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P孕妇产后发生慢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建立
1.延安大学咸阳医院(712000);2.陕西航天医院
Risk factors of the postpartum chronic hypertension of women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 of pregnancy and the prediction model establishment
1. Xianyang Hospital, Yan 'an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Province, 712000; 2. Shaanxi Aerospace Hospital, Xianyang, Shaanxi Province
摘要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孕妇产后发生慢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在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HDP患者138例临床资料,根据产后2年是否发生慢性高血压分为为慢性高血压组和非慢性高血压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HDP患者产后发生慢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结果:138例HDP患者产后2年慢性高血压发病率为32.6%(45例),未发生慢性高血压93例,占比67.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及妊娠期最高收缩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均与HDP患者产后发生慢性高血压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1.743,95%CI 1.072~2.834)、孕期体质指数≥24 kg/m2(OR=1.937,95%CI 1.146~3.275),以及孕期最高收缩压高(OR=1.044,95%CI 1.006~1.083)、NLR高(OR=2.122,95%CI 1.351~3.335)、LMR高(OR=1.048,95%CI 1.022~1.075)、PLR高(OR=1.570,95%CI 1.045~2.358)均为HDP患者产后发生慢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s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9.476,DF=8,P=0.304,模型拟合度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该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 0.787~0.930,P<0.001),约登指数0.574时,预测敏感度为77.8%,特异度79.6%。结论:HDP患者产后慢性高血压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大、孕前BMI及妊娠期最高收缩压、NLR、LMR、PLR均异常高,据此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价值较好。
关键词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产后 ,
慢性高血压 ,
危险因素 ,
预测模型
引用本文:
康 辉1 郭超荣2*. HDP孕妇产后发生慢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建立[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3): 669-.
KANG Hui1, GUO Chaorong2. Risk factors of the postpartum chronic hypertension of women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 of pregnancy and the prediction model establishment.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3): 669-.
链接本文:
https://www.zgjhsyx.com/CN/ 或 https://www.zgjhsyx.com/CN/Y2024/V32/I3/669
[1]
张 洁1 崔静静2 俞秋波3. 情绪调节策略、母婴健康素养与产妇产后抑郁的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05-.
[2]
冯翠娥 张吉卿 周 云*. 不孕症患者Uu、Mh感染情况、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52-.
[3]
彭玉芳 王晓娥 刘亚丹 张 静 江 明*.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04-.
[4]
李雪燕 胡奕萍 许 燕 陈丽慧. 产后妇女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回归预测模型构建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97-.
[5]
蒋天梅 王 祯 邓慧云. HDP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预测模型构建与预测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82-.
[6]
付正娟 陈 静. 盆底超声参数诊断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康复治疗疗效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92-.
[7]
冉莎莎 田 萍. 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933-.
[8]
何巧莲 任 飞 林 坤. 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比值预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效能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943-.
[9]
陈熠明 陈桂儿. 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767-.
[10]
吴秋静1,2,3 张晓丽2,1* 丁枝珠2 王晓艺3 赵 娟4. 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1年停用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740-.
[11]
苏 琳1 李 莉1* 王 希1 彭晓竹1 蒋 丽1 李群珍2 苏焯然3 黄 秀4. “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妇女产后非意愿妊娠预防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847-.
[12]
徐 上1 李玉为1 左康康1 尹美子2 马 娟1*. 基于育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征构建不孕风险的预测模型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878-.
[13]
万红梅 马红梅 谷文文. GDM患者血清CTRP3、FGF19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898-.
[14]
孙 薇 万 丽. 剖宫产全程一对一导乐陪伴对产妇情绪、疼痛及新生儿状态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703-.
[15]
梁 晨1 胡前前2 程 骞2*. HDP产妇引产中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