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学报最新论文信息

杂志订阅

摘要目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1年 19卷 5期

刊出日期 2011-05-21

论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编辑部

2011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充分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增强做好人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战略研究,加强政策统筹,加强工作协调,加强任务落实,不断开创人口工作新局面,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

2011 Vol. 19 (5): 260- [摘要]( 39 HTML (1 KBPDF (0 KB)  ( 170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编辑部

2011年4月28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的有关精神,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国家人口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1 Vol. 19 (5): 261- [摘要]( 44 HTML (1 KBPDF (0 KB)  ( 168 )

汪四七;武俊青;李玉艳;赵瑞;裴泓波;方广虹

目的:了解综合干预对育龄妇女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并探讨育龄妇女安全套使用行为的其他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徐汇区4个街道60个居委会,以其辖区内<49岁已婚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育龄妇女在常规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上实施生殖健康知识、安全套使用宣传教育和免费发放的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仅开展常规的计划生育服务;比较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安全套知识、安全套使用行为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安全套使用频度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OR=1.90,95%CI:1.34~2.45).30~40岁年龄段育龄妇女较<30岁者干预后安全套使用频度提高幅度大、基线使用频率高者使用频度提高幅度小,研究对象的丈夫年龄较大、收入较高者干预后安全套使用频度提高的幅度较小.结论:宣教和服务等综合干预可提高已婚育龄妇女安全套的使用.干预效果受到安全套基线使用频率、妇女年龄、丈夫年龄和收入的影响.

2011 Vol. 19 (5): 263- [摘要]( 48 HTML (1 KBPDF (0 KB)  ( 158 )

赵瑞;武俊青;周颖;文彬;荣国辉;盛伟杰;袁景姝;田振丽

目的:借鉴卫生技术评估原理,分析蓝氧疗法治疗生殖道感染的可接受性,分析技术应用前景,为技术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对蓝氧疗法的可接受性进行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听说过蓝氧疗法、曾经接受过相关治疗、愿意向有生殖道感染治疗需要的亲友推荐该种治疗方法的比例较高,均达到了80%以上,接受过治疗者更倾向于向亲友推荐蓝氧疗法(OR=18.59,P<0.01);在接受过蓝氧疗法的419位研究对象当中,认为候诊不需要等待和等待时间<10min的所占比例最大(42.72%和42.96%).结论:服务对象蓝氧疗法的接受和推荐意愿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技术方法引入和推荐过程早期应针对服务对象开展宣教和咨询,减少服务对象的顾虑.

2011 Vol. 19 (5): 267- [摘要]( 35 HTML (1 KBPDF (0 KB)  ( 139 )

宋歌;崔熠;夏红飞;马旭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致鸡胚胚胎毒性与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的关系以及补充甲基供体胆碱对无机砷致胚胎毒性的影响.方法:以鸡胚为模式动物检测亚砷酸钠及其与胆碱联合处理对鸡胚生存能力、体重及形态的影响;采用whole-mount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鸡胚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水平;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受甲基化调节的bcl2、c-myc、cdkn2a,calb2基因在不同处理组鸡胚中的表达模式.结果:砷处理组鸡胚存活率下降(P<0.01),体重降低(P<0.01),并诱导鸡胚发育畸形,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水平降低(P<0.01),受甲基化调节的基因bcl2(P<0.05)、c-myc(P<0.01)表达下调;补充甲基供体胆碱,未明显恢复鸡胚的生存力和改变鸡胚发育异常,对鸡胚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水平亦无明显影响,但c-myc(P<0.01)、cdkn2a(P<0.01)、calb2(P<0.05)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下降.结论:亚砷酸钠能够诱导鸡胚发育异常,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水平实现.补充甲基供体胆碱不能拮抗其致畸效应.

