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斌
2009年,全国人口发展和人口计生事业发展整体保持良好态势.人口计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顾大局、重民生,打基础、强服务,抓协调、破难题,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圆满完成年初既定的主要工作目标.
2010 Vol. 18 (2): 68- [摘要](
47
)
HTML
(1 KB)
PDF
(0 KB)
(
151
)
-
王博识;仲伟平;邹鹏;张立明
国家人口计生委李斌主任2009年7月22日在中西部地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建设暨优质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必须率先实现信息化.
2010 Vol. 18 (2): 70- [摘要](
38
)
HTML
(1 KB)
PDF
(0 KB)
(
165
)
-
2010 Vol. 18 (2): 72- [摘要](
19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
谢立春;孙美华;曾序春;李孜
目的:综合评价深圳市计划生育系统开展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成绩和效果,为完善和改进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服务量、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服务开展情况;流动人口接受服务情况及对服务的评价.结果:①近50%流动人口在本地接受过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的生殖健康宣教服务,60%左右知晓目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和相关服务信息,80%知道两种以上避孕方法和艾滋病预防知识;②已婚妇女70%得到查环查孕服务,60%得到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指导及随访、可以领到免费的避孕药具,得到生殖健康检查尚不足50%;③75%的对象对服务质量各方面表示满意;④全市流动人口综合节育率达90.3%,计划生育率达90.8%.存在不足是基本服务投入不足,服务投入不均衡,技术服务效率有待提高,投入与服务过程指标存在正相关,而与结果指标(综合节育率、计划生育率)相关不明显.结论:深圳市初步实现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基本服务和管理目标,但仍需适当增加投入,同时注重服务效率;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评价时,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要侧重过程指标的评价.
2010 Vol. 18 (2): 73- [摘要](
44
)
HTML
(1 KB)
PDF
(0 KB)
(
165
)
-
石金凤;莫中成;谢远杰;黄欣琼;李美香;龙治峰;贺丽萍
目的:探讨隐睾下降固定术后生精细胞的凋亡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隐睾下降固定后生精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雄性SD大鼠(22日龄)随机分为隐睾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右侧隐睾模型.术后12天将隐睾组大鼠随机分为隐睾对照组和隐睾固定组,建立隐睾下降固定模型.术后第24天脱颈椎处死大鼠,取血清测定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常规组织学切片观察各组大鼠右侧睾丸生精上皮形态,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右侧睾丸组织eNOS、i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隐睾对照组血清中NO浓度、NOS活性以及生精细胞凋亡率最高,隐睾固定组则高于假手术组.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隐睾固定组中eNOS和iNOS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假手术组睾丸生精上皮中仅有eNOS和iNOS的弱表达,而隐睾固定组生精上皮中两者均有较强表达.结论:隐睾下降固定术后睾丸生精功能的改善与生精细胞凋亡减少有关.NO是隐睾下降及固定后生精细胞仍过度凋亡的重要生物活性因子.
2010 Vol. 18 (2): 78- [摘要](
41
)
HTML
(1 KB)
PDF
(0 KB)
(
194
)
-
武蓉珍;刘胜勇;陈东红;周美青;金卓杏;张晓兰;陈晓方;周丽红;周铁丽
目的:观察不同生物型别的解脲支原体(UU)对小鼠体外受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体外受精致病性的差异.方法:用血清型3型UU代表含有较小基因的生物群1(或Parvo生物型),血清型8型UU代表含有较大基因的生物群2(或T960生物型).取小鼠成熟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体外加入小鼠精子进行受精.对照组精卵在不含UU的HTF培养液中培养,实验组精卵分别在含102~105 CCU/ml的8型UU、103~106CCU/ml的3型UU HTF培养液中培养48h.每24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记录,通过统计各组的受精率、D2评分、4-细胞期胚胎形成率,评价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以观察不同生物群UU对小鼠成熟卵子体外受精的影响.结果:3型UU浓度≤103CCU/ml、8型UU浓度≤102CCU/ml时,受精率、D2评分、4-细胞期胚胎形成率等胚胎发育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型UU浓度≥105 CCU/ml、8型UU浓度≥104 CCU/ml时,受精率、D2评分、4-细胞期胚胎形成率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当3型UU浓度为104CCL7/ml、8型UU浓度为103 CCU/ml时,受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U能够干扰小鼠的体外受精,3型UU≥104 CCU/ml、8型UU≥103 CCU/ml浓度时就可对小鼠的体外受精造成抑制作用.代表生物群2的血清型8型UU可能较代表生物群1的血清型3型UU具有更强的致病性.
