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价值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236300)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combined with 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for evaluating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Fun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Anhui Province,236300
摘要 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内膜癌(E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8月本院诊治的EC患者105例临床资料为EC组,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54例)和非转移组(51例),同期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105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DWI、TVCDS定量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WI、TVCDS参数[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对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EC组ADC-stand(1.12±0.28)×10-3mm2/s、ADC-slow(0.64±0.16)×10-3mm2/s、ADCfast(72.51±8.59)×10-3mm2/s、PI(0.52±0.12)、RI(0.36±0.08)均低于对照组(1.63±0.34、1.02±0.25、83.62±8.73)×10-3mm2/s(0.84±0.22、0.59±0.14),且转移组指标均低于非转移组,ADC-stand、ADC-slow、ADC-fast、PI、RI升高为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ADC-stand、ADC-slow、ADC-fast、PI、RI评估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35、0.846、0.836、0.852、0.831,各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31,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EC淋巴结转移患者DWI和TVCDS定量参数显著下降,DWI联合TVCDS对评估EC患者淋巴结转移有更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 :
子宫内膜癌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
淋巴结转移
引用本文:
刘长志 程蓦然 王守玉 陈树清 赵新佳.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价值[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121-.
LIU Changzhi, CHENG Moran, WANG Shouyu, CHEN Shuqing, ZHAO Xinjia.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combined with 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for evaluating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121-.
链接本文:
https://www.zgjhsyx.com/CN/ 或 https://www.zgjhsyx.com/CN/Y2024/V32/I5/1121
[1]
潘贝贝 韩贺山* 李传乐 刘 峰. 磁共振T2WI-FS与ADC技术评估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脉管间隙浸润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914-.
[2]
叶夏斌 林小燕 夏雪梅. 卵巢癌患者血清Romo-1、sFRP-4、MRPL15水平及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生存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903-.
[3]
刘闪闪 严 静.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肌层浸润程度效能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6): 1424-.
[4]
王 华 殷美琴 陈爱莲. 超声血流参数联合NLR、CA125、PLR对子宫内膜癌鉴别诊断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131-.
[5]
尚琴琴 刘何利.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IVF-ET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效果及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结局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117-.
[6]
孙洪芳 左学骞 赵海波 李 丹. 子宫内膜癌患者灵性需求与自我感受负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3): 517-.
[7]
郑莹莹 田晓予* 霍礼娜. 早期子宫内膜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3): 718-.
[8]
陈 星 张 润 杨 芳 杨 燕 张 友 刘 鑫 邹 宝. 超声血流阻力联合糖类抗原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 227-.
[9]
邢孔芸 邓岳红 麦 燕 龚 婷. 宫腔镜病灶切除、GnRHa联合曼月乐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9): 2229-.
[10]
陈海棠1,2 何海珍2. 炎症指标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建立与验证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9): 2224-.
[11]
李正凯 冯 玉 冯 锋 王 崇 薛金磊. 七氟醚调节VEGF/VEGFR2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8): 1777-.
[12]
徐小园 刘卫民.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联合血清circCELSR1检测诊断早期卵巢癌价值及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8): 1972-.
[13]
张洪洋 祝 德 赵 曼.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同源盒蛋白B5表达及对内膜癌细胞生物学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6): 1266-.
[14]
章淑云 倪正亚 颜雅萍. 血清CEA、CA153、CA72-4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6): 1469-.
[15]
汪桂芳1 马学耀2*. 宫腹腔镜手术联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癌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3):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