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博识;张立明
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其中一级预防是积极、主动、无痛苦的预防措施,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
2010 Vol. 18 (6): 324- [摘要](
31
)
HTML
(1 KB)
PDF
(0 KB)
(
133
)
-
董琳
从科技实力的涵义、科技实力的评估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文献计量学在科技评估中的实践应用和发展.强调在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工作中,应正确认识科技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有效利用科技期刊,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0 Vol. 18 (6): 326- [摘要](
35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
舒如明;王小强;卢文红;周善杰;于和鸣;谷翊群;葛争艳
目的:研究碳酸酐酶抑制剂对大鼠精子发生和成熟的影响.方法:乙酰唑胺混悬液(40mg/kg)给大鼠灌胃,分别于给药当天、1d和3d处死动物,进行睾丸、附睾称重、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光镜下观察分析;附睾尾剪碎计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染色后计数精子畸形比率;测定附睾管腔液α-葡糖苷酶水平;采用罗丹明(Rh)123荧光探针标记附睾精子,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给予乙酰唑胺的大鼠精子活力明显降低,畸形率显著增加,附睾精子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附睾管腔液α-葡糖苷酶水平有所下降,但睾丸和附睾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碳酸酐酶抑制剂可能通过影响附睾精子成熟,对雄性生殖功能进行调控.
2010 Vol. 18 (6): 329- [摘要](
40
)
HTML
(1 KB)
PDF
(0 KB)
(
179
)
-
程露阳;董晓彤;冯佩明;王小强;孙铁成;杨松鹤;乔跃兵
目的:探讨瘦素通过下丘脑-垂体轴对子宫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OEP大鼠侧脑室微量注射瘦素及生理盐水6 h后的子宫腔液总蛋白,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瘦素实验组有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5个蛋白点升高,1个蛋白点降低.经过质谱分析结合数据库检索,获得有意义的蛋白点,上调蛋白点为补体B因子、冠蛋白、肌动蛋白结合蛋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烯醇酶,下调蛋白点为补体C3.结论:这些差异表达蛋白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细胞凋亡等功能,瘦素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轴从免疫、生殖等方面对子宫发挥调节作用.
2010 Vol. 18 (6): 332- [摘要](
42
)
HTML
(1 KB)
PDF
(0 KB)
(
173
)
-
师伟;刘瑞芬;徐丽;陈磊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副反应者子宫内膜不同部位形态学影响.方法:纳入宫内节育器出血副反应者(治疗组)49例;输卵管性不孕行输卵管插管术及子宫全切术患者(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吲哚美辛口服,定点获取治疗组宫内节育器压迫区、移行区、远器区子宫内膜及对照组相应部位子宫内膜,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形态学、显微和超微结构,对内膜不同区域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子宫内膜显微、超微结构明显异常,较之对照组存在内膜发育不同步的剥脱/修复障碍,内膜损伤程度与距离宫内节育器的远近成反比;治疗后,治愈者子宫内膜剥脱/修复障碍消失或明显减轻,未愈者不同区域子宫内膜仍存在程度不一的形态学损伤和剥脱/修复障碍.结论:放置宫内节育器出血副反应者存在以剥脱/修复障碍为主的内膜形态学异常,纠正和预防其形态学改变可能是有效的防治机制.
2010 Vol. 18 (6): 335- [摘要](
44
)
HTML
(1 KB)
PDF
(0 KB)
(
164
)
-
王迎春;李爱琴
目的:了解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孕妇的抑郁、焦虑情绪现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HIV感染孕妇作为样本,采用自编的人口学及社会心理情况调查问卷、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大五人格简易问卷、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结果:59.1%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27.3%轻度、25.0%中度、6.8%重度),44.2%存在不同程度焦虑症状(34.1%轻度、6.8%中度、2.3%重度).总体看来,人口学、感染特征和妊娠特征与抑郁、焦虑相关性不显著.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宗教事件对其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09、0.432).神经质、宜人性能显著预测抑郁症状(卢=0.536、-0.410),神经质正向预测焦虑症状(β=0.477).感染HIV孕妇的社会支持度比较低,社会支持利用度能预测抑郁症状(β=-0.420),社会支持与焦虑症状之间无关联.屈服应对方式能预测焦虑症状(β=0.369),而应对方式与抑郁症状无关联.结论:感染HIV孕妇的情绪障碍较为严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引起社会关注.
2010 Vol. 18 (6): 340- [摘要](
33
)
HTML
(1 KB)
PDF
(0 KB)
(
130
)
-
程艳;楼超华;高尔生
目的:评价在艾滋病高发地区农村高中学生中开展生活技能培训对他们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在河南省上蔡县选择2所高中的所有一年级学生为干预组,开展为期3个月的生活技能培训;选择生源素质相近的另一所高中的一年级学生为对照组,不开展干预活动.干预活动开展前后分别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活动效果.结果:干预组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得分(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57.58).干预组对HIV感染者的态度转变明显,他们更愿意接纳和关爱身边的HIV感染者.干预组92.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教育中全面开展这样的生活技能培训.多因素分析显示,生活技能培训、同伴和父母的态度和观点对农村地区高中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影响很大.结论:以生活技能培训方式开展的短期(3个月)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艾滋病知识、转变学生对HIV感染者的态度有明显的效果.