2010 Vol. 18 (2): 82- [摘要](
49
)
HTML
(1 KB)
PDF
(0 KB)
(
207
)
-
张月巧
目的:了解甘肃省甘南藏族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生殖保健行为,以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在甘南州8个县市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6 8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对其中2 693人进行妇科疾病检查.结果:有效问卷5 667份,调查对象对生殖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不高,由于生殖健康知识方面的缺失,导致了生殖保健行为缺失,使49.7%的妇女没有自觉的医疗行为,有37.3%的妇女由于贫困有病不愿就医,实验室检查有26.3%的妇女患有乳腺病和其他妇科疾病,其中妇科感染(10.03%)和乳腺疾病(3.97%)为影响藏区妇女生殖系统健康的主要疾病.结论:加强民族教育、提升文化知识层次,对藏区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宣传和教育,是保证和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医疗行为的前提.
2010 Vol. 18 (2): 86- [摘要](
47
)
HTML
(1 KB)
PDF
(0 KB)
(
166
)
-
张文辉;吕阳;杜蔚云;柳金梅;刘欣辉;王月霞;金庆鸿
目的:评价生殖健康教育对甘肃省甘南藏族地区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两组采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对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育龄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改变.结果:通过综合干预,干预组育龄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避孕套的使用率(13.8%)较干预前(4.6%)明显提高(P<0.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藏区育龄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面对面的宣传是藏区妇女普遍欢迎的教育方式.
2010 Vol. 18 (2): 89- [摘要](
45
)
HTML
(1 KB)
PDF
(0 KB)
(
142
)
-
胡继宏;赵燚;刘兰;吴海鹰;张涛;宋晨阳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生缺陷的发病情况,确定预防的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方法:采用普查方式,对宁夏香泽区的5个行政市22个市县(区)在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的所有婴儿进行入户调查.出生缺陷以临床诊断为依据,种类、病种的定义及主要统计标准参照国际出生缺陷监测情报交换所的定义.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8.7/万,男婴发生率(159.2/万)显著高于女婴(97.3/万)(χ2=7.61,P=0.006).5个市级地区出生缺陷率显著不同(χ2=24.42,P<0.0001),中卫市出生缺陷发病率最高(240.6/万).低出生体重婴儿(335.8/万)与体重正常婴儿(126.4/万)出生缺陷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8.83,P=0.003).出生缺陷前5位分别是总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多指(趾)和先天性脑积水,占总出生缺陷的64.8%.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生缺陷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与以往数据相比呈上升趋势,应该加强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尤其要加强前5位发病率较多病种的预防.把预防低出生体重作为重点,寻找中卫市出生缺陷高发原因,为进一步的防治提供依据.
2010 Vol. 18 (2): 92- [摘要](
51
)
HTML
(1 KB)
PDF
(0 KB)
(
151
)
-
龚双燕;赵国芬;沈丽文;周永宏;王书珍
目的:评估河北省迁西县农村地区妇女预防HIV/AIDS健康教育干预的近期效果.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干预前后农村妇女获得HIV/AIDS防治知识的途径、防治知识知晓率及相关态度和意愿,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终末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听周围人介绍HIV/AIDS知识的比例分别为54.58%和23.85%(P<0.05).干预组知晓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的比例上升19.58个百分点(P<0.05),知晓蚊虫叮咬和共用马桶不会传播的比例分别升高42.09和29.17个百分点(P<0.05),知晓"四免一关怀"政策的比例上升了49.16个百分点(P<0.05),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大.结论:农村妇女预防HIV/AIDS健康教育有效,同伴教育是农村预防HIV/AIDS的一种适宜健康教育方式.
2010 Vol. 18 (2): 94- [摘要](
44
)
HTML
(1 KB)
PDF
(0 KB)
(
150
)
-
丁悦虹;黄丽丽;林俊
目的:研究开展知情选择工作后人工流产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10个样本点计划生育服务站门诊因使用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套、口服避孕药发生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术前面对面的代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本次IUD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为IUD下移及脱落(占75.5%),IUD放置机构主要集中在乡镇、街道卫生院.使用避孕套及口服避孕药失败的主要原因均为未规范使用.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紧急避孕知识,重视日常咨询和随访,提高基层技术服务能力,是提高避孕有效率,避免非意愿妊娠,促进生殖健康的有效途径.
