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的临床效果观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Clinical effect of misoprostol in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for the cervical preparation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before removing intrauterine device
Tongzhou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300
摘要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愿要求取器的绝经后健康妇女168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术前3h一次性口服、舌下分次含服和阴道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宫颈软化、术中疼痛、术中出血情况和取器时间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生率口服组(39.3%30.4%)高于舌下含服(5.3%,5.3%)和阴道放置组(1.8%,7.1%)(P<0.05);发热寒战、头痛头晕、手心瘙痒等副作用发生率口服组(26.8%,8.9%,32.1%)和舌下含服组(26.8%,8.9%,33.9%)高于阴道置药组(1.8%,0,1.8%)(P<0.05)。结论:阴道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是绝经后取器术前的宫颈准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用药途径。
关键词 :
绝经妇女 ,
宫内节育器 ,
米索前列醇 ,
给药途径
[1]
尚 禹1 李来宝2 张英敏3 林 雪4 张 清5 张爱华1 吴尚纯2*. 25岁以下未育女性人工流产后即时落实宫内节育器和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临床对照观察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16-.
[2]
吴秋静1,2,3 张晓丽2,1* 丁枝珠2 王晓艺3 赵 娟4. 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1年停用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740-.
[3]
周晓红 苏爱芳. 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元宫IUD与曼月乐IUD临床效果比较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6): 1271-.
[4]
彭 博 叶 兵 胡 伟 陈 龙 赵沅幸子*. 住院妇科疾病患者中宫内节育器应用情况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017-.
[5]
林 洁 周 健*. 常用IUD脱落或下移不良事件风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4): 755-.
[6]
魏 静 刘海青 刘冬梅.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不同孕周药物流产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3): 533-.
[7]
潘玮玮1 徐 琪2 李 芳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后子宫异常出血与术前凝血因子水平关系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3): 623-.
[8]
滕 英1 陈 星2 岳茗肖1 武冰雪2 黄 蔚1 丁 璟2 秦 明1 车 焱2 张 妍2*. 固定式与支架式宫内节育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续用率比较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2): 282-.
[9]
魏 岚 韦 玲*. 非意愿妊娠女性人工流产后放置吉妮致美IUD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 142-.
[10]
余育斌 邵大清 王 岩 邹杨华. 绝经妇女取IUD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宫颈软化、取器效果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1): 25-.
[11]
张 颖1 李 娟1 钱同刚2 冯小明1 王 倩2. 中期引产不同方案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7): 1631-.
[12]
吴尚纯1 李来宝1 张建英2 陈立霞3 罗小婉4 金 平5 杨艳娥6 乐 华7. 不同分娩史妇女早孕负压吸宫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IUD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6): 1291-.
[13]
陈 瑾 王晓银* 李钱容 谢 佳 余 智 桑 琰. 生化汤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自然分娩后宫腔妊娠物残留效果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4): 787-.
[14]
冯艳丽1 刘慧丽2*. 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3): 606-.
[15]
高翠玲1 周 冰2 张 华1 李丽红3.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绝经期取器中的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2):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