2010 Vol. 18 (6): 344- [摘要](
47
)
HTML
(1 KB)
PDF
(0 KB)
(
136
)
-
查文婷;胡平成;孙振球
目的:了解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3~8月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三所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确诊并要求终止妊娠的734名未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人群平均年龄为23.61岁,主要是公司职员、学生和无业者,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多,74.8%对婚前性行为持支持或无所谓态度,91.3%的女性采取过避孕措施,但仅有8.5%能每次坚持,主要措施是避孕套、体外排精和安全期避孕;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更换工作的次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学校或社区对生殖健康的宣传等多个因素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有影响.结论: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深,性观念开放且避孕措施使用率低.今后的工作中,社区、学校、家庭应相互配合,为未婚女性提供更多有效的生殖健康服务.
2010 Vol. 18 (6): 348- [摘要](
43
)
HTML
(1 KB)
PDF
(0 KB)
(
135
)
-
朱木华;王雪英;张淑莹;钟国红;张爱玲;龚文珍
目的:观察放置花式宫内节育器(HCu280IUD)与GT300型含铜宫形(GJY300)IUD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分别放置HCu280和GT300IUD各500例,于放置后6,12和24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种IUD的脱落率、带器妊娠率、续用率及各种副反应发生率.结果:HCu280与GT300 IUD续用率均大于80%,带器妊娠率、因症取出率、脱落率和续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u280组大部分副反应发生率低于G1300型组(P<0.01).结论:HCu280和G1300型IUD均安全有效,HCu280IUD的副反应更少一些.
2010 Vol. 18 (6): 352- [摘要](
4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1
)
-
刘凤娟
目的:探讨简便、准确预测排卵的方法.方法:采用宫颈评分(CS)、B超、尿黄体生成素(LH)试纸、排卵痛、基础体温(BBT)5项指标对60例不孕患者的88个BBT双相、卵泡期长短不同的月经周期进行排卵监测,比较其准确性.结果:CS、B超、尿LH试纸监测排卵的准确率分别为81.8%,95.5%,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超监测发现卵泡增大,CS增高,两者密切相关,可减少B超检查次数;88.24%排卵发生在尿LH峰出现后24h内;60例患者半年内妊娠率为78.3%.结论:CS结合B超、尿LH试纸是简便易行且准确可靠的监测排卵方法.
2010 Vol. 18 (6): 354- [摘要](
35
)
HTML
(1 KB)
PDF
(0 KB)
(
144
)
-
孟庆莲;李斌斌
目的:总结分析1999-2008年河北省病残儿医学鉴定的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经鉴定的病残儿童疾病非遗传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遗传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居首位,占到所有病例的1/3以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城市儿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强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宣传,制定相应措施预防出生缺陷.
2010 Vol. 18 (6): 356- [摘要](
32
)
HTML
(1 KB)
PDF
(0 KB)
(
124
)
-
刘亚兰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产科医院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该区产科医院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共113 565例,死亡1 134例,死亡率为9.99‰;出生缺陷1 693例,发生率为14.91‰;由出生缺陷导致死亡403例,占围产儿死亡的35.54%.10年间平均出生缺陷产前检出率为28.98%.结论:应继续宣传围孕期服用叶酸的重要性,降低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加强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工作,提高出生缺陷产前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2010 Vol. 18 (6): 358- [摘要](
44
)
HTML
(1 KB)
PDF
(0 KB)
(
123
)
-
龚炜
目的:探讨早期异位妊娠超声图像表现及误漏诊原因.方法:对本院2007-2010年诊断为异位妊娠的371例临床资料、声像图表现及超声漏误诊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71例异位妊娠经检查确诊249例,漏诊96例,误诊15例.111例超声复查显示异位妊娠未破裂型97例(87%),破裂型14例(13%).结论:对临床疑诊病例子宫及附件进行超声扫查及分析,遇图像不典型时,详细追问病史,结合hCG检查,提出超声复查时间及检查注意事项,以减少早期异位妊娠的误漏诊率.
2010 Vol. 18 (6): 360- [摘要](
55
)
HTML
(1 KB)
PDF
(0 KB)
(
135
)
-
李丽;张石均;王建东
对妊娠>16周人工流产者多以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但如妊娠羊水过少,则给穿刺带来困难.本院对妊娠18-27周妊娠羊水过少,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引产,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2010 Vol. 18 (6): 362- [摘要](
35
)
HTML
(1 KB)
PDF
(0 KB)
(
149
)
-
朴曙花;杨清
本文对32例官内节育器(IUD)异位病例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有效预防IUD异位的发生,正确诊治IUD异位.