2010 Vol. 18 (2): 97- [摘要](
46
)
HTML
(1 KB)
PDF
(0 KB)
(
171
)
-
贾颐舫;吴爱华;张爱东;杨丹彤;邱毅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用于孕妇外周血浆中游离胎儿DNA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FQ-PCR技术特异性扩增Y基因性别决定区(SRY)并定量分析妊娠中期(18~25周)孕妇血浆中含量.结果:148例男胎孕妇血浆标本中,SRY基因检出率为98.65%.139例女胎孕妇血浆标本中未检测到SRY基因.结论:FQ-PCR技术在孕妇外周血游离胎儿DNA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FQ-PCR技术可应用于非创伤性产前诊断.
2010 Vol. 18 (2): 100- [摘要](
51
)
HTML
(1 KB)
PDF
(0 KB)
(
165
)
-
陈文成;康熙雄;周亚莉;张国军;潘云;覃志坚;韦叶生
目的:探讨精子细胞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Rsa Ⅰ位点多态性与少精症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AS-PCR)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法对105例壮族少精不育患者(观察组)及140例健康男性(对照组)精子ERβ基因Rsa Ⅰ位点进行多态性研究.结果:观察组的突变型基因(AA+AG=70.5%)高于对照组(AA+AG=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ERβ基因Rsa Ⅰ位点多态性与男性少精症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0 Vol. 18 (2): 103- [摘要](
49
)
HTML
(1 KB)
PDF
(0 KB)
(
198
)
-
关长吉;韩维田;倪香;王雅文;隋钰
目的:探索辽宁省病残儿相关情况动态变化和发病原因,为降低病残儿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辽宁省2002~2004年病残儿鉴定的疾病种类、类型、顺位、地区分布、危险因素以及再发风险等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3年中共鉴定审批病残儿2 662例,性别比为290.90.共有236种疾病,顺位居前5位者为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性癫痫和大脑发育不全.先天性疾病占74.46%,后天性疾病占25.54%.再生育者病残儿发病率为16.22‰.有遗传性疾病、孕期用药、异常分娩、妊娠合并症、孕期感染、父母接触有害环境是导致病残儿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病残儿动态管理,实施遗传病控制,加强孕期保健以及高危家庭优生监护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的有效途径.
2010 Vol. 18 (2): 105- [摘要](
39
)
HTML
(1 KB)
PDF
(0 KB)
(
149
)
-
陈国英;程易凡;鲁东红
目的:探讨释放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IU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141例PCOS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4例放置左炔诺孕酮IUD,对照组67例口服复方醋酸环丙孕酮(CPA),观察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患者子宫内膜各项指标变化,并对干预1年患者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进行随访.结果:放置左炔诺孕酮:IUD后子宫内膜明显变薄,形态学观察处于明显的抑制状态,腺体数目(GN)、腺细胞核分裂数(GM)、间质细胞核分裂数(sM)、腺腔横切直径(GD)及腺上皮细胞高度(GH)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GN、GD及GH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4%和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释放左炔诺孕酮IUD用于PCOS患者,对子宫内膜有明确保护疗效,且副反应轻微,依从性好.
2010 Vol. 18 (2): 109- [摘要](
52
)
HTML
(1 KB)
PDF
(0 KB)
(
185
)
-
申素琪;李瑛
目的:了解避孕器具严重伤害事件--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发生的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08年12月42个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试点上报的90例可疑IUD异位报告,进行不良事件关联性评价和数据分析.结果:异位IUD部分至子宫内膜层和肌层73例(81.1%),完全至子宫肌层1例(1.1%),子宫外16例(17.8%);发生异位的IUD主要为爱母型IUD、T型IUD(TCu220C和TCu380A)、含铜宫腔型IUD、活性金属环型165(含铜)IUD、金属单环和其它种类.结论:IUD异位报告中部分异位占80%以上,主要涉及爱母型IUD、T型IUD(TCu220C和TCu380A)等;哺乳期放置IUD、IUD的形状和不规范随访可能与IUD异位发生有关.
