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围术期加用亮丙瑞林预防肌瘤复发临床效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Effect of leuprolide used before and after hysteromyomectomy for preventing uterine fibroids recurrence
Beijing Maternity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6
摘要 目的:探讨亮丙瑞林微球蛋白在子宫肌瘤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拟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60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亮丙瑞林微球蛋白治疗3个月后实施手术、术后继续使用亮丙瑞林微球蛋白维持治疗1个月,对照组直接实施手术;对比两组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手术情况及术后12、24个月子宫肌瘤复发率。结果:血清E2、P、FSH、LH水平术后3个月两组均较术前不同程度降低,且术前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8.1±15.0ml)低于对照组(100.5±18.5ml)(P<0.05),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术后24个月子宫肌瘤复发率,观察组无,对照组有4例(5.0%),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亮丙瑞林微球蛋白在子宫肌瘤手术前应用能进一步降低相关性激素水平,减少手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
关键词 :
子宫肌瘤术 ,
亮丙瑞林微球蛋白 ,
围术期 ,
性激素 ,
复发
[1]
赵云霞1 王晨瑶2*. 补肾活血方治疗PCOS合并不孕的妊娠结局及对性激素、卵巢功能改善的作用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25-.
[2]
罗文娜1 黄 震2 孙丽丽1 秦珍珍1 宋香金1*. 西药联合固冲汤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预后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044-.
[3]
张亚琴 李 珍 康丽荣 张 婧*. 维生素D结合主动免疫治疗免疫复发性流产临床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9): 2136-.
[4]
苏 军1 王 锦2 王久源3. 龟龄集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男性肾阳虚不育症效果及对患者精子质量及性激素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772-.
[5]
张玲玲1 黄玉红1 万 超1 许 萍2. 宫瘤消胶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819-.
[6]
史晓雨1 张朝晖1 林 洁1 宋 洁1 杨 欣1 王 娜2. 生长激素联合补肾方治疗高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临床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8): 1801-.
[7]
刘钦文 綦 萍 张海艳 王 璇*.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PCOS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498-.
[8]
丁 伟1 王素平1 王晓杰2. 时机理论围术期干预对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恢复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558-.
[9]
欧巍崴 胡 洁 潘新兰. 围手术期保温干预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核心体温及循环功能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563-.
[10]
蒲雪梅1 王 娇2*. PCOS不孕患者血清Hcy、AMH水平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626-.
[11]
樊家乙 赵雅琳 王爱文. 补肾益经汤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卵巢早衰闭经效果及对性激素和卵巢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6): 1275-.
[12]
于迎春1 计春敏1 李 荣2 杨秀兰3. 戈舍瑞林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对性激素、TGF-β1、TSGF和子宫内膜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6): 1295-.
[13]
李晓娟1 罗 喜2 张伶俐3*. 加味二仙汤联合来曲唑对PCOS患者促排卵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6): 1379-.
[14]
郑宗军 王 玎 马代慈*. 聚焦超声消融术联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043-.
[15]
金萍萍1,2 李伟莉3* 王培培4. 二仙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PCOS对患者代谢紊乱及卵巢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