波
脊柱裂是六大致死畸形之一,是产前超声筛查要求必须检出的胎儿畸形.因而在妊娠早期准确、快速地对囊状脊柱裂作出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三维超声对该病的诊断快速、直观、准确,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0年7月本院采用三维超声检查共检出囊状脊柱裂胎儿36例.孕妇平均年龄24.7(19~39)岁,平均妊娠时间24(15~37)周,20例为初产妇,5例为经产妇.其中11例为外院检查怀疑神经管畸形来本院进一步检查;24例为常规体检;1例有神经系统畸形胎儿妊娠史.
2010 Vol. 18 (12): 747- [摘要](
46
)
HTML
(1 KB)
PDF
(0 KB)
(
159
)
-
吴美飞
宫颈管粘连是指宫颈管黏膜机械损伤后粘连致使颈管狭窄或闭锁,常见于宫颈锥切术后及绝经后妇女.由于宫颈管粘连或成角,探针无法探入,常需实施官颈切开术或剥离术,并使用扩宫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笔者利用放置元宫型宫内节育器(IUD)的推杆扩张宫口,达到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0 Vol. 18 (12): 748- [摘要](
45
)
HTML
(1 KB)
PDF
(0 KB)
(
162
)
-
蔡艳芳
宫角妊娠属宫腔内妊娠的范畴[1],是受精卵种植在输卵管开口处,胚囊向宫腔内生长.回顾性分析本站2006年7月~2010年7月诊治的19例宫角妊娠的临床资料发现:部分宫角妊娠可破裂致腹腔内大出血.故也有学者认为其属异位妊娠[2],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本文对近几年来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2010 Vol. 18 (12): 749- [摘要](
37
)
HTML
(1 KB)
PDF
(0 KB)
(
145
)
-
杨金华;何小丽
宫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与输卵管开口交界处的子宫部腔隙内,或种植于输卵管间质部,但胚囊向宫腔方向生长发育而不在间质部[1];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常导致子宫角部破裂,引起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盲目清官或在超声引导下清宫,往往难以奏效,导致术后不规则或持续性出血,甚至发生宫腔粘连,因此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笔者利用宫腔镜技术诊治宫角妊娠,取得较好的疗效,现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
2010 Vol. 18 (12): 750- [摘要](
41
)
HTML
(1 KB)
PDF
(0 KB)
(
157
)
-
速存梅;王珏;苏兰;潘汝能;焦云萍;赵树华;刘清梅
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UI)成功率与病因、适应证的掌握、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1],长期以来IUI的周期妊娠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本文对行IUI治疗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IUI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2010 Vol. 18 (12): 751- [摘要](
37
)
HTML
(1 KB)
PDF
(0 KB)
(
168
)
-
周丽琴
资料:女,32岁,C5P1,平素月经规律,月经周期26~28d,经期5~6d.于1998年8月13日因停经53d,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22d,下腹胀痛1d就诊.尿hCG(+),B超提示宫腔内未见孕囊,IUD位置居中,左宫旁见一大小约60mm×50mm液性暗区,其外形欠规则,可见不规则片状及细小光点回声.妇科检查见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内见少许血液,宫颈口关闭、举痛明显,子宫前位、常大、压痛,右附件未扪及异常,左附件压痛明显,触及鸭蛋大小包块,质软、边界不清.拟诊异位妊娠收入院.1994年2月足月顺产一胎.1995年3月因停经50d行人工流产术.半年后放置宫形宫内节育器(IUD).有盆腔炎史.人院后常规术前检查无异常.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输卵管伞端有活动性出血,周围附有鹅蛋大小血块,行左输卵管部分切除术;右输卵管壶腹部和伞端交界处有一孔,7号针针尾大小,边缘光滑,不充血,输卵管内膜经小孔向外翻出,呈喇叭状.术后1周痊愈出院.病理检查结果:左输卵管伞端妊娠.术后第2个月更换γ形IUD.
2010 Vol. 18 (12): 754- [摘要](
44
)
HTML
(1 KB)
PDF
(0 KB)
(
165
)
-
李颖;杨柳;杨文方
出生缺陷,也称为先天畸形,是患儿在出生时即在外形或体内所形成(非分娩损伤所引起)的可识别的结构或功能异常[1].明确出生缺陷的病因,是出生缺陷干预的前提条件.然而,出生缺陷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仍然是人类还在研究的课题.目前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遗传因素,约占25%;二是环境因素,约占10%;而大多数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再加上原因不明者,约占65%.
2010 Vol. 18 (12): 755- [摘要](
49
)
HTML
(1 KB)
PDF
(0 KB)
(
173
)
-
朱秀红;张燕
目前全世界青少年的数量超过17亿,占全球人口的1/4以上.在中国,15~24岁的人口约有2亿,占总人口数的16%,青少年的健康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性成熟的年龄普遍提前.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大量增加及初次性经历逐渐低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青少年已成为非意愿妊娠、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等诸多生殖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本文对我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现状及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的干预措施作一概述.
2010 Vol. 18 (12): 757- [摘要](
46
)
HTML
(1 KB)
PDF
(0 KB)
(
199
)
-
左文莉
宫腔镜手术因不开腹、微创、患者康复快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官腔镜手术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手术,选择无禁忌证的适合病例,手术并发症较少见,但是也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需引起重视.医护人员需熟悉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防范,才能减少其发生.同时,对于已发生的并发症应做到早期发现,并予以及时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2010 Vol. 18 (12): 759- [摘要](
46
)
HTML
(1 KB)
PDF
(0 KB)
(
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