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封闭抗体阴性反复性流产患者采用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 |
|
Clinical effect of active immunotherapy on repeated spontaneous abortion women with blocking antibody negative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封闭抗体阴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2 年1月~2014年6月本院确诊的封闭抗体阴性并接受主动免疫治疗的149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为观察对象,取其丈夫外周静脉血作为靶向抗原,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以同期反复自然流产未接受主动免疫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因子的表达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成功妊娠率分别为42.1%、21.6%,再次自然流产率分别为25.0%、58.3%;主动免疫治疗后淋巴细胞因子(IL-2、IFN-γ、 IL-4、IL-6)的表达及CD4+、CD8+封闭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主动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者的淋巴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6)的表达水平高于封闭抗体阴性者(P<0.05),封闭抗体阳性患者的CD4+、 CD8+值明显更高(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可以提高反复自然流产者妊娠率、减少流产风险,对于封闭抗体阳性的反复性流产患者效果显著,具有可靠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
|
关键词 :
反复流产,
主动免疫治疗,
淋巴细胞,
效果研究
|
|
[1] |
习一明 许梦丹 刘春红 吕 玲.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NLR、CA125及TGF-β1水平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503-. |
[2] |
吴玉雯 许海娟 吴 玮. HDP患者外周血Hb、Fib、D-D及LMR评估病情程度和不良妊娠结局价值[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7): 1644-. |
[3] |
陈秀英 陈 娜 高 娜 崔建涛 李晓丹 张士表. 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NL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067-. |
[4] |
王 华 殷美琴 陈爱莲. 超声血流参数联合NLR、CA125、PLR对子宫内膜癌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5): 1131-. |
[5] |
饶阳阳 朱霞玲 陈 珉*.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血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的交互作用[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9): 2208-. |
[6] |
郑 坤1 赵萌2 刘冰洁1 张艳平1 李 敏3 顾蔼洁1*. 孕早期NLR、PLR联合孕中期超声脐动脉阻力指数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价值[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9): 2181-. |
[7] |
许文娟 鲁小龙 张 雷 邓 强*.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及其对母婴结局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4): 822-. |
[8] |
边有鑫 张 艳 王文东. 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效果及患者外周血Th1/Th2各型细胞因子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变化[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2): 286-. |
[9] |
林美菊1 潘春丽1 赵婉萍2. 人工流产术后放置曼月乐或吉妮宫内节育器女性子宫内膜微环境变化[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9): 1958-. |
[10] |
高慧芬 林 琳 钱木英 韩春花 冯 琳*.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环境及外周血免疫因子表达[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2): 424-. |
[11] |
李志典 代芳芳 王琳琳 张雨薇 邓志敏 程艳香*. 淋巴细胞在复发性流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11): 2655-. |
[12] |
王晓霞 丁太峰 王 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预测妊娠期高血压[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1): 168-. |
[13] |
张烨琳 沈醒杭 姚冬莉. 高危型HPV感染不孕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辅助生殖临床结局[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9): 1979-. |
[14] |
米 娟 孙建芳. 淋巴细胞计数、NLR、PLR诊断不同类型胎膜早破价值[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9): 1995-. |
[15] |
朱宸娴 夏丹丹 季骁梅.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Th1/Th2细胞因子、IL-37、HE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8): 1685-. |
|
|
|
|