2011 Vol. 19 (5): 271- [摘要]( 41 HTML (1 KBPDF (0 KB)  ( 134 )

2011 Vol. 19 (5): 275- [摘要]( 19 HTML (1 KBPDF (0 KB)  ( 3 )

孙秀红;韦相才;苗竹林;钟兴明;崔蓉;王小兰;黄密琼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法与孕激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法建立的幼年雌性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动物模型效果.方法:模型组Ⅰ 44只SD大鼠用孕激素和hCG建模;模型组Ⅱ 44只大鼠用DHEA建模,观察两组模型的稳态模型评估(HOMA)指数、其他主要指标及卵巢形态学改变,并与对照组Ⅰ、Ⅱ比较.结果:模型组Ⅰ和模型组Ⅱ失去规律动情周期的大鼠的比例分别为86.4%和77.3%;模型组Ⅱ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E2高于对照组;两建模组大鼠血清睾酮、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和HOMA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模型组大鼠卵巢均可见多个扩张的囊泡.结论:两法制作的PCOS大鼠模型均获得成功,孕激素联合hCG法更为理想.

2011 Vol. 19 (5): 276- [摘要]( 43 HTML (1 KBPDF (0 KB)  ( 150 )

陈华;郑晓瑛

目的:了解未婚女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治疗服务的需求现状,为改善健康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政策发展研究项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全国抽样调查"数据,选取其中关于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相关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分析.结果:共回收未婚女性青少年有效问卷10 970份;在最近12个月中,女性青少年的治疗需求率为35.5%.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年龄越大、个人可支配收入越高,其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越高;有宗教信仰、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青少年需求较高;农村地区青少年的需求高于城镇青少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需求高于东部地区.结论:未婚女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率较高,不同特征者需求不同.应为青少年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生殖健康服务保障,重点关注低文化水平、农村和西部地区青少年的服务需求;引导高收入、有性行为的青少年降低高风险行为,促进其生殖健康.

2011 Vol. 19 (5): 280- [摘要]( 43 HTML (1 KBPDF (0 KB)  ( 164 )

侯丽艳;周猷;茅群霞;庞成;程怡民

目的:了解安徽省蚌埠市2005~2006年新婚人群不孕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8月~2010年3月采用入户面对面调查方式对蚌埠六区8 390名新婚妇女进行了调查.结果:蚌埠市不孕症发生率为10.5%,结婚年龄≥25岁者不孕症发生率是20~24岁结婚者的1.27倍;夫妻双方至少有一人是大专或以上学历者不孕症发生率是初中及以下学历者的2.14倍,非农业户籍不孕症发生率是农业户籍的1.31倍.结论:新婚人群不孕症发生率较高,大龄结婚、文化程度高、非农业户籍是不孕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2011 Vol. 19 (5): 285- [摘要]( 49 HTML (1 KBPDF (0 KB)  ( 144 )

孟玉翠;张雨寒;侯丽艳;程怡民

目的:调查我国四川、河南、安徽3省妇女妊娠合并贫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意向性选择上述3个省,并采用分层整群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3省中6个县(市)的25个医疗机构2008年的产科病历,根据病历摘录填写自制<产科病例摘录卡>.结果:共收录合格病例摘录卡片17 162份,妊娠合并贫血总患病率为23.6%.人群分布中孕妇户籍为农村、职业为农民者妊娠合并贫血患病率最高,分别为25.9%和25.9%;四川省、河南省和安徽省被调查妇女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4.4%、30.5%和26.3%.孕妇职业是农民、是否有妊娠史、首次产检时间、产检的次数等为妊娠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调查对象孕产期贫血患病率相对较高,应加强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孕产期保健宣传教育及妊娠期贫血的检查和监测.

2011 Vol. 19 (5): 288- [摘要]( 41 HTML (1 KBPDF (0 KB)  ( 136 )

王文蓉;虞丰;华金凤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应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40例人工流产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20例)于人工流产后服用妈富隆、抗生素及益母膏,对照组(120例)仅服用抗生素及益母膏.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及出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月经复潮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流产后应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除避孕外,还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月经恢复.

2011 Vol. 19 (5): 291- [摘要]( 46 HTML (1 KBPDF (0 KB)  ( 176 )

郑瑞芹;刘晓芹;张建英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早期自然流产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PCOS不孕患者62例为观察组,同期输卵管性不孕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3~7d时在官腔镜下取子宫内膜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观察ER和PR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的表达强度,比较两组的差异.再于术后对观察组对象给予达英一35联合中药天癸方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第1次月经干净3~7d在官腔镜引导下取子宫内膜标本,观察治疗前后ER、PR表达强度的变化.结果:ER、PR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中的表达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中的ER、PR表达强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ER、PR减少可能是其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PCOS患者子宫内膜ER、PR水平.