2010 Vol. 18 (6): 363- [摘要](
33
)
HTML
(1 KB)
PDF
(0 KB)
(
139
)
-
庞东静;胡波
宫内节育器(IUD)在子宫内位置异常是引起不适的重要原因之一,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检查是目前诊断IUD宫内异常的首选方法.在2D-TVS检查基础上应用阴道三维超声(3D-TVS)对子宫内膜、宫腔及IUD进行立体成像,可使IUD的空间位置更为清晰,可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010 Vol. 18 (6): 364- [摘要](
27
)
HTML
(1 KB)
PDF
(0 KB)
(
141
)
-
魏华莉
妇科急腹症是妇产科急诊患者中较常见病症之一,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其病情变化复杂,治疗方法也随病情相异而各不相同,因此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2010 Vol. 18 (6): 366- [摘要](
40
)
HTML
(1 KB)
PDF
(0 KB)
(
203
)
-
李团生
目前,治疗糖尿病(DM)导致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方法和药物较多,且短期效果明显,但长期疗效不够理想.本站采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2010 Vol. 18 (6): 367- [摘要](
39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
张清健;郑立新;田佩玲;叶嘉玲;杨卫;王柏贤;李铭臻
由于X染色体短臂末端上的假常染色体区域和长臂的性腺发育的关键区域,以及X染色体结构畸变受随机或偏离性失活作用的影响,当X染色体变异时容易引起性腺发育异常和生育能力降低,并通常表现出特殊的临床特征.本文对367例不育患者的X染色体异常核型进行分析,探讨X染色体变异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
2010 Vol. 18 (6): 369- [摘要](
25
)
HTML
(1 KB)
PDF
(0 KB)
(
136
)
-
黄秋穗;侯晓红;张小芬
子宫肌壁间妊娠较为少见.现将本院收治的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例1,36岁,G1P1,10年前足月产1次.因进行性痛经2年,不规则阴道流血3个月,拟诊子宫腺肌症于1999年3月22日入院.
2010 Vol. 18 (6): 370- [摘要](
33
)
HTML
(1 KB)
PDF
(0 KB)
(
138
)
-
赵玉华
两次以上剖宫产史妇女子宫腔内部结构发生变异,增加了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手术难度,同时子宫瘢痕存在,置器时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放置成功率,我们采用B超监测下放置,取得较好效果.
2010 Vol. 18 (6): 372- [摘要](
28
)
HTML
(1 KB)
PDF
(0 KB)
(
148
)
-
张瑞芬;于茂新
胎儿心脏畸形是产前筛查的重点,而心脏异常是最常见的一种,只有近1%活产儿[1].近年来,彩色超声心动图在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利用高分辨率的超声图像诊断复杂性心脏畸形的技术日趋成熟.本文就超声诊断的78例心脏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胎儿心脏畸形声像图特点的认识,探讨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和意义.
2010 Vol. 18 (6): 373- [摘要](
23
)
HTML
(1 KB)
PDF
(0 KB)
(
125
)
-
苏凤梅;郝小金
通过对使用复方萘普生栓取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探讨绝经后取器的有效方法、最佳时机.
2010 Vol. 18 (6): 375- [摘要](
38
)
HTML
(1 KB)
PDF
(0 KB)
(
155
)
-
刘毓刚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文书质量是评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计划生育科研及管理水平的依据,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2010 Vol. 18 (6): 377- [摘要](
24
)
HTML
(1 KB)
PDF
(0 KB)
(
127
)
-
林宁;潘丽;朱国云
检验医学已经渗透到临床医疗的众多环节,与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它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等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依据[1].
2010 Vol. 18 (6): 378- [摘要](
20
)
HTML
(1 KB)
PDF
(0 KB)
(
114
)
-
赖迪辉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是由HSV侵犯皮肤黏膜,引起炎症、水疱、糜烂、溃疡性病变的一种疾病,根据抗原性不同.可将HSV分为HSV1型和HSV2型,两者虽有约50%的基因同源性,但HSV1主要引起腰以上部位,如眼、口、唇的皮肤黏膜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1].
2010 Vol. 18 (6): 380- [摘要](
35
)
HTML
(1 KB)
PDF
(0 KB)
(
156
)
-
吴明辉;李坚
经阴道宫腔手术是妇产科、计划生育科最常实施的手术,包括放置与取出宫内节育器(IUD)、负压吸宫术、钳刮术、清官术、官腔镜手术、腹腔镜术前放置举宫器等.脏器损伤是其严重并发症,施术者了解脏器损伤的危害、原因和技术防范,可及时诊断和治疗,减少脏器损伤的发生,将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2010 Vol. 18 (6): 382- [摘要](
32
)
HTML
(1 KB)
PDF
(0 KB)
(
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