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育政策背景下育龄妇女避孕需求调查
江苏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210036)
Investigation of contraceptive needs of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the context of new fertility policy
Jiangsu Health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NHC Contraceptive Adverse Reaction Surveillance Center,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210036
摘要 了解新生育政策背景下我国育龄妇女的避孕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不同生育阶段育龄妇女提供更精准的避孕服务。方法:利用全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体系,2021年1月发布问卷星调查表,调查对象覆盖31个省的116个国家监测点和江苏74个省级监测点。分析调查对象的避孕意愿、需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总数为7043名。不同生育次数女性的其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存在差异。选择避孕措施比例最高为避孕套(61.8%),其次为宫内节育器(IUD)(38.7%);避孕知识主要获取途径为医务人员(67.7%)、宣传手册或折页(61.5%)、网络/微信(53.5%),最想获取的避孕知识为避孕方法有效性(52.1%),其次为避孕方法副作用(51.7%);采用避孕方法顾虑最多的为担心影响身体健康(77.8%),其次为影响性生活(36.0%)。多因素分析发现,曾用IUD者选择IUD比例高于未曾使用者(OR=10.62,95%CI 9.24~12.20),且随着生育次数增加,IUD选择意愿增加。曾用避孕套者选择避孕套比例高于未曾使用者(OR=13.83,95%CI 11.89~16.09),生育≥2孩者选择避孕套意愿低于未生育者。结论:不同生育史育龄女性的避孕模式和避孕需求不同,提示各级管理部门在新的人口政策下,需根据不同群众需求及避孕特征制定宣传教育和服务模式,以为育龄人群提供安全、科学的避孕节育服务。
关键词 :
新生育政策 ,
生育史 ,
避孕需求 ,
避孕措施 ,
调查问卷
[1]
郑潇潇 李鑫月 于晓兰*. 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研究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8): 1762-.
[2]
赵梦梦 钱佳燕. 杭州地区育龄女性非意愿妊娠发生现状及妊娠结局调查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5): 1023-.
[3]
周美珍1 朱月华1 梁 娟2 何月梅1*. 人工智能信息服务联合社区随访对流产后妇女避孕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12): 2916-.
[4]
曹晓明 刘 山 凌 平 周婷婷. PAC服务对育龄女性避孕、避孕方式选择及重复流产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1): 218-.
[5]
巨 娣 田利红* 骆 婧 胡志燕 王 沛 冯 盼 王庆红. 西安地区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生及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4): 738-.
[6]
林向斌1 李治亲1 黄坚福2 郑三飞3 简海锦3 郭玉梅4 黎惠红5. 391例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女性问卷调查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11): 2429-.
[7]
刘 莉 唐 婷*.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妊娠结局调查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2): 230-.
[8]
梁慧聪 黄飞燕 吴少敏.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高效避孕措施落实和使用情况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12): 2708-.
[9]
王 珺 陈素文* 张媛媛 安雅楠. 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优化流程的效果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11): 2478-.
[10]
郭桂元1 郭桂莲2. 产褥期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 28(9): 1494-1497.
[11]
李海燕 白杨 李玉霞 黄慧宁 王洁 王英芳*. 医护协作多环节反馈式宣教模式在人工流产者应用效果评价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 28(7): 1132-1135.
[12]
应逊逊 徐秀玲 金央. 医院门诊581名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现状及影响因素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11): 1509-.
[13]
张素芝,刘江坤,张亦心等. 河北省已婚育龄夫妇长效避孕措施应用调查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4): 232-.
[14]
刘凯佳,王志理,庄亚儿. 流动人口避孕方法使用及长效避孕方法使用时机选择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2): 87-.
[15]
张晓华,朱昊平,肖丽萍等. 可逆性避孕措施有效性及其对绝经后妇女生殖健康影响的回顾性调查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 22(5):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