2011 Vol. 19 (5): 294- [摘要]( 50 HTML (1 KBPDF (0 KB)  ( 132 )

冯碧波;孙晋平;孙燕;翟建军

目的: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种类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近5年本院分娩的妊娠13周~产后7d的11 815例胎、婴儿进行监测,统计并比较出生缺陷发生率、类别、构成比,分析发病因素.结果:共发现出生缺陷儿196例(16.59%0),5年间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出生缺陷的主要顺位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泌尿和消化系统缺陷,共治疗性引产65例.可能致畸因素包括孕妇高龄(≥35岁)及居住环境不良等.结论:应加强孕前一围孕期保健及产前筛查和诊断,从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2011 Vol. 19 (5): 298- [摘要]( 44 HTML (1 KBPDF (0 KB)  ( 138 )

张金花;刘桂芹

为了减少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出血,国内先后研制了含孕激素、含纤溶药物和抗前列腺素药物的IUD[1].活性γ型IUDⅡ(简称γ型Ⅱ)是近几年使用的新型IUD,由记忆合金支架、不锈钢丝螺旋圈和高导钢丝以及吲哚美辛缓释系统(含吲哚美辛20~25mg)组成,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法方法观察γ型Ⅱ和MCu IUD使用18个月的临床效果.

2011 Vol. 19 (5): 301- [摘要]( 38 HTML (1 KBPDF (0 KB)  ( 169 )

宋慧玲;郭艺红;孙莹璞;苏迎春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或肥胖人群,以及为追求体形美,过分减肥引起的过瘦人群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生殖健康问题日益增长,已引起生殖医学专家的特别关注.体重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结果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体重指数(BMI)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关系,探讨体重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1 Vol. 19 (5): 303- [摘要]( 29 HTML (1 KBPDF (0 KB)  ( 141 )

潘秀平;王凯

本院自2002年12月~2008年3月,共有133例垂体催乳素瘤不孕女性接受治疗,按照就诊时垂体催乳素瘤的治疗状况进行分组,比较催乳素瘤治疗方法对不孕症治疗结局的影响.

2011 Vol. 19 (5): 305- [摘要]( 33 HTML (1 KBPDF (0 KB)  ( 144 )

祁玉萍;刘建红;杨金凤

女性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达到10%以上[1,2],其中输卵管性不孕是最常见病因,特别是在农村妇女中比例更高,占不孕者的1/3~1/2[2,3],主要由妇科炎症、特别是盆腔炎症引发,是妇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我们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口服中西药物、外用保留灌肠和下腹部热敷等多途径用药治疗方法,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1 Vol. 19 (5): 307- [摘要]( 23 HTML (1 KBPDF (0 KB)  ( 142 )

翟桂霞;郑树民;王智;张璐

女性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2 025例女性不孕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对性染色体异常核型及临床表现报告如下.

2011 Vol. 19 (5): 309- [摘要]( 36 HTML (1 KBPDF (0 KB)  ( 142 )

万惠卿;孙红锦;蔡玉群;郭巧珍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发病例数超过13万,约占总数的1/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环境污染加上生活中的不良卫生习惯,使原本多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宫颈癌,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

2011 Vol. 19 (5): 312- [摘要]( 38 HTML (1 KBPDF (0 KB)  ( 196 )

盖凌;张美华

子宫肌瘤或称之为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源于平滑肌的良性肿瘤,大多数患子宫肌瘤的妇女没有明显症状,它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月经过多、痛经、盆腔压力增加伴有疼痛和生殖功能障碍[1].

2011 Vol. 19 (5): 314- [摘要]( 42 HTML (1 KBPDF (0 KB)  ( 216 )

田秦杰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病因尚未阐明,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表现为月经紊乱、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不育、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性改变等.

2011 Vol. 19 (5): 316- [摘要]( 33 HTML (1 KBPDF (0 KB)  ( 141 )

周建芳;汝小美

2011年3月2~3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合作开展的中日合作"继续加强家庭保健服务并发挥其在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项目启动会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

2011 Vol. 19 (5): 318- [摘要]( 51 HTML (1 KBPDF (0 KB)  ( 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