2010 Vol. 18 (2): 111- [摘要](
42
)
HTML
(1 KB)
PDF
(0 KB)
(
158
)
-
刘凤娟
本院于2004年9月~2008年9月收治了62例稳定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米非司酮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2010 Vol. 18 (2): 114- [摘要](
33
)
HTML
(1 KB)
PDF
(0 KB)
(
134
)
-
王晓虹;林莉冰;高镇松;李卫红
妊娠12周胎儿成形,但小而软,对子宫颈无压迫作用,而绒毛已发展成胎盘组织,对子宫壁的附着力显著增强,加上宫颈不成熟,人工流产术时增加了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和增加了受术者的痛苦.米非司酮因其抗孕激素作用,近年来临床多用于终止妊娠.本文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和单纯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钳刮术前的临床效果,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终止10~12周妊娠钳刮术的可行性.
2010 Vol. 18 (2): 115- [摘要](
35
)
HTML
(1 KB)
PDF
(0 KB)
(
202
)
-
李云秀;马艳萍;李波;方敏;官洁;邵静宜
宫腔镜检查一直被认为是发现子宫腔内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但是由于它需要特殊的设备和专业检查者,并可能出现子宫穿孔和水中毒等严重并发症,且费用较高,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子宫腔内声学造影术(SHG)是将无菌生理盐水注入子宫腔内用超声实时观察子宫腔内变化的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宫腔检查技术,具有简单无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文对连续两次以上B超检查提示子宫异常的病例进行SHG或宫腔镜检查,对两者检查效果进行分析,探讨SHG用于子宫腔病变诊断的价值.
2010 Vol. 18 (2): 116- [摘要](
40
)
HTML
(1 KB)
PDF
(0 KB)
(
140
)
-
苏江涛;毛慧敏;周文静;黄今;邵娴;龚静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恢复迅速、麻醉过程平稳、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被首选为短小手术的静脉麻醉药[1].然而,丙泊酚的镇痛强度有限,加大剂量会对循环、呼吸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舒芬太尼是强效阿片类镇痛药,起效快、清除期短.本文将丙泊酚配伍小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超声聚焦治疗外阴白斑,观察其麻醉效果并给予评价.
2010 Vol. 18 (2): 118- [摘要](
37
)
HTML
(1 KB)
PDF
(0 KB)
(
206
)
-
董其音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30%~50%合并不孕症,而不孕症中EM患者占30%~58%[1],本文拟对EM伴不孕患者14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手术及术后相关治疗对妊娠率的影响.
2010 Vol. 18 (2): 119- [摘要](
27
)
HTML
(1 KB)
PDF
(0 KB)
(
139
)
-
龙兵
质量管理小组是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吉林省从2006年初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以来,以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为切入点,坚持典型引领、全面推进的方法,使该活动迅速发展成为遍及全省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系统的群众性活动.通过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调动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改进了技术服务的薄弱环节,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并相应取得了很多成果,达到了全面提升技术服务工作水平的目的.笔者根据近年来吉林省开展计划生育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经验,提出如下启示.
2010 Vol. 18 (2): 121- [摘要](
28
)
HTML
(1 KB)
PDF
(0 KB)
(
140
)
-
张翔蓉;黄伟;潘淑芳
近年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道路.<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将计划生育手术前的血常规、白带常规、出凝血时间等列为必查项目,有效保障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但在基层工作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检验工作仍存在常规项目开展不完全、其他项目难拓展等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2010 Vol. 18 (2): 122- [摘要](
2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6
)
-
冯艳
目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如何在服务理念、发展模式、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与医院管理、服务的区分,成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的新课题.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优秀的组织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育龄群众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需求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2010 Vol. 18 (2): 123- [摘要](
24
)
HTML
(1 KB)
PDF
(0 KB)
(
155
)
-
罗连芬;陈兴芬;石国芳
资料:罗某,女,36岁,已经生育二孩,于2008年6月6日来本站要求行输卵管结扎术.既往体健,月经周期正常,有痛经,无宫腔手术史,无心脏病、高血压及药物过敏史.曾于2008年1月6日顺产1活婴,正处于哺乳期,月经尚未复潮.
2010 Vol. 18 (2): 125- [摘要](
38
)
HTML
(1 KB)
PDF
(0 KB)
(
150
)
-
李莉;韩素萍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商品名Mirena ,曼月乐)发明于20世纪70年代,起初用作避孕.在应用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其避孕以外的治疗作用,例如治疗月经过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等,并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综述.
2010 Vol. 18 (2): 126- [摘要](
44
)
HTML
(1 KB)
PDF
(0 KB)